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大學校園 系所評鑑與ACCSB認證有何不同?
Photo via Visual hunt 臺灣的高等教育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除了實業界多年來抱怨的學用落差外,少子化造成招生不易和在學學生程度日益低落;國際化促使海外名校來臺競招優秀學生;另一方面,校園內學術倫理風波不斷,政府政策上又突然鼓勵高中生延後念大學並且取消十年來系所評鑑的要求。在生源萎縮、競爭加劇的不利環境下,政府的協助輔導角色卻也同時轉成消極。在許多負面消息頻傳之際,不禁令人憂心:臺灣高等教育工作者的未來何去何從?誰能替孩子們的教育品質把關? 誰能替高等教育的品質把關? 在通過「華文商管學院認證」(Accreditation of Chinese Collegiate School of Business, ACCSB)學院的屆期追蹤展延實地審查期間,各校認證委員們逐一檢視兩年前通過認證的學校,是否落實當初所承諾之調整作為,包括:釐清各學制的定位及人才培育目標、透過繪製「課程地圖」強化課程設計、核心能力與職場角色間之邏輯關聯性、將非正式課程列入畢業門檻以培育學生溝通與人際能力、建立核心能力檢核機制以確認學生畢業前之能力達成,以及教師依學術與專業標準分類後之精進情形等。 對這些學校院系而言,為了確保教育品質,他們不再視「評鑑」為滿足形式要件的「作文比賽」,而是透過外界客觀專業而嚴謹的認證,全面檢視自己的教育系統與內容。我們看到的是全院系所動員,為了獲得認證展延而努力。而前述這些令學校院系頭痛的要求,正是所有通過認證系所在ACCSB的背書下、對外界所做的品質承諾。 通過ACCSB認證的系所有哪些變化? 為什麼在校務問題已疲於奔命之際,學校還要自找麻煩來申請ACCSB認證?課程的調整、師資的檢討、畢業門檻等種種要求,每項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變革,是什麼動機讓學校願意做此改變?通過認證的系所與一般系所又有什麼不同? ▌1.每一個通過認證的系所,都訂定了明確、務實而且可行的人才培育目標。 透過課程地圖的繪製,各系所須明訂人才培育目標(為○○產業培育具備○○特質的○○人才)及描述學生未來就業的職場角色,並透過院系必修、模組選修及非正式課程之明確規範,以目標導向、整體規劃的觀點來設計課程,形成整合式的人才培育系統,確保學生畢業前能具備職場所需之核心能力,並讓企業能透過此人才培育目標,更快速精準的媒合所需的人才。 ▌2.系所人才培育的重點不只在知識傳遞上,更著重學生能力的培育,包含專業上所需要的技術能力、工作倫理以及人際能力。 除了課程設計都經過專家檢視、符合目標職場專業需要的標準外,非正式課程也是依系所人才培育目標所設計教育組合的一部分:透過將專題式的演講、企業參訪、競賽、見習及與專業相符的實習等參與次數或時數納入畢業要求中,以加強學生在團隊合作、溝通表達及工作倫理等方面的軟實力。 ▌3.各系所對專任教師都訂定了學術或專業上持續須符合的及格標準,並對未達標準的教師制定具體的輔導計畫,以確保師資水準。 透過系所自訂的「學術型教師」(Academic Professor)及「實務型教師」(Professional Professor)認列標準,推動教師持續在自己的領域精進發展。 ▌4.每一系所皆設計有畢業前學生核心能力的檢核機制,作為畢業生的品質保證。 各系所皆依自訂之人才培育目標,規劃適當的總整課程,以檢核學生是否具備各項目標核心能力。例如,專題製作是最常見的總整課程,但其中包含:學生分組之主題選定、教師群之參與角色、學生團隊之組成方式、成績評量之標準、發表之形式等,皆由全系老師共同參與討論,定案後再由老師們共同指導及公開評分,以真正發揮「總整課程」之功能,而不是如同一般論文撰述般,由個別老師依個人偏好及學生興趣隨興發揮。 ▌5.通過認證的系所都能明確區分培育「學術人才」,如學士/碩士(BS/MS),與培育「管理人才」,亦即企業管理學士/企業管理碩士(BBA/MBA),二者在教育內容與教育方法上的差異,並且落實於課程設計與畢業要求上。 培養管理人才(如企管、國企),相較於培養學術人才(如統計、經濟、會計、金融、保險、觀光休閒等),須更加重視領導、溝通、團隊合作等管理能力之培育,對知識廣度的要求遠超過對深度的要求。 透過學院的整合創造雙贏局面 為了回應上述對各系所的各項要求,通過認證系所所屬的學院必須扮演更積極的整合性角色;各校視其不同的條件,逐漸增加學院在教學、產學、實習安排、校友聯絡、招生宣導及研究上的整合功能,將經費及人力(含師資員額)調度的權責轉由院的階層來負責,將企業管理碩士(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BA)、高階主管企業管理碩士(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EMBA)、企業管理博士(Docto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DBA)等需由各系所師資共同教導才會成功的專業學位,交由學院來辦理。 長期而言,這些學院將打破系所的籓籬,整合成一個資源充沛的專業學院來從事管理專業教育及學術研究,同時保障教師在少子化之衝擊下,能透過學院整合後的資源規劃獲致更佳的安排。 疾風之下始知勁草──ACCSB認證的品質保證 在內外環境皆不利的情勢下,務本務實是最佳的策略。各大學院系只有反求諸己,重新審視自己的教育目標、教育手段及教育系統是否尚有疏漏,並借重外部專家協助、儘速亡羊補牢,才能在嚴峻的挑戰之中屹立不搖。尋求目前管理教育界公認最嚴格的ACCSB認證、淬煉自我成為疾風中的勁草,或許是最佳的選擇。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評鑑雙月刊第67期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系所自我評鑑與通過ACCSB認證有何不同?
高中校園 【108課綱】多元選修怎麼開?高師附中經驗分享
Photo via Visualhunt 校本課程及多元選修為12年國教108新課綱的修訂重點之一,其核心想法為透過課程的規劃及選擇,一方面建立學校特色,一方面協助學生在高中階段能適性發展,有別於目前部定選修限制較多,學生受限於傳統類組框架,無法依照專長與興趣進行選擇與學習。然而,學校所遭遇的實際問題卻是現有師資結構、學校空間及經費不足等問題,對於規劃新課綱仍有憂心之處。 高師大附中為國教院試行12年國教的前導學校之一,自104學年度起,在高二實施多元選修課程,加上校內自95課綱實施之初,就已經實施高一多元選修課程,至今已有10年,在此提出一些實務操作的經驗與大家分享。 一、多元選修的開課模式 ▌全年級統一時段開課 95課綱及99課綱的實施要點中,已提供各校開設多元選修的空間,本校於97年起,於高一開設全年級跑選修,原班級數為8班,共開設10門課,統一在星期四下午開課,授課教師為本校教師,為授予學分的課程,也列入教師基本鐘點,較能在學校實務面實施,這也是108新課綱的實施方式。 空間配置上則搭配專科教室,學生採自由選課,因班級數增加,所以每班的學生數減少,對於教學的品質有相對的提升。此方式實施3年後,為配合本校的國際教育推動,將此多元選修轉型成為第二外語特色課程,並與文藻外語大學合作,由文藻大學提供第二外語師資,協助學校發展學生的第二外語能力,搭配教育部推動國際交流政策,培養學生具有進行交換學習計劃的能力。隨著學生學習第二外語的環境與機會增多,學校整體國際交流計畫的成熟,105學年度起,本校將此兩種方案整併,讓學生可同時選修第二外語及其他多元選修課程,提供學生更適合自己的課程。 【105學年度高一多元選修開課一覽表】 ▌依學術傾向於不同時段開課 104學年度起,配合國教院前導學校計畫,本校實施高二自然組及社會組多元選修課程,讓選讀自然組的學生在化學、生物及數學三個科目中進行兩個科目的選修;讓選讀社會組的學生在歷史、地理及公民三個科目中進行兩個科目的選修,藉此讓高二學生不需要在傳統的二、三類組做抉擇,而且可以依照自己的科目強弱或是興趣進行選修。而且教師授課時數並未受到壓縮,且因為班級數增加,學生數減少,可以有比較好的教學品質。 在規劃高二學術傾向三選二的課程時,因考慮教師為自然科及社會科老師,人數較少,因此要在同一時段開課,對於整體課務安排會有困難,因此安排在不同的兩個半天,各開設自然組10個班,社會組8個班,讓學生進行選修。 二、多元選修實施的現況 ▌教材內容及評量方式 高一部分的多元選修為符合學校特色發展,因此教材部分採自編方式進行,配合該課程要培養學生的目標,由授課教師或團隊進行編撰。其評量也偏向報告及展演方式呈現,鮮少紙筆測驗,以呈現多元選修課程要彰顯的學校本位特色,深化學生的學習內涵。 高二部分為偏向學科屬性的多元選修,但由於學生並非原授課班級學生,因此教材是經學科教師研商後所共同挑選的學習內容,以確保學生在不同選課及不同教師授課下能學到相同的學科內容,評量部分也採共同命題,統一考試方式進行。 大部分學生或家長會擔心高二多元選修課程對於學生的段考評量及將來的繁星推薦校內排名是否造成影響?首先,多元選修部分為獨立學分,將另訂定期考試時間並獨立命題,段考命題不納入選修課的內容;繁星推薦的校內成績計算方式本來就不採計課校所開設的選修課成績,因此也不會有所影響。 ▌學生優先?教師優先? 108課綱實施多元選修必定要面對的問題就是:學生選課優先考量?還是教師基本授課時數優先考量? 本校所採取的方式分為兩種:高一採志願序分發方式進行,每位學生將所有多元選修課程進行優先序選定,最後由教務處依開班數及學生選擇進行安排,盡量符合學生的志願順序。高二則是以學生選課為優先考量前提,老師的開課則搭配學生選擇數進行彈性調整,倘若學生選擇某個科目較多,則請老師多開一班或是再增加一位授課教師,若某個科目選課人數少,只要不低於最低開課人數就讓該課程開成,以符合學生的選課需求。 三、設計課程,建構學生的學習歷程 課程設計對老師而言是一項挑戰,如何將學科知識重新解構,搭配各種議題式的討論,讓學生能重新建構出屬於自己的知識系統,儘管它不是那麼的標準、統一,但對於學生而言,卻是真正屬於自己的一套有感覺的學習歷程。 學校行政系統應依照學校規模,學生屬性及特色定位,建構出一套能協助課程運行的機制,才能讓108課綱上路時,雖是顛簸,但能在滾動中修正到穩定,順利邁向未來的路程。本文中謹就本校在過去幾年的實施過程、規劃安排及所觀察到的現象與各位讀者分享,希望能拋磚引玉,讓未來各校在推動108課綱時,有更多可以思考的面向。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節錄),原文請見:開課知多少:高中學校多元選修課程實施經驗分享
海外校園 奧地利中學教育教我的七件事
我在13歲那年,前往奧地利學音樂,也在當地上了六年的中學。當時的我完全無法預料,接下來的這些年,將在我未來的人生帶來多大的影響。 ======= 口語表達:用自己的話說。 尋找答案:許多事情沒有標準答案。 邏輯思考:哲學、心理學為必修課程。 外語學習:世界很大,而英文只是眾多外語之一。 訓練讀書:書就是書,沒有所謂的課外書。 良性競爭:有人就有競爭,但可以同時很多個第一名。 請說謝謝:勇敢接受他人讚美。 ======= 口語表達:用自己的話說 我從只會拼ABC的時候進了奧地利的中學,幾個月逐漸對德文上手後,學校老師們開始讓我參與小型的隨堂考,而這類的考試一般都是口試。一班也才二十來人,基本上不需要花幾堂課的時間就能考完全班,老師多半事先不會通知什麼時候輪到你,差不多知道老師要考試了,大家就得早早開始準備。 我的口試初體驗是在歷史課。年輕有活力的女老師特別挑了課本上一段短短的內容還有課堂上發的一張講義,並提早告訴我考試日期。為了讓很照顧我的老師刮目相看,我非常認真的反覆背誦老師發給我的考試範圍。之前看過同學被老師叫到黑板前口試,感覺上似乎也不會很難,而且一個人也不過考個幾分鐘左右。我相信只要自己把所有內容背熟,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輪到我考試的那天,我才發現,其他同學們在台上考口試好像很輕鬆,是因為他們很習慣這樣的考試方式。我卻從來沒有全班同學盯著看你口試的經驗,一上台真的是緊張到心臟砰砰跳。幸好問題很容易,我鬆一口氣,雖然很緊張,不過還是一字不差的把課文複誦出來。這時老師用非常訝異的眼光盯著我,我正納悶是不是自己哪裡背錯了,老師帶著些許嚴肅的口氣問我:「為什麼妳的回答跟課本完全一樣?」 我當場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心想,呃…考試不就是要考課本的內容嗎?不然要考什麼? 老師看我似乎不解她想要表達的,用鼓勵的語氣對我解釋,「妳全部都背出來,表示妳花了很多時間仔細讀了這些內容。只是妳回答的完全都是課本裡面的句子,所以老師不能確定妳真的理解內容。妳能試試看用自己的話說嗎?」 我呆住了。那麼努力那麼認真的把課本內容背出來了,竟然讓老師感到擔心! 不僅是歷史老師,其他科目的老師也都要求你「用自己的話」說。筆試要求用自己的話說也就罷了,可以慢慢想怎麼寫。但是口試必須立即反應,青春期的孩子又憋扭,誰願意在全班同學面前反應不過來,超丟臉啊!我高中時主修生物,那時走在路上還會一直大聲唸著 Desoxyribonukleinsäure (DNA/脫氧核糖核酸)、Endoplasmatisches Retikulum (ER/內質網)這些很饒舌的名稱,唯恐在口試時候咬螺絲!中文的「唸書」一詞其實很貼切啊,我當時書真的是用「唸」的! 尋找答案:許多事情沒有標準答案 在高中的德文課,我們看了大量的詩集。但是老師從來沒有叫我們背任何一首詩,而是要求每個人去詮釋並揣測詩中所藏的意義。這是奧地利高中課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叫做 Gedichtinterpretation,意為「詩的詮釋」。我們學習不同時代各個詩派的韻律、古德文、作者生平中的起伏、當時社會背景。然後來詮釋詩詞的深層意境。為什麼作者會寫這首詩?他在隱喻什麼?他詩中有月亮湖泊夜鶯,是在影射什麼嗎?哪首詩能夠引起我們的共鳴?為什麼會引起我們的共鳴?沒有標準答案,但可以有系統的一一分析,老師則在旁邊導引。就這樣,我們讀遍了不同德語系國家(德國、奧地利、瑞士)文豪的詩集。十分有趣的是,同樣的一首詩,同樣的一個情景,竟然各個同學的「詮釋」截然不同。 情竇初開的孩子對於政治社會詩詞興趣不大,德文課本也很聰明,列出一堆情詩。我的德文老師嫌不夠,還會找流行樂的歌詞給我們讀。並且理直氣壯的說這就是我們現代人的詩,要我們寫詮釋。德文月考(筆試)的時候,老師也會發很多首不同的詩,讓你選一首你覺得能引起你共鳴的,這就是你的月考題目。一場筆試就只要求你詮釋一首詩。後來到了高年級,主科的月考時間拉長,一堂德文月考長達三四個小時。寫到一半,沒有靈感了,還可以出去教室外面吃個麵包再回來繼續寫。 當我們對德文詩的分析能力底子打好後,其他的外語老師也跟進,要我們讀詩。我的主要外語是英文與法文,英文老師說要我們看莎士比亞的原版,莎士比亞的古英文中,句句充滿韻味。本來我們超級期待可以看「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愛情悲劇或是「Twelfth Night」這樣的浪漫喜劇(德文老師帶我們去話劇院看德文版的「Twelfth Night」,裡面還有男主角正面全裸演出的橋段,把我們都嚇傻了)。結果英文老師丟了正經八百的宮廷劇「哈姆雷特」(Hamlet)給我們,要我們挑段落出來詮釋。莎士比亞的古英文說實在大家看來看去也看不不出個所以然,結果不約而同都挑第三幕中主角最經典的獨白(就是開頭是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那段)。 同學們會私下彼此抱怨「詩的詮釋」佔去我們這麼許多時間。現在長大了才了解,在讓我們傳承德語系文化的同時,我們也從中建立了觀察文字的能力,也意會到讀文字不能只看字意,文字又能夠運載多大的力量。也不知不覺地體會,事情並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切入的角度不同,感受也不盡相同。 前些日子遇到一位學妹,她對我敘述,她的高中德文老師曾經在課堂上長期導引學生看報紙,一件時事或是政治新聞至少看三個不同報紙,然後比較各報記者切入的角度、段落承接、重點,來思考不同媒體的立場。她笑著對我說,一直到現在,看新聞還是下意識的會去分析新聞是用什麼角度在報導,「老師當時在我們心中播種,現在正在發芽。」她這麼說。 邏輯思考:哲學、心理學為必修課程 來源:Pixabay 「哲學與心理學」是我們在高中的必修課。依據奧地利教育部的說法,這堂課是為了「讓學生去探討生命的意義,並從中得到一些自己人生方向的指標。」畢竟是歐洲的學校,我們的哲學課程還是以歐洲的哲學家為主,從古希臘羅馬文明開始,然後再帶到歷史上重要的歐洲哲學家。徳文的哲學一字 Philosophie(絕大多數歐洲語言此名稱字根皆相同)是從古希臘文轉來的,字根非常的美:「愛好智慧」。 許多哲學理論架構在不同的邏輯系統。說穿了,哲學課就是在訓練你的思考能力,進而訓練你的邏輯性。比如說我們從古希臘的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唸起,他的哲學研究可以說是涵蓋語言發展、倫理、美學、物理科學、政治,甚至還有玄學。我就是因為當時讀了亞里斯多德邏輯理論中的其中一環「Syllogismus 三段論」,開始覺得哲學是個有意思的科目。邏輯理論有點像數學,會有個基本公式,也像是推理遊戲。這個三段論的基本公式為A = B, C = A, 那麼,C 也等於B:所有人(A)都會死(B)。所有希臘人(C)都是人(A)。因此,所有希臘人(C)都會死(B)。理論可以一直延伸下去,也會產生細節上的矛盾,然後就會被改良或是推翻。 學習到不同的哲學以及邏輯理論如何影響了社會結構,才了解原來哲學家不是我們想像那種不吃不喝散步想東想西的文青,而是他們肯花時間去思考還有批判眼前看到或看不到的現象。他們思考的動力,就是我們人人在小時候最常問大人的一句話:「為什麼?」 心理學與哲學算是有相屬關係的,因為心理學的核心也是在問「為什麼?」。奧地利教育部對心理學課程下的定義是:「探討人的行為舉止現象,嘗試了解自己還有自己周遭親友的行為舉止,進而培養學子的同理心。」我們的心理學老師也會用一些比較容易體會的話題來讓我們接觸心理學:為什麼看到男朋友跟別的女生說話我會嫉妒?為什麼我總是覺得爸媽比較不疼愛我?為什麼我跟同學會格格不入? 「哲學與心理學」課程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培養學生與人的溝通能力,學習用適當的字彙表達情感,並展用自己的言論自由權」。我都還記得非常清楚,老師還帶我們去校外上課,不斷練習如何避免使用言語暴力傷害自己周遭的同學。一直到今天,我還記得當時我得到最大的體會,那就是「言論自由」不是你高興說什麼就說什麼,而是你有選擇不用言論傷害別人的自由。 外語學習:世界很大,而英文只是眾多外語之一 歐洲的地理歷史背景豐富而錯綜複雜,醞釀了數十個不同的國家以及語言。在奧地利,絕大多數中學的第一外語為英文。一般中學會要求兩個第二外語:拉丁文以及法文(課堂時數是相同的)。有的學校甚至將拉丁文以及古希臘文列為第二外語(這兩個語言皆為影響歐洲語言、文法、文學發展的關鍵語言),然後第三外語為法文、西班牙文或是義大利文。有的學校,也會提供比較冷門的外語課程,比如說斯拉夫語系或是東方語言(如日文或中文)。 奧地利的教育系統認為,英文很重要,但是它只是眾多外語中的其中一個罷了。我自己本身在選擇高中畢業考的語言項目時,甚至直接拋棄英文選法文。我的考量其實很單純,我對自己的英文聽力沒有很大的信心,但是法文的聽力卻不知道為什麼比較好 (也有可能是法文老師選的內容很簡單明瞭)。 當時在高中的外文月考皆分三部份:聽力、文法、讀寫。(口語能力則在平常的隨堂口試中解決)。第一關聽力沒過,你後面的文法或是讀寫內容再好,就是不及格。通常聽力方面,老師會播放三次那種有人站在街上聊天的對話。說話速度也很快,也可能有很奇怪的腔調,對話裡面也一定會有一堆你聽不懂的單字。聽完後,就聽到的內容來回答考卷上的問題。 英文老師也很心狠,三次就是三次,我們怎麼央求多播放一次也不肯。我們抗議對話內容有不懂的單字,她也毫不在意。她說,實際上當你跟外國人說話的時候,人家怎麼可能那麼有耐心跟你反覆三次以上?更何況,他要如何知道你不懂哪些單字,跟你說話時候一定會有你不會的字。而我們學語言的目的就是訓練自己,要能夠用聽得懂的字彙中大致去揣測對方想表達的意思。 奧地利的外語教育非常重視閱讀文學作品。我們在國中以及高中時,讀了大量英國或美國的文豪。我當時很喜歡的是Tennessee Williams(田納西‧威廉斯,20世紀美國最著名的劇作家之一)的劇本中對人物生動的刻畫。而我印象最深刻的,則是英國作家William Golding(威廉‧高汀)在1950年代所著《Lord of the Flies 蒼蠅王》。這部小說內容也充分運用古希臘哲學思想、基督傳統觀念、近代心理學的元素(剛好也與我們在哲學與心理學課相襯),敘述遭遇飛機事故後的一群小孩子,在一個荒島上如何在求生中褪去文明,內心的獸性一一呈現。書中對人性進行了叫人感到心驚膽跳的描寫。英文老師在這本書上花了很多時間,並在課堂上大家一起討論書中許多非常露骨殘忍的情節。 法文課上,我們有一整個學期都在分析Le petit prince 小王子的內容。也看遍了法國諾貝爾文學得獎人Alber Camus 卡謬的作品。我到現在還記得,看到卡謬的小說《L'Étranger異鄉人》裡的第一句話帶給我的震撼,作者用很精簡的法文寫著:Aujourd'hui, maman est morte. Ou peut-être hier, je ne sais pas. (今天,媽媽死了。也有可能是昨天,我不知道。)我開始了解文學的力量,也發現了學外語能夠接觸並了解這麼美麗的文字,可以說是卯起來唸法文,就是為了看更多的法文書啊! (補充:奧地利是小學國中高中各四年,加起來12年。我是在高中開始唸法文的,也就是一共學了四年的法文(有的學校則是國中就開始教法文)。我們當時法文課程進度很快,第二年的時候讀小王子,第三年開始讀卡謬)。 訓練讀書:書就是書,沒有所謂的課外書 來源:Pixabay 從上面的介紹,想必大家一定也發現,奧地利的學校讓學生閱讀大量的書籍。用台灣人的角度來看,我們就是一直在看課外書。這對我來說,也是非常新鮮的體驗。 在我們的國文課(也就是德文囉)上,課本完全只是參考用,真正在看的是德文作家的作品。我們也看當代作家作品,其中一本書叫我印象特別深刻;會記得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書名很有意境:Wie kommt das Salz ins Meer (鹽是如何到海洋的)。這是奧地利當代文學才女Brigitte Schwaiger的在1977年震撼社會的處女作。女主角是一個被壓抑的傳統女性,人生沒有目標,也不知道自己的定位在哪裡,活在一個不幸福的婚姻裡面(最後以離婚收場),全書以第一人稱寫作。老師導引我們如何閱讀第一人稱的小說,去看字裡行間所隱藏的訊息,要我們注意女主角是用什麼角度去觀察世界?因為是第一人稱,而不是全知角度,她是否許多時候無法客觀來觀察事物?老師並導引我們去思考小說的背後意義,原來這是一本在批判社會對女性不公現象的書籍。老師也翻出當年的書評,讓我們了解,為什麼這本作品在保守的1970年代造成那麼大的迴響,因為這位作家犀利的指向了社會中沒人去面對的現象。 除了看小說以外,讓我覺得很特別的就是:看劇本。 劇本是德文文學一項很重要的傳統,許多出版社依舊再版兩三百年前到當代的德國、奧地利、瑞士文豪的劇本,許多現代作家的重要作品也都是劇本(也會被搬上舞台或是拍成電影)。老師也會依城裡的話劇院上演戲碼,來規劃讓我們看什麼劇本。很喜歡晚上全班一起上劇院看話劇的經驗,除了可以跟同學一起出門,還可以看到話劇演員如何把劇本裡面的文字轉換成畫面,隔天老師也會跟大家討論,覺得導演以及演員的詮釋是否跟我們在念劇本時心中的畫面有出入。 回想起來,其實當年的我很害怕上德文課,因為老師會丟很多書給我們,然後要我們寫大意還有心得報告,我的中學時期,電腦網路都還不盛行,也不可能上網搜尋。我記得當時真的是邊哭邊查字典,不過也是因為這樣的訓練,我的德文底子打得非常穩。前些年遇到老師,我忍不住問她,現在網路這麼發達,她出作業還會要求學生寫大意嗎?這個很好直接從網路上抄啊!老師對我神秘的一笑:「我會出那種問題是他們沒辦法從網路上抄的。而且我會在課堂上問問題,問他們對某些特定情節或是人物的看法,有誰有真的看書,馬上就會知道了。老師當然要走在網路前面啊,不然會被小鬼頭騎到頭上!」 良性競爭:有人就有競爭,但可以同時很多個第一名 除了口試以外,我們當然也有筆試。而考題鮮少有選擇題或是填空題,因為老師一般認為,選擇題就算你不會,還是有可能運氣好圈到對的答案,填空題又完全不給你任何空間,所以考試內容多半是問答題以及申論題。 奧地利教育的評分系統,一直讓我覺得很有智慧:分數等級是一到五,一為最高,五為不及格。大家可以想像類似我們的「甲乙丙丁戊」。假設這次的考卷上滿分為30分,那通常30-28分是一級,27-24分是二級,23-20分是三級,19-16分是四級,15分以下為五(等於不及格)。如果全班有一半以上拿五,那麼老師會重複跟大家溫習範圍,然後補考。老師在發考卷回來時候,只會說:這次考試有幾人拿一,幾人拿二,幾人拿三,幾人拿四,幾人不及格。 只會宣布等級,不會說有誰考滿分,更不可能公開各個同學的分數。詳細的分數是被視為個人隱私的,老師絕對不會公開,家長或學生也沒有人有興趣去追探其他學生考了幾分。事實上誰考了幾分一點也不重要,因為只要你在那個等級的分數範圍之內,你就是那個等級。這才是要追求的目標。 看出這個制度後面的奧妙嗎?我們要求競爭,但是也讓你了解,競爭不是要把別人壓下去,而是可以同時很多個第一名的。此外,這個制度是允許你犯錯的。就拿上面30分考卷的例子來看,不論你拿30分或是28分,你都是一級,沒有人說拿30分的就比拿28分的人厲害,所以也不會計較那一分兩分的差距。 在考數學的時候,老師不僅看答案,還會看你的整個計算過程。如果計算過程都對,卻在一個環節出了差錯,導致答案錯誤,老師還是會多少給分。我甚至有答案錯得一塌糊塗,還被老師加分的經驗。那次我拿到考卷時,看到很多題明明算錯,竟然還是拿一,而且老師還在考卷上特別註明加分。我覺得很詭異,趕緊去問老師,結果老師眼睛發亮的看著我說,「我教數學這麼多年,第一次看到有人這麼有創意的解題,妳完全不用上課的公式,而是自己找到方法解題,雖然說後來的答案算錯了,但是老師太高興了,所以給妳大大加分!」(看到老師這麼興奮,我也不好意思說,其實那是因為上課在跟同學傳紙條聊天,所以有的公式跟本沒有搞懂,考試只好硬著頭皮用自己的方法來解答。) 而除了考試以外,老師們更在乎的其實是「平日表現」(Mitarbeit),上課認真舉手發問或回答問題、按時繳作業的同學也會被加分。有些人的考試運就是不太好,明明平日表現很好,但一考試就會失誤。那麼他可以靠平日表現來為自己加持。我就看過同學,某科考試每次都是考三,但是成績單上竟然是一。原來是因為他在考試的三其實是偏向二,加上他平日繳功課都是全班最快的,上課又勇於開口問問題(而且是那種會把老師問倒的問題!),所以老師理所當然給他一。 我們在各科上的排名以及平均分數,就是用一二三四五來排列,所以不會有誰是「全班功課最好的」、「全班功課最差的」,而是「全班有幾個人拿一」、「全班有幾個人拿五」。而我唸了六年的奧地利中學,因為平日相處,差不多知道各位同學的程度在哪裡。但是我從來沒有拿到任何一張白紙黑字上面印著全班同學成績排行的單子。更別說把學生的考試成績還有全名用跑馬燈或是大字報,公佈在學校讓所有人甚至校外人看到的方式;這會被視為嚴重不尊重未成年學生的隱私,我想如果有哪個奧地利中學膽敢這麼做,就等著吃家長官司了。 我們也沒有什麼全年級學生的成績排名,因為就算是同年級,不同的班級考試時間以及上課內容進度也不見得一樣。老師有很大的發揮空間,也不一定要使用課本(像我高中導師是教歷史和地理,他就不怎麼用課本,不是發講義就是發政治時事新聞跟我們分析),所以老師基本上並沒有太大趕進度的壓力。課本反而是名符其實的「參考」書。 高中畢業時有兩張成績單,一張是相當於台灣高三全年的成績單,一張成績單則是你的「Matura」(源自拉丁文,意為「成熟」),而德文正式名稱叫做「Reifeprüfung 成熟考試」。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高三的成績,而是這張「成熟考試成績單」。考過這個,代表你「轉大人」了。而也是這張成績單決定你能不能進入大學。 這張成績單跟高中的成績單有什麼不一樣?高三的成績單,記錄的就是你所有科目的分數。而成熟考試所考的科目,是你自己選的。高三差不多在暑假的前兩個月結束,然後剩下的時間就是準備在五月以及六月的成熟考試。 在高二時候就必須決定自己在高三末的成熟考試要考的科目。我選了三個筆試,寫一篇論文,考三個口試。重點是,除了筆試的必考科目德文以及數學以外,其他的科目以及重心都可以依照自己的興趣選。我的筆試選擇了德文、數學以及法文。口試則選了美術史、生物以及法文,論文則是選美術史。這些都是我喜歡的課程(而且又都是自己喜歡的老師),唸起來當然特別起勁。筆試每一科時間是像比耐力的五個小時。口試則是在差不多二十人的評審團前考,一科半小時左右。你的各個指導老師就是你的主考官,但是其他科目的老師也可以插嘴天馬行空的發問,是一種非常考驗抗壓力的考試方式。 我在高中時期非常叛逆,從一個很會唸書的學生搞到差點被學校退學,後來學校勉強留我,而我高三的成績一直沒有太大起色,平均分數落在不好也不壞的三左右。我的成熟考試,因為選的都是自己極有把握的科目,總平均竟然被我考到二(而且還很靠近一),而我們學校是只要你的成熟考試考到二以上,就會在畢業典禮上表楊你,所以當時還有點莫名其妙的上台領獎。 請說謝謝:勇敢接受他人讚美 來源:Pixabay 我個人覺得,在奧地利中學生活中,這是我學到最重要的一個觀念了。 我在學校聽到老師讚美同學,而同學會超級大方的直視老師說「謝謝」,老師再回答「不客氣」,讓我很訝異。 我來自一個要我們保持謙遜的文化背景,好似接受讚美就像收受禮物一樣很不好意思。別人稱讚我們或是我們的表現時候,我們自然而然就會露出自己受之有愧的樣子,並會說「沒有啦!」、「哪裡!」、「哪有!」或「哪有,根本就還不夠啊!」之類的客套話。 我記得有一次有位同學讚美我今天頭髮很漂亮,我下意識就回答她,「哪有啊!醜死了啦!」她當場臉色一僵,轉身就走了。我完全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非常不安。 後來她情緒平靜下來,過來跟我說,「妳有沒有發現,每次人家跟妳說妳哪裡好,妳第一個反應就是否決。妳這樣很像是打人家一巴掌欸!老師上次說妳的文章寫得很好,妳竟然跟老師說,可是我覺得自己還需要更努力。難道妳的意思是說,妳比老師更能判斷妳的文章好壞嗎?像我真心覺得妳頭髮漂亮,妳跟我說哪有醜死了,妳的意思是說我的美感有問題嗎?」 我被同學說的啞口無言。後來才漸漸發現,讚美就是一種生活態度。有同學邀請我去家裡吃飯,發現同學居然會在吃飯時跟爸媽說「謝謝,好好吃喔」,家長也會笑瞇瞇的對孩子說「不客氣!」,剛開始我很不習慣,後來真的覺得這樣的氣氛很好。對啊,做飯又不是媽媽(或是爸爸)的義務,會煮是因為愛孩子,給媽媽鼓勵是孩子最起碼做得到的吧!而且充滿愛心的飯菜最好吃了,當然值得被稱讚! 我花了很久的時間去了解,當別人讚美你的時候,開心的回答謝謝,並不代表驕傲,而是謝謝別人願意給你讚美。這是一種很正面的態度。別人真心讚美你,你當然可以真心地接受稱讚。然後漸漸的,你也會越來愈喜歡自己,也會相信自己值得被稱讚!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教育想想】我從奧地利中學教育學到的七件事
高中校園 【106智慧鐵人競賽】展現高中職生的創意與智慧
技職組冠軍 106年度智慧鐵人創意競賽決賽暨國際邀請賽的獲獎隊伍於日前出爐了,高中一般組冠軍由建國中學學生組成的「桃園沒有萊爾富」奪下,而技職組冠軍則是由臺南高工、臺南一中、臺南女中組成的「Iron-men」獲得。闖關王的頭銜則是由歷屆以來累積最高分的「桃園沒有萊爾富」隊奪得。此外,國際組冠軍為來自新加坡的「Pink Fluffy Unicorns」隊所摘下。 由教育部青年發展署主辦的「智慧鐵人創意競賽」,今年全臺北、中、南、東與離島地區共有1,903組隊伍,歷經初賽、複賽的考驗,從中脫穎而出的24支團隊再與來自亞洲、非洲及南美洲等9組國際隊伍,在決賽接受關卡闖關及主軸任務製作的挑戰。 實境生存挑戰,展現創意與合作 「智慧鐵人創意競賽」如同一場真人實境生存冒險遊戲,參賽者必須集結不同專長的隊友組隊,破解每道不同領域的關卡,更必須挑戰和製作前所未見的作品。這次決賽主軸任務「增進人類社會和諧的移動家用機械」,考驗的是參賽者的實作能力以及對弱勢團體的同理心及洞察力,參賽各隊均在有限時間內,製作呈現出極具隊伍特色的作品。 「智慧鐵人創意競賽」自93年開始辦理,從一開始的135隊較勁,到今年已成長到1,903隊,競爭激烈,比賽內容融合生活與課程,促進知識活用,非常受到高中職學生歡迎。 本屆國際參賽隊伍數為歷年之冠,有日本、韓國、香港、新加坡、奈及利亞、越南、馬來西亞、印尼及智利隊,新南向國家參賽隊數更是創新高,有四隊之多。而「Pink Fluffy Unicorns」團隊作品充滿創意,令人驚艷,因此獲得國際組冠軍。 「智慧鐵人創意競賽」獲獎名單 ★資料來源:「智慧鐵人創意競賽」活動官網
大學校園 評鑑2.0時代,大學如何確保系所品質
Photo via Visual hunt 為因應國際高等教育的發展與挑戰,教育部著手規劃高等教育評鑑從「1.0」進化到「2.0」,重點政策方向為不再由政府單位辦理系所評鑑,而改採校務評鑑方式監督各校辦學成果;同時規劃簡化評鑑指標,鼓勵學校呈現辦學特色與成果,以「兩大目標」、「一個作法」進行檢視。 「兩大目標」即為檢視學生學習成效與教師教學成效;「一個作法」則是將學校的評鑑資料改採公開透明的資訊,供社會大眾及評鑑委員隨時上網檢索,希望落實由學校自主建立並確保教育品質的功能,達到大學自主治理的積極性目標。 建立ADRI內部品質保證機制 過去教育主管機關在評鑑初期以IPO(Input, Process, Output)為導向,設計並執行統一的檢核標準,較無法充分考量個別學校的特性,而較重視校際、系(所)際間相互評比;繼而轉型至以PDCA(Plan, Do, Check, Act)為精神,透過多元指標引導學校自我定位,以追求進步、發揮特色,重視學校自我檢視,強調自我改善與成長,如今在評鑑2.0的「兩大目標」與「一個作法」策略引導下,學校可藉由ADRI(Approach, Deployment, Results, Improvement)模式建立內部品質保證機制,強調切合目標並以學生為本,據此檢視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成效。 A:宗旨/目標/策略(Approach):學校依據自身優勢資源並配合發展願景與使命,訂定宗旨/目標,並研擬執行策略與可行的績效指標,以作為定期檢討成效之用。 D:執行情形(Deployment):前述相關執行策略在獲得全校共識後,於日常運作推動執行。 R:執行成果(Results):學校自我檢視各面向執行成效,並逐步展現優勢與特色。 I:改善方案(Improvement):學校就其所擬定之宗旨/目標/策略、執行情形與執行成果定期檢討,並透過全方位、有效、透明、審慎的客觀數據呈現改善方案,以達精益求精、持續改善的目的。 善用資訊科技,整合各項校務系統資料 教育部為協助學校提升校務治理能力,善用教育資源提高學生學習成效,於2015年5月訂定「補助大學提升校務專業管理能力計畫審查作業要點」,希冀學校能透過盤點、整合、管理及應用校內、外既有的資料庫╱資訊系統之數據╱文字資料,建構一個確實提供校務運作參酌的長期追蹤資訊平台,建立學校行政與教學單位數據╱事證為本、績效責任為承諾的決策支持模式,達致學校跨單位職能合作、知識管理、自我評鑑與標竿學習的目標。 臺評會為協助學校充分利用數據,以達校務運作之完善,已於2016年正式推動「臺灣校務專業管理資訊整合先導計畫」(Taiwan Institutional Research Cloud,簡稱TIR Cloud),透過公開資訊之彙整及資訊平台的建立,將資料作有效運用,提出具有廣度及深度的關鍵數據與分析報告,讓學校在短時間內掌握各項數據所代表的意涵,進而發掘學校經營問題。 接軌國際,參與跨境教育評鑑 積極的國際合作發展是國內各高等教育機構努力的目標,如何確保學生的學習品質及環境、教師的教學及學程品質,除校內行政監督及自我評鑑必須確實外,跨國認證的推動將更形重要,亦即建立相互承認各國評鑑結果的平台,推動資源分享及相互學習,達到最終的國際品質保證,此時,專業評鑑機構即發揮重要角色。 泰國「國家教育標準與品質評估局」(Office for National Education Standards and Quality Assessment, ONESQA)與台評會於2015年10月簽訂臺泰雙認證計畫,藉由與國外評鑑機構雙認證的進行,提供更具國際化的建議以協助教育機構提升品質,亦為跨境教育品質往前跨越一大步。 綜合上述,政府機關已改變對學校品質保證監督的形式,將採用校務評鑑模式進行全面性的監督,學校內部為維持一定的教學品質,發展自身特色,提高教育或研究品質,勢必將建立一套內部品質保證模式。未來專業評鑑機構所扮演的角色,除了擔任第三方品質保證的機構外,如何協助系所建立及提升教學品質也將成為重點,不論是進行有系統的評鑑,或是扮演諮詢與服務角色,都必須由學校依實際狀況及需求進行主動性的策略行動,方能真正落實及改善評鑑的功能。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評鑑雙月刊第67期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評鑑2.0時代 大學如何確保系所品質
大學校園 中金院校長施光訓:公私立同額減招,學費齊一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校長施光訓(圖/陳秉宏) 「學校失火了,總要有人開門!」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校長施光訓2015年還是興國管理學院校長,為了讓僅剩百名學子、隨時可能倒閉的「吊車尾」大學起死回生,在鍥而不捨、多方奔走下,終於說服知名企業集團接手,力圖將「退場學校」逆轉為亞洲最務實的商學院,成為國內大學成功轉型的典範教案。他與眾不同的校務經營哲學,也反映在對於高教問題的獨到看法上。 專長財務金融的施光訓接受《評鑑雙月刊》專訪時,大膽提出調漲國立大學學雜費讓公私立大學學費齊一化、全面發放教育券補助公私立大學生,以及公私立大學同額減招等多項建議,以解決高教大限危機,希望帶動國內大學排名重新洗牌,還給18歲孩子一個公義及特色的教育未來。 臺灣高教就像自助餐,缺乏特色又混亂 【問】:從學校瀕臨倒閉的重大壓力與起死回生的戲劇性轉折中一路走來,您看到臺灣高等教育最大的困境是什麼? 【答】:臺灣高等教育的困境與臺灣社會面臨的困境很類似,就是害怕失敗、害怕改變、害怕與別人不一樣;大學內部不敢鬆綁,因為沒人做過,不知會發生什麼事,又擔心未知的風險,於是乾脆不做。大家都不願意「變」就沒有特色,是臺灣高教最大的問題。每次國內大學到國外集體招生,學校端出來的菜單都一樣,這樣如何吸引外國學生?外國人看臺灣高教市場,就是一個「亂」字。 再打個比方,若你不曉得中午要吃什麼,各種菜色都有的臺式自助餐或許就是你的選擇。我們的大學就像臺式自助餐,看起來好像什麼都有,但吃飽後又沒有太深刻的印象。有時候菜太多,也不知道該吃些什麼,而且實際上可能只是同樣的食材用不同方式煮出來而已。另外,做自助餐需要規模經濟,規模不夠,自助餐就會倒。這也是臺灣高教現在的問題。 自我減量縮小規模,失火了就要開門 【問】:您對出現招生危機、瀕臨倒閉邊緣的學校領導者有何建議? 【答】:當我開自助餐沒有客人上門,每天做這麼多菜也不賺錢,何不改做套餐或小便當?再不行的話我就賣火鍋,因為小火鍋冰起來不會壞。市場規模縮小時就縮小經營方式,總是能找到生存的方法。同樣地,當大學生源減少、招不到學生,第一就是要自我減量,將教師、職員與學生數縮小到能夠自立自強的規模。 我知道這是非常艱難的困境,校長必須先從人事著手,設法讓學校穩定下來。興國管理學院決定轉型到中信金融管理學院之後,學校一一發放撫慰金(補償金)請老師離開,根據我的不完全統計,離職教師後來有一半在其他學校找到專案教職,他們在路上遇到我還會表達謝意,因為大家早就知道學校維持不下去了,只是需要有人把門打開;失火了,總要有人開門吧!否則不開門也不救火,大家遲早都在裡面悶死。 特色菜上桌,大學「重劃」勝「都更」 【問】:以後可能會有愈來愈多大學瀕臨倒閉,您覺得他們都能這麼幸運地找到企業家接手,變成下一個中金院嗎? 【答】:很難說,因為接任者必須要有至少「贊助」五年,學校才能自給自足的心理準備;而且前提是學校必須自己先縮小規模,精簡人力,並且端出「特色菜」或「今日特餐」上桌,客人才會進來。如果有幸得以存活,就能繼續經營;若真的經營不下去,則可進入教育部設計的退場機制,將學生、老師、職員安頓照顧好後,重新找一批新人接手辦學,將學校資源移轉給有意願、有能力的人,然後退出經營團隊。 只要教育部的退場機制能夠成功建立起來,估計五到十年之內,臺灣將會創造出一批很新的中信金融管理學院,不僅各有各的特色,還能刺激其他沒有生存問題的大學做出改變,整個高等教育生態就會慢慢不一樣! 有人建議招不到學生的大學可以轉型做長照或社福機構,我並不看好,因為臺灣的大學排名與地點和房價息息相關,招生差的大學幾乎都在房價低、地段差的偏遠地區,請問有哪一個老人願意去偏鄉生活?與其做「都更」,還不如找「重劃區」來得快;學校轉型做非教育事業就等同都更,轉手經營繼續辦教育則是重劃的概念,後者才是成功的轉型。 公私立大學應同額減量,不宜只砍私校 【問】:少子化凸顯高教大限問題,您認為該如何解決? 【答】:第一步要「同額減量」,無論公立或私立大學、前段班或後段班,全面減少招生名額。高教缺額問題不是砍掉幾所學校就沒事了,就好比淹水,今天他家淹水,明天就會淹到你家,必須同額減量,大家一起面對現實,才是務實的作法。到底臺灣有多少孩子?整個大學應該縮減多少名額?全部一一算出來,再將每個學校應減招的比例分配好,而不是只把出包的私校切掉。 韓國面對少子化的高教轉型作法就是第一階段全面同額減量,各大學招生名額每年各減百分之三,表現太差的學校甚至要減到百分之六,當大家調到一個比較安全的水位後,下一步才會進入大調整的階段。而臺灣現在的作法則是有學校溺水了,其他學校就在岸上觀看,連救生圈都不丟,因為「你在水裡很可憐,但一所大學要養這麼多個老師,我也不能把名額送給你!」 【問】:國立大學減招,社會大眾能接受嗎? 【答】:公立大學減招沒有這麼困難,我在國立大學教過書,大家都希望降低生師比,不要教太多學生,教學品質才能提高,倒是本來滿招、學生人數較多的私立大學可能會有不同意見,因為收入會有影響。但長遠來看,同額減量政策可讓各大學的規模降到合理範圍,辦學好的學校,減招名額可以少一點,資源少的學校則減多一點,預估再過五年,臺灣高教規模就可適配人口結構。 公私立學費齊一化,發教育券助學生 【問】:國立大學減招會不會與民意背道而馳? 【答】:我要強調的是,全面減招政策的配套措施是公私立大學學費齊一化,並以私立大學學費為基準,要求公立大學提高學費,然後由政府發放相同額度的教育券給每一個公私立大學學生,讓學生無論就讀公立或私立,都負擔一樣的學費,不要有差別待遇。 舉例來說,假設現在公立與私立大學學費每年分別為5萬元及10萬元,以私立大學為基準將學費拉齊後,公立大學學費漲到10萬元,但由政府發給每人4萬元教育券,則公校生實際上只需負擔6萬元,僅比現在多漲一萬元,但私校生扣除教育券補助後,實際付出的學費卻大減4萬元。 一旦公私立大學學費齊一化的理念得以實施,無論就讀公校或私校,每位學生實質上都好像念國立大學,因為都享有國立大學的收費,那麼國立大學減招的衝擊就沒有這麼大,學生也未必非得念公立不可。 打破學費不正義,高教排名大洗牌 【問】:公私立大學學費齊一化的背後理念為何? 【答】:臺灣社會常講「居住不正義」,我則認為是「學費不正義」!全國有超過六成的大學生就讀私立大學,卻比少數三成的學生多付出兩倍學費,這樣對嗎?政府的補助款只幫考試考得好的人買單,考得差的人就被處罰要多繳錢,難道他們不是臺灣人嗎?他們沒有繳稅嗎?這是不公平的!這是不公平的! 我學財務金融,以最高框架來看,政府應該讓公私立大學有齊一的競爭標準,從年輕人的角度而言才是社會公義!臺灣的高等教育早已經是社會福利,因為大學實質錄取率已經超過百分之百,若政府不願改變現在的結構,還讓公私立大學學費有這麼大的落差,就是在為18歲的孩子創造一個很不公義的環境。這是我特別想要提的。 【問】:政府有這麼多預算全面發放教育券嗎? 【答】:我相信政府有這個能力。現在政府給公立大學非常多的補助款,讓公校維持非常便宜的價格,未來只要將這些經費改為直接補助學生即可,讓學生拿到教育券後自由選擇學校就讀,這樣不是比較正義嗎?當學費齊一化,大家的選擇權就變得一樣,不再因為價格因素優先選擇公立學校,市場機制也才會進來。 況且臺灣的公立大學學費目前存在「不合理的低價」。以實質成本計算,公立大學每生單位成本比私立大學多出約五到六成,等於學校一年收5萬元學費就會虧10萬,若不靠政府補助,每位學生實際上要收取15萬元學費,學校才能損益兩平。因此,我認為公立大學應該調漲學費。至於有人主張開放大學自主調漲學費,我則認為以現行結構,私立大學沒有漲學費的能力,因為這是社會觀感問題。 另外,並不是每一所公立大學都比私立大學好,未來若公私立大學學費相同,大家一起公平競爭,相信整個高教市場排名次序就會有所改變,退場名單上一定會有公立學校出現! 永遠問你WHY,企業人辦學更務實 【問】:請談談企業辦學與傳統辦學的差別? 【答】:企業人比較實在,他們永遠在問你「why」,你得告訴他「為什麼」。例如,當你提出課程設計與教育部的學分規定時,他們只問你一句話:「這種學生出來到底能不能用?」企業就是教育產業的消費者,他們不管吸塵器裡面裝的是什麼晶片,只要知道吸塵器能用就好。 所以中信金融管理學院的辦學很務實,誓言成為亞洲最務實的商學院。我們做了許多實驗與挑戰,正在一步步往前走,老實說,真的很辛苦!在臺灣,要做一點改變真的不容易,但我樂意面對與被檢驗,因為企業可以幫我更有效率地達成我想做的事情。只要想做,就會承擔,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評鑑雙月刊第65期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中金院施光訓:公私立大學同額減招 學費齊一化
大學排行 2017自然領域大學排名,臺灣入榜5所
Photo via Visualhunt 自然出版集團今年公布了「2017自然指數排行榜」(Nature Index 2017 Tables),列出去年在物理、化學、地科、生物等自然科學領域論文研究表現傑出的500所大學,哈佛大學、史丹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分列前三名,臺灣今年也有包括臺大、清華等5所大學入榜。 旗下《自然》雜誌(Nature)為大家所熟知的自然出版集團,是一間科學期刊的國際出版公司。其根據全球約兩萬所科研機構去年在68份高水準科研刊物中發表的論文進行分析,衡量論文數量和論文作者的貢獻,提出「2017自然指數排行榜」,作為全球科研機構在國際學術產出成果的參考評價之一。 臺灣五大學入榜 2017自然排行前10大 進入前10名的大學,多為歐美地區,其中以美國數量最多,共有5所。而亞洲地區則分別是日本的東京大學和中國的北京大學入榜。 ★資料來源: Nature Index 2017 Tables ====【小編提醒】==== 排行榜的名次只是一個參考值,並非一成不變。且各種排行評比條件不一,也不能代表大學的唯一評價。不過,當同學在眾多大學中難以抉擇時,排行榜有時不失為選擇時的參考指引。
高中校園 2017國際地科奧林匹亞2金2銀,世界第二
由左而右盧柏元、陳映樵、吳宗勳、黃申昌 我國高中生參加2017年第11屆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在29個國家、108名學生共同參與的競賽中,共獲2金2銀,國際排名與日本並列第2名,團隊成績相當優異。 2金2銀,獲專題銀獎 我國代表隊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等10多位教授組成輔導團隊負責培訓,國內選拔過程分為初賽、複賽、選拔訓練營及決賽4階段,今年全國初賽總計有478名學生參加,經過複賽、選拔營及決賽等過程,選出4名學生代表我國參賽。其中獲得金牌的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二年級學生黃申昌更榮獲地球科學專題銀獎,表現卓越。 代表我國參賽的4名高中學生獲獎情形表 地科高手的年度盛會 「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International Earth Science Olympiad,簡稱IESO)是專為18歲以下的各國學生舉辦的年度科學競賽,內容包括地質、氣象、環境科學及天文學等領域。IESO賽事分為兩部分,包括:70%的筆試及30%的實作測驗。近年來氣候環境劇變,地球科學逐漸成為顯學,每年舉辦一次的IESO不僅可加強高中學生認識地球科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更能促進國際間地球科學教育的交流。 本屆競賽中,學生不但要挑戰理論測驗(Written Test),同時還要在隔日進行實作考試(Practical Test),後者除考驗專業知識外,連同操作儀器及進行實驗的過程也包含在評分項目之中。實作考試分為多個階段,部分階段的考場選定在戶外,學生需進行實地的考察探勘,應用所學的理論知識,經過縝密思考融會觀察所獲得的資訊,才能得以順利作答。 在計分的兩項目考試之外,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還安排國際團隊野外考察(ITFI, International Team Field Investigation)及地球科學專題討論(ESP, Earth Science Project),每個小組成員皆來自不同國家,學生必須在有限時間內溝通、分工、實地考察、討論、製作簡報及手繪海報,且所有成員於簡報期間皆必須開口進行發表,並且在討論抽選得到的議題後,團隊共同繪製專題海報,這些環節活動的設計,對於學生未來求學生涯相當有助益,為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的特色。 教育部為獎勵學生的優異表現,若於地科奧賽中獲得金、銀、銅牌獎者,可保送大學院校各本學系或推薦入大學院校各學系,並可分別獲得獎學金新臺幣20萬元、10萬元與5萬元。而獲得榮譽獎者,則可推薦入大學院校各本學系。 我國十年蟬聯國際第一 我國自2007年起參加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歷年均獲佳績,參賽至今總計榮獲31金13銀,已連續10年蟬聯國際排名第1。 我國參加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歷年獲獎情形表
大學校園 25年來大學師生皆是學歷職級越高,女性比例越低
本專欄已於2016年3月及5月,針對25年來臺灣大專校院學生數及教師數變動趨勢進行分析(請參考:25年來私大學生增2倍多,技職更明顯、25年來高教師數先增後降,生師比近30),本文進一步針對各類型學校、學制/職級的學生及教師男女比例分析,以更全面了解目前臺灣大專校院學生及教師性別比例的情形。 學士女性居多,碩博士男性居多 自1990年開始,大專校院學生數呈現男性略高於女性的趨勢,1990至1996年間,男性學生約占53.9%至50.7%,女性學生約占46.1%至49.3%,爾後男、女性學生數互有消長,2015年時,男、女性學生分別占49.6%及50.4%。 若以學制來看學生性別比例,學士班學生初期為男性略高於女性,1990年時,女性所占比例為47.1%,至1996年女性學生數開始超越男性,爾後皆呈現女性多於男性學生的趨勢,至2015年女性學生數約占51.8%。 研究生(含碩、博士生)部分,男女比例差距雖逐年縮小,但仍以男性比例較高,1990年時,女性僅占研究生的23.6%,到了2009至2015年間,女性研究生比例大幅提升,占40.5%至42.5%。若單看博士生層級,則男、女性比例差距更大,1990年時,女性博士生僅占16%,雖然逐年成長,但至2015年,女性博士生人數仍僅占31.8%。 私校與技職體系:女學生占比高 就學校性質來看,在公立學校部分,25年間女性學生比例從41.3%成長至45.5%,在私立學校部分,女性學生比例從48.1%增至52.8%。若以學校體系看,在一般體系部分,25年間女性學生比例從46.4%提高至49.1%,在技職體系部分,女性學生比例則從45.9%增至51.8%,顯示私立學校與技職體系皆以女性學生所占比例較高。 在研究生部分,以學校性質來看,25年間公立學校的男性研究生比例從79.2%降至58.7%,私立學校的男性研究生比例則從66.8%降至54.9%。若以學校屬性來看,25年間一般體系學校的男性研究生比例從75.7%減少至55.9%,技職體系學校的男性研究生比例從93.9%大幅減少至64%,顯示在研究生層級,不論公立學校與一般體系學校皆以男性學生所占比例較高,但是女性學生比例皆逐年提升。 大學男教師近七成,且多副教授以上,女性則副教授以下占比高 在助理教授職級以上教師數部分,男性教師數明顯高於女性教師。1990年時,教師數為11,289人,男、女性教師分別占84.7%、15.3%,之後女性教師數雖逐年增加,但至2015年,教師數為40,009人,男、女性教師分別占68.6%及31.4%,人數仍相差2倍以上。 若就學校體系來看,於1990年,一般體系學校的女性教師數比例為15.7%,技職體系則為14.2%;至2015年,一般體系為31.5%,技職體系31.2%,顯示無論一般或技職體系,皆以男性教師數所占比例較高,但女性教師數則有逐年增長的趨勢。若就學校性質來看,於1990年,公立學校的男性教師比例為84.8%,私立學校的男性教師比例為84.5%;至2015年,分別為公立學校71.3%,私立學校66.4%,無論公、私立皆以男性教師所占比例較高,女性教師則有逐年增長之勢。 另從教師職級來看,1990年時,教授職級的男性教師比例為90.6%,副教授職級為81%,當時尚無助理教授職級,直到1994年才增設;至2015年教授職級的男性教師比例為79.2%,副教授職級為67.4%,助理教授職級為60%。其中,男性教師為教授職級的比例為40.8%,副教授職級的比例為50.2%,至2015年則分別為教授職級35%、副教授職級36.8%、助理教授職級28.2%,顯示男性教師以教授與副教授職級所占比例較高。 在女性教師部分,1990年,教授職級的比例為23.4%,副教授職級的比例為76.6%,至2015年則分別為教授職級20%、副教授職級38.9%、助理教授職級41.1%,顯示女性教師以副教授、助理教授職級比例較高。 學歷與職級越高,女性比例越低 25年來臺灣高等教育在學生男女比例的變化不大,大致維持約各占五成的比例,但在碩、博士學制部分,明顯以男性居多,呈現「教育等級越高,女性比例越低」的現象。同樣的現象也出現在教師部分,2015年男性教師即占總教師數七成,其中男性教授、副教授更占全體男女性教師數五成之多,女性副教授、助理教授僅占25%,教授比例則更低,只有6.3%,呈現「職級越高,男性越多」的現象。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評鑑雙月刊第65期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 25年來臺灣大專校院學生及教師數、學制及職級之性別比例變化趨勢
大學校園 利用網路科技,也能成為國際大學─大學的藝術30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曾經參加一個關於大學改革的研討會,其中有一個大學主管舉手發問:請問您覺得,什麼叫做一個「國際化大學」? 我身旁的講者,以學術研究的眼界高度為切入點回答了這個問題。雖然這個問題一開始不是問我,但我還是接過話頭,從教學面切入: 「我有一個想像,國際化的大學可不可能是這個樣子:當我到某個教室上課的時候,是一個瑞士老師透過網路影音即時授課,同時,有墨西哥、英國、俄羅斯、香港等各地的學生在聽課,甚至也有中國、美國的一些學者、專家線上列席旁聽。一邊聽課,我可以隨時與講者、與世界各地線上參與的聽眾交流想法。下課之後,我有一個專案,是和澳洲、奈及利亞的學生一起合作??。」 以現在的科技,上述的授課情境完全可以做到。請問,在此時此境,什麼叫做「一間大學」?我們愈來愈重視跨領域、國際經驗、異文化溝通合作,愈能夠拆解學校門牆,為知識、經驗、個人打通能自由穿縮的「蟲洞」,順利而快速地串連流動,這樣的大學,可能最有價值。 打通蟲洞,從身旁開始? 台灣近年來為了節約行政資源,學術專長互補,幾間大學已經合併,也有不少大學成立跨校系統,讓學生跨校修課,以及進行圖書館的資源合作。這是正確的方向,而且其實可以化整為零做更多,例如,以課程為單位進行跨校合作。 瑞士有兩間著名學校:聖加侖大學、蘇黎士理工,這兩所專長與特色截然不同的學校,地理上相距80公里,雖然沒有官方的合併、合作約定,但卻讓學生時常在學習研究、創業專案上合作。 聖加侖大學是德語國家之中著名綜合性大學,它的商學院在策略和國際管理上更是有全球獨步的地位。蘇黎士理工則是在科學與工程領域的頂尖學術機構,產生21名諾貝爾獎得主,包括愛因斯坦。 聖加侖的學生專長在商業,蘇黎士理工的學生則擅長科學、工程,兩校的老師常安排學生攜手研發商品與技術,並且同時進行商業計畫。最後則由專業創投擔任評審考核。 在我的經驗中,同樣背景的大學生一起上課和做專案,成果都很差。學商業的沒有工程製造的知識,工程思維缺乏商業思維互補,不但專案都是虛談、沒有可行性的瞎扯,也讓各專長的人愈來愈無法跨領域背景地溝通。 聖加侖大學與蘇黎士理工之間的合作模式,大可以在同大學的不同學院之間、不同大學的不同課堂之間、一般生和在職生之間進行。不必兩所學校正式簽約,只需要兩個、數個教師之間有合作的共識,共同教學,讓學生打散組隊,就可以達成。 大學不妨也與企業、非營利機構(例如政府部門、工研院等)也達成相似的合作關係,開放員工每學期修若干學分的課程,換取大學部或學生前往實習,甚至在上課時也能從業界前輩身上學習。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締結「姊妹校」,有好好利用嗎? 在《第三次工業革命》這本書中,作業提到科技帶給教育的機會:在數年前,美國紐約的高中,就和瑞士的科技中學連線上課,互相提問對彼此社會的看法,交流對伊拉克戰爭的意見──國際觀不必身處外國才能開啟,現在,一線相連就勝於遠渡重洋。 值得我們警惕的是,這件事發生在數年前,而且是美國與瑞士的「高中」。 瑞士和澳洲的大學,也已經使用網路科技,常態性地進行跨洲的智識交流合作。在他們的課堂上,就常常利用 Skype即時和外國教授、專業人士對話。 其實在台灣也發生過,2013年9月,臉書營運長桑德伯格透過視訊通話和北一女中學生演講與對話。顯然,時至今日,沒有理由在大學不能更普遍用這種方式為學生開拓視野和體驗。 一直以來,台灣的大學素有與國外大學建姊妹校的傳統。但姊妹校的關係,鮮少是教學上的合作,通常是交換學生、雙聯學位、交換教授。部分幸運學生可以到外國大學短期交換,但大部分學生,無論是限於經濟能力,或是名額有限,無法交換,就無緣和國外更多接軌。在這個思維下,「姊妹校」的關係值得多多利用在教學上。 甚至,這樣的合作關係,不拘於姊妹校,只要有合作意願,教授就可以主導、牽線。 任何教授,都可以主動聯繫他國教授、博士生、研究人員、業界專家,在上課的時候連線對話,讓學生提問,請對方提供另一個國家學術界的見解。 也可以在雙方都上課的時候,讓學生互相連線對話,彼此交流對特定議題的看法。尤其適合關於歷史、語文、藝術、政治、文化、市場學??等方面的課程。 如果教授之間、學校之間建立起管道,兩校學生可以在課餘自發地聯繫,進行語言交換、研究合作、經驗交流、專案協助等等事務。 現在,我們常常執著於要找外國的專家來「演講」。但飛機票貴、住宿和飲食都是成本,甚至接待也非常麻煩。如果透過線上的聯繫,化整為零的溝通、經驗與知識分享,只要演講(座談)費,其他庶務成本都省掉。學生之間主動發展出來的交流,更是只有價值,幾乎沒有成本。 國際化的大學,還需要等到未來嗎?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與業壯遊】大學門牆應該拆掉,安裝「蟲洞」──大學的藝術之三十
大學排行 【泰晤士高等教育】2018世界大學排行,臺灣26所入榜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9月公布了「2018世界大學排名」,第1名為英國牛津大學,第2名為英國劍橋大學,第3名為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臺灣今年也是入榜26校,但排名表現不如去年。國立臺灣大學從195名掉到198名,其他學校排名也多為持平或退步。 臺灣入榜26校,4校在500內 臺灣今年和去年一樣,皆有26所大學入榜,但名次表現普遍不佳,與去年相比多為落後或持平。500名內的4所大學,臺大、清華名次較去年滑落,交大及臺科大則持平。頂大中只有政治大學名次大幅躍進,從去年的801區間進步到今年的601-800區間。 今年有3所大學新入榜,分別是東華大學、臺南大學和臺北大學。科大部分則是臺灣科技大學和臺北科技大學雙雙入榜,臺科大更躍入五百強中。 泰晤士世界大學的指標與權重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的排名是依教學、學生、研究、國際化等五大面向,共分13項指標來對世界大學進行評分排名。各指標的權重如下表。 泰晤士世界大學TOP10 亞洲11所大學列百強 在亞洲部分,一共有11所大學進入世界百強。其中新加坡、日本、南韓、中國皆各有2所大學入百大,香港則有3所,而新加坡國立大學居22名,為亞洲最佳名次。 【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22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52名。 【日本】:東京大學46名;京都大學74名。 【南韓】:首爾國立大學74名;韓國科學技術研究所95名。 【中國】:北京大學27名;清華大學30名。 【香港】:香港大學40名;香港科技大學44名;香港中文大學58名。 ★資料來源: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8 ====【小編提醒】==== 排行榜的名次只是一個參考值,並非一成不變。且各種排行評比條件不一,也不能代表大學的唯一評價。不過,當同學在眾多大學中難以抉擇時,排行榜有時不失為選擇時的參考指引。
大學校園 25年來中規模大學比例增,多為人文社會科系
2015年11月針對25年來臺灣大專校院變動趨勢進行分析後(請參考:25年來臺灣大專校院系科所變動趨勢),本文將進一步針對大專校院(不包含空中大學、宗教學校及軍警學校)的公私立別、地區分布、規模大小及系所科屬性等進行分析,以能更深入了解目前臺灣大專校院之結構分布情形。 學校分布以北部最多,約占四成五,私立學校約為公立學校二倍 以學校所在區域看學校分布情形,參考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的劃分,可分為北、中、南、東部及外島,然因位居外島地區學校數僅2所,因此本文皆將東部與外島合併計算。 自1990年,大專校院數量即以北部最多,北部、中部、南部、東部(含外島)所占比例分別為52.1%、20.7%、21.5%、5.8%。25年來雖然各區域學校數略有變化,然未有大幅變動,至2015年時,北部學校有72所,仍占45.6%;中部有34所,占21.5%;南部有39所,占24.7%;東部(含外島)有13所,占8.2%。 若就公、私立學校數量來看,1990至2015年間,公立學校約占33.1%至38.1%,私立學校約占62%至66.9%,私立學校數約為公立學校數的2倍。在區域分布上,除東部(含外島)地區的公、私立學校比例差距較小,私立學校約為公立學校的0.8至1.3倍外,其他地區之私立與公立學校比例皆維持在1.9至2.4倍。 初期以小規模學校占六成最高,自1996年轉以中規模學校為主 若依學生數將學校進行分類,分為大規模(10,000人以上)、中規模(5,000至9,999人)及小規模(未達5,000人)三類型。 1990年時,大規模學校僅占7.4%,中規模學校占25.6%,小規模學校最多,占66.9%。之後學校規模類型開始轉變,中、大規模學校大幅增加,小規模學校逐步減少,至1996年,中規模學校所占比例已超越小規模學校,大、中、小規模學校占比分別為8%、47.5%、44.5%,至2008年,大規模與小規模學校所占比例皆為30.7%。2015年,大規模學校占31.7%、中規模學校占40.5%、小規模學校占27.9%。 若將所在區域納入分析,各區域初期則皆以小規模學校比例最高,直至1997年,除東部(含外島)仍以小規模學校為主外,其餘三區皆係以中規模學校比例最高。而大規模學校自1990年以來,皆以北部所占比例最高,至2015年各區域大規模學校比例分別為北部14.6%、中部9.5%、南部7%、東部(含外島)0.6%。比較特別的是中部地區自2012年開始,大規模學校比例與中規模學校比例趨於一致,至2015年甚至超越中規模學校比例,分別占9.3%與8.9%。 初期以自然科技類為大宗,之後轉為人文社會與綜合類居多 若以學校的系科所屬性比例進行分類,則可分為人文社會類、自然科技類及綜合三類型。 1990年時,以自然科技類所占比例最高,約為60.3%、人文社會類約占33.9%、綜合類約占5.8%。之後人文社會類與綜合類型學校數逐年增加,至2004年,人文社會類學校所占比例已超越自然科技類,分別為37.1%、34%,綜合類則提高至28.9%。至2013年,各類型所占比例為人文社會類49.1%、自然科技類14.9%、綜合類36%。 若就公、私立學校來看其系科所屬性則有所差異,公立學校自1990年開始,即以人文社會類數量居多,自然科技類次多,綜合類最少,分別為21、17及2所,之後以綜合類學校數量增加較多,至2013年時,分別為人文社會類26所、自然科技類13所及綜合類13所。 而在私立學校部分,1990年時係以自然科技類為主,人文社會類居次,綜合類最少,分別為56、20及5所,然而後續卻有極大轉變,人文社會類與綜合類學校數量持續增加,至2004年,三類型學校數達到平衡,皆為35所,之後自然科技類學校數量卻開始大幅減少,至2013年時,自然科技類、人文社會類及綜合類學校數分別為11、53及45所,如圖一。 圖一 大專校院學校規模與類型變動趨勢 大學規模及屬性反映產業型態變遷與人才培育特性 臺灣25年來大專校院除了數量的急遽增加,在學校規模、系科所屬性上亦有較明顯轉變。學校規模已由小規模轉為中規模為主,尤其是學校的系科所屬性轉變為以人文社會、綜合類為主的現象,或許與臺灣社會經濟及產業型態的轉變有著密切關係,從以往強調單一專業知識到現在強調跨領域學習,以培養出更具競爭力與多元人才。 ★參考書目: 江東亮(2016)。大學特性與校務評鑑結果:第一週期的啟示。評鑑雙月刊,61,18-20。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評鑑雙月刊第63期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25年來臺灣大專校院學校規模與類型變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