大學校園

私校協進理事長吳永乾:因應高教海嘯的處方 收藏

  池俊吉、郭玟杏、杜奕廷   2019-07-09    世新大學

  分享

依據教育部統計,去(107)年預估大學入學人數是25萬3119人,至117年只剩下16萬1192人,也就是未來10年大學入學的學生人數將減少近10萬,到118年才會逐漸回升,不過在120年之後也只能恢復到每年20萬人左右。面對未來10年生源大幅萎縮的趨勢,以及今日面臨著粥少僧多、招生不足、註冊率下降等情況,本刊特別訪問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同時也是世新大學校長吳永乾,請他提出看法與建議,希望能提供更多不同角度之思維。

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同時也是世新大學校長的吳永乾。(圖/杜奕廷)

新南向政策對高教幫助有限

【問】:從私立學校的角度來看,少子女化下政府所推動的各項政策(如高教深耕計畫、新南向計畫與玉山學者計畫),您有何看法或建議?

【答】:面對少子女化問題,許多大學校院配合政府推動的政策,例如透過高教新南向計畫招收東南亞的學生,也就是從境外去找學生,我認為這是單純從需求面著眼,可能無法有效解決問題,因為此一作法事實上沒有辦法在中、長期或是短期之內增加足夠的生源需求,反而浪費更多珍貴的高教資源。像是鼓勵學校招收產學合作國際專班學生的經費補助,每班20人以上補助開班費用100萬元,25人以上200萬元,30人以上每學期補助400萬元,長期來看這是一筆不小的支出,錢花了,但效果能否展現呢?是否弊多於利?

從國家的大政策來看,我認為新南向政策在高等教育領域中沒有太大的發展空間,在經貿領域或許較有可行性且應該做,因為可以增加市場,減少對大陸市場的依賴;但在高等教育中就不適合,因為這些國家高等教育水準比臺灣低,學術交流對我們大學的發展沒有助益;他們的經濟發展又沒有臺灣好、學生多數都繳不起學費,政府必須額外補助才能吸引他們來,但又搶食了臺灣的高教資源。從增加生源角度看,學生來源國若高等教育品質低,但經濟情況佳繳得起學費,那我們去開拓東南亞高教市場才有意義。站在國家整體利益角度來看,國家資源應有效運用,國內高教獎補助已經不足,不應該再把資源分去補助這些不見得友善待我的國家。

【問】:您認為如果政府政策改成從東南亞國家挑選比較好的學生來臺,是否可行?

【答】:若要培養南向國家未來的親臺派,應該要選擇培養優秀的高階人才,也就是培養一般大學校院要的學生,甚至是研究生最好,可以給獎學金,他們學成回去後比較有機會從政或從商,變成意見領袖、政府官員或大企業家,這才是好的政策。現在新南向所招的專班都是技職科系,多數學生甚至還希望未來留在臺灣工作,且大都屬於中階人才而非高階人才,回去後發揮的影響力相對較小。

臺灣是一個資源有限的國家,並沒有富有到能進行大規模國際救濟,外交政策的預算也年年減少;如果真要在東南亞培養親臺意見領袖,就應該由外交部編列預算支應才對,如果是教育經費,當然要以嘉惠自己的國民為優先。

政府應更積極協助解決高教供需的問題

【問】:那供需之間的解決辦法,您有什麼建議?

【答】:若單純從教育需求面來因應少子化問題,其實可能沒有好效果,也並非長遠之計,應該同時從高等教育的供給面著手。目前公私立大學的學生容納量明顯過剩,原因在於現在的大學數量是以一年約40萬新生兒的生源基礎去規劃發展,反應60年代高出生率的高教需求,但到了80年代大學數量大幅增加的同時,出生率卻開始走下坡,結果大約從105年開始出現較嚴重的招生不足困境,這是因為供給面當初沒有控制好,在廣設高中、大學的教改政策下,一方面把許多專科學校提升為科技大學,另一方面又廣設新的大學,造成供給量過多。

以私立學校立場而言,在學費沒有調整且學生人數越來越少的情況下,政府若不想要高等教育品質因而下降的話,政策上應該要增加獎\補助,讓不足的辦學資源能夠有所挹注,否則就要容許學費做合理的調整,以反映辦學成本。

供需之間,如果不能從需求面找出有效解決方法,如鼓勵生育曠日費時,且效果有限,就應該考慮合理減少供給,這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就是要有合理的退場機制。就法規面而言,教育部雖已提出《私立大專校院轉型及退場條例》,但整個法案卡關多時尚未通過,實在緩不濟急。政府如果覺得現行私立學校法的退場機制不完整的話,應該要趕快修法或制定新法,以解決燃眉之急。不過,嚴格來說,擬議中的新法內容三分之二以上是現成的,也就是與現行私立學校法的退場架構相同,所以我認為可能不是法規的闕漏,而是政府政策舉棋不定。如果可以對需求面做有效處理,讓有些真的沒有足夠條件、不適合再繼續辦學的私立學校能夠有秩序、以合理方式退場,減少供給面,不要粥少僧多,就不會讓仍有競爭力的學校招生不足。

此外,私人興學如仍然是我國高教政策的方向,那麼辦學績效不好的公立學校也應該整併或退場,其實有一些好的私立學校辦學績效遠比某些「受保護」的公立學校要好,如果要協助私立學校解決問題,是可以從這方面來做政策思考。公立大學如果都不退場,也要適度減少招生名額,把名額留給優質的私立大學或是技專校院,讓這些學校可以有比較多的學生。另外,私立大學中規模過大的,其實也可以適度減少招生名額給較小的優質私立學校,這部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問】:您認為學校轉型為小而美的私立學校可行性為何?

【答】:教育部目前獎\補助、招生人數的核定,都以註冊率作為檢視標準之一,列為輔導學校的評量標準之一也是用註冊率,但我覺得註冊率不準,例如是否列為輔導學校應該要用全校學生人數;有些學校本來有一萬多名學生,減個二、三千人還是可以生存,那為何要強制減招或減少獎\補助?這些學校不是正好可以轉型為小而美的學校?

理論上,轉型為小而美的學校是很好的,但在臺灣要經營小而美的私立學校,只有一個可能,就是要有大企業、大慈善家或宗教力量支持,願意挹注大量辦學資源才有可能,例如中信金融管理學院獲企業資助,幾百個學生就可以存活。所以小而美的學校不是不可能,只是不是每個私立大學都有這個條件。小而美學校的存在空間既然不大,那就應該從減少供給面嚴肅去考慮,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快速修訂合理的退場轉型機制,認真面對招生有困難、或辦學績效確實不理想的學校、如何有秩序退場的問題。

【問】:國外企業對學校的捐助都比較多,那為何國內在這一塊上面較缺乏,是有什麼樣的限制嗎?

【答】:我覺得法規不健全,例如捐款抵稅比率公私有別,只是因素之一,主要跟企業文化和國民的價值觀有關。在臺灣,一般人寧可把錢捐給宗教團體,企業也不大願意捐助私立學校,甚至公立學校都一樣,這是民族性、文化的問題,我們沒有歐美那種條件。多數美國人有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小孩養到18歲是家長的責任,超過18歲就要學習獨立自主,家裡再有錢也要打工自籌學費、生活費,父母親不認為自己累積的財富就是要給孩子的遺產,寧可把這些財產捐給公益事業包括辦教育的私人興學,這種文化一旦形成,才比較容易募款,臺灣沒有類似的文化背景。

至於校友資源,許多公私立大學的受贈來源都是校友企業,我們學校大部分捐贈款也是來自校友,一年大概可以募到2,500萬元到3,000萬元左右,但世新一年預算要19億元,實屬杯水車薪,雖然已經算是不錯的。但不是每個學校都有強大且願意捐贈的校友族群。

各校應營造辦學特色與找尋支持以面對未來的挑戰

【問】:在擔任私校協進會理事長期間,您會如何協助34所私立學校面對少子女化的挑戰和衝擊?

【答】:首先,鼓勵會員學校營造自己的辦學特色,例如提到新聞傳播領域,大家會想到世新大學、法商會想到東吳、文理會想到淡江、設計會想到實踐大學等,就因為各有各的特色,所以鼓勵學校一定要營造辦學特色。各校的特色不是不能重疊,例如不是只有世新才能夠把新聞傳播教育辦好,當然其他學校也可以辦好新聞傳播,在有競爭的情況下,要有特色讓學生選擇。其次是提升教學品質,我們要在有限生源的條件下,用辦學特色和教學品質來爭取學生就讀私立大學。再來就是協助學校向教育部爭取調整不合宜的規範、提高獎\補助款金額與運用彈性、容許合理調整學雜費、以及簡化班系所調整程序等等,我們都會向教育部提出建議。

【問】:在這樣的高教環境下,政府與企業可以提供私立學校辦學什麼樣的支持?

【答】:政府部分,就是希望法規鬆綁、增加獎\補助款、以及提高競爭型高教深耕計畫經費。受少子化衝擊比較大的是技職校院,一般大學也有,但衝擊相對較小(我覺得大約只有五、六所需要多努力)。企業方面,較成功的例子是中信金融管理學院和臺灣觀光學院,都爭取到好的民間企業來支持,當然也要避免那些存心辦學店的企業經營模式。

評鑑機構應更客觀公正、慎選人才以發揮最大效用

【問】:專業評鑑機構要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來協助大學校院?

【答】:專業評鑑機構可以協助學校提升教學品質和研究能量,以及營造辦學特色。透過評鑑程序,讓一個客觀公正的評鑑機構肯定學校的辦學成效,有助於學校形象塑造和招生訊息傳播,社會大眾對通過評鑑的學校能更加認識了解。我認為專業評鑑機構就是把評鑑工作做好,要客觀、不偏頗,讓可信度加強,不要讓人家覺得評鑑可有可無、不痛不癢,過去有個現象就是不論系所評鑑或校務評鑑,絕大多數都是全數通過,鑑別度不足,我認為這方面可以加強。這可能不是政策面的問題,而是執行面上評鑑委員的篩選適不適當,我覺得評鑑委員應該要謹慎選擇,有些委員專業可能很好但不見得適合去做評鑑,所以專業評鑑機構在評鑑委員的遴選指派上應該要更謹慎,才能確保評鑑結果的客觀性與公正性。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評鑑雙月刊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吳永乾:因應高教海嘯的處方



 返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