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高中校園 誰決定了你的第一志願?
Photo via Visual Hunt 你看到同學都在使用智慧手機,你也想要有一支,用來聊天、上臉書、玩IG,無聊時也可以玩玩線上遊戲。好不容易說服了父母讓你買,但是錢要自己出,於是你上網做了許多功課,也去店面好幾趟,找到自己喜歡的機種與最便宜的價錢。接著開始存零用錢、壓歲錢、打工,終於等到錢存夠的一天,心滿意足的把想要許久的手機帶回家了。 一支手機大概可以用 2 到 3 年,你都會願意花如此多的時間做研究,然後找到自己想要的款式,並且存錢來擁有它,那會影響你一輩子的大學選填志願,你也有如此用心花時間準備嗎? 最適合自己的第一志願? 大多數的高中三年教育,不論是學校老師、學生、家長、甚至是補習班,花了絕大部份的時間,都非常專注在如何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讓他們可以高分考上第一志願,但是卻花了非常少的時間來定義,究竟何謂適合每一位學生的第一志願。這就好像你花了好多個月來賺錢、存錢準備買新手機,但是卻在有足夠錢之後,當場才在通訊行花了一分鐘時間就決定要買哪一個機型,十分的不符合邏輯。但是目前許多高中同學選填志願時,的確就是用如此不符合邏輯的方式,在成績發下來的短短幾天內,就匆匆決定了自己的未來。 高中教育花了大部份的時間在考試的準備上,學生並沒有足夠時間好好的探索自己,了解自己的志趣與能力。每一位學生對於未來出路的想像與能力評估,都簡化成幾個主科的成績表現;因為哪一科成績表現好,所以未來應該就走那一條路,但是世界上所有的職業與未來的可能性,都不是高中這十個不到的主要科目排列組合而成,且這些花了絕大多數高中時光學習的科目知識與考得的高分,都會在高中主科與大學專業科目不連貫的情況下,因不再被使用而逐漸被遺忘。 高中生們,你們知道現在所學的科目知識,幾年之後可能都和你們成為陌生人嗎?考高分對大學來說只是一個過程與證明,證明你是有學習能力、紀律、方法與基本資質,但這不該是高中教育的全部。 隨著科技的進步,舊的職業不斷地消失,新的職業不斷地創造出來。大學教育並不是職業訓練班,大學教育應該是讓你選擇你想要成為怎樣的人,讓你知道你大學畢業後會成為以哪一種特殊角度來看世界的人,因為每一種專業的背後,都代表著一種看世界的價值觀與分析事物的邏輯。但是當高中教育花了多數時間在追求學科成績的進步,卻沒有花相對比例的時間讓學生探索未來可能性,那考高分之後,然後呢?你知道該如何選擇你想變成的人了嗎? 高分讓你取得一張可以去世界任何一個國家旅遊的機票,但是你究竟要用這張票去哪個國家呢?是美國?是英國?是日本?如果你對這些國家一無所知或一知半解,想必也無法決定去那個國家,即便去了可能也無法盡興,因為可能總會想著,如果我那時候去另外一個國家玩就好了。如果旅遊也覺得應該先做好功課再啟程,那人生的旅程是否也應該比照辦理呢? 選擇志願 = 選擇未來的生活方式 時間投資在考試高分的追逐,成效是一時一刻的;時間投資在對未來可能性的摸索,是一輩子受用的,每個人都還是要和自己相處一輩子啊!每一個人應該都要花充足的時間來認識自己,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如果你今天是一隻魚,但是卻選擇在陸地生活,想必一定無法如魚得水般的快活,即便所有人都覺得在陸地上生活最好,但你也不會開心。 高中生對志願的選擇,其實就是在選擇一個未來你想要的生活方式、你想要用什麼姿態與世界互動與你認同的世界觀,如果你對自己沒有認識,也對未來的選項沒有了解,你可能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只能等命運來替你決定。 因此非常推薦所有的學生、師長、家長一起參考學長姐的真實經驗分享,在共同討論的基礎下,一起思考學生未來生命的模樣與可能性,讓考試高分不再是盲目的追求大家眼中的第一志願,而是你心中真正的第一志願,你未來最想變成的模樣。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誰決定了你的第一志願?
大學校園 為什麼研究教育,精準的常不重要,重要的很難精確?
在一個餐會上,認識了朋友的朋友,自我介紹之間,我告訴他我在研究教育與個人專業生涯規劃之間的關係。他問我用什麼樣的方法研究,我說,比較偏向個案分析。他聽了之後頗不以為然,詢問我:「你為什麼不用統計方法?」他認為,統計方法,才有精準的結果。 我認同,用統計方法常能產生精準的結果。但問題是,精準的結果是最有意義的結果嗎? 分數容易精確,但有意義嗎? 幾年前,芝加哥大學經濟系(數量研究的重鎮)教授李維特 (Steven Levitt) 與專業作家杜伯納(Stephen J. Dubner)合作的著作:《蘋果橘子經濟學》,示範了如何用數據、統計方法研究各種有趣的問題。在這本書中有一個章節,他整理了當時統計與數據分析在「教育」這項課題上,能找出什麼樣的結論。 在美國的教育研究領域,歷經多年,耗用大量資源、人力,時間的各種研究,已經能夠確認哪些因素和「考試成績」有高度相關性,例如:收入、社會地位、家中書籍數量、父母教育程度、母親第一胎生育年齡等。有一些因素,傳統上認為和孩子的成績表現可能有關,在這些研究中,幾乎能肯定其實無關,例如:體罰孩子、孩子看電視時間、住在地價高的區域、定期參觀博物館…等等。 如果教育就是考試,統計確實已經完全剖析了教育的祕密了。但…教育只是考試嗎? 確實,這些由考試成績和學生資料構成的樣本點,得到了大量精確的結論──但是這些精確的結論,卻都是關於一個不那麼重要的事情:考試分數。 考試分數是很容易取得,極為客觀,本身充分量化的資料,極易用於數據量化分析。但是,考試分數本身,是我們人生的重大目標嗎,彰顯了全部的能力與潛力嗎?顯然不是。 對我們的人生而言,真正重要的也許是富裕、健康、快樂,也許又還有比這些更重要的,包括貢獻、成就感、自我實現…。這些才是我們人生在追求的事物,不是考試分數。套用哈佛心理學家賈德納的分析,能力是多元的,包括美感、體能、人際關係…這些都會助益未來的成就,但這些方面,可能被「考試分數」有效涵蓋嗎? 問題來了,這些最重要的事物,偏偏常是主觀、難量化、不易取得的資料。貢獻、快樂、自我實現,這些如何量化?甚至,許多項目不是有或無的問題,無法做多與少的比較,彼此之間是不可替換對比的──我們無法將體能表現與美感涵養,轉化成數值互相比較,因為它們根本不同,不能用任何相同的標準量測。 人生像藝術,無法被比較 適用於數量分析的事物,它都有一個共通點──它本身是在同一個數量維度上的事物。例如身高、歲數、財富。兩塊錢是一塊錢的兩倍,每個人量身高和定年紀,都是用樣同的量尺和單位。然而,那些人生當中最重要的事物,恰恰不能固定單位性質,然後進行數量比較。 打個比方,藝術家是否優秀,比較的方式絕對不是:張三每個月生產五張畫,李四每個月生產一張畫,張三的優秀程度是李四的五倍──絕不。李四的藝術產出可能在數量上較少,在藝術上的價值,百倍、千倍於張三的畫作。 人生比較像畫作,比較像藝術品;人生比較不像綱絲或尼龍繩這些論斤秤量叫賣的工業製品。特別亮麗精采的人生,絕對是一件異於他人的藝術品,絕不是一個能標準化,按照標準程序和固定配方,用流水線生產的貨物。 人生如果是像工業製品,可能有固定的生產工序。但若人是藝術品,每個人的生涯就是個創新歷程。 即使真的可能找到一個優良的程序和配方,透過科學方法上標準化了,將這樣類型的人大量產出──對不起,相同類型與特質的人只要增加,在經濟和市場上的價值必將下跌──先不說別的,對他們個人的就業前景其實並不利,更別說快樂、滿足、自我實現這些更高層次的目標。 認定什麼樣的教育研究是有意義的,其實追根究柢,是關於我們對人生的看法。當我們眼中的人像是個工業商品,可以分門別類,可以有「正確製造方式」,可以在某種的標準與單位下衡量比較…那麼,用數據的方法做研究當然會是有效、有意義的。 但是在我眼中,人是藝術品,不能也不該分門別類,不會有正確製造方式、無法衡量比較,每個人的人生,都要用特殊的方式進行創造 -- 對我而言,把特殊而不同的個人,透過統計的方式打磨運算之後,正好失去了意義。在我眼中,理解與研究教育的核心,在於參透一個人創造自我的歷程,洞悉背後的慧心巧思。 是的,我的研究確實很難找出一個確定的人生模式:這樣做是對的,這樣做是錯的,做了什麼會讓成就提升百分之三十…我的研究,不會有這樣的結果。我期待的是,透過我的研究,剖析了一個人創造自我的歷程,和背後的慧心巧思,讀者從中能學到功課,然後,用於自己的藝術創造——將自己,創造成獨一無二,價值無限的藝術品。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與業壯遊】為什麼研究教育,精準的常不重要,重要的很難精確?
大學校園 105學年度:陸生錄取人數排行榜
105學年度陸生來臺就讀學士班正式分發的榜單已於7月5日公布,今年計有92校(去年115校)共錄取1,693名陸生(去年錄取2,024人)。其中,一般大學共有62校錄取1,445人,科技大學則有30校錄取248人。而整體錄取人數較去年減少331名,錄取率六成。 今年哪些大學錄取陸生人數最多?快來看看陸生聯招會公布的105學年度大學校院學士班陸生錄取人數排行榜。 一般大學:陸生錄取人數TOP10 62所一般大學中,錄取陸生最多的前5名依序為淡江大學、銘傳大學(含金門校區)、中國文化大學、逢甲大學、輔仁大學。 與104年相比,排名前10的大學都沒變,只是第1名和第2名的學校易位了。而今年這十所大學的總錄取人數和去年相差不多,只少了24人。 科技大學:陸生錄取人數TOP10 在30所科技大學中,錄取陸生最多的前5名分別是樹德科技大學、朝陽科技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南臺科技大學、文藻外語大學。 與104年相比,明志科技大學和臺南應用科技大學今年擠進前10名中。至於樹德科技大學,去年位居第三,今年則躍居第一,而去年位居第一的南臺科技大學今年則排在第四。若以這10所科大的總錄取人數來看,今年則較去年少了141人。 ★資料來源:大學校院招收大陸地區學生聯合招生委員會(http://rusen.stust.edu.tw/)。
大學校園 哪個科系最有錢途?官方薪資調查背後的故事
今年開春,教育部公布「99-101學年度大專校院畢業生就業薪資巨量分析」報告,這是臺灣官方首次整合勞保、公保、軍保、農保等社會保險投保數據,再加上財稅資料中心的個人所得報稅資料,統計出各學門的學士、碩士、博士畢業生的薪資所得數字。 這份報告代表性極高,以2011年6月踏出校門的大學學士學位社會新鮮人為例,已囊括79﹪以上的畢業生,畢業前3年所有薪資所得作為分析樣本。 與過去媒體做出的「企業最愛新鮮人」調查,發出不到2000份、回收率頂多4成,只有6、7百份問卷;或者人力銀行以其樣本有限的「新鮮人起薪報告」相較之下。教育部歷時一年半,分析超過90多萬名大專院校各學制畢業生、490萬筆個人所得,以及超過800萬筆的社會保險加退保等官方資料,其數據對於社會各界了解臺灣薪資結構,不管提供青年學子選擇科系,抑或企業用人的起薪標準,都是透明度及公正性高的決策參考數據。 畢業3年,平均加薪5千元 從分析報告中得知,踏出校門頭兩年,還處於就業摸索期,到了第3年,包括任職公司、薪資所得才趨向穩定,因此教育部報告,便以2011年到2013年畢業生就業第3年的薪資為基準,計算出各個學門的平均月薪。以2011年畢業生為例,具有學士學位的新鮮人,到了就業第三年平均月薪已超過32K。比對勞動部的「100年7月職類別薪資調查統計結果」發現,2011年大學畢業生的平均起薪為月薪26,577元,畢業3年平均月薪增加5到6千元。 但是,從畢業生的平均月薪中得知,不同學門的月薪平均落差極大,其中薪資最高的「醫藥衛生學門」畢業3年平均月薪已達55K;相較之下「設計學門」有3年工作經驗,每個月平均只領29K。 不同學門「薪情」大不同,在於臺灣過去產業結構改變,人才需求也大不同,根據勞動部統計處公布的調查顯示,從2005年到2015年專業人員就業人數由8.82%增為10.49%、技術員也從12.89%增為16.03%。觀察到近10年間,臺灣受僱員工朝向「專業化、技術提升」的結構性變化。 學門薪資前茅,以專業取勝 學士薪資結構最好的前三名學門依序為「醫藥衛生學門」、「教育學門」及「運輸服務學門」。前兩大學門的畢業生分別為擁有專業證照的醫事人員,以及教師資格的專任老師為最大就業類型;至於第三名的「運輸服務學門」薪情領先,在於臺灣國際航運及空運因為兩岸直航,以及國際航運等商機,相關工作機會增加,加上行業本身因為專業度高、差旅頻繁,薪資結構較其他行業優渥。(表1) 表1 碩士學位則以「法律學門」、「醫藥衛生學門」及「教育學門」取得敘薪前三名。法律學門畢業生通常取得碩士學位後,較容易考取司法官包括法官、檢察官、檢察事務官,及律師等國家考試,一旦取得專業證照,起薪至少超過70K。(表2) 表2 博士畢業月薪平均最看好的領先三大學門,則分別為「工程學門」、「自然科學學門」及「商業及管理學門」。工程學門的博士生多半投入科技業的高階研發人員,因此薪水不低;商管因為高階國際金融證照考取,以具有博士學位人才較易取得,此為入門金融業成為金童子的敲門磚。(表3) 表3 過去績效不等於未來 對於準備選擇科系志願的學子而言,目前薪水高的熱門學門,不代表未來一定是搶手人才。2011年的畢業生,在2007年考取大學,距今將近10年,臺灣的景氣和產業狀況,相較於今日仍處於高點。當時,隨著教改,逐年取消師範公費生的待遇,以教育學門為主的師範校院,也從此失去畢業即分發的就業保障優勢,加上正式老師考取不易,降低學生選填志願的意願。 然而,多年後,因為教師退休潮加上不景氣,造成外界就業環境不易,不管是否取得正式教師資格能否在公立學校任教,或者在補教產業任教,因為其工作時數長,也容易有比較好的薪資。 當下的產業趨勢和薪資調查,如同基金廣告常會提出的警語一樣「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投資報酬率」,還是要謹慎選擇,其實行行出狀元,選擇自己最有熱情,願意投入心力學習的科系,未來就是最搶手的明日之星。 【參考文獻】 1.勞動部統計處。2015年12月。「大數據運用~大專及以上畢業生就業狀況分析及因應政策措施」。勞動部網站。 2.教育部統計處。2016年1月。「99-101 學年度大專校院畢業生就業薪資巨量分析」。教育部網站。 3.勞動部統計處。2016年5月。「104年7月職類別薪資調查統計結果」。勞動部網站。 4.勞動部統計處。2014年5月。「102年7月職類別薪資調查統計結果」。勞動部網站。 5.大學問編輯部。2016。「考大學:搞懂學門與學群分類」。大學問網站。 6.大學問編輯部。2016。「考大學:最有「錢」途的10大學門」。大學問網站。 7.大學問編輯部。2016。「考大學:最有「錢」途的碩士TOP10」。大學問網站。 8.大學問編輯部。2016。「考大學:博士薪水排行榜TOP10」。大學問網站。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出自「大學問」與「想想論壇」共同策劃的【大學問想想】專欄,原文請見:哪個科系最有錢途?官方薪資調查背後的故事
大學校園 亟需教育部為高教所的事:三件事不要管
「不讓子女長大」,是父母對子女可以造成的各種損害之中,最糟的一種。 不讓子女長大,意味著在繼續給予資源(供吃供穿供住)與保護的同時,卻限制兒女的自由,禁止兒女自己安排選擇,也沒有為自己負責的機會。說簡單來說,就是用養豬哲學養兒女,只差沒有殺了吃肉。 在教育體系中最可悲的一樁慘害,情況相似:教育部不讓大學長大。 不讓大學長大,意味著意味著在繼續給予資源(給地給錢)與制度保障的同時,卻限制大學的自由,禁止大學獨立安排選擇,不為自己的營運成效負責,也不向社會大眾與學生負責。說簡單來說,就是用經營小學的思維經營大學,只是校地與學生的年齡比較大。 確實,教育部對大學的控管,從戒嚴解除以來已略有減少,但距離合理的大學自主,仍有幾光年的距離。要見到高教從豬變人,或是從幼兒變成人,我們需要教育部採取的作為,就是減少作為——減少控管、減少制約——尤其是以下三件事。 第一件事:學校財務與會計制度 動物是野生還是畜養,端看牠是否會自己找食物。一個人長大有許多特徵,必然的要項之一就是財務獨立。大學也一樣。 當大學還仰賴教育部的奶水,念茲在茲要爭取教育部的經費、申請國科會計畫,當然就把教育部的官員當天皇老子般侍奉,看著教育部一顰一笑而牽動心靈。至於改善教學,至於貢獻社會,那些事…只好等有空的時候再來想想辦法。 某大學的一景。在那時燦爛的朝陽下,卻沒有充滿朝氣的學生。 喝教育部的奶水的代價,不只讓大學的經營方針偏歪,而且造成大學運作殘廢。大學的經費既來自教育部,就需受教育部審核規範,而教育部為精密監督,避免任何貪瀆濫用,訂出麻煩至極的財務規範。學校浪費大量人力物力在符合規範上,而且效果大打折扣。 任何大學,應該要有勇氣,甚至比所有的機構組織都要更有勇氣,提出自己的價值與貢獻,要求從大學受者者提供回饋──從社會要求捐獻,或是從學生收取學費。提供優質教育,則收取高額學費,是理所當然。而一所經營得法的學校,當然可以有些財務資源,用於資助貧困弱勢學生──哈佛就是這麼做。 第二件事:教授資格與待遇升遷 小孩還沒長大的另一個另一個徵兆,乃是父母干預他對人的判斷──能和誰交朋友,能和誰一起玩,爸媽要幫你審核、定條件。而大學還處於嬰兒狀態的症狀之一是:誰是教授,不能自己判斷。 誰有資格當戲劇系的教授、英文系的教授、資訊系的教授…誰真正了解?當然是這個學校之中,每天接觸學生、了解學生特質、知道科系教育方針的教師;尤其是該科系和該學院的教授。《大學法》之中,對教授該有什麼資格,需要有什麼經歷,都加以規定,圈上一個箍,其實大可不必。 台大的傅鐘。大學要成為社會的領袖與晨鐘,首先要自己獨立與清醒。 教授的待遇就更是如此。任何人的待遇,應該依據他的能力、貢獻來定。教育部給教授們學定公務人員式的聘僱條件和薪酬格式,讓大學缺少資源爭取高手,而劣等的教職員也無法淘汰,學校怎麼會經營得好呢? 第三件事:課程架構與學分內容 小孩和父母關係之中的第三個特徵,就是父母指示孩子做什麼、不做什麼,孩子不能自己決定。而大學嬰兒症的第三症狀,就體現在教育部對於課程架構、學分規範之上。 至今,大學要給學生多少學分,共同必修、通識學分、軍訓和體育…都不能獨立判斷,更改調整,或是開創地設計。學分太多,學分架構設計錯誤,造成學生浪費大量的時間,沒有學到真正該學的東西。 教育部也許以為,規範課程和學分是幫助了學生,避免該學的沒學到 -- 殊不知,這是大幫倒忙。學習的重點就是在於做判斷,當一切都規定死之後,學校不必判斷,學生也不必判斷,沒有比較、沒有開創。唯有當自由出現的時候,學校可以不斷改良,可以說服學生它的課程規劃好在哪裡,才會出現良性競爭。 在扼死大學之前,教育部,把你的手拿開! 最差的大學,就是幼稚的嬰兒式大學——無法決定自己要教和不要教什麼課,無法決定教師的特質,也無法決定財務的收支用度。簡直可悲。 這樣的大學,無法對自己負責,無法對學生負責,也無法向社會負責。其心靈格局,其實不如私立幼兒園。私立幼兒園還獨立自主,頂天立地;大學卻在教育部的澎澎裙下喝奶水。 為了治好大學的幼稚病,教育部,請把手拿開吧,不管那隻手是餵奶的手,還是鎖喉的手,請拿開。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亟需教育部為高教所的事:三件事不要管
大學校園 教育部104下半年「大專校院視導」結果,4校待改進
教育部委託「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辦理「大專校院視導」,於104年10月到12月間赴25所私立大專校院實地訪視,視導結果共有21校視導項目全數都通過、4校計5項視導項目列為待改進。 104下半年25所「大專校院視導」結果一覽表 12個視導項目,輔導改善辦學品質 視導項目都是教育部基於法規或行政監督需求,以及除書面報告外仍需到校實地訪視的項目,包括: 1.大學甄選入學招生。 2.技專校院四技二專甄選入學招生。 3.私立大學校院校務發展計畫經費。 4.私立技專校院執行整體發展獎勵補助經費運用績效。 5.大學校院辦理樂齡大學執行成效。 6.大專校院校園環境管理現況調查與執行成效。 7.校園保護智慧財產權與資訊安全(含個資保護)。 8.大專校院數位學習課程實施成效。 9.大專校院輔導身心障礙學生工作辦理情形。 10.私立大專校院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經費執行成效。 11.大學校院推動性別平等教育工作辦理情形 12.大專校院國際化品質。 「大專校院視導」的目的在於了解並輔導改善各大專校院落實政策情形及行政辦學品質,而視導結果將作為修定教育政策、調整辦理規模及獎補助經費的參考,且與校務評鑑、系所評鑑等通案性評鑑區隔,以不重複訪視評鑑、不額外增加學校負擔為原則。 視導25校,4校5項待改進 在這次的25所大專校院(包括1所大學、17所科大和7所專科學校)視導結果中,有4校5個項目待改進,包括: 1.東南科技大學:待改進之項目為「大專校院國際化品質」。 2.大仁科技大學:待改進之項目為「大專校院國際化品質」。 3.蘭陽技術學院:待改進之項目為「校園保護智慧財產權與資訊安全(含個資保護)」、「大專校院數位學習課程實施成效」。 4.高美醫護管理學校:待改進之項目為「大專校院數位學習課程實施成效」。 ★各校詳細視導結果報告請見:教育部104年度下半年25所大專校院統合視導結果說明
大學校園 對教師、學校的制衡機制,正好是信任與尊重的來源
在我開始做教育研究後,發現許多家長和學生抱怨老師,而老師也抱怨家長與學生,甚至同時也抱怨自己工作的專業環境。這些抱怨就不一一列舉── 那可以寫幾千字。近來有機會研究了英國教育體系中的師資制度,他們如何處理教師資格、管教權力、親師爭議…這些事呢? 什麼樣的人有教師資格? 只要是大學畢業,就可以視其專才,在中學擔任該領域專任教師,由學校決定聘任與否。只有當其教學能力明顯不足的時候,才會需要受教育能力補充訓練。 教師之間是什麼樣的合作關係? 在英國學校當老師,從來就不是單兵作戰,而是團隊作業。在開學前,學校每學科召集人會帶領該科目所有老師,合作研擬逐周的教學內容及進度表(在英國的大學,則有「課程召集人」這樣的制度)。 師範大學,曾是台灣培養教師的重鎮。但英國並沒有教師培育的教育機構。 老師對管教學生有多少控制權? 英國的中學,教室是絕對公開的場所,學校主管、其他老師、學生家長、政府或民間的代表,都可以隨時走進教室觀課。當然,在上課前知會一下是好事,但是即使不知會,直接進教室觀課,老師也無由反對。此外,英國不會有任何老師可以憑個人意志,強制學生接受任何安排,或是對學生進行處罰。 老師對教學有多少掌控權? 各科上課時數由各學校老師,依學生真實特質、依各單元材料內容決定。上課的內容、深度、時程規劃,都以讓學生學到合格程度為主,沒有公定、全國一致的「教學進度」。英國信任教師的專業,給他們實質的教學掌控權。 是否會為升學大考加課或留校讀書? 英國兩個升學大考都是五月初開始考試。在三月底到四月中,有兩三星期的感恩節假期,這是考前的密集總複習時間。大多數學校會開辦總複習班,有些老師會受僱擔任家教,坊間也有些學習機構提供這樣的服務,但大致上是一個半月的時間。總體而言,台灣模式的「補習」──一年到頭,每周每天佔滿下課後以及周末時間、不斷追進度拼小考和針對課程細節的補習,在英國不存在。 為什麼英國沒有衍生補習文化? 英國的考試重在思考,以及各領域廣博的知識積累,都是需要學生自己培養起來,而無法透過老師用什麼特殊方法和教材抄捷徑達到。因此,英國學生普遍對於亞洲學生的補習文化感到奇怪。 台灣隨處可見的補習班;但在英國,這樣的補習班不存在,完全沒有這樣的需求和風氣。 英國的教師和家長有什麼樣的溝通? 在英國的家長日,所有的教師在大禮堂有座位或小攤位(也可能是室外空間或各教師的科任教室),全校所有學生家長在那天到學校來,逐個找學生各科的教師,老師要和父母談他們教學過程中對各學生的觀察,父母可以提出他們的意見和疑問──家長可以和孩子的每個老師都談到話。 家長若對老師不滿意,如何表達和處置? 學校每年固定會讓家長與學生填寫對老師的調查,如果老師得到相當負面的評價而且無法改善(無論是教學缺乏能力或熱忱),在最極端的情況下,學校會讓老師離職。在英國,老師並非終身僱用的職位,但是即使如此,還是有複雜的訴願救濟的管道。 如果對學校不滿意,如何表達和處置? 家長、學生、老師都可以填寫對校方的意見調查,這些意見都會由 Ofsted這個第三方機構(財團法人)加以調查。這個督學性質的機構也管孤兒院、領養等各種機構的評鑑。這個機構也會發出各種組織、各種學校課程的優良作法,當作教學及營運的基礎綱領。 英國的教師體制,對台灣有什麼借鑑啟發? 在採訪和研究英國教育體制時,有一個整體的感想──當設計了完整的制衡體系之後,體系中的每一方之間都更可以互相信任。讓我來說仔細一點。 在英國,其實你看不到什麼「尊師重道」的口號。事實上,英國教育體系中充滿對教師權力的制衡力量,例如第三方監督、開放教室隨時觀課、對學生處罰權力的限制、在極端情況下可以革除教職…等等。對學校的權力,也有同樣嚴格的制衡,在爭端的時候有第三方介入裁決。 但在同時,對教師的制衡力量,造成的最終結果恰好是對教師與學校的信任──在擔任教師前不需要特別的文憑證照、教師可以自主規劃最適合學生的教學計畫…等等。這些在台灣都是難以想像的。而英國的老師了解這個道理;我所訪問到的教師,都把這些制衡力量視為這個「專業」的重要元素。 英國的經驗傳達了一個道理:沒有完整健全的制衡,就不會有堅固徹底的信任,即使有表面的尊重,也是虛假中空的。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與業壯遊】對教師、學校的制衡機制,正好是信任與尊重的來源
大學校園 教育部104下半年「師資培育評鑑」結果,1未通過
大學校院師資培育評鑑於6月30日公布104年度下半年評鑑結果,此次共有7所大學校院共8個師資類科接受評鑑。其中有7個受評類科通過認可,1個受評類科為「未通過」,並無「有條件通過」之受評類科。受評學校如對評鑑結果有異議,可於收到評鑑結果次日起三十日內,向評鑑中心提出「申訴」。 104下半年大學校院「師資培育評鑑」結果 104年度下半年大學校院師資培育評鑑結果一覽表 評鑑項目有六,採分項認可制 此次大學校院師資培育評鑑由教育部委託「高等教育評鑑中心」辦理,於101年度起展開評鑑,以了解師資培育之辦理現況,建立品質保證與辦學改善機制。 評鑑實施方式採實地訪評,評鑑結果採認可方式,以「通過」、「有條件通過」及「未通過」三種結果評定。 評鑑項目計有六項,包括: 第一項:目標、特色及自我改善。 第二項:行政組織及運作。 第三項:學生遴選及學習環境。 第四項:教師素質及專業表現。 第五項:課程設計及教師教學。 第六項:教育實習及畢業生表現。 整體評鑑結果認定標準如下表,評鑑結果不做排名,也不進行校際相互比較。 7校8類科受評,1類科未通過 在評鑑結果為「通過」的6校中,只有文藻外語大學的六項評鑑項目全數為「通過」。其他除臺灣科技大學以外,皆是五項為「通過」,一項為「有條件通過」。 至於評鑑結果為「未通過」的輔英科技大學,則是在評鑑項目中有三項是「未通過」。分別是: 第四項:「專任教師員額數未聘足教育部規定之5人,其中101、102學年度僅3人,103學年度更未有教師     主聘於師資培育中心」、「專任教師每週於師資培育中心教學總時數未達4小時」。 第五項:「教育專業課程僅以教師資格檢定模擬考內容為授課範圍」。 第六項:「師資生教師資格檢定通過率偏低」。 ★各校詳細評鑑結果請參閱:「大學校院師資培育評鑑資訊網」網站。
大學排行 【泰晤士高等教育】2016亞洲的大學排行榜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專刊》近日公布了2016年亞洲的大學排行榜,依照各大學的師生比例、國際化、科研收入、論文引用次數等13項指標做評比,列出前兩百名的大學名單。前三名分別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和中國北京大學。 其中,中國(含香港)有45所大學進入兩百大排行榜中,數量居冠;日本也有39所大學進入榜中,位居第二;臺灣和南韓則各有24所大學進入前兩百大,居第三。 一起來看看兩岸三地及日本、韓國、新加坡,各有哪些大學擠進排行榜中。 亞洲2016大學排行榜TOP10 進入亞洲2016大學排行榜前十名的國家,以中國(含香港)數量最多,南韓次之。而以新加坡表現最為亮眼,兩所大學分居第一與第二。 臺灣:24所大學入榜 臺灣今年進入排行榜的大學共有24所,有10所大學進入百大排名中。其中,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以科大之姿,排名領先交大、清大和成大,表現亮眼。 中國:39所大學入榜 中國今年進入排行榜的大學共有39所,其中有22所大學進入百大排名中。 香港:6所大學入榜 香港今年進入排行榜的大學共有6所,皆進入百大排名中,且名次都在五十名前。 日本:39所大學入榜 日本今年進入排行榜的大學共有39所,其中有14所大學進入百大排名中。 南韓:24所大學入榜 南韓今年進入排行榜的大學共有24所,其中13所大學進入百大排名中。 新加坡:2所大學入榜 資料來源:《泰晤士高等教育》2016年亞洲大學排名
高中校園 中學離「選課制」還可悲地遙遠
現在中學的教育模式,雖然有許多人正在努力改變(不見得是改善),但一個最重要的關卡:「選課制」,卻沒被視為優先要項。如果我們還以為選課制專屬於大學(甚至連大學對選課都有一大堆惱人的規定),那麼中學的教學離及格就還非常遙遠。 其實,台灣的課綱在理念上,是有選修這個設計。但是幾乎所有的學校,在實務上為求方便,都大規模壓縮選修的空間,把選修簡化成為高一升高二時選的類組。於是,中學就仍是我們所知道的樣子:學生無法決定自己要上哪些課,無法決定課程的難易與速度。無選課制的教育,是一個鐵殼甲衣,對學生的成長發展有極大的戮害。 與選課制相較,台灣現在的中學教育環境有以下這些壞處。 沒有選課制(即班級制)的諸般壞處 【一、學生沒有空間深入發展與探索專長】 在沒有選課制情況下,所有人都學(幾乎)相同的一套科目,無法依自己的特質與興趣深入學習某些科目。強迫學生學習自己不擅長或沒有興趣的科目,不但挫折學生的學習意願,對老師和其他同學都是折磨,不利整體教學。 ★延伸閱讀:在英國18歲就準備進入專業,在台灣30歲還找不到職涯方向,原因是...? 在台灣,中小學上課的常態是和一群同班同學從早到晚在一起,幾乎待在同一間教室中,維持好幾年,這樣好嗎?圖為一間小學教室。(來源:作者提供) 【二、學生太少練習拓展人際關係的機會】 在嚴格的班級制下,學生長達兩三年和特定一群人同班,而「同班」常意味著從早到晚,時時刻刻和同一群人在同一間教室。這樣的環境下,學生之間的磨擦和衝突更容易惡化,學生也很少機會拓展人際關係、演練人際交往互動。 ★延伸閱讀:台灣國高中生最悲慘的求學經驗,可能是:非得和某些人「同班三年」! 延伸閱讀:為什麼美國人總是落落大方?原因竟然是他們都沒有「同班同學」 【三、始終沒有培養學生為自己做決定】 在班級制情況下,所有重要的學習規劃和決策,學生幾乎沒有置喙的餘地,他們所能做的只有配合與忍耐。他們沒機會主動為自己挑選最合適、最想要、最有益的學習選項,這種對人生的消極態度、無力感,常常是跟隨學生一輩子。 ★延伸閱讀:台灣人的奴性怎麼來的?高中還要排「班導師」,難怪會聽老闆的話摻假油 選課制的規格與執行 班級制這麼壞嗎?是的,就是這麼壞。我不斷強調要走向選課制,並非選課制好──選課制是教育至少該存在的樣子。如果選課制是呼吸,無選課的教育是窒息狀態。 某中學的圖書館,在上課時間完全空曠。在施行選課制後,沒有課的學生可以在這裡自修或研究。(來源:作者提供) 因為選課制對台灣大多數的人是極端陌生,即使執掌教育政策的官員都不見得了解其重要原則與方針,以下描述其重要特徵,主要是以英國與美國為藍本: 【修哪些科目、哪些老師,學生決定】 施行選課制,意味著學校不會規定任何一個學生,一定要在某個時間,修某門課,成為某個老師的學生。常見的制度是少部分必修,其他皆是選修。例如,在畢業前,要在藝能科目(工藝、家政、美術、音樂等)之中修滿幾門;至於修哪幾門,選哪個老師,由學生決定。 【即使必修課,也分深度與速度】 很重要的基礎能力,例如科學、數學、語文,當然會列為必修學分。但這類科目,通常會有兩到三個深度的層級,每一個深度層級的老師也不只一人,學生仍有選擇空間。 例如,在英國制之中,中學英文就有三個層級:給移民學生的英文、一般學生修習的應用級英文,以及英國文學(包括莎翁戲劇與十四行詩等)。科學、數學也類似,興趣與才具不同的學生,都會找到較適合自己的課程。 【沒有班級編制,打散年級編制】 選修制的一大特色就是,學生之間沒有固定「同班同學」關係。只要修到同一門課程,就會在那門課程中成為同學,到另一門課上,會有另一群同學。而同一門課的同學,也不見得是同一年入學,高三和高一都選到同一門課,也是常見的事。 【允許跨校修課、遠距修課、能力評量抵免修課】 有一些科目,不見得每個學校都會開課,但這些特殊的課程,不僅可以幫助自己學校的學生(有時修課人數也少),還可以納入週邊學校有學習興趣的學生共同授課。在這樣的精神下,甚至可以引入「翻轉教室」模式,利用任何工具和資源,真實達成修課成效,只要通過某種能力評量,都可以列入學分。 選課制沒多好,它是教育基本應該的樣子 我無意幫選課制做廣告,因為它只是及格而己,它沒什麼了不起,不是偉大發明──但是連這個程度都沒做到的教育體制,是不及格的。 沒有做到選課制,沒有資格談適性教育。 沒有做到選課制,沒有資格談對學生的人格、自立、判斷力的培養。 現在,有極少數的學校,以極緩慢的速度,向選課制移動當中。期待教育當局別把這些案例當成就──數量這麼少,進度這麼慢,其實應該是沮喪羞慚都來不及才對。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與業壯遊】中學離「選課制」還可悲地遙遠
大學校園 105學雜費調漲結果:14所大專校院2校通過
Photo credit: l111210 via VisualHunt / CC BY-ND 教育部6月18日召開「105學年度大專校院學雜費調整審議小組會議」,針對105學年度14所大專校院所提出的學雜費調整申請案進行審議。經由委員審議後,14所申請學校中,不同意12校之調漲案(國立大專2所、私立大專10所),僅同意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及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2校調漲,調幅由原學校申請之3.5%降為2.5%,每學期每生增加最高約640元。 教育部表示,本次會議審查重點為學校提出的助學計畫是否完善、校內溝通程序是否充分,以及經費是否投入提升學生的學習品質。因此,即使學校各項指標皆符合規定,但若這些重點項目未能落實,仍不得調整學雜費。至於同意2所學雜費調漲的學校,也因提出之助學計畫對學生的照顧仍有待加強,因此調幅由學校申請的3.5%降為2.5%。 105學雜費審議結果一覽
大學校園 教育部104評鑑:13所技專校院評鑑結果出爐
Photo credit: jcantroot via Visualhunt.com / CC BY 教育部公布104學年度技專校院各項評鑑結果,計有8所科技大學、5所技術學院接受包括校務類與專業類的綜合評鑑。 這次受評的13所技專校院在校務類評鑑都全數通過,代表受評學校在校務治理及發展都有清楚的方向。然而,在技術學院的專業類系所評鑑中,有條件通過的比例過高,教育部希望學校能透過評鑑委員所點出的問題進行改善,帶動學校的整體發展。 為協助同學了解學校發展與治理成效,大學問彙整這8所科技大學及5所技術學院的綜合評鑑結果,以學士班為主,整理出專業類評鑑中「通過」、「有條件通過」、「未通過」之校系,供您參考。 專業類評鑑「未通過」之校系 專業類的評鑑項目包括: 1.各系與學位學程的目標、特色與學務發展。 2.課程規劃、師資結構與教師教學。 3.教學品保與學生輔導。 4.各系與學位學程的專業發展與產學合作。 5.學生成就與職涯發展。 6.自我改善。 未通過專業類評鑑的學士班有4校6系(學位學程)。 專業類評鑑「有條件通過」之校系 有條件通過專業類評鑑的學士班有11校31系(學位學程)。 專業類評鑑「通過」之校系 通過專業類評鑑的學士班有13校134系(學位學程)。 備註:下列校系(學士班)經中華工程教育學會(IEET)認證,故免評。 1.明新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環境資源管理系、化學工程與材料科技系、光電系統工程系、資訊工程系、電子工程系、電機工程系、機械工程系。 2.萬能科技大學:營建科技系所、資訊工程系。 3.輔英科技大學:資訊科技學位學程、資訊管理系、應用化學及材料科學系、環境工程與科學系、職業安全衛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