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高中校園 【2019國際生奧】榮獲3金1銀,國際排名第4
我國參加2019年第30屆國際生物奧林匹亞競賽,代表參賽的4名學生獲得3金、1銀,在72個國家、288名參賽學生中,國際排名第4(以金牌數計算),成績亮眼,其中以臺中一中二年級學生曾治蓁表現優異,榮獲個人排名第12名。 由左至右:朱奕帆、曾治蓁、李祥宇、邱楷納。 3金1銀,個人排名12 我國代表隊由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陳錦翠教授等20多位教授組成輔導團隊負責培訓,國內選拔過程分為初賽、複賽、選拔營及決賽營4階段,在全國3,685名參加學生中,選出4名學生代表我國參賽。 國際生奧命題範圍廣 國際生物奧林匹亞(International Biology Olympiad,簡稱IBO)是為國際間高中生舉辦的生物智能競賽。競賽包括「理論」和「實驗操作」(實作)兩個部分,各占總分的50%。 試題涵蓋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植物解剖與生理、動物解剖與生理、動物行為學、遺傳學與演化學、生態學、系統生物學等學門範疇。命題方向寬廣,讓考生能充分發揮認知及技能上的潛力,並可展現其獨立思考與創造能力。 教育部為獎勵學生的優異表現,訂有「參加國際數理學科奧林匹亞競賽及國際科學展覽成績優良學生升學優待辦法」,於本項競賽獲得金、銀、銅牌獎者,除可保送大學院校各本學系或推薦入大學院校各學系外,亦可分別獲得教育部頒發新臺幣20萬元、10萬元與5萬元的獎學金,但同一年度獲得同一學科或不同學科二種以上獎項者,應擇優以最高獲獎額辦理。獲得榮譽獎者則可推薦入大學院校各本學系。 臺灣國際平均排名前5 我國自1999年起參加國際生物奧林匹亞競賽,歷年均獲佳績,參賽至今總計榮獲61金20銀3銅,國際平均排名為前5名,代表我國參賽學生曾於2008年、2010年、2011年、2014年、2016至2018年的競賽中全數榮獲金牌。
大學排行 【2019泰晤士】全球年輕大學排行,臺灣13校入榜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近日公布了「2019全球年輕大學排名」,臺灣今年入榜13所,比去年多2所。此排行榜主要以校齡50年以下的大學為研究目標,依據學院的研究引用、教學表現、師生比例及國際形象等13項指標,在全球選出351所年輕大學。年輕大學少了傳統的束縛,多了創新精神與開放風氣,辦學成效不輸百年老店,有志出國留學的同學可以作為參考。 臺灣入榜13所年輕大學 今年,臺灣有13所年輕大學入榜,比去年還多,新入榜的學校有三所,分別是: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朝陽科技大學、國立高雄大學,校齡雖短但辦學成效受到國際肯定。 其中以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是臺灣入榜大學之首,但排名從去年的57名下降至93名, 國立陽明大學維持排名在101-150,其他排名在151-200間的有長庚大學、 國立中山大學,而 亞洲大學、國立東華大學則落在201-250間。逢甲大學、國立中正大學和元智大學落在251-300間,排名與去年相比均下滑。 全球年輕大學TOP10 今年,香港科技大學仍居榜首,瑞士的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居次,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學則為第三名。整體來說,在亞洲方面,臺灣入榜13所大學、日本11所、南韓8所、香港3所、中國6所;而在歐美地區,則是英國34所、法國24所、德國11所、美國7所大學入榜。 ★資料來源: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2019全球年輕大學排行」 【小編提醒】 排行榜的名次只是一個參考值,並非一成不變。且各種排行評比條件不一,也不能代表大學的唯一評價。不過,當同學在眾多大學中難以抉擇時,排行榜有時不失為選擇時的參考指引。
大學校園 【長榮大學】證照實習皆俱備 長榮大學安全衛生科學院實現未畢業就有工作的夢想
走向更健康安全的社會,是每個人心中的心願,長榮大學安全衛生科學學院為亞洲第一個以安全衛生、消防、食品安全與綠能環境為主軸的專業學院,109學年度將新增「無人機應用學位學士學程」。以107學年度來看,安全衛生科學院共計取得290張國家級證照,在職場實習上也受肯定,共有10位同學獲徵詢留用,讓學生未畢業前就已有工作。
大學校園 【長榮大學】全國綜合大學唯一的美術專業學院 就在長榮大學
台灣社會走向以創意與創作的時代,藝術創作成為這時代最好的投資。長榮大學設有全國綜合大學唯一的美術專業學院,108學年度開始招生,包含美術創作、書畫藝術、文創工藝產品等系,課程注重傳統與當代藝術觀念與表現之整合,且透過學科整合與跨領域探索,發展學生寬廣的人文視野及進階的視覺藝術專業能力。
大學校園 長榮大學生活機能強 校內校外多元選擇
大學指考放榜後,對考生而言,除了選擇科系外,大學生活周遭的環境也是重點考量。位於台南市歸仁區的長榮大學,校內設有各種學習設備,在對外的交通上,則擁有全國大學唯一以學校命名的台鐵車站,台南沙崙支線直接就在學校旁,讓師生們都能以便捷安全的方式,縮短校內與校外的距離。透過鐵路的連結,讓學校離高鐵台南站僅需4分鐘,市區僅需20分鐘車程,到台南機場也僅需20分鐘,到北部高鐵時間也僅需近2小時,省下回家的時間,增加與家人朋友相聚時間。
大學校園 開闊眼界 接軌國際 長榮大學推動海外實習佳績頻傳
108年大考分發放榜,長榮大學獲得分發100%佳績,因應國際化時代來臨,培育學生具備國際觀與競爭力是長榮大學辦學重要方針。自102學年度各系結合教育部學海築夢計畫積極推動海外實習方案,目前共約有300人至海外實習。今年度長榮大學申請教育部108年度學海系列計畫共獲補助533萬元,相較107年度,新增168萬元,顯示本校推動學生海外研修、海外實習成果,獲教育部肯定。
大學校園 【2019總統教育獎】廖曼婷&呂豐和,不因身障而喪志
「2019年總統教育奬」共有56位學生獲獎,包括大專組8名、高中組12名、國中組18名及國小組18名,這些同學以不畏困境、奮發向上的精神,為實現夢想的未來持續前行。透過獎項讓更多人看見這群學生的努力,面對人生中不同的逆境仍能熱情學習的歷程,為社會帶來鼓舞與力量。 總統教育獎於2001年設立,是國家最高教育獎項,得獎者可獲頒獎狀、獎座及獎助學金,除了彰顯國家對學生優良品德及特殊才能的重視,更激勵學子見賢思齊,激發向上學習的動力。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專組獲獎者廖曼婷、呂豐和的故事。 廖曼婷-「堅持社工師夢想不設限」 雖然早產可能影響她的生命歷程,也造成對身體的限制,但廖曼婷助人的夢想卻並未因此而停留。因為先天罹患輕度腦性麻痺,而導致左側腳部不便(腳部張力高、時常跌倒)的廖曼婷;出生時,體重僅有1200公克(26週),全身插滿管路。當時,臺灣尚未開始實施健保制度,要價高昂的保溫箱及治療費用,對於北上打拼父母親而言,無法負擔。社工與父母親討論後,準備將廖曼婷送至美國出養。關鍵時刻連結了資源補助醫療費用,從此曼婷留在臺灣,也促使她未來從事社會工作助人的動機。 求學階段,同儕會模仿她走路步態與譏笑,承受心理異樣壓力。考取國立基隆商工綜合高中後,老師課餘加強輔導,同學分享讀書技巧,使她在課業上找到成就感成績突飛猛進。大學畢業後,考取社工師執照,至今投入直接服務已逾五年,幫助許多弱勢長者,見到他們久違的笑容,是她最大的生活安慰。如今就讀研究所,為的是追求更專業的助人工作方法與相關研究的專研,讓自己能夠發揮更大的社會影響力。因為看見失智症照護需求,未來論文撰寫將專研早發性失智症,進而減輕主要照顧者負荷。期許自己能在不久的未來,出國攻讀博士,進而學習他國的長期照顧典範制度,造福更多弱勢族群。 廖曼婷為先天輕度腦性麻痺之早產兒,生命成長及求學過程備極艱辛。但樂觀進取且具備實踐理想的決心,克服種種障礙,並進入臺大社工系就讀,擔任身心障礙學生權益促進會社長,積極為身障同學爭取權益,未來更自許在專業上繼續深造,並矢志為早發性失智症及弱勢族群服務,足為青年學子典範。 大專組獲獎者-樂觀進取的廖曼婷。 呂豐和-「輪轉人生」 出生六個月後即罹患小兒麻痺,造成行動不便,使得在求學時屢屢遭受同儕語言嘲笑及異樣眼光,讓呂豐和對學習生活感到灰心失望。 一直到高四時,因腳部變形而休學接受開刀治療。療養期間偶然發現醫院特殊的輪椅,好奇嘗試的往後翻,激發他對運動的潛能與學習的動力,不願再被曲折的雙腳困住。經由啟蒙教練武而謨物理師鼓勵指導與勤加練習,呂豐和在民國79年首次參加第七屆身心障礙者運動會,在輪椅競速400公尺中就得到金牌。從此輪椅改變他的人生模式,民國84年獲頒十大傑出運動員,入選為國家代表隊參加殘障亞奧運,85年獲得北京亞運(遠東及南太平洋運動會)輪椅競速400公尺金牌,獲頒國光獎章總統召見表揚。107年參加全國身心障礙國民運動會獲得輪椅競速100、200、400、800公尺第三名,1500公尺第二名。 競賽之外,他也參加伊甸基金會成立的輪椅舞蹈班,學習體驗多元輪椅運動風貌。並到荷蘭、波蘭、香港等地比賽。其中在參加香港輪椅舞蹈運動協會第三屆亞洲輪椅舞蹈比賽,更榮獲輪椅舞拉丁舞項第二名。 呂豐和因運動而體認生命的可貴與天賦的潛能,在伊甸基金會培訓課程中成為生命教育講師,到各地分享自己坎坷而律動的心路歷程。輪椅成為他的跑鞋、舞鞋,把他「推向亞奧運,舞進全世界」。透過學習,他跨域成為藝術舞蹈治療社工師,以親身經歷的生命歷程來回饋社會,激勵幫忙更多需要的人。大學導師眼中的豐和,認真學習積極服務,常幫助比他更重度肢障的同學學習,就讀健康照顧社會工作系,運用所學社工專業協助執行衛福部原民健康促進計畫,多次深入烏來、忠治、信賢原民偏鄉部落進行長照服務學習,充分發揮弱勢關懷弱勢的同理精神。 呂豐和克服身體上的障礙困境獲頒十大傑出運動員、國光獎章等眾多獎項,並參與國內外之公益演講與活動超過300場,不因身心障礙而懷憂喪志,以個性樂觀開朗、充滿希望正面的生命態度迎向人生,這股精神示範著逆境中的勇氣和力量,值得欽佩與讚賞。 大專組獲獎名單 ★看更多:2019總統教育獎獲獎名單
高中校園 【老師好酷】木柵高工高俊偉 關懷學生解決問題
直到今天,高俊偉仍然無法忘記那位學生的眼淚。承諾陪同學參與技能競賽的指導老師,因故無法繼續,而為了競賽努力多年的學生,聽聞消息後,頓時像是失去依靠的孤兒,茫茫不知何去何從,慌張沮喪的心情化為淚水,流個不停,叫高俊偉十分不捨。「那就我來吧!」用力吸一口氣,當時擔任木柵高工電子科主任的高俊偉,專門負責校外競賽,他知道指導老師對於參賽學生有多麼重要,想也不想便毅然擔起指導老師的重擔,為的就是「不想讓孩子失望」。 沒有周休假日、沒有薪水補助,以校為主的生活就此展開,支撐自己的是另外一半的支持、對教育的熱情,以及對學生許下的承諾。 帶學生四處參賽 燃燒熱情17年 從科主任、教學組長到實習主任,高俊偉就這麼燃燒熱情了17年,帶著學生四處參賽,實習主任4年內帶領8個科參加國內外各種競賽、發明展、科展與技能檢定,別說休假了,連吃飯都得刻意撥出時間,陪著學生南征北討,從臺北市科展到全國科展,讓過去從未拿過全國科展第一名的木柵高工,變得所向披靡,成為校外競賽的常勝軍。 高俊偉記得當年大學剛畢業,進入私立高職第一次任教、第一次接觸學生,便是一個「高三換了6個導師」的班級,「能引起學生注意的時間,最多只有30分鐘」,如何穩定學生,使他們專注於學習,成為最大的挑戰。 「多走一步路去發現問題,多講一句話去解決問題」,這是高俊偉的座右銘,學的是電子工程,他的個性也充滿了各種「發現問題與困難排除」的細膩與耐力;他還有另一句名言:「發現問題要用心,解決問題要耐煩。」學生流淚是問題,既然發現了問題,就要一步一步解題。 他發現,如果不常與學生接觸,不經常於班級中走動,就難以發現學生所面臨的問題,這些問題常使他們無法專心於學業。例如,家庭管教問題、男女情感問題、如何兼顧打工與學業的問題、未被接納的學障問題等等。 如果高俊偉只是站在原地、按表操課,不肯「多走一步路」,便無法發現那些困擾學生的問題,更無法引導他們專心學習。「先穩定再教學」的策略,讓高俊偉不但沒有「被學生換掉」,反而成為這一群孩子的人生導師。 高俊偉老師(圖右)帶著學生四處參賽,讓木柵高工成為校外競賽的常勝軍。 轉念堅守教職 為學生排除障礙 高俊偉的細心、耐煩,或許與他的唐氏症孩子有關。大學時,喜歡享受「把不會的人教到會」的成就感,促使他走上教育之路,如今卻是「怎麼教也教不會」,他曾向木柵高工申請留職停薪,只為了回家專心照顧孩子。而耐煩的特質,也就在這時逐漸養成。 事實上,27歲時的他,為醫治孩子,甚至曾一度打算放棄教職,去找一份更容易賺錢的工作來做,幸好最後轉念,堅持了下來。他想:「如果我能在教學這條路上,好好的善待別人的孩子,或許,我的孩子也能在學習的路上,遇到不錯的老師,為他人所善待。」現在,當他看到兒子身旁不乏有好老師陪伴時,他便為自己當初的堅持感到慶幸。 「我本來不是一個耐煩的人!」高俊偉說,然而一旦進入教育工作,就必須學會這個本領;尤其實習主任的行政工作十分瑣碎,只有不斷溝通,才能讓一團混亂的事情出現轉機,不只為了解決問題,也是為了發現價值。 高俊偉特別善於挑選技能競賽的儲備選手,除了技術能力要好,他還會詳細觀察選手們平日應對進退的表現,例如口語表達力、文字組織力等,這些能力將有助於報告繕寫,或是競賽時與評審互動。更重要的是,選手生活孤單枯燥,要能靜得下心,當然,也要耐得住煩。 高俊偉從細微中看見學生的價值,為他們發現問題、排除障礙,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道路。看到學生開心的笑,不再流淚,這是高俊偉最大的夢想,也是高俊偉不變的價值。
高中校園 【108課綱】新竹高商多元閱讀,提升創新美感
國立新竹高商因應108課綱強調素養導向的培育與教學,為此推動「多元閱讀」、「走讀竹塹」、「活化藝文」等系列性活動及辦理主題書展,開啟學生多元智慧視野、提升知識創新能力、激發個人創意美感經驗、厚植文化創意之軟實力。 多元閱讀,讀書讀世界 新竹高商圖書館每個月辦理主題書展,希望讓每一本書都能找到讀者,每位讀者皆能找到心靈夥伴,特別舉辦「真人圖書館」活動,邀請畢業校友梁以寧(筆名)分享其創作的心路歷程,讓有志從事寫作的同學受益良多;另邀知名的阿卡貝拉(無伴奏合唱)人聲合唱團—「Sirens藍色警報」蒞校示範,讓嚮往朝音樂界發展之學子知其努力,了解音樂人的日常。同時也為師長們邀請國內知名閱讀領域專家—黃國珍老師、宋怡慧老師、鄭俊德老師蒞校分享帶領閱讀要訣。藉由各領域學有專精之生命經驗分享,讓每個人遇見最好的自己。 此外,新竹高商也配合課程,辦理了西班牙佛朗明哥文物展、韓國傳統衣著與工藝文物展及東南亞服飾美食展,讓師生在異國文物賞玩中讀取世界文化,探索與學習。透過「讀冊」、「讀人」、「讀世界」的多元化閱讀,培養學生閱讀與理解的能力,更藉由他人經驗之分享,規劃未來生涯方向。 走讀竹塹,傳承在地風土 校方認為學習場域的活化,不一定要在教室中或書本上獲取知識,更應與生活事物結合、邊走踏邊閱讀,藉由「走讀竹塹」來啟發閱讀興趣與對家鄉的關懷。 新竹(舊稱竹塹)是一處兼具傳統與科技之美的城市,是國內首創科學園區所在之處,更遍佈古蹟。新竹高商帶領學生造訪都城隍廟、長和宮、鄭氏家廟、羅屋書院及吳濁流故居等地方歷史古蹟,了解地方與社區的歷史傳承與變革;體驗貢丸米粉特色小吃,享受在地家鄉味;參觀關西臺灣紅茶公司地方特殊產業、穿梭於關西田野,理解區域經濟的特殊性,並在社團課程與藝文工作坊中開設玻璃藝術、螺鈿藝術課程。新竹高商除致力培育學生人文力,也期望能藉此增進師生對於地方傳統藝術的認知認同與傳承。 參訪吳濁流故居。 轉角藝廊,提升藝文涵養 為了促進藝文美學涵養,校方圖書館設置轉角藝廊,讓同學擁有展示美學長才的個人舞臺;更透過辦理藏書票競賽、拾穗心得寫作競賽、創意詩箋競賽、英文字彙創意繪本等競賽,鼓勵學生創作,也展出傑出的藝文作品,讓學生得以觀摩學習。例行性活動部分,則定期辦理藝文工作坊,推廣雲霧燈製作、翻轉燈製作、皮卡片製作、手工創意書製作,並與美術老師合作利用圖書館玻璃工坊讓高一學生進行噴砂玻璃創作。透過多元藝文活動的引導,能讓同學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以獨特的個人美感,創作出獨一無二的作品。 新竹高商致力於提升學生閱讀能力、藝文涵養,促進在地文化認同與理解,使得美感教育的執行更具前瞻性、全才性。校園團隊之帶領,歸功於劉曉雯校長及圖書館陳怡秀主任,因富創意的規劃執行,與全體教師們齊心推動閱讀的成果,執行成效卓越顯著。透過多元化閱讀、走讀竹塹、提昇藝文美感素養,給予學生多方試探的機會,養成學生的創新力、美感力與文化薪傳力,使新竹高商學生的視野更加廣闊,培育面對未來多元融合、永續發展世界所需具備之素養。
校長開講 【台北】陽明大學校長郭旭崧:醫師創業家挑戰下一個明星產業
喜歡閱讀、求新求變的國立陽明大學校長郭旭崧認為,跨領域整合的能力是未來人才很重要的一環,大學不分系是未來趨勢。因為AI、大數據運算的出現,發展智慧醫療更需要跨領域的人才。因此年輕人與其說要做好「生涯規劃」,倒不如多方進行「生涯探索」。 第一次有想當醫師的念頭是祖父告訴我的,他說「當醫生,可以不求人。」從小在迪化街長大,祖父和父親都是生意人,做生意有很多妥協,常常需要求助於人。祖父說,家族裡當小兒科醫師的叔公,一輩子都不需要求人。 成長過程中,想做的事不只有醫生,曾經因為喜歡閱讀、寫作,希望能當個畫家;有陣子迷上攝影,覺得跟攝影大師柯錫杰一樣當個攝影師也不錯;高中參加步槍射擊比賽,拿下全國冠軍,還曾經一度考慮去當國手,將來可以參加奧運。 年少時,對未來有很多想法,說起來就是探索的過程。高中成績也不錯,想起了祖父說的「不求人」,於是考進第一屆招生的陽明醫學系。上了大學,第一學期全班第一名,學業無憂下在學校參加許多社團活動,對很多新鮮的事物都有興趣。20歲那年升上大三,突然覺得人生不知道該做些什麼?突發奇想,跑到重慶南路東方出版社去找世界偉人少年傳記,想知道他們20歲的時候都在做什麼? 把偉人們20歲做的事都找出來,發現20歲的他們都已離家,到各地闖蕩。心裡埋下一顆種子,決定趁年輕出國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醫學院公費畢業後留校當助教,之後就赴美國耶魯大學深造。 郭校長兒時與祖父在家中合影。 不用急著做出生涯規劃 也許是水瓶座喜歡求新求變的個性,當醫師走臨床工作,感覺不太適合,於是到了研究所轉換跑道唸公共衛生,拿到公衛博士學位。回到台灣後,陸續接下醫學系行政工作。1998年借調衛生署(現衛生福利部)擔任企劃處處長兼資訊中心主任,2003年SARS爆發,應當時的防疫總指揮李明亮之邀,出任辦公室主任協調各方,之後再接任疾病管制局(現疾病管制署)參與第一線防疫工作。 後來轉到公衛領域,以及學校行政工作,一路走來多半從事協調整合的任務,應該跟年輕時喜歡多方涉獵接觸新事物的個性有關,幾乎所有的工作都因具備當下所需的專業,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對年輕人而言,在高中階段就要決定未來要做什麼有點困難。與其說是要做好「生涯規劃」,倒不如多方進行「生涯探索」。目前,大考中心依據生涯屬性,將大學分成18學群、123學類,看來是過度分類,把學科領域分得太細了。高中生可以當作是參考背景,不用急著決定將來一定要往哪個學科領域發展。 目前越來越強調跨領域整合的能力,不分系已經是趨勢。像先前去美國洛克菲勒大學(Rockefeller University)參訪,那個學校出了非常多諾貝爾獎得主,然而學校裡面是不分系的,教學大樓每一層樓都以每個教授的實驗室為核心,因為他們進行的研究太先進了,很難找到現有的名詞設定系所。 郭校長(圖右)與美國疾病管制署防疫專家Mr. Malison合影。 醫生創業家未來明日之星 尤其,現在有了AI、大數據運算,發展智慧醫療需要跨領域的人才。台灣要發展生醫或生技產業,一定要有醫師、工程師,甚至商管背景訓練的人才一起加入,才能讓新的產業發展起來。未來的醫師不只是醫師,他可能是醫師科學家、醫師工程師,甚至醫師創(企)業家。 陽明醫學系在3年前,開設醫學系B組,訓練的就是醫師科學家,他們除了臨床訓練可以成為臨床醫師外,另外多讀一年取得基礎科學訓練,將來可以從事更多包括基因工程、新藥開發等工作。 最快2020年,陽明大學將開設醫學系醫師工程師組,結合醫學與電機資訊工程,替臺灣訓練醫師工程師,甚至往前走成為醫師創業家,用他所具備的醫學和工程雙專長去創業,美國許多大學就是朝這條路在走。 陽明醫學系未來每年140名畢業生,目標有20人走這條路,用他們醫學專業去創業,將有助於台灣生醫產業發展。目前台灣醫院用的藥品和醫療儀器都是以舶來品為主,多數人的刻板印象會覺得國產品效果比較差一點。我們必須翻轉這個觀念,這就需要有更多醫師人才投入。 比方說,醫工系在製造醫療儀器,做出來的東西其實不差。問題在於國內沒有信心採用,我們自己不用,臺灣醫療產業就無法快速擴大。現況是美國醫療儀器甚至超過七成的零組件都是臺灣製造,美國人買回去組裝,毛利相當高。我們沒辦法整機出廠的原因在於所有醫療器材都要經過美國FDA認證,這個過程必須有醫師參與,不然臺灣資訊產業再強,也只能為人作嫁。 陽明大學的願景就是希望把醫療和資訊專長整合,訓練培養生醫產業人才,如此一來,生醫產業就有機會成為台灣下一個明星產業,未來將有更多的醫師工程師、醫師創業家引領時代風騷。 國立陽明大學校長 郭旭崧 小檔案 ★出生:1957年 ★現職:國立陽明大學校長 ★學歷:建國中學、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醫學士、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預防醫學組碩士、美國耶魯大學衛生政策博士、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Senior Executive Fellow 結業 ★專長及研究領域:衛生政策、疾病管制 ★專業所屬大學學群:醫藥衛生學群醫學學類、公共衛生學類 ★專業所屬技職群類:衛生與護理類 ★想看更多校長開講嗎?請參考:【大學問週末報】台灣.香港大學校長,給高中生的生涯指南
高中校園 【2019國際數奧】榮獲1金2銀3銅 表現優異
在2019年第60屆國際數學奧林匹亞競賽的112個國家621名參賽學生中,我國參賽學生表現優異,共獲得1金、2銀、3銅,其中以新竹縣私立康乃薾國民中小學國中三年級學生黃仲群表現最佳,獲得個人排名第28名,也是今年臺灣唯一獲得金牌獎的學生。 由左至右:李承彥、鄭天盛、吳尚昱、蕭明、施佑昇、黃仲群。 1金2銀3銅,個人世界排名28 我國代表隊由國立中央大學數學系與國立清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合聘教授洪文良教授等10多位教授組成輔導團隊負責培訓,經由初賽、複賽、選拔營及決賽等過程,選出6名學生代表參賽。其中以新竹縣私立康乃薾國民中小學國中三年級學生黃仲群表現最佳,榮獲金牌,雖然才國三,但從小有數學天分並超前學習,國中開始即有系統的學習代數、幾何、數論、組合和電腦程式課程,並且開始接觸競賽數學。 國際數奧靈活,考驗正確思維 國際數學奧林匹亞(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簡稱IMO),是專為20歲以下的中學生所舉辦的國際數學競賽,也是國際科學奧林匹亞中歷史最悠久的賽事。 國際數奧競賽分兩天舉行,試卷共有6道題目,滿分42分(每題7分)。參賽者每天有4.5小時來作答3道試題。題目以中學數學課程為範疇,一般分為代數、幾何、數論和組合數學等四大類。難度大,靈活性強,富於智巧。參賽者不見得需要具有高深的數學知識(例如微積分),但需要有正確的思維方式,良好的數學素養和基本功,以及堅韌的毅力和創造性,才能有效解決問題。 教育部為獎勵學生的優異表現,訂有「參加國際數理學科奧林匹亞競賽及國際科學展覽成績優良學生升學優待辦法」,於本項競賽獲得金、銀、銅牌獎者,除可保送大學院校各本學系或推薦入大學院校各學系外,亦可分別獲得教育部頒發新臺幣20萬元、10萬元與5萬元的獎學金。獲得榮譽獎者則可推薦入大學院校各本學系。 臺灣迄今已獲41金牌 國際數學奧林匹亞競賽是目前我國參加的奧林匹亞競賽中規模最為龐大的競賽,自2008年起參與本項國際競賽的國家已超過100國。我國自1992年起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亞競賽,歷年均獲佳績,參賽至今總計榮獲41金、91銀、27銅及8面榮譽獎。
大學校園 【107下半年】25大學通過校務評鑑 2校有條件通過
107年度下半年第二週期大學校院校務評鑑於108年6月28日公布評鑑結果,參與評鑑的27校中,有25校在四個評鑑項目皆為「通過」,而2校則於「辦學成效」為「有條件通過」。 27所大學校務評鑑結果 評鑑項目有四項,包括「校務治理與經營」、「校務資源與支持系統」、「辦學成效」、「自我改善與永續發展」。25所一般大學的認可結果在四個評鑑項目皆為「通過」。 而一貫道天皇學院及台灣神學研究學院於「辦學成效」為「有條件通過」。未獲通過的原因主要在於評鑑委員認為學校未能系統性呈現辦學成效,辦學績效未能呈現在學校網頁;再者,教師的研究成效有待提升或者無法符合學校自我定位,以及沒有具體呈現學生核心能力與學習成果的關連性。 通過率高 但仍需精進 雖然整體評鑑結果通過率高,但進一步檢視評鑑委員所提出的「待改善事項」,總計27所一般大學四個項目共有279項意見。同時,評鑑委員所提出之「針對未來發展之參考建議」也達219項。 校務評鑑在認可制的規劃下,學校在項目上通過核心指標的規範就算通過認可,基本的規範對於校務治理已趨成熟的學校來說並非難事,因此評鑑委員雖判定學校可通過門檻,但也期待學校仍需進一步精進以提升成效,從評鑑委員提出的待改善意見及未來發展建議可更精確反映出學校辦學現況與問題所在。 ★詳細評鑑結果請參考:高等教育評鑑中心網站「評鑑結果」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