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大學校園 【106陸生來台】錄取人數減,招生率達九成
106學年度陸生來臺就讀學士班正式分發的榜單已於7月5日公布,今年計有101校(去年92校)共錄取944名陸生(去年錄取1,693人)。其中,一般大學共有64校錄取747人,科技大學則有37校錄取197人。雖然錄取人數較去年少,但以今年教育部核定的總招生名額1,000名來看,招生達成率有九成,較去年的79.26%提高了15.14%。 今年哪些大學錄取陸生人數最多?快來看看陸生聯招會公布的106學年度大學校院學士班陸生錄取人數排行榜。 一般大學:陸生錄取人數TOP10 64所一般大學中,錄取陸生最多的前5名依序為銘傳大學、淡江大學、中國文化大學、逢甲大學、輔仁大學。與105年相比,排名前10的大學都沒變,只是第1名和第2名的學校易位了。今年這十所大學的總錄取人數也較去年少了536人。 科技大學:陸生錄取人數TOP10 在37所科技大學中,錄取陸生最多的前5名分別是朝陽科技大學、樹德科技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南臺科技大學、文藻外語大學。 與105年相比,朝陽科技大學由去年的第二名升至第一,龍華科技大學和聖約翰科技大學則在今年首度進入前10名。若以這10所科大的總錄取人數來看,今年則較去年少了54人。 ★資料來源:大學校院招收大陸地區學生聯合招生委員會(http://rusen.stust.edu.tw/)。
大學校園 除了法條背誦,法律也要跨領域─大學的藝術25
過去法律領域的畢業生並不常抱怨失業問題。畢竟律師、法官、公司的法務,基本上都是法律科系背景畢業生的勝場。只要台灣政治體、經濟體存在,法律領域畢業生就固定可以分享一部分經濟產值,一部分政治權力。 (來源:作者提供) 但現在已經要擔心了,通常實習需要投很多事務所才能爭取到一個實習缺。因為學校教學跟律師職業的嚴重斷層,導致學生只會國考,不具備案件能力,也導致事務所不喜歡使用菜鳥實習律師。這在理工領域、商管領域將實習生當作廉價勞力的情況,完全迥異。 另一部分問題在於,法律領域畢業生取得公私領域關於法律的發言權、判定權、爭訟技能時,他們對社會帶來的影響是什麼? 法律領域的主要挑戰在於封閉與狹隘,不利社會整體發展 當然,我們先不否認法律人在社會上固然有相當大的貢獻,包括維持社會秩序與穩定,處理糾紛等。但是站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角度,卻仍有許多未竟令人滿意之處。尤其,法律領域作為社會及經濟各領域發展和完善化的重要助力,仍然未達稱職: 1.法律學界的視野偏向單一:法界對於法律制定的態度視野,往往只從法律學說理論,亦即學術上的「公平、正義、人權」等角度出發,很少思考經濟、產業、效率等多元性的福祉。即便許多系所強調科際整合,但最終結果,只要一念法律,就會過度傾向以法律為本位的思考,而放棄整合,甚至過度以通過國家考試為中心,放棄其他更重要的能力之建構。 2.法律領域常排斥其他視角的思考:無論是法院的判決、法學者在社會上的議論,或是法律背景青年學生在社會上的行動,常將「公平、正義、人權」簡化理解為弱勢保護,加以無限上綱;而經濟、效率、產業發展等多元性的福祉,在法學教育環境中經常被忽視、輕視,缺乏平衡健全的觀照。 3.各領域的專法,也因此無法妥善制訂與落實:法律應該是服務其他領域的需求,也就是為各專業領域形成合適的規範與骨幹,例如建築法規、醫事法規、土地利用或都市計畫法規等。當法律領域的專家,不習慣、不積極、不熱忱深入理解各領域的實況與實需,往往沒有辦法透過立法、判決、社會議論等管道,為這些領域打造合適的規範骨幹。後來發展當然也就脆弱和畸型──現在醫療體系出現的困局,就和此缺陷有關係。 4.教學法重視聽課與背誦,忽視瞭解架構與書寫。許多學生以為法律的學習在於名師講授,學生聆聽與記憶。但實務上有用的能力是:針對具體的案例,思考相關可能的問題與論點,而終極目標是書寫。但法學教育一般因受到國考影響,而偏重聽與背,無論大學課堂或補習班都是如此。 而同學就算可以瞭解架構與分析,也是一種建立在「別人」架構上的分析。而不易建立自己的認知體系。而這樣偏重聽與背的弊端,最大的考驗就是,當法學生進入工作場域的第一天,沒有老師提供分析體系,就很容易手足無措。 國考、教師背景、課程規劃惡性循環,導致視野的失衡限制 法律應是社會所有領域規則的核心及總集,應該要更多跨領域、多元視角。但在法律系的風氣(師生皆然),對社會各領域的接觸理解反而常最為消極,甚至排拒。一般而言,同一間大學之中,法律系學生的外語聽說讀寫的能力平均幾乎最差。而這個現象,可能來自以下原因: 1.國考綁限學生的努力方向:讀法律系,幾乎沒有人不想通過國考成為律師及司法官,而律師和司法官的國考科目極為固定、狹隘。過了國考,就有權力、地位、收入。國考既不要求學生培養多元的思考與視野,有這些修養也沒有較容易取得國考資格,因此學生的思維很容易受限。 2.教師來源、經驗、背景更為單一:近年來,在教授資格上只要求學術研究,輕忽其他的能力、經驗、思維,這個問題發生在所有學術領域。但是在法學界有另一個問題更嚴重,即是極缺乏跨領域背景。在商學院有些教授背景是工程、在工程領域不難見到教授拿過物理、數學的學位…。但在法律領域(尤其是台灣前五名的法學院),幾乎所有教師從大學到博士一路讀法律,罕見例外。相對來說,美國就絕不可能有這個情況,因為美國大學不設法律系,只有學士後學位,每個法學者、法律從業人員都曾經有另一個領域的背景。 3.課程規劃,亦因國考和教師背景而受限:在法律科系的課程中,很難開出跨領域的課程,有許多原因:學生沒有跨領域的誘因,老師沒有跨領域的學養背景,所以很難開,開了也不受歡迎及好評。因此,課程、老師、學生,三者互相加乘,成為一個惡性循環。 (來源:作者提供) 要設置任何方案增加法律領域的多元性,都需要考量以上因素,細膩規劃及執行。一廂情願的課程改革是註定失敗的。一些經嘗試較易達成的方案如下。 方案一:邀請各領域實務人士,與學生在教室外漫談法律和專業領域 法律系學生對於「上課」的理解,很容易直接走向「準備國考」,並且在這個思維上評估課程價值、規劃學習方法。若跨領域的努力投入「課程」,往往學生不選,或是選了不投入努力,抱怨無益國考。 因此,「去課程化」也許是針對法律系學生跨領域教育的方針之一。清大科法所高銘志老師的嘗試是:各領域或實務人士,在咖啡館等非教室場地舉辦座談,學生自由報名,使氣氛輕鬆,學生較容易暫時放下國考的大目標,以較開放的態度接受新的思維視角。 這樣的方案,甚至不必教師主導,系辦、學生會,也都可以辦理。 方案二:其他科系與合適的法律實務人士合作開設專業法課程 因為法學院教師本身的性質,甚至學生本身的偏好,常使在法律系開設跨領域課程很困難,即使老師有心,法律系學生比例較高時,思維視野仍偏單一,而且難引發學生興趣。 因此,可能有賴各領域開設專業領域相關法律課程,例如商學院開設商事法、經濟系開設貿易法、環工系開設環保法等課程。這樣的課程,如果沒有合適的法律系教師合作,其實邀請實務領域的業師合開,或是以邀請專人演講的形式,都足以達成目標。 因為法律系多多少少仍有些選修學分(台大法律是23學分),學生可能願意到外系修習這些課程,啟發他們對其他領域專法的深度理解。 方案三:個案式教學,以真實的個案作為課程教材 個案探討式教學,不以法條為出發點,逐修釋意剖析(主流法律教學是如此),而以實際事例為出發點,綜揉法條和納入各種觀點。《月旦法學教室》這本期刊中常有長短適度的個案描述,而在每個真實的個案之中,其實常常會涉及各領域專門法。讓學生以個案為基礎,進行分析、報告、辯證,不但有利學生執業後的判決、辯護,也有利他們開始了解真實情境、各專門法的重要性。 方案四:和實習機關合作,將跨領域設為學生實習門檻或加分項之一 當教育體系失靈的時候,就該仰賴外界──就法律體系來說,最可能產生影響力的是事務所。事務所比學校、法院、檢署,和各行各業走得更近,他們較懂得重視跨領域人才。 此外,因為律師都要到事務所實習,甚至大學生為提前卡位,從大學就有誘因先到事務所,為求及早「留下印象」,便於日後爭取實習機會。不過,這個作法對事務所會造成一定的負擔與成本。一般的律所在培養菜鳥律師時,都須抱持著「回饋社會」的賠本心態,遑論接待大學生了。 但這個實際現象,仍可以作為誘使學生及早跨領域的槓桿點。可以和事務所溝通,在招收實習律師和實習學生時,將他們跨領域、專業法方面的學習成果、知識基礎納入考量。如此,將有益促進學生及早重視跨領域學習的重要性。 銘謝:本篇感謝清大科法所高銘志副教授,提供觀察與見解。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與業壯遊】除了法律什麼都不懂,還是優秀法律畢業生?──大學的藝術之二十五
高中校園 【106杏壇芬芳】37位高中職老師獲獎
106年度「杏壇芬芳獎」110位教育人員獲獎大合照。 106年度的「杏壇芬芳獎」共有110位教育人員獲獎。其中包括高中組20名和高職組17名教職人員。得獎者的身分多元,共同的特質就是充滿愛心與耐心,以及對本身工作充滿執著熱忱;得獎原因除了有創新教學外,也有全心奉獻的動人故事。 高中組:20位獲獎老師 高職組:17位獲獎老師
大學校園 給大一新鮮人的寫作建議
Photo via VisualHunt 開學後又要帶大一新生了。當大一導師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教寫作。我對議論文的寫作自認有一手,想說把多年來寫文章、看文章,打算教給學生的寫作技巧,也和讀者分享一下,看是不是對大家有點幫助。 議論文(argumentative essay)是非文學寫作裡最重要的一種文類,也是影響我們生活最深的作文。國會議員的質詢、政府官員的政策說帖、教師的講義、律師、法官的答辯、組織上下來往的文書,甚至是公司年報、產品說明書、廣告文案等,都是種議論文。 文章要寫得好,最重要的,就是把讀者放在作者的前面,寫出來的字,是在傳遞一個idea,如果讀者收不到這個idea,那就是失敗的寫作。除此之外,還有幾個重點。 一、中心思想 除了少數情況外,一篇文章,只有一個重點。 作者要有心裡準備,讀者看完整篇文章後會把長篇大論簡化成一個論點。與其讓讀者胡亂猜想,「到底他想要說什麼」,作者不如自己把這個論點說清楚。這個重點要破題,寫在文章的最開頭,接下來的文字,都是順這個中心思想衍生,所有的旁枝細節,都要支持這個重點,不可以喧賓奪主。 二、易懂 除了少數情況外,文字的選取都是「簡單」、「通順」勝過「優美」、「複雜」,議論文不是賣弄文字技巧的地方。非不得以,得引進專業術語的時候,要加簡短文字說明。 當然,讀者層次的不同,解釋的深度也要不同。作者一定要知道自己的目標讀者是誰,每一段文字,都要確定目標讀者可以了解。自己不確定目標讀者能不能理解的時候,用你媽媽當例子,唸給她聽,或是想像她能不能看懂。 三、邏輯通順 論理一定是線性的,每一句話都連著前面,不可以胡亂跳躍,前言要接後語,連接詞要用對。這和「易懂」是一體的兩面。而且論理當以事實為根據,說謊造假太低段,寫正論的人該避開。寧可不寫,也不要寫違心之論。 但這和邏輯什麼關係呢?事實是邏輯通順最重要的根本,巧言令色的話術,通常都是邏輯不通的,因為違背事實。如果事實、現象,在自己的心裡已經發現邏輯解釋不通,那這文章的立論,就有問題,不要寫。 四、割捨 文章寧短勿長。常常作者有太多的東西想表達,也許是珍藏多年的名句,也許是滿腹經綸極為想分享,但通常太多的東西,會彼此影響訊息的強度,要學會割捨。 工程師、醫生寫作很常犯這個錯誤,塞了一大堆東西,也不管讀者有沒有辦法吸收,一定要鉅細縻遺,但貪多一定嚼不爛,不好。我知道「易懂」和「割捨」有相衝突的地方,但這是好寫手和壞寫手的巨大差別。我的建議是,回到讀者的本位,會影響讀者吸收的多餘文字,一定要割捨。 五、自信 不要用什麼「筆者」、「作者」這種假中立、假客觀的第三人稱用語,議論文就是你自己的意見,大大方方地用「我」,不要客氣。如果是官式文章,用「我」太誇張,可以用「我們」。 寫作是和讀者的對話,不需要假惺惺。但也不能像小學生作文,通篇「我」「我」「我」到底,議論文還是該以論點為重,沒有論點,只有「我」,不只自我中心,還讓人知道原來沒讀書。 六、有趣 有辦法在文章中加入幽默,尤其是幽自己一默,有畫龍點睛的效果,但也不用勉強,沒有就沒有。如果笑話還需要解釋,那就不好笑了。而有趣不一定要搞笑,一個具有圖像效果的比喻,一個適時的成語,不但可以幫助讀者了解,更加大了作者的深度。 這些技巧,不只可以用在寫作上,凡是要公開present的東西,都可以參考看看。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普通人的自由主義 by 陳家煜」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私房寫作技巧
高中校園 【106學年】配合春節,寒假挪後先補課
為配合農曆春節假期的到來,教育部決定將明年國高中小的寒假挪後到107年1月25日至2月14日,並於寒假前先補課三天,讓學生可於寒假後連著春節繼續放假,一直放到2月20日。 教育部6月16日指出,106學年度國中小及高中的寒假原為107年1月22日至2月11日,基於兼顧學生學習完整性及便利學生家長配合農曆春節假期(107年2月15日至2月20日)進行家庭活動安排,在獲得地方政府、校長、教師及家長等相關團體的共識後,決定於寒假前先補上課三天,並將寒假後挪,使寒假結束後接續春節連著放。 調整前:假期被切斷 調整後:假期連一氣 原來的規劃如上圖,學生在下學期開學上課三天後就要休春節連假6天,為使學習完整且方便安排假期,故教育部規劃將下學期的前三天往前挪至上學期的後三天,在寒假前先補上課。調整後使寒假與春節假期可連續放。(如下圖)
大學校園 實驗課只為重複流程,或是科學精神?─大學的藝術24
人類什麼時候開始學會做實驗,大概就在什麼時候,科學開始突飛猛進。實驗和科學之間的關係密不可分,我們都知道。因此,大學幾乎都會開設實驗課,許多理工院生,攤開課表可以發現至少整整兩三個下午是在實驗課中度過。 但是,這些實驗課有什麼樣的成效?學生從中學到多少的科學精神?學校和老師用多少心力經營實驗課程? 假造數據,實驗何益? 我曾經訪問一位在台灣頂尖大學學生,他這樣描述他在實驗課中的觀察與收穫:流體力學的助教是一個碩士,不是物理系畢業,對於流體力學的實際內容非常不懂。他手上有標準的數據及理想的實驗結果。如果我們做出來的數據,和標準版本不相符,助教就叫我們調參數、調結果,或是重作,總而言之就是要做出和預期差不多的結果。我覺得這對科學精神是很大的殺傷,不相信自己的數據分析,還談什麼實驗精神? 做有機化學實驗的時候明明每個步驟都跟著指示進行,但結果時常和預期有所出入。常常因為時間不夠但必須交報告,所以觀察一下同學的結果,修改自己的報告內容。 如果說科學精神蘊涵的是質疑、探究、求真求實,以系統性方法找到答案,這樣的實驗課,顯然對學生來說缺乏實際收穫,而且在實際操作中鼓勵非常錯誤的態度,科學精神根本上相反。例如:一、沒有主動提出問題;二、沒有自發設計方法解答問題;三、只重複程序,但很少不討論操作程序設計的有效性;四、姑息假造,或是根本誘使學生為結果而調整數據。 我沒有完整的調查,但是用這樣的方式上實驗課,在台灣的大學、科大、高中,例子屢見不鮮。甚至聽到不少人和我說過,他們的高中幾乎不排實驗課,但實驗手冊要背要考。 多數台灣的大學,甚至高中和科大,實驗課的規劃和執行有大量改善空間。 做實驗,到底為什麼? 在多數大學,實驗是給定固定的操作流程,學生照程序演練,目標是驗證一個有標準數值的常數(例如重力加速度),或是一個學理上已有定論的公式。 該好好想想這個問題:到底我們安排實驗課,讓學生為了一學分,耗費18個下午,究竟是為什麼?是為了練習操作嗎?是為了測出一套數值證明他在課本上學到的東西是對的嗎?(事實上,他也不可能基於實驗結果說課本上是錯的) 其實,學習「做實驗」最大的功用與目標,應該是: 一、 對外界事物產生好奇並且化為問題。 二、對於可以實驗求解的問題,設計合適的實驗方法與流程──其中牽涉了大量基於可行性、成本(金錢與時間)、精準度與有效度的取捨與巧思。 三、精準的操作執行。 四、誠實、完整而深入的分析。 其實,在大部分真實的科學研究情境下,並沒有必然的「正確實驗流程和方法」,也不會有「已知的正確結果」。設計實驗流程和方法是一個研究人員的重要能力,不亞於實驗操作技巧。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實驗課流程重新省思規劃 台灣主流的實驗課,進行模式大概是:預習內容→操作實驗→撰寫報告。這個過程中,學生發問、思考、創造、思辨的程度相當低。如果我們開放學生獨立設計部分實驗程序,將有更多可以討論、思辨的可能性。可能的方式是: 一、每一個實驗專案,都要求學生分組,針對某一個問題,找到答案。每一個實驗專案,都提供實驗室的各種器具(不一定都用得到),但(至少有一部分)不給學生必然要依循的步驟。 二、在實驗進行前,讓學生設計實驗程序,並上台報告。每組報告完後,帶領學生討論什麼樣的實驗程序和方式可以最省時、省錢、省力氣、最安全、最能精準有效地回答設定的問題? 三、在實驗後可討論,各組結果有沒有不同?哪些組答案相近,哪些組答案歧異較大?哪些組的數據、結果可能比較有意義、比較準確、比較接近真實?為什麼? 四、在實驗後可討論,實驗過程中有沒有發生、發現什麼事,是他們在設計流程中沒預想到的? 五、在最後,應該帶領同學們討論:如果要再次進行同一個實驗,他們會做什麼樣的改進,讓他們得到更具意義的結果,而可以用更少的時間、力氣、成本? 實驗做得深,勝過做得多 按照現在的實驗課上法,每次實驗課上一項實驗,每次表訂三節課上完,其實無可避免地,都會流於只能依樣劃葫蘆。因為時間根本太短,不可能發生思考、規劃、交流、辯證、討論、反思等最有意義的學習環節。用15次上課做15項實驗,每項實驗都沒有學習到思維與精神,這是沒有意義的。如果要深刻的學習,就要花時間。 如果要依照上一段落建議部分進行實驗課改革,可能改成三次上課(三星期)做一項實驗,例如,用15次上課做五項實驗,每項實驗都能帶來深刻學習。每項實驗的三次上課,分別做的事項如下: ●在上課前,應該要就當次的實驗進行草案規劃。 ●實驗第一階段:各組呈現與討論規劃的實驗程序,教授(或受過培訓的資深助教)帶領同學討論實驗程序是否有不安全、不精確、不合理之處,是否在效益部分有改進空間。之後,學生進行修改。 ●實驗第二階段:進行實驗,記錄結果。 ●實驗第二階段:各組比對成果,討論各組成果的得與失,為什麼有差異,誰的較準確,各組各有何改進空間等問題。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實驗不須與時俱進? 在許多大學,實驗課的內容長年不換。這是為什麼?是因為這樣的內容和方法已經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或者,實驗課效果不佳,對學生的啟發性不高,甚至有誤導之嫌,仍然不構思改善,根本就意味著學校教授並不很在意實驗? 為實驗課設計不同的形式,客觀測知學習成果,找出最合適的方式──這本身就是個大實驗。如果理程領域的教授們願意展示一下對科學的熱忱和深度理解,期待他們能將更多些心力用在實驗課的設計與優化。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與業壯遊】實驗課,為了重複流程,或是科學精神?──大學的藝術之二十四
大學校園 【2017科大實務競賽】16群類優勝名單出爐
技職司楊玉惠司長頒發競賽各組第一名獎勵禮卷 「2017年全國技專校院學生實務專題製作競賽」分為機械與動力機械類、電機類、資工通訊類、化工材料類、土木與建築類、商業類、管理類、家政餐旅食品類、護理與幼保類、生技醫農類、流行時尚設計類、工業設計類、商業設計類、動漫互動多媒體類、出版與語文類等16個類群,各大技專校院學生參與踴躍,共有1,518件作品參與競逐。經數十位專家學者分就各類群作品進行書面初審,計143件專題作品入圍決選;入圍團隊並於競賽活動現場,以實體展示型態角逐2017年優勝作品頭銜。 此實務專題競賽自2002年起每年辦理,已成為技專校院學子心目中重要的全國性指標競賽。參賽作品皆為學生累積在校所學,在指導教師引導下參考業界需求所設定的題目與內容,以鼓勵學生於進行專題製作的同時,亦與業界進行溝通與合作,除有利於學生縮短在學與就業的落差外,更能使業界瞭解技專校院研發能量,促成未來產學合作機會。 一起來看看「大學問」(www.unews.com.tw)整理的各類群前三名作品有哪些。 1.機械與動力機械群 製表:大學問 2.電機群 製表:大學問 3.資工通訊群 製表:大學問 4.化工材料群 製表:大學問 5.能源與環保群 製表:大學問 6.土木與建築群 製表:大學問 7.商業群 製表:大學問 8.管理群 製表:大學問 9.家政餐旅食品群 製表:大學問 10.護理與幼保群 製表:大學問 11.生技醫農群 製表:大學問 12.流行時尚設計群 製表:大學問 13.工業設計群 製表:大學問 14.商業設計群 製表:大學問 15.動漫互動多媒體群 製表:大學問 16.出版與語文群 製表:大學問
大學校園 重視大學行政,經營品質才能提升─大學的藝術23
說到大學的「系辦助教」,你有什麼印象?不少人會想到的是:處理報帳或影印等雜務,幫系主任和老師們打雜,常是年輕人邊準備考試(留學考、公務員考⋯⋯)一邊賺錢的過水工作⋯⋯。無論校級、院級、系級,各種層級,在大學,通常不把行政職務當成專業。而這件事對於大學的品質經營,有非常不利的影響。 這麼說,並不是認為行政人員處於「弱勢」。事實上,有些公務人員資格的行政人員,在學校相當強勢,有時候不把教授和行政主管放在眼裡,因為他們無實質的獎懲權。有院長和我說過,他甚至叫不動一個工友。 我指的是:學校常不認為行政職務該自主開創,可以積極行動提升教學成效、用獨當一面的姿態面對學生、校友、可能的合作伙伴。換句話說,學校是把行政職務,當作依法行政的公務員、說一動作一動的萬年助理。 其實,學校的行政職務更應該被視為專案經理、功能負責人,他們的主動性、開創能力、積極態度,是學校經營品質的重要決定因子。在歐美的學校,學校行政職務(例如我們的「系辦助教」),扮演了許多關鍵角色,負責許多重要工作: 有溫度的人與人溝通 讀過歐美大學的人,收到系上發來的信,通常不會是冷冰冰、死板板的「系辦公告」,他們通常會是由某個特定人署名發信,或是Alice,或是Bruce,總之是以他們的身分,他們的口吻,他們的立場寫信。無論是邀請學生參加活動,提醒學生注意校園安全,他們通常是以個人身分和學生溝通。 因此,學生遇到任何困擾,有任何困難,或有建議、意見,他們知道要找哪個具體的個人來處理這件事,他們知道有某個活生生、有情感、有溫度的個人,在和他們互動。 談到學校經營,我們常只談上課,只以老師與學生為主體(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主動提出和經營專案計畫 在多數歐美大學,行政職務不會被認為是說一動作一動的雜役,不會是死板地「依規定行政」的機器人。他們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未來發展,並且和教授承擔完全一樣的責任與使命:幫助學生學習與成長。行政人員在這個目標下,是一個完全可以有自主地位、自主能力的個人。 他們可以提出想法,成立新的專案,例如發起邀請某些經歷特別的校友返校舉辦座談,他們要主動張羅籌資源,負責邀請(吸引、說服)同學們參加,他們也要為學生的參與度、參與感想負責任。 因此,在學校擔任行政職,和在企業工作,其實沒有那麼大的差別。沒有人會認為在學校工作,是壓力較小、責任較輕、不需要那麼多職場技能的閒差。 意見徵集和改善研發 如果把科系、學校當成一個事業體,教授負責提供教學的服務,這是行政人員所難以替代的。但是這個事業體的其他功能,也是需要由行政人員承擔,教授們難以全面兼顧。例如其中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一般企業中的客服或消費者調查,在學校,可能會是教學滿意度或是學生意見調查。 現在多數學校都有設置以課程為單位的教學評鑑,還有很多改善空間,這在〈不值得相信的教學評鑑,是誰出問題?〉這篇文章中已經探討過。但是,在課程之中,還有很多層面的問題,該從學生蒐集資料,作為改善教學/校園經營的基礎。 例如,整體排課方式、師生關係、學生關係經營方式。荷蘭的一些大學,在每學期末都會由專人對自願的學生進行系統化的訪談。這些行政人員蒐集學生的處境與建議後,分析整理,無論是建議教授們調整授課,或是自己可以改善行政經營。他們知道,學生需要優質的學習環境與體驗,他們和教授們一樣背負著責任和使命。 各種校園活動,背後是行政人員的辛勤與巧思(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師生關係交流互動 台灣的一般大學,往往認為學生/教授之間的交流互動是只能自動發生,或必然自動發生的事。學生是否能打近和教授的距離,學生之間是否能出現優質的交流互動,行政人員不必管而且也管不著。 在歐美的許多學校,行政人員會舉辦許多活動,促成更多有意義的交流。舉例來說,我自己在美國讀研究所的時候,系辦會舉辦三明治餐會、遊湖活動,讓學生對這個學院更有向心力,結交原本不熟的朋友。 而一位在歐洲讀大學的朋友提到過,他的學校會舉辦「課程博覽會」,一個科系的教授在大禮堂中設置攤位,和同學說明他要開授的課程,讓學生在修課之前,就能和教授見面互動,當面釐清需求與期待。 這些活動,都出自行政人員的巧思和經營。 校友聯繫工作 許多歐美的大學中,無論學程、學院,都會積極和校友維持聯繫關係。再舉自己的例子,我從美國的碩士學程畢業多年,到現在都會收到校友回學校聚餐的邀請。這樣的聚會,一半是聯繫學校和校友的關係,一半是幫助在校生認識校友,短程取得一些學習建議,長程可以了解職場,連結工作機會。 台灣大部分的大學,把這樣的工作交給校友聯繫的專責單位,常常做得很機械式,沒有人情味,成效並不見得好。相對來說,由各系、各學程做校友聯繫,可以更為綿密,而且對學生也可以有更多層次的意義。 一間不重視外場,不重視空間美感,不重視音樂與廁所的餐廳,能給顧客好的用餐體驗嗎,顧客會樂意常來嗎?如果教授之於學校,像廚師之於餐廳,那麼行政職務,就是餐廳的外場、空間設計、音樂和氣氛經營、環境衛生維持??。一所不重視行政職務的學校,當然不可能經營出良好的教學品質。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與業壯遊】不把行政職務當專業,大學奢談經營品質──大學的藝術之二十三
高中校園 【106技藝競賽】金手獎陳映婕,技優保送5大學
圖左為陳明印校長、圖中為陳映婕同學、圖右為指導老師楊剴勛主任 就讀國立基隆商工綜合高中廣告設計學程的陳映婕同學,參加全國技藝競賽,榮獲電腦繪圖金手獎第三名的佳績,取得106學年度四技二專技優保送資格,一舉錄取5所國立大專校院,包括:臺灣科技大學、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商業大學、雲林科技大學及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表現十分優異。 努力不懈,翻轉情勢 陳映婕同學在技藝競賽選手培訓時,先經由校內初賽取得副選手資格,但她不因此懈怠,反而更加倍訓練強度,每天都練習至半夜,以完成指導老師廣設科楊剴勛主任交付的練習份量。 指導老師楊剴勛主任表示,映婕反應能力佳且作品能精確切入主題,在全國技藝競賽前3週,經過21位業界專家及學校老師的評選,映婕的作品獲得大部分評審的青睞,因而翻轉情勢,由副選手轉變成代表學校出賽的正選手。 立志創作,大量練習 映婕自小學開始就很喜歡看小說、漫畫,對這些作家們抱著極大憧憬,即在心中默默地許下願望,希望未來能成為一位創作者。 映婕就讀國立基隆商工綜合高中一年級時,班級成績皆維持在前10名左右。到了二年級興趣分流,依個人興趣及志向,選擇廣告設計學程,學習該領域的專業科目,成績皆維持在全班第2名。雖然綜高學生相較一般職業類科學生少了一年基本設計、繪畫基礎等專業訓練時數,但她投注大量時間練習,在2年內讓自己具備比同職業類科學生更優異之專業能力。在指導老師楊剴勛主任的指導下,積極參加競賽,成績斐然。回首過程,映婕表示雖然辛苦,但每天都感到十分充實且快樂。 由於映婕奮力不懈的學習態度,讓她脫穎而出代表學校參加全國技藝競賽,在電腦繪圖職類的激烈賽事中,表現亮眼,取得金手獎第3名的佳績,也獲得技優保送的機會,在今年一舉錄取5所國立大專校院,為自己創造美好的未來。
大學校園 考大學:英文和應用英文,哪裡不一樣?
Photo via Visual hunt 英文(語)系和應用英文(語)系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課程著重文學研究、後者強調實務應用,實踐大學應用英語學系系主任李為堯,從兩者的課程和就業發展方向分析兩者的異同。 ======【系主任開講】====== 國內英(外)語科系主要分為兩大類別,英語學系和應用英語學系。英語學系多為國立大學,在設定上,學生入學前的程度已經達到中高級以上;應用英語學系多為私立大學,學生的程度設定在初級到中高級之間。兩種截然不同的設定,關係到課程規劃大不同,未來發展也不盡相同。 對於個人性向還未明確的同學而言,大學選擇英語相關科系,無論選英文或應用英文,提升英文能力都能強化未來職場競爭力,再以此為基礎探索其他專業領域,也是不錯的選擇。 傳統英文系×文學研究 傳統的英語系,主要學習的是文學和語言學,培養的是具有文化知識的學術研究人才。課程大致有西洋文學概論、英美文學史、文學導讀、語音學、語言學等。如果你喜歡莎士比亞、雪萊、葉慈,或是想研究不同層面的語言結構(如社會語言學、心理語言學),英語系是很好的選項。學生的出路除了繼續攻讀碩博士外,考公職(外交特考)、出版業、新聞業、教職都是很好的工作選擇。 應用英文系×職場應用 應用英語學系,顧名思義,是將英語能力應用在不同的領域上。有英語才能應用,目的也僅只在於應用,而不在較為高深的學術研究工作。應用英語學系除了基本的聽、說、讀、寫四技訓練之外,通常都設有模組課程讓學生選修,包括「專業英文」(如秘書、餐旅、航空)、「英語教學」、「口筆譯」等實際應用的課程。學生的出路多為外商公司、航空業、補教業、旅遊業等。 從實作找回學英文的信心 大多數的應英系都會提供實作學習的機會,例如業界實習、就業學程、會展接待翻譯,這些機會對於英文程度中等的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好的練習機會,畢竟從做中學遠比在教室念課本來得更為生動,在實際的工作場域也更能激發學生的潛力。 多年來,從我們系上同學的學習歷程發現,許多原本對自己信心不足的學生(來自高中前的學習挫敗經驗),可以透過實習經驗重新找回自己,發現自己的優點所在。每個人的學習方式和契機都不同,有的人透過書本吸收,有的人習慣從做中學。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所有的學問都是從生活的日常慢慢累積而來,「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學英文可以不只是學英文,還可以學做人處事、溝通表達、發現原來自己這麼優秀。 英語文相關科系大盤點 【一般大學】 01. 國立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系 02. 國立清華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03. 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0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05. 國立成功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06. 國立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07. 國立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08. 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 09. 國立中山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10. 國立中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11.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12.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13. 國立臺北大學應用外語學系 14. 國立嘉義大學外國語言學系英語教學組 15. 國立嘉義大學外國語言學系應用外語組 16. 國立高雄大學西洋語文學系 17. 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 18.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19. 國立臺東大學英美語文學系 20. 國立宜蘭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21. 國立臺南大學英語學系 22.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英語學系 23. 國立金門大學應用英語學系 24. 國立屏東大學英語學系 25. 國立屏東大學應用英語學系 26. 實踐大學應用英語學系 27. 實踐大學應用外語學系 28. 東海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29. 輔仁大學英國語文學系 30. 東吳大學英文學系 31. 中原大學應用外國語文學系 32. 淡江大學英文學系 33. 淡江大學英美語言文化學系全英語學士班 34. 中國文化大學英國語文學系 35. 逢甲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36. 靜宜大學英國語文學系 37. 元智大學應用外語學系 38. 中華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39. 大葉大學英語學系 40. 華梵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41. 義守大學應用英語學系 42. 世新大學英語學系 43. 銘傳大學應用英語學系 44. 南華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45. 真理大學英美語文學系 46. 大同大學應用外語學系 47. 慈濟大學英美語文學系 48. 中山醫學大學應用外國語言學系 49. 長榮大學翻譯學系 50. 玄奘大學應用外語學系英語組 51. 亞洲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52. 亞洲大學外國語文學系語文與專業應用組 53. 亞洲大學外國語文學系語文與商務溝通組 54. 開南大學應用英語學系 55. 佛光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56. 明道大學應用英語學系 57. 康寧大學應用外語學系應用英語組 58. 臺灣首府大學應用外語學系英語組 【科技大學】 01.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 02.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 03.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 04.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應用英文系 05.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 06.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 07.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 08.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 09.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 10. 國立高雄餐旅大學應用英語系 11.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 12.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應用外語系 13. 朝陽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 14. 南臺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 15. 嘉南藥理大學應用外語系 16. 樹德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 17. 龍華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 18. 輔英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 19. 明新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 20. 弘光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 21. 健行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 22. 正修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觀光英語組 23. 正修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商務英語組 24. 建國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 25. 高苑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英文組 26. 大仁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 27. 大仁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英文組 28. 聖約翰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 29. 嶺東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 30. 中國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 31. 中臺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 32. 臺南應用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 33. 遠東科技大學觀光英語系 34. 元培醫事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 35. 景文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英文組 36. 東南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 37.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 38. 南開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 39. 僑光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 40. 育達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105學年度停招) 41. 環球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 42. 修平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 43. 臺北城市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 44. 醒吾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 45. 文藻外語大學外語教學系 46. 文藻外語大學英國語文系 47. 文藻外語大學翻譯系 48. 致理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 49. 和春技術學院應用外語系英語商務組 50. 德霖技術學院應用英語系
海外校園 新加坡經驗,用「實習」培養產業人才─大學的藝術22
了解新加坡的人,常會覺得它似乎很像一間「公司」,六百多萬員工的大公司,不斷向外吸取人才,以及拓展貿易版圖的公司。而這個特色,似乎也反映在它的教育之中。 舉個例,新加坡的教育部,有兩個平級的部長:一個主管中小學,現任部長是?志明先生;一個主管高教與職業教育,現任部長是王乙康先生。王乙康先生是什麼背景呢?可不是教授、大學校長。他曾任職於產業貿易部,並且當過四年新加坡就業培訓局的CEO。沒錯,他當教育部長,是因為他有豐富的產業、職業培訓的經驗! 日前我的新加坡朋友William來台出差,我和他談起台灣現在許多大學生已經不再消極等畢業,他們開始主動在找實習機會。他告訴我:「在新加坡,實習早就是多數大學的畢業條件了。」 於是我開始詢問:實習由誰主辦?學生真的有受益嗎?或者流於形式?William細述了自己在新加坡大學時期的實習經驗,並且很大方地讓我分享給讀者們。 大學畢業生多了解自己走向的未來?(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實習,和升學分發一樣嚴謹重視 William就讀於新加坡國立大學,主修心理,輔修企管;在他畢業前,他就約略認知道「人資」是適合自己發展的方向。於是在畢業前,他透過學校的管道進入大型醫院擔任人資部的實習助理。他的工作主要是處理申請工作職缺的履歷,除了先加以篩選分析之外,他也幫忙和求職者溝通,告知他們面試相關訊息,例如缺了什麼資料,透過電話或在面試中補充。 在醫院人資部門實習過之後,部分人資的業務William已經相當上手,而且他具體地知道人資工作的大略面貌、職涯形態。他日後找人資方面的工作時,不但能力上具有優勢,他也更確定這是自己想要的工作。所以,他現在就在一個大型輪胎品牌人資部門擔任主管。 在新加坡,William 的經驗是「常例」,他在探索職涯這件事上一點也不是特別積極主動。他去實習,是因為這是「規定的」,而且許多是學校與企業合作安排的。 在新加坡,不同主修的大學生有不同的畢業門檻,但多數都有包括「實習」。新加坡的大學,都會和許多企業協議合作,企業分部門開出實習缺,並且列出要哪類主修的學生,而由學校進行媒合和安排。 大學生們可以在學校查到自己的主修可以申請哪些企業,勾選他們有興趣的,並且準備資料,請學校推薦。某些明星級企業,申請人數很可能超過實習名額,這時候學校就會依據主修的相關性進行選擇。 這樣的實習方案,最常見是三個月;但依據主修的不同,學校可以決定拉長或縮短──有些主修要實習六個月,短於一個月的也有,例如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律系是2星期80小時。在William當學生的時候,實習同時可以賺些零用錢,每月300-700新幣不等(換算台幣乘約23)。 如果是就讀理工學院(polytechnic)的學生,在畢業前的最後一年(最短半年),或者是直接進入企業培訓,或者是和企業合作進行研究專案。 聽到這裡,我發問:「如果是安排的、要求的實習機會,是否會流於形式,反而浪費了校方、企業、學生的時間與資源?」 校園不是學生學習的唯一地點(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有監督制衡,才有品質成效 William告訴我,浪費時間及資源的形式主義,十分不是新加坡的風格。 在實習結業時,學校也常會辦座談會,把學生分成20-30人的小組,各系教授詢問學生從實習上學到什麼?得到什麼收穫?遇到什麼樣的問題?學校透過這個過程,不斷調整和改善實習的規劃。每個學生都要寫實習報告,和教授說明他學到了什麼。 企業會有專人為每個實習生打分數,要寫「表現評量」回覆給學校,而且企業方不會亂打分、亂評量,因為都有公定的「評核標準」。企業會很仔細觀察實習生,因為如果有表現不錯的,常會直接聘僱。 有些大公司發現優秀的理工學院的實習生,還會和學生簽約長期投資。企業出學費供這位學生讀大學(通常三年可以畢業),大學畢業後,一定要到這間企業工作至少三年。這對企業來說,也是育才、留才的方法。 從William的經驗和觀察,新加坡高教階段的實習已經做得很完整,但還是有改善的空間:「幾乎所有學生在實習後就直接畢業了,如果把這僅此一次的實習機會用掉後,發現自己不喜歡、不適合這個領域,這樣的學生怎麼辦?這樣的學生其實並不算少!因此,學校可以投入一些心力資源,讓學生更早思索自己想要什麼樣的職涯,並且幫助那些實習完發現不合適的學生。」 育才,不分身分與年紀 如果看新加坡的教育體系,會發現它整體上非常認真地培養產業人才,努力幫助國民就業、在產業中發揮所長。你能說它的教育太市儈,但是不能不佩服它真的很有創意,而且配套完整。 例如在2016年,新加坡慶祝它的建國50周年,不是發錢給國民消費,而是發錢給國民學習券!新加坡政府在2016年,給每個25歲以上的國民(無論貧富)開了個帳戶,正式名稱叫做「未來技能額度」(SkillsFuture Credit),每個人都有500新幣存入這個帳戶(約11500台幣)。這筆錢無法以現金提領,只能用來購買學習類、技能培訓類的課程服務──包括政府各部門設立和提供的課程,以及民間機構提供(經就業培訓局認可)的課程。 William給這個政策相當高的評價:「透過這個計畫,新加坡政府希望每個國民都學習,都進步,即使退休的人也要學習,要趕上時代。所以,用這個方案去上課學習,你在課堂上可能遇到各種各樣的人,絕不只有失業人士,還包括企業高管、大學教授;你學到的不會是給失業者掙口飯吃的低階技能,而是市場上的最佳內容。」 提到新加坡的產業發展蓬勃,有些人常會認為:新加坡有威權式政府,做什麼事都方便啊!但也許,我們很少深入了解新加坡在教育方面,花多少力氣提升人民素質,消弭學用落差,以及這件事對它的產業帶來多少助益。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與業壯遊】在新加坡,實習由大學負責媒合與把關──大學的藝術之二十二
大學校園 校內社團評鑑,怎麼做更好?─大學的藝術21
最近寫了幾篇文章,都在討論參與社團的意義與益處;在更久以前也曾寫了篇文章,討論教育部的大學評鑑中,充斥著大量文書作業,學生做這些檔案參展勞力傷財,而且其實無法展現社團實際效益,甚至其中充斥著偽造資料。 一所大學的課外活動組看到我的這幾篇文章後,積極和我聯繫(誰說行政人員一定消極被動的?)邀請我去給他們一些意見。這所學校,希望能用更有效、更合宜的模式方法評鑑校內社團,這該怎麼做?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校內社團評鑑實境是如何? 任何制度改革不能漫天空談,需要考量種種現實情境:所有利害關係人所重視的事情(各方的立場、目標、期待、底限),都要坦承地端上桌來談。所以,這場會議中邀請了學務長(代表學校)、行政負責人、有豐富社團經驗的學生,一起討論這間學校社團評鑑的改善方向。 首先我和他們確認,為什麼要評鑑社團?評鑑何用?(因為,如果評鑑沒有實益,那也許直接可以廢除,不必多言。) 原來,大學要做內部評鑑,主要原因是資源分配──社團辦活動,常要和學校申請經費。社團也需要校內空間當社辦,作為隨時聚集、置放物品的地方。但是無論經費或空間,總是社團多資源少。如何分配,就要有個依據。 這所大學評鑑社團的方式,其實就是依照教育部評鑑大學社團的模式,充滿各種關於文件檔案資料的要求。而且確實在評鑑前,學生要花大量時間整理、蒐羅、製作這些資料。 就學生的觀點和經驗而言,這個過程有沒有好處,是否有益社團的運作呢? 學生代表們說,社團評鑑要求資料,不見得「全都不合理」。許多資料,本來就必然存在(例如社團成立宗旨、組織架構、活動日程表、會議記錄),或者是關係到社團正常營運,本來就該處理的(例如財務、報帳的資料),有些是為了社團有效運作本來就會作的(例如各種計畫書)。這些資料本來就該有,不會是為了社團評鑑而做。定期整理、檢視,也對社團健康有益的事情。 但是,這就表示評鑑要求檢視大量文書資料是合適的、合理的?不。一個好的社團本該有各種的資料,但是要將它們「整理出來成為可供檢核的形式」,是一個重複性的、無附加價值的工作。即使報帳的程序都有完成,各種活動有妥善辦理,確實開會來研商社團事務…要把這些資料都編輯、整理、印冊…本身就是非常耗工勞神的事情。 社團存在的意義,一半是同學們共同追求某個目標(例如學舞蹈、打籃球、研究股票),另一半則是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學習如何溝通、合作、協調、改進運作方式、達成一個又一個的具體目標。這些是非常寶貴的「帶得走的能力」,也是學生日後到各行各業工作的能力基礎。 根據在場的同學表述他們的經驗,大量文件資料的評鑑,對於社團達成成立運作宗旨,是沒有幫助的,甚至是有害的。而在對話過程中我們發現,學務長和行政同仁的觀察和學生的經驗其實相距不遠,也補充、印證了學生們的經驗。 校內社團評鑑務實改善 經過這個溝通的過程,我們發現其實不但行政人員很有改革熱忱,而且和學生及校方的理解也都一致。所以我們接著討論:我們要如何進行校內規範的改革,校方能接受的程度是多大? 很慶幸地是,學務長對社團評鑑改良態度相當正面積極。在他看來,校內的社團評鑑,無妨用最務實、有創意、有效益的方式辦理。至於全國社團評鑑,可以等學校選出績優社團後,校方再邀請溝通,若有社團願意爭取全國評鑑名次,由他們來做這些繁複的文書活。 在討論中,對於「合理的評鑑」,意義逐漸清晰。評鑑應該是要能促進、鼓勵、激發學生把社團運作得更好,更深刻地學習經營組織。評鑑的方法,不但要有效率,而且應該要能和測量標的相匹配。如果沒有合適的測量方法,寧可承認量不出來,而不要自欺欺人地用「假方法」做虛假無益的評鑑。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在這些共識下,我們對於合適的社團評鑑方案,大致達成以下共識: 一、底限審核:校方可從既有的規範中,挑出那些社團最基本的責任,如果沒有盡到那些責任,將予以記點,社團被記點愈多,就愈難得到學校的財務補助、得不到社辦空間,以及其他的資源協助。只有這些項目一體適用於所有社團、屬於「負面審核」(審核哪些沒做到),而且是由校方審核。其他的審核,最好都是分眾(對不同的社團適用不同標準),是「正面審核」(看最好的那些面向),而且儘量把評判權交給同儕。 二、貢獻公評:有一類評鑑獎項,可以是關於這個社團的整體貢獻:對學校的貢獻,對同學的貢獻,或是對人群的貢獻。這類的獎項,可以由全體學生投票決定(Google選單非常方便)。當然,這意味著,社團要讓同學們感受到他們對校園的貢獻,如果有校外貢獻,也主動向同學們告知、宣傳。你說這是培養自吹自擂?其實在這個世界上做事業,每個人都該學習著用合適的方法讓他人知道自己的功勞和貢獻。務實來說,這是學生該學的。 三、分享傳承:有一類評鑑獎項,可以是關於社團經營的「最佳實務」,例如招生方法、社課規劃、舉辦活動、資產管理…。在每年的幹部訓練中,可以邀請社團提案,和學弟妹分享他們的實務經驗。而這類獎項,就從分享傳承的隊伍中選出,選拔的方式,可以由參加幹訓的學弟妹投票,或是某程度加入評判意見。 四、創新交流:社團不僅該常年達到某些運作的「最低標準」,一個優良的社團,優秀的經營團隊,一定會找出新目標,新方法,達到新成果。這個創新過程,要求社團中的領導人要有探察機會與需求的能力,要有溝通說服的能力,要有發展具體方法的能力,要有務實執行的能力……這些都是非常珍貴的素質。學校可以舉辦社團之間的交流分享會,列出創新相關的獎項,讓各社團幹部們經驗分享,而獎項得主由社團幹部們互選產生。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與業壯遊】除了比檔案和作文,校內社團評鑑,有什麼好辦法?──大學的藝術之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