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海外校園 為什麼有些留學生不能回國(下)
圖片來源: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上一篇:為什麼有些留學生不能回國(上)、為什麼有些留學生不能回國(中)) 說到對照組,當我在台灣念高中的時候,因為自己喜歡在課外摸索網頁與程式設計,以致成績不佳。當時我常感到自己身邊的同學只在乎如何升學。當社團、體育校隊、公益等通通被價值觀扭曲成為升學跳板,我會開始覺得自己感到不適。 但我運氣很好,雖然考試和在校成績不甚理想,或許靠著一些課外的活動,我鑽進到了工程第一志願的資管系和物理系候補,讓我日後有機會轉系進入自己想念的資訊科學。開學不到一個禮拜,讀文學創作系的室友問我:科學家發展出來的學術知識,可能要數十年後甚至百年後,才有相關的應用與商業價值出現,反觀工程師,可以將現有的知識在十二十年內做成有商業潛力的成品;為什麼會有人想去做科學家呢?純理論知識很重要嗎? 之後我們兩人開始了一場激烈的辯論。由於房門沒關,走廊路過的同學聽到了都站在門口聆聽,後來慢慢加入了這種辯局。由於當時大家都是新生,尚未有學術辯論的基本訓練而沒能達到結論,但當天結束時,我們宿舍房間擠了將近十個人。數年過去了,我這位大一室友去美國西岸寫劇本,而我則留在東岸就業。我們兩人之間仍三不五時找機會聊聊,因為兩人不同的學業和工作背景,常常能給對方一些新的啟發。從高中到出國念大學,對我來說最大的驚喜就是自己終於找到一群不是把讀書當作升學手段的朋友,也終於有人可以一起討論想法,而不只是為成績拼命。 相對的,當時和我一起至這所學校就讀的高中朋友其實有另外四位,但由於他們通通住進了亞洲人居多的宿舍,最後紛紛加入台灣學生會。往後四年,雖然大家偶而會見面吃飯,但日子久了,我發現我先前的台灣朋友們依然維持互動。而我自己因為其他方面的學術與課外活動興趣,而開始交了許多其他朋友,相對而言反而顯得和台灣人疏遠了。即便自己沒有刻意遠離台灣朋友,但當自己的興趣越漸多元,自己也不會覺得自己應該因為自己是台灣人而去限制了自己的生活。 對我而言的最後一根稻草,應該是我當時決定進修哲學時,台灣朋友與美國朋友的兩極化反應。 思考一些生活中乃至人生中的是非對錯,對我來說除了是興趣外更是生活的一部份。我親密的台灣朋友告訴我這樣未來會找不到工作,不應該荒廢自己的學業。反觀我過去的英文老師與身邊的美國朋友,都支持我選擇對自己有意義的學習方向。 不回台不代表不愛台 過去十年我認識的台灣留學生中,就有能力很好但專攻學術與藝術的同學,而他們幾乎完全不參加台灣學生會的活動,因為他們身邊的台灣留學生中清一色都是專業領域(電機工程、金融、企管等),對於藝術和學術理論一點興趣也沒有,更甭談了解為何會有台灣人把這種沒錢途的事情當志向。 試想,在這種環境中,跟你「同文同種」的台灣人沒有人了解、也不想了解你的志向與興趣,而你身邊的「外國」朋友雖然不吃火鍋不唱KTV,但是他們卻重視你的長才並且勇於挑戰你的想法。 久而久之,你還會認為「台灣人」跟你有不可斷絕的關係嗎?而和「外國人」又有什麼真的永世不能跨越的鴻溝呢? 這些同學在國外被當作人才,是先進國家高技能移民的鎖定對象。而理論上來講,台灣不論是人民還是政府,應該都去重視這種人的發展空間並給予其應有的尊重。然而,事實往往不是這樣子。 很多較少與台灣人互動,最後選擇在外生根的留學生,其實很多人對台灣仍有很深的思念,甚至很多人比因為在國外找不到工作而歸台的留學生更珍惜台灣。 為什麼?因為這些志向與一般台灣人不同的朋友出國的目的就是為了要從國外學習自己熱愛的知識後,才能回國發展、貢獻自己所學。然而,同儕之間無法理解也就罷了,回國後又發現國內完全不重視自己領域的發展,這些學生畢業後面對了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你應該為了自己是個台灣人而歸國,還是應該跟隨自己的志向,留在資源比較多的國外? 學術環境不優,無法吸引人才回國 學術界就是個很好的例子。我有次在一婚禮認識了一位在美國任教的台灣籍教授。談過之後才知道原來他是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基本上能進入美國國家科學院與國家工程院的,都是學術界領域的權威)。而獲得這種國際級殊榮的台灣學者,也不只他一位。 而這位教授告訴我,其實選擇留在美國與否是個很現實的問題。做學術需要錢養學生、需要錢去參加研討會、有時更需要錢去養器材做實驗。在美國一方面是學術與經濟資源較多,但真正的優勢在於其資源運用的彈性化。而我在台灣實習時碰到在美國名校學成歸國的年輕與中生代教授,有時提到這敏感的話題,他們不免會吐吐苦水。他們回國很多是因為想照顧父母,但在他們在台灣發展過程中都可以體會到台灣體制上和資源上的種種限制,從不公平的輩分制度、莫名其妙的學術論文積分系統、一直到教授的固定薪水完全都沒有討論的餘地。 很諷刺的是:比台灣更晚對國際開放的中國,卻是砸下重金,以比歐美國家更優渥的待遇和經費來挖角世界一流學者進駐中國學府。留在美國做研究的台灣學者,若想要離家鄉近一點,中國、新加坡、香港在學術環境上已遠勝台灣。 在這種情況下,讓你選擇回國去忍受自己事倍功半,或是留在國外為志向全力衝刺?你真的會認完全把你當蠢材加奴才的「台灣人」,會比賞識你才華的「外國人」還要來得親嗎? 總而言之,當我們在給留學生的歸屬做最終定位的時候,不要忘了最基本的取樣誤差。 我們可以寫一篇文章把思鄉之情講得有多麼崇高,但我們也別忘了:我們的文化、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大眾,究竟邊緣化了多少的台灣人才。當我們「台灣之光」都是長年在外、甚至已經在國外生根的台僑,我們都該有所警惕。 對於有熱忱的台灣青年,請不要再笑他們的夢不實際、賺不了錢。因為,台灣的未來需要這些人才能走出不同的路。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為什麼有些留學生不能回亞細亞(下)
海外校園 為什麼有些留學生不能回國(中)
圖片來源:Learnthat (上一篇:為什麼有些留學生不能回國(上)) 似曾相識,不是嗎? 對此,我為有此遭遇的朋友們感到不平。但是,我在這邊將直言,告訴你為什麼這種事情會一再重演。 過去幾年我面試過數以百計的工程師與設計師,而在閱讀履歷和實際面試的過程中,我發現台灣人與中國人在找工作的時候有個令我難懂的態度,那就是,認為一切跟專業看似無直接關係的事情都不重要。打個比方,我看過很多台灣人寫的履歷,除了實習、工作經驗外,就是列出課表、成績,很少會看到「自發性」的自習經驗、興趣或是課外活動。而面試時,很多人對於「閒聊」的回應都非常敷衍,尤其是當面試官問到「你為什麼想做我們這個行業」或是「你為什麼會想要來我們公司」時,大部分台灣人給的答案都是明顯搪塞(例:我覺得你們的產業是明日寵兒,而我想要將我的技能貢獻給一家成功的企業),而這種屁話講了等於沒講。 專業外的人際互動與生活熱忱更重要 而或許這很難置信,但其實在美國,面試時的專業外問題,遠比專業問題重要。 為什麼呢? 這道理其實一點也不難懂:因為每個從你們科系畢業的人上過的課都差不多,一般來講能力也不會差太多。而講到實習經驗,這些都是分組工作,你寫的應該都是整個團隊的工作成果而不是你的個人職責,面試官不會笨到連這點都不懂。美國許多公司都是派你未來的同事來面試你,如果你連最基本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都不行,誰會想要跟你做同事? 這句話或許會更讓你驚訝:你真正沒有辦法打入這個世界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為你不認真生活。 你或許會反駁說自己讀了多少書,花多少時間準備專題等,說真的這些都不重要,因為你科系上每個人都必須完成這些才能夠畢業。不願意去跟人互動、了解對方的生活與文化,代表你不管到了哪裡都沒把人當人看。 為什麼面試官會想知道你的興趣、課外社團等自發性活動?因為這些告訴面試官,你這個人知道自己想要做甚麼,而且當你想要達到一個目標是會下甚麼樣的努力。從你的談吐,對方就知道你有沒有熱忱。 如果這些都是一片空白,那你就是在告訴別人你的生活就是照本宣科,你根本沒有去認識你周遭的機會,也完全沒有去嘗試新事物的勇氣。 所以,我們是否該去怪「外國人」不給我們留學生「溫暖」呢?是否該......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冷漠無感與被動是學術研究的障礙 最後,很多人決定回國,而卻沒有太多人會去思考,不想回國的人背後,除了國外可能相對優渥的工作待遇外,還有什麼原因? 我個人以為,我們該憂心的不是為什麼自己不想在國外待下,而是為什麼我們有不少留學生不想回台灣。因為過去我認識的台灣學生能力最強的,幾乎都決定留在國外長遠發展。 或許你會認為他們是自私地辜負了台灣對他們的栽培。其實不然,他們幾乎一致告訴我:台灣是他們的家,他們希望能回家,但是卻不知道回家以後他們到底要做些什麼。 事實上,有一批台灣留學生在外時,慢慢與台灣朋友來往越來越少。乍聽之下你會覺得他們過度崇洋媚外,但是若實際深入了解他們的人生經歷,你會發現他們與「台灣同胞」漸行漸遠不是沒有原因的。 在讀碩士時,我們系所來了一位來自台灣第一學府物理系與哲學系的同學。在申請至我們系所博士班之前,他在英國念分析哲學。和他聊開後,他跟我說其實他不太會考慮回台灣學術界發展,主要的原因是學術圈的學生太被動、沒有熱忱。 其實沒有經費、研究做不出成果對學術人來講是難題但是卻不是最大的障礙。學術人最怕的,其實是一個冷漠無感的系所、一個沒有「砲火」的戰場。而這位同學說自己在台灣感到最不適的,就是在研究室討論專題與論文時,同學們報告完以後其他學生只會乾瞪眼,沒有人會對別人的專題論文提出質疑、批判。我本身過去曾在台灣電資領域的第一與第二志願院校實習過,碰過的情況如出一轍。尤其是當你做的領域是非常理論性的(如經濟學、哲學、邏輯等),你身邊的同學對你的論文說實在地不感太大的興趣,大家只是想教授趕快在論文上簽名,趕快畢業去找工作。 (未完待續,請見:為什麼有些留學生不能回國(下))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為什麼有些留學生不能回亞細亞(中)
海外校園 為什麼有些留學生不能回國(上)
Photo via VisualHunt.com 年輕人出國留學,過去幾十年在台灣魅力不減。而畢業後究竟要留在國外發展,還是歸台報效國家,是幾乎所有留學生都會碰到的問題。 由於問題依舊,很多文章如Mr.6的「為什麼我們要回亞細亞」,在留學生圈中流傳已經有五六年了。最近這篇文章又浮出檯面,讓敝人重新開始思考這問題。對於Mr.6,論年紀上算學長,而他這篇文章不無其道理。但是這篇文章似乎只探討了台灣留學生在外與別人格格不入的情況,卻沒有去研究選擇在外發展台灣學生的立場。 Mr.6的「為什麼我們要回亞細亞」有以下幾點值得反思: (1)文中提到國外畢竟不像家鄉,而並沒有提到台灣、甚至亞洲究竟哪裡好。如果不是因為是非對錯好壞,而是只因為「我生長在這個地方」而下結論,這似乎就是個先入為主的成見作祟,不是嗎? (2)這篇文章的重點仍然放在自己的「母文化」是本位,而無法融入美國人的社會。請問今天你去國外留學的目的是甚麼?到底是要去別人國家宣揚台灣文化?還是去深入了解別人的文化呢? (3)文中有一段提到台灣人在美國生根後,卻要求自己的女兒「不要交外國男朋友好嗎?」試想,移民美國想必是看中在美國這多元文化中不論人種都能享有同樣的憲法人權。如果你在這國家認為自己跟其他人種平等,為什麼你會要求小孩不要跟「外國人」交往呢? (4)用詞上很詭異,今天若在美國工作甚至定居,請問誰是「外國人」? 在一個地方生長,自然對其有保存一種無可取代的記憶與思念。然而,記憶有甘有苦,在有些最後選擇在外發展的留學生看來,有時對台灣剩下的只有思念。 5人留學,1人留下 圖片來源:Edudemic 在外求學和工作,我前後認識了數以百計的台灣留學生。自己粗估,台灣留學生大致上分為幾種:第一種是因為認知國內的教育缺乏特定師資、設備、經費等,因此針對這幾點選擇國外學校進行重點進修,這種留學生比例不到10%;第二種是「認為」國內教育不好,另外又「聽說」某某國的教育比台灣好因此依知名度挑選幾家該國的高等學府進修,這種學生估計占了30%左右;剩下的第三種學生,出國的主要原因,也可能是唯一的動機,就只是因為他們認為在拿國外學歷比較好在崇洋媚外的台灣就業市場中去壓本土畢業生。 我認識留美的台灣留學生中(指沒有綠卡或公民身分的台灣學生),可能5人中只有一人會留在國外發展。這只是我個人的觀察,但從中這經驗中我開始了解到為什麼。 以碩士班現在多為兩年內、甚至一年內就能畢業的情況看來,多數碩士生畢業時,英語還是無法跟人流利溝通。在這一兩年內,台灣留學生通常都會到該國各地去旅遊,該玩的應該都玩過了。而到了要找工作的時候,其實很多留學生想要留下來,但是一方面因為自己持有國際學生身分,另外一方面就是因為不理解當地的文化,找工作處處碰壁。 不可否認的是,留學確實不容易。要學習另一種語言、要習慣另一種文化,同時還得兼顧課業,沒有人認為這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海外留學,台灣生活 然而,我們除了探討結果以外更應該思考原因。以在美國留過學的學生為例,相信以下的故事你不會感到陌生:開學前,你參加學校召開的國際學生說明會,會場每張都是「外國」面孔,或許因為英語不好,你選擇不說話。沒多久,在會場你聽到了孰悉的台灣腔國語;不,或許你學校台灣人很少,你聽到了京腔的國語,你總算鬆了口氣。你不由得上前:「你們是中國人嗎?」 就簡單這句話大家開始閒聊。不久,學生會的「阿多仔」志工前來問你是否有問題,你們都笑了笑,搖了搖頭。最後,你跟這群「同鄉」的朋友出去吃飯。開學後,你跟著這群朋友參加了台灣或中國學生會。平時一起去買菜、一起吃飯、一起打麻將、一起唱KTV。兩三個月後,大家已經形影不離。 慢慢地,走進教室你碰到了你認識的美國同學,他用英語問你「嗨,你好嗎?過去這周末做了些甚麼?」 而對此你可能都會回答 「噢,沒甚麼,就讀書而已,哈哈......」。不久,你的麻吉來了,坐下後用國語開了句 「這幾天在幹麼?」,你們卻開始聊著上個周末跟朋友開車去州立公園、去吃大餐、去看電影等,一直聊到上課。下課後走過校園,你看到了同班同學在草地上彈吉他,你跟他揮手打了個招呼後從容離去。或許是因為語言能力不好,或許是因為文化有差異,總而言之,跟外國人講太多話很彆扭。 有天,你跟同班同學做分組專題,同組可能有來自不同地方的「外國」同學。熬到了11點,可能一位白人同學站起來說「我好累,我們去隔壁的酒吧吃個宵夜喝點東西再回來吧?」你可能笑笑地說 「不用了,我還有事情要做」。語畢,整組人走了,丟下你跟你的麻吉。你跟你的麻吉認為事情沒做完不該浪費時間,但是其他人卻認為適度休息才能夠發揮最高的功效。或許是文化不同,或許語言上有障礙所以大家都懶得解釋,總而言之,你們都不想多說。 再過幾個月,明天的超級盃(美式橄欖球)為美國一年一度之運動盛事。你一樣選擇了和同鄉麻吉一起看比賽。或許你所在的城市球隊贏得了冠軍,被這氣氛感染麻吉們選擇到市中心去跟狂歡的人們湊熱鬧。到了市中心,有些人臉上塗滿圖騰、有些人裸著上半身在街上奔跑、有的人拿著點了火的樹枝在路上大喊「我們贏了!」。你跟麻吉們看了,被這些瘋狂的「外國人」逗笑了,但你們始終與他們沒有互動。 這一切只是部肥皂劇,日復一日。最後,你畢業了。 你開始為工作而面試。走進了一間日光燈通明的小房間,面試官第一句話問你 「你好嗎?過去這周末做了些甚麼?」為了這面試你把過去所有專題、講義都複習過了,但是這句話你卻沒準備應對,所以你依然回了「沒甚麼,就是看書」。你以為這樣會讓面試官覺得你很用功,但實際上,面試官看你反應冷漠,索性就開始面試。或許你在面試題目上表現地差強人意,但別忘了,其實你們同校同系的同學程度都不會差太多。 出了房間,你鬆了口氣。離開前,你聽到另一位面試官與同班的「外國」同學在聊吉他。畢竟這只是閒聊,你也不以為意,從容離去。 幾個月過去了,你依然沒有找到工作。你會覺得自己好像對答都得體,你開始覺得是因為面試官偏袒美國人。當你發現同班的印度人、巴西人也慢慢找到工作了,你得到的結論就是面試官歧視華人。一方面是氣憤、另一方面沮喪,你終於在你的OPT(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選擇性實習訓練簽證)過期後,返回台灣找工作了。 (未完待續,請見:為什麼有些留學生不能回國(中))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為什麼有些留學生不能回亞細亞(上)
大學校園 分析59所私立科大,看看哪些因素影響招生?
技職校院的校務治理與人才培育應有公開透明的資訊及機制。圖為樹德科技大學學生在德國「iF 學生設計獎」中獲得首獎。(教育部提供) 學校校務治理與招生吸引力之間存在著甚麼樣的關係?隨著2016年大專校院一年級新生減少2萬多人,面臨第一波少子女化衝擊下,大學應該怎麼經營以吸引更多家長和學生的眼光,願意選擇就讀,對私立技職校院來說,是一個棘手的議題。 總招生名額調降與考試分發率降低 因應少子女化趨勢,教育部推動多項相關機制,包括「啟動數量調控機制」、「以註冊率來調減學校總量招生名額」及「以大學經費補助機制來調減招生名額」,2016年大專校院總招生名額為40萬982名,相較於2015年41萬5,638名減少1萬4,656名,其中技職校院減少1萬2,000名(含教育部扣減及學校寄存名額),相較於一般大學,技職校院減少名額之幅度大了許多。 大學學科能力測驗報名人數及技職校院的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人數2016年相較2015年亦呈現降低的狀態,2016年學科能力測驗報名人數相較2015年減少10,452人;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減少13,043人,技職校院減少幅度亦大於一般大學,如表一。 如果從2016年技職體系招生相關資料來看,2016年大一新生推估值較2015年減少11,201人,四技二專日間部總招生名額(高職生)相對減少了5,329人,甄選入學報到率降低了1.6%,考試分發率則降低了6.2%,以整體相對資料來看,考試分發率的微幅降低似乎是合理的現象,如表二。 民間網路排名系統,公布紅色警戒退場學校名單 2016年10月20日,「台灣大學排名網」採用教育部公開的資訊,包括2016年各大學招生(考試分發)缺額率、缺額人數、2015年註冊率及總學生數等資料,將全國142所大學進行排行,有15所大專校院被列在退場的紅色警戒名單,其中有13所是技職校院,各校為恐影響後續招生情形,紛紛對外說明校務發展現況與提出抗議。教育部技職司表示,該網站排名的指標太過粗糙,大學退場不是那麼簡單,大學會不會面臨退場危機,關鍵是教學品質和財務狀況,而不是單看學生數和註冊率。 招生吸引力潛在相關因素分析 為了解技職校院在這波少子女化浪潮中是否居於劣勢,以及學生選擇就讀學校之相關潛在因素,提供技職校院校務治理之參考,本研究從教育部、社團法人台灣評鑑協會及技職校院公開網站中蒐集2014年72所學校的相關資料,包含13所國立與59所私立技職校院進行分析。本次蒐集之各校資料包含:學校地處區位、學生數、每生成本、財務盈餘,評鑑結果(代表學校校務治理之良窳)、是否為教卓學校(含頂大)及2016年技職校院考試分發率等7項資料,以單變項與多變項迴歸方式,剖析技職校院校務治理有那些潛在因素對吸引學生就讀具有相關性。惟因國立學校的考試分發率均為100%,所以本研究排除國立學校相關因素分析,以59所私立學校為分析對象,結果如表三及表四。 2016技職校院考試分發率,單變項迴歸模式分析結果 本節以單變項迴歸,分析學校地處區位、學生數、每生成本、財務盈餘,評鑑結果、是否為教卓學校(含頂大)等六個變數,每個變數和考試分發率的關係,分析結果如下。 1.就學校地處區位來看,地處北、中、南、東四區之學校與考試分發率沒有呈現顯著意義。此似與一般大眾之認知有差異,惟因可蒐集到之資料有限,我們無法排除學生因為家庭經濟因素而選擇區域學校就讀的可能性,例如學生因家庭經濟因素,選擇住家區域附近學校就讀,以減少交通費及住宿費等家庭經濟之負擔等。 2.就學生規模面向來看,學生人數介於10,001-15,000名之學校,P值<0.0001;大於15,000名之學校,P值=0.0004,均達顯著水準,顯示學校規模愈大,考試分發率愈高。 3.就每生成本面向來看,每生成本>10萬元之學校,P值=0.0037,達顯著水準,顯示每生成本高於10萬元之學校,考試分發率較高。 4.就學校盈餘面向來看,有盈餘學校P值=0.0095,達顯著水準,顯示學校有盈餘,考試分發率較高。 5.就評鑑結果面向來看,評鑑通過與否與考試分發率沒有呈現顯著意義。理論上,學生會依據教育部所公布之學校評鑑結果與財務資料等來選擇適合自己就讀的學校,但依據分析結果顯示,卻未必如此,推測可能是技職校院評鑑結果一等之校數比率將近九成,教學品質之鑑別度不高所致。以上提供教育部參考。 6.就學校是否為教卓學校(含頂大)面向來看,教學卓越學校P值=0.0007,達顯著水準,顯示有獲教育部補助之教學卓越計畫學校,考試分發率較高。可見教育部推動的教學卓越計畫對教學品質之提升,有相當助益。如何吸引更多學生就讀,是私立技職校院面臨的挑戰。 2016技職校院考試分發率,多變項迴歸模式分析結果 本節以學校地處區位、學生數、每生成本、財務盈餘,評鑑結果、是否為教卓學校(含頂大)等六個變數為Y軸,新生分發率為X軸,以多變項迴歸探討其間之關係,結果如下。 1.就學校規模面向來看,學生人數大於15,000名之學校,達顯著水準,P值=0.0149;顯示學校規模愈大與考試分發率有關。 2.就每生成本面向來看,每生成本>10萬元之學校,P值=0.0366,達顯著水準,顯示每生成本高於10萬之學校,考試分發率較高。 3.以學校是否有盈餘面向來看,有盈餘學校P值=0.4370,未達顯著水準,顯示學校有無盈餘,與考試分發率無絕對相關。 4.就學校是否為教卓學校(含頂大)面向來看,教卓學校P值=0.0740,未達顯著水準,顯示有無獲教育部補助之教學卓越計畫學校,與考試分發率無絕對相關。 綜上所述,整體來說,從單變項迴歸模式分析結果看來,2016年技職校院考試分發率與學生規模、每生成本、學校盈餘及學校是否為教卓學校(含頂大)等因素都具顯著相關性。從多變項迴歸模式分析結果看來,則與學生規模及每生成本具有顯著相關性。本研究以多元面向的六個校務治理因素與考試分發率做迴歸分析,雖尚有諸多因素未納入探討,但從本研究的實證不難推知,不宜僅從學生數多寡的單元面向因素,即作為學校是否應該退場之判斷標準。 儘速建立大學公開透明資訊之機制 數據運用時代來臨,也是各國高等教育發展的趨勢,大學運用校內外相關數據以校務研究方式,提升校務專業治理能力及培養高強素質人才貢獻國家社會,亦是教育部這些年鼓勵大學前進的方向。目前教育部除每年公布各大學系所的註冊率外,2016年12月將新增公布各學制的註冊率,2017年12月則會公布各大學全校性的註冊率及財務資料,讓學生選大學時有更充分的參考資訊。 如何吸引更多學生就讀,是私立技職校院面臨的挑戰。圖為南臺科技大學戴謙校長在「高等教育校務研究」國際研討會中,分享該校運用大數據分析調整招生策略的經驗。(葉耿亞/攝) 有鑑於目前教育部推動的寄存措施,將實際的考試分發率與註冊率模糊化了,如此還是有可能讓學生或家長在選擇學校或系所就讀時,因資訊不夠透明化而誤選,建議註冊率公布時應以扣除寄存後之數據呈現,以顯示實際招生樣貌;另外亦建議,除了註冊率及財務資料外,學生入學前的學習歷程、健康狀況、畢業後就業狀況及薪資等亦應建立一套提供透明資訊的機制,讓大學可以擁有更多資料做更多面向的實證分析,回饋校務發展,亦可減少外界對數據的誤解與謬用,讓學校走得更穩健,給學生一個安心受教的環境及許他們一個有希望的未來。 ◎參考文獻 Watchman(2016)。你的母校溺水了嗎?2016大學退場名單預估排名。取自台灣大學排名網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評鑑雙月刊第65期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技職校院校務治理與招生吸引力間關係之探析
海外校園 德國教育十歲能力分組,壓力更勝台灣
Photo credit: Chris Yarzab via Visualhunt / CC BY 一談到德國教育,大家都以為非常自由,但是它所牽涉到的過早能力分校的問題,影響學童身心發展,卻很少被提及。德國教育一般人都以為是依照學生性情而分校,但是德國四年小學教育,五年級就上中學,以學習能力被區分出三種不同特性的教育體制,對學童不到十歲的心靈,可以說是打擊不小。十歲不到或才剛滿十歲的學童就被依能力區分好壞,在我們一直不允許分班的台灣來說,可能無法想像。 過早能力分校,打擊自我肯定 因此,也讓慢熟的學童在學校中得不到適性的教育,或對於學習興趣缺缺。學童分校之後,自覺能力被社會定型,被分到最差學校的基礎中學學童,會感到自己沒有別人好,而自認為自己愚笨而容易自我放棄。 過早的分校、定型過早對成人的教學較為簡單,但對還不到十歲的孩子能力區隔定型,是對他們自我肯定的一大打擊。一般來說,實用學校的教學不重視字母拼音正確的學習,讓很多德國人唸了九年或十年書之後還無法讀懂與書寫一般的文章與書寫。近日報導在尼德薩克森邦(Niedersachsen)統計,竟有60%的人,包括就職工作者仍不能正確讀寫,這也顯示德國一般教育確實仍有盲點存在。 普通高中有學習升學壓力 德國因為重視實用的技職教育,五年級就升上中學而分校。中學以後,普通高中要唸八年制或九年制的高中,是以上大學為目標的教學導向,讓學生倍感壓力。早在分校前的四年級,學生就因為被分組教學而感受得到壓力。資質好的學生在私校會被分組教學提早訓練,希望獲取上普通中學的優先可能。未獲得特別訓練的學童,自知資質不夠好,心理上的競爭在小學四年級就開始了。公立小學有成績分等,也參考家長意見,老師可以推薦,家長也可以參與決定上哪種學校。 分校之後,普通高中在上五年級就可以感受到學習的壓力。德國過去是高中九年制才上大學,目前為配合國際潮流而改為八年制。八年級制的學生學習更密集,壓力更大。不管是八年還是九年制普通高中生,在升大學前的最後兩年,因為成績要作為申請大學考試的分數,所以不敢大意,生活也戰戰兢兢。 另外,在高中學習的八或九年中,只要一學期中其中有一主科成績太差,可能就要留級或轉為其他較差的實用中學。誰說,德國唸書沒壓力?他們不是考上某明星學校就可以暫時減緩壓力。台灣高中還有補考,有二一、三二等規定,還給學生機會。 德國普通高中,如果學生因為老師教得不好影響學習興趣,或老師有偏見,在一個主科上沒爭取到一定成績,就會被淘汰或留級。有些學生資質好,但遇到不良老師影響學習興趣,而被迫換校留級,比比皆是。不過即使是以大學為導向的高中,也會要求學生實習,了解自己的性向。 高中生在最後兩年必須小心翼翼,步步為營。甚有在家長上班時,也會接到就讀普通高中的孩子打電話到上班的家長手機,討教如何準備考試,為的就是要立於不敗之地。德國學生有不好的科目要加強,也像台灣要補習。高中唸完,考大學那幾天的考試,是根據組別而考。通常是考三個筆試,一個口試學科。一個考試考一天六到八小時,全是申論題。口試學科是自己學校老師考,其他筆試是全國統一一天考試。整個考試日期分散在兩個星期中考,不像台灣是兩天或三天考完所有的八個科別或十個科別,雖然德國每個邦都不一樣,但原則近似。 職校訓練畢業,16歲有薪水,18歲可經濟獨立 在另兩類中等學校中,又分基礎與實用中學。這些學校對學生知識要求不高,多讓學生有長一點的時間實習,也可多探索自己的性向。 學生在九年級或十年級畢業後和企業建教合作,當學徒職訓一般要三年,才能取得職業證照。舉凡販賣肉品、油漆、水電、浴室水管裝修、暖氣裝置、助理護士與護士或理髮等職業,都需要證照才能進入職場工作。順利的話,18歲職訓結束就可以與該企業簽約上班工作。職訓三年期間學徒一開始就有收入。學校與企業的建教合作,在職訓期間第一年就給學徒薪水,這也讓許多學子有強烈誘因提早進入職場,經濟獨立。 貧窮家庭不鼓勵上大學,社會階層流動低 德國學童因為不到十歲就依能力分校,再加上貧窮家庭家長不看好孩子就讀大學,延緩就業,故多不希望孩子上大學。這也讓德國成為世界上社會階層流動性最低的國家。 也就是說,不是生於父母為大學畢業的家庭,其學生上大學的比例是世界最低。社會階層鮮少流動,也是德國社會的隱憂。近年來德國上大學的學生比例較以往提高,建造業、粗重的手工製造業面臨嚴重人才荒。部份大學教授認為,許多現今進入大學的學生多資質不夠好,應選擇比較實際的技職訓練學校,才不會拉低學校教學的素質。這類看法反映了德國在全球著重高等教育提升的變化中,也受到一定程度的衝擊。 在富裕的社會中,年輕人要適切找到自己的路,不把大學當非唸不可的「義務教育」,其中也有自身摸索性向的難處。而這正也是全球教育應該再反省、導正的問題。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德國中學教育優劣:十歲能力分組 壓力更勝台灣
大學校園 如何準備校務評鑑的「自我改善與永續發展」?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16年)指出,在確保我國大學校院校務評鑑機制能與國際並駕齊驅的前提下,第二週期校務評鑑實施計畫評鑑項目設計,主要係參酌主要國家高等教育校務評鑑機制之實務,在品質保證精神下,結合計畫、執行、檢核、行動(Plan, Do, Check, Act)之PDCA品質循環圈概念,以展開一連串追求校務評鑑改善的行動。 同時,結合第一週期校務評鑑的成果與評鑑理念,校務評鑑共分為四大評鑑項目,包括:校務治理與經營、校務資源與支持系統、辦學成效,以及自我改善與永續發展,各評鑑項目所列為核心指標,屬共同必須評鑑部分。為鼓勵受評學校發展與展現特色,受評學校得採下列兩種方式之一種或兩種並用方式接受評鑑,以呈現特色或符應政策需要:(1)在各核心指標下呈現特色;(2)在各評鑑項目核心指標之外,自訂特色指標呈現特色。 本文針對校務評鑑中「自我改善與永續發展」項目及其核心指標(參見表一)予以解析,並輔以作者所服務的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為例說明,希望有助於各校校務評鑑的準備,並有益於各大學校務治理能持續達成自我改善與永續發展之目標。 如何準備校務評鑑 評鑑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或方法,目的在獲悉受評機構之目標達成程度。由於大學同時肩負著教育、研究及服務三大任務,校務評鑑的目的無疑是了解受評大學的上述三大任務之實際達成情形。從受評大學的角度而言,為了在接受校務評鑑時,有助於外部評鑑委員於短短的訪評時間內,能掌握可真實反映出受評大學的有關資料,評鑑之前的準備工作十分關鍵。根據作者個人長期參與評鑑的理論研究與實際經驗,提出下述作為各受評大學準備校務評鑑之參考: 1.成立校務評鑑指導委員會並邀請外部專家參與,以針對校務評鑑準備工作的準則與方針提供指導性意見,並納入外部專家意見。 2.在校級和院級分別成立自評推動委員會,雖然是校務評鑑,但除校級之外,成立院級自評推動委員會有助於涵蓋各院之下各教學研究單位。 3.校級自評推動委員會宜由副校長擔任召集人,院級自評推動委員會宜由各院院長擔任召集人,以利發揮協調全校與各院校務評鑑之準備事宜。 4.應建立全校整合性校務評鑑資料彙整中心,並以E化方式處理,即可於平時掌握各項有關資料,作為校務決策參考,亦可節省校務評鑑準備資料時間。 5.在校務評鑑準備過程上,宜有(1)從自評發現可改進之項目;(2)擬定有效的改進措施;(3)確認改進措施之有效執行;(4)蒐集證據,以證明可改進之項目已獲得改進。如此受評大學可發揮接受評鑑持續自我改進的作用。 6.應建立以學生學習成效為核心之教學精進機制與特色。大學的主要核心任務是教育,持續精進現有教學實務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至為重要。 7.學校宜有明確的自我定位,並展現出提升學生就業力之努力與有關措施。儘管各受評大學的主客觀條件不同,但遵循此自我定位,不論何種大學之定位,均有教育其學生就業與未來生涯發展的相同目標。 8.凝聚全校教職員生共識,全力投入於校務評鑑之準備工作,將校務評鑑視為強化全校凝聚力、向心力之發展契機。 如何準備「自我改善與永續發展」項目 針對刻正進行的大學校務評鑑,各大學如何準備「自我改善與永續發展」之評鑑項目,以下分成整個項目與各核心指標依次闡述之。 ▌整個項目 各大學在準備校務評鑑的「自我改善與永續發展」項目之整個項目工作上,可參考下述: 1.應用全面品質管理PDCA的概念,展開一連串追求校務評鑑改善的行動(Lee, Wei & Wang, 2013)。 2.進行自我評鑑時,各受評之大學校院應針對評鑑項目的現況做完整描述,進而進行優勢與缺失分析,並提出未來改善建議。 3.以方便評鑑委員查閱資料方式,陳列校務有關的文件資料。 4.善用圖表呈現校務績效或有關成果之跨年進步情形。 5.提供有關證據資料顯示有關問題的解決及改善。 6.須對原始資料提供分析比較,以利了解有關的事實現象或趨勢。 ▌各核心指標 此次校務評鑑「自我改善與永續發展」項目下共有四個核心指標,以下依次說明如何進行準備。 1.學校內外部評鑑結果之使用、檢討及改善作法 在此項核心指標的準備上,可依循的作法包括(Joint Information Systems Committee , 2017):(1)進行持續且反饋性對話,以利持續改善;(2)根據改善情形,修正預期成果,並檢討未能符合預期的原因;(3)建立改善循環機制,以利提升改善成效;(4)據以修改或擬定新的改善計畫,以利改善現況或解決問題。至於在實務上,亦可參考持續改善的六個步驟來進行,詳如圖一所示。 2.學校創新作為與永續發展之規畫與作法 此項核心指標之準備上有二個重點,一是創新,另一是永續發展。因此在創新上,可參考圖二創新流程,從盤整研究學校現況開始,接著進行有關的研究與調查,以利確實掌握現況與問題所在,然後界定進一步發展所可能面對的挑戰,提出有關的想法並檢測其可能性,最後將有可行性的創新想法付諸實現,詳如圖二所示(Centrefor Process Innovation , 2017)。 至於在永續發展上,則可參考圖三永續發展的向度,並針對各個有關向度,研議永續發展的有關規範與具體作法。 3.學校維護教職員及學生權益之作法 在學校維護教職員及學生權益作法上,包括:(1)透過多元途徑,增進師生利害關係人體認學校教育主體是學生,以確保學生有效學習為校務發展之最高準則;(2)明訂保障學生學習及有關權益相關辦法,以確實維護學生的學習權;(3)根據教師學術專長開授課程,且能有效引領學生進行專業學習;(4)維護學生在校內外安全,並能定期實施意見調查,以利即時處理學生關注問題;(5)明定教職員工權利義務,且能彙整成表件資料並於網上公告。 4.學校確保財務永續之機制與作法 此一核心指標之準備可參照圖四,從學校整體目標出發,進行有關的策略發展,然後進行具體規劃,最後做成有關的年度財務報告,持續循環進行之。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實例 以下以筆者所服務學校為例,闡述如何推展「自我改善與永續發展」的具體作法。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是一所培養師資為主的百年學校,在校務發展願景上強調「創新經營」、「邁向卓越」及「永續發展」,其中的「永續發展」是重要的一項發展願景。在當前我國高等教育發展上,政府對公共經費強調「經營績效責任」的新公共管理趨勢,身為公立大學應善用有限的公共教育資源,以發揮最大效益,並能有效分配經費來支持學校的永續發展。 以「永續發展」的向度而言,不論是在教育及文化、經費與資源及校園環境各向度上,均有永續發展的考量及其作法。例如在經費與資源方面,特別需要在校內建立依循教職員生的共識來分配經費,以利學校永續發展,詳參考圖六。 以自我改善而言,前已指出臺中教大是以師資培育為主的大學,因此在師資生培育上,不斷掌握現有情況及其跨年變化情形,以利了解是否持續自我改善。表二顯示臺中教大師資生參加教師資格檢定考試通過情形,以通過率而言,各年度均高出全國通過率甚多,例如100年度通過率79%,高於全國通過率58.91%;104年度為80.07%,高於全國52.99%。此即是以證據為本的客觀數據自我檢視,證實臺中教大在此方面持續進步,確實達到不斷地自我改善。 再以臺中教大與各縣市政府合作的實際情況而言,不僅是國內各大學中每年擁有最多的公費生,並為偏遠學校培育出優質師資,此已彰顯出學校在此方面的自我改善具體成果,並成為學校的發展利基。 從上述具體實例顯示,各校宜有客觀數據來展現自我的發展利基與自我改善成果,如此不僅可在校務評鑑時展現自我改善績效,並可作為校務經營自我檢視,以利持續強化進步的發展動力。 結語:大學評鑑可能產生之後續衝擊影響 根據本文前面之解析及實例剖析結果,最後提出下述幾項論點,作為結語。 ▌評鑑結果影響學校形象與聲譽 校務評鑑將會影響學校形象,更會影響學校的聲譽,千萬不能輕忽。在校務評鑑的準備上,宜善用此機會來自我檢視與改進,並建立良好的學校形象與聲譽。 ▌影響學校爭取教育部競爭型獎補助資格與機會 現今政府的政策經常強調競爭型經費,設定的條件特別與評鑑成績有關,因此未能獲得校務評鑑通過,對學校將會產生負面影響,不僅可能會喪失獲得補助的機會,也不利於學校的正向行銷。 ▌影響學校領導者之威信 校務評鑑結果不理想會影響校內外利害關係人對學校領導者的評價,不利於其領導威信與領導效能的發揮。 ▌影響學校系所招生及未來發展 校務評鑑成績不佳將直接影響學校的未來發展,尤其是我國正面臨少子化生源減少的挑戰,校務評鑑成績將會影響系所的招生,尤其媒體報導效應更會加大其作用,不可不審慎以對。 ◎參考文獻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16)。106年度第二週期大學校院校務評鑑實施計畫。臺北市: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Centre for Process Innovation (CPI). (2017). The innovation proces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uk-cpi.com/news/the-innovation-process/ ※Joint Information Systems Committee (Jisc). (2017). Transforming assessment and feedback with technolog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jisc.ac.uk/full-guide/transforming-assessment-and-feedback ※Lee, L. S., Wei, Y. S., & Wang, L. Y. (2013, April).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al and program evaluations in Taiwan and the emerging roles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Accreditation Council of Taiwan (HEEAC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Network for Quality Assurance Agencies in Higher Education (INQAAHE) 2013 Conference, Howard Civil Service International House, Taipei, Taiwan. ※León, P. (2001). Four pillars of financial sustainability. Arlington, VA: The Nature Conservancy.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評鑑雙月刊第66期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校務評鑑中的自我改善與永續發展──以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為例
高中校園 身障生上大學也需適性選讀
來源:pixabay 教育部為了增加身心障礙者升大學的機會,於民國90年開始,辦理「身心障礙學生升學大專院校甄試」(以下簡稱身障甄試)讓各障礙類別學生報名,由各大專院校評估後進行不同類別的名額開缺,身心障礙學生先進行學科考試,成績出來後再讓學生填寫志願序。這看似積極性的差別待遇的背後,特殊生其實並沒有選擇喜愛科系的餘地。 各障礙類別特殊生,在生活中因為先天或後天的限制而無法像和普通生擁有同等的學習力,導致在一般高中升大學的管道,例如指定科目考試、申請入學等制度下成為最弱勢的一群,因為如此,幾乎每一位特殊生升大學,都是依身障甄試的制度來入學,可以從中看出身障甄試對特殊生而言的重要性。 特殊生也需適性選讀的機會 身障甄試的問題在於名額的限制。假使今天學習障礙者想讀社會工作學系,以106年度的簡章來看,除了臺灣大學與金門大學以外,沒有其他學校開設社會工作相關學系;又或者是如果想讀哲學系,除了華梵大學外沒有其他哲學系可供選擇。另外,還有很多科系一個名額都沒有開缺,這樣就會造成特殊生即便認真讀書、甚至成為當年榜首,卻因為簡章內沒有自己想讀的科系,逼不得已只好選填與自己興趣不合的科系來就讀。 先天的限制使得特殊生成績不如常人,根本無法用普通升學制度與其他學生競爭,即便特殊生努力讀書也無法填自己想要的科系。此種不平等且令人感到無奈的制度,正是筆者認為缺少積極性差別待遇的地方。 去年筆者透過委員對教育部請願,請願內容得到回覆結果三點如下: 一、身心障礙學生升學大專校院,除可參加各項大學多元入學方案的升學管道,還有單獨招收身心障礙學生考試。 二、已經有補助大專校院資源教室經常門及資本門經費,鼓勵開設。 三、大專校院近三年提供招生名額已多於報考人數。 教育部一定也瞭解,申請入學管道本身就對特殊生不利,單獨招生開的名額與科系又相當少,甚至只有兩所國立大學。教育部只以簡單一句「有補助金費經費來鼓勵大專院校開設」為由,認為單獨的經費補助能使特殊生能有更好的學習環境,即便招生名額多於報考人數,也不代表特殊生都有適性地選到自己所想要的科系。 期待實質公平的待遇 當然,筆者了解大學自有其評估考量,其學校設備是否完善、無障礙空間設計是否完整,又或者是學習內容對特殊生是否適合,都是大學端應該考慮的。不過這也間接表示,社會整體的價值對特殊生還是有一層區隔,教育考試制度明顯地把特殊生區隔在公平條件之下,各校從預設立場去思考哪些障礙類別的學生適不適合來就讀某系,而非讓特殊生自己去選擇所喜愛的科系。「因為沒有完善的無障礙空間,所以不招生特殊生」並非理由,學校應該積極建設一個良好的無障礙空間,而不是以此作為排斥學生的理由。 另一方面,大學教育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可以接受不同面向的學生,不論是特殊生或是家境清寒者,擁有來自不同社會背景的學生,大學的教育才能有更多不同階級、出生背景的討論與思維。目前臺灣頂尖大學的多數學生卻皆為富者,讓臺灣社會差距越來越大,也讓那些從小出生於菁英階級的孩子,一輩子都無法理解弱勢、特殊生的思想與困難之處。 努力考取一個想要的科系,是一件這麼難的事情嗎?真的期望,臺灣有一天對於特殊生是實質的公平、實質的積極性差別待遇。現今還是有許多政策可以改變,像是可以改為學院制開設,或者是全部開設設定達標門檻。希望整體社會或大學端,不要再把特殊生貼上適合讀某些科系的標籤,除去先天差異,我們付出的努力並不比一般生來得少。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身心障礙升大學甄試:沒有選擇的餘地,還算是公平嗎?
大學校園 第一科大如何自我定位,走向創業型大學
我國於民國100年採用認可制評鑑辦理高教體系第一週期校務評鑑,開展大學校院校務改善的作為,而將於今(106)年至明(107)年辦理的第二週期校務評鑑,則尊重各校的自我定位與教育目標,且評鑑項目指標設計能讓各校展現辦學成效與發展特色,並促其自我改善與永續發展。評鑑項目共分為「校務治理與經營」、「校務資源與支持系統」、「辦學成效」及「自我改善與永續發展」等四大項目(如圖一)。 第二週期校務評鑑的理念與目的 簡言之,第二週期校務評鑑以各校自我定位為基礎,由熟稔校務的專家學者就其發展目標進行專業、嚴謹的品管機制,期能引導學校透過計畫(Plan)、執行(Do)、檢討(Check)、行動(Act)的PDCA品質循環過程,持續改進與提升辦學品質。而相對於前次校務評鑑,第二週期除了持續檢視學習成效與自我品質保證之外,更強調落實學校的自我定位、展現辦學成效與特色,以及善盡大學的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 儘管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屬於技職體系,不列入此次校務評鑑的對象,但明確的自我定位與辦學特色實為每一所大學提升競爭力的必要條件,在自我精進的原則下,第一科大仍可使用高教體系第二週期校務評鑑核心指標3-1「學校依自我定位下之辦學成效」據以檢視自我定位與辦學成果。 本文特以第一科大為例,依序說明如何找出學校自我定位、如何訂定發展策略與落實定位的具體措施,以及推動在地連結、善盡大學社會責任,最後以自我改善機制做一結論。 創業型大學的自我定位與發展策略 第一科大依辦學宗旨、審視內外部條件、順應社會發展趨勢,並歷經圓桌會議與校務會議討論,決議以「創業型大學」作為發展定位,以具體實現強調「就業力、實作力、創新力」的技職教育目標,成為一所擁有創新與創業精神之國際化科技大學(如圖二)。 在全球化發展與國際競爭的挑戰下,不論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或是歐盟都強調,大學必須將創業技能和創業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作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標。為了型塑發展特色,第一科大率先在2010年宣示轉型為「創業型大學」,透過建置完整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ecosystem),提供學生「跨域」、「創新」、「實作」、「參與」的學習環境,致力於培育學生「具備創新的特質,並擁有熱情(Passion)、投入(Commitment)與分享(Sharing)的創業家精神」。 第一科大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落實以下四個發展策略:(1)引導學生跨域進行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學習解決問題、啟發創造力;(2)鼓勵學生勇於試錯、檢驗創意;(3)建置基礎設施,讓學生能快速產製原型(rapidly prototype),動手做出心目中的「作品」;(4)建立激勵機制與舉辦系列培育活動,篩選與媒合團隊,輔導師生研究成果與創意商品化。 創業型大學具體措施與辦學成效 ▌建立First Tech創業生態系統 一個建構完整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如圖三),能藉由課程、活動、資源,以及基礎設施,結合教育與育成機制,營造出友善的創新創業環境,讓校園的研究成果商品化、創意發想產業化,進而創造商品與服務的新價值。 ▌成立專責推動組織 成立「創新創業發展院」,由副校長兼任院長,以整合行政與學術單位資源,藉以掌握重要策略之執行,加速創新創業生態系統運作綜效。 ▌創新創業教育 開設校必修「創意與創新」課程,以及跨院「創新與創業」相關學程,並出版《創新創業首部曲》、《創業管理》等共通性教材,以及配合書籍內容拍攝「小資創業日記」微電影;另外,出版《方法對了,人人都可以是設計師》專書及教具,以作為各校推動三創教育之入門參考教材。 ▌創新創業育成 為了發掘學生創新創業潛力,學校開設「創業星光班」,輔導學生設計思考、撰寫商業模式,並建置「創業培育室」及「微創業空間」,由專業經理人提供創業諮詢與輔導,讓學生創意產品試驗創業。此外,辦理「傑出總裁講座」、「創業校友講座」等,進行經驗分享,並設立南臺灣第一個校園天使投資基金,協助師生創業募資。 ▌創客實作與產學鏈結 第一科大團隊特地前往美國取經,實地考察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等世界名校,汲取創意空間設計理念,建置「創夢工場」及「創客基地」。其中「創夢工場」自2015年5月啟用至2016年底,已吸引國內外產官學界人士超過6萬人次造訪,並經教育部指定為「南區大學創新自造教育基地」,且於2016年通過FabLab(fabrication laboratory)國際認證,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成為臺灣唯二通過國際認證的學校,能有效鏈結國際創客社群。 第一科大的典範科大計畫除了建置「跨域實作工場」、「智慧製造實作工場」外,更興建「產業創新園區」,提供場域與產業合設研究中心,目前已有臺灣高速鐵路、富強鑫精密工業等8家公司進駐。因空間已滿載,故第二期園區也在今(2017)年2月動工興建,能有效深化產學合作。 ▌建立激勵制度 學校為促進研發成果宣傳,引進專業廠商協助教師拍攝研發成果商品化影片,並訂定「教師創新創業激勵辦法」及「學生創意發想產業化激勵辦法」,促進媒合產學合作。 由於創業型大學的定位明確,且符合高教發展趨勢,第一科大辦學成效已顯現,除了獲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典範科大計畫外,並獲教育部選為推動商業4.0及智慧商務召集學校;連續多年躋身英國QS亞洲最佳大學前300大,係南部技職校院唯一;2016《天下雜誌》590期譽為與國立臺灣大學、國立交通大學並列臺灣最積極推動「財金跨資訊」的校院;1111人力銀行2016雇主最滿意大學調查,企業最愛技職校院全臺第5名;以及《Cheers》「2016校長互評辦學績效進步卓越大學TOP20」第15名。 在創業教育方面,第一科大亦頗有成果,2016年已分別獲教育部大專畢業生創業服務計畫通過件數第三次全國第一、全國技專校院學生創新創業計畫書評選競賽連續兩年決選隊數全國第一、科技部創新創業激勵計畫「創業傑出獎」首獎等。 扎根創客在地教育,第一科大與180餘所學校簽署創客教育策略聯盟。(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提供) 以校務發展為基礎,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創客教育向下扎根 學校藉由在地連結,期能成為帶動高雄地區創意創新教育領頭羊,已辦理中小學生創客體驗課程、高中職物聯網創客體驗營、赴馬來西亞高中舉辦手創工作坊科學營,以及與高雄市教育局合作辦理「科技自造夢工坊」種子師資研習營。 ▌金控中心資源共享 第一科大擁有全國首創「實習金控中心」及「兩岸財金教育中心」,已與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及多家金控公司簽訂合作協議。而為達到資源共享,更建置「金控教育雲」,克服人才培育跨越區域的限制,提供18所大專校院與高中職2,615個帳號參與實習課程,共同推動商業4.0人才培育;另辦理全國投資模擬競賽、跨校聯合考照活動,以及舉辦高中職金控體驗營、財金專業領域之種子教師研習營等。同時,與國教署合作支援高中職特色課程及校外實習方案,提供學生職場體驗與實習,達到「做中學,學中做」的成效。 ▌首創「傳愛還願助學計畫」 為協助學生安心就學,學校於2010年首創「傳愛還願助學計畫」,以「你助學、我服務、他還願」為理念,結合助學與志工社會服務,投入傳愛志工服務,發展成獨具特色的「十大愛」服務,藉此培養人道關懷精神,體現生命價值,形成永續不斷愛的循環,並使傳愛服務成為師生力行實踐的理念與傳承的精神。 落實自我改善機制與永續發展 第一科大為確保高等教育品質,藉由自我解析強弱機先,確認創業型大學之特色定位,並擬定校務發展計畫,型塑特色。另為達成教育目標,確保校務永續發展,也落實以下自我改善機制,包含: (1)建構「教學全面品質管理」品保系統。 (2)為提升行政同仁服務職能,開設行政領導班、行政創新班。 (3)藉由年度圓桌會議,以凝聚校務發展共識。 (4)年度各單位業務報告,定期檢視行政效率效能。 (5)藉由校務興革建言系統、學生及職工與校長座談,以及行政服務滿意度調查,提高行政效率及服務品質。 (6)推動自辦外部評鑑計畫與國際專業機構認證。 (7)彙整各評鑑委員意見,追蹤列管,限期擬定改善策略。 第一科大期望藉由上述持續自我改善的作為,精進內部管控作業程序,降低經營管理風險,確保組織運作能有效率的推動執行校務發展計畫,讓學校成為引領創新創業風潮的國際化科技大學,培育產業專業人才,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評鑑雙月刊第66期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創業型大學的自我定位與辦學成效:以第一科大為例
大學校園 【2017黑克松】第一屆技職盃,北科大奪冠
「2017年智慧生活・自造黑客松:技職盃全國大賽」的評審團大獎由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的「MEIT」奪得,可獲頒新臺幣20萬元獎金。而雲科大、虎科大、屏科大等12隊則分別榮獲最佳獎項以及佳作。 配合近年來自造者運動(Maker Movement)強調共創、共享的思想潮流,鼓勵各級學校師生及社會大眾參與動手實作,教育部補助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及國立勤益科技大學為五大自造教育推動基地,培訓自造教育種子師資,帶動相關課程教學,並開放基地資源供各級學校師生及社會大眾實作體驗。今年度並規劃由五大基地聯合辦理第1屆技職盃「黑客松」競賽,參賽者須在短時間內,經由密集思考及團隊合作,實作出具創新技術與實用效果的成品。 總決賽兩天一夜,獎金高達20萬 第1屆技職盃「黑客松」全國總決賽總計50支參賽團隊完成報到,在兩天一夜的賽程中,使用主辦單位提供的有限材料及機具,針對競賽主題完成作品,角逐佳作5名(獎金各新臺幣4,000元)、最佳技術/設計/創意/簡報/創造價值/人氣等獎項6名(獎金各新臺幣2萬元)及評審團大獎1名(獎金新臺幣20萬元)。 競賽第一日當場抽籤決定競賽主題為「高齡者腦力訓練之智慧裝置」,參賽團隊即由討論失智長者的生理、行為變化開始,嘗試去理解失智長者,進而同理他們的感受,再透過實作技術,為長者們設計出活躍腦力的互動裝置或遊戲。競賽第二日接受評審委員的檢視及詢答。 第1屆黑克松技職盃獲獎名單 總決賽前先要過三關 在參加「智慧生活自造黑客松技職盃全國大賽」總決賽前,參賽隊伍先要經過「賽前訓練課程」、「分區競賽及不分區菁英賽」、「進階訓練」等訓練與競賽。 【賽前訓練課程】:106年4月接受技專校院學生組隊分區報名,並安排賽前訓練課程,訓練內容除包含技術類型課程,並規劃「食」、「衣」、「住」、「行」、「育」、「樂」、「老」、「幼」等八個「智慧生活」不同層面的思考培力重點,另於訓練過程中搭配「黑客松賽前暖身-破冰Demo賽」,使參賽團隊能針對訓練成果進行驗收,並於賽前模擬真實參賽情境。 【分區競賽及不分區菁英賽】:106年5月6日至7日由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及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分別辦理分區預賽,另由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於106年7月1日辦理不分區菁英賽,經相關機制之評選輔導,共選拔出17校83隊約240人進入全國總決賽。 【進階訓練】:依入選全國總決賽隊伍之性質與能力,以專業訓練課程培訓團隊在短時間內進行創意發想,提出實際可行的方案並實作產出。 藉由聯合全國技專院校、連結民間自造者社群的競賽系列活動,希望使年輕學子經由「學中做」、「做學想」的過程,實踐自造者運動的目標,透過密集思考的創意發想,勾勒未來更加便利的人類生活,並落實創意,動手解決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 競賽過程中各種形式的創作,後續將由自造教育推動基地團隊進行諮詢輔導,評估結合產業市場需求的可能,希望能由創意實作衍生出創新與創業。 ★資料來源:「2017年智慧生活・自造黑客松:技職盃全國大賽」活動官網
大學校園 工程及科技教育系所為何要有IEET認證?
中華工程教育學會(IEET)是教育部認可的專業評鑑機構,所推動的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是國際認可的制度,由系所自動自發參與,具備維護畢業生、校友權益及明確展現學生學習成果的優點。 IEET剛於今(2017)年3月中旬公告105學年度認證結果,許多最早參與IEET認證的學校,如中原大學、逢甲大學、國立臺灣大學等已有超過12年執行認證經驗,認證結果相當良好,相信大家對這些學校近年來在教學上的成果展現也都有目共睹。 世界一流大學自動自發持續參與認證 IEET自2004年起推動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都是由學校的系所自動自發參與。目前涵蓋工程教育(EAC)、技術教育(TAC)、資訊教育(CAC)、建築教育(AAC)和設計教育(DAC)等五項專業類別教育認證,其中前三類別認證系統已經受國際認可,包括EAC已與華盛頓協定(Washington Accord)、CAC與首爾協定(Seoul Accord)、TAC與雪梨協定(Sydney Accord)接軌;而AAC目前則為坎培拉協定(Canberra Accord)準會員。 另外,世界一流大學的系所,例如美國的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英國的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加拿大的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澳洲的墨爾本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韓國的首爾大學(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與香港的香港大學等名校,以及其他國家的一流大學,為維護其畢業生及校友權益,並向世界展現他們的教學品質,都持續自動自發的參與該國家的系所工程教育認證。 ▲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等世界名校皆自動自發持續參與IEET認證。(圖片來源:Canon.vs.nikon,取自維基共享資源) 畢業生學歷與國際接軌,宜回歸系所是否受國際認可 上述所談的國際接軌,都是以系所/學程為認可單位,而非以學校為單位。工程、科技、建築教育如此,醫學教育及商管教育也一樣,主要原因為這些國際接軌都與畢業生的未來專業執照相關。舉工程為例,儘管馬來西亞和臺灣的雙邊教育部訂有相互認可學歷備忘錄,但馬來西亞學生來臺就讀工程方面系所,未來回馬來西亞工作時,若要登記為專業工程師,當地主管機關不是問學生畢業的學校為何,而是問「畢業的系所有無通過IEET認證」、「有沒有受到華盛頓協定認可」。 換言之,只有學校層級的評鑑是不夠的,當涉及專業,還是要回歸到教學單位,也就是系所,甚至是學程或學制,亦即學士班、碩士班或博士班。這樣以學程為學歷資格認可的方式,是所有華盛頓協定之下的國家通行的方式。 也因此,攸關學生未來專業是否受到認可的資格,還是要回歸到系所層級,若系所未接受認證,系所畢業生仍舊無法與國際接軌,無法達到學歷受國際認可的目標。 IEET認證是提高國際能見度的關鍵 IEET認證和國際協定接軌,代表通過IEET認證的系所畢業生可以受到上述協定中其他會員的認可。例如IEET工程教育認證所對應的華盛頓協定目前有18個會員,包括臺灣的IEET,一旦臺灣某所大學的某個系通過IEET認證,其他17個會員(美國、英國、澳洲、紐西蘭、愛爾蘭、加拿大、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印度、中國大陸、俄羅斯、南非、斯里蘭卡及土耳其)都會因為IEET認證而認可這個臺灣的系所以及其畢業生的學歷資格。IEET的工程技術教育認證對應雪梨協定十個會員,資訊教育認證對應首爾協定八個會員,建築教育認證對應的坎培拉協定(IEET目前是準會員)也有七個會員。 美國、加拿大或紐、澳等國在接受專業工程師申請時,第一步問的都是申請者是否畢業自該國通過認證的系所,若非該國畢業生,則會問學歷是否受華盛頓、雪梨協定或首爾協定認可,針對在臺灣取得學位的畢業生,問的自然是「系所是否通過IEET認證」。過去許多香港的學校都是在IEET成立後,因為香港和臺灣皆為華盛頓協定的一員,而認可臺灣學歷。新加坡政府也在多年前特別修改《國家專業技師法》,認可包括臺灣IEET等華盛頓協定成員的認證制度。若有工程顧問公司到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標工程,臺灣派去參與計畫的工程師到了當地,都要受當地政府要求,提出學歷是受華盛頓協定認可的佐證。亞太工程師(APEC Engineer)認可專業工程師學歷資格的機制,更是以IEET的學程認證為依歸。 中國工程師學會近年已開始在國內推動美國專業工程師基礎考試(Fundamental Exam,簡稱FE),該項考試對考生資格的認定也是以IEET通過認證系所為依歸。因此,國內學生可憑就讀系所獲IEET認證通過的資格,參與中工會舉辦的FE,直接在國內取得再往下一階層考試的資格。 另外,我國許多學校及其系所在與他國大學建立雙聯學位或交換生制度時,常常因國外大學對我國大學不了解而面臨困難,但一旦對方知道我國學校的系所已通過IEET認證、受到華盛頓協定、首爾協定或雪梨協定認可時,這些疑慮全都一掃而空,順利完成相關制度的建立。這些都是因為IEET認證制度受到國際認可,國外學生來臺灣就讀時,無論受教品質或學歷資格都會受到保障。 簡而言之,對學校而言,無論是保障國內學生權益或是吸引國外學生來臺就讀,具備IEET通過認證的條件,都是學校可以具體展現給學生看的面向。 ▲IEET與專業機構合作辦理工程創意競賽,深受學生歡迎。(IEET提供) 促進學生學習成果為導向的教學和評量機制 在過去執行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的13年過程中,IEET制度不僅清楚帶領學程走向學生學習成果為導向的教學和評量機制,且透過要求整合性的總整課程(Capstone Course),讓學系在培育學生實作能力和呈現學習成果上,更加自信、明確,對學系的教學成長有相當正面的影響。 在國際協定的要求下,IEET認證要求學程展現學生在畢業時必須具備一定的核心能力,如此才能順利進入職場,發揮業界所要求的專業技能。這些核心能力包括專業性的,例如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使用工具的能力、執行實驗和分析數據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也涵蓋較通用性的,包括團隊合作、溝通、專業倫理、多元觀點、社會責任等。從國際協定角度看,具備這些能力是大學生應該有的專業門檻,也因此,IEET認證的著眼點都是學程在這些能力上的培育成果,以及課程如何設計及持續改進,達到這些核心能力的培育。 IEET 2014年起推動Capstone課程,除了增加學生的實務能力外,也讓學程透過此一課程,展現學生在上述不同核心能力上的學習狀況,例如學生在這個課程上表現出哪些能力比較好、哪些能力比較不好。有了這方面的明確資訊後,學程可以掌握具體方向改善教學,也提供教師改進教學的動機,甚至是整個系在課程調整上的建議。Capstone課程在國外行之已久,我們起步已晚,更應積極推動。 配合Capstone課程,IEET近二年也和其他專業機構合作推動工程創意競賽,成果相當好,並了解到獲獎學生的系所在此類課程上都有相當時間和程度的發展,相關的整合實作課程在系所裡也普遍受學生歡迎。 基本上,IEET認證透過規範的要求,已逐年在國內工程教育內涵上造成顯著的影響,進一步協助工程教育在培育學生上能更加與國際現行趨勢契合,尤其是針對實務訓練,無論是工程設計或實務技術面,都積極以認證制度輔導學系強化這些方面的要求。例如,華盛頓協定近年強力推動大學畢業生必須具備解決「複雜」工程問題的能力,這也成為IEET推動Capstone課程的初衷。 IEET認證是學校國際化的關鍵 在當今市場、時代和世界趨勢下,我國高等教育必須走出去,也因此IEET認證是學校推動國際化,以及展現系所教學品質的重要基石和國際公信力的關鍵,相信更是臺灣的大學系所畢業生職涯得以發展的必備條件。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評鑑雙月刊第67期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IEET認證是維護畢業生權益 展現學生學習成果之必備條件
高中校園 我如何準備「物理奧林匹亞」
Photo via Visual Hunt 我很早就想來寫一篇有關物理奧林匹亞的準備心得,但一直都沒有機會,這次就藉著這個機會與大家分享。 踏上物奧國手之路 我之所以會踏入這個領域,一切都要追溯到高一下。一開始本來也沒有想過要考物理奧林匹亞當國手,只想要好好培養自己的一科專長。因此我從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中選了物理,之後就去買了物理的參考書,想說慢慢地自學。但後來被同學拉入了競賽的領域,所以除了參考書我又多寫了一些學校給的指考練習題,及一些物理奧林匹亞初賽的練習題。說一句老實話,那時我還蠻混的,參考書的題目常常都是寫寫停停,也要兼顧段考和平時考,感到有點力不從心。 到了學期末時,才剛寫到三下的第一章,所以放假開始就拚一個禮拜,終於把高中的參考書寫完。那時我的準備方法大概是:先上網看看一些物理的教學(網路上真的有很多資源,要好好利用),再試著去寫參考書的題目。寫題目時先不要直接看答案,如果真的想不出來再看解答,看解答時一定要把解答的邏輯想清楚,再試著轉成自己的邏輯寫寫看,解答千萬不要用背的,用背的真的是下下策。當然,一些題目中使用到的數學技巧,如果不會當然要記熟。 接下來就是高一升高二的暑假了,這段時間最為寶貴,因為既沒有學測的壓力,也不用準備段考,所以要好好利用。那時我寫了一些物理奧林匹亞初賽題和指考的講義,但寫的不多。高二上我就參加了學科能力競賽,學科能力競賽是比較小的比賽,不過也可以讓自己試試考試的手感。學科能力競賽跟物理奧林匹亞考試方向還是比較不一樣,如果沒有考得很好,有可能是題目的鑑別度不足,也不用太擔心。 那時我是拿普物來看,不過裡面的題目我都沒有寫,看普物主要只是培養自己的物理感,基本上對解題的技巧不會有什麼幫助。不過後來老師給了一本大學物理學,因此我還是把電磁學之後的題目寫完,電磁學之後的題目還是要寫一下,因為有些部分用到的技巧是高中沒用過的,還是要熟悉一下,力學的部分可能就還好。學科能力競賽比完之後,主要就集中在物奧上了。 物奧選手培訓與準備 接下來講一下物理奧林匹亞比賽的順序。大概在十一月考初賽,大約是三千選三百。二月時再考複賽,這次就是從通過初賽的人中再選三十個出來進入選訓營,再加上學科能力競賽的全國前幾名及去年的一些推薦的名額,不過基本上就是維持三十個人左右。 選手訓練營通常在三月底、四月初舉辦,基本上就是先教學兩周再考試一周左右。成績排名前半的話就可以有推薦進入物理系的資格。如果能進入前幾名的話,就可以當國手,代表臺灣出國比賽,如果獲得獎牌基本上就會有保送。 我認為初賽不需要刻意去寫很多考古題,只要有一些物理實力,要過應該不會有什麼困難。複賽開始我才有寫考古題,因為初賽和複賽之後的考試都不太一樣,初賽基本上就是三十題填充,兩題手寫。複賽之後就全部都是手寫,通常是一個大題下面會有好幾個小題,各個小題可能會引導你繼續做下去。基本上複賽只要能寫出二到三題就是穩過了(總共六題)。我算是一個比較極端的特例,寫的題目算是非常少,還是建議多寫一些維持手感。 由左至右:臺中市立臺中第一高級中學陳允中、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白奇剛、國立科學工業園區實驗高級中學張晏祥、臺中市立臺中第一高級中學王少群、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鍾尚軒、陳宣叡、臺中市立臺中第一高級中學陳昶瀚、國立武陵高級中學謝豐仰 物奧讓人認識自己的能耐 最後分享我自己的看法。我認為準備物奧是一件很值得的事,不管你最後停在哪一關,對自己都有相當大的幫助。 當然準備競賽還是有些缺點,首先需要消耗很多時間這點絕對是肯定的,而且因為考題不能變成單純大學的題目,所以題目有時可能就會變得過分刁鑽。甚至更糟的是,有時就變成像是在猜解答,給出一些不合理的假設,甚至還要選對近似的方法,有時問為什麼這個定律為何可以這樣用,大家也不知道是為什麼。 當然,競賽所帶來的好處也是無法否認的,最直接的就是,如果你能獲得推薦或保送,就可以多出一年左右的時間(甚至更多),既沒有升學的壓力,還可以好好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此外,準備競賽對你的物理視野、分析能力、甚至是對事情的看法也可以有相當的進展,也可以在競賽的路上認識一些同好或是見識到一些神人,還有,對自己能耐有更多的認識。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節錄),原文請見:我的經驗我的路-物理奧林匹亞準備心得
高中校園 讀「這個」有用嗎?誰來決定「有用」?
來源:Pixabay 前幾天政大會計的學生在Dcard上嗆歷史系會被維基百科取代,而歷史系學生最好早點到街點實習,以便學習當流浪漢。這反映的是,每到畢業季或開學季就不斷重複出現的問題:「讀『這個』(基本上可以代換成所有人文學科,如哲學、文學、歷史……等)有什麼用?」(註1) 選系變成賭注? 問問題的人大多出自好意,少數則帶著嘲弄與揶揄。但問的人並非學這門學問,因此他的質疑是合理的,但被問者卻多半只能支吾其詞。這種尷尬的原因是,大多數人在上大學前沒有了解興趣與方向的機會。可是學校不是有輔導室和性向測驗?但在以升學為主的環境中,輔導室因受限於「輔導」少數特教生或資優生,而不受人所重視,其主力工作早就「轉型」成「升學輔導」:例如入學制度的介紹、備審資料的製作、口試技巧的教學……等。而性向測驗在家長不重視的狀況下,也只是徒具形式。 在完全不了解狀況下,選擇校系就變成了雙重賭注:會不會上?以及上了以後喜不喜歡?既是賭注,就很難為自己的選擇負責。而無法負責的結果,除了得過且過,更失去了獨立思考並付諸實踐的可能,大學變成了翻版的職業訓練。更糟的是,因為社會與科技日新月異,所學當然無法與職場無縫接軌,甚至可能被淘汱(註2)。而企業老闆們在感慨大學生素質低落之餘,更有了可以不用支付合理薪資的理由(或藉口),造成了年輕人低薪及不敢有所夢想的現實。在這樣的狀況下,難怪有更多青年會把大學當成了中途之家式的庇護所。 學問真的無用? 在無從改變現實的前提下,年輕人的困境是否有解?它的答案其實潛藏在本文一開始的問題:「學『這個』有什麼用?」這當然是就現實有用與否來考量,但聽到的人多半不會太開心,因為提醒了他將來可能會淪為「魯蛇」(loser)。所以這個問題隱含了一個沒問出口的主詞:「你」;而完整的問題就是:「『你』學『這個』有什麼用?」 一個主詞、「你」,一個受詞、「這個」(學問),二者之間其實存在著無窮的可能。首先,二者誰比較大(或比較重要)?無庸置疑的,就現實的角度,當然是主詞所代表的人。如果「我」學了沒用,那為什麼要學?這個質疑雖然合理,但卻忘記追問:是什麼使得學習無用?是「我」?還是「這個」學問?一般都認為是「這個」學問的錯,批評它過於冷僻,背離市場需求,不符現實狀況……等。換言之,錯的一定不會是「我」;我只犯了一個錯,那就是進錯了科系。 這樣的解答相對容易承受,但這會不會是找代罪羔羊?以武術而言,太極拳與少林武術之間是否有高低優劣的絕對標準?當然,從「天下武功出少林」看來,這個答案是絕對的。但因為武術離不開實戰,所以太極與少林之間並沒有純粹客觀的高下判準,真正的判準反而是由學習它們的「人」,在相互切磋中所表現出來的。這也就是說,少林武功再高,學的人如果火侯不到、心態可議,必然會輸給另一個努力切磋琢磨、心誠意正的太極弟子。 來源:Pixabay 因此,在客觀與主觀相較之下,客觀一定比主觀重要。任何一門學術之所以能長遠流傳,都是集體智慧的成果,而必須歷經現實與時間的考驗,才能證明它不是痴人說夢。因此,貿然說它無用,恐怕只是井蛙的意氣用事。但更重要的是,不可能有獨立存在的客觀,如果有,我們也無法知道(因為它既與我們無關,當然不可能被我們知道)。所以客觀絕對離不開主觀的表現,因此再高深的學問也必須透過人才能彰顯並精益求精。這,就是孔子所說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真諦。簡言之,不是學問本來就對現實有用,而是因為經過「人」的實踐,這才讓「學問」變得有用。 「人」的專注投入才是關鍵 因此,真正造成無用的,不是「這個」學問,而是去學習「這個」學問的「人」。有太多學問並不著眼於解決現實問題,但學習它的人卻可以從中開擴眼界、放膽想像,以把它轉換到現實日用之中。「理論科學」與「科技」的中介,固然是由「應用科學」來擔任,但由「理論科學」邁向「應用科學」的過程中,最大的轉捩點就是科學家的視域與想像力。 但科學家之所以能有開闊的視域與想像力,就是因為他長期沉浸、專注於科學之中;而「理論科學」雖與現實無關,但現實卻是科學家關懷之所在,所以他才能把理論與現實結合,並看到習以為常的現實還有另外的層面。例如同位素(Isotope)的發現,原來只是對原子的結構做更深層的認識(註3),並未著眼於實用。但以碳同位素為例,除了眾人熟知的碳14定年法之外,碳13就用在判定幽門螺族旋桿菌所造成的胃潰瘍(註4)。 因此下次再聽到別人問「讀『這個』有什麼用?」時,先別情急包而胡亂搪塞,也別動輒批評別人不禮貌地問了不該問的問題。該做的,反而是想想自己有沒有全心投入「這個」學問?又從中學到了什麼?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即便它無關乎實用,你,也能找到自己在現實裏的出路。 畢竟,如果能在與現實無關的學問中,都能獨立思考而有所得;那麼在切身相關的現實裏,必然可以找到安身立命的所在。但如果對這個問題呈現動搖與疑惑,該檢討的,相信不會是學問。 【註】: 1.本文所論,僅限於個人與學術之間的關係,排除因大環境動蕩的不可預測之因素,例如天災、戰爭……等。因其不可預測,自然不是可被討論的對象。 2.經濟學人智庫(EIU)在美國的2014思想領袖會議發表研究報告,未來5年到10年,科技衝擊將讓白領階級「自動化」,白領機器人(人工智慧)將逐漸取代中階工作者,除了讓年輕人的薪水無法增加,至2033年時,全球更將有電話行銷、會計稽核、零售業銷售、房屋仲介經紀等行業消失。 3.同位素是指同一元素下的不同原子,質子數相同,但中子數卻不同,造成化學性質相同,但物理性質、質譜性質與放射性轉變卻不同。 4.因幽門桿菌不耐酸,但它能製造「尿素酶」分解尿素,產生二氧化碳與氨;而氨則具有弱鹼性,使細菌得以存活。因此用碳-13 標幟於尿素分子中,若胃中有幽門螺旋桿菌,就會分解尿素,而產生帶有碳-13 之二氧化碳並呼出體外,進而可判定是否患胃潰瘍。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讀「這個」有什麼用?──「有用」與否該由什麼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