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高中校園 2017亞洲物奧獲2金,亞洲第3
由左至右:陳允中、白奇剛、張晏祥、王少群、鍾尚軒、陳宣叡、陳昶瀚、謝豐仰。 我國高中生參加2017年第18屆亞洲物理奧林匹亞競賽傳回捷報,在23個國家(地區)、166名參賽學生中,共獲得2金、1銀、5銅,團體成績以金牌數計算,我國僅次於中國及地主國俄羅斯(中國8金、俄羅斯4金、臺灣2金、印度、越南、泰國及印尼1金),成績表現優異。 2金1銀5銅為國爭光 我國代表隊是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組成輔導團隊負責培訓,國內選拔過程分為初選、複選、決選及賽前集訓4階段。8名學生代表經過複選及決選等過程,在全國131所學校共計1,964名的參加學生中脫穎而出,代表國家參賽。其中,臺中一中的陳允中和王少群紛紛奪得金牌,個人排名分別為10和14名,表現亮眼。 代表我國參賽的8名高中學生獲獎情形表 亞洲物奧難度高 「亞洲物理奧林匹亞競賽」首屆為印尼所舉辦,目的在增加亞洲地區各國物理教育經驗的交流,並促進青年之間友誼的成長。競賽分兩天進行,一天為理論競試,另一天為實驗競試。其中理論試題含三道題,總分30分,競試時間全程為五小時。而實驗試題含一至二道題,總分20分,競試時間也是五小時。試題難度高,考驗學生臨場反應。 教育部為獎勵學生的優異表現,訂有「參加國際數理學科奧林匹亞競賽及國際科學展覽成績優良學生升學優待辦法」,獲得本項競賽獲得金、銀、銅牌獎者,可保送大學院校各本學系或推薦入大學院校各學系。獲得榮譽獎者,可推薦入大學院校各本學系。另於亞洲賽獲金牌與銀牌者,分別可獲得教育部頒發的新臺幣10萬元與5萬元獎學金。 我國平均排名前三 我國自2000年起參加亞洲物理奧林匹亞競賽,歷年均獲佳績,參賽至今總計榮獲59金、41銀、38銅及14面榮譽獎,參賽18年以來我國國際平均排名為前3名,並曾在2001年、2003年與2010年的競賽中榮獲國際排名第1的成績。 我國參加亞洲物理奧林匹亞競賽歷年獲獎情形表
大學校園 職場模擬,是大學教實務的好辦法─《大學的藝術》14
看兩個人寫電子郵件對罵,這竟然是上課的重點? 好幾年以前,我參訪一間上海的商學院,那所商學院和美國名校合作,安排美國教授去上海開短期課程。既然到了,商學院就安排我旁聽一堂課程──教材不是課本,而是幾封電子郵件!雖然我是商學院畢業的,坦白說那堂課我聽得霧煞煞。 多年後的今天,我終於明白那次的課程其實是一個「情境題」,而且是歐美和實務有關的課程,都會使用到的題型、授課方法,效果相當好,但在國內仍然少有教授使用。 沒有真槍實彈,也要打打漆彈 那時候在上海那堂「跨國企業管理」課程看到的情境題,大略是這樣子的:一個跨國公司,印度主管和日本主管寫電子郵件討論重要的商務事項。結果,雙方從一開始的客氣有禮,後來口吻逐漸冷漠和防衛,結果後來劍拔弩張,最後合作交涉的事項不成,甚至還惡言相向。 這人寫的數封非常擬真的電子郵件攤在眼前,教授開始帶領同學討論: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雙方為什麼動怒?如果你是其中一方,看懂來龍去脈後,你會怎麼寫一封電子郵件解釋和化解?如果你是雙方主管,你又會怎麼和雙方說明與化解衝突? 坦白說,我一直認為自己英文很好,那幾封英文信,每個字也都看懂了。但是卻真的回答不出來教授的提問。在場的同學,似乎多半也沒看得很懂。 於是教授開始提問,邀請同學發言。隨著同學的發言,教授把線索一一整理在白板上,學生們把看到的片鱗半爪漸漸拼湊起來:原來是日本主管覺得不必說清楚的事情,讓印度主管誤會了;印度主管想問清楚的事,日本主管覺得被冒犯;此外,雙方對彼此的權力關係、追求的目標並不相同,但是並沒有明言澄清。 其實,我當時沒有很理解這堂課的運作邏輯。過了幾年回想起來,我發現那堂課就是一個基於現實情境的討論,而且我會給那堂課很高的評價。 這樣的情境,是真實企業中有可能發生的,甚至也許是經常發生的。如果在真實的企業中工作,你每天可能都要努力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或是在發生了之後有效處理。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教商管之前,先來演齣戲吧 情境題也很適合和理論教學混合運用,或是至少在考試、作業中使用。有一個教國際貿易課程的年輕老師,就曾經給我看他的考試題目。他的考題不是隨隨便便的名詞解釋、理論演算。 先省略細節,他的考題大致是模擬一個德國公司的老闆和部屬在討論貨品買賣的實際問題:我們的貨物賣到日本,因為兩國的貿易協定,會有多少稅率,該如何訂價,是否和當地貨品相比下有競爭力?如果獲利,和經銷商又如何拆帳?如果是賣到法國、義大利??會有什麼不同?為什麼這些國家設定不同的貿易規則? 答完這張考卷,根本像是在開貿易公司了! 我另聽過一個在Warwick大學讀商學碩士的朋友說,教授會利用「職場劇場」(work play)形式作為教學、測驗的方法。這個方法是,教授會和學生鋪陳某件個案的大致背景,例如兩個公司在談判是否合作進軍印度市場,如果合作,雙方權利義務又各是如何。接著,由同學扮演兩個公司的負責主管、專案經理、財務分析師等上場進行談判。當然,他們都是有做功課的。 這個「職場劇場」像是個遊戲,同時也是教學,也是測驗。因為教授會邀請在業界人士來評分與指導,他們會基於對業界的經驗與理解,分析雙方行動與判斷的合理性、效果,並且給學生在各角色上行動的建議:包括談判時應該多強硬、下屬在談判場合應該如何協助主管??。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教授們,別再宅在研究室了! 無論是實境教學、實例測驗、職場劇場??其實都可以運用在各種和「實務場域」有關的科系教學之中。例如社工、商業、警察、各種教育系(特教、幼教)??。其實在美國法學院行之有年的「模仿法庭」,也是相似的思維下的產物。 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多種層次的好處: 一、幫學生做好面對產業環境的預備,了解在職場上可能遇到的各層面挑戰。 二、幫學生了解產業中的多種角色,以及之間的權力責任關係,以及可能的互動形式 三、確認實務性質的課程教學,確實和實務場域的需求接軌。 這樣的教學其實並不容易,很考驗教授多方面的知識與能力:對實務的理解,在實務界的人脈、引導討論的技巧、創作靈活的考題??。要這樣教課,是不可能按照教科書(及附送的光碟片),也不可能每天窩在研究室當不過問世事的宅教授,就把課堂打發掉。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與業壯遊】演戲和閱讀郵件,其實是大學教實務的好辦法──《大學的藝術》之十四
大學校園 考大學:舞蹈科系學什麼?(系列二)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的夫人曾馨儀曾向媒體透露,她當舞者時單月收入最高近50萬元,打破學舞沒錢賺的刻版印象。現在台灣學舞的出路比起過去已經寬廣得多,只要願意努力付出並有熱情,跳舞就是一個實際的夢。而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舞蹈系主任曾照薰指出,舞蹈系練習時間很長也很辛苦,有志舞蹈系的同學除了要有基本的舞蹈底子,更重要的是熱誠、健康的身心靈,並且願意一步一腳印付出,有堅持下去的毅力。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舞蹈學系創設已近半世紀,長久以來以培養有國際觀的舞蹈藝術專業人才為目標,包括培育專業表演人才、舞蹈編創與行政人才,以及舞蹈教育人才。近年更積極落實舞蹈藝術生活化,推動藝術下鄉、推廣舞蹈社會教育的使命,並強調學生的跨領域學習,引導學生因應多元化的社會發展以及國際化的趨勢。 因應職涯的課程設計 在學習內容方面,學生將修習舞蹈與音樂、舞蹈解剖學、運動傷害、各類型舞蹈技巧訓練(包括中國舞蹈、芭蕾、現代舞、世界舞等)、舞蹈即興、劇場藝術、劇場實務、演出實習、名作實習、舞臺藝術、表演技巧、舞蹈創作、舞蹈音樂製作、舞蹈動力學、舞蹈欣賞、服裝設計與製作、畢業製作…等等,以強化舞蹈專業與多元應用能力。 此外,舞蹈系的專、兼任教師在各類課程小組的精心規劃下,也依教師的專長給予學生系列性專業技術課程訓練,加深學生中國舞蹈、芭蕾、現代舞蹈等專業知識理論,同時著重舞蹈創作能力的開發,讓每位學生展現專業性舞蹈表演技巧能力。臺藝大舞蹈系學生的特色,就是擁有三大舞蹈技巧的能力。 為了因應學生不同的興趣與職涯規畫,臺藝大分別對專業舞者、舞蹈編導、舞蹈(表演藝術)行政,以及舞蹈(表演藝術)教師這四大領域,提出職涯課程表與建議課程,幫助學生聚焦學習方向。而在藝術大學就讀最棒的是可以結合其他科系的資源,例如與戲劇系、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合作演出,與工藝設計學系合作道具設計,讓自己更懂得與其他藝術領域合作溝通的能力。 舞林高手靠練功 為了強化學生的實務能力,臺藝大學生從大一到大三每年各班都會舉辦「班展」,由舞蹈系學生自發性策畫與演出,規模雖然較小,但整體流程都和畢業舞展相同,讓學生藉由更多的實務演練,吸收策畫、編導與演出的養份。此外,臺藝大舞蹈系也首創校慶創意舞劇的示範隊伍,由大三學生指導學弟妹演出,除了讓學生們教學相長,也有傳承的意味。 而在學校表現優異的學生,有機會被選入臺藝大的【大觀舞集】,與優秀校友一起受邀到世界各地演出;【大觀舞集】近年來協助僑委會到海外進行《臺灣傳統週》巡迴演出,透過舞蹈讓國外領會文化之美。 (圖取自官網) 舞蹈講究群性 舞蹈系練習的時間很長也很辛苦,舞臺上一個美麗的轉身,往往是腳底磨破了無數的水泡的成果,因此有志舞蹈系的同學除了要有基本的舞蹈底子,更重要的是熱誠、健康的身心靈,並且願意一步一腳印付出,有堅持下去的毅力。還有,同學不能太玻璃心,在學習過程要有雅量接受指導。另外,舞蹈是團體演出,講究群性,因此與他人的溝通合作也很關鍵。 今日舞蹈系的學生畢業出路相較過往已經寬廣得多,只要願意努力,舞蹈系畢業生絕對是各個舞蹈班、社區社團、國內外舞團競相爭取的人才。 畢業進路舞遠弗屆 舞蹈系學生的藝術生涯進路,在舞蹈教師方面可擔任各級學校、社區、機關、才藝班舞蹈老師、各級學校表演藝術老師、肢體開發及美儀老師等。臺藝大設有師資培育中心,開設中等教育與國小教育學程,目前九年一貫教育已經納入了表演藝術,表演藝術老師的職缺開始增加,許多高中、國中、國小也設有舞蹈班,提供學生另一職涯選項,未來就業之路更寬廣。 對於有志投身舞蹈專業演出的同學,畢業後也可加入藝術表演團體,例如從事舞蹈設計、編導、國內外團體專業舞者、表演藝術相關政企畫執行、才藝班行政等。另外,舞蹈治療相關領域、造型彩妝設計、表演服務與道具製作等多元領域,也都是學生的就業選擇。除了就業,畢業生也可繼續進修或是參加公職考試。 ★★舞蹈相關科系都在這(遊憩與運動學群)
大學校園 學校考試和真實的人生考驗正好相反!怎麼辦?
身為一個過去非常善於考試的學生,我曾經以自己準備考試的能力為傲。在離開學校環境之後,我愈來愈明白當時的分數,是一種多嚴重的誤導。 一般學校的考試有諸般好處,除了一項之外:無法考出面對真實人生考驗的能力。而且,愈習慣用考試的模式思考,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時,其實愈是容易忽略重要的因子,愈容易錯估面對人生考驗的努力模式。用考試為唯一評價人、挑選人的方式,也充滿了偏誤。 真實人生考驗絕非限於幾個小時 一般的考試,每一科目通常一兩小時,考10科,也才兩個整天。 真實人生中的考驗哪是這樣。像我現在當個專欄作家,每個星期每篇專欄都是考驗;其他寫書的作家、專案經理,每一次考驗都是延伸數個月。對科學研究者而言,每個研究案會是為期數年的考驗;對父母而言,養育孩子是長達十幾年的考驗。 要會面對真實人生的考驗,不但要耐力,還要懂得適度放鬆與配力。 台灣到今日還習積一切用考試來決定。(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真實人生考驗沒有考試範圍 一般學校考試必分科目、必定範圍。在國文科第二次段考之中,絕不會考你數學,也不會考第三次段考的範圍。 真實人生可不是這樣。每一個重大考驗都是跨領域的,一個醫療事件中有法律,一個工程案件中有財務;每一個重大考驗都是考一切,沒有什麼落在「測驗範圍」之外,所以不必拿來用,或是不可以拿來用。 真實人生考驗不只靠知識與智能 在一般的考試中,考生得靠自己記得多少知識、熟悉多少分析方法,以及腦袋運轉的速度來拼成績──除了這些,其他的個人特質都派不上用場。有人說這叫公平,但其實也是一種扭曲。 在真實人生中的考驗,也比外貌,也比家世,也比聲音好聽,也比儀表姿態;更別說人際關係、人格特質、口才溝通。這些都真實地影響了一個人是否有能力在真實的考驗中得到優異的結果。把這些都考量進來,才鏡像地投射了人生實貌。 真實人生考驗絕非獨立面對 一般考試總是一人一張試卷,各寫各的答案,若是互相幫助,有個邪惡的名稱,叫做「作弊」。 但是在人生的考驗之中,一個人埋頭做自己的事不理會別人,不但是一種惡習,而且必然失敗。在工作環境中,今天你幫我一把,明天我還你一手,這是常態。大部分時候,不同才能與強項的人是否能緊密合作,是決勝的重點。 講故事的能力,在考試上是很難測驗和展現的(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真實人生考驗沒有公認正確答案 在考試中通常有正確答案,即使不是一個數字、一個專有名詞,往往也有標準的答題內容、正確的推理過程。 在真實人生中,所有重要的事都沒有正確答案:例如明天的股價會不會上漲,中東的亂局何時停止…。而對於沒有正確答案的事情,提出一個有說服力的答案,正是價值所在。而理解不同群體間、不同版本的正確答案,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畢業製作 口試,可以是大學的重要評分方式 要測驗小學生是否學好算數和語文,也許一張考卷可以達到目標。但是對於大學生,要測驗能力,或是要評估他的整體程度,考試就顯然不夠了。 某些設計科系會有「畢業製作」這個項目,這樣的評價與測驗方式,值得推廣到更多科系。畢業製作不見得是論文,可以是個小說,可以是個劇本,可以是個創業,可以是件工業設計品。 總之,這項畢業製作可以用四年累積準備,而非熬幾個夜的成果。 畢業製作應該要可以用上四年在各種科目(甚至課外)學習的成果。 畢業製作應該要訓練學生運用各種技能的方法,以及運用同儕的力量──當然,和真實世界一樣,借用他人力量時,要明確地說清楚,否則應該要遭到厭惡。 畢業製作應該要能展現學生特殊的見解、看法、創造力。 如果問:如果學生是花錢請別人作的,怎麼辦?老師的功用就上場了。老師應該要在大學四年之間定期聽取學生對於畢業製作的規劃和進度,到了完成時,也應該有口試,測驗學生是否真的知道一切重要的流程與細節。如果學生沒有真的動手,而老師無法發現,那就是老師的問題了。 如果我們希望學生更精確地學到面對人生的能力,減少考試,使用長期的畢業製作吧。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與業壯遊】其實學校考試和真實的人生考驗正好相反!怎麼辦?
大學校園 【產學合作】四科大協力培育鋼鐵人才
科大學生於鋼鐵公司實習情形 為強化技專校院與產業的密切連結,教育部透過6所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帶領未來的職場新鮮人參訪鋼鐵產業、辦理相關論壇,協助鋼鐵產業進行改造與形象行銷,提升國人對基礎產業的重視。 鋼鐵產業全國就業人口超過4萬人,然而因產業發展與社會環境的變遷,致使過往的產業榮景不再,更面臨人才缺乏與技術轉型升級的困境與衝擊。為協助鋼鐵公會培育人才,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已啟動多項的產學合作措施,透過技專校院研發能量,與產業合作開發關鍵技術與人才培育,從技術升級、人才培育與產業行銷等多方面進行協助,以實際行動與作為支持鋼鐵產業的永續發展。 產學合作1:高應大&中鋼 教育部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與中國鋼鐵公司合作成立「鍛造輥軋工程研究中心」,並爭取經濟部及科技部專案經費補助,協助導入尖端的智慧製造科技,將學校的金屬加工技術及專業人才導入用鋼產業的下游,協助用鋼產業開發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技術與產品。同時為協助鋼鐵產業營運發展所需的多樣化人才需求,高雄應用科大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協助南部鋼鐵大廠商辦理大型徵才召募活動與就業博覽會,經由大學端與求職市場端共召募了214名人才,投入鋼鐵產業。 產學合作2:高苑科鋼鐵產學攜手專班 高苑科技大學與6家南部大型企業,共同開辦鋼鐵產學攜手專班,期能結合學校課程的傳授與企業實習的雙重訓練方式,以培育學生的專業知識、實作能力與產業認同感,成為新一代的產業接班人才。 產學合作3:雲科大&中鋼 雲林科技大學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則與中鋼合作成立「手工具產業研發聯盟」,結合並運用學校各科系能量,從手工具的產品設計、技術改良到產品行銷提供「一條龍」的服務,以帶動臺灣手工具產業技術升級及手工具效能創新,藉此提升手工具產業國際競爭力與品牌形象。 產學合作4:高第一&中鋼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區域產學合作中心也與中國鋼鐵結構股份有限公司簽訂策略聯盟,由學校與公司共同就專業領域提供師資、設備及技術,進行鋼鐵結構工程技術的訓練,推廣優質鋼鐵結構工程技術及培養產業的專業人才。 教育部透過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建構與各產業界公協會交流平臺機制,促成產學媒合共同培育人才,也協助在地產業改造與升級。同時讓社會大眾對鋼鐵產業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同感,也提升年輕人投入產業的意願,讓鋼鐵產業能注入永續發展的活力與能量。
大學校園 收起「正確答案」,讓學生「評判爭辯」吧!
在我大學的時候非常認真地上課,那時百分之九十五課程的形態,都是上課時安靜聽老師說的一切,快速記下來,以便在考試時重複寫在考卷上,那就是正確答案,我就能得高分。十幾年後,我才驚覺那是多麼令人髮指地浪費時間。 在教育的初始階段當然要有正確答案,例如小學算數。但是愈往高等教育走,拿「正確答案」當作教育的目標和主要內容,意義愈小,誤導愈大。因為公認的正確答案往往是很快就算得出來、查得到的,是世界上沒有價值的資訊。有價值的資訊,都是那些還沒有正確答案的事,例如:五年後房價會不會跌?哪個再生能源潛力最大?這樣的問題都是沒有正確答案的,但它們價值千金。 大學如果有任何意義價值,一定不在於它把什麼樣的「正確答案」教給學生,更不會是要求學生重複教授的見解看法(可惜,這卻是常態)。大學的意義價值必然來自於培養學生的評判能力──評判世界上各種不見得正確的見解,與各種見解對話與爭辯,提出自己的看法,並且在評判別人的過程中,不斷改正自己的看法。 訓練學生記憶課本上的資訊、套用公式求解、重複教授的想法??這些事,都是台灣教育體制擅長的。但是說到訓練學生「評判爭辯」,大部分老師不但沒招可使,甚至打從心底抗拒。其實,這些招並不那麼難,我們來看看歐美大學怎麼做。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考試考什麼?考對別人的見解有所看法! 在之前的作品中談到過的烏普撒拉大學〈行銷、組織,與國際企業〉這門課程,它對學生的評分方式是每兩個星期的單元結束時的「網路研討會(web-seminar)」。網路研討會是一整天的測驗,一切在網路上進行──也就是學生各自的家中進行,當然可以自由地查資料。在這個測驗中,除了提出自己的意見,如何評判同學的意見也是考試重點。一個學生如此陳述這門課的測驗方式: 「老師會出A, B, C三個題目。上午九點時,所有同學會在信箱中收到三個題目之一,全班同學有三分之一學生收到問題A,另外三分之一收到問題B,三分之一收到問題C。同學要基於課程中所有教過的知識,寫一篇八百字以下的短文,作答時間,是從上午九點到下午三點,共六小時,作答時間到了之後,學生就把題目連同短文寄給老師。 下午三點的時候,學生會從電子郵件上收到兩份其他同學寫的答案──A組學生收到一份B組學生寫的答案,一份C組學生的答案。從下午三點到晚上九點,學生要為這兩篇答案,各寫 200 字的評論短文──而且也要以課程中學到的知識與方法作為依據。作業由誰給點評?老師慢上,同學先來。」 另一門歐洲大學的課程,老師在學期的中間安排一堂課讓學生給對彼此的報告初稿給評價意見: 學生將分組報告內容寫在海報紙上,貼在教室的牆壁上,同學很方便地看到彼此的研究目標、研究方法。接下來的時間就讓各組自由活動、討論每一組的議題,每個人的手上都有幾張便利貼,每個學生要針對每一組的報告內容提出回饋。下課的時候每個小組的海報上會貼滿同學和老師的建議與見解,同學們看到各方評語後,會再次討論專題的方向是否需要修改。 同學知道彼此的專題後,也會互相提供資源。例如有一組作線上課程平台的相關議題,其他曾經有過線上學習經驗的同學,就會在便利貼上寫下:「這個主題我可以提供實際的使用者經驗給你們。」又或者是其他組同學曾經閱讀過相關的書籍或者影片,也都會分享出來。 在這門課之中,給作業和報告打分數,不是老師的專權,學生之間的互評也是主要的分數依據。只要繳交小組作業,同學就可以在網路上看到彼此的作業,並且寫語。上台報告的時候,老師也會要其他學生質詢提問。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考試和報告後,老師再給深入、充足、完整的回饋 讓學生給彼此意見、給彼此分數,這不是指老師沒事做,只要在同學說話、給彼此評語時點頭微笑。錯,正相反,老師的教學其實變得更具挑戰性,而非更簡單。 在台灣,考試和報告的常態是,學生得到一個分數,確認有得到學分或是需要重修,然後就結束了。殘酷、冷漠,一翻兩瞪眼,學生就認命接受宣判,對他的聰明才智、對他的努力成果??進行宣判,沒有解釋,不得抗告。想進步只有一條路,就是回去「訂正」:順著「正確的」思考邏輯,校正自己的思考邏輯。 給一個數字分數就把學生打發,在歐美可不是常態。老師要對於學生的答案給回饋,對學生給彼此的意見給回饋,要教學生怎麼思考,同時教學生如何思考別人的思考。當學生出現爭執與意見不同時,老師要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找到共識,或找出雙方歧見的根源。老師回饋的方式可能是和學生面對面談,可能是錄影像上傳 Youtube 讓學生看,可能是在考卷上/報告上寫大量眉批。 拿掉教育中的正確答案,學生開始有空間思想,老師開始被迫用思想和學生追逐。這才是教育推動社會向前進步的動力。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與業壯遊】「正確答案」收到櫃子裡,讓學生彼此「評判爭辯」吧!
大學排行 2017全球年輕大學排行,臺灣8校入榜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4月公布了「2017全球年輕大學排名」,臺灣今年入榜8所,為歷年最多。 此排行榜主要以校齡50年以下的大學為研究目標,依據學院的研究引用、教學表現、師生比例及國際形象等13項指標,在全球48個國家中,選出排名前200所的年輕大學。 年輕大學少了傳統的束縛,多了創新精神與開放風氣,辦學成效不輸百年老店,有志出國留學的同學可以作為參考。 臺灣入榜8所年輕大學 今年,臺灣有8所入榜的年輕大學,為歷年最多,雖然名次不如以往,稍有下跌,但辦學成效仍受到國際肯定。 其中以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排名最佳,為59名,是臺灣入榜大學之首。其他排名在101-150間的有長庚大學、國立中山大學和國立陽明大學。另外,亞洲大學、逢甲大學和國立中正大學今年首次入榜,排名在151到200名間,而元智大學的排名也較去年為低,落在151到200名間。 全球年輕大學TOP10 榮登榜首的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已連續3年居冠。而香港城市大學和德國的烏爾姆大學今年都是第一次進入前10名。 由榜中可見有5所年輕大學來自亞洲,包括: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學、中國的香港科技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以及南韓的浦項科技大學和韓國高等科學技術研究院,其餘皆是歐洲大學。 ★資料來源: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2017全球年輕大學排行 ====【小編提醒】==== 排行榜的名次只是一個參考值,並非一成不變。且各種排行評比條件不一,也不能代表大學的唯一評價。不過,當同學在眾多大學中難以抉擇時,排行榜有時不失為選擇時的參考指引。
大學校園 課程設計良好的指標是「學生在課堂上大肆說話」?
日前參加一個由某知名教授主講的座談會,回到家後,竟然收到一個參加者的道歉訊息,大意是說,他很抱歉在座談會提了幾個問題,耽誤了我們聽講的時間。我回訊詢問是不是有人向他抗議?他說沒有,是他回家後想到自己竟然在聽講之間打岔,心裡覺得不安。 我覺得好意外,也好悲哀。在台灣的教育環境中,老師講,學生「安靜聽」,幾乎被視為教學唯一正確的狀態,不該打破。學生上課中講話是罪惡,發問是浪費時間、耽誤進度、影響老師。在一般的學校,「維持課堂秩序」被視為班級經營的重要能力之一,而且幾乎等同於維持安靜,好讓老師可以順利講課(填塞知識)。 大部分的學生,會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待十幾二十年,而非常適應、擅長保持靜定不動、壓抑說話/發問/行動的學生,被視為好學生。擅長培養這類學生的老師,常被視為好老師。這樣的課堂,常被視為有效的課堂。多數人也把這樣的習慣帶到職場,我就記得在過去工作的時候,前輩會告訴我「開會時不要講話。」 這是應該的嗎?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獨角戲上課,其實不是世界常態! 台灣的課堂上很少有師生之間的對話與討論。而課堂討論,往往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與思考課題。在台灣上課,學生與老師的互動不頻繁,不論在理論、思維或議題上,較缺乏熱烈討論的氛圍。這其實是「台灣特色」,或至少是「東亞特色」的教學方式。在歐美,這就不見得是常態。 在英國讀研究所的朋友告訴我,當地上課的常態不是老師講學生聽,老師會引導學生發言和討論,在討論中分析、重組、深化手邊的、腦中的資訊。他遇過的英國教授常常拋出這樣的問題:「看到這個圖,你要如何分析?」而問答就是上課的主體。 在歐美,課堂討論並非只出現在研究所。在哈佛,許多大學部課程上課時會發生的現象是,學生有相當長的發言,或是和老師密切對話──在班級人數不多的課程,這是常態。有哈佛的畢業生這樣看待上課時老師和學生談話對答的價值: 「哈佛的學生來自世界各地,而且各有專長與見識,很可能在某個課題上有比老師還深入的知識與見解,所以,課堂上常發生「學生教老師」這樣的事,甚至值得被視為教學成功與否的指標。老師和學生都歡迎這種補充和對話,老師也習慣在上課中,從同學得到知識。這樣的情況,其實在(優良的)中學就會發生,隨著中學而大學、研究所,會愈來愈密集。」 我訪問過許多人,大部分人都會認為,若一定比例的課程時間以討論模式進行,則學生參與感、學習效果都較好。當然,老師要細心經營分組、討論題目、討論材料、討論過程,這也不是放羊吃草就能達成的。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討論課,高素質助教之關鍵 許多哈佛課程的結構,都是三小時的講授課,配上三小時的實驗課或討論課。只要是科學和工程相關的課,幾乎必然有實驗課程。如果沒有實驗課,通常勢必有討論課。而這些討論課,可不是放一群學生任意聊天。 在哈佛,無論實驗課或討論課,是由學校付薪的助教來帶,助教通常是博士生,不但幾乎是該領域的專家,而且他們日後也幾乎會從事學術工作,所以他們當助教,通常可以有多年經驗,而且常是傾盡全力,要有好的表現。哈佛的助教,從來不是一學期兩學期的臨時工。 在匹茲堡大學的人類學課程,是大班授課,一班300人,當然不易發展討論。但是在討論課就不是這樣。這300人的班會分給三位博士生負責,每人100個學生,而100個學生又分成四個班,每班25人。在討論課中,助教磨練自己溝通、教學的能力,也賺取獎助學金,一舉數得。 英國的劍橋大學也非常重視助教對學生的協助。本研究案訪問到曾就讀劍橋的蘇先生,他提出了這樣的觀察: 「學生遇到課業上的問題,校方有聘請博士生來當助教,身分有點類似台灣的TA(教學助理)。助教和學生的人數比例為1: 3,依據學院分類,似社群分組,博士生會確認學生的學習進度、課業是否有跟上,提供學業上的引導。」 任用助教,顯然不該以「招臨時工」的心情。無論是助教的特質、能力、熱情、人數,都應該認真挑選,踏實經營。 同學,說多點,大聲點 如果和歐美國家的年輕人對話,與台灣同齡年輕人相比,常會發現前者更擅長論說與表達。原因無他,在歐美教育中,大量各種科目的課程,本質上都有「口語表達訓練」的功能。而且在歐美,對上課發問、表達想法、論辯見解??都有更高度的鼓勵,更少的壓抑和否定。而在台灣,上課時幾乎都在訓練「靜默」,常常訓練到讓學生連思考都一併窒息了。 過去在我小時候,老師上課聽到學生說話,總是大喊「不要講話」嗎?希望未來看到更多老師和學生在課堂上說話,並且要學生「說多點、大聲點」。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與業壯遊】課程設計良好的指標是:「學生在課堂上大肆說話」?─《大學的藝術》之十三
大學校園 制服爭議不歪樓,打破砂鍋談到底?
到底,學校有多大的權力限制學生穿衣服的方式?這個問題,可不可以談清楚? 我人生至今最後一次在公開場合哭泣,是在國中二年級的時候。那天大雨,穿一般的布鞋上學是一定全溼,之後穿著全溼的鞋襪上一整天課,不但不舒服,而且鞋襪超臭。當天出門前猶豫了好一會兒,我知道學校規定穿白布鞋,但下雨天應該不會禁止穿雨鞋上學吧?於是我穿著黃色橡膠雨鞋,穿雨而行,不必擔心溼腳,十分愉快,還有點故意地踏水灘。 一直到校門口,我看到訓導主任擎著黑傘站在校門口,我喊了聲「訓導主任好」,打算從他身旁過去,卻被他喊住。「不准穿雨鞋上學,只准穿白色運動鞋上學,你不知道嗎?」語氣十分嚴厲,並把我的班級與學號登記下來。我覺得有點委屈。 到了班上,在早自習接近結束的時候,訓導主任走進班上,往講台上一站,叫我的學號要我起立,和全班同學說,謝宇程不遵守規定,穿雨鞋上學,以後不得再犯,其他同學以後請別以身試法。 訓導主任走後不久,一個同學拍我肩膀,要和我收聯絡簿,我沒有手空得出來拿給他,因為我兩手壓著臉伏在桌上正哭著。我覺得很委屈,我一直是好學生,我也沒有想得罪誰、忤逆誰。我真的以為可以穿雨鞋,而且這也不礙著誰! 許多年過去,國中的事情我現在記得的已經不多,這件事卻一直記得。一來覺得當年的自己小可憐玻璃心得不可思議,真是丟人現眼的愛哭鬼──不過後來都很堅強不曾在別人面前掉過淚了!二來,這件小事濃縮和折射了一個很大的議題。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愛哭鬼所發現的魔鬼 制服議題一點都不是雞毛蒜皮的碎小議題,它是一張面具,面具背後躲著一頭惡魔,它的名字叫:威權。在制服這張看起來無害的面具背後,威權無聲無息地佔據教育體系數十年,在學生吸收知識與技能的同時,也一口一口地吸吮著對於威權的恐懼、服從、甚至崇拜──只要掌有威權,就可以隨心所欲使喚、命令、限制別人;沒有威權的那一方,你什麼也不是,當你被踐踏的時候,你只能俯首就範,委屈哭泣是你家的事。 這應該要是我們教育的一部分嗎?我們這個社會,現在需要一次很深很用力很認真的討論。 2010年,台南女中學生為了抗議校方禁止穿運動褲進入校門,全校上千學生在操場上脫長褲(內著運動褲)抗議。2015年10月初,因為完全一樣的原因,台中女中有十餘名學生在升旗典禮脫下制服上衣和長褲(內著運動衣褲)抗議。同年11月,也為了是否能穿運動服上學的問題,建中班聯會學生向新任校長請願提議。 前兩件事有引起輿論和媒體的關注,但似乎比較接近怪叔叔意淫式的關注,誤將重點放在「女學生脫褲」這個事件,卻不理會學生選擇衣著的權利。最近一次是男校提出議題發問,本來沒有引發遐想的空間,卻又因為校長說了一席「不應平等」論,因而再次徹底歪樓,學生選擇衣著的權利再次被忽略。 中學老師教作文的思維之中,縱有千百不對,有一個建議是不錯的:不要離題。離題了,整個社會就不能聚焦討論出一個良好的看法和見解,讓我們從現在的局面中改善和突破。 荒唐的胡謅,丟人現眼的是誰? 因此,我想要盤整一下這個制服爭論,再挑一挑這爐快熄的火,希望建中、教育體系,社會當中的更多人可以討論這個問題。不要再次岔題歪樓、得過且過、不了了之。 首先,也就是最荒唐的是,無論哪一間學校,為了禁止學生穿運動服出校,竟然針對體育服編派大量的不是:很醜不好看、有礙觀瞻、引發不當想像…。拜託,這些學校的老師校長是不是沒聽過一個詞叫「設計」?怎麼不設計一套漂亮好看,不礙觀瞻、引發正當想像的運動服?校方自己眼殘挑選出來(或維持著)這麼難看的運動服,強迫學生穿,然後又說學生穿出校門會丟人現眼,這不是腦長洞是什麼? 第二,各學校禁止穿運動服出校許多其他的理由,一樣顯然缺乏基礎、禁不住質疑,例如「服裝不整齊會破壞本校校譽」。我想問,老師不是該教人追求真相的嗎?真相不是要求要證據和證明嗎?哪一個老師或校長曾經做過任何周延的調查,能證明學校會因為開放穿運動服出門而聲望下跌?哪間學校是因「衣著整齊」而受到尊敬?如果學校展現對學生的尊重與開明,會不會帶來更高的校譽?這些問題,學校有認真研究過嗎?歷史是任人化妝的小姑娘,這已經夠不幸了,連「現況」也是任由有權力的人信口開河隨意胡謅,這樣的人有資格任職教育嗎? 第三,這些學校有的說:本校學生穿制服是外界期待,而且可顯示團結。你知道在這個觀點下,全世界最團結的國家是哪個?北韓。最不團結的國家,將是美、英、法⋯⋯這些國家。有些群體,是用彼此過時的僵化期待困住彼此,以「團結」為名扼制個人的表達、自由、創造力,以至於沒有人能進步與開創。有些國家,尊重各種各人的生活選擇,反而創造了強大的內聚力、吸引力、進步動力。世界各地大量優秀人才想去當美國人,北韓人想逃,門都找不到。現在,我們的學校要培養學生走向哪種社會?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北韓與納粹的幽靈,距我們不遠 最後,還是要回到這個問題,我們究竟身在什麼樣的社會,要建立什麼樣的體制? 我們要建立一個威權的體制,有權力的人說了算,他可以限制別人的自由,勒令別人能做這、不能做那,只要他高興? 或者,我們要建立一個憲政、法治、自由的體制,每個人在原則上都可以用自己希望的方式生活,只有在防止對他人造成危害的前提下,對個人自由進行「最小限度」的限制? 這些高中的校長和老師,正在用制服作為工具,讓學生習慣某一種體制─威權的體制:盲目地順從威權、屈服於威權,甚至渴望成為威權;或是憲政/法治/自由的體制:自主決定、自我管理、由下而上形成共識與決策。 用嚴重(但未必失真)的方式來說,這些校長和老師,正在決定我們的社會未來會比較接近北韓,或是比較接近歐美!因此,我希望死死咬住,打破砂鍋談到底地討論制服問題吧,別再歪樓了。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與業壯遊】制服爭議又被歪樓了!這次可不可以咬死議題,打破砂鍋談到底?
大學校園 人文相關學系畢業能做什麼?
「人文」充斥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圖源:StockSnap @ Pixabay CC0 Public Domain) 隨著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台灣高教學府的招生也愈來愈困難,其中人文學科面臨的狀況尤其更為艱鉅。不久前,筆者為了希望本年度招收的新生都能來註冊,特別一一打電話去「遊說」,因此有機會與一位自稱在資訊界服務多年的家長就目前畢業生出路的問題交換意見。 這位家長早年畢業於名校電機系,退伍後立即參與台灣正在起飛的電腦資訊風潮,如今已是事業有成的電子工程師。他很直率地問我,他的小孩如果讀完華文系,畢業後能做什麼? 這無疑是個純職業導向的觀念,把受教育的目的等同於職業訓練,雖然未必妥當,卻是個無法?避的現實問題。我不打算從本系畢業生實際就業的情況回應他,而是試圖將人文概念導入實際產業來說服他。因此,我開宗明義告訴這位家長,我們日常生活所接觸的任何事物,只要是與人有關,都離不開文學,或廣泛地說,離不開人文的範疇。 人文素養讓生活更優雅 「人文」是什麼?拆開來看,就是「人」+「文」,「文」是「文明」,也是「文化」、「文采」,當動詞用則具有「文飾」的意涵。簡單來說,人文就是要讓人類的生活變得更和諧有序,更具有美感。過去數千年來,人類任何生活上的發明,無疑都是在朝向「人文」這個概念發展,科學如此,商業發展也是如此。 我以汽車為例,問這位家長開什麼車。他回答是B牌的名車。我再問他,為何買這款車,他說因為性能好、安全、品牌口碑佳。我又問,顏色呢?外型呢?他說顏色跟外型都是他喜愛的,覺得這部車很典雅。不知不覺中,這個家長其實已經觸及「人文」而不自知。我告訴他,一部汽車的外觀除了考慮空氣力學外,最重要的是必須在第一時間攫獲消費者的審美喜好,如果顏色、外型無法觸動購買者的美感經驗,性能再好也是枉然。其次,一部車的乘坐與操作也必須符合「人」的心理與生理需求,如果設計者欠缺人文的陶養,那麼他設計出來的東西充其量只是「機器」,卻無法符合人的需要,更不可能受到大眾的喜好。因此,一個好的發明家或設計者,當他準備製造某個產品時,必然要考慮到人的因素,一旦他意識到此,他就已經接觸到「人文」。 這位家長果然聰穎,他聽我這麼解釋後立即能舉一反三:「所以像手機設計、建築景觀,乃至家電的外型,也都與人文有關?」沒錯,的確如此,設計者如果沒有豐厚的人文素養,很難創造出令人驚豔的產品。我這麼回應他。 一輛好車也需要考慮人文因素。(圖源:c BMW台灣總代理 汎德) 人文創意無法被機器取代 此外,我也提醒這位電腦高手家長,拜電腦發達之賜,世界的距離愈來愈短;但電腦只是載體,真正影響人類的是電腦所承載的內容。我舉風靡全球的韓劇為例,那些編劇、導演、美術設計,幾乎都是學人文(含藝術)出身的,當你或你的家人在電腦、電視上收看這些戲劇時,他們正在接受韓國文化的洗禮,不知不覺認同它,並願意為它掏出口袋的錢。家長略略吃驚地說:「這就是文化侵略?」你要這麼說它也可以,而且說得現實點,它賺錢的速度,造成的影響力,遠超乎你的想像。台灣的產業之所以不斷在落後給日本、韓國,甚至剛崛起的中國,就在我們的企業主往往輕視人文。未來任何工作都可能被機器取代,但源自人文的創意不會。 如果我們從更大的領域來看,人文更是決定一個國家發展高度的關鍵。一個具深厚人文涵養的國家,其公民的守法與容忍精神愈高,社會必然愈有秩序、愈和諧,國家處在安定的狀態下,經濟的發展自然也就更平穩。這也就是為何在3000年前,當孔子回答弟子「貧而無諂,富而無驕」的提問時,會回答「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的原因,「好禮」就是一種人文精神的展現。目今中國崛起,整個國家沉浸在「脫貧致富」的狂喜中,但時有所聞的「土豪」不文明行徑卻也不斷在重挫這個新興大國的形象,讓全世界的人看得瞠目結舌。中國政府顯然意識到這種亂象將衍成嚴重社會問題,於是開始在共產主義燒夷的歷史灰燼中將孔子思想翻出來,試圖以此重建傳統的人文精神。原因無它,看清楚人文發展對國家安定與進步的重要性而已。 短短20分鐘的交談,這位家長終於以欣然的口吻說,謝謝老師的啟發,我百分之百願意讓小孩去讀華文系!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華文系畢業能做什麼?
大學校園 考大學:舞蹈科系學什麼?(系列一)
臺灣的舞蹈從早期篳路藍縷的發展,一路成長蛻變到躍上世界舞台,舞動國際震撼人心,成為全球知名的藝術表演,除了臺灣舞蹈團體與表演者在國際間不斷創造傳奇,臺灣舞蹈也成為文化外交的重要推手。另外,近來臺灣活絡的學舞風氣,以及九年一貫課程加入了表演藝術後,也讓舞蹈系學生的進路比以前更寬廣。 大學舞蹈系主要是為了培養舞蹈藝術人才、專業表演人才、創作人才,以及舞蹈教育人才。各校的舞蹈系因應歷史與發展方向或班別,重點會略有不同,以臺北市立大學舞蹈學系為例,主要教育目標是培育舞蹈表演、創作與教育人才。 ​​​​​​​ 畢業進路舞遠弗屆 舞蹈系學生的藝術生涯進路,在舞蹈教師方面可擔任各級學校、社區、機關、才藝班舞蹈老師、各級學校表演藝術老師、肢體開發暨美儀老師等。目前九年一貫教育已經納入了表演藝術,表演藝術老師的職缺開始增加。而許多高中、國中、國小也設有舞蹈班,讓就業之路更寬廣。 畢業生也可加入藝術表演團體,例如從事舞蹈設計、編導、國內外團體專業舞者、表演藝術相關行政企畫執行、才藝班行政等。另外,舞蹈治療相關領域、造型彩妝設計、表演服務與道具製作等多元領域,也都是學生的就業選擇。除了就業,畢業生也可繼續進修或是參加公職考試。 開創運動藝術風氣 在學習內容方面,為增進教學品質與效益,臺北市立大學舞蹈學系術科採小班上課,將芭蕾、現代舞與民族舞三種課程分班上課。學生也可以 依個人志趣選擇主、副修課程,使其能力可依興趣有更好的潛能發揮。 舞蹈系擁有以創作為底蘊的特質,在許多大型活動中,舞蹈系經常作為整合單位,以藝術結合各項運動,開創運動藝術的新頁,於2015年代表臺灣參加韓國光州世界大學運動會閉幕接旗演出。 另外也吸收運動科學的養分,臺北市立大學開所有舞蹈系風氣之先,近年來購置無線表面肌電設備,便與本校運動器材研究所、運動科學研究所及運動健康科學系的老師合作,建立學生個人動作檔案,提升動作訓練上的效益。 (臺北市立大學舞蹈系提供) 培養職場實務能力 舞蹈學系除注重學生專業能力的提升,也注重建教合作、社區服務、教學實習、表演實習、國際展演等職場實務能力的培養。本系與臺北市藝文推廣處城市舞台建教合作,讓學生從參與服務中學習。另外,透過教學實習活動課程教授鄰近中小學的舞蹈課程。目前與全真瑜珈True Yoga進行產學合作事宜,已有學生於此中心擔任教師。除此之外,本系學生也參與天母社區的推廣教育課程,深受社區民眾的歡迎和肯定,讓教育目標具體地反應在課程設計、教學事務與學生活動上。 國內對於表演藝術和學舞的日漸重視,讓舞蹈系畢業生的進路更為寬廣,歡迎各位同學一起來舞動美好人生。 ★★舞蹈相關科系都在這(遊憩與運動學群)
大學校園 海大產學合作,海浪發電不是夢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能源與政策研究中心日前與哈哈世代科技公司簽訂「新型式海浪發電裝置」效能提升及技術移轉合約。(圖/海洋大學提供)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能源與政策研究中心日前與哈哈世代科技公司簽訂「新型式海浪發電裝置」效能提升及技術移轉合約,透過產學合作,為臺灣綠能環保科技的實踐,往前再邁進一步。 產學攜手,提升海浪發電效能 海洋大學海洋能源與政策研究中心表示,目前世界各國所發展的海浪發電技術不易大量推廣的原因,主要在於單機作業、單機發電,成本高、效能低。同時,發電裝置通常是架設在深海中,或是離岸式的設置,導致無法固定、容易鏽蝕,加上架設成本高、施工不易,完工後容易故障、不易維修保養,傳輸電力的纜線從海底拉到岸邊,花費高昂又會耗損電力,更極易遭受破壞等等問題。 對此,海洋大學表示,該校擁有世界級的海洋工程實驗館及大型空蝕水槽,同時校區又緊鄰海洋,周遭亦有充足碼頭及水域設施,是國內獨有的研究環境,非常適合進行海洋能源開發的相關研究,目前校內在海洋能的開發主要有溫差、波浪、潮流發電等三大研究團隊正在進行。透過這次合作,將協助哈哈世代公司進行「新型式海浪發電裝置」效能測試、技術指導與建議,朝向商業運轉的目標邁進。 哈哈世代科技總裁廖人立表示,希望透過這次的合作,借重海洋大學海洋能源與政策研究中心專家的專業,進行技術指導與效能測試建議,檢測人工造浪模擬系統的性能,並改進缺失,作為提升效能及後續下海測試商轉的參考。 將海浪動能轉化電能,邁向綠能家園 廖人立總裁強調,哈哈世代致力於綠能新科技的研發,經過多年的研發與測試,避免現行海浪發電技術常見的問題,發展「新型式海浪發電裝置」,藉由浪波的上下高低起浮能量,轉化為動能並予串連集中,複數連動裝置是此設備一大核心技術,可以允許串連各並聯裝置的傳動軸,使得傳動能量集中於飛輪而推動發電機發電,達到方便管理並減少發電機組數量。並以慣性飛輪作為動能儲存,進而可穩定地經由發電機構轉換成電能。單位面積的發電效能可超越太陽能發電或風力發電數倍以上,且全年無休發電穩定。 哈哈世代強調,此新型發電系統是一套低成本、高保固,以更易維護的方式把大面積的海浪動能轉換成電能的裝置,一旦商轉量產,將為臺灣推動非核家園與再生能源提供解決方案。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教育部電子報759期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哈哈世代與海洋大學簽約測試新型海浪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