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大學校園 英美名校組織制度的變革──《大學的藝術》3
曾經有學生家長向我抱怨,想送孩子出國讀大學,但是研究網站半天,連主修什麼、讀什麼系、什麼學院⋯⋯都看不懂,摸不著頭緒。那時候我還心裡想:不就是國外大學嗎?你英文能力也太差了吧? 後來自己深入了解,才發現歐美大學的組織經營形態,和台灣的大學(即使是台清交成等名校)差別不只一個世代。 台灣的大學,下分學院,再分為科系,如公司或軍隊的科層架構。學生從入學就被編進科系(少數例外),學習內容極有大部分被科系決定──一個科系的必修和選修科目可能長期不變,連授課老師也不變。 大學都是這樣的嗎?並不是。以下,將以劍橋、哈佛、史丹佛為例來說明。 學生不進入「科系」,「學程」快速迭代變化 在台灣,學位和科系緊緊綁在一起。學生隸屬於一個科系,進什麼科系,畢業時就拿什麼學位證明。但是劍橋、哈佛、史丹佛都不是這樣。 這三個學校的學生,畢業學位都是取決於學生選什麼「學程」,學程是一套設計好的課程組合,並不是一個僵固的行政組織。「學程」在這三個學校各用不一樣的單字:在哈佛叫 Concentration,在劍橋叫 Course ,在史丹佛叫 Major,在此,我都譯成「學程」。 史丹佛大學首頁,將跨域學習與研究的信息放在首頁最顯眼處。(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在學生的求學經驗之中,科系的重要性、影響力、親近程度,遠比學程更低。學生不必申請進入一個科系,但是要申請進入一個學程,最後符合學程的修業要求後,得到標註該學程(非科系)的學位證書。而學程不附屬、不隸屬於任何科系或學院。 以哈佛大學 Chemical and Physical Biology 學程為例,哈佛並無此名稱的科系,是由數個科系的老師共同經營主持,申請這個學程的學生(通常是大二升大三),會和許多科系的教授上課與互動。 以劍橋大學為例,進入劍橋大學時就要申請學程,每個學程大小差異甚大。舉例來說,自然科學學程,在2013年招進613人,工程學程招進294人,而藝術史學程招進22人。 自然科學學程是劍橋最大的學程,其下有十八個分支,各有不同的課程規劃,包括化學、基因學、神經科學、病理學等等。中型和小型的領域,其下分支較少,或是沒有領域下的課程分枝。 科系是學術和行政上的單位,而學程是教學上的單位。科系可以有長久歷史傳承,學術領域可以穩定不變。但是學程卻可以因時代、產業、學生需求,不斷快速變化組合。 劍橋大學的學位,不照科系或學院排列,只照字母排列(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反對支離破碎 台灣的大學教育,有一件事情教得很成功:各自為政、本位主義──因為多數教授都徹底地認真親身實踐:你們系的學生/我們系的學生;你們系的課/我們系的課⋯⋯往往分得一清二楚,同系的教授之間都不太互相往來,跨系的合作與協力更是少見。 但是在劍橋、哈佛、史丹佛,跨科系的溝通合作是每天時時刻刻在發生。因為以「學程」為單位的教學,本質上就是跨科系的事業。 學程及科系之間,呈現複雜的網狀協力關係,也就是一種多對多的關係──每個科系都參與多個學程的課程經營,每個學程的課程授課老師都來自好幾個科系。 例如,劍橋大學自然科學學程,就是由物質科學院(如化學系)、生物科學院(如藥學系)、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如科學哲學)、臨床醫學院(如神經科學)等各學院、各科系的教授共同經營、分頭授課。 也可舉劍橋大學的化工學程為例,化工學程並不直接招收學生,其學生一部分來自工程學程,一部分來自自然科學學程──這幾個學程大一和大二的課程多所重疊,教學與招生上也就互相合作。在這樣的架構下,教學領域可以隨時彈性變化,也有利跨科系之間的合作交流。 哈佛大學首頁上蒐尋教師,不再需要按進各別科系網頁。(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台灣現在有少數學校推動學程制,但卻是一科系主持一學程,一學程隸屬一科系,如此只是名稱改變, 其實無益於建構彈性、動態、更多元的教學環境。 如果看哈佛的網站,就可以發現它如何大力減少「科系」的門戶之見。現在,在哈佛的各種對外資料之中,比較強調的是各種知識領域、應用領域,而不強調「學系」這個行政單位。在哈佛各學院的網站上,幾乎難以看到「學系」的列表。取而代之的,是學程的列表、興趣領域(Area of interest)列表。 很多應該是科系的單位,在網站首頁上,完全沒有「學系」(the department of)的字樣。例如,工程與應用科學院之下,完全不列出科系列表。Applied Physics 的定位是不是我們認知的科系,在網站上也沒有確切的文字標示。 科系列表就算存在,也不會在學校網頁的顯眼處,史丹佛大學將它放在首頁最下方的小字,而且是照字母順序排,不是照學院領域分類。哈佛大學的學校網站上,直接可以姓名蒐尋教授,不必到科系網頁上找。這些作為,都在打造學校的整體感──學校中的教學和學術,學生的成長與成就,這些都是大家的事,人人休戚與共。 還是石像和零件嗎?該升級了 在台灣,科系綁定教學,造成課表僵固不變,是無法動彈的石像。但是劍橋、哈佛、史丹佛將科系與學位脫勾,讓學程可以適應情勢快速變化,是千變萬化的樂高積木。 在台灣,學校內部各自為政,互不往來,各科系之間只是被放在一起的零件。但是劍橋、哈佛、史丹佛增強內部的有機聯繫,讓學校有整體的認同感及合作交流的默契,成為一輛跑車。 台灣所有大學的管理思維,還在五十年前的版本,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升級更新呢?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與業壯遊】拜樂高和跑車為師──英美名校組織制度的變革──《大學的藝術》之三
大學排行 臺灣8大學躍進QS排名四百強
英國高等教育調查中心QS於9月6日公布2017世界大學排名,麻省理工學院仍舊居世界之冠。今年臺灣有8所大學進入前400名,雖然較去年少一所,但名次大多較去年提升。 臺灣入榜15所,8所進四百強 臺灣今年和去年一樣,一共有15所大學進入QS世界大學排行榜。今年位列百大排行之中的仍是臺灣大學,為68名;科大部分則是臺灣科技大學和臺北科技大學雙雙入榜,臺科大更躍入四百強中。除了成大、中山、中央與政大的名次較去年稍稍滑落之外,多數入榜大學名次皆較去年為佳或持平。 在排行榜四百強中,臺灣入榜8所大學,較去年少了一所。去年位居397名的國立中央大學,可惜今年掉到411-420名。 QS排名的指標與權重 QS世界大學排名,是依據過去5年調查了全球近7.7萬名學者及3.7萬名僱主,以及對全球最大論文數據庫Scopus/Elsevier中1,030萬學術期刊和6,630萬論文引用的數據分析,最後依照6項指標評分,包括學術聲譽、僱主評分、生師比、教員論文平均被引數、國際學生與教員等來評分。 QS世界大學排行TOP10 在全球4萬多所大學中,麻省理工學院繼續蟬聯QS世界大學排行冠軍,今年入榜前十大的美國大學有 5所,分居前三名及第5、10名;英國則有4所大學,瑞士1所。 而在亞洲部分,新加坡有兩所大學進入TOP100,其中新加坡國立大學居12名,為亞洲最佳名次,13名則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日本有五所大學入百大,分別是:第34名的東京大學、37名的京都大學、56名的東京工業大學、63名的大阪大學,以及75名的東北大學。中國入榜百大的則有四所大學,包括:24名的清華大學和39名的北京大學,以及43名的復旦大學和61名的上海交通大學。香港也有四所大學進入前100,其中香港大學居27名,而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則分別是36、44、55名。 ★資料來源: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7 =====【小編提醒】===== 各種大學排名的指標比重不一,因此對於排名結果,可以當作學校強化改進與資源投入分配的參考依據,而非著重在名次高低。在參考排名前,應先了解各類排名評比的指標,才能得到正確的理解喔。
高中校園 國際地科奧林匹亞獲4金,蟬聯世界冠軍
左起黃家冠、劉若愉、許育綸、陳允中 我國高中生參加2016年第10屆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榮獲4面金牌,國際排名第一,成績優異。 個人世界排名第一 本次競賽總計有26個國家、100名學生共同參與,我國代表團成績傲人。其中以臺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學生黃家冠,成績最佳,個人世界排名第1名,而其他3名參賽學生亦獲得個人世界排名前5名的佳績。 代表我國參賽的4名高中學生獲獎情形表 地科高手的年度盛會 「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International Earth Science Olympiad, IESO)是專為18歲以下的各國學生舉辦的年度科學競賽,內容包括地質、氣象、環境科學及天文學等領域。IESO賽事分為兩部分,包括:70%的筆試及30%的實作測驗。近年來氣候環境劇變,地球科學逐漸成為顯學,每年舉辦一次的IESO不僅可加強高中學生認識地球科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更能促進國際間地球科學教育的交流。 教育部為獎勵學生的優異表現,若於地科奧賽中獲得金、銀、銅牌獎者,可保送大學院校各本學系或推薦入大學院校各學系,並可分別獲得獎學金新臺幣20萬元、10萬元與5萬元。而獲得榮譽獎者,則可推薦入大學院校各本學系。 我國十年蟬聯國際第一 我國自2007年起參加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歷年均獲佳績,參賽至今總計榮獲29金11銀,已連續10年蟬聯國際排名第1。 我國參加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歷年獲獎情形表
大學校園 為什麼大學的專業培育模式,愈來愈不符合學生需求──《大學的藝術》2
日前參加了一個大學的演講聚會,與會者之中超過一半是大學教授。在聚會中,演講者問了一個問題:什麼是大學教育最重要的部分? 台下的聽眾寫了數十張便利貼:創造力、系統觀、好奇心、溝通協調、社會關懷、獨立思考⋯⋯這些項目重複多次,大部分我們都耳熟能詳,並不陌生。有趣的是,沒有任何人寫關於「科系課程」的項目。 看著這些便利貼,我覺得非常矛盾──事實上,幾乎沒有大學將「創造力、系統觀、好奇心、溝通協調、社會關懷、獨立思考」這些素質當作畢業門檻,很少指導學生如何養成這些特質──其實,大學也不曾用這樣的標準來選取教師。老實說,許多大學教授本身並不具備這些素質,更甭說培育學生了。 在大學每時每刻的運作中,學生是進入一個一個專業分化的科系,大部分教師與學生接觸的時間,都是在上某門具體而專業的課程──生物化學、日本史、刑事訴訟法⋯⋯。大部分的時候,教授做的事情是將具體的知識倒給學生,而學生努力的是將知識裝進大腦,而科系課表會決定某個特定學生,要將哪些知識裝進大腦。 無論老師、學生、畢業後的工作者⋯⋯大部分的人幾乎都明確知道,或至少模糊覺得,依照科系課表灌輸一套特定的知識給學生,對大多數的學生來說意義愈來愈小。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這個認知,有以下這些原因: 多數學生選擇的科系,並不符合長才與興趣 因為中學升學壓力仍大,而升學競爭的項目主要仍以熟悉教材爲主,因此,台灣年輕人對自我、對社會、對產業理解特別晚。偏偏,在高中畢業升大學這個時間點,對自我、對社會、對產業理解都甚淺的時候,學生得選擇科系。 如此,就造成了一個尋常的現象:學生覺得選錯了科系。 許多年輕人,從大學到三十歲,不斷經歷認知的革命──對自我喜好與生命追尋的認知不斷變化、對社會處境及公民責任的認識不斷變化、對產業環境認識不斷變化(哪個產業有前景、哪個產業體質弱化、哪個產業生態扭曲)⋯⋯這些認知的變化,都會不斷改變年輕人的生涯規劃、事業發展走向。 而每一次變化轉折之後,勢必要重新累積知識、能力,甚至思考模式。在人生事業方向什麼都還沒確定之前,就花人生精華的四年在積累特定知識,通常很沒有效率。 外在環境:產業、專業、企業的形貌快速轉變 不只年輕人的「認知」不斷變化,而且我們身處的外在環境,「實質上」也在快速變化,尤其科技變化日速,產業面貌與實況也快速變化。 例如,資料科學家、大數據、智慧運輸、物聯網、穿戴裝置⋯⋯這些產業界的應用潮流,在五年前還很少有人討論,今日成為主流,想必五年後(甚至不必這麼久)會換一批「熱門產業」。 在台灣本地,三十年來,營造業曾經一起一落,石化業從盛極而衰,電子業是強弩之末,生物科技產業從十五年前就被以為是趨勢,但一直沒有起色,浪費了一個世代的生命科學人才,直到近兩年才稍有起色。 當產業環境變動如此快,大學的專業分科、課程內容勢必不可能跟隨、更難以預測。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拓展、創新、應變,是產業到個人生存的主調 宏觀來看,世界的產業機會、發展態勢不斷在變化;對生存在其中的個人來說,也意味著舊的機會不斷消失,新的機會不斷產生,或是,有無盡的開創空間。 在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中,愈來愈不可能有人能指著一個產業領域說「我一輩子只在這裡工作」,愈來愈不可能哪個系主任拍拍年輕人的肩膀說「把這些知識學完,你一輩子夠用」。不能適應變化世界、不能轉換、充實學習進入新領域的人,將會抵制改變,成為進步的阻礙,或是沒有生產力的消耗分子。 一個穩定的經濟產業地基是不存在的,僵化固定的知識分科對學生來說就沒有意義,大量的開創,都會發生於跨領域的綜合知識、能力、視野。把一個人變成某領域的知識專家,價值已經愈來愈小,愈來愈重要的將是培育具有不斷學習、自我改善、改善環境(與所處團隊),不斷看到新機會、不斷創造的人。 變動的環境,大學要培養「擅變」的人才 在一個變動的環境中,人才的最優特質是「擅變」──擅長於發覺改變、面對改變、利用改變、主導改變、創造改變。 本文一開始所提到的教授們,認知是極為正確的。「擅變」的人需要具備「創造力、系統觀、好奇心、溝通協調、社會關懷、獨立思考」,他們才能站在變動的浪頭,不被大浪吞蝕,甚至在變局中帶領社會突破與進步。 「擅變」卻不是大學現今實際在培養的特質──大學的分系、教師屬性、教育內容,其實常和這個特質的培育相反。 什麼是二十一世紀大學──至少是台灣這個地方,以培養頂尖人才為己任的大學──該有的樣貌?這將是《大學的藝術》這一系列文章將探討的重點。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與業壯遊】為什麼大學的專業培育模式,愈來愈不符合學生需求 ──《大學的藝術》之二
大學校園 理想考招制度,培養國際競爭力
Photo via Visualhunt 圖1:考招制度設計的三大面向 高等教育是國家的火車頭,培養人才並發掘知識,對社會國家發展無比重要。高中教育與大學教育的連貫性高,大學高等教育目標為培育各類專業精英,因材施教,培養有國際競爭能力的人才。 此目標奠基於高中教育中之基礎學科素養建立與學生個人特殊才能啟發,而大學考招制度也會影響高中教學的方針,因此考招應兼顧大學選才、個人適性與高中教育等人才培養三個面向。 大學招生目的為發掘學生專長潛力,安排學生至合適的大學就讀,讓學生適性發展,這個過程需與高中教育搭配才能使結果完善。現今進行的招考甄試制度,使得高中三年級下學期教學無法正常進行,高中學習完整備受挑戰,高中人才教育基礎出了問題,爾後大學端的適性人才培育將事倍功半。 招考應重發掘、有挑戰、可鑑別,方式簡單 考招制度千頭萬緒,各種方式都有其特色,但都一定要有完整的配套措施,才能達成目標。考題過於簡單、鑑別率低的考招,不代表能降低學生壓力,鑑別率低往往基於鑽牛角尖的題目,還有比賽誰能小心不犯錯,因應這些簡單沒鑑別度的題目,學生只是不斷反覆練習類似題庫熟記答案,不但對於思考與靈活應用所學的能力沒有助益,也讓學生習慣這樣的教育方式,這個結果使國家尖端高階人才培育遭遇極大的困難。 個人以為理想的考招制度,方式應簡單而不複雜,且應重視發掘學生潛在能力,能挑戰學生且鑑別其能力為主,讓考生能正確的依其專長,自由選擇合適的學校適性發展,如此大學才能發揮其作用,提升國民在國際上的競爭能力。 別讓課綱侷限考試 交通大學張懋中校長的「考試與課綱」分離概念,與實行多次分階段考試以鑑別學生能力的制度,和美國的做法類似,此法具有許多優點,除了制度簡單不複雜外,更不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把考試與課綱分離,或許對許多人而言是匪夷所思,但從教育真正的目的來看,課綱乃著重學生基礎知識的建立,老師可依照其特色發掘其專業潛能並幫助其發展,激發學生自由思考應用所知的能力,才是完整的人才培育過程,而非以侷限於課綱範圍的基礎知識的程度來決定考試。 別讓課綱限制學習 目前國內的高中教育為了升學率,因此教學方針嚴重受到考試內容的影響,大多數人的高中學習被侷限於不能超綱,學生潛在能力無法被發掘與發揮,錯過培養能力的黃金時段,國內人才便失去了其競爭力。如此忍不住令人想起中國科舉考試,逐漸演化成侷限八股文體與固定範圍,最後給中國文化帶來的災難性後果。 教育應為提升學子知與用的交互能力,使其靈活思考,面對挑戰與困難時能自然以其所學與經驗去面對,從而激發興趣,而非畫地自限。事實上現在許多學系甄試的筆試內容,也多重視學生能力的發掘與鑑別,考題不會處處受限於課綱。 申請與分發皆在高三下學期結束後 表1:本文討論招考日程方案提案:申請入學與分發入學(未列入繁星推薦與特殊選才招生) 目前長程不同招考提案,是針對新課綱架構所作的設計,申請入學與分發入學的甲乙丙丁案,方案的差別只是考試時間及方式略有不同,分發與申請皆在高三下學期結束後進行,因此可以改正目前高中教學不完整的問題。 其中乙案與丙案非常類似,丙案允許非選擇題測驗提早進行,若加上許多高中校長的建議X=5,Y=3,也是一個務實可行的方案。 STEM關鍵學科能力是國家競爭力的關鍵 表2:本文討論新課綱長程大學入學考試架構提案 新課綱中的X(基本核心能力),大幅降低現行課綱中數學與科學的比重,比對美國現今極力從基層教育推動的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 and mathematics),認為是國家競爭力的關鍵,反而是新課綱X(基本核心能力)所缺乏的。因此,我們推動新課綱與考招,必須特別強化重視Y(關鍵學科能力)的規劃、配套與執行。若無Y(關鍵學科能力)配套,新課綱與考招將會是國家高等教育的災難,而Y(關鍵學科能力)課程規劃必須透過高中三年完整的學習來完成。 圖2:招考制度設計的核心要素 從此觀點,其他方案中的己案在高三寒假考Y是不可行,因為Y課程在高三上無法完成;而戊案作法和現行的甄試相同,但是因為新課綱必修課程已經大幅變動,戊案應在課綱不改變的前提下來討論。若是不改變課綱、一切照舊,要改善現行考招對高中完整教學的衝擊,或許可以仿前述丙案,讓非選擇考試於寒假進行,而申請與分發於高中學習完成後進行。 綜合上述,繁星招生以及考慮學習歷程的特殊招生,類似的招生應持續進行;此外未來招考不管如何變動,高中完整學習與優良的課程,簡明的制度設計,尊重學生志願選擇權,是核心要素。 AP課程協助探索性向 我們視國民教育前面9年為一貫(就如美國很多是8年一貫),後面高中則是要和高等教育接軌,為公民進入社會的緩衝區,所以美國高中有許多和大學相關的AP課程(Advanced Placement,大學先修課程),英國則更是在高中開授許多類似大學的基本課程,要學生從修課中接受挑戰,從而找到自己的方向,適才適性的選擇未來。 目前研擬中的大學招生制度,在重視P(學習歷程)的美意之同時,也需謹慎不要因升學競爭而被極端扭曲。這部分規劃會影響大學考招和隨後的人才培育,恐怕也是未來高中課程必須嚴肅面對的問題,此方面大學也應思考並給予協助。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理想考招制度,培養國際競爭力
大學排行 大學世界排名的背後
Photo credit: Margolum via Visualhunt.com / CC BY-SA 大學千年來向以當為紛亂時代與社會的堡壘及燈塔自許,大部分時間是高高在上,而且領導風潮,現在卻在短短十來年間被捲入,競相掉入世界排名的泥巴戰中,什麼堡壘什麼燈塔什麼領導風潮,全部委於泥塗之中,真是擾亂一池春水!從歷史上來看,我們這一代辦學之人大概難以交代。 高教產業化,大學排名勢不可擋 本來在美國與英國,都有其國內大學依各項分類指標所做的排名,目的是給學生做選校就讀之參考,但一向無全球排名。很多人說上海交大的一小群人是始作俑者,在2002/2003年推出大學世界排名,但既已發生,其勢不可擋,大概也是到了全球高教越來越產業化,國際競爭越來越激烈,想要一決勝負賺取大學或國家利益的時候,倒也不能全怪排名系統的介入,它大不了只是不當闖進的打手之一而已。 目前全球大概已有20餘種大學世界排名系統,大家各取所需,商業色彩也越來越濃。歐洲研究型大學聯盟在2002年我到荷蘭時,萊登大學(Leiden University)校長告訴我才加入12所大學,包括牛津、劍橋在內。等我再次於2008年到烏特勒支大學(Utrecht University)大學開會時,已經增至22所,而且會場的OECD與UNESCO代表及大學校長們,好像已經很習慣在講排名問題,當然,間有譴責之聲。可以說,美國因為世界前一百名大學,有八十來所都在他們家,有錢人公開是不談小錢不談排名的!歐洲國家則不能免俗,中國講得也很厲害。倒是日本不太聽他們講起,這是一個對榮譽的嚴肅性有體會的大學群。臺灣的態度比較隨便,也沒有一定的觀點,有時支持有時反對,看狀況而定。 一流大學數量與排名反映國勢興衰 最近臺灣的大學在QS與Times的排名降了不少,中國大陸則大有斬獲,記者問起,我的答案很簡單:中國從「211」與「985」之後,在「十二五計畫」與即將接續的「十三五計畫」是接連出手,毫不遲疑;另外則是大國效應,因為這些排名系統免不了有主觀評定,也不是全靠研究成績就可決定,少不了要哈拉哈拉,還要有一定知名度,大國崛起後的光環效應一點都不可忽視。這些反映的是國勢與企圖心,所營造出來的,絕非僥倖得來。一流大學與國勢或者國家企圖心關係密切,從過去二戰前維也納大學與柏林大學的風光,以及二戰後美國高教與現在中國高教的崛起,即可清楚看出,這是各行各業勃興以及企圖心旺盛之後的自然結果。 臺灣又如何?過去十來年推動研究型大學與「五年五百億計畫」,雖落後國際大趨勢約達五年,但基本上已有正確起步,後來又為了矯正太過向研究傾斜的問題,弄了一個成效良好的「教學卓越計畫」。每年總共花多少錢?大約150億,但正面臨刪減中。這筆錢約占高教政府經費(約1% GDP;私部門高教經費再加個1.1% GDP)的1/10不到。以本益比來講,當然划得來,再加上它們帶動了競爭機制與相關的評鑑及大學治理效能,對於讓臺灣的大學多幾間擠進世界五百大,可謂貢獻良多。 勿再齊吃大鍋飯,一流大學衝衝衝! 但是,臺灣面對的另一個生存問題「少子女化與生源減少」,嚴重干擾了我們對追求大學卓越的判斷與行動。積極面對與處理有困難大學的生存及轉型問題,重要得不得了,但如何協助正在國際前沿奮鬥的大學追求卓越,以及促進國家高教競爭力,一樣重要得不得了,兩者皆不可偏廢。若將兩者做不當連接,攪和在一起,大家一齊來吃大鍋飯,要大家共體時艱,採用同樣標準,其結果就是一齊受害。我們不能對一流大學做這類的不合理要求,他們最要做的就是:衝!配套措施就是要協助他們做得更好,其中一個當然是不能缺子彈與進行嚴格的評估。 考量臺灣需要全力支援在國際作全面競爭的大學,大概最多也只能弄個十間五間以內,決定了之後就不要再瞻前顧後,再來吃大鍋飯。大鍋飯有大鍋飯的吃法,臺灣這方面經驗豐富,現在要讓一些人在國際上爭光,最好是讓他們多吃點營養品才對,但不能搞太多間,差距拉大後選入,大家才不會計較。這個原則確定後,就可以知道整天在盤算要如何刪減五年五百億的經費,是一件多愚蠢的事。當國際都在想辦法往前衝的時候,我們若莫名其妙的拼命扯後腿,不知道在這方面設定國家願景,或者別人一罵就自動縮手,十年之後一定後悔莫及。 大學走向法人化,處分校地作為辦學基金 假如瞻前顧後還是拿不定主意,另有一招。大學卓越化的呼聲在大學普遍人人自危的生存危機下,仍會是國家重要標的,但政府的決心(與資源)又不足以破例支撐幾所高水準可在國際上一爭長短的國立大學時,根本之計還在於讓它們真正的法人化,就像美國出名的州立大學一樣。革命性作法的本質,與私校日後須解套的校地校舍問題是一樣的,亦即讓國立大學不只當為校地的善良管理人,更應能讓國有財產有審議機制,將校地撥交大學處分,經由這種處置可獲得大量循環使用的基金,在接受國家法令嚴密監督下,一路往前衝。 以臺大為例,若採如此作法,在經由校地校舍自主處理後所獲得的大筆經費挹注下及所設定的國家目標下,不無可能在二十年內(也許更快),憑自己實力(而非靠大國的光環效應), 一舉擠入世界五十大的水準。國有財產怎麼可以撥給臺大自由處分?為什麼不能?臺大也是國家公部門之一環,犯了錯同樣受國家法令處置,跟政府又有什麼兩樣?唯一需要打破心結的,大概是為什麼要讓臺大變成特區,為什麼臺大的土地(占有臺灣本島面積的千分之五以上)處分後之收益,不讓全民共享而歸臺大?尤其是假若臺大在犯錯之後不知檢討不知反省的例子也不少時,為什麼大家要放心將國有財產讓他們隨便處置?這些問題若不拿出來一一解決,我們日後要面對的,將是一個更沒希望的未來,而不只是高教一端而已。 ◎後記 本文發表後,被引用時如所預測,限縮在「考量臺灣需要全力支援在國際作全面競爭的大學,大概最多也只能弄個十間五間以內,決定了之後就不要再瞻前顧後,再來吃大鍋飯」這一段,而且特別強調在最多五間與大鍋飯這兩件事上。臺灣新聞界的通病是,不管你原來的主旨是什麼,先弄個勁爆的題目要緊,這一點先不管它。比較有趣的是大學校長們的反應。 臺灣的「五年五百億計畫」,當年在我們手上規劃,走的是特別預算路線,後來轉成一般預算後越減越少,十年來確實收效良好,但在國際巨大投資於高教,中國大陸更是卯足全力之下,我們反而是經費越來越少,已經不到原先的七成,但支援的間數大體上是一間也不少,甚至還加上一些研究中心。支援大學的方式很多,本就不限於「五年五百億計畫」,但若要拚國際一流大學,最好要有一個目標清楚的支援計畫,從國家施政來看,不能沒有這種雄心與企圖。但要拚國際一流大學是很昂貴的,以我們畏畏縮縮的投入,真要有一點效果,給個五間最多十間大學,似乎是現狀之下的邏輯結論。 要調整這個結論的方法,就是我在文中提出的幾個評論與建議,總歸一句,就是擴大經費來源,才有盤旋向上的空間,那時再來看看真正能夠有效支持幾間。大學校長們依此原則順藤摸瓜,應該會得到與我類似的結論才對,然後去說服主管機關、立法機構與社會百姓,大家一齊來支持大學往上提升,讓多幾間大學參與國際高教競爭,從而真正提升國家競爭力,而非只是關心若間數減少,萬一沒再選到我們這一間,那我們過去的努力豈非白費? 臺灣過去在困難但仍有希望的年代,大學校長一向扮演重要的角色,現在依然,大學校長們還要踏出很多關鍵的第一步!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評鑑雙月刊第56期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大學世界排名的背後
高中校園 國際資訊奧林匹亞,何達睿世界第八
由左至右:何達睿、余柏序、楊皓丞、顏睿楠 2016年國際資訊奧林匹亞競賽傳回捷報,臺灣高中生共獲得1金1銀2銅, 個人世界排名第八 在83個國家、308名學生參賽中,我國代表團隊競賽成績優異。其中以國立科學工業園區實驗高級中學學生何達睿,成績最佳,競賽總分為465分,個人排名世界第8。 代表我國參賽的4名高中學生獲獎情形表 資訊高手的年度盛會 「國際資訊奧林匹亞」(Inter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IOI)是為世界高中生舉辦的年度資訊科學競賽,賽程共有2天(隔天),參加的選手須在每天5小時的競賽時間內,利用電腦獨立解決3個題目,包括程式設計、解決演算法問題等,且比賽中禁止任何形式的交流或是查閱參考資料。 教育部為獎勵學生的優異表現,若於資奧競賽獲得金、銀、銅牌獎者,可保送大學院校各本學系或推薦入大學院校各學系,並可分別獲得獎學金新臺幣20萬元、10萬元與5萬元。而獲得榮譽獎者,則可推薦入大學院校各本學系。 我國歷屆資奧獲獎成績 我國自1994年起參加國際資訊奧林匹亞競賽,歷年均獲佳績,參賽至今總計榮獲18金43銀24銅。 我國參加國際資訊奧林匹亞競賽歷年獲獎情形表
大學校園 大學科系怎麼選,CP值最高?
今年指考放榜,招生有缺額的大學高達23所、總人數有2,933人。少子化的衝擊,已經從中小學減班、減校,向上提升到大學招生不足。未來即將進入大學的高中生們,不僅擔心大學學歷貶值,更憂心選到可能倒閉退場的大學校系時該怎麼辦? 根據教育部預估,大學新生入學人數將從2013年27.1萬人,減少至2023年僅餘18.4萬人,10年內少掉8.6萬人。大學退場是無可逆轉的趨勢,未來選填志願,除了依照興趣、出路選擇,如何避開面臨倒閉風險的大學,將是青年學子們的重要考量。(表1) 表1:十年來大一新生減少趨勢 大學擴張時代結束 目前,教育部採取「名額減招」、「校系減班」的策略,減緩大學退場的衝擊。2016年4月,教育部提出的「106學年度大學總量提報作業說明」當中,祭出大學提出申請的招生名額「不得超出前一年的核定名額」,為大學招生擴張的時代劃下休止符。 然而,為了替招生狀況不佳的大學尋求解套,教育部另外也有但書規定,設下消極和積極兩大類條件,讓大學得以增加招生名額,其中消極條件從註冊率、生師比、校舍面積著手;積極條件則從辦學績效評估等方向,有條件放寬各大學增加招生名額。(表2) 教育部利用核定大學招生名額的調整,讓各校爭取時間,找到因應新生生員減少的辦學策略,如此一來只是延緩大學退場的時機,對於學生選填志願反而造成困擾,因為高中生多半對大學特色、資訊掌握欠佳,過往從自身需求出發做選擇已有難度,如今加上學校經營條件的判斷,更讓學子們無所適從。 表2:教育部放寬大學招生名額 一定要知道的註冊率和生師比 從教育部訂定的核定招生名額指標當中,可以見到兩個關鍵字「新生註冊率」和「生師比」,這是評定學校辦學CP值高低入門的兩組數字。 「新生註冊率」以白話來說,就是該學年度有多少新生來報到就讀,這個數字通常反映出該校系的熱門程度。數字越高,代表考生擠破頭想入學,而數字越低,則表示校系不受學生青睞,不僅影響學費與補助經費來源,導致教學資源欠缺,使學生的受教權受到損害,甚至連教師薪資也有積欠之虞,最後走向倒閉一途。 教育部提出大學退場四大指標,註冊率即是其中之一。規定一校學生數未達3,000人,且最近二年新生註冊率均未達60%者,將啟動退場機制。 「生師比」簡單來說,就是一位老師要教授多少學生,由此數字可以看出學生是否能在學習上得到充分的指導與關注,教學資源是否充裕。 招生名額配合產業需求 教育部規定,105學年度「全校生師比」應在32以下,且「日間學制生師比」應在25以下。而「研究生生師比」(日夜間制碩、博士班)則應在12以下。 如今教育部訂出,亟欲增加新生招生名額的學校,生師比必須超過平均標準(請見表2),原因在於有些校系辦學品質不錯,但因特殊因素無法達成較高的註冊率標準,因此放寬招生名額。 另外,有些系科在國家人力發展需求上有特殊考量,因此其他中央部會也建議教育部在核定大學招生名額時,可以鼓勵學校增加相關系所的招生。例如復健醫學、食品安全、護理、測量工程等學類,都是政府因應未來國家建設和產業需求,建議可以增加招生名額的科系。(表3) 相對也有部分科系,人才供給過剩,因此各部會也提出包括法律、觀光、餐飲、金融及中醫相關科系,不宜再增加名額。 表3:部會建議調整招生人數系所 今年指考缺額創新高,僅是敲響大學退場的第一響警鐘,未來10年隨著出生人口減少,大學招生不足的情況,只會更為嚴峻,學生現在該擔心的不是名落孫山,而是如何選到能幫助未來生涯發展,穩健前行的校系了。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出自「大學問」與「想想論壇」共同策劃的專欄【大學問想想】,原文請見:大學科系怎麼選,CP值最高?
大學校園 為什麼大學培養的優秀人才爭搶逃離台灣,而非振衰起弊?──《大學的藝術》1
上星期,有三個熟或不熟的朋友,和我說他們最終要離開台灣,到國外工作生活,他們對台灣的未來徹底不抱希望。這三個朋友,都是台灣最優秀的國立大學畢業生。 他們不是特例,台灣最優秀大學培養的畢業生,面對台灣政治敗壞、產業發展停滯、社會頹喪而錯亂,能耐也許足以逃離,但不足以振衰起弊。台灣現在的人才困境,很可能不是欠缺某特定領域的專門技術、知識人才,而是綜合性、前瞻性、能帶來變革與創造的人才。 青年辜負台灣,台灣埋沒青年,高教怎麼了? 開天窗說實話,台灣多數的大學和教授,辜負了社會,浪費了資源,耽誤了學生。 是的,有些大學感到危機,開始想改善方案,但常是著眼於:如何多招些學生、如何提高就業率,更墮落的是在花大量心力追逐研究計畫,企圖抽行政管理費維生。許多人都看到,大學的教學品質,對於填補目前業界人力資源從十分勉強,更別說推動台灣進入下一個境界、整體向前進展。 某大學的校舍,外表翻新了,但是精神格局翻新了嗎?(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我認識一個台大校友,他在劍橋讀碩士、在哈佛讀了博士,他決定長久離開台灣,而且對於台灣受教育的過程極度失望: 台灣的高教體系不曾真正思考,要讓學生成為什麼樣子的人。台灣現在的教育體系實際上只能培養代工人力,但是我們還以為這樣的方法可以培育領導和創新能力的人才。台灣教育的最大問題,就是沒有認清這個幻想和實質之間的差別。 上一個世代,台灣高教體系培育代工產業的人才,其實是相當稱職。半世紀之前,在台灣缺乏資源,需要快速發展爬升的時代,培育專門技術人才是首要之務:當一個國家處於教育資源、經濟資源缺乏,開發程度低落的時代,他們需要的是將已發展好的知識快速引入、利用,並且讓年輕人快速學會一種能力,開始工作以提升經濟產出。 曾經稱職的高教,今日落後於時代,為什麼? 在當時的代工體系之中,精深於一項專業的人就是好人才。年輕人只要學好他的專業,勤奮努力聽從長官的話工作,就可以安穩平順快樂地過一生,而台灣也可以成長茁壯。 而當時的高教體系,培養了一個世代的技術專門人才,達成了當時的任務,造成台灣快速的成長富裕。許多人以為,只要照過去的方式繼續下去,台灣也可以繼續成長發展。這個想法並沒有成真。 因為大環境以我們沒想到的方式在快速改變──新興國家崛起、網路與自動化快速發展,全世界經濟產業的形貌都在發生大變化。 一個轉型和變動的時代,有些產業會整體外移,或是萎縮,有些產業會快速發展,一日千里。在轉型和變動的時代,有些企業能對市場需求做預估判斷、能快速更新管理技能,能正確投資技術研發,於是不斷成長,而有些企業辦不到,於是會凋零式微。 在這樣的時代中的人才,需要能理解大環境、大局勢,才能在決策與執行崗位上,做出合適的策略規劃。也要有長遠而闊大的視野,才能對個人生涯選擇,進行合適判斷,並且在不斷的轉變中快速調整自己的能力、方向、定位。 在轉型及變動的時代,具有廣大視野與應變能力非常重要。但這些能力,卻是擅長於專業分科的教育模式所最不擅長培育的。 某學校得到了教育部的評鑑獎項,有沒有得到社會的尊敬?學生有沒有因為讀了這間學校而自豪呢?(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台灣需要引領改變的人才,他們是什麼樣貌? 在這個時空環境下,具備特定知識與技能的人,頂多自保──在台灣拿低薪自保,或是出國領高薪自保,最終都是自保而己。台灣需要有一群人,除了知識技能之外,還應該具有這樣的特質: 1.廣泛世界整體全貌並且洞悉事物運作成因:要能夠「開拓未來」,前提是能夠深刻「理解現實」──了解為何我們現在所處世界的實況與成因,了解「驅動世界改變的力量」,進而能構思未來的開創方向。即使追求的只是單點開拓,都要基於知曉大局全貌,才知道單點改變的方法,因此,跨領域的見識與求知力是非常重要。 2.具有強大的主動性,出於內在的關懷的動力:從那些開創性人物的生平,我們可以發現,這些人的主動性受到重視、培養與鼓勵。他們做事不是源於制度的要求,他們不是被規則和習慣指導,他們看到(別人都沒看到的)重要的事,然後就去做。 3.能在沒有模倣對象的情況下創造獨特模式:學習重複是一種思維模式,但學習創造是另一種思維模式。套公式就有正確答案,有教科書和課綱的教育,都是在教育重複──台灣的教育環境,只會這一套。但台灣目前的情況,需要鼓勵學生創造──無公式可套、無正確答案,無教科書做全盤指導。這樣的學習,有另一種全然不同的模式。 教授和大學校長,知道怎麼培養開創人才嗎? 「因應及帶領轉變」的人才需要多領域的養分。台灣現在的高教體系的規則,往往是基於降低成本、簡化校方行政運作的思維設置,對學生有大量限制,其實愈不利培育台灣最需要的領導人才,甚至連雙修和輔系制度也不足以補救。 台灣絕大多數的大學教授,以及他們所遴選出的大學校長,他們本身是專業學術領域的高手,是學術研究的專家,是聰明努力而且常常善良的人,但他們本身卻不是跨領域和帶領變革的人才,他們其實更不知道怎麼培養這樣的人才。 怎麼辦呢?高教體系可以怎麼做,培養這樣的人才呢?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與業壯遊】為什麼大學培養的優秀人才爭搶逃離台灣,而非振衰起弊?──《大學的藝術》之一
高中校園 地理奧林匹亞,臺灣1金2銀1銅
Photo via Visual Hunt 2016年國際地理奧林匹亞競賽,臺灣高中生榮獲1金2銀1銅的好成績! 建國中學升高三的姚勇瑞獲得金牌,臺南一中應屆畢業生黃士桓和科學園區實驗高中升高三的劉芷晴同學獲得銀牌,建國中學應屆畢業生張景皓同學獲得銅牌,團體總排名為世界第五。 地奧難度高,學科外語論述兼備 第13屆國際地理奧林匹亞競賽於2016年8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舉行,今年參賽隊伍共有45隊,總計173位選手參賽。獲得金牌的姚勇瑞表示,從小就很著迷於地圖和地球儀,透過地理知識的學習,帶著他領略世界的廣大,高二時曾獲得高中地理奧林匹亞選拔赛的一等獎。本屆獲獎的四位臺灣學生代表都一致認為地理奧匹需要應用的科目非常廣泛,包括歷史、生物、地科等,並且還要有英文寫作、系統思考、大量閱讀的基礎。 國際地理奧林匹亞競賽自1996年開始,原先每兩年舉辦一次,2012年起改為每年舉辦。競賽主要包含三項測驗:Fieldwork Exercise (野外實察測驗)和Written Response Test (地理議題)各占40%,而Multi-media Test (多媒體測驗)占20%,且需以英文應試作答,與其他奧賽不同,必須兼具學科能力、外語實力、以及論述表現,難度極高。 我國歷屆地奧獲獎情形
大學校園 英國升大學機制:聯考與甄試之外,截長補短的第三條路
臺灣高中升大學的機制,主要分兩種路數,這兩種路數各有缺點。 第一種是聯考聯招,每個人參加一樣的考試,之後統一分發。這樣做的好處是成本低廉,一個分數,可能用來選任何的學校與科系,但壞處是評量方式僵化,沒有在升學考試中的科目就不受重視,無法在紙筆測驗中呈現的能力也被輕忽。 第二種是甄試申請,也就是每個學生送申請文書到特定學校及科系,並且參加面試。這個方式的好處是,各學校科系可以依其領域特質,設置不同的申請要求,條件就會彈性而多元。但代價就是,對學生和科系來說都比較昂貴。 多年來,這兩種方式各有支持者,也各有反對者。難道,沒有第三個方式,可以取其所長,棄其所短嗎?英國高中升大學的方式,也許可以給我們一些借鑑參考。 線上資訊平台,升學就像找工作 要了解英國升大學的體系,最好要將它想像成在 LinkedIn 上,各公司與求職者的溝通過程;和台灣式的機械式、人人一致、一翻兩瞪眼的過程大異其趣。 在英國,要讀大學的學生,在 17 歲到 18 歲需要就讀於兩年制的大學預科。預科的第一年結束時,會進行升學考的第一階段,這次考完,學生就要到升學資訊平台上傳自己的各種備審資料 (自傳、履歷、學習計畫等)。,學校會上傳考試成績,然後學生會勾選五個志願。 在劍橋,學生住在能高度凝聚認同與人際關係的學院中,台灣的大學生,住在家中或宿舍中。圖為台大宿舍。(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在這個階段,大學會先看學生的資料,明顯沒機會的就直接拒絕,有些會收到面試邀請。在這個階段,大學就會對大部分學生提供條件式錄取──如果第二年考到某個成績以上,就可以入學。 學生第二年將參加第二階段升學考,成績出來後,許多學生會從錄取的學校中挑一個入學。有些學生在第二階段考得比預想的更好,他不必扼腕,他可以在網站上和更好的、有餘額的學校溝通。當學校看了他在網站上的資料,認為他可以錄取,他再去退掉已錄取的學校,申請更好的學校──這樣,顯然避免了高分低就現像。最後一波確認是在升大學的那年八月底。 學校選擇學生,雙方不斷「溝通協調」 英國大學一般的招生模式的原則,是大量的「溝通協調」,而不是硬性的流程規則。在學校的層次,通常會先做一次篩選(pool selection),挑出符合門檻的學生。接下來,才會是依照學生申請的意願和規劃進行媒合。 以劍橋為例,被錄取的學生,會收到3到5個主修與學院的組合,然後在複雜的溝通說明過程之後,學生得以進入一個學院以及主修。這之間的過程並沒有硬性而明確的門檻、排序規則,是透過當面和書信上的討論和爭取,教員也依據學術與教育良知進行獨立判斷。他們認為人都是整體而複雜的,不可能用幾個數字來取代,這樣並非真實的公平。其實這不是特例,歐美最好的大學,多數是採取類似這樣的模式選取學生。 劍橋學生選擇學院和主修是有關的,在某些學院,會住有某些主修領域的教授,如果要修這個領域的主修,也就最好住在這些學院之中,如此之後找教授指導大三的論文研究才比較方便,平常也可以就近聯繫──英國大學不只是上課聽講而已,有類似師徒制的傳統,所以選擇學院是相當重要的。 大學的學習經驗至今仍是稀有財,而且影響重大。分配方式沒有良好的(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但是這個選擇與安排也非僵固,在大三真正選擇題目和指導教授的時候,如果要選擇不同學院的教授,在合適而適當溝通的情況下,當然也是可以的。劍橋的學生自主性很強,不是依教授的指示做研究,教授是協助指導的角色。若教授願意,指導學生做的題目,也可能和教授原本研究專長關係較遠。 用資訊科技協助溝通,讓甄試錄取更合理 說到底,升學的本質上是個供給和需求適配的問題。一邊需要學生,需要合適的學生。一邊需要就學資格,合適的學校與科系的就學資格。 在一般的市場上,供需之間的媒介是靠金錢價格的供需支付來。但是在教育上,我們並不樂見純粹用(家長的)金錢支付能力作為媒合供需的方法,這時候,我們就需要溝通和判斷。無論是「聯考聯招模式」(例如指考),或是「申請甄試模式」(例如繁星和個人申請),其實都是一種溝通判斷的規則與流程。而在這個時代,溝通和判斷的技術,其實正在發生大躍進──資訊革命。 資訊傳遞成本極低,讓大量的人可以在短時間內交換大量複雜的資訊(文、圖、影片),如果我們善用資訊革命的結果,我們應該能有效地溝通,做出更好的決策。 可惜,號稱資訊島的台灣,在升學課題上,我們並沒有擅用資訊革命帶來的便利。我們還在用老式的科技,在成本與彈性之間做取捨──增加彈性就犧牲成本,追求低成本就犧牲彈性,殊不知只要擅用資訊科技,在降低成本的情況下,也可以做到高彈性。 許多人以為升學選拔是教育問題,是制度問題──找這兩類專家來討論,其實討論一百年也不會有進步。當我們認知道到,所有溝通和決策都是資訊問題,當我們找資訊專家來解決,也許真的能有所進步。 【備註】: 在英文之中,這階段學制的名稱是:sixth form,有人譯為「第六學制」,但我認為最適切的翻譯方式是「大學預科」。 這個評量的官方名稱是A-level,它的成績是英國大學錄取學生的重要依據。這個評量不僅包括考試,也包括了學生在校時的實作成品,和各種修業成果的評分。 UCAS是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dmissions Service 的簡稱,是一間私人公司,經營升學平台媒合業務多年。 在此的學院,指的是劍橋傳統中,接近宿舍性質的 college,而非學術領域的 school。一間 college 之中,有各種主修的學生,也住有教授,形成類似家族的情誼。詳見劍橋網頁。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與業壯遊】英國升大學機制:聯考與甄試之外,截長補短的第三條路
大學排行 2016臺灣7大學,擠入世界學術500強
中國上海交通大學「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發布了2016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在500大中,臺灣今年有7所大學躋入排行榜。 想知道臺灣有哪些大學入榜?而國際哪些大學在學術排行10名內?一起來看看大學問的整理。 臺灣入榜7大學 臺灣7所大學中,高雄醫學大學今年首度入榜;而國立中山大學去年排名在401-500,今年則掉出500強以外。 與去年相比,名次上升的有中國醫藥大學、長庚大學和高雄醫學大學;名次下降的則有國立清華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和國立交通大學。國立臺灣大學名次則持平,維持在151-200間。 學術排名的指標與權重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的評比指標有四大項,分別是:教育素質、教職員素質、科研成就,以及人均學術表現。各評比項目的指標與比重如下表。指標中,關於國際獎項的獲獎量占了統計比重的30%,而學術論文的數量評比則占了40%。 世界大學學術排行TOP10 世界大學學術排行前10強中,只有劍橋和牛津是英國大學,其餘8所都是美國的大學。 而在百大排行中,日本有四所大學入榜,分別是:第20名的東京大學、32名的京都大學、72名的名古屋大學,以及第96名的大阪大學。中國入榜百大的則有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分占58名和71名;新加坡今年則是新加坡國立大學首度擠入百大,為第83名。 ★資料來源: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2016 =====【小編提醒】===== 各種大學排名的指標比重不一,因此對於排名結果,可以當作學校強化改進與資源投入分配的參考依據,而非著重在名次高低。在參考排名前,應先了解各類排名評比的指標,才能得到正確的理解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