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考情

大學考情 【107學測】六大升學時程,考生必看
學測成績除了可以用來申請大學外,也可以申請科技大學,參加軍警招生,甚至可以申請中國、香港、德國等大學,簡單來說,一張學測成績,可以用在國內六大升學管道,也可以是國外大學就讀的敲門磚。 「大學問」(www.unews.com.tw)整理出包括個人申請、繁星推薦、四技申請、軍事正期班、警大招生、臺綜大運動績優聯招等六大升學管道的時程表,讓考生一次掌握報名、甄試及放榜等重要日期不漏接。 107學測╳六大升學時程 107年軍警招生的報名從3月1日開始,軍校可填5個志願,報考警大則要留意組別的選擇。接續在後的是臺綜大運動績優聯招,由中興、中正、成功、中山等四校聯招具運動才能的考生,報名於3月6日截止。再來是繁星推薦,需先於校內評比由學校於3月7-8日推薦報名,考生若想參加繁星推薦,請注意錄取生無法參加個人申請的條件限制,若錄取的繁星科系不滿意也只能聲明放棄後選擇指考了。 至於想要就讀科技大學的同學,可以選擇四技申請,報名日期是3月19日到3月22日,每人最多可申請5個校系組;而高中生主要的升學管道—個人申請,則於3月20日開始報名,每人最多可申請6個志願校系,須留意甄試日期不要撞期。 學測申請國外大學 從今年起,台灣高中生也可以學測均標申請大陸一流名校就讀。各校申請時間不一,從2月底持續到6月。每校可申請的學系(專業)最多2~3個不等,經過面試後擇優錄取。要特別留意的是該校學歷是否為教育部所採認。 ★【107學測】申請大陸大學 入門攻略 此外,臺灣高中畢業生,若學測成績達53級分以上,且擁有英語或德語能力的檢定證明,也可以申請德國大學就讀,若學測低於53級分則需先就讀大學先修班。 ★德國留學不是夢:高中生如何申請德國大學? 其他如香港的大學,也有提供台灣高中生申請的名額,各校門檻不一,通常要求學測頂標以及優秀的英語能力。此外還有許多國外名校,如美國的紐約大學(阿布達比分校)、加拿大的多倫多大學、日本的早稻田和東京大學等,都可用學測成績來申請。當然,語言能力的證明絕對是就讀海外大學不可或缺的要件,建議有志於海外升學的同學要及早開始準備。
大學考情 107學測總級分可以上哪裡?
107年學測成績已在手中,該如何由學測總級分推算自已的成績落點在哪裡呢? 我們可以利用107年和106年的學測總級分累計人數表,兩者比對,找出自己在選填志願時的可能落點所在。由於每年報考人數和總級分累計人數不同,因此可以從今年總級分的累計人數,推估出等同於去年總級分為何,減少選填志願分數推算的誤差。一起來看看大學問的分析吧~ 高級分群,比去年多2級分 107年學測滿級分的考生有259人,較去年的118人多了141人。從75級分開始,107和106年的累計人數即有較大的落差。由下表可見,107學年度73級分的累計人數,相當於106學年度72級分的累計人數,相差1個級分。而107學年度55級分的累計人數約略相當於106學年度53級分的累計人數,至此已相差2個級分了。 中級分群,比去年多4級分 由下表的49到25級分中可見,107學年度的49級分,其累計人數相當於106學年度的47級分,兩者相差2個級分。到107學年度的36級分時,其累計人數相當於106學年度的33級分,相差了3個級分。而107學年度的29級分,其累計人數則相當於106學年度的25級分,差距大到4個級分了。 低級分群,比去年多7級分 在低級分群中,落差更大,107年的24級分,其累計人數相當於106學年度的17級分,相差7個級分了,而107年的23級分,其累計人數還高於106學年度的0級分,此時已相差23個級分以上。 因此在做學測成績落點分析時,最好也利用累計人數將學測總級分與去年總級分做一比對,如此交叉確認,在選題志願時才不會因為高估而大意失荊州。 ★下載: 106學測五科總級分人數累計表 107學測五科總級分人數累計表 ★學測落點,也可使用線上落點分析喔,請參考:精選10大「學測落點」懶人包(107最新版)
大學考情 精選11大「學測落點」懶人包(107最新版)
網路上學測落點分析工具很多,包括補習班、人力銀行等網站、甚至大學都有提供免費的落點服務,各家落點分析結果不一、各有特色,「大學問」(www.unews.com.tw)幫同學整理出11項免費的107學年度學測落點分析工具,包括線上落點、App落點,以及直播落點,同學可以依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工具,不管「個人申請」、「繁星推薦」、「四技申請」等入學管道,都能透過落點工具,找出自己最有機會上榜的理想科系。 學測落點工具一覽表 補習班類1:領導線上學習StudyBank 學測落點分析以個人申請為主。以線上講座直播(107/2/23晚上7點)的方式取代傳統的落點分析工具,由老師們在直播中講述選系方向,並直接回答同學的留言,給予選填志願的建議。並提供會員落點講義的下載。 ★領導線上學習StudyBank:https://goo.gl/w3EcnB 補習班類2:得勝者文教 學測落點分析包括個人申請和四技申請。  ◎步驟:輸入學測成績、英聽成績=>分析結果。  ◎分析結果:列出所有可能校系,並未依錄取機率高低分類。  ◎特色:1.功能簡單,可快速得到分析結果,但須自己判斷最佳落點。      2.點選校系可知歷年篩選標準。 ★得勝者文教: http://goo.gl/LYvqrv 補習班類3:行動補習網 學測落點分析包括個人申請、四技申請。  ◎步驟:輸入學測成績、英聽成績=>選擇地區=>選擇公私立=>選擇學群=>分析結果。  ◎分析結果:會依錄取機率分為五大類(安全校系、保守校系、落點校系、嘗試校系、夢幻校系),另外列出新增校系與全部校系。  ◎特色:1.篩選出來的校系會列出篩選倍率的預估級分。      2.可勾選喜愛的校系列入志願清單。      3.提供各校第二階段甄試的日程。 (學校地區、公私立、大學學群等必選條件並無全選的選項,對於沒有特定需求的考生而言就只能一個個勾選囉。) ★行動補習網: http://goo.gl/0BN7F9 人力銀行類1:1111落點分析 學測落點分析包括個人申請、繁星推薦、四技申請。  ◎步驟:輸入學測成績、英聽成績=>選擇學門=>選擇地區與學校=>選擇公費與自費=>選擇通過機會類型=>分析結果。  ◎分析結果:會依所選之通過機會類型(安全穩固、保守選填、最佳落點、嘗試進攻、夢幻校系)分列校系。  ◎特色:1.提供考生加權平均分數與各校系去年最低篩選分數的差距。      2.分析結果可再依公私立、地區、學校、註冊率等作進一步篩選。      3.可勾選喜愛的校系列入志願清單排序、下載排序結果、看面試考古題、職涯方向測驗等。      4.由於該網站結合1111人力銀行的資源,因此落點分析除有校系簡介與升學藍圖外,亦提供       未來就業與生涯職務發展,供考生作為選系的參考。 ★1111落點分析: http://goo.gl/661IF0 人力銀行類2:104興趣落點導航 104人力銀行提供兩種落點分析方式,一是以興趣找落點,一是以成績找落點。前者依據測驗結果推薦適合學系;後者則與樂學網合作,提供學測落點分析,以個人申請管道為主。  ◎步驟:填寫考生資料=>輸入學測成績、英聽成績、APCS檢測成績=>選擇學群=>選擇地區與公私立=>選擇學校=>分析結果。  ◎分析結果:會依所選學群分列校系,並依錄取機率由低到高排列。  ◎特色:1.列出學測成績各科全國排名名次以及累積人數百分比,並換算成去年同名次之級分。      2.各學系列出前三年的篩選科目倍率與最低級分。      3.提供各校第二階段甄試的日程。      4.可勾選喜愛的校系列入志願清單,進行模擬分發。      5.結合104人力銀行的資源,提供升學地圖、就業地圖、薪資行情以及所需證照技能等資訊,讓考生了解自己未來職涯發展的優劣勢。 ★104興趣落點導航: https://goo.gl/rPHil9 升學網站類1:www.com.tw落點分析 學測落點分析包括個人申請、繁星推薦、四技申請和警大軍校。  ◎步驟:輸入學測成績、英聽成績=>勾選學群=>選擇學校=>分析結果。  ◎分析結果:會依錄取機率分為兩大類(有機會通過、不確定通過),另外列出新增校系,以及學測檢定未通過之校系。  ◎特色:1.將學測成績換算出前兩年的學測級分。      2.各系列出近三年篩選標準、第二階段甄試的日程。以及和104人力銀行合作的升學就業地圖。 ★www.com.tw落點分析:https://goo.gl/j8Bz2W 升學網站類2:Q888落點分析 學測落點分析包括個人申請、繁星推薦。  ◎步驟:勾選學群=>選擇學校=>輸入學測成績、英聽成績=>分析結果。  ◎分析結果:會依錄取機率分為三大類(極高、中等、偏低),並另列出新增或變更校系,以及學測檢定未通過之校系。  ◎特色:各系列出篩選科目與去年最低級分的差距,並將較弱之科目以顏色特別標示。 ★Q888落點分析: http://goo.gl/YSRpnp 升學網站類3:樂學網--學測落點分析 學測落點分析以個人申請為主。  ◎步驟:填寫考生資料=>輸入學測成績、英聽成績、APCS檢測成績=>選擇學群=>選擇地區與公私立=>選擇學校=>分析結果。  ◎分析結果:會依所選學群分列校系,並依錄取機率由低到高排列。  ◎特色:1.列出學測成績各科全國排名名次以及累積人數百分比,並換算成去年同名次之級分。      2.各學系列出前三年的篩選科目倍率與最低級分。      3.提供各校第二階段甄試的日程。      4.可勾選喜愛的校系列入志願清單,進行模擬分發。      5.結合104人力銀行的資源,提供升學地圖、就業地圖、薪資行情以及所需證照技能等資訊,讓考生了解自己未來職涯發展的優劣勢。 ★樂學網--學測落點分析: http://goo.gl/OSxZxF 大學服務類1:中華大學2018升大學職涯型學測落點分析 提供學測成績落點分析,但不包括術科。無須加入會員,為中華大學所提供。  ◎步驟:輸入畢業後的期望薪資(可不填)=>輸入學測成績、英聽成績=>選擇學群=>選擇地區=>選擇公立或私立學校=>分析結果。  ◎分析結果:會列出校系去年通過篩選倍率的最低級分,考生成績若低於此最低級分(即未達標)則以紅字標示。  ◎特色:1.提供各學系的畢業生平均薪資,點選則可進入104就業地圖。      2.點選校系名可直接進入校系官網。 ★中華大學2018升大學職涯型學測落點分析: https://goo.gl/EUNnyM 大學服務類2:南華大學落點分析 學測落點分析以個人申請為主。為南華大學所提供,有針對全國大學與南華大學落點分析兩種版本。  ◎步驟:輸入學測成績、學測成績=>勾選學群=>輸入差異比值=>分析結果。  ◎分析結果:列出差異比值區間範圍下的所有可能校系。  ◎特色:各學系列出篩選科目去年之最低篩選級分與差異比值(數字愈大錄取率越低,數字愈接近0,則為愈佳落點)。 ★南華大學落點分析: https://goo.gl/iy7scV 手機APP類:大學生甘單APP 學測落點分析包括個人申請、繁星推薦、四技申請。  ◎步驟:下載app軟體=>選擇登入方式(facebook、google、yahoo)=>輸入學測成績、英聽成績=>分析結果。  ◎分析結果:會依錄取機率分為七大類(保證區、安全區、標準區、挑戰區、危險區、渺茫區、淘汰區)。  ◎特色:1.分析結果可再依招生規則、公私立、地區、學群、獎學金作進一步篩選。      2.點選校系可見詳細的錄取標準和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的日程,以及校系介紹。      3.可勾選喜愛的校系列入志願清單。 ★大學生甘單APP: http://goo.gl/57ER3f ======【小編提醒】====== 學測落點的工具很多,請使用一個以上的分析工具,多方比對,才能將落差減少到最小喔~ 另外也可利用去年和今年的學測總級分累積人數,來找出自己的落點所在,該怎麼做呢? 請參考: 107學測總級分可以上哪裡?
大學考情 【107學測】五標成績搶先看
大考中心於107年2月23日寄發107學科能力測驗的成績單,並公布五標成績,同學們收到成績單後,可以比對一下,了解自己學測成績的五標所在。 「大學問」(www.unews.com.tw)提醒您在選填志願時,要留意各學系的「學測成績檢定標準」(五標),符合標準才有機會通過個人申請的第一階段篩選喔~ 107學測五標 五標的計算,均不含缺考生(總級分之計算不含五科都缺考的考生)的成績,計算方式說明如下: 頂標:成績位於第88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 前標:成績位於第75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 均標:成績位於第50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 後標:成績位於第25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 底標:成績位於第12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 ★資料來源: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大學考情 【107術科】2/26寄成績單,複查3/1截止
107學年度術科考試成績於107年2月26日公布並寄發成績單,無論集體報名(由報名單位轉發考生)或個別報名(寄至考生通訊地址),都請考生留意信件收取。 如果屆時沒收到成績單怎麼辦?還有哪些查詢分數的方法?或者對分數有疑慮想申請成績複查,該怎麼做呢?讓大學問告訴你~ 想搶先查分,怎麼做? 在還沒收到成績單以前,也可用電話語音或上網方式查詢成績喔。另外,考生在報名資料上若有填寫行動電話號碼,術科考試委員會也會在成績通知單寄發當日,發送簡訊通知考生成績。 【電話語音查分】:107年2月26日上午9時起,可以電話語音02-23643677查詢成績。 【網站查分】:107年2月26日上午9時起,可至術科考試委員會網站(http://www.cape.edu.tw/),進入左側的「考試資訊專區」,點選「成績查詢」。 沒收到成績單,怎麼辦? 考生若遲至3月2日尚未收到成績單,一定要盡快申請補發,逾期不受理補發喔。 【期限】:107年3月5日截止。 【方式】:集體報名的考生,請洽代辦報名的單位;個別報名的考生,請以電話02-23661416轉608,向術科考試委員會試務行政組查詢寄發情形或申請補發。 想要複查成績,怎麼做? 如果對考試成績有疑慮,可以向術科考試委員會申請成績複查。 【時間】:107年2月27日至3月1日。 【方式】:請考生至術科考試委員會網站(http://www.cape.edu.tw/),進入左側的「考試資訊專區」,點選「成績複查申請」,勾選所查組別與項目,並登錄申請複查的相關資料。 【繳費】:複查費50元。上網登錄申請複查相關資料後,請持系統系統自動產生的「繳款帳號」繳費。方式有二: 1.至中國信託臨櫃繳費,或至其他金融機構辦理跨行匯款轉帳:繳費期限107年3月1日下午3時30分截止。 2.使用信用卡線上繳費,或以自動櫃員機(ATM)或網路 ATM 辦理轉帳繳費:繳費期限107年3月1日夜間12時截止。 【通知】:複查結果通知書將於3月5日起寄發,考生也可至術科考試委員會網站「成績複查結果查詢」查看複查結果。 【注意】 1.繳費後請將收據妥善留存,以備查驗。 2.若未於繳費期間內完成繳費的話,視同申請手續未完成,且逾期不再受理補繳。 3.申請複查的組別與項目,一經登錄完成確認後,即不得再更改。 4.申請複查時不得要求查看或影印。
大學考情 【107學測】2/23成績出爐,搶先查分這樣做
107學年度學測成績於107年2月23日公布並寄發成績單,無論集體報名(由報名單位轉發考生)或個別報名(寄至考生通訊地址),都請考生留意信件收取。 如果屆時沒收到成績單怎麼辦?還有哪些查詢分數的方法?或者對分數有疑慮想申請成績複查,該怎麼做呢?讓大學問告訴你~ 想搶先查分,怎麼做? 在還沒收到成績單以前,也可用電話語音或上網方式查詢成績喔。另外,考生在報名資料上若有填寫行動電話號碼,大考中心也會在成績通知單寄發當日,發送簡訊通知考生成績。 【電話語音查分】:107年2月23日上午9時起至8月31日止,可以電話語音02-23643677查詢成績。 【網站查分】:107年2月23日上午9時起至8月31日止,請至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網站(http://www.ceec.edu.tw),進入「107學測試務專區」,點選「成績查詢」。請考生以「應試號碼末碼」來做分流查詢,可直接於網址列鍵入分流網址以利快速查詢。 沒收到成績單,怎麼辦? 考生若遲至2月28日尚未收到成績單,一定要盡快申請補發,逾期不受理喔。 【期限】:107年3月1日截止。 【方式】:集體報名的考生,請洽代辦報名的單位;個別報名的考生,請以電話02-23661416轉608,查詢寄發情形或申請補發。 想要複查成績,怎麼做? 如果對考試成績有疑慮,可以向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申請成績複查。 【時間】:107年2月26日至3月1日。 【方式】:請使用成績通知單上的「考生申請複查成績密碼」,至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網站(http://www.ceec.edu.tw),進入「107學測試務專區」,點選「成績複查申請」。登錄申請複查的相關資料。 【繳費】:每科50元。上網登錄申請複查相關資料後,請持系統印出的「成績複查網路申請表」繳費(繳款帳號可由系統自動產生)。方式有二: 1.華南銀行臨櫃繳費,或至其他金融機構辦理跨行匯款:繳費期限3月1日下午3時30分截止。 2.使用自動櫃員機(ATM)或網路 ATM 辦理轉帳繳費:繳費期限3月1日夜間12時截止。 【通知】:複查結果通知書將於3月6日寄發,同時提供網站「成績複查結果查詢」及電話語音(02-23643677)查詢,查詢期限至4月6日止。 【注意】 1.繳費後請將收據妥善留存,以備查驗。 2.若未於繳費期間內完成繳費的話,視同申請手續未完成,且逾期不再受理補繳。 3.申請複查的科目與題號,一經登錄完成確認後,即不得再更改。 4.申請複查時不得要求查看或影印答案卷、答案卡。
大學考情 【108課綱】「探究與實作」考與不考?
十二年國教自然科學領域課綱有一項新的變革,就是在普通高中教育階段,新設一門「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必修課程。這是除了原有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等科目之外,另外規劃的四個學分課程,期能提供學生體驗科學實踐歷程以及整合應用各科知識的學習經驗。 關於這門新設課程,不論領綱內容或課程手冊皆載明應以兼顧多元知能、適性揚才為原則,設計合適的教材、教法與評量。筆者曾在《科學研習》月刊以「科學探究的教學與評量」為題,撰文探討此課程於課室教學中可以進行的評量方式,如同課綱研修小組在自然科學領域課程手冊中建議的評量案例,我們共同主張的學習評量皆是以實作評量或歷程檔案評量為主的另類評量方式(非傳統紙筆評量)。 探究與實作的考與不考 在此課程研修過程中,確實不斷有人提問,探究與實作的課程是否應納入升學考試的範圍? 主張應納入者的論點大致可簡化成以下兩點:一、「既然是必修課程就必須列為考招的範圍」;二、「若不納入考試範圍,該課程就不會在學校落實」。面對教材研發者、教師和關心教育的家長們對升學考試制度排山倒海的關切,大考中心初步提出:自然科考題會納入探究與實作課程的精神;而國家教育研究院和一些科學教育研究者也已著手進行評量命題規劃,所設計的試題案例多屬情境式試題。然而,學生在探究與實作課程的學習成果真的能反映在大考測驗結果嗎?其學習內容適合以紙筆測驗達成評量目的嗎? 首先,我們必須先瞭解這門必修領域課程的特性。以課程類型來看,不同於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等側重個別學科系統知識的科目課程,探究與實作是科學活動的核心,是跨科整合的核心課程,而且是以體驗科學歷程為設計重點的經驗課程。既然是跨越科目界線和從學習者生活經驗出發,則不應該有固定的教材,且應以結合教學的多元評量來達到提升學習成效的目的。 接著來看學科能力測驗的目的。根據大學考招制度,此測驗結果是影響學生升學進路的重要依據,也就是一種會對學生個人造成重大影響的高風險測驗。既然是高風險測驗,人們對測量的準確度與區辨性的要求就會很高,對試題內容和分數計算的公平性也會錙銖必較(註1)。於是,當進一步探討測驗目的與課程實施之間的關係時,就衍生出一個問題:高風險測驗是否可以用來評鑑一門新設的、以實作為重點的經驗課程? 我們期待這門新設課程能在學校落實,應優先考量的是學校的課程安排和教師的教學績效,在這種目的下,學生學習成就表現的評量結果,是用於教學績效的究責依據。也就是說,此種高風險測驗結果應該不是針對學生,而是用於評估學校和教師。我們將尚未經過試驗實施的新課程內容納入大考統一試題,試想某生因就讀的高中並未真正落實新課程,使得他/她在學測時失利,原本應究責的對象是學校,但立即影響的卻是學生本身的升學機會。筆者認為新設課程實施需要經過嚴謹的試驗評估,大規模的學習成就測驗可作為課程評鑑之客觀依據,但此種學習成就測驗不該是關乎人才篩選的升學考試。 紙筆測驗的侷限性 另一個問題是,紙筆測驗適合作為探究與實作的學習成就評量嗎? 自然領綱針對這門課程的規劃是以四個主要項目呈現:發現問題、規劃與研究、論證與建模、表達與分享。單從項目名稱皆有動詞的意涵,即可看出這個課程是重視實際參與操作執行的過程。科學探究的學習情境應不同於傳統食譜式的實驗活動,不再只有驗證課本知識,也不僅止於過程技能的培養,而是以貼近學生生活的、開放式的問題情境出發,由學生統整已有的知識和技能以解決問題並建構新知識。 由此可見,評量試題若只有封閉式選擇題,頂多只能評測學科知識的應用以及過程技能知識。即使如大考中心公布的「99課綱微調指定科目考試參考試卷」,設計的實驗題和非選題題組,也只是考驗學生熟記課本中所列的實驗操作步驟和實驗目的(驗證知識),與探究與實作的學習內容和學習表現的評量目標相距甚遠。 若設計為評量素養的情境試題又如何?參考國際學生評量計畫的科學試題,以日常生活中可能面對的情境,如:健康、環境資源、災害、科技應用等,設計成情境式試題題組,由一系列的選擇題、叢集是非題、簡答題或問答題等題型所組成。但紙筆測驗雖能檢測學生形成問題、設計研究和推理的能力,但較缺乏診斷解題的動態過程以及溝通互動的能力。若未來大考試題也朝向情境式試題進行研發,需要投入大量的專業人力和時間,建立具有效度的試題庫。 走出迷思、適性選才 最後筆者建議,若想透過大學招生選才機制,促使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課程在高中落實,可在學生申請入學第二階段,由大學校系自訂的指定甄試項目中,將探究與實作的學習歷程檔案納入必要的備審資料,且確實作為甄選評分依據,或許可成為高中落實課程的誘因。 另外呼籲學校老師和家長們,勿再落入「考試不考,老師不教,學生也不想學」的迷思中,幫助學生培養帶得走的能力,是此課程設立的主要目的,那不是考試考得出來的,但卻是所有教育者應抱持的教學理念。 註1:參考資料:吳毓瑩(2014)。勿將教育大業綁在入學考試上,讓測驗回歸測驗。國民教育,54(6),1-4。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節錄),原文請見:探究與實作重在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而不是考試
大學考情 【107離島&原住民】醫事公費生2/23起報名
離島地區的同學和原住民生請留意,107年「醫事公費生」於107年2月23日上午9點起開始報名,至3月5日下午5點截止,同學可至招生委員會報名網頁,點選左下方的「醫事人員養成計畫招生—網路報名」即可開始報名,免繳報名費。 最多填8志願 請留意校系招生的籍屬規定,每人最多填寫8個志願,並須於報名期間上傳審查資料。於報名系統填寫完成後,請印出志願表單簽名後以掛號寄回招生委員會(高雄醫學大學郵局第100號信箱 高雄醫學大學招生委員會收),才算完成報名手續。 上傳注意事項 審查資料上傳期間為107年2月23日上午9點起至3月5日下午5點。上傳資料若遇任何問題,可電洽07-3234133或07-3234135。 審查資料於上傳期間,皆可修改後重複上傳。所有資料須整併為2個pdf檔,檔案大小合計合計不超過7MB,如下表。
大學考情 【107指考分發】8校醫學系招公費生35名
107學年度「指考分發」有8所大學的醫學系共提供35名公費生名額(107/7/19將會另行公布回流後的名額)。「大學問」(www.unews.com.tw ) 先將此8校系的招生名額列表整理如下,有志報考醫學系的高三同學可以在網站查詢各系的採計科目。 衛生福利部自105年度起開辦的「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制度計畫」,預定培育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及急診醫學科,於「個人申請」及「指考分發」兩大招生管道辦理。要注意的是,醫學系公費生於新生註冊入學時,須填寫契約書及保證書,就學期間享公費待遇,畢業後需履行醫療服務義務,違者則無法領取醫師證書並需繳納罰款。 107指考分發醫學系公費生名額 享公費待遇6年,履行服務義務6年 醫學系公費學生就讀期間可享公費待遇6年,畢業並完成專科醫師訓練後,需分發至醫師人力不足地區的醫療機構服務6年。服務期滿後,檢具服務證明文件,送核准後即可離職,衛福部則會將醫師證書發還給公費生。 若畢業後不履行服務義務,醫師證書將會由衛福部保管,直到完成服務後才發還。並會應依公費生未服務的年數除以應服務年數的比例,要求公費生償還在學期間所領受公費總金額的四倍罰款。 ★資料來源: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網站 ======【小編提醒】====== 想知道107學年度「個人申請」中有哪些學校的醫學系招收公費生嗎?請參考:【107個人申請】8校醫學系收公費生60名
大學考情 【108課綱】「探究與實作」怎麼考?以溫室效應為例
探究與實作(inquiry and practice)不僅是科學研究必經的歷程,也是培養個人科學素養的起點。所以在思考怎麼對「探究與實作」進行測驗,就與素養導向的命題方式脫離不了關係。 素養導向測驗的本質 但講到「素養」的考題,大家最容易聯想到的便是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所發展出來的國際間學生能力的評量計畫,題型大多採用情境題,題目中提供許多的訊息,包含文字與圖表,讓學生進行判斷與推理,目的是想測得學生在科學議題的辨識、對現象的科學解釋與科學證據的運用等三個面相的表現,而這也反應出現代社會對人力素質的要求。 另一方面,強調發展素養的測驗,不只是變更測驗的題型,更是一種不同教育理念的探索,也就是探討與檢驗教育的目標究竟為何?過去台灣的考試大多是檢驗學生在一個已存在、預設的課綱中的學習成果,這是一種封閉系統的教育思維。然而,素養導向的測驗則是檢測學生在一個較開放的系統中,是否能運用其已經習得的知識、能力,在情境中進行推理、分析與統整來解決問題。因此,素養導向的考題便具有「情境化」與「生活化」的特徵。底下將以「溫室效應」為例,探討知識與素養兩種不同導向的命題方式。 知識導向與素養導向命題的差異 一般人所熟知的「溫室效應」,主要是因地面的紅外線長波輻射進入大氣後,會被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水氣、臭氧、甲烷及氮氧化物等氣體分子吸收,而造成的加熱作用。但近年來,溫室氣體濃度的增加與地球氣溫的增加有著相同趨勢,大多數科學家因而認為人為的溫室氣體排放,加劇了溫室效應,進而造成了全球暖化。若以此議題為出題方向,該如何進行命題呢? 【知識導向命題】 以下是兩種知識導向命題方式: 1.溫室效應與下列哪一選項最相關?  (A)CO2,宇宙射線 (B)CO2,紅外線 (C)CO2,紫外線  (D)NO2,紅外線 (E)NO2,紫外線 (F)NO2,無線電波。 2.下列哪一項敘述是有關溫室效應,引起地球表面溫度逐漸升高的最主要原因?  (A)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大量吸收陽光中能量較大的紫外線  (B)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大量吸收紅外線,減少地球表面的熱能散逸至太空中  (C)陽光中的紫外線破壞大氣中的臭氧層  (D)因臭氧層的破洞,陽光中的紫外線能直接照射在地球表面。 上述的第1題的命題思維只是在測驗學生是否知道哪些是造成溫室效應的變因。第2題則是混淆了「全球暖化」與「溫室效應」兩種現象,而這也是一般大眾常見的迷思概念。隱藏在這些命題思維的背後,都是因為教學與學習都只在意「科學的最終形式」,也就是教與學的過程只在意「填充題式的答案」。於是乎,零碎化的學習成果無法有效地建構意義的理解,更遑論學生能夠對其學習成果有遷移的作用。 【素養導向命題】 那素養導向的考題形式呢?底下以修改過後的PISA 2006考題為例: 溫室效應:事實還是幻想?   生物需要能量才能生存,而維持地球生命的能量是來自太陽。只有一小部分的太陽能量會到達地球。地球表面的大氣層,就像包裹著我們的星球表面的毯子一樣。   大部分來自太陽的輻射能量,會透過大氣層進入地球。地球吸收了部分能量後,地球表面會以紅外線放射回去,然後被大氣層吸收。由於這個效應,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比沒有大氣層時的溫度為高。大氣層的作用就像溫室一樣,因此有了「溫室效應」一詞。   溫室效應在二十世紀越來越顯著。地球大氣層的平均溫度不斷上升。報章雜誌常說,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是二十世紀氣溫上升的主要原因。小德有興趣研究地球大氣層的平均溫度和地球上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間的關係。   他在圖書館找到兩幅曲線圖。小德從曲線圖得出結論,認為地球大氣層平均溫度的上升,顯然是由二氧化碳排放增加而引起的。 問題一:曲線圖中有什麼資料支持小德的結論? 問題二:小德的同學小妮卻不同意他的結論。她比較兩幅曲線圖,指出其中有些資料並不符合小德的結論。請從曲線圖中舉出一項不符合小德結論的資料,並解釋答案。 問題三:小德堅持自己的結論,即地球平均溫度的升高,是由於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而引起的,但小妮則認為他的結論太草率。她說:「在接受這個結論之前,你必須確定在大氣層內其他會影響溫室效應的因素維持不變。」請寫出小妮所指的其中一個因素。 我們可以發現從第一題到第三題都不是單純地考科學知識,而是在檢測學生是否會運用科學證據來支持自己的說法,然後是對現象的再次檢驗與提出不同的科學解釋,最後則是重新辨識科學議題,這些都是屬於科學能力(competence),當他們習得這些能力後,就有可能產生遷移,進而應用在生活中的其他領域。 素養導向的探究式教學 但是,發展素養導向考題,誠屬不易。現階段較可行的方式是透過課堂教學方式的改變,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重新體驗科學發現的歷程,而非僅學習到科學的最終結果。 底下是模擬未來氣溫變化趨勢的幾種結果(IPCC, 2007),其中對應的模擬情境主要分成A1、B1、A2、B2等四種,模擬情境中的影響變因分別是:世界經濟成長速率、人口成長速率與分布、經濟與科技發展模式與使用能源的種類。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便可提出底下的課程核心問題:我們要如何推估一世紀後的氣溫變化情形? 若以此作為課程教學主軸,讓學生運用系統思考,逐一探索哪些變因具有較關鍵的影響,然後聚焦於探討不同模擬情境的意義與影響,並帶入永續發展的概念。最後,在評量階段更可以此為素養導向的命題依據,測驗學生是否能進行科學推論與尋找證據。更有甚者,如果能利用電腦進行操弄不同情境變因,並探討溫度變化的結果,那就是未來的電腦化測驗。總而言之,素養導向的命題是源自於素養導向的探究式教學,而這就是108課綱所能帶來最深遠的影響。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節錄),原文請見:「探究與實作」怎麼考?-以溫室效應為例
大學考情 106新生註冊率掛零 19系無人註冊
教育部已於「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平台」上公布106學年度的各校新生註冊率,其中有7校19系日間四年制學士班的註冊率掛零,該年無人註冊就讀。 「大學問」(www.unews.com.tw) 將其整理列表如下,供考生參考。 19系註冊率為0 表中7校19系的四年制學士班於上一學年度(106學年度)無新生註冊入讀。除了康寧大學為一般大學外,其餘多為私立科大。 ★資料來源:「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平台」
大學考情 【111考招】學習歷程讓高中大學共創雙贏
民國111年大學考招重視「學生學習歷程」,在台灣教育改革道路上具有重要意義。除了有利高中發展本位課程、落實選修,以創造學生適性多元的可能之外,更可讓台灣逐步擺脫升學主義泥淖及「考試」領導教學的積弊。理由如下: 首先,新課綱高中課程除了大考的考科外,還包括大考不會考的其他課程,包括有:校訂必修、多元選修、加深加廣選修、彈性學習和團體活動等,這些不應該也不會成為大考的科目,但大考不考這些課程,這些課程會不會成為邊緣或被犧牲呢?關鍵正在於「學生學習歷程檔案」。 這些課程是可以展現出學生學習的多元面貌和成果,並記錄在高中3年6學期的學習歷程資料庫系統,同時提供申請入學時,大學在第二階綜合審查時的參採,以利大學在多元管道招生中可以有這些多元資料,針對學生學習能力、特質、態度和動機等進行全方位的考量。在此呼籲大學應適度調減學測參採科目數,強化學生學習歷程檔案在申請入學的重要性,除了有助高中人才培育,亦有助大學進行人才選擇的配對和篩選,是「高中育才」和「大學選才」共創雙贏的最佳選擇。 不調減考科難多元 其次,為落實學生學習歷程,有必要同時調減大學參採大考科目數的上限。目前招聯會已確定學測在108年由現在5科降為4科,在111年進一步檢討研議降為3科,如此作法有利高中在未來課程安排時有更大的空間,創造學生多元適性探索的課程選擇。否則,若不調減考科,在大考壓力不變下,學習歷程難有發展空間而流於形式,改變只會是空談! 學生學習歷程不僅是高中新課綱落實「適性多元」的關鍵,同時也可提供大學申請入學選才時的多元資料,促進高中學生多元探索的可能,進而改變升學主義下學習僵化和窄化的弊病。 第三、調減考科數,並不會造成學生基本學力的下降。在這次新考招的設計下,大考不考則學生就不念書是不成立的假設。因為學生在申請入學第二階段時,大學是要參採高中3年的學習歷程,學生反而可以完整學習,解決目前高三下不學習的亂象,同時也會在學習歷程中爭取好的修課紀錄和學習成果。 最後,迷信大考筆試愈多科愈好的想法,是升學主義的舊思維,沒有教育理論與研究的根據,反之,「多元智能理論」早就提醒對一元標準化測驗要小心。長久以來,為應付大考升學壓力,高中在排課時要多安排考科,非考科選修課程一直難以開設和落實。若無法落實選修課程的開設,則學生只是被安排著要「科科讀」,也勢必排擠他們對興趣、性向的適性探索和自主學習。落實「多元選修、適性探索、自主學習」不只是高中新課綱的目標,也是培養學生未來的競爭力,若無法自大考迷思中脫離,則我們將離目標愈遠。 圖/教育部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中小學師資課程教學與評量協作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第6期:學習歷程 高中大學共創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