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大學排行 【2018大學排行】臺灣31大學進泰晤士亞洲排行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專刊》今年提前於2月公布了「2018年亞洲大學排行榜」,依照各大學的教學、國際化、研究、論文引用次數和知識傳遞(或智財收入)等13項指標做評比,列出亞洲前三百五十所的大學。前三名分別是:新加坡國立大學、清華大學和中國北京大學。 其中,日本有89所大學進入排行榜中,數量居冠;中國(含香港)也有63所大學入榜,位居第二但名次表現出色。一起來看看兩岸三地及日本、韓國、新加坡,各有哪些大學擠進排行榜中。 亞洲大學排行榜TOP10 進入「2017亞洲大學排行榜」前十名的國家,以中國(含香港)數量最多,有五所大學,南韓、新加坡次之。而新加坡國立大學連續3年蟬聯冠軍,而清華大學則是在此排行榜歷史上排名首次超過北京大學。 臺灣:31所大學入榜 臺灣今年進入排行榜的大學共有31所,較去年多了5所,但排名多有下滑。台大仍居首但名次下降2名。今年有8所大學在百大排名中,而臺科大的排名首度超越交通大學。 中國:24所大學入百大 中國今年進入亞洲排行榜的大學共有63間,其中24所大學進入百大排名中。 香港:6所大學入百大 香港今年進入排行榜的大學共有6所,皆在百大排名中,其中5所名次都在20名內。 日本:11所大學入百大 日本今年進入排行榜的大學共有89所,其中有11所大學進入百大排名中。 南韓:16所大學入百大 南韓今年進入排行榜的大學共有16所大學進入百大排名中。 新加坡:2所大學入百大 【小編提醒】 各種大學排名的指標比重不一,因此對於排名結果,可以當作學校強化改進與資源投入分配的參考依據,而非著重在名次高低。在參考排名前,應先了解各類排名評比的指標,才能得到正確的理解喔。 ★資料來源: 《泰晤士高等教育》2018年亞洲的大學排名
大學校園 【元培大學】與日本神戶醫療福祉大學簽姐妹校
元培醫事科技大學與日本神戶醫療福祉大學於4月25日在光宇藝術中心簽訂姐妹校,由校長林志城與校長都築明寿香簽訂,林校長感謝學校老朋友渡邊教授協助下,與神戶醫療福祉大學簽約,正式成為姊妹校。在兩校辦學目標與特色相契合下,相信未來雙方來一定能夠開啟更多合作交流項目與相互合作提攜,為大健康產業的人才培養與促進大健康產業發展共同努力。 元培醫事科大林校長與都築學園神戶醫療福祉大學都築明壽香校長簽姐妹校 林校長表示,學校創立於1964年,是台灣第一間以培養醫事技術專業人才為目的的高等教育機構,從創校發展至今,本校已從培養醫事技術人才為主的醫事專科學校發展成為擁有3學院16系9碩士班以培養大健康產業人才為主的醫事科技大學。 在過去歷年發展下,本校具有下列鮮明的辦學特色:非特定財團成立的大學、全台策略聯盟、產學合作最多大學、全台唯一成立生醫健康產業產官學研聯盟平台大學、博士等級以上師資逾80%、全校畢業生均有CPR、AED、英文、資訊、與專業證照、每位教師每年平均有2篇論文、0.5個專利、5萬RMB科研經費、學生考照率超過全台平均值、全校學生必修五創課程、學生獲政府補助前往海外實習經費全台第一、創新競賽與發明展平均獲牌率最高、科研項目商品化程度全台第一、全台與地方政府合作健康城市最多。 此外,學校鄰近新竹各科學園區與工業區、工研院、食品工業研究所、台灣動物科技研究所等法人機構,產學交流活絡。策略聯盟夥伴眾多,現有產學策略聯盟約200 家,其中包含政府單位、機構法人、醫院、飯店企業,理論與實務並重,提供產企合作、學生實習最佳環境。 元培醫事科大與都築學園神戶醫療福祉學簽約後師長合影 學校自創校即與京都放射技術專科學校簽訂姐妹校,長期以來與日本高校有頻繁的合作與密切的交流,與神戶醫療福祉大學締結為姊妹校,在兩校辦學目標與特色相契合下,相信未來雙方來一定能夠開啟更多合作交流項目與相互合作提攜,為大健康產業的人才培養與促進大健康產業發展共同努力。 神戶醫療福祉大學校長都築明寿香表示,學校是都築學園中六所大學之一,該學園由幼稚園至大學有40餘所學校,願與世界各國連結推廣醫療福祉。與元培醫事科大結姐妹校,期望能在兩校共同培育人才以及如林校長所言共同研究成果商品化,邁出了第一歩。 橫濱藥科大學渡邉泰雄教授以藥食同源與高齡化社會談天然物,其實是藥理與食理學者都認同,而高齡化社會出現老化在消化系統方面,都需要食黏性食物,因此在此方面都可以與元培合作開發。 當天與都築校長前來有社會福祉學系柴原直樹系主任、橫濱藥科大學渡邉泰雄教授、李宜融博士、MDG麥德凱生科股份有限公司洪志駿總經理。 隨後一行人參觀校史館、影博館、長照中心、臨床技能中心、智慧精準運動中心、茶創中心等。 元培醫事科大介紹校史館
大學校園 考大學:我該念音樂系嗎?
這兩週正好是單獨招生、研究所入學考的期間,無論是在出題、術科面試、放榜之後都讓我自己再次思考這些問題,上週我遇到一位已經考上音樂系的學生家長,問我到底要不要讓孩子念音樂系?猶豫去哪一所音樂系?所以我趕在愚人節當天寫下這篇文,以便對我自己的觀點未來有機會可以脫身。 念音樂系前,先思考… 1.這裡做的事不是在「才藝表演」。 也許你是上過幾堂音樂教室課程的孩子,會彈彈琴、打打鼓或是唱唱歌,爸媽或是同學都認為你是樂器高手,可惜因為不太用功,所以來試試考音樂系。但事實是,不是只有你,所有的專業音樂工作者都曾經是這樣的孩子,這是在做一件「專門」的事,對我來說,表演藝術的失誤跟外科手術劃錯刀沒什麼兩樣,在真實的時間流動下都將無法彌補,所有的精準與失誤都將會被極大化。 2.確定「自己」與「家人」都不期待畢業後,在學校當音樂老師是唯一的未來。 「可以去當音樂老師呀!」是當下我認為最錯誤至極的觀念。台灣一年生產幾百個音樂系的畢業生,去查查每年有多少國高中小音樂老師有開缺,有那麼多專任音樂老師可以當嗎?「那去音樂教室教吧!」好,在音樂教室也許要「累積」到20個學生,每一週都期待他們來上課不請假不掉學生,或許才等於一個上班族的薪水,但請注意,如果不在音樂系畢業前就開始「累積」,那可是要從零開始。 我要說的是,我也是老師,當音樂老師真的很好,但這也許只是學音樂可以做的事中,一百個選項中的一項而已,路都還沒開始走,不要就先把自己給狹隘了。 3.你真的確定要把自己的全部都給音樂。 音樂系真的不好混。原因很簡單,每學期有一個東西叫做「術科考」,一次過不了就會延畢,這是最殘酷卻又不得不的事情,所以你需要知道在學校階段裡,你需要犧牲很多打屁玩樂的時間在琴房裡孤獨的面對自己,因為你的術科考評審會在一分鐘之內聽出來你到底有沒有練琴。 聽起來很變態,但就這麼一回事,只有一個原因可以支持你下去,因為你真的「專業的」愛音樂,並且願意以音樂為你一生的信仰。有一次期末術科考,我們組裡的評審老師請學生講出五張你最近在聽的專輯名稱,學生愣了急忙著解釋他多喜愛爵士樂,只是沒有把名字記住,當時老師在考場上對學生說了一句話,我覺得畢生受用至極,他說:「我們都很愛音樂,但是我們聽音樂的時候跟你阿罵聽音樂的時候不一樣!」,我在這裡聲明「阿罵」只是代名詞,沒有貶低或是尊崇的意思在。 在學校有老師為了教育目的跟你比喻,以後在樂團會直接叫你出去。 4.確定你不是公主或是王子,也沒有病。 在舞台上都要穿著很美麗地表演,那是對自己、觀眾與藝術的禮貌,不是誤導你要學公主生病。 絕大多數的表演藝術都需要與人合作,而「為別人」又比「為自己」多,一場表演,從策劃到撤場,處處是地雷,踩到則粉身碎骨,安然的站在舞台上表演,也許只是整體事件的五分之一,還有大多數的事情不是發生在你的樂器上,而這都需要有一定的應對與組織能力,絕對不是只有上台拍拍手,下台握握手的事情而已。 身為音樂系學生,你應該… 1.學習多樣性的音樂/藝術種類。 剛上了大學,在遠離父母,修課自由的氣氛下,很容易失神,一回神已經大四下要開畢業音樂會了,那當然錯失了很多好的學習機會,簡單來講,現在的表演藝術已經沒有「單一」的形態了,也就是說,如果你只想管好你的主修樂器,其他都一概不管,除非能出神入化進入國際級的領域,要不應該活不成。 很多同學會用「以主修樂器為重」來當作口號,不修或是隨便修其他非相關課程,但往往通常這樣的同學主修也不會太好,打個比方,一個以音樂為主的表演藝術一定會牽拖到「舞台」、「燈光」、「音響」,在喇遠一點還有「藝術行政」、「錄音」甚至「樂器維修」等等,而就當代音樂本身來說,還可能牽扯到古典、爵士、流行的元素都同時「混搭」的出現在同個台上,你豈能忽視在同一個大專業下的分項? 2.把握每次與「業界」接觸的機會。 現在少子化嚴重,每個學校都想盡辦法「爭取」學生,其中一個最重要的指標便是與「業界」的合作緊密度,但我得先來定義一下我認為音樂界的「業界」:「所謂的業界,就是可以用音樂賺到錢的世界。」這可能不像是一個有著崇高音樂理想的大學老師會講的話,但我想,這是目前學生或家長心理對未來最真實的擔憂。 簡單講個道理,學生越來越少的結果,就是大學老師員額相對遞減,看看這十年內還有辦法到大學去專/兼任的老師,絕大部分是專業菁英中的菁英,我想這絕對不只是發生在音樂系,可能所有的系所都如此,除了許多老師是從業界跳到/跨到學界之外,學校也有很多與業界連結的大師班、職涯實習等課程,這都是與「藝術戰場上的戰士們」好好學習,或是說「打好關係」的機會,所謂的「打好關係」是用能力與態度來受到老師的肯定,既然都說他們是「戰士」了,很快你就有機會到他的戰場上打仗。 別高興太早,反過來說,如果你差到爆,戰士們會一槍先把你掛了。 3.盡可能看到當今或未來的音樂產業生態。 我在美國唸書的時候修一門課叫「music business」,我的老師(也是我的主修老師)要我永遠都要想什麼會是「the next wave」,這堂課我至今還受用,那讓我習慣了思考。我看到成功的藝術家大多是習慣思考的,所以不要再把一個笨拙的音樂系學生美化成為「學音樂的孩子都太單純了!」要懂得習慣思考! 要能看到未來,我猜應該要先懂得過去與現在,這些在琴房裡找不到答案,你需要結交朋友並與人互動,文字、訪問、觀察甚至Google都會讓你知道不少,我連續幾年到中部的一所高中為所有的音樂班學生演講,雖然主題是爵士樂,但我的第一個問題總是問每一個學生(我會花一堂課時間聽他們一個一個人講):「你能想想你十年後(26-28歲)你想要的生活是什麼嗎?具體的講出來,沒有任何限制!」,我得到些制式的與有趣的答案,例如:「我想要變成職業樂團的演奏家!」、「我要開一家爵士酒吧!」、「我想要經營我自己的樂團!」、「我想要當錄音師!」、「呃...我想要當貴婦..」,最後我總結說:「太好了!這位貴婦你可要記得,十年之後請妳先生把他的年度企業贊助,都支持妳前面幾個同學,如果還有多的話,妳可要記得我有教過你呀!」 重點是,懂得開始思考樂譜之外的事。 音樂,是藝術也該是產業 很多家長覺得學音樂或是藝術,在現在的整體環境裡投資報酬率很低,未來不確定感也很重,而猶豫要不要讓孩子進入音樂的科系裡就讀,但,現在這個時代可以被確定的就是不確定,任何產業都一樣,但我也必須說,表演藝術跟大部分工作的求職方式不同,是無法用一張履歷表找到工作的。 另外,也許學生、老師甚至學校以往都沒有「深入」的了解過,學音樂可以延伸出的事情還有哪些,以台灣來說,多數學生與學校都還是以培養未來古典音樂演奏家為教學目標,但可以期待的是,這幾年有越來越多學校開始努力古典音樂以外的專業教學,這是我們台灣音樂教育環境進步的過程,不需要刻意跟國外比較,因為我們的時間軸正在這裏,要多給這些為環境努力的學校與老師們高度肯定,面臨全球的少子化,我倒認為未來藝術教育或是藝術專業的被需求度,反而會越來越高,就看是用什麼合宜時代的形式了。 任何一種音樂風格、音樂生產的環節都是一門不可取代的專業,那麼,機會還不夠多嗎?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文由魏廣晧老師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魏廣晧Stacey Wei臉書 ★★音樂相關科系都在這(藝術學群)
大學校園 姚立德推「開放式大學」 隨進隨出拿學位
「我不喜歡『困境』兩個字,因為天底下沒有太多事是no way out!」教育部政務次長姚立德接受《評鑑雙月刊》專訪時如此表示。他直言,人才培育跟不上產業創新需求是臺灣高教最大的挑戰,為了衝破高教「困境」,他提出多項創新點子,最具突破性的是擬推動大學夜間部繼續教育學制轉型為無修業年限的「開放式大學」,開設符合產業需求的課程,不僅免筆試入學,還可終身隨進隨出、累積學分拿學位。 此外,姚立德也已說服數所指標性國立科大附設五專,希望在「領頭羊」帶動下重振五專優勢。他還計畫推出「2+X+2」的大學新學制,讓學生念完二專後先就業,再免試重返原校銜接二技完成學位。針對大學退場問題,姚立德則以堅定語氣強調,教育部會鼓勵退場,「全力避免辦學不佳的大學拖垮高等教育」! 教育部政務次長姚立德認為,人才培育跟不上產業創新需求是臺灣高教最大的挑戰。(陳秉宏/攝) 臺灣高教最大挑戰:人才培育跟不上產業創新需求 【問】:您認為臺灣大學校院的挑戰在哪裡?最應優先解決什麼問題? 【答】:臺灣高等教育最大的挑戰不是少子化,而是高等教育無法配合產業創新需求。我們國家正從OEM、ODM的代工階段走向自創品牌,亟需產業創新,但高等教育培養的人才能否跟上產業升級的速度?我認為臺灣現在還沒有準備好。 就舉小英總統廢核政策為例,未來臺灣將會有很大比例的再生能源,但全國沒有一個再生能源的系所或學程,五加二產業的人才培育也不足。由於產業週期愈來愈短,沒人能預知五年後國家產業政策的走向,大學也未必需要設有相關科系,但至少人才培育的方式應能跟上產業創新的需求。 引進國外師資與教材教法,翻轉大學教學現場 【問】:教育部如何引導大學改變人才培育方式? 【答】:國外有些大學已經跟隨國家產業的發展,重新調整課程、教材與教法,我們也不能再故步自封,必須加緊腳步與國際接軌。教育部將編列經費與國外技職校院合作,針對國家所需的新興產業,引進新式教材教法和師資,直接進入大學培訓種子教師,引導大學開設相關課程,培育市場所需的人才。只要教育部找到適當的引進管道,相信一定有大學願意配合接受培訓與開課。 我認為,如何改變大學的教材教法以配合產業需求,是臺灣高教最大的挑戰!大學教學需要翻轉,許多老教授靠一本教材教了幾十年,但中小學老師的教材教法卻活潑得不得了!大學教授真的需要跟中小學老師學習如何教學。 為了縮短產學落差,這一個多月來,我每天都跟時間賽跑。當產學落差大到「有沒有念大學」都差不多時,我們真的得想想辦法!少子化下,一個孩子都浪費不得,如果還有學生白念大學,不是太可惜了嗎? 全力推動「開放式大學」,隨進隨出無修業年限 【問】:針對縮短產學落差,次長還有什麼想法? 【答】:我會用政策引導大學,鼓勵與產業發展相關的科系未來與產業走得更近。除了提供經費補助之外,招生名額與學制的放寬更是我們必須做的。我要努力推動「開放式大學」,也就是開放式的繼續教育。臺灣的繼續教育不及格,到現在還在以筆試入學。即使有些學校提供申請入學管道,但仍有招生名額與修業年限的限制,修業年限一到,無法畢業就得退學。繼續教育不應該這樣辦。 我會設法修正相關法規,推出一個可以「隨時進出」的開放式繼續教育,你想學兩門課就修兩門課,等過了幾年有興趣,再進學校多修幾個學分,等到有一天學分累積夠了,即可拿到學位,完全沒有修業年限限制;甚至讀好幾所大學累積的學分,能不能算在同一張畢業證書裡?應該如何認證?這些問題教育部都會好好釐清,包括法規、部裡同仁和學校的觀念,都必須做很大的突破。 必須強調的是,開放式大學所教的不是社會大學那種五花八門的課程,而是隨著時代變遷,提供真正符合產業需求的課程給夜間上課的繼續教育學生,當然也可開在日間部正規學制,讓更多學生修讀。另外,夜間部學生來來去去如過江之鯽,難以計算招生總量,因此,開放式大學的招生總量管制也要放寬。 免試入學活化繼續教育,兼任教師也有未來 【問】:招生免筆試,不怕被質疑入學公平性? 【答】:繼續教育不應該用筆試,也不應有修業年限,這是大家在觀念上需要突破之處。哈佛大學理工科也有繼續教育,許多政府官員也去甘乃迪學院(Harvard Kennedy School)求學。我們應用全新的思維去看,畢業證書是要「有用」為重,而不是「稀有」為重! 此外,少子化代表「少人才化」,儘管招收陸生和外籍生可以略微止血,但解決生源短缺問題的更有效方法應該是活化繼續教育。當大學培養的畢業生不夠,就需要在職的國民透過繼續教育轉換跑道,從而形成市場需求,吸引更多在職國民接受繼續教育。 只要教育部制訂好法規,國人的價值觀也改變,開放式大學可以讓受到少子化衝擊的大學走出另外一條生路,未具本職的兼任教師也會有不一樣的發展空間。此外,非技職體系的優質大學也可以來開辦。 重振五專優勢,指標國立科大當領頭羊 【問】:您讀過五專,會推動五專學制發展嗎? 【答】:我要發揚(promote)五專,因為五專是企業領袖最愛的中級技術人才來源,但我不贊成年初新修訂的規定「教育部得命辦學不佳的科技校院向下改回專科」;這樣的論述不對,必須扭轉。五專不能再被污名化,我已經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等多所指標性國立科大談好,由這些優質科大當領頭羊,帶頭附設五專,教育部補助經費,希望可以找回五專的優勢。 教育部最近也會推出「展翅高飛」計畫,鼓勵五專與企業合作,由企業提供每人每月6千元以上的獎學金「預約」優秀的專四、專五學生,畢業後直接進入公司服務。教育部也會幫這批學生付學雜費,以鼓勵專科生畢業後先進職場,未來可隨時再透過開放式大學的管道取得大學學位。 二專念完先就業,免試重返原校念二技 【問】:您覺得家長的觀念這麼容易扭轉嗎? 【答】:我會盡力一試,不做就永遠沒有扭轉的機會。只要將開放式大學做好,人人都可以念大學,到時就沒有人在乎文憑,「有沒有用」反而比較重要。 另外,我們要推動「2+X+2」的大學新學制,X指的是工作經驗,也就是高職畢業報考二專,兩年念完後拿到專科學歷文憑,可先中斷學業進入業界工作,此時學校還欠你一張大學文憑;待有了一定的工作經驗之後,如果還有學習需求,晚上可直接重回原來的學校再讀兩年二技,不必參加入學考試,畢業後即可取得大學學位。 當然,學生也可選擇二專前二年念完後,一邊工作一邊念二技,教育部會將業界與學校結合在一起。不過「2+X+2」只適用於二專加二技的新學制,無法套用在其他學制上;因為二專是終結式教育,學生念完已經具備工作能力,而一般大學一、二年級還在修共同科,不能相提並論。 鼓勵大學退場,全力避免辦學不佳大學拖垮高等教育 【問】:少子化引發的高教危機對技職校院衝擊最大,除了活化繼續教育,您還有什麼解方? 【答】:我認為,真正能解決少子化問題的方法只有大學退場和繼續教育,尤其當學生總人數減少後,只要大學數量隨之變少,每一所學校還是能招到一定數量的學生。 現在考生選填志願就像選「樂透」一樣,有沒有選對要看運氣,這樣不太好。無論公私立大學都必須公開更多的辦學和財務資訊,這些不是學校的隱私,而是人民的資源。人一輩子才念一次大學,萬一不小心念到退場的大學多傷呀! 【問】:外界好像還在評估教育部讓大學退場的決心?您有時間表和數量的規劃嗎? 【答】:教育部沒有退場時間表,但我一定盡全力避免辦學不佳或不受學生青睞的大學拖垮其他大學,這才是對高等教育負責任的態度!相關配套措施目前已經啟動,包括將《私立大專校院轉型及退場條例》送到行政院,希望今年能立法通過。教育部有很大的決心鼓勵大學退場,減少學校退場的困難,必要時也會有強制作法。 全面宏觀調控,收回技職科系審查權 【問】:請再談談技職教育面臨的重大問題? 【答】:第一是少子化對技職校院的衝擊太大,教育部會用更活絡的繼續教育,讓技職體系大學扮演更積極的角色。第二是嚴重的科系傾斜。我們國家對於高職、技術學院與科大的設科系所缺乏整體宏觀調控,導致高職設科往餐飲、設計等無需數理基礎的類科傾斜,而技職校院為了招生,也拚命隨著高職設科的趨勢設系。但一間餐廳只需一個主廚,學校一年培養上萬個主廚做什麼? 人才培育過剩凸顯出欠缺宏觀調控的問題。我決定把高職到科技大學的科系設立審查權拿回來,從國家高度進行高職與技職校院的設科設系整體管控,防止科系繼續傾斜。這麼做的理由只有一個:現在我們的孩子一個都不能浪費! 技職教育第三個問題是產學落差,導致有些企業寧可缺人,也不聘科技大學的電機系畢業生,令人遺憾。第四是相較高等教育,技職教育經費真的不足。教育部會重新評估高教司與技職司的經費,根據人才培育目標努力衡平兩邊,希望每一筆錢都能用在刀口上,發揮更大效益。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評鑑雙月刊第67期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姚立德要推「開放式大學」 隨進隨出拿學位
高中校園 【108課綱】中山附中新生課程,形塑全人教育
國立中山大學附中位於高雄市楠梓區,緊鄰台灣中油公司煉製事業部廠區,前身是煉油廠的子弟學校─「國光中學」,於民國94年2月1日改制。高中、國中每一年級各6班,全校共36班,是一所精緻優質的中小型完全中學。本校自98年至104年執行第一二期程高中優質化計畫,進行優質化過程中,凝聚學校共識、整合教育理念,訂定明確的學校願景—「整全人生WASTN─We Are Second To None」。以整合團隊創意、拓展全球視野、形塑人生價值為策略主軸;以培養國光人具「知足感恩、尊重包容、人文關懷、創新卓越」等四項核心價值為學校發展願景目標。 企盼學生從不同面向探究與學習,開擴格局與視野,深耕學校本位課程的可行性與永續性,緊扣新課綱之課程目標:啟發生命潛能、陶養生活知能、促進生涯發展、涵育公民責任,三大核心素養:自主行動、溝通互動與社會參與等面向。 108新生課程地圖 課程的發展是一個有機體,需透過不斷地討論、凝聚共識而漸成形,學校於104年12月成立課程核心小組,並且多次參加高優及前導學校計畫辦理之工作坊,歷經核心小組14次會議、3次領域教學研究會議、2次諮詢輔導、2次自辦工作坊、2次外聘講師工作坊,最後經過2次課程發展委員會議決定本校108學年度之課程計畫,下圖為本校106年12月28日課程發展委員會通過修正之課程地圖。 教師藉由「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出發,建立各類學生學習之支持機制,進行跨學群、跨校交流合作,開設符合十二年國教的「校訂必修課程」、「多元選修課程」、「彈性學習課程」,輔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孕育出具有「溝通表達合作、清晰思辨、自學解決問題」能力,「積極參與的公民責任感、迎向全球化社會」特質的全人教育。形塑學校特色,創造自有品牌,期在學生的人生關鍵階段,學校校本課程能夠提供多元與自我探索的教育內容。 中山大學附中課程致力於以「學生學習為中心」、「成就每一個孩子」為核心,引導學生開展與自我、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的各種互動能力,提升學生學習的動機與創新的勇氣,協助學生應用及實踐所學,願意致力社會、自然與文化的永續發展,善盡國民責任並展現共生智慧,成為具有社會適應力與應變力的終身學習者。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中小學師資課程教學與評量協作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第7期:國立中山大學附屬國光高級中學新課綱課程地圖發展紀實
大學排行 【2018 QS】臺灣18大進學科排名500強
英國「Quacquarelli Symonds」(QS)三月公布「2018世界大學學科領域排名」,在「藝術與人文」、「工程與科技」、「生命科學與醫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管理學」等五大學科領域中,臺灣共有18所大學進入500大行列,表現優異。 在「工程與科技」領域中相較去年,排名普遍上升。國立臺灣大學在五大領域的排名成績持續亮眼;科技大學中,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和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維持在500大的行列;此外,長庚大學、中國醫藥大學、臺北醫學大學、高雄醫學大學、逢甲大學等私立大學在各領域中也有不錯的名次表現。 「QS」的「2018世界大學學科領域排名」共評鑑全球4,750所大學,排名的指標包括:學術權威與聲望、雇主意見與就業競爭力、論文引用與影響等項目。今年在學科部分新增2項,包括:西方古典與古代歷史、圖書館及資訊管理,使原本的五大領域46學科變成五大領域48學科。 「藝術與人文」領域500大:臺灣9所 「工程與科技」領域500大:臺灣14所 「生命科學與醫學」領域500大:臺灣10所 「自然科學」領域500大:臺灣9所 「社會科學與管理學」領域500大:臺灣10所 ★資料來源:QS官網「2018世界大學學科領域排名」
大學校園 臺師大獲IB認證 師資生可取國際教師證照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繼106年8月成立師資培育學院之後,又於107年1月30日獲得國際文憑組織(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簡稱IB)訪視官推薦,成為臺灣第一所國際文憑教師證照的師培機構,師資培育居於領先地位。 本次臺師大同時申請「國際教育」及「華語文教育」二項國際教師學程認證,皆獲高度推薦。前者是亞洲第一個獲得IB認證的國際教育學程,後者是以華語為授課語言的大學第一個獲得認證的學程。 訪視官宣布獲得認證推薦,並與學程教師合影。 完成IB課程可取得國際教師證照 IB組織被視為培育國際化人才的跨國教育聯盟,目前全球已經有5000多所IB學校(台灣目前有八所中學獲得IB課程認證),橫跨150多個國家,包含小學、中學、大學先修及職業取向課程,完成IB課程的學生皆可獲得國內外承認的同等學歷文憑,其大學先修課程可以抵修大學學分,使得強調國際人才培養的IB課程在全球中小學帶來熱潮。 臺師大推動國際文憑教師證照有兩個原因:首先,臺師大認同IB課程的教育理念,IB課程強調國際化及全人發展的人才培育,有一套強調跨學科統整、善用差異化教學、探究與實作學習的課程,有專業師資培育以及客觀的評量系統,可以培育符合國際教育理念的優質師資。另一方面,臺師大的師資生修畢學程後,可以取得國際教師證照,強化國際教育思維及以英語授課的能力,未來可在全球5000多所IB學校擔任教師,具備國際競爭力。 IB組織於107年1月29與30日兩天,安排訪視官到臺師大訪視,訪視官對於臺師大的課程安排、師資陣容、師資生素質及學校整體資源相當肯定,於30日宣布獲得高度推薦,即將獲總部認證。除了國際教育以及華語文教育兩大學程外,臺師大也將繼續辦理數學教育與物理教育及其他學科的國際師資認證,足以顯現臺師大培育國際師資的企圖心。 臺師大與義大國際高中、康橋國際高中、明道中學、奎山中學等lB學校簽訂實習合作計畫。
大學校園 三科大P-TECH課程,產學合作讓技能扎根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和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將引進由IBM所設計的P-TECH (Pathways in Technology Early College High School)教育模式,課程強調學企業合作,養成學生專業技術及軟實力,以加速培育國內中級技術人力,對接產企業的人才需求,支持國內產業企業的永續發展,並與IBM攜手成立P-TECH學校,臺灣也是亞洲區首度發展P-TECH模式的國家。 產學合作發展課程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的智慧自動化工程科,與和碩、IBM、友達等企業合作,培育教學智慧自動化之跨領域人才;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設立精密機械工程科與友嘉集團及上銀集團等企業合作,培育精密機械領域工程師;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設立土木工程科與模具工程科,與華友聯建設、瑞助營造、可成科技集團、富強鑫合作,培育土木工程師與模具工程師。 三校均與合作企業夥伴,運用P-TECH教育模式合作發展課程,依據課程需要安排業師指導,同時合作企業並承諾未來提供學生相關就業及實習的機會,使學生畢業即有一技之長,並可以立即就業。 能力發展藍圖讓技能接軌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黎代理校長文龍表示:P-TECH透過政府、學校與企業協同合作,結合學科及職場的精華元素,發展STEM為主的技職教育,協助學生取得文憑,並獲得企業所需要的技能。P-TECH特色在於,企業根據實際職務技能需求提出能力發展藍圖(Skills Mapping),與合作學校共同規劃課程與授課,並由企業適時提供業界導師授課與學生諮詢,讓學校與業界的技能接軌。此外,IBM將授權提供參與學校使用IBM開發之職場技能課程(Workplace Learning Curriculum),包括溝通、團隊合作、專案管理及領導統御等,並透過工作坊分享相關課程設計與使用技巧,以最適切的方式將這套課程融入我國P-TECH課程合作與發展模式。 臺灣IBM總經理高璐華表示:有鑑於技能落差及中等技能工作需求增加,IBM呼籲政府及產業積極培養「新領」人才(New Collar)。IBM於2011年在美國推出P-TECH創新學校,至今已有超過70間P-TECH學校、430家企業共同響應,IBM很榮幸有機會將P-TECH全新教育模式的資源及經驗帶入臺灣」。P-TECH教育模式的特色在於,企業夥伴因應實際人才需求提出各項職務所需的技能,此即為能力發展藍圖(Skills Mapping),並據此藍圖與學校共同規劃課程,以確保課程、範疇和課綱能切合未來職場技能所需,同時透過實習及導師計畫,讓學生有機會瞭解職場文化並增加實作經驗,協助學生提前做好「就業準備」。 向下扎根高職,產學攜手 教育部姚次長立德表示:期盼藉由科技大學率先引進P-TECH教學模式與軟實力課程,累積相關辦理經驗。未來配合108學年度起高中職課綱彈性選修課程增加之政策,相關創新教育模式執行的經驗,將可擴大辦理延伸至高職,透過現行產學攜手的合作模式,以高職3年搭配二專2年的概念辦理;或高職學校學生可至科技大學預修相關課程,以發揮課程品質提升的效益。相信在產官學對技職教育的共識與努力下,將可配合國家重點發展產業,培育適才適性的應用性專業人才,奠定經濟發展的基礎。
大學校園 107清大特殊選才53名 特技公益&象棋王上榜
清華大學「107年特殊選才」(拾穗計畫)共正取53名,其中包括小小年紀就以軟骨功特技投身公益、環島義演活動的倪瀅瀅;自學中古漢語、還自創人工語言「新語」的宋硯之;象棋七段的青少年棋王葛振衣,還有化學、生物、物理、數學、電腦、桌球國手、音樂、水彩畫、仿生機器人、創新創業等的各類高手,及多位在逆境中向上的優秀學生,將成為清華的新鮮人。 軟骨功特技做公益,帶給老人溫暖關懷 就讀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系高三、特技專長為軟骨功的倪瀅瀅,10歲起即住校練功,從14歲投入公益,國三時就與哥哥一同赴柬埔寨擔任國際志工。 倪瀅瀅高一時有次與同學到老人安養院義演,當表演完畢,一位老爺爺握著她的手,送她一罐罐裝咖啡,要她有空常來看爺爺,令小小年紀的瀅瀅感動不已,發起「環島義演活動」,與同樣學特技表演的姊姊到全台31所老人院義演,以特技專長投身公益,用藝術點亮長輩的笑顏。 得知錄取清華的消息,倪瀅瀅好高興。她說,大一先就讀清華學院,未來分系時想攻讀人社或科管相關科系,希望能創立活躍老化的銀髮社會企業。 以特殊選才錄取清華大學的倪瀅瀅,用軟骨功特技做公益。 自創人工語言「新語」,南島語系金頭腦 台南一中高三生宋硯之國中時在 youtube 上看到一段用古漢語念詩詞的視頻,開始對學習他不熟悉的語言產生興趣,除了自學中古漢語、賽德克語、阿美語、雅美語(達悟語)、邵族語等,並採用聲韻學中的潘悟雲系統來分析現代漢語、日語、韓語、客語的發音。 光是學習現有的語言已不能滿足宋硯之,他甚至自創了一種人工語言「新語」,並與另一位自創「高力山卓語」的南一中同學共同發表論文。宋硯之說,人工語言就像電影阿凡達、或魔戒中的精靈語,創造語言架構、發音等就能逐步發展完成,雖然真實世界中並沒有人說「新語」,但自創語言過程可幫助他更了解語言世界。 青少年棋王,鋼琴、書法也精通 清華特殊選才招生第一、二年分別錄取圍棋棋王、西洋棋棋聯大師,今年再錄取了一位青少年象棋棋王葛振衣,三棋高手匯集。 彰化高中高三生葛振衣今錄取清華大學清華學院學士班(大一不分系),未來想攻讀中文系。他是象棋七段,很小就獲象棋國際特級大師吳貴臨指導、推薦,曾獲馬來西亞首屆「勝記盃」世界青少年象棋個人公開賽的 18 歲以下青少年組冠軍,象棋成就可說是國內二十歲以下第一人,已無敵手。 葛振衣的父親是彰化女中退休國文老師,母親也是彰女的國文老師。當同齡孩子在看電視、打電動時,葛振衣的休閒時光多花在下象棋、彈鋼琴、寫書法,琴棋書畫四藝中除了畫畫比較不在行,他可說樣樣精通。 青少年象棋棋王葛振衣(右)以特殊選才錄取清華大學。 逆境向上,克服病痛障礙 此次上榜生中,有多位身受病痛或障礙、卻沒有被疾病打倒,反而展現生命旺盛力。從小學習打擊樂及鋼琴的新北市立永平高中高三生吳承澐,至國中才確定左眼視力 0,右眼視力也只剩下 0.01,從零開始學習盲用電腦,雖然曾經喪志一段時間,但隨即轉念一想,領悟到就算喪失視力,但他仍擁有「絕對音感」可以把聽到的旋律立刻彈奏出來,並朝向擅長的音樂創作投入。 此外,罹患罕見疾病致行走及書寫都極度困難的曾君豪,現為南投國立中興高中學生,他積極參與活動與競賽,企求學習實用知識和技能,甚至只能以口咬筆寫作業繪畫,數度在文學、美術比賽取得佳績,努力拓展生命寬度。 今年錄取生中有多位為經濟弱勢(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等)、身心障礙、新住民子女或偏遠地區等逆境向上卻具強烈學習熱忱的學生,他們沒有放棄學習,展現多元關懷與才華,獲得招生委員的肯定。 境外台生、實驗教育學生上榜 清華自開辦特殊選才以來,首度有境外台生錄取。就讀越南台商子弟學校的張家豪錄取清華數學系。他在台商學校成績優異,英語流利,在 AMC12 國際數學競賽中表現突出。高一還自組樂團,通過倫敦搖滾學院爵士鼓檢定,還擔任校內的熱音社社長,常與國際學校樂團交流。去年還在越南的中華民國國慶晚宴上演出,屢獲我駐越南經濟文化辦事處公開表揚。 自 4 年前清華開始特殊選才招生後,許多自學生或實驗教育學生都把清大當成第一志願。來自台東均一高中的實驗教育學生邱紳騏,投入童軍領導活動,為台東唯一國花級童軍、都蘭童軍復團計畫負責人,又獲 2017 HASSE International Scholarship 台灣唯一得主,赴美國太空總署(NASA)學習。 台東均一高中實驗教育學生邱紳騏(左),曾赴美國太空總署(NASA)學習,以特殊選才錄取清華大學。 清華創先特殊選才,比率全國最高 清華創全國之先,自104學年度推動拾穗計畫,仿效美國哈佛、柏克萊加大、史丹福大學等名校全方位審查及招生方式,讓無法經由現行申請入學、指考分發等方式進入頂尖大學,但具特殊才能、特殊優良行為或逆境向上且具強烈學習熱忱的學生,有機會到清華就讀,使大學選才更多元化。 招生策略中心陳榮順主任表示,104學年度首次招收拾穗生時以清華學院學士班招生,就有401名高中生申請,競逐10個名額,錄取率僅有2.5%,招生名額逐年增加,105學年增至16名,106學年度增至30名。 107學年度教育部將「特殊選才招生」納入正式招生管道,清華除以清華學院學士班招收38名外,還有其他系組也加入招生,包含資訊工程學系6名,理學院6名(物理系2名、化學系2名、數學系2名)、以及材料科學工程系、動力機械工程系、工學院學士班各1名,合計107學年度共招收53名,名額提升到占大一新生的2.7%,是全國各校中特殊選才比率最高的大學。 ★圖文由清華大學第40期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清華拾穗計畫 特技公益楷模、象棋年輕棋王上榜
海外校園 亞洲跨國留學 經濟就業為主要考量
傳統上,國際學生的流動是由發展中國家流動到已開發國家、從南方國家流動到北方國家、從亞洲流動到歐美為主的型態,這樣的型式稱為「垂直流動」,追求的是高品質與尖端的教育內涵。 日益增加的亞洲學生水平流動與高等教育區域化 但是隨著亞太地區國家社會、經濟與文化崛起的影響,亞洲國家雖然仍有大量學生前往歐美求學,但日益增加的現象是在同一個地理區域內相互流動,當前亞洲便是如此。例如:從印尼到臺灣念書,或者是從中國到新加坡、馬來西亞求學,這類學生數量日漸增加,形成所謂「水平流動」(horizontal mobility),顯示社經水平相近國家也開始相互交流互動,造成目前亞洲高等教育區域化(regionalization)的現象(黃庭玫、詹盛如,2016),而這樣的發展其實與各國積極鼓勵與推動有密切關係。 過去幾年來,亞洲幾個國家都推出相關策略與方案,鼓勵國際化、學生交流與短期交換等,促成亞洲地區水平流動的增加。1983年日本鼓勵校園多元化,以達到10萬名外籍生為目標,隨後在2009年推出「全球30計畫」(Global 30 Scheme),鎖定30萬名外籍生,直到2013年安倍晉三首相上台追求世界排名重要性,力推「安倍教育」(Abeducation)。 相同的,韓國在2005年也推出「求學韓國計畫」(Study Korea Project),希望在2012年達成外籍學生10萬人目標(Palmer & Cho, 2011);新加坡則矢志成為區域的教育樞紐(education hub),與世界知名大學積極合作,爭取區域內優秀的國際學生(Ng, 2013);此外,馬來西亞亦推出高等教育國際化政策,特別瞄準非洲、中亞與中國大陸,積極爭取人才。 臺灣近年來亦不落人後,2011年推出「高等教育輸出──擴大招收境外學生行動計畫」(Chan, 2013),2016年政府再推出「新南向人才培育推動計畫」,希望能增加在臺灣的外籍學生人數。 國際學生流動的推拉理論 在解釋國際學生流動上,最經常使用的架構是「推拉理論」(push-pull theory)。在推力方面,代表母國有所不足或是欠缺的相關因素與條件;至於拉力則是代表留學國的優勢因素與條件。推力因素通常是指本國自身教育設施落後、缺乏研究基礎、高等教育受教機會有限、外國學位比較值錢、族群歧視,或是政治不穩定等。至於在拉力因素方面(指留學國),常見的包括豐富的外國獎學金、良善的教育設施、先進的研究環境、就讀大學機會多、財務支持充足、政治穩定,以及希望經歷外國生活等。 Altbach(2004)認為拉力因素是重要的,他認為最具影響力的因素包括外國大學的聲望、入學簡易、充滿希望的生活,以及就業生涯等(Altbach, 2004, p. 21)。本研究聚焦在「拉力因素」,因為拉力某個程度上代表外國大學哪些面向「品質」較為良善與充足,透過學生的選擇,可以充分了解他們在意哪些品質,了解其考量因素與偏好之相對權重高低。 研究設計方法 本研究採取兩階段式設計,首先確認影響學生流動之重要構面與因素,接著發放問卷給不同國家學生填寫。前者透過文獻探討分析有哪些關鍵構面與因素,其次進行專家團體(expert group)的檢視與意見回饋, 提高內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最後總計有四個構面與12個因素列入調查問卷中。 本次調查採用量化方法, 以階層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進行資料統計,評估不同構面與因素在學生判斷中擁有的比重多寡。本方法是透過構面、因素內部相互比較重要性的高低,決定所占權重為何,同時加總為100%,方便察覺不同因素之間差異與重要程度。由於階層分析法是專家導向的資料分析法,在通過邏輯一致性檢測後,最低有效樣本數只要30個即可。 本次問卷發放給高中職學生及大學生填寫(尚未出國者),預計選擇十個國家與地區進行調查,主要瞄準大都會區的學校,減少跨國之間的社經程度差距。本文僅呈現馬來西亞、韓國與臺灣三個國家的數據,總計572位學生,因此推論至其他國家或全亞洲時,仍會有侷限性存在。調查結果並公開發表於今(2017)年9月高等教育評鑑中心舉辦的「2017年國際高峰會」上。 本次問卷調查的四個構面與12項因素如下:四個構面為生活、學術、經濟與技術層面。生活構面包含整體安全性、文化適應的容易與否,以及生活是否便利等三個子因素;學術構面則含括研究資源多寡、課程設計品質,以及學術聲望高低等;經濟層面則有就業前景、打工及獎助學金的機會,以及學費與生活費的高低;最後則是技術構面的因素,主要是入學門檻的難易度、修業過程的難易性,以及最後畢業門檻的適切性等。 結果與分析:經濟、就業與求學 從回覆的資料分析發現,不同構面與因素的確有顯著的差異與不同(請參見圖一)。從四大構面觀之,經濟(31.5%)與技術(27.4%)是學生的主要考量,而生活構面與學術面向分別只有21.3%與19.9%的比重,顯示學生更在意經濟取向,以及修習學業過程的相關因素,顯示出消費取向與工具理性的特質,重視成本效益,以及物有所值(value for money)。 若進一步探討12個因素的權重也會發現,有些因素有較高的權重重視,這些因素(超過10%以上)包括就業前景(12.8%)、學費及生活費(12.2%)、整體安全(11.0%)、修業難易度(10.9%),以及課程設計(10.3%)等五項。 一般言之,跨國留學主要希望就業機會與發展,在此調查中也充分得到應證,不過學生也重視學費與生活費的高低問題,畢竟若無法負擔求學成本,再多的規劃都是無法實現的。比較令人訝異的部分則是對於「安全」的重視程度,表示亞洲在選擇留學地區時,經常評估指標是該地治安、犯罪與人身自由是否具有充分保障。另外,學生也相當在意修業難易度,標準過高與繁複的求學過程,容易令亞洲學生打退堂鼓,轉移至其他地方。 儘管擔心修業的難易問題,受試學生也認為良好的課程設計與教學亦是考量的重點,若是學校能夠提供優質的課程、妥適的教學環境,對於跨國學生仍具有吸引力。 至於最不重視的因素,調查亦有獨特發現,包括學術聲望(3.8%)、生活便利性(5.0%)、文化適應(5.3%)、研究資源(5.8%),以及打工及獎學金(6.5%)等重要性都比較低。其中令人驚訝的是,學術聲望與研究資源並非學生最主要的期待與需求,相較於上述課程設計與教學的高權重,點出當前以學術表現為主導的世界大學排行榜,並無法充分反映學生的需求與觀點。 而且,生活便利性以及文化適應也不在學生的主要考量之內,可能是因為已經把「整體安全」列入考量了,所以這兩因素也就等而次之,畢竟大環境安全即無需憂心其他的生活與文化議題。 創造特色、品質與就業價值,非頂大對境外生亦有吸引力 從本調查的研究顯示,馬來西亞、韓國與臺灣學生在跨境流動上所考慮的品質面向,比較重視就業前景的可能性、求學費用的合理性、留學國整體安全的要求,以及課程與教學方面的優質服務。整體而言,這三個國家學生是理性的消費者,對於長遠發展、當下經濟成本與求學內容有較高的期待與要求,同時也要求留學環境的安全性品質。正因為如此,若想吸引這些亞洲學生,必須盡力提升這些面向品質,尤其是在安全環境上。 相對的,一般學生並不需要頂尖的學術與研究環境,他們比較在乎求學歷程與就業前景的因素,顯示非頂尖大學在國際學生市場上,只要能創造自己的特色、品質與就業價值,仍然大有可為,可以吸引到許多境外學生。 ◎參考書目 黃庭玫、詹盛如(2015)。前進東南亞高等教育:區域化的拓展。教育研究月刊,259,80-99。 Altbach, P. G. (2004). Higher education crosses borders. Change, 36(2), 18-25. Chan, S. J. (2013). Internationalizing higher education sectors: Explaining the approaches in four Asian countries.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and Management, 35(3), 316-329. Ng, P. T. (2013). The global war for talent: Respons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Singapor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and Management, 35(3), 280-292. Palmer, J. D., & Cho, Y. H. (2011). Does internationalization really mean Americanization: A closer look at major South Korean universities’ internationalization policies. In J. D. Palmer, A. Roberts, Y. H. Cho, and G. S. Ching (Eds.),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ast Asian higher education (pp.119-146). New York, NY: Palgrave Macmillan.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評鑑雙月刊第70期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亞洲跨境學生流動:哪些品質重要呢?
大學校園 【中山圖書館】數位人文典藏 實踐共學群創
國立中山大學圖書館位於校園中心的圖資大樓,12層高的建築是校園醒目的地標,除了鄰近社管、理工、行政大樓外,後方為學生活動中心及宿舍區,到訪十分便利。沿著大樓後方的壽山步道上去,更是一條條景致優美的眺海健行步道,直通海洋學院、文學院及藝術大樓。 如同大學的心臟,圖書館連結了各學院,地處中心,象徵圖書館為卓越研究與優質教學的穩固基石,以及中山致力成為追求卓越、邁向頂尖的重要指標。這座國內絶無僅有的建築物,也是領略詩人余光中《高樓對海》詩作中「長窗向西,黃昏之來多彩而神祕,落日去時,把海峽交給晚霞,晚霞去時,把海峽交給燈塔」的絶佳場景。 數位人文典藏,便利資訊服務 身為高屏澎區域唯一的研究型大學,圖書館發展並提供中山重點與潛在學術領域研究所需的資源館藏;此外,購置學生修課所需的課程用書及參考書,增加對經濟弱勢學生的直接協助;提供各學科資料庫、電子書、電子期刊等數位資源,方便學生線上查詢、行動閱讀;建置余光中特藏室,呈現詩人的創作思路與蒐藏;發展余光中數位文學館,成為臺灣極具特色的數位人文典藏。 在資訊時代裡,圖書館不再只是靜態的藏書樓,近幾年我們在圖資大樓1樓建置便利的資訊服務站-集思軒和寧靜的自習空間-書香町,在4樓新設「觀海-迎夕-望山」討論室,在3樓開闢了青春洋溢的書識圈。邀請您來到中山大學圖書館,與知心好友在此相遇,一起徜遊書海世界,讓西灣美麗的落日餘暉伴著愛書人沈浸書香! 跨館借閱,文獻傳遞 圖書館除了提供基本借還書服務,也與校外眾多學術機構建立合作關係,豐富了資源廣度,包括跨館圖書借閱、文獻傳遞服務,讀者凡有資訊需求,使命必達則是我們的信念;為了讓學生在浩瀚的資訊中,得到高品質的學習素材,中山讀書館也開辦資源利用課程、軟體操作講習、資料庫查找比賽、論文寫作指導;想讓學生感受圖書館歡愉氛圍及提昇共學群創的合作關係,我們策劃過書送情人、3D彩繪壁畫FB打卡、聖誕植樹大賽、La La Library樂進圖書館等活動,長年不斷的藝文展覽更是學生揮灑創意的最佳舞台。 共學,群創,實踐 「想像未來,勇於追夢」,營造多元、肯定差異價值、勇於追求創新的校園環境,為中山秉持的治校精神與理念。升級DNA,圖書館也將配合高教深耕計畫,以教學創新與設計思考的思維,準備開始一場「共學群創實踐基地」的改造計畫。這將為中山學生提供一個創意發想與實踐的地方,以及展現共學群創的無限力量。即將加入中山的你,將一起見證創新與變革的校園,開發你的創意潛能,厚植你的專業能力,未來四年,歡迎你與我們共同打造不一樣的校園,開創嶄新的自我。 國立中山大學圖書館一隅(國立中山大學圖書館提供)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節錄),原文請見:大學圖書館系列:國立中山大學圖書館
海外校園 因應108課綱 雅加達臺校「程式設計」開課
印尼雅加達臺灣學校為因應108年新課綱預作準備,並響應國內「活化教學」及「翻轉教育」趨勢,於106學年度起開設中學部專題選修課程「程式機器人設計」,課程規劃廣受學生歡迎,兩個班別全部額滿,甚至許多學生排隊候補。 程式設計課程座無虛席 在全校師生共同努力下,印尼雅加達臺灣學校中學部學生參加2018年1月27日印尼雅加達區機關王比賽榮獲金牌,展現出我國新南向政策中臺灣教育多元和優質的成效。 參與此門課程的學生,除了平時上課時間外,課餘時間也都樂於投入學習,全都自動到校學習演練,而學校老師們看到學生學習如此用心,也自願在週末犧牲假期,到校陪同練習,師生一同沈浸在學習樂趣中,非常符應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綱「自發」、「互動」及「共好」的理念與精神。 雅加達臺灣學校表示,參加這個課程的學生除了必須具備程式設計的基本概念以及具邏輯的思維模式,可以解決各種難題外,更須具備團體合作的精神,懂得利用個人專長,共同合作來克服問題;對於學生而言,是一門難得的多元學習課程,更是極具吸引力的課程,所以在開課後就座無虛席。 海外臺灣學校與國內課綱接軌 教育部表示,東南亞5所海外臺灣學校為我國海外延續優質十二年國民教育與發展優質華語文教育重要據點,設立至今已成功培育無數臺商子弟、僑生及外籍人士子女,近二十餘年來,在臺商、民間、國內教育工作者及政府等各方不間斷地努力及協助下,已累積多元特色的風貌,展現臺灣在異地推動特色化海外國民教育的軟實力,目前各校已發展成為K-12完全教育體系,全面實施國內課程綱要及設備標準,與臺灣教育完全接軌,教育部對於各校經費、師資教材上將持續給予支持與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