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

大學漲學費比電影票便宜? 收藏

  魏佳卉   2016-10-20   

  分享

臺灣的大學學費10年沒漲了,今年(2016年)14所公私立大學向教育部提出學雜費調漲的申請,最後僅有暨南大學及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2校調漲,最終漲幅2.5%,每學期每人學費最高增加640元。

然而反對大學學雜費調漲的團體,對此不滿,認為此時非調漲的好時機,而在教育部召開「105學年度大專校院學雜費調整審議小組會議」當天,到教育部前集結抗議。比起電影雙人套票還便宜的大學學雜費調漲,何以引起如此大的爭議?

商品化,還是公共化?

大學學雜費的爭議,關鍵在於臺灣高等教育發展,到底要往「商品化」或「公共化」的方向前進。

「高等教育商品化」最具代表性的國家就屬美國了,他們採取使用者付費的觀念,眾所皆知美國頂尖大學為數不少都是私立學校,學子無懼於其高昂學費仍趨之若鶩。過去二十多年來,美國社會更普遍認為,念大學是個人對自身未來的投資,納稅人不認同政府繼續高額補助公立大學經費,從1987年到2012年間,美國政府對公立大學補助逐年減少,例如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的補助金額就從52.8%降到12.9%,降幅高達35.9%。

而「高等教育公共化」發展最具代表性的國家,就屬德國了。在德國,大學學費都由國家補助,甚至連外籍生都享有同樣的福利,大學生每學期只要支出200歐元雜費,其中包含:社會福利費用、學生會費以及學生優惠學期車票等等。而私立學校或商管學院則會依各校以及課程的要求收取學費,費用不一。

臺灣高等教育政策走向,卻卡在十字路口,宥於國家高等教育經費不可能無限擴張的前提下,政府財源不足,現實上,幾乎不可能由國家負擔因應「高教公共化」所需的經費。然而,過去二十年教改,促成大學擴張,臺灣高中應屆畢業生的升學率超過七成,大學可說是新一代的「基本學歷」。為了「社會公平」,反「高教商品化」的聲音則認為,政府要顧及經濟弱勢需求,必須支應大學經費,讓弱勢族群的子女也能有「公平的受教權」。

站在抉擇的關卡

大學學雜費調漲的爭議幾乎成了一場零和遊戲,在國家高等教育經費無法大幅擴張、公私立大學數量急速增加的情形下,大學必須爭取政府有限的預算,不論公私立大學來自政府的補助逐年減少,然而學費又在各界支持凍漲的前提下,辦學經費短缺,惡性循環的情況,也連帶影響大學老師薪水和任用員額減少,以及大學研究資源的稀缺。種種不利的現況讓臺灣高等教育的發展,陷入泥淖之中。

當務之急在於各界必須靜下心思考,究竟臺灣的大學教育政策要往哪個方向發展?若是贊同「公共化」則全民應該支持教育部、立法院全力提高高等教育預算,然而在中央政府總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必然有其他公共支出會被高漲的高教預算排擠,如此一來是否會影響國家其他政策的發展?孰重孰輕?每個人心中都要有把尺。

反之,高等教育若往「商品化」前進,大學學雜費調漲則是必然的趨勢,在此前提下,該思考的是國家該如何鬆綁大學治理的政策,以及放寬大學辦學的彈性,一切交由市場機制決定大學學費高低。在此遇到的問題則是,該如何保障弱勢族群的受教權利,不要讓他們失去教育反轉階級的機會,此時諸如弱勢學費補助、獎助學金及私人興學種種的辦法,都要適時的調整。

維護受教權是現代化國家的基本權利,然而大學並非國民義務教育,之於國家,之於個人,選擇提供或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時,絕非周末選場電影那麼簡單,投注的時間、金錢,在臺灣高等教育轉型的十字路口上,任何決策都事關重大。

【參考資料】
1.“From Public Good to Private Good”

2.“25 Years of Declining State Support for Public Colleges”

3.<德國留學不是夢:高中生如何申請德國大學?>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出自「大學問」與「想想論壇」共同策劃的專欄【大學問想想】,原文請見:【大學問想想】大學漲學費比電影票便宜?

 返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