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考題

【113學測國寫】大考中心嚴選12佳作 收藏

  大學問編輯部   2024-05-21    學測 , 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 , 國寫

  分享

大考中心學測閱卷組從113年學科能力測驗的「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國寫)中挑出12篇佳作,包括第一大題(統整分析題)和第二大題(情意抒發題)各6篇,每篇佳作均能掌握題旨或題幹要求,緊扣題旨發揮,具有解讀正確、論述清晰、文字流暢,並能適當敘寫情意等優點。

建議考生多觀摩學測國寫佳作,藉此提升寫作能力,並能在規定的考試時間內,正確理解題意,妥善解讀文本、構思選材、組織篇章,不斷練習以求用詞精準、行文流暢。

★了解113國寫題目是什麼?如何評分?請參考:【113學測】國寫評分原則

★想看其他人怎麼寫113學測英文作文(主題寫作)嗎?請參考:【113學測英文】大考中心嚴選10篇佳作

第一大題6大佳作

佳作一:論點集中,見解明確
1.能說明標籤概念使用於人身上的正、負面作用,文辭暢達,表述清晰。

2.以歷史人物周瑜為例,說明被貼標籤後形象的轉變。強調標籤雖非全然負面,但須謹慎應用。論點集中,文意貫串,見解明確。

【佳作一的原卷】

佳作二:脈絡清楚,析論精當
1.能說明標籤概念使用於人身上的正、負面作用,文辭順暢,條理分明。

2.省思在追求效率的風氣下,貼標籤的利弊。舉張李德和、韓國金智英的故事,探討性別議題。脈絡清楚,析論精當。

【佳作二的原卷】

佳作三:敘述流暢,首尾呼應
1.能說明標籤概念使用於人身上的正、負面作用,一、能說明標籤概念使用於人身上的正、負面作用,陳述流暢,表達明確。

2.舉鼎泰豐優質服務、盧安達屠殺事件為例,兼論標籤的正、反面作用。徵引名言佳句,敘述流暢,首尾呼應。

【佳作三的原卷】

佳作四:思路清晰,見解深刻
1.能說明標籤概念使用於人身上的正、負面作用,文辭順暢,表述清晰。

2.回溯一九五〇年代芭比娃娃的上市,以至今日電影重新詮釋的發展,說明創作者有意打破傳統性別標籤的寓意。思路清晰,見解深刻。

【佳作四的原卷】

佳作五:層次清晰,文意貫串
1.能說明標籤概念使用於人身上的正、負面作用,敘述明確,文辭順暢。

2.以華人對性別與學科選擇的迷思為例,說明標籤所帶來的壓抑,並呼籲避免貼人標籤。層次清晰,文意貫串,舉例合宜。

【佳作五的原卷】

佳作六:結構井然,情理兼備
1.能說明標籤概念使用於人身上的正、負面作用,表述清晰,文意通暢。

2.以速食社交的社會現象切入,舉新住民母親為例,描述被貼標籤的傷害,歸結應尊重每個人的本質。結構井然,情理兼備。

【佳作六的原卷】

第二大題6大佳作

佳作七:結構嚴謹,文采斐然
以「萬物都需要縫隙」總起全文,在回扣題幹中的「森林縫隙」後,切入個人的觀察和體驗。面對巨大的課業壓力,作者採取具體行動去尋找生命中的縫隙。經過大自然的洗禮,有如獲得重生,能夠繼續奮鬥下去。最後寫棕櫚樹下的青苗,用自然意象,回應主題。

【佳作七的原卷】

佳作八:遣詞精鍊,意象多重
開篇先回應題幹提問,繼而從個人生活經驗展開人生縫隙的探索與追求。內容從尋常生活翦影細致描摹,有時間的層遞,亦有空間的虛實交錯,也不忘自我提問,流淌作者從縫隙中對自我靈魂的省思。

【佳作八的原卷】

佳作九:首尾呼應,文辭暢達
先透過〈桃花源記〉、〈赤壁賦〉、〈庖丁解牛〉等文,闡釋縫隙的意義,再以自己讀書計畫為例,指出因鎮日埋首書堆,忽略娛樂和人際互動,導致自己焦灼不安,而透過運動、冥想找到人生的縫隙,化解焦急徬徨的心情。

【佳作九的原卷】

佳作十:文兼雅俗,取材多元
首先指出森林需要縫隙,小丑魚、食品包裝亦然。接著,聯想人生也需要縫隙,並以自身高中生為例,指出在課業壓力、人際關係、容貌焦慮等煩惱之下,藉心愛的吉他找到喘息的縫隙,從而體悟縫隙是人生的綠洲。

【佳作十的原卷】

佳作十一:情意跌宕,文辭暢達
首段呼應題幹破題,繼而舉自身熱愛的運動——跑步為例,再以練習的疲憊與徬徨,鋪陳無縫隙生活的煎熬。第三段因身體不適退出校隊,得以歇息,將縫隙的意義彰顯出來,並開展對逆境的正向表述。結尾與前文呼應,帶出體悟省思。

【佳作十一的原卷】

佳作十二:文勢綿延,章法不俗
由森林的縫隙破題,強調縫隙雖小,卻不可或缺。接著描寫個人如何覓得獨享的縫隙,雖然僅是短短在歸途中的喘息,卻給自己生命的氧氣。繼而推開一層,由面對課業壓力覓取縫隙,想到漫漫一生中的青春歲月,恰是人生最美好的縫隙。最後以發光的青春作結,回應開頭的「彷彿若有光」。

【佳作十二的原卷】



★資料來源:大學考試入學中心



 返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