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校長開講 【台北】國防醫校長林石化:學習要主動出擊
今年榮獲師鐸獎的國防醫學院校長林石化,是軍醫史上第一位獲獎的將軍。他強調軍醫要視病猶親,「五度」更是基本配備;而主動出擊學習可以讓你擁有不同的視野。 醫療服務和餐飲服務的理念相近,在知名餐飲鼎泰豐提出「三度(溫度、速度、態度)」之外,我再增加兩度:「準度」和「調度」。這「五度」關心病人的「整體健康」,也是醫學生必備的核心能力。 其中,「準度」至關重要,尤其在急診室分秒必爭,除具備專業外,看病首重準確,要能當機立斷、對症下藥,才能避免發生誤診憾事。而「調度」就是要清楚知道自己的能力到哪裡、知道何時尋求支援,遇到沒辦法處理的狀況要能另想辦法,尋求其他資深或專業醫生的協助,不要把自己框住,陷入問題的壓力中。「調度」其實就是臨場反應的能力,這需要靠經驗和時間的累積,才能擁有調度能力。 林校長榮獲107年師鐸獎肯定,接受蔡英文總統頒獎表揚。 軍醫重紀律,視病如親 軍醫和一般民間大學醫學院的訓練期程相同,更提供許多國外進修的資源。不同的是,在國防醫學院的學生要接受軍事訓練,首重禮節與紀律,「思想要自由,行為守紀律」是我們奉行的準則;在課業上,在大一到大四期間就須將所有基礎專業課程修畢,同時著重臨床實習,課業實屬繁重。 雖然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特質,但成為一個醫生,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心」。要以病人為中心,面對每一位病人,都要考慮他的立場,包括身、心、靈以及經濟狀況,不是只有疾病的治療;要有同理心,視病如親,發揮「服務到心」的精神。 積極學習努力闖 當年同時考上國防醫學院和警察大學,我在父母的期望與鼓勵下走上醫生這條路。還記得大四修完專業科目後,也鼓起勇氣參加美國醫師執照考試,成為國防醫學院第一位在四年級就考取醫師執照的學生。畢業後我繼續進修,在三總接受住院醫師訓練時,老師交付的任務皆使命必達,藉著每一次的學習機會提升自己。 過去訊息溝通不像現在這麼方便,過去每當寫論文或做研究時遇不懂之處,我會用最傳統方法,寫信給該領域的專家學者。因此和日本、比利時的教授都是先成為「筆友」,才有進一步的合作;也因而結識了我的指導教授Mitchell L. Halperin。無論在學術研究或待人處世上,Halperin教授都給我極大的啟發,對我影響深遠。所以同學們,在求學的道路上,切莫保守,要懂得「主動出擊」,學習老師們的經驗,從做中學,學中創新,創新求應用。 跨界碰出火花 目前,跨領域學習已是不可擋的趨勢,國防醫學院的學生在寒暑假軍事訓練期間也須修習理工、醫技,甚至人工智慧AI的課程。但我們不只要跨院、跨校,更要跨國,因此,我非常鼓勵學生儘早出國,學習如何跨國合作交流,讓視野更廣,除多學習國外先進的醫學技術以彌補自己的不足外,更須懂得如何團隊合作。 林校長致力AI創新教學,圖為大體實驗室醫療解剖教學課程VRAR虛擬實境應用體驗。 此外,AI時代來臨,醫療照護領域的應用也要與時俱進。「AI快速診斷法」即是應用臨床醫學影像,快速判讀疾病。這項技術背後所支撐的並不單是數據的蒐集,而是透過專家的經驗去訓練AI邏輯,才能排除資料的不正確。國防醫學院目前與各大學進行合作,透過教學案例資料庫的不斷累積,利用跨領域的結合,產出更多元的火花。 國防醫學院校長 林石化 小檔案 ★出生:1963年 ★現職:國防醫學院校長 ★學歷:高雄中學、國防醫學院醫學系醫學士、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附屬聖邁可醫院進修 ★專長及研究領域:臨床酸鹼與電解質代謝研究、遺傳性腎小管疾病診斷、遺傳致病基因機轉研究、臨床腎臟病學、醫院管理 ★專業所屬大學學群:醫藥衛生學群醫學學類 ★專業所屬技職群類:衛生與護理類 ★想看更多校長開講嗎?請參考:【大學問週末報】台灣.香港大學校長,給高中生的生涯指南
校長開講 新加坡大學校長陳永財:找出優勢留住人才
現在大學所面臨的挑戰相當嚴峻,不但需要與其他國際上的大學競爭,更需要與企業競爭。例如,資訊科技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產業,但多數大學在科技上的研究卻沒有私人公司發展的迅速,如華為、阿里巴巴的資訊科技都比大學的研究先進。 在此趨勢下,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陳永財教授接受《評鑑雙月刊》專訪時,認為大學應有更多創新的經營、教學與研究想法,舊的大學經營理念將不再適用。更建議臺灣一間好的大學必須能招募、培育且留住好的人才,並且創造一個有助於他們發展的環境,協助他們成長,如此更能讓臺灣的人才成長並邁向卓越。 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陳永財教授認為大學應有更多創新的經營、教學與研究想法。更建議臺灣的大學必須能招募、培育且留住好的人才,創造有助於人才發展、成長的環境,讓臺灣邁向卓越(圖/新加坡國立大學) 大學自主,重視培養優秀人才 【問】:為何新加坡國立大學在全球高教競爭下仍能脫穎而出? 【答】:新加坡的大學能有不錯的表現,主要關鍵是「大學自主」。因新加坡相對其他國家較無優渥的資源,所以最大的資源即國家的人才。教育則是人才培育的關鍵,新加坡政府相當注重國家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因高等教育機構即為「人才機構」(Talent Organisation),目前政府的撥款仍是新加坡各大學主要的教育資金來源。在2006年,新加坡公立大學成為了自主大學,這賦予大學自主權,有權力決定職員的薪資、聘用的人才等。因新加坡政府了解在競爭的國際現況下,唯有自主、有彈性、精進發展的高等教育才能提高競爭力。 第二個關鍵則是對人才的重視,包含重視各階層與單位的領導人才。優秀的領導人才會吸引好的工作人員,進而創造好的工作環境。此為成就新加坡國立大學成功的關鍵。大學就是人才機構,所以我們全心全意地招募,培育和保留人才,徵聘有才能的主管、工作同仁,協助學生成為有才能的人,並關注有才能的校友,甚至幫助他們可以互相連結,提供好的工作、學習環境以及所需的支持,才可以留住這些人才。 此外,新加坡國立大學更能脫穎而出的關鍵是本校培育創業人才,建立創業生態系統。近幾年,各國高等教育皆開始重視培養學校的創業人才,本校在17年前即開始培育創業人才。 目前,本校設立的國大海外學院計畫(NUS Overseas Colleges)就設有11個海外分院,其中北京、紐約、上海、矽谷、斯德哥爾摩以及多倫多分院提供1年的實習計畫。我們的夥伴大學包括瑞典皇家理工學院、史丹福大學、復旦以及清華大學。在2001年,新加坡沒有足夠的創業環境與資源,故把學生送去實習,例如到矽谷(Silicon Valley)的創始企業,用1年的時間在矽谷的公司實習。這些學生白天實習,晚上則在史丹福大學修習企業相關的課程。每年約300位大學生參與海外學院的實習交流項目。回到新加坡後,會將這300位學生安排在同一棟宿舍,並安排活動相互交流這一年的實習經驗,激盪出更新穎的想法。過去三年裡,這些國大生創建了超過300間公司,而過去五年共有14家公司正式被相關的大企業收購。Zopim就是其中一個例子,獲美國公司Zendesk以3千萬美元收購。而這些初創公司中,有43家公司得到了A輪、B輪與C輪融資。我們期待接下來,國大海外學院的學生或校友的初創公司成為估值超過10億新幣的「獨角獸公司」(Unicorn Company)。 各校自行規劃校務指標 【問】:您提及了新加坡大學自主的重要性,那各所新加坡大學如何確保自己的品質?政府的角色為何? 【答】:儘管公立大學有辦學自主權,我們仍須對政府的教育資金以及產出負責,並通過兩個關鍵指標來衡量項目的進展和表現,一個是政策同意書(Policy Agreement),另一個是表現同意書(Performance Agreement)。 政府在政策同意書中會先清楚陳述他們對於高等教育的長期願景,然後列出各校接受資金的範圍。各校依據此願景與目標,去規劃校務指標,並通過表現同意書,清楚列出該校將如何達成政府之願景與目標,以及所規劃的指標。每五年,教育部會派由不同領域專家所組成的評估委員會,進行實地訪評。除五年一次的實地訪評,國大每年都將提交自評報告給教育部,回報經營現況,並與教育部分享大學的意見和計畫。從評鑑指標的角度來講,過多的評鑑指標反而容易造成監控複雜化,本校約有20幾項的評鑑指標。 快速且持續變更的世界是目前最大挑戰 【問】:你認為新加坡國立大學未來最大的挑戰為何? 【答】:最大的挑戰將會是這個快速且持續變更的世界。身為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校長,有四項想要達成的目標。第一,在大學落實終身學習,在這變換的時代中,擁有一技之長已不足夠,未來我們應該學會2個,甚至3個以上的才能,才能在社會上立足。如果可以讓學生在大學時擁有終身學習的概念,提供他們終身學習所需要的資源,可確保新加坡國立大學學生能有效的終身學習。為提倡終身學習,大學最近推出了新計畫,把學生的學額有效期從目前的3到4年延長至20年,鼓勵他們在獲取文憑後繼續返回校園修讀課程,自我提升。除了新加坡國立大學支持學生終身學習,新加坡政府同樣也支持終身學習。每個新加坡人都有未來技能培訓補助(Skills Future Account)戶頭,政府已放入500新幣提供國人多樣性終身學習,灌輸國民終身學習的重要性。若終身學習能夠有效實施,政府功不可沒。 第二,希望新加坡國立大學能更重視「轉譯研究成果」(Research Translation),也就是把前端的研究結果轉化成可學習或可應用的實際成果。這對大學是相當重要的,必須保持像私人企業一般靈敏度,持續的延展並應用前端的研究。 第三,在培養創業人才的部分,想更聚焦於東南亞國家的拓展。因為東南亞有相對大的市場,如果做得好,便能確保新加坡與東南亞人才以及創新構想的流通,並握有了六億兩千五百萬人口市場的商業機會。 第四,改造新加坡國立大學的行政系統。一間好的學校需要有能力且能回應各種挑戰的行政團隊,這樣整體學校才能受到好的支持。 此外,通過實習計畫累積工作實戰經驗,是跨學科學習的一個重要元素。例如國大推出多項與業者合作的實習計畫,實習時間可以延長達18個月。我要求我的學生去工作現場實習,並應用自己所學;若遇到問題,教他們如何解決。教授們也因為學生帶回的新問題,更能了解現在職場現況、挑戰與趨勢為何,這樣會使我們的大學愈來愈精進,並跟上市場腳步。除此之外,我們不直接給學生資源,而是要求他們自己建造,教導學生從失敗中學習,也提供他們可以失敗的環境,讓他們知道自己是被支持的,進而勇敢的再去嘗試並培養韌性。 舉例來說,儘管新加坡沒有汽車製造業,我們的學生卻成功設計和製造出一級方程式賽車,而且在美國獲獎,表現出色。學校也不直接給學生買無人機,因為我們希望他們自己動手做。買一部車、一台無人機是相當容易的事,但去建造一部車跟無人機就沒那麼容易了。我們藉此培養了學生跨科系的合作精神與能力,與群策群力的精神。雖然他們也經歷失敗,但這些學生卻能在失敗中站起來,從中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精神。 終身學習的重要 【問】:新加坡國立大學如何確保終身學習的實施? 【答】:終身學習計畫遵行四個P,Pathway(途徑)、Pace(步調)、Place(地點)、Pedagogy(教學法)。 (1)途徑:學校必須依據學生特質、在學生不同的人生階段的學習需求、提供多元的學習途徑,為他們提供更多選擇,支持學生發揮潛能。 (2)步調:學校必須讓學生自己決定學習的步調。我們鼓勵學生按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自定學習步調,保持積極、擁有隨時學習新技能充實自己的心態,迎接未來挑戰。 (3)地點:學習不一定要在校園。學生不只在教室內學習,也可以在教室外透過遠距學習,以部分網上學習的方式進行。學生可根據個別情況做出適當的決定。 (4)教學法:給成人的課程必須不同於一般學生的課程。因為成人學習的需求與狀況不同,所以我們必須依據成人的特質再做調整。此外,我們也須兼顧到不同年齡層的學習者,通過創新的教學方式幫助年輕與成人學習者,讓他們相互學習與分享,發揮最大的潛能和成為終身學習者。 透過這四個P,我們希冀終身學習可以有效的實施。 留住好的人才 【問】:請您給臺灣高等教育一些建議? 【答】:當大學有很好的人才,就可以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貢獻。而要吸引人才,就必須妥善利用資源,使人才更集中、更有效的利用。舉個例子,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最近報導獲得11億6千萬美元的研究經費;而在亞洲,中國清華大學的研究預算則達7億美元。臺灣人口約兩千三百萬,如何在眾多學府中,分配人才和資源,對臺灣來說就是一大挑戰。 另外,如果要充分地利用人才,人才管理也很重要。當然,有資金並不代表就有好大學,一間好的大學若能招募好的人才,大學校長、院長等都必須思考如何招募培育並且留住好的人才,並且創造一個有助於他們發展的環境。越是成長並接軌國際,越是能讓大學邁向卓越。但每個國家的狀況不同,必須去思考臺灣的優勢、背景、文化現況等,才能想出好的人才經營方式,而非一昧的模仿。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評鑑雙月刊第74期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陳永財:找出大學的優勢並且留住人才
大學校園 【最HOT教授】師大體育洪聰敏 運動學術完美結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研究講座教授洪聰敏,獲選2018年美國國家人體運動學院院士(Fellow,National Academy of Kinesiology,US)。美國國家人體運動學院是全球體育運動學術界最高殿堂,1926年至今頒發140多位國際院士中,至今僅4位非美國籍華人,暌違37年,洪聰敏研究講座教授是第二位獲此殊榮的臺灣人。 人體運動學(Kinesiology)是美國高等教育界用來描述體育、運動科學以及其他與人體動作有關學術領域的通稱。美國國家人體運動學院自1926年成立,開始遴選院士,以美籍學者為主,外國籍學者為國際院士(International fellow),擁有院士頭銜者,代表其在人體運動領域擁有極為崇高學術地位,且為終身榮譽,自成立至今獲選院士人數共725人。 臺師大體育系洪聰敏研究講座教授(右二)從美國國家人體運動學院主席Bradley D. Hatfield(左一)手中接下院士就任證書。 貧農之子靠運動出頭天 洪聰敏研究講座教授出生南投草屯鄉下,家中經濟貧困,父母親都是文盲,一路走來,靠著「運動」改變了一生,在25歲前,洪聰敏是桌球國手,他說,桌球培養了抗壓能力和韌性,養成了自我良好的紀律,對於往後人生幫助很大。 洪教授國小四年級就學打桌球,17歲時當選為國手,一路過關斬將,獲獎無數,沒想到25歲從球場退休後隔年,竟發現患有地中海型貧血,才知道以前跑步或打球時,很容易比別人疲累。當時在不知道自己有地中海型貧血的情況下,他經由不斷地訓練,最終能在20分鐘內跑完5000公尺,代表「人的身體有很高的潛能與可塑性,只要給身體機會,循序漸進給予適當刺激,身體就會慢慢適應,達到意想不到的境界」。 運動研究成果豐碩 1989年從臺師大體育系碩士班畢業後,洪教授赴美國馬里蘭大學人體運動學系攻讀博士,1997年返國後,便聚焦運動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成立多個運動心生理學實驗室,也培養許多碩博士生,有的在美國及臺灣擔任大學教職。 他特別關注兩大研究議題,一為競技運動表現之認知神經機制與控制,這一部份發現運動表現最佳心理狀態之大腦皮質活動特徵,以及透過神經回饋控制之方法;另一為運動對大腦認知神經功能之影響,發現不同運動處方與老人、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兒童以及其他一般對象之關係,對於採用運動處方來提升大腦功能,特別是前額葉之執行控制功能,具有重要的方法與證據貢獻。 這些研究成果已在國內外期刊發表超過140篇論文、專書章節超過20章、國際研討會論文超過150篇,並用來幫助國內亞奧運選手提升國際競賽成績,以及幫助體育老師、特教老師提升運動教育之績效。他今年也榮獲科技部「傑出研究獎」肯定。 洪教授出生南投草屯鄉下,家中經濟貧困,靠著「運動」改變一生。 提升運動產業,激發潛能 他說,身為運動員及體育人,深深感受運動對國家社會可以產生的助益,今後將持續以研究產出來推動競技與健身運動,幫助國家運動員為國爭光、促進全民身心機能降低照顧費用、提升運動產業促進經濟發展。 洪聰敏進一步說,「現代人很容易失去動力、信心,希望透過自己的經驗,能帶給大家一些希望。像我這樣患有地中海型貧血的人都能成為國手、中學沒唸書卻能成為教授,所以大家不要自我設限,只要多花一些時間,慢慢適應刺激環境,成功就會到來。只要給自己機會,就會發現,人真得有無限潛能。」
大學校園 【龍華科大】智慧製造示範工廠,深化產學連結
龍華科大因鄰近國內最大印刷電路板(PCB)產業聚落,由教育部補助5,250萬元經費打造培育「智慧機械」產業人才訓練基地,提供學生完整實習場域,預計每年可培育150位技優學生及40位種子教師,為政府前瞻基礎建設培育所需技術人才。 教育部推動「優化技職校院實作環境計畫」,聚焦5 2創新產業領域,陸續成立區域性「產業菁英訓練基地」,以深化技專校院、法人機構、在地產業等產學連結,建立緊密技職教育培育體系,為人才培育基礎扎根,期能培育更多具專業實作能力之技術人才,進而打造臺灣成為全球生產製造供應鏈關鍵地位。 教育部補助龍華科技大學成立的「教育部產業菁英訓練示範基地」,成為3D數位電路板設計暨智慧製造類產線之技優人才培育之示範處所。(圖源:學校官網) 龍華開設三專班 為將教學資源最大化,107學年度教育部「產學攜手合作計畫」針對智慧機械及電子產業,已核定龍華科大開設「電子產業專班」、「動力能源專班」、「機械自動化與製造專班」,共計143名學生,未來將鼓勵學生實習實作可結合基地之設備,並將教學資源向下擴及至高職學生,建立高職端、大學端與產業界之鏈結,一同攜手共同培育產業人才。 此外,教育部強調未來將透過跨部會合作機制,結合勞動部「職能基準(icap)」與經濟部「產業人才能力鑑定計畫(ipas)」等制度,鼓勵學生考取與就業能力相關證照,有效提升學生職場競爭力,以達「為學生找到未來、讓工作找到人才」之目標,解決業界優質技術人才需求,期待透過「優化技職校院實作環境計畫」在未來能協助更多技職校院培育出更多產業所需人才。
高中校園 【108課綱】中港高中數學咖啡館,跨校備課同成長
十二年國教課綱的成功關鍵在教師的教學,許多教師跨校成立社群,朝著讓每個孩子都能找到學習的北極星而努力。包括南投縣立爽文國中王政忠主任發起夢N系列教師自主研習工作坊~、陳光鴻老師的表達力年會、教育噗浪客年會、微翻轉年會、數學咖啡館年會、SF(Sci-Flipper)年會等,這些研習開放報名幾乎都秒殺爆滿。 這些跨校社群帶來滿滿的能量,讓臺灣創新教學遍地開花,甚至吸引了澳門、香港、上海、北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海外老師自費住宿前來臺灣取經。老師們專業增能、實踐改變的動機,都是來自於希望引導孩子找到學習北極星,教師集合各種正面能量,希望促進每個孩子都有成功的學習經驗。 數學咖啡館跨校共備 跨校群數學咖啡館也是這些正面能量之一。由臺中市高中港高中數學教師彭甫堅所創辦的數學咖啡館目前在全國22縣市都有跨校分區共備社群,在香港、上海、北京也都有合作或社群,教師用社群的力量互助學習,並將所學帶回班級,再提升學生的學習。而數學咖啡館老師們的生活日常風景之一即為「共同備課」,共同備課有三個目標: 目標一是讓難懂變簡單:以數學中的期望值教學為例,透過教學模式改變、去除雜訊整理重要資訊、示範數學閱讀理解、列出解題主架構,去除數學專有名詞、符號,從脈絡中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歸納。 目標二是降低數學語言符號門檻:從生活情境出發進行教學設計,例如教∑_(k=1)^10▒k之前先教1 2 … 10。因為數學符號是一種語言,可以加速高層次數理邏輯溝通,但學生而言,卻經常是無法進入數學世界的門檻。當我們將符號門檻降到最低,用生活共通語言替代,才能讓孩子對學習有感。 目標三是讓學習有趣、有效又有用:例如現常有學生問,學三角函數要做什麼?生活上又用不到?過去老師標準回答方式是,大二工程數學就會用到,但數咖則設計出一套三角函數桌遊,學生在遊戲中學習,有趣又有效。 集眾人之力共成長 數學咖啡館秉持著「奉茶割稻精神」,集合許多人力量,共同為教會教室內的每個孩子而努力。一個創新的教具、教材及個案,可能需要兩到三年才能成熟,因此需要集合很多老師共同努力,才能讓每一個數學知識點都有相對應的創新教學資源。 數學咖啡館就是發揮臺灣本有的奉茶割稻精神,每個人付出自己最亮的一招,那麼就會有N招,再把夥伴的方法用在自己的班上,微調修正後又可以將夥伴N招從1.0版提升到2.0版,就像是有機不斷成長新枝的知識樹、資源庫。再透過與不同社群的交流,擴大正面能量。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中小學師資課程教學與評量協作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第14期:跨校共好的教學實踐~數學咖啡館―臺中市立中港高中
校長開講 【台北】北教大校長張新仁:有目標就能自主學習
受到國中恩師的感召,因而立下志願當老師的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張新仁校長,求學時期即了解跨域學習的重要性,在美國念博士時,更同時跨三個系所修習課程。他強調,「跨域、跨界、創新」是求學最重要的三件事情。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特色,是以學習者為中心,強調「自主學習」。但要如何才能「自主學習」呢?首先,同學必須先瞭解自己的興趣,對未來要有憧憬,要能築夢,也就是說,人生要有大的志向、設定好目標,並思考達成目標的方式,如此你才有機會逐夢踏實。勇敢地把夢想建構出輪廓後,再請教師長或是相關領域的專家,了解應該要學些什麼,才能開啟「自主學習」的大門。 以我本身為例,在高中時立下當老師的目標後,在志願選擇上皆以教育領域的科系為主;當時文組的第一志願是臺大外文系,但我卻依自己的興趣以及目標,填寫臺師大教育相關學系和臺大歷史系。雖然,有人會認為放棄上臺大的多元機會有點可惜,但我關注是掌握自己的興趣和能力所及,而不在意外人眼光,況且每個學校都各有其特色與口碑的學系,只要訂下目標就勇往直前,不輕易改變或放棄。 到美國念課程與教學博士班時,更進而思考當師資培育的老師需要具備哪些能力?如教學策略、課程設計、學習策略、班級經營、實驗設計、教學觀察等,畫成一個心智地圖,然後去了解相關科系的課程介紹,並請教該系學生推薦熱門課程,因此,我當時便跨域選修了教育心理、教育行政的課程。雖然同時跨域修習三個研究所有點吃力,但也讓自己的專業能力更深、更廣、更完整,而在回臺後能夠參與許多教育政策的改革,這也是始料未及的。 張校長(右,與彩繪設計人吳鎮宇合照)鼓勵同學要立下目標才能築夢踏實。 啟蒙恩師影響人生 之所以從小就立志當老師,是因為求學階段很幸運地遇到幾位啟蒙恩師,使我學習如何有效學習,也就是學會自主學習,也讓我了解到「知己」、「知彼」、「知法」的重要,也就是知道自己的優勢與弱勢、知道不同學科的學習要求、知道不同學科的有效學習方法。那麼,授課老師是關鍵性的啟蒙者,因此讓我萌生從事教職的念頭,希望和他們一樣,教導學生學習成功,為教育盡一份心力。其中影響我最深的是基隆市中山國中的數理老師呂老師,他非常重視邏輯思考,不管是數學、物理或化學,從不按照課本死板的上課,而是利用日常生活舉例,讓學生理解每一個概念或原理,然後再多做練習熟練,並教我們做筆記。因此,我們不需要購買參考書或測驗卷,更不用死背公式或定律,只要跟著老師的教學進度,不斷思考與練習,就會自然而然地學會並記憶深刻。 在當時,一個中上程度的基隆小孩想考上台北高中是挺吃力的,母親拿回來的台北市國中測驗卷我多數都不會,雖然程度上的差異令父母擔心,但我還是按照國中老師的教學,按部就班地學習。也因為老師扎實的教學方式,讓我一個在基隆念國中的學生,有機會能夠考上台北的中山女高。所以,我也建議同學,念書的時候,不需要和別人比較,按照學校老師的教學,排定自己的學習進度,一步步將各科目扎實地學起來,成果自然會顯現。此外,勤做筆記也很重要,讓我在各種升學考試無往不利。動手作筆記可以加深印象,在彙整知識的同時也可釐清觀念,因此,同學一定要好好磨練自己的筆記功夫。 眼界放寬跨出去 此外,在學習上千萬不要畫地自限,要懂得跨領域學習,去了解各個領域間的關係。以歷史來說,不能只看單一國家或地區發生事件的起因,有時要從整個世界的脈絡來理解才會完整。若將每個歷史事件劃分得太清楚,就會看不見各種事件間的關聯。好比清末鴉片戰爭,如果我們從整個世界脈絡和發展來看,會發現其發生並非是單一原因,也包含西方對外擴展殖民的概念。另外,也必須了解事件所產生的影響,以鴉片戰爭來說,它的影響促使五口通商,這樣我們就可以理解大陸沿海城市為什麼會有那麼多歐洲式的建築了。但是,若我們在學習時,並未跳脫單一事件的框架,就無法瞭解完整的來龍去脈,更不清楚它的影響性。 而任何領域的學習都和學歷史一樣,必須跨領域、跨學科。所以,我都會告訴新生三件事:「跨域、跨界、創新」。知識是沒有界線的,同學必須要跨出去,儘可能地探索和學習,然後將所學所聞,與自己腦袋裡的知識做連結,創新思考,才能不落入俗套。 為了鼓勵同學跨界學習,我也建議同學,在求學階段要提升外語能力,到國外拓展視野,不管是短期的海外交換生、海外見習、實習,或是到國外攻讀碩士與博士學位,都是放寬眼界、增廣見聞的好機會。尤其是接受師資培育的同學們,更應該看看國外的教育環境,以激發不同的思考,學習不同的國家的長處,包括學習者中心教學、STEM、Design Thinking等,相信在未來從事教職時,可以帶給學生們不同的感受與啟發。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校長 張新仁 小檔案 ★出生:1957年 ★現職: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校長 ★學歷:中山女高、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學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博士班 ★專長及研究領域:教學理論與策略、認知心理學、課程理論與實際、學習理論與策略、教師專業發展 ★專業所屬大學學群:教育學群教育學類 ★專業所屬技職群類:無 ★想看更多校長開講嗎?請參考:【大學問週末報】台灣.香港大學校長,給高中生的生涯指南
高中校園 【2018國際地奧】臺灣榮獲金銀銅三面獎牌
2018年國際地理奧林匹亞競賽,由台中一中張恩睿、台南一中黃品瑞與劉元禔、屏東高中黃群凱等高中選手代表,遠赴加拿大魁北克市參加競賽,榮獲1金1銀1銅的好成績,並獲得海報發表第三名殊榮。 今年參賽隊伍共有43國、165位選手參賽,我代表隊張恩睿、黃品瑞、黃群凱同學分別獲得金、銀、銅牌獎項。除了競賽項目之外,還有一項重頭戲是海報發表,本年度主題是「地景鑑賞:水資源」,我代表隊以「屏東二峰圳伏流水灌溉系統」為題,介紹臺灣環境友善用水的努力,受到各國評審肯定,獲得第三名。 由左至右:黃品瑞_銀牌、黃群凱_銅牌、張恩睿_金牌、劉元禔_團體海報第三名。 自然人文兼具,需融會貫通 即將升高三的黃群凱表示,他從國中小開始就參與國家地理大知識競賽奪過金牌及銅牌,小時候就開始大量閱讀,明白地理非單純記誦,而是有高度的應用與人地之間的關係。 台中一中應屆畢業生張恩睿則說,5歲生日時父母買了世界地圖集給他,從此開啟了他的地理探索之旅,也發現與自己廣泛的興相當符合。 今年畢業於台南一中的黃品瑞則是特別喜愛人文地理,常常藉機出訪累積見識;同樣也是台南一中應屆畢業生的劉元禔表示這次的參賽他特別學到如何實際操練地圖繪製的能力,也融合過去參加模擬聯合國會議的經驗,受益良多。 地奧難度高,學科外語論述不可少 今年的競賽項目中,野外實察測驗和地理議題測驗中的繪圖實作題比例特別高,因我國現行課綱中實察和實作的機會都較少,對學生而言挑戰難度特別高,選手表現還能維持以往水準,實屬不易。 國際地理奧林匹亞競賽自1996年開始,原先每兩年舉辦一次,2012年起改為每年舉辦。競賽主要包含三項測驗,野外實察測驗(Fieldwork Exercise)和地理議題測驗(Written Response Test)各佔40%,多媒體測驗(Multi-media Test)佔20%,需以英文應試作答,與其他奧賽不同,必須兼具學科能力、外語實力、以及論述表現,難度極高。 帶隊老師之一的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何立德老師認為,地理奧匹需要應用的學科知識非常廣泛,包括歷史、地科、生物等,本屆考題偏向自然地理和環境地理,並且還要有英文寫作、系統思考、大量閱讀的基礎。而連續多次帶隊出賽的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張峻嘉老師也觀察到台灣學生靈活應變的特質在亞洲選手中頗為突出,孩子的國際視野與世界公民素養也明顯進步。 長期參與國際地理奧林匹亞選手培訓工作的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沈淑敏老師則表示,我國高中地理教育涵蓋的面向廣,也可以看得出來學生們在學科統整、靈活應變、國際溝通等能力均達國際水準。同時,也因著有許多單位的支持與贊助,如:應雲崗先生紀念基金會和野柳地質公園等,讓喜愛地理與關心環境與社會議題的學生,有精進學習與國際交流的機會。
大學排行 2018自然指數排行 臺灣4所大學入榜
自然出版集團今年公布了「2018自然指數排行榜」(Nature Index 2018 Tables),列出去年在物理、化學、地科、生物等自然科學領域論文研究表現傑出的500所科研機構及大學的排名。臺灣今年有臺大、清華、交通、成功等4所大學和中研院入榜。而排名前10中,中國科學院、哈佛大學和馬克斯·普朗克學會分列前三名,其次是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史丹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分別為全球第4、5及第6名, 自然出版集團是一間科學期刊的國際出版公司,旗下的《自然》雜誌(Nature)為大家所熟知的。該集團根據全球約兩萬所科研機構去年在68份高水準科研刊物中發表的論文進行分析,衡量論文數量和論文作者的貢獻,提出「2018自然指數排行榜」,作為全球科研機構在國際學術產出成果的參考評價之一。 臺灣四大學、中研院入榜 2018自然排行前10大 進入前10名的大學及研究機構,多為歐美地區,其中以美國數量最多,共有4所。而亞洲地區則分別是日本的東京大學和中國的中國科學院入榜。 ★資料來源: Nature Index 2018 Tables 【小編提醒】 排行榜的名次只是一個參考值,並非一成不變。且各種排行評比條件不一,也不能代表大學的唯一評價。不過,當同學在眾多大學中難以抉擇時,排行榜有時不失為選擇時的參考指引。
校長開講 【桃園】健行科大校長李大偉:油箱加滿走得遠
作育英才逾40年、桃李滿天下的健行科技大學校長李大偉,至今培育超過100位高中職校長。他希望同學不要為了賺「零用錢」而打工,應把握在校時間,將知識通通裝進你人生的油箱中,路才能走得遠。 我常跟學生講,打工賺「生活費」無可避免也不可恥,畢竟有些家庭因為家境不好,迫使你在念書時間得去打工賺取學費或生活費。但千萬不要為了賺「零用錢」而花時間打工。應該先把書讀好,將未來職場所需要的專業基礎穩固,這才是最重要的。 求學期間為了多賺100塊的時薪來零花,把時間都花在打工上,而課業上該會的不會,該學的沒學,這是非常不划算的。同學眼光要放遠,把時間花在專業學習上,將來賺十倍以上都不是問題。 李校長勉勵同學眼光要放遠,不要為了賺「零用錢」而花時間打工。 油箱加滿才走得遠 若想增加工作經驗,最好的打工方式是「實習」,不僅可拿學分也可幫助你提早了解工作概況。以健行科大財金系的學生為例,大四到永豐銀行實習可以拿18學分,實習期間薪水23K,表現不錯的同學更可提早卡位,畢業後就有30K的起薪,且從大四那年開始算年資。對同學而言,有了專業科目的基礎後再去實習才有加分效果;大三、大四是實習的最佳時機,同學也能藉此對照所學,減少學用落差。 建議同學應把握在校學習的時間,將知識通通裝進你人生的油箱裡,只有腦袋裝的東西能跟著你一輩子,不要只裝一半就畢業,油箱要加滿,未來才可以走得遠。 基礎扎實才能升級 上大學,不是只為拿文憑,而是要關注自己有沒有真的學到東西。每所大學都有自己的特色,不管強調的是軟實力或實作力,唯有紮實的專業基礎才能經得起考驗。以理工科的學生來說,數學若讀得好,許多科目就可輕易地融會貫通。此外,電機、電子等「共同專業科目」的基礎原理都要懂,日後要跨域學習就會比較容易。 像我當年在師大工教系念書時,學習到的是「真空管」,畢業後在高職電子工程科教書時,電晶體取代笨重的真空管,積體電路(IC)也出現,和我所學完全不同。雖然如此,因為基礎原理不變,所以我能快速掌握發展脈絡,靠自己進修繼續教學。所以同學們要體認到,在校所學不一定跟得上變遷的腳步,只有基礎扎實的專業,才能確保你在產業轉型的趨勢下,有能力自我升級,跟上產業發展腳步。 李校長(圖中白襯衫那位)強調基礎學科要扎實,才有能力跨域學習。 給自己一點壓力 在學習過程中,適度的壓力也是前進的動力。我幼時家境不甚富裕,父親是從大陸來台的軍人,母親是小學老師,家無恆產,未來都要靠自己打拼,「不讀書就沒前途」的壓力驅使著我認真念書,上課時專心聽講,課後不斷複習,並在日常生活中隨時思考,這樣的重複學習與反芻就是我求學時期的讀書方法。之後赴美攻讀碩博士時,由於經濟問題,更是加倍用功拿獎學金以支應學費和生活。 然而現在的孩子生活比較安逸,也不想給自己太大壓力,對於出國讀書則擔心語言不通,因此反而自我設限、裹足不前。但是出國求學絕對不僅僅是念書,在國外每件事都是文化衝擊,過程中會產生不一樣的觀點。因此凡事都要盡力而為,努力過後的結果就交給上天,最重要的是不要害怕壓力,要有自信去接受挑戰。 三點觀察選擇校系 現在,同學們也不用擔心「所讀非所愛」,因為在大學中轉系、修輔系或跨域學分都很方便。除此之外,在選校系時,我建議同學還可以從以下三點來觀察判斷: 第一、學校的環境和設備。這是最直觀的,由設備的新舊可看出校方是否願意投資在硬體設備上;或者看看實驗室的採光、通風等環境。 第二、了解老師的主要專長和領域。一般大學可以看學術、論述的發表;而科大要注意的是老師的產學、業界經驗,以及和企業界的連結。 第三、畢業生會從事的行業或出路。從感興趣的科系中,了解相關學科背景的學長姐就業路徑,對於未來出路有初步構想。 只要去看、去感受,就會知道這個學習環境適不適合你。找到一個適合的學習環境,然後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健行科技大學校長 李大偉 小檔案 ★出生:1951年 ★現職:健行科技大學校長 ★學歷:高雄中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學士、美國東密西根大學工業教育系碩士、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工業教育系博士 ★專長及研究領域:人力資源發展與管理、技職教育與發展 ★專業所屬大學學群:教育學群科技教育學類、工程學群科技教育學類 ★專業所屬技職群類:無 ★想看更多校長開講嗎?請參考:【大學問週末報】台灣.香港大學校長,給高中生的生涯指南
大學校園 【南臺科大】培育綠能人才,畢業即就業
南臺科技大學在教育部支持下投入5,500萬元執行「再生能源轉換器設計製作與教學整合之技優人才培育」計畫,以支援政府「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的綠能建設,完成2025年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占比達50%,發電量占20%,其中太陽光電發電系統裝置容量達20GW、風力發電達5.5GW的目標。再生能源轉換器可說是綠能發電系統的核心,且可整合監控、儲能、能源管理等功能,對於發電表現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教育部推動「優化技職校院實作環境計畫」於107年聚焦5 2領域,陸續成立區域性「產業菁英訓練基地」,以深化技專校院、法人機構、在地產業等產學連結,建立緊密技職教育培育體系,為人才培育基礎扎根。 南臺科大為再生能源轉換器設計製作與教學整合之技優人才培育示範處所。 南臺科大培育綠能人才 南臺科技大學身為「綠能產業」訓練基地,以培育政府前瞻基礎建設所需技術人才。在師資培育方面,主要是由南臺科技大學主導與其夥伴學校有崑山科技大學、遠東科技大學、高苑科技大學、高雄科技大學、正修科技大學,以培育首批種子教師,培育主題為再生能轉換器設計組裝與測試之實務技術。 有關學生培訓能力部分,則安排太陽光電設置乙級技術士培訓課程輔導考照,且與產業合作實習以接軌產業界需求,達成產業界實務技術。基於資源共享平臺,全國各技專院校師生皆可透過本計畫所建置的網站獲取所需的技術資訊與教材,加入此訓練計畫,共享教具與教學資源,示範基地預計每年可培育300位技優學生,以持續為綠能產業人才需求注入新動能。 學生所學即可用 南臺科大表示,學校所建立的「再生能源轉換器設計製作與組裝測試類產線示範基地」,是整合生產再生能源轉換器產品所需的軟硬體設備,包括設計開發、製造、組裝測試、安規驗證等工作的示範工場,同時將申請ISO認證,讓基地除扮演教學與業界技術直接連結的重要橋梁,讓學生在學期間所學技術能在畢業後即為相關產業所用,達到畢業即就業的要求外,更可接受產業透過產學合作方式協助生產轉換器,成為教育部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亮點。 教育部表示,示範基地的成立可持續進行種子教師培訓、技優生培育及企業技術人力訓練,藉由種子教師培訓有效提升教師的實作能力,加上法人企業資深產業講師的協同教學,落實產學合作實務教學,強化學生進入職場的技能,以達「為學生找到未來、讓工作找到人才」之目標,解決業界優質技術人才需求。 示範基地整合生產再生能源轉換器產品所需的軟硬體設備,包括設計開發、製造、組裝測試、安規驗證等工作的示範工場。
校長開講 【台中】中教大校長王如哲:有想法就有方向
當年以高職身分考上師大工業教育系,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校長王如哲以自身的經驗勉勵同學,不要害怕經濟弱勢,不要侷限自己。只要有想法,願意為所做的選擇努力,你就會有更多發展的可能。 做任何事情,只要願意起個念頭,並且為它努力,你就有機會到達想去的地方。我認為同學在大學時期應該要不斷思考「自己未來要做什麼?」要有想法,人生才會有努力的方向。 大三大四時,我開始思考「人生除了教書還可以做些什麼?」「若想當校長,我還欠缺什麼?」基於這樣的想法,因而有了繼續進修的念頭。遂於師大畢業赴瑞芳高工任職後,隔年再以非本科生的身分,順利考取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之後考取公費留考到英國攻讀博士,藉以持續學習,補強自己的不足。每個人的人生與機緣都不同,家境富裕者要珍惜;生活貧困的也不要灰心,人生自然會在你的選擇下找到出路。重要的是要有想法,願意為了這個念頭去努力、去闖蕩。 王校長說只要起心動念,並且為它努力,你就有機會到達想去的地方。 學術與技術可互通 當年家境貧困,迫使我在升學上所做的決定,幾乎都緊扣著經濟考量。為求有一技之長,確保自己有就業機會,在考上彰化高中和彰化高工時,我選擇就讀彰化高工機械工程科。高職畢業後考上明志工專(現為明志科技大學),但我選擇放棄打算重考,希望能以公費身分進入師範體系,以減輕家中負擔,終於在隔年考上公教體系中唯一有招收高職生的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所以我也鼓勵家境清寒的同學,經濟弱勢並不會造成你人生的發展阻礙,甚至可以是你成功的助力。 而從我的求學經驗,也可應證學術與技術並非兩條平行線,是可以互為應用的。一般人普遍認為,高中生應該重視基礎學科,高職生則要求實務操作能力,但過度分化高中和高職生的學習範疇,其實會讓學習有所侷限。高中生雖然以增強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學科的知識為主,但如果能再具備部分實務操作經驗,則能將基礎學科與生活予以連結,有助於在學習時融會貫通。而高職生多半擁有足夠的技術能力,如果能稍微加強基礎學科,也會讓這些專業能力有更多的發展空間。 事實上,學術研究和實務技術同等重要,但看你如何整合與融會貫通,才能幻化為真正的一技之長。舉例來說,科技大學的學生如果有技術外又有外語能力,就能確保就業的優勢;而一般的大學生若在學術能力外也能動手做,相信也會有更好的發展。 瞭解產業增進外語能力 投入教育工作後,我發現不管是高中生或高職生,外語能力皆是必須具備的。擁有學術專長或是專業技術,是你的基礎,而外語能力就是你的工具,它能讓你不被侷限在臺灣,可以選擇至海外發展與進修,就算留在臺灣也能在跨國企業中和外籍同事共事與溝通,讓自己的職涯發展更寬闊,可以擁有比別人更多的就業機會。況且,如今技術與資訊更新快速,若不具備外語能力,無法及時掌握國際脈動或最新資訊,現在所擁有的技術專業和學術知識,在未來都可能不適用,也無法符合職場需求,終將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此外,同學也要擴大視野,多瞭解產業發展與變動。知道哪些才是未來具競爭力的產業,提升自己能力以應付產業的變動,而不是以單一專業能力去對應未來,要善用思考能力與突破困境,才能跳脫低薪問題。 王校長建議同學加強外語,出國學習開拓視野。 海外學習拓展視野 如果家境許可,我也建議同學可以至海外學習,拓展自己的視野。到海外待半年或一年,對同學可能會產生極大的衝擊,因為當你待在陌生的國家,自然會開始反思自己的能力是否足夠,並且在面對強烈的文化衝擊下,會強迫自我獨立和適應當地生活,促使你快速成長。每個學生交換學習回國後,幾乎都有很大的改變,更成熟,也更有想法。 現在很多大學都有提供海外交換學生或留學的機會,同學可以善加運用。目前臺中教育大學共有200多個姊妹校,就是為了讓同學可以有更多留學的選擇。一般而言,如果有海外學習的機會時,大部分同學會傾向選擇歐洲、美洲或日本等先進國家,其實我更鼓勵同學可以選擇其他低度開發的國家,到一個自己想像不到的地方,真正瞭解當地民情及文化,會為你帶來更多的衝擊,更不一樣的視野,相信收穫不見得亞於先進國家。不管是進步國家或落後國家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對人生都是很好的體驗。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校長 王如哲 小檔案 ★出生:1962年 ★現職: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校長、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專任教授 ★學歷:彰化高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學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哲學博士 ★專長及研究領域:教育行政學、比較教育、高等教育、知識經濟與教育、教育知識管理 ★專業所屬大學學群:教育學群教育學類、科技教育學類 ★專業所屬技職群類:無 ★想看更多校長開講嗎?請參考:【大學問週末報】台灣.香港大學校長,給高中生的生涯指南
高中校園 建中校長徐建國:強化高教競爭減少人才外流
近年來,臺灣少子女化問題已經在高等教育造成相當的影響,加上許多高中畢業生直接選擇赴國外大學就讀,導致國內大學生源受到更大的衝擊。國內頂尖高中之一的臺北市立建國中學今年申請國外大學錄取人數多達120多人次,較去年大幅增加一倍,其中許多學生更是已錄取國內頂尖大學後仍決定放棄而選擇出國。 為何許多學生選擇離開臺灣到國外求學?在眾多主觀與客觀的決定因素中,能否給臺灣的高教一些提醒與啟示,自省之外也集思問題解決之道?評鑑雙月刊特別訪問建國中學徐建國校長,從高中端的角度來看臺灣高教所面臨的現況與問題,希望能提供國內大學校院不同角度的思維。 建國中學徐建國校長觀察臺灣的大學面臨到少子女化導致生源不足、研究環境未改善引發師資出走、經費平均分配影響品質和重點特色發展、缺乏管理人才造成降低行政品質等問題(圖/杜奕廷) 各國積極爭取人才衝擊國內高教生源 【問】:您認為臺灣優秀高中學生選擇至外國就讀大學人數逐年增加的原因為何? 【答】:首先,主要原因是香港、新加坡、中國、日本,甚至美國,這些國家的大學現今都採取積極爭取人才的態度,例如香港從去年開始對考慮到香港讀書的應屆畢業生和家長採取落地接待的策略,透過臺灣代辦公司申請,只要自行負擔來回機票,週末兩天或三天至香港,可參觀校園、系館,與教授、校友或來自臺灣的學長座談,在當地所有的花費都由學校支出,作法相當積極,用這種方式成功吸引了很多學生前往。還有一個更大的誘因就是日後若想到歐美留學、想把英語學好,先在香港的全英語環境念四年,就能在四年後直接銜接歐美學校,不用再上一年語言學校。 另外,中國大陸一線城市,例如北京、上海、武漢的學校也開始和香港一樣開放學生參觀,過去只能從網路上取得的資訊,現在學生都是先去看過後才決定要不要申請。而獎學金也相當優渥,建中學生去香港就讀的大部分都拿半額獎學金,少部分是全額獎學金,像這次74和75級分去的學生多是四年的全額獎學金。另外再加上免住宿費,有些更增加提供生活費,自然對學生有相當的誘因。 國內高教現象影響學生就讀與就業信心 其次,則與臺灣整體經濟環境、大學排名與國際競爭等因素有關。然最近包括臺大等幾所大學校長遴選風波,媒體的報導讓學生也注意到並關切國內大學的動盪;另外包括教育部主管的更迭與風波,也都衝擊了主管機關的專業形象,讓學生對教育部與大學原本崇高的想像逐漸喪失信心,甚至高中校長、主任及一線教師,也會開始思考臺灣的教育環境是否走到了瓶頸。不論問題背後的真象為何,這些現象多少已經讓學生及家長心裡產生不安,難免影響就讀的意願。 生源、分配及師資出走改變大學生態 【問】:您觀察目前臺灣高等教育有哪些重要問題? 【答】:觀察臺灣的大學現今面臨到的問題,首先應該是少子女化導致學生生源的不足,這其中還包括學生分配的爭議。以臺大為例,因為這幾年已沒有擔任大學聯合招生委員會的召集(主席)學校,且較走精英路線,因此招生面臨的挑戰和其他學校就不會相同。不過像繁星、扶弱、特殊等多元招生管道,有助於打破多年高等教育依學業成績階梯式的分配入學方式,一些優秀的學生就會流動,前百分之一最好的學生不一定都會到臺大,若以臺大角度來看,可能會覺得沒辦法把這些學生集中在少數學校來培養,較難確保教學品質,但若從大學學生均質化分配來看,學生潛能與特色可能更能發揮,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第二個則是師資出走及研究環境的問題,國內在公立學校老師的薪資是被限制的,現在臺大、政大很多教授被其他國家學校以高於臺灣幾倍的薪水挖角,同時也提供更好的研究條件和環境,專業人才被更優厚的條件與美好的願景吸引是很正常的事,所以教授們願意接受國外的聘任。加上國內研究環境可能沒有太多改善,這些原因會改變大學既有的教學與學習生態,這也是目前國內大學值得重視與因應的問題。 經費與管理人才不足導致學校品質降低 第三個問題是經費分配,政府對大學雖然有投資,像是過去的五年五百億計畫,以及新的深耕計畫。但現在經費上是用比較均分的概念,沒辦法用較為集中的方式培養菁英,如此學校就很難完全針對重點發展或改善。像本校之前整修操場跑道,需用1,350萬來整修,但最後只核撥855萬;改造圖書館申請1,650萬,最後核下來1,138萬,大家在有限經費下都很平均的分配到一些,這一定不利於品質的完整,若經費分配是以平均為主要考量原則的話,那麼品質和重點特色發展就會有問題。 第四個是缺乏行政管理人才,現在很少教師願意擔任主管,因為以前如果在小學當主任,未來是有機會當上校長,可以逐步歷練後實現教育的理想,但現在採遴選制度,還要看學校教師會和家長會的想法。大學則可以看到很多教授當完系主任之後,求他也不願意去當院長或其他一級主管,因為很辛苦。現在所有的事情都採委員制,一旦出事卻是校長、系主任、院長、主任需要負責,管理者有責無權,優秀人才不願投入行政工作,管理人才的缺乏會降低行政品質,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評鑑後應有清楚的高教實務規劃 【問】:您認為目前國內大學評鑑對辦學品質產生哪些影響?您的看法為何? 【答】:我認為大學評鑑應該和大學排名有所區隔,評鑑主要目的是獎勵優秀而非懲罰表現差的;但現在獎優的制度其實某種程度來說是在懲罰比較差的,這對教學品質的提升幫助不大。好的評鑑制度應該是要讓每個學校都一起提升上來,但因為有評比、有高低端,就特別獎勵好的讓它長的更高,導致出現M型化現象,造成好的跟差的差距越來越大。又因為現在學生數減少,評鑑結果會造成中後段學校更負面的影響,更難招到學生。所以我認為大學評鑑就像是資本主義的產物,什麼都要競爭,什麼都要比較。如果評鑑主要目的是要協助辦學品質,那就不要過於強調排名,在走過一段時間後,要思考如何應用評鑑結果整體的提升臺灣高教環境。 因此,大學評鑑應要能配合政府的政策與方向,不能只是獎優而讓較差的自然慢慢淘汰,讓讀這些學校的學生連母校都沒有了,影響學生未來發展。評鑑也不需要只強調指標等方面的小議題,而是要開始考量評鑑對於臺灣高教能造成什麼實質的改變,包括臺灣到底需要多少所大學?哪些有專長、有特色的大學或學院該保留下來?哪些學校應該整併、退場?評鑑結果應可作為政府規劃政策的參考,發掘的問題需經過一段時間討論、觀察,並讓全民知道,就能較清楚高教的困難及未來的規劃重點,而不會因為不了解只看到紛亂的現象。 政府應有整體的高教規劃與發展政策 【問】:面對強大的競爭,您對於臺灣的大學有哪些建議或期許? 【答】:面對國外的挑戰,政府應該要規劃出臺灣整個高教的政策面向,例如:目前低學費、大學普及化的基本政策是否要繼續維持?大學數量是否要減少?這些都必須由政府出面主導,讓大學能有所依循。另外像是鬆綁法規讓大學能自主發展,臺灣的高教跟外國不一樣,外國很多大學例如史丹佛大學,教授是被鼓勵可以到外面開公司,這個公司需要的人才或科技就找大學一起研發,但臺灣狀況是不允許教授當公司的老闆或甚至董事。所以外國要募資相對簡單,因為在培養人才或研發技術後,回饋學校是沒問題的,但臺灣這些大企業的老闆都是自己白手起家打拼出來的,跟學校沒有感情,為何要平白給你錢?外國還有所謂的私募基金、創投公司,但臺灣就很容易站在防弊,學官、學商不可以兩棲,所以條件完全不一樣。這些我覺得都是高教要改變時應該要納入考量的。 應培養學生明辨是非及獨立思考能力 我認為大學教育首要培養學生的職業專長,了解就讀大學或研究所可以學到什麼樣的就業態度與技能,讓未來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安身立命。此外,我也期待國內大學應該要更重視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也就是學會獨立思考,除批判外也可以知道什麼事情是對的、什麼事情是該去做的,不要隨波逐流、人云亦云。也就是大學應該要提升人生哲學的層次,學會謀生技能、知道是非判斷後,還要進一步思考人為什麼要活著?有沒有一些美好人生的價值?對美好人生的規劃到底是什麼?大學教育應該要引導學生有更高遠的人生目標,而不只是重視所謂的KPI、論文幾篇等。 目前國民教育較過去有進步,但仍缺少中心思想,例如取消朝會、集會或國歌,還有服裝儀容檢查等。其實學生在基礎教育下應有生活的規範,很多先進國家中非常有名望的學校仍是穿校服、有規矩且非常愛護學校,我認為臺灣現在這方面比較弱,是基礎教育可以再加強的部分。不論國教或高教,我其實很期望可以有更多強調博雅的通識課程來培養全人教育。 改變大學規模大即是好的觀念,推動各校自由發展 美國很多頂尖的大學或學院,如一些工學院、藝術學院、設計學院規模都非常小,像是有名的加州理工學院,校園環境小且乾淨,全校才約1,200位學生,因為是精英主義教育,每年級招200位學生而已。但學校的氛圍是每個人都很自主,他們也會認為學校已經這麼成功了,也不想增加更多的學院。 但臺灣總是希望好學校就是什麼都要有、規模就是要大。像建中目前一屆招約1,100位學生,是全臺公立高中裡最大的,如果建中每年只招200位學生,社會會認為建中很棒嗎?不會!大學不應侷限於綜合大學一定優於專業學院的迷思,綜合大學的排名因為常優於小型專業學校,所以就受到重視。其實學校只要能培養好的人才,就要讓它自由,協助它朝專業特色發展,不要用政治力,甚至是經濟效益去框架大學,才能發揮高教應有的功能。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評鑑雙月刊第75期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建中校長徐建國:強化高教競爭力減少人才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