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

讓大學尊嚴退場,盼勿污名化 收藏

  評鑑雙月刊主編/陳曼玲   2016-12-12   

  分享

中國文化大學校長李天任

105大限暗潮洶湧,教育部長吳思華103年上任後勇敢掀開大學退場壓力鍋,開始提出一連串的退場轉型政策與方案,私立大學首當其衝。本刊特地專訪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中國文化大學校長李天任,他呼籲社會大眾用更寬容的角度看待大學退場問題,政府也不宜以外力方式加速大學倒閉,讓大學可以有尊嚴的退場,不要被污名化。

李天任並主張少子化衝擊正是學雜費合理鬆綁的好時機,政府應給予大學更多辦學自主性,勇敢嘗試教育創新。

被動因應少子化,大學經營方針難改變

【問】:105大限迫在眉睫,請問大學準備好如何因應了嗎?

【答】:我相信大學,尤其是私立大學,對105大限都能體會,但應該沒有學校完全準備好。目前大家仍在觀望每一年的發展,看看誰會先「被退場」,並且抱著一線生機期待,希望退場的預言或大衝擊不會落在自己家。絕大多數學校正試圖做最後努力,希望可以避開這個問題,因此不到105年的最後關頭,可能大家都不願意「引刀成一快」,不易在學校的經營面上痛下決定,改變成原來不願意走的方向。

再從技術面來看,在生源有限與同領域系所相互競爭的情況下,哪個學校或系所先停辦,其他學校就得利,因此,各校都希望撐得比別人久,很難一起坐下來開誠布公的討論如何因應少子化,及如何處理退場的細節問題。加上退場機制的配套與誘因不明確,目前看到的也都是被動因應,很少學校主動轉變經營方針。接下來的衝擊可想而見。

勿以外力方式加速大學倒閉,讓學校有尊嚴的退場

【問】:大學退場的海嘯有沒有優先順序?

【答】:從目前國內考生的選校生態分析,幾乎都是先公立後私立,綜合型又較優於技職型,都會區則勝過偏遠地區,大校可能又先於小校。因此,位在較偏遠地區學生人數較少的新興私立技職校院,可能對於退場問題最有危機意識,公立大學則最無感。

我認為大學退場問題很難找到一個圓滿的解決方案,政府現在也正設法開路讓大學有路可退,鼓勵許多創新的想法,讓大學有尊嚴的維持下去或退場,而不致被污名化成「因為績效不好,辦不下去所以才退場」。但其實也不宜用公布註冊率的外力方式加速學校倒閉,因為就算全國大學校院都辦成一流大學,少子化的衝擊還是會讓不少學校收不足學生。

也請社會大眾勿用苛刻的角度,將退場學校想要拿回部分資產的情形定位為貪圖或不法,不妨給予這些辦學者更多的寬容,畢竟這些年來他們讓更多國人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對國家社會是有貢獻的。我建議可以透過委託基金會的方式,將有意退場的學校處分校產所得全部先撥入基金,委由公益委員會優先處理學生權益、員工資遣、負債等問題,最後若有餘額再分一部分給原始董事會,另一部分則捐做公益,這樣會有更高的誘因讓招生不理想的私校願意主動退場,而不是依現行法令全面接收學校捐地捐產,造成有些學校寧可硬撐待變也不願意收攤。

解決教師人力過剩問題,不能單從產業角度思考

【問】:105大限對於大學教師的衝擊何在?

【答】:教育部現在積極處理如何讓大學退場,與過去廣設大學卻未考慮人口因素相較,顯然現在的施政比較有感,但目前看來似乎政府比學校還急。105大限對私立大學內部人員的威脅感,一定是董事會與校長及高層主管感觸最深,行政單位成員次之,再來才是學術單位主管,老師們對退場的危機感則最少!一來可能覺得少子化還遙遠,事不關己,二來則希望自己不會是那一萬名將要離職老師中的一個。吳思華部長預估未來將有一萬名大學教師離開學校,而要安排高級人才進入產業市場,這確實有可行之處,但須注意產業界不一定喜歡聘用教授,尤其資深教授們長期在學界服務,早已習慣從學校的角度與步調處理事情,未必能接受企業文化。

換言之,將高級人力移動至產業界是一個很好的理想,但一方面學校教授不見得想要進入產業,另一方面即便教師有意願,也要看其能力符不符合產業的需要,二者之間是需要媒合的,值得教育部投入。再者,人文社會領域並沒有可以直接對應的產業,文史哲的老師們屆時該往哪裡去,也不能單從產業的角度思考。

其實,相對於臺灣的大學師資可能過剩,許多大陸大學對於臺灣的高學歷人才都深感興趣,加上臺灣地區的教師有國外留學經驗,教學方法新穎,與學生的互動與指導都較成功,相信大陸有機會成為臺灣教師轉移發展的下一站。但其實我更關切的大問題,是臺灣的人才培育究竟要往哪裡去。

人才培育須計畫性評估,符合國家社會發展需要

【問】:您是指臺灣的人才需求與規劃機制有缺憾嗎?

【答】:除了探究大學的招生不足,我們更應該檢討未來國家所需的人才是哪些領域,學校才能充分配合國家發展育才。

例如,現在都在強調創意產業很重要,但請問十年、二十年後,國家需要多少與哪些類的創意產業人才?現在教育體系能培育多少?還欠缺多少?又有哪些領域的人才過剩?各校應如何配合調整?我們都沒有數據作為依據。臺灣這方面的規劃很弱。今天吳寶春做得好,就有一窩蜂廚藝烘焙的科系設立通過,而哲學系畢業生出路不好,就想把哲學系關掉,似乎沒有謹慎思考社會整體發展不該只以眼前的實用性作為取捨標準。人才需求未經過縝密與全盤的計畫性評估就投入教育資源,這樣的發展其實是很混亂的。

還有人批評大學畢業生程度不好,我則認為十二年國教實施後,進入大學的門檻應該設在高中職,如果高中畢業前能有會考機制,例如國文、英文不及格或重要學科不及格者不能畢業,通過前一關才能進入下一關,各關都要負責守門的工作,則這也是展現辦學績效的一種指標,社會就不會將人才培育的品管問題全部留給最後一關的大學概括承受,成為大學不可承受之重。

減少政府干預,鼓勵創新辦學

【問】:您是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請問在少子化的趨勢下,哪些條件的大學可以生存?

【答】:如果生存條件變化不大,未來恐怕就是口碑好的大學才能存續。只要學生有好的出路,自然就會成為學校的最佳代言人,不論是雇主樂於聘用或自行創業,都是學校最好的行銷。因此,大學必須辦出自己真正的特色,了解在當前有限的發展條件下,學術與教育領域中應該發展哪些獨特領域,培育哪一類的人才,一方面利於創造「藍海」,一方面也可以為對應的產業所用,好好建立自己的教育特色品牌。

教育部正在努力減少對大學的管制與干預,鼓勵創新的辦學思考與策略,等於即將賦予大學較多的辦學自主性,這是正確的方向。建議未來宜更加鬆綁,誘發大學積極發展全球化潮流中的新興領域,例如,只要學校能聘請或整合到3名專任教師,就可以成立一個具有發展潛力的學程或研究所,每年招收若干名研究生,勇敢嘗試創意與創新,透過國際交流與業界密切合作,持續壯大,全臺動起來,再創臺灣的實力與奇蹟,這樣不是很好嗎?教育部實毋需做許多過度防弊的措施,自己綁住教育產業發展的契機。

學費合理鬆綁,避免抑制高教品質

【問】:大學還可以做哪些突破來因應少子化?

【答】:少子化的衝擊也正是學費合理化鬆綁的好時機。學校退場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不宜被簡單化,但可透過市場機制,在此時鬆綁大學學費,讓學費合理化、正常化,由考生自行決定選擇高學費或低學費的學校。

現在政府用部分獎補助和勸說以及微幅調整的方式抑制大學學費的調漲,固然滿足了相當的民意,但也壓抑了高教品質的成長,同時也減損了學生未來對雇主與國家社會的可能貢獻。面對少子化衝擊,大學的辦學挑戰勢必與日俱增,必須妥為規劃各種可能的出路或轉型;如果能有大學願意減招,改辦一所小而美的精緻學院,只有幾個出色的科系,招收千百名學生,然後將學費提高,辦出具特色的名校,相信還是會受到肯定,也會有許多考生慕名而來就讀。這也可以成為大學的另一種功能轉型。

做學校夥伴,評鑑應助大學發展特色

【問】:大學評鑑是否也需因應少子化而做調整?

【答】:目前大學系所評鑑已經進入第二週期,各校的基本水準都已調整得差不多,也與社會的期望相符,建議未來可朝鼓勵並要求學校發展特色、呼應國家社會發展的培育人才之道著手。請評鑑委員針對大學的分類、特性、特色與資源運用進行查核,轉變為學校的辦學夥伴,協助學校對準目標,健全發展,而不必為了逼退學校,用檢查的角度更嚴格的找問題。

理想的認證應該是同一批委員或標準相當齊一的委員評鑑同一屬性的學校,才不會造成同類型大學獲得的評鑑與認證意見不一致。而目前教育部有意導引大學系所走向自評,則宜注意各校自評過程與品質的維護。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評鑑雙月刊第53期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勿將退場污名化 李天任呼籲讓大學尊嚴退場


 返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