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高中校園 2018臺灣國際科展 青少年菁英輩出
「2018臺灣國際科學展覽會」於日前舉行頒獎典禮,今年國內青少年科學獎分由生物化學科的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洪若淇同學和數學科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王凱及江佶龍同學兩件作品獲得。(詳細得獎名單請參考: 2018年臺灣國際科展得獎名冊) 今年240件的國內參賽作品中共有54件獲獎,並選出15名同學、9件作品代表前往美國第69屆國際科技展覽會(ISEF);11名同學、4件作品參加荷蘭2018年國際環境及永續發展競賽(INESPO);3名同學、2件作品參加2018年的國際科學博覽會(ESI);5名同學、3件作品參加比利時科學博覽會(BSE);3名同學、2件作品參加加拿大科學展覽會(CWSF)等國際賽事。 青少年科學獎:洪若淇、王凱及江佶龍 今年國內青少年科學獎分由生物化學科的北一女中洪若淇同學和數學科的師大附中王凱及江佶龍同學兩件作品獲得。 洪若淇同學的《利用線蟲模式研究飲食對於神經老化的影響及其分子機制》研究主要是利用與人體基因相似的秀麗隱桿線蟲(Caenorhabditis elegant)當作模型生物,探討飲食是否會影響老化。研究中她餵食線蟲兩種不同的細菌-- DA1877和OP50,發現DA1877會造成線蟲生長加速以及神經老化,並加速早衰。而造成老化的原因,主要為DA1877會影響daf-16此神經傳導調控途徑,增加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量,造成運動神經功能的改變。由於人體也有daf-16此神經傳導系統,此研究的發現,未來可進一步運用在人類同源基因上實施相關研究,並藉由相關的科學證據,幫助人類知道哪些特定的飲食,可以延緩老化及延長生命。 國內青少年科學獎洪若淇同學 王凱及江佶龍同學偶然在網路上看到國際數學競賽題:「兩條互相垂直且通過橢圓焦點的弦,被焦點分割成的四個線段長之倒數平方和為定值」,對此結論他們感到有趣,乃以充滿童趣的《永恆的旋轉木馬》為題,嘗試突破平方和以及橢圓的限制,將問題延伸到二次曲線n個線段m次方和的一般情形,甚至可以推廣到不同的曲線以及空間曲面上,由此發現了許多有趣的幾何不變量性質。由於在幾何領域,不變量是重要的性質,而該作品不但發現了有趣的幾何不變量,並且推廣到了非常一般化的情形,因此受評審團青睞而獲獎。 國內青少年科學獎右起王凱及江佶龍同學 國外青少年科學獎:俄羅斯少女 國外青少年科學獎則由來自俄羅斯的Anastasia A. Andrianova及Yulia D. Maslova兩位女學生獲得。有機氟化合物在現代藥物合成中被廣泛使用,因為氟原子接上有機分子可以提高它們在生物體系中的活性,增加它們的穩定性和通過膜的滲透性。他們的研究提出一種合成官能化氟代烯烴的新方法,使用此新方法不但獲得了新型氟化試劑,還能使合成出來的新分子具備獨一無二的性質。 兩位女同學目前正繼續開發使用有機氯化物取代溴烯丙基,或使用金屬鈀催化的研究,並希望發展出含氟類似物的藥物的開發方式,期待他們未來有更豐富的研究發現。 學術深度及創意有突破 評審總召集人林榮耀院士講評今年度國際科展整體的學術表現時表示:「今年作品的學術水準比往年有提升,研究主題及方法、成果都能與時俱進及提升作品之深度及創意上有突破。如化學科作品有些發展材料應用在吸附環境廢棄材料,及廢水產生氫氣之能源應用。於電化學儀器,將可發展超級電容。於電腦科作品以機器學習相關之主題。工程科結合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四大面向主軸,結合物理化學及醫學完成應用工程之作品。環境工程有木黴菌增殖與堆肥應用,砷離子生物感應器及硫化銻光觸媒之應用。生物醫學則以研究治療癌症藥物之開發,如治療非小細胞肺癌之上皮間質轉化及探討M1巨噬細胞即化及功能影響,以及利用微尺度濕度分析正常細胞與癌細胞之差異等。」他也提及今年作品顯示作者之思維細密,並能善於應用文獻資料及動手研發作品,顯示有些作品將來可延生生技產品等,難能可貴。 今年臺灣國際科展的主題《STEAM》,蔡英文總統於致詞時特別勉勵學生們:「學生們要培養科學研究能力、創新發展及國際視野。因為我們的世界需要更多富有創造力的科學家們關懷現今全球所面對的重要議題,例如環境保護、再生能源、綠能科技、醫學發展等,而科學教育正是一切的基礎,正如我們今年展覽會的精神標語『STEAM』,要成為一個跨科學、科技、工程、數學以及藝術的跨領域人才。」 教育部常務次長林騰蛟則表示:「推動優質的科學教育一直是教育部積極努力的目標,107年新課綱更強調中學生『科學探究與實作』的能力。」他也引用愛因斯坦的名言:「教育不是事實的學習,而是訓練人去思維。」期勉年輕學子們再接再厲,保持好奇心、開創新科技、運用想像力,勇於面對世界的挑戰,在科學研究的成績能日益精進,更上層樓!
大學校園 【成大圖書館】館藏均衡 閱覽空間多元彈性
成大圖書館於2001年落成,座落在歷史悠久的主要教學區─成功校區。在地理位置上,統合成大不同時期的重要歷史建築物,包括數學館、格致堂以及原舊總圖前館;北鄰生物系館,南向則留有與榕園面積相當的綠地廣場,四周角落保持開放空間。 在建築設計上,地上五層建築物的實體空間有兩層,其餘三層為虛空間,而地面廣場則延伸視覺範圍並提供活動功能,形成本館附屬的文化開放空間。 在內部設計上,建築師以採光斜天窗導入自然光,充分利用南臺灣多日照的特色,又輔以鋁百葉的遮陽效果,在室內營造光影變化。一樓大廳大片玻璃的使用及四面環窗的設計,增加建築的通透感及明亮度,也為讀者提供了絕佳的視野。四樓中庭的斜天窗挑空區,將作為讀者休息區,四周以紅色拱門呼應成功校區工學院建築群的設計。 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外觀(圖片由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提供) 館藏自然與人文並重 成大圖書館館藏配合學校發展,早期以自然科學及應用科學為主,對管理科學、文史哲藝術及醫學等相關資料之蒐集亦不遺餘力,近期則著重人文社會科學,促進人文社會科學類圖書的館藏比重,均衡各領域館藏收集與發展。至106年6月底圖書館之總館藏量約237萬冊(件)、紙本現刊2,037種,並有豐富的國內外電子資源約74萬種電子書、52,780種電子期刊(不含免費資源)與529種的資料庫,以及機構典藏116,212篇、其中含79,281筆全文(含link)資料。 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在夜裡依舊燈火通明(圖片由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提供) 學習共享「新K館」 106年4月啟用的「新K館」,是成大圖書館第一個「學習共享空間」,位於敬業三舍一樓,為嶄新舒適、現代化的學習空間,不只發揮K書的功能,也具備討論、跨領域交流的空能。 新K館入口有著醒目的紅色大門,內部空間可以容納一百多人,規劃新穎、色彩繽紛、光線明亮,間接鼓勵使用者多元思考及利用。空間大致上分為「討論區」與「個人閱讀自修區」,桌椅可隨需求調整擺放,提供彈性且多元的學習環境。 國立成功大學新K館設施(圖片由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提供) 崑巖醫學圖書館 除了館藏豐富多元,成大另有「崑巖醫學圖書分館」收藏醫療健康照護相關主題書刊資源,提供成大及醫學中心教學、研究與醫療服務所需資訊,並負起區域醫學圖書館的使命。 成大圖書館參與「全國文獻傳遞服務」績效卓著,積極參與國際性「RapidILL文獻傳遞服務」(係由美國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Library研發之合作系統,參加單位以美國大學圖書館為主),並推動成大、中正、中山、中興、高醫、交大及政大等七校期刊文獻快速傳遞服務。更為臺灣向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NLM)申請醫學文獻的唯一代表窗口,提供「Docline文獻複印服務」(協助國內各醫學圖書館向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NLM)申請複印國內未收藏之期刊資料)。 國立成功大學崑巖醫學圖書館外觀(圖片由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提供) 成功大學圖書館以南部艷陽的熱情,歡迎每一位學子加入成功大學,共享生命中美好的回憶與開創嶄新的未來。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節錄),原文請見:大學圖書館系列: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
大學校園 廖慶榮籲高教技職招生合流 大學自訂高中職生比例
總統蔡英文2016年公開宣示技職教育必須成為主流教育,讓產學更緊密結合,科技校院龍頭、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校長廖慶榮接受《評鑑雙月刊》專訪時,進一步呼籲政府開放所有一般大學與科技校院自訂招收高中職生的比例,讓高教、技職二體系招生合流,促使各大學更重實務取向,解決學用落差,發揮特色。 針對少子化引發的高教危機,廖慶榮直言「多招陸生」才是最佳解方,兩岸應共同溝通協調,放寬臺灣各大學招收陸生的條件。他也建議政府鬆綁學費管制,增加技職教育經費,若教育部要求大學調降生師比卻不提供經費支援,科技校院將會直接抗爭。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校長廖慶榮。(圖/陳秉宏) 少子化與經費不足,今日高教最大問題 【問】:高等教育問題盤根錯節,現階段臺灣高教最大的危機在哪裡? 【答】:少子化絕對是具有全面性影響的重大問題,除了後段班大學招生不足之外,前段班大學的學生素質也會下降。高教另一個重大問題是臺灣每一所大學的教育經費都不足。政府極力推動新南向政策,鼓勵大學往東南亞招生,這些東南亞國家的高教經費近年持續不斷的成長,但在臺灣卻是不可能的。 兩岸重新溝通,放寬招收陸生條件 【問】:您對解決少子化問題有何建議? 【答】:少子化生源短缺的最好解方就是多招陸生,其次才是招收國際生。新南向政策很好,可以為國內大學開拓更多生源,臺科大十多年前就做了,而且走在各大學的前面;但招收國際生談何容易?他們的選擇非常多,全世界都可以去,為何一定要來臺灣? 最好的國際生當然也包含陸生。香港與新加坡大學十多年來學術表現大幅進步的主因,就是擁有一批優秀的陸籍研究生,尤其是頂尖大學的博士班學生幾乎都是陸生。而只要有了優秀學生,整體學術能量就能發展很好。 由於語言與文化因素,一些優秀陸生即使有機會到其他國家就讀,也願意優先選擇臺灣,可惜臺灣招收陸生受到太多限制,大陸方面也對我們設限。新政府上台後,來臺陸生少了很多,即使能從東南亞國家增加生源,也很難補足我們所流失的陸生,建議兩岸應共同溝通協調,放寬臺灣各大學招收陸生的條件,設法增加陸生名額,對臺灣高教發展才有利。 另外,在少子化衝擊下,有些後段班應該會退場,建議退場問題不宜拖,越拖問題就越大。學校經費不足一定影響教學品質,到時受害的就是學生。 註冊率改以級距公布,科系註冊人數可作科系停招指標 【問】:教育部已經提出「私立大專校院轉型及退場條例」草案,您怎麼看? 【答】:當註冊率的要求過於嚴格,學校就會開始玩數字遊戲,教育部草案不再將全校註冊率和學生人數當作退場指標,是正確的作法。且未來十年學生人數將大減十萬,可以預見大型私校將會越來越少,但能辦出鮮明特色的小規模學校反而絕對可以生存下去,並能招到不錯的學生,這對臺灣高教的發展應是好事。我也看好企業接手經營大學,是瀕臨退場學校的一條生路。未來此類型的學校應該會朝「小而美」發展,不會提供太多名額,以保證學生的就業與實習機會。 不過,當一個系的學生人數過少,代表該系也不容易健全發展,建議教育部或學校可將科系註冊人數納為單一科系停招指標,避免學生入學後才發現自己就讀的科系根本無法正常運作,或出現併班上課等亂象,影響學習權益。 另外,學校與系所註冊率對於考生選填志願仍有幫助,建議教育部應每年持續公布,但註冊率宜改以百分之十為一個級距呈現,以避免淪為另一種大學排行榜。大家也應思考,註冊率85%與88%的差別真的有意義嗎? 高教、技職招生合流,開放大學自訂招收高中職生比例 【問】:許多人批評高教與技職體系愈來愈趨同化,您認為二者間該不該有區隔? 【答】:高教技職化與技職高教化二者絕對殊途同歸。請問現在哪一所一般大學沒有產學合作?沒有實習?沒有找業師上課?這些技職體系所強調的重點,高教體系大學現在也在做,而且由於校友與經費較多,他們做得甚至比科大更賣力與積極。教育部還推動課程分流,鼓勵一般大學減少學用落差,讓學生畢業後能直接就業。 至於科技大學培養學生,現在也不能只考慮就業問題,還得顧及學生的長遠發展,加強通識與外語能力,因為當公司要外派或調升主管,你的英文若不好,發展機會絕對受限。 所以長遠來看,高教體系與技職體系大學一定要合流。譬如招生管道,現在將大學招生一分為二,科大以統一入學測驗招高職生、一般大學以學科能力測驗招高中生的現象,全世界只有臺灣獨有,非常奇怪,建議政府採階段性作法,第一步先開放所有一般大學與科技校院自訂招收高中生和高職生的比例;換言之,鼓勵一般大學可多招高職生,例如7比3;而科技校院招收高中生的比例也不應設限。 現在高職生想進入臺、成、清、交非常困難,因為學測畢竟不是他們熟悉的科目,頂大提供給高職生的申請入學名額也很少,可能不到百名。有人擔心科大收高中生恐排擠高職生的升學空間,但科技大學若一味增加高中生名額,對學校也未必有利,因為名額開出來不見得就能招滿,各校應自行衡量可行性,自訂適合的招生比例。 高職只設職業類科,升大學全部念高中 【問】:高教與技職若要合流,高中階段的分流是否也應調整? 【答】:未來高職應該只保留就業率與市場需求高的職業類科,例如美髮、汽車修護、冷凍空調等,讓學生畢業後立即就業,不再設普通科,想繼續升大學的人則直接念高中。因為高職強調動手做,基礎課程時數無法與高中相比,例如英文課程時數就比高中少了約一半;而沒有好的基礎怎麼讀大學?科技大學的工科也很需要數理基礎。 有學生告訴我,科大生的英文已經不是「程度」問題,而是「會」與「不會」的差別!我認為,臺灣的高職生太多了,可以再減少,想要繼續升學的人應該轉讀高中,好好加強基礎課程。 高教技職合流有助解決學用落差 【問】:有人批評現在大學畢業生進入職場後實作能力不足,您的看法呢? 【答】:高教與技職體系合流才能真正解決學用落差問題。目前科大被批評走在一般大學的框框裡,兩個體系合流之後,各大學可自由招收高中生與高職生,大家招生目標一致,競爭更激烈,將促使更多大學往特色化的方向轉型;例如一般大學必須為高職生設計課程,更強調實務訓練,與業界緊密互動;科大也必須更凸顯自己的特色,才能提高競爭力,吸引優秀學生就讀。 我相信高教、技職體系合流,並不會讓社會變得更不重視技職,反而有助於解決學用落差。 高教技職雙主流,107年起增技職經費 另外,我也在大學校長會議呼籲推動高教、技職「雙主流」的高等教育,希望全臺優秀學生,未來能有一半願意以臺科大為第一志願,而不是像現在全部都選擇臺大。 要達到這個目標,應該先從技職與高教經費的年度預算拉平做起。現在科技校院每生經費只有一般大學生的三分之二,這是不公平的,希望能以二到四年的時間逐步拉平。今年開始教育經費從22.5%提高到23%,每年可增加一百多億元,建議107年度起應優先用於增加技職經費。聽說教育部正朝此方向規劃,我也樂見其成,相信未來臺灣將可成為世界的楷模。 公私立學費拉齊,放寬調漲限制 【問】:提到經費,有私校認為公私立大學學雜費應該拉齊,您贊成嗎? 【答】:我贊成調漲國立大學學費,與私立大學收費一致,避免讓公立大學因為學費比較便宜,才成為學生優先選擇的對象。此外,政府也應讓私立大學有自行調整學費的權利。私立學校就像私人公司,不准私校調漲學費,等於禁止私人公司調整售價,這不是很奇怪嗎?臺灣不准私校漲學費,應該也是全世界獨有。開放私校自訂學費,也是解決少子化的一個方式。 不過,每次提到學費調漲就會有人抗議,而且抗議都成功,現在想要教育部全面開放學費調漲已是不可能的事。但仍希望教育部能站在協助學校的立場,對於申請漲學費的大學盡量予以同意,審查條件不要限制太嚴格。無論是政府補助或學雜費收入,臺灣任何一所大學的經費都實在太少了! 降生師比若不增經費,學校將直接抗爭 【問】:經費也反映在生師比上。教育部規劃降低大學生師比,您的看法呢? 【答】:聽說教育部規劃十年後各大學生師比應降至15比1,我認為這必須非常謹慎。據我們統計,目前國立科大的生師比是29,國立一般大學是19,二者間已經差距懸殊,遑論私立科大的生師比更可能高達35甚至接近40!若未來全部要拉齊為15,教育部必須給予科技校院額外的經費聘任師資,否則經費不足,人事費用又大增,學校是不是其他業務都不必做了? 這也是為何我不斷呼籲政府應從107年度起,確實將高教與技職經費逐年拉平的原因;而在兩者經費沒有拉平之前,請教育部不要再說一些不可行的政策,因為當政策不可行的時候,我們根本不想反彈,而是直接抗爭!希望政府官員務必在全盤考量實際狀況下,才把政策說出口。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評鑑雙月刊第66期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廖慶榮:高教技職招生合流 大學自訂高中職生比例
大學校園 【陽明圖書館】生醫特色館藏 圖書宅配代借還
國立陽明大學位處臺北盆地北緣之唭哩岸山麓,北鄰陽明山國家風景區,東鄰臺北榮民總醫院,西南面對關渡平原,軍艦岩是校園最高地標,環境優美,綠意盎然。圖書館為入校後第一棟建築,分為南、北棟,東西以走道貫通成一「回」字型,館舍以「小而美」、「精而實」,展現質樸與科技的環境為目標。 圖1: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外觀。(圖片由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提供) 館藏特色 陽明大學圖書館為精緻型大學圖書館,以生醫科技、健康及醫學人文與社會為特色,生醫類圖書(含電子書)約11.3萬冊,非生醫類23.8萬餘冊、期刊(含電子期刊)1.8萬餘種、視聽資料2萬多件、資料庫近168種;配合該校基因體、腦科學、生醫光電、生醫工程及高齡與健康研究領域之發展,亦強化相關館藏,另設有「醫學漫畫」專區。 空間特色 1樓為多功能資訊檢索區,提供一般電腦、MAC電腦、掃描器、多媒體製作區、影印區、肢障者專用座位、及全英文環境電腦,讓學生一氣呵成,將科技融入寫作與報告中;2樓討論室具有互動式電子白板的功能,能增加研討效率;3樓則有不同大小的觀賞室、「輕討論、發想區」,提供師生多功能討論學習環境。 圖2: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設施。(圖片由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提供) 服務特色 1.提供跨校期刊複印服務,包括「臺聯大文獻傳遞服務(USTILL)、國際期刊文獻傳遞服務(RapidILL)及全國文獻傳遞服務(NDDS)等管道取得紙本文獻。 2.提供跨校圖書代借代還服務,包括「臺灣聯合大學系統」4校館藏290萬餘冊、「北一區圖書資源服務」15校館藏750萬餘冊、及締約合作館互借方式等多元服務。 3.提供「圖書宅配」服務,包括校外實習學生學期間以及全校師生暑假期間之借還書。 4.提供每2小時定時巡館服務,以確保館內能提供寧靜舒適、沉澱穩定的閱讀環境。 5.本館落實消安逃生,除每年新生入學後有定期演練外,若遇火災預報警示系統響起,落實消防安全5分鐘疏散讀者SOP,確保館內讀者安全。 6.提供優良哺集乳室服務,於103年通過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認證。 7.開放校外讀者50名入館查閱資料,並納入刷卡系統管理。 大一新鮮人看過來 國立陽明大學秉持校訓「真知力行、仁心仁術」,培養深具愛心、符合新時代醫療、與尖端領域研究之專業人才,期待所有畢業學生都能兼具仁德與專業於一身;在學期間挑燈夜戰在所難免,圖書館開館時間極長且環境舒適安全,除了可留在宿舍、家、研究室鑽研外,這裡會是很好的選項唷!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節錄),原文請見:大學圖書館系列: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
大學校園 臺師大自辦系所評鑑 提升國際競爭力
基於對高等教育品質保證的考量,績效問責(accountability)已然成為現今高等教育評鑑各大專校院的重要概念(Shavelson, 2010),然而評鑑問責的要求卻也始終留有干涉大學自主管理的爭議(Hoecht, 2006)。因此,教育部宣布自2017年起「不再強制要求各校需辦理系所評鑑」,除了說明是「基於大學自主」的精神之外,亦不忘強調「自我課責」以及「需有其他確保教學品質機制」的前提(教育部,臺教高字第1060055234號函)。 正當許多大專校院慶幸可不需再辦理系所評鑑之際,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仍堅持完成2017年自我評鑑,成了目前國內少數完成三週期系所評鑑的學校之一。堅持的主因不是把績效問責與自主管理視為對抗的概念,而是更傾向於採取「形成性評鑑」(formative evaluation)的視角看待。正如臺師大校長張國恩對於此次系所評鑑的實質定位:「評鑑目的不是要評鑑好或不好,而是如何改善。」認為大學能否落實自我改善、達成自我提升,才應該是觀察的重點。以下即針對臺師大2017年自辦系所評鑑的經驗,提供些許心得分享。 知己知彼,雙軌並行 教育部於2012年公布「大學自辦外部評鑑自我認可制度」的高教品質保證新政策,即是希望國內大專校院能依據自身特色建立適合的評鑑模式,朝向多樣化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臺師大自2012年起即規劃自辦2017年系所評鑑,希望發揮「知己知彼」的精神,朝向「核心指標評鑑」與「標竿評比」二大面向雙軌並行(見表一)。 在「知己」層面,延續前兩個週期系所評鑑之精神,以「學生學習成效之評估」為評鑑目的,除了參考高教評鑑中心之評鑑架構外,並融合臺師大優質人文藝術與科學之跨領域整合,以及師資培育課程等特色投入,打造典範師大所具備之核心目標群,作為評鑑之基礎指標,以檢測學生學習成效,並確保評估學生學習成效之周延性。 在「知彼」層面,則希望發揮「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之道理實踐,將「標竿學習」視為另一項評比重點,藉由與標竿對象的交流學習比較,作為系所自我改善的一種實質方法,進而促進各系所發展自我特色及精進卓越表現,而這個評比面向也成了臺師大此次自辦系所評鑑的最大特色。以下特針對此予以著墨。 標竿學習,邁向國際 為了落實「一系所一標竿」,臺師大要求每個系所都必須依據「與受評系所規模相當、表現與聲譽優於受評系所、具有學習價值」的原則,選擇一個相關系所(或學程)作為標竿學習對象,並鼓勵以國外頂尖大學為優先考量。自2013年推動以來,全校47個系所均至少選定一個標竿學習對象(英語學系及音樂學系各選定二個),總計49個標竿學習對象,其中有48個標竿對象(98.0%)來自國外(見表二),包括美國、日本、新加坡、香港、英國、德國等全球頂尖大學,藉此不僅可帶動臺師大各系所追求卓越與發展特色,也實質提升了臺師大的國際化程度。 真實檢視,發掘特色 在選定標竿對象之後,各系所必須藉由實質交流互動逐步建立標竿評比指標。這些標竿評比指標是由系所衡酌自身特色與標竿對象之現況而建立,在校方擬定的五項評比目標(提升研究產能、提升教學環境與品質、促進國際化發展、提升產學價值、建立並凸顯系所特色)之下,實質評比的指標與次指標內容則完全由系所自訂。 在這個過程中,系所可以邀請標竿對象共同參與會議,針對指標內涵進行細部討論,更鼓勵系所邀請標竿對象參與訪評。例如英語學系即曾邀請美國賓州州立大學(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標竿夥伴來臺交流,並針對雙方標竿指標差異較大的項目進行討論,不僅增進雙方了解,更可以認識指標數據背後的內涵,以作為精進的參考。 對於系所來說,這是一個全面自我檢視的過程;更因為必須就這些指標與標竿對象進行交流比較,所以也必定是一個誠實面對、真實檢視的過程,藉此系所可以反芻出自己的發展特色。例如:「野外實察及移地教學研究」就成為地理學系特有的評比指標;藝術史研究所則重視學生參與產業活動(擔任博物館、美術館、地方文化中心之志工或實習)之情形;圖文傳播學系強調師生參與高中職或進入社區之輔導、教學、勞動等服務情形;為因應時代趨勢,應用華語系強調「數位化教學」(數位化課程數、遠距教學學生數)的重要;而著眼於臺灣傳統音樂的在地深耕,民族音樂研究所則強調師生從事田野調查與記錄的評比指標。以上所列都是具有系所特色、有別於「論文數量」、「生師比」之外的評比指標。 追蹤改善,自我提升 臺師大將此次系所評鑑的觀察重點定位於「如何改善?」因此標竿評比項目便無所謂「通過」或「不通過」的評鑑結果,而且現實上受評系所也難以在短時間內趕上或超越標竿對象,評比重點更著重於自我比較,關注的是系所在評比指標上的成長趨勢,故評比結果僅以「具國際競爭力、具國內競爭力、持續發展中」之三等第呈現,評鑑結束後的自我改善才是臺師大觀察受評系所能否自我提升的關鍵。 為擺脫過往拘於形式的評鑑缺失報告,臺師大更希望評鑑委員能具體指出受評系所幾個重要的發展方向與建議。因此,有別於過往評鑑後所繳交的自我改善報告,臺師大要求受評系所應整合評鑑委員意見,以及系所從評鑑過程中的自我檢視,只要提出「三至五項發展重點」即可,並針對每項發展重點具體研擬未來五年的分年量化目標,由校方逐年追蹤執行成果。 在這個階段,「學院」為實質管考單位,各系所每年須提交執行進度,由院長召開院級評鑑委員會進行初審、各學院的督導副校長審核決行,並於校級評鑑委員會中審核年度目標達成情形(各學院列席報告)(見圖一),希望藉由這樣的管考機制,務實地促進系所達成實質上的自我改善與提升。 溝通合作,凝聚共識 除了前述有關臺師大自辦評鑑的特色制度與作法之外,本文也希望針對一些無形的實務經驗予以著墨分享。辦理系所評鑑需耗費大量的行政資源與人力,向來難以被友善視之,而臺師大非僅堅持自辦評鑑,還創新地增加了標竿評比項目,在執行初期所遭遇的質疑與抗拒聲浪,外人實難以想像。事實上,「溝通」乃是成就此次評鑑能圓滿執行的關鍵要素,而「溝通」需要行政單位與學術單位彼此設身處地相互理解。 為了讓受評系所理解學校辦理標竿評比的用意,臺師大不僅針對各個學院舉辦了多場公聽會,更舉辦超過十場的各類工作說明會(包括二場開放校外人士參與),每場會議並均由校長或研發長親自主持。在持續溝通下,漸獲受評系所的理解與認同。 更重要地,行政單位也必須相應理解受評系所面臨的難處,而主動全力予以協助。例如以辦理標竿評比而言,受評系所首先面臨的問題是:該找誰呢?為了協助系所找到適合的標竿對象,臺師大研發處特別購置了SciVal線上資料庫,並針對臺師大各領域的學術表現進行分析,藉此尋找各領域的潛在合作對象,主動提供給各系所參考。同時,也針對SciVal線上資料庫的使用舉辦多場教育訓練,讓各系所可以自行操作,尋找合適的標竿對象。 此外,受評系所還需面臨另一個問題:錢從哪裡來?各系所與標竿對象的交流互動需要經費,臺師大即由校方補助所有系所進行標竿互訪,以20萬元為上限,補助每個系所支應出訪或對方來訪之機票食宿費用,從而促成學術合作、建立互訪機制、簽署雙聯協議或合作備忘錄等,總計自2014年至2017年期間已補助經費達500多萬元,並進行了52次的實質標竿交流活動。 再舉一個例子,臺師大擁有歷史悠久且重點發展的運動休閒學院、藝術學院與音樂學院,然而這些特色領域在強調計量指標的主流評鑑或排名系統中,往往顯得格格不入。臺師大將這些領域視為特色珍寶,希望透過溝通與協助,扭轉這些特色領域對計量指標的排斥與劣勢。於是自2013年1月起,臺師大特別組成「特色領域指標建置會議」任務編組,與運休學院、藝術學院及音樂學院溝通討論,歷時一年半與多達十次專案會議的努力,逐步建置出適用的評比指標。期間臺師大不但規劃補助「特色領域指標建置計畫」專案經費,並由三學院透過實際參訪國外學校經驗,以及德懷術(Delphi method)的科學方法,建置了包含四大構面、20個核心指標、專屬於三學院的特色領域指標。這些指標除了落實於此次系所評鑑中使用之外,未來也更有機會在各種學術場合凸顯臺師大在這些特色領域的卓越地位。 列舉上述例子,無非想強調溝通合作的重要性,大學校園能否建立溝通與合作的組織文化,是學校自我改善能否成功的先決條件,而這種校園內部自我改善機制與品質文化的建立,應是未來大學評鑑的主軸。 邁向國際頂尖大學的歷史性工程 臺師大自2010年起即將「國際化」列為長程校務發展計畫的重點項目,更自2013年起將「一系所一標竿」的具體作為落實於第三週期系所評鑑之中,循序漸進地將「國際化」工作融入常態性的機制,使之成為學校(包括行政單位與學術單位)日常運作的一環,而「國際化」的願景亦逐步內化成為臺師大的校園共識。 證諸臺師大近年來在QS世界大學排名的變化,從2013年的485名逐年攀升到2017年的289名,其中進步最多的便是「國際化」指標分數,非僅國際學生數持續攀升,國際聲望調查分數亦大幅躍進,這些進步或可視為臺師大推動「一系所一標竿」的成效展現。總結而言,自辦系所評鑑對於臺師大來說,並非教育部或高教評鑑中心所交付的例行性工作,而是一項自我提升的契機,更是鑲嵌於長程校務發展計畫、落實國際化願景、引領臺師大邁向國際頂尖大學的歷史性工程。 ◎參考資料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0)。99-103年度校務發展計畫。 2.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第三週期自我評鑑實施計畫書。(未出版) 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5)。104-108年度校務發展計畫。 4.Hoecht, A. (2006). Quality assurance in UK higher education: Issues of trust, control, professional autonomy and accountability. Higher Education, 51(4), 541-563. 5.Shavelson, R. J. (2010). Measuring college learning responsibly: Accountability in a new era.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評鑑雙月刊第70期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建立具國際競爭力之評鑑新型態──臺師大系所評鑑制度分享
高中校園 【老師好酷】新營高工黃楚喬 積木培訓法因材施教
「複雜的事簡單做,簡單的事重複做,重複的事用心做。」這是黃楚喬極力傳達給學生的理念,也是他自己生命歷程的深刻體會。 黃楚喬的孩子在十個月大時,就因感染腸病毒併發腦膜炎,導致左腳失去知覺,十七年來,他必定抽出時間親自帶自己的孩子前往醫院進行復健,縱然外觀仍可看得出來有些微長短腳,但已能行走。時間,累積的不單是努力,也是含淚的成果,作為一個父親,一個教師,他把大部分的時間,都奉獻給教育,他關愛學生,就如同關愛自己那個需要復健的孩子。 耐心引導技能特色班 「老師!為什麼1/2 1/2,不是2/4呢?」數學課堂上,某個同學問了這麼一個令人哭笑不得的問題,但黃楚喬並沒有被打敗,依然用著親切幽默的態度,耐心的為學生講解。這個班級,是黃楚喬今年接下的特色班,招考一些有意願往技能發展但基礎學科程度都不太好的學生。面對這群低成就的孩子們,黃楚喬認為身為教師要做的,不是去苛責他們,而是要耐心溝通,想盡各種辦法讓他們自願坐在書桌前做功課,所以在黃楚喬引導之下,這班的學生竟從數學全校程度最差,一躍成為期中考全校平均第一的班級,這樣的成果令人驚嘆! 先橫向加廣,再縱向加深 這個奇蹟是如何發生的呢?黃楚喬表示,每個學生都有優缺點,如何評估學生的興趣與專長,給予適性發展,是教師的工作。無論是上課教學,或者是課餘時訓練參加全國技藝競賽的選手,黃楚喬都採取積木式的培訓,也就是以學生既有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做為打底的基礎,先著重於橫向的加廣,等到學生熟練了,再延伸至縱向的加深。比如學會加法的同學,就先從個位數橫向擴張到十位數、百位數的加法,待他們學會了,有了信心,才讓他們縱向去學乘除法。 就像堆積木一樣,先把底子都打穩了,再慢慢往上堆,老師不能著急,也不可求速成,否則孩子遭受挫折,沒了自信,一下子嘩啦啦地全倒下來。因此,黃楚喬耗費許多心血,每天早上七點半以前就進教室,陪著學生一起早自習。一開始允許他們可以看報紙,讀小說也行,只要能靜下來就好,接下來才漸次引導他們自己寫作業,隨時在現場問問題,一對一解答教學。 耐心陪伴造就競賽金手 由於新營的學生有不少來自弱勢家庭,加上課業表現不出色,同學們往往缺乏自信,更需要關懷與肯定。104學年度,卓旭嘉同學在黃楚喬的指導下參與全國技藝競賽,得到「電腦修護類」金手獎的殊榮。卓同學表示黃楚喬老師日以繼夜的陪伴鼓勵了自己,老師在生活與健康上的關心,更讓他感受到無限溫暖。 指導學生卓旭嘉(中)榮獲工科技藝競賽電腦修護類第一名金手獎。(圖片提供:黃楚喬) 「跟學生保持亦師亦友的關係,建立信任的基礎,才能讓他們敞開心房,指引他們突破心理的難關。」他強調,孩子們經過訓練,技能通常會大有進展,但往往會在心理上遇到瓶頸,此時老師給予的輔導格外重要。他相信,沒有教不會的學生,讀任何科目都一樣,只要肯用心去做、重複去做,總有一天會熟能生巧,因為每個人頭上都有一片天空! 「要享受寂寞、享受孤獨,只要撐過去了,結果就會是你的!」這是黃楚喬經常對學生勉勵的話,比賽當天,卓旭嘉同學的血糖值飆升、壓力極大,但他依舊堅持下去,堅定的對他說:「老師,我可以的。」這樣的毅力,令黃楚喬倍感不捨,卻也十分欣慰。 從事教育將近二十年,黃楚喬認為在瞬息萬變的e世代裡,必須用「經營」的觀點來看待教學工作,把學生當成顧客,瞭解他們現在需要什麼,喜歡什麼;就像堆疊的積木,面對來自不同成長背景的學生,身為教師更應該尊重並接納每個學生的個別差異,懂得將合適的形狀擺放在合適的位置,這樣才能因材施教,協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與生命價值。
大學校園 私大原住民生,學雜費減免提高達4.4萬
自106學年度第2學期起,教育部提高原住民學生就讀私立大專校院學雜費減免基準,原住民學生就讀私立大專校院學雜費減免金額約為新臺幣1.8萬元至4.4萬元不等,以減輕私立大專校院原住民學生就學負擔,受惠學生數約1.5萬人。 持戶口名簿或戶籍謄本申請 教育部表示,具原住民身分的同學,可於所就讀學校所定期限內,檢具註記有原住民身分的戶口名簿或三個月內申請的戶籍謄本,向學校提出申請,申請案件經學校審查符合規定者,由學校於註冊時逕予減免學雜費。學生若有學雜費減免申請的相關問題,可向就讀學校洽詢,以免影響自身權益。 學雜費減免1.8-4.4萬 目前就讀私立大專校院原住民學生,在辦法修正前規定學雜費減免金額約新臺幣1.1萬元至3萬元不等;修正後的學雜費減免金額約新臺幣1.8萬元至4.4萬元不等。辦法修正後,由政府補助的學雜費減免金額約增加新臺幣7千元至1.4萬元不等。以105學年度為例,就讀私立大專校院申請原住民學生學雜費減免約1.5萬名學生均能受惠。 自94年8月以來,就讀專科以上學校的原住民學生學雜費減免是以國立大專校院學雜費收費基準訂定固定數額減免學生學雜費用,且學生無論就讀國立學校或私立學校,皆採此固定數額減免學雜費。教育部考量國、私立大專校院學雜費收費基準並不相同,應以國、私立學校不同的學雜費收費基準,分別訂定國立學校及私立學校學雜費減免固定數額基準,因此修正該辦法,另訂私立大專校院原住民學生就讀私立大專校院學雜費減免固定數額基準,增加學雜費減免固定數額,減輕私立大專校院原住民學生就學負擔,該修正案已於107年1月11日發布,並於106學年度第2學期施行。
大學校園 交大校長張懋中:推動國立大學分類和法人化
國立交通大學校長張懋中接受《評鑑雙月刊》專訪時直言,「臺灣的高等教育已經快要拉不動了!」(圖:國立交通大學提供) 備受各大學高度關注的「高教深耕計畫」即將開始受理申請,國立交通大學校長張懋中接受《評鑑雙月刊》專訪時直言,「臺灣的高等教育已經快要拉不動了!」高教深耕計畫應與國立大學分類配套,非研究型大學並應禁設博士班,否則大學任務不清,到頭來什麼都做不好;第二步則是趁年金改革時機重新規劃推動國立大學法人化,鬆綁各項管制,以免未來大學找不到人才。 張懋中曾在舉世知名的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UCLA)任教,榮獲美國國家工程學院院士與發明家院士等殊榮,創新研發應用成就備受肯定。他建議產學鍊結政策應超越技轉層次,鼓勵大學教授開公司自創產業,否則產學合作將無前景。而現在的學生學「答」不學「問」,國家找不到未來方向,是臺灣最大的危機! 大學任務不清,樣樣全能卻都做不好 【問】:對照臺美兩國高等教育發展,您認為臺灣高等教育最需迫切解決的問題在哪裡? 【答】:臺灣高等教育最大的問題不是生源不足,而是大學任務不清,沒有分類。過去每一所科技大學都要做研究,現在則是研究型大學都要做科技與產學。過去要求每一位教授都要發表paper,現在則恨不得人人都與產業結合。 當政策這樣翻來覆去,大家都變成全能型,就不是用最適當的人做最適當的事了。由於過去高教經費被抨擊全被頂尖大學用完,所以現在教育部停掉邁頂計畫,改推高教深耕,像天雨散花般讓所有大學雨露均霑,而且重視教學更勝研究;結果我們一會兒是研究型大學、一會兒又變成教學型大學,所有的大學都被拉進同一個槽裡,請問時間一久我們還回得去嗎?過去我們把科技(產業)丟掉,所以現在回不了科技(產業);今天又把頂尖做掉,以後還回得了頂尖嗎? 我很憂心,臺灣的高等教育已經快要拉不動了!現在大學任務不清、使命沒有區分,到頭來什麼都做不好,因為沒有一所大學可以把所有的使命扛在身上做,這是很明顯的道理。 既要研究又要在地結合,大學力多倍分 【問】:您主張大學分類,請問該怎麼分? 【答】:加州的公立大學系統分類被證明是很有效的,其中只有「加州大學系統」(UC)的十所研究型大學可以成立博士班,「州立大學系統」(Cal State)只能辦教育,不准設博士班;教授也不准做研究,必須專心教學,升等也以教學為唯一指標。「加州科技大學」(Cal Poly)主攻技術,當然也沒有博士學位。至於「社區大學系統(CCCS)則要負責和在地結合。 三千五百萬人口的加州只培養出十所公立研究型大學,請問臺灣能培養幾所?這是很簡單的數學題,我們自己要有個計算。對照我們的教育部,要求每一所大學「上要做研究、下要與在地結合」,等於是把美國四種不同類型大學的不同任務合成一個來辦,在「力多倍分」下,請問哪一種模式會比較有效率? 國立大學分類,非研究大學禁設博士班 【問】:臺灣超過半數大學都設有博士班,若比照加州大學分類,是否未來非研究型大學的博士班都得停招停辦? 【答】:一個國家需要這麼多博士班做什麼?雖然現在高端人才缺乏,但每個人特質不同,不是人人都可以被訓練成高端。研究型大學不是教學生「解決問題」,而是「定義問題」、「問問題」,科技大學才是教學生解決問題。但因現在大學任務定義不清,教出來的研究生也沒有能力去定義與規範問題。如果我們的學生只學「答」不學「問」,是不夠資格做研究的。 臺灣現在的危機就在這裡,國家找不到未來的發展方向,因為所有的人都學「答」不學「問」,只能幫別人解決問題、做代工,不能自己定義問題,所以我們的未來不知道要問誰?既沒有人可以問,也問不出問題來,這就是臺灣當前最高的困境! 如今高教正在轉型,應是推動大學分類最好的時機。要求大學自己分類很困難,因為學校不容易自己裁撤博士班,應該由教育部為大學分類,至少應先將公立大學分類清楚,若未被歸類為研究型大學,收掉博士班可能也是不得以的結果。至於私立大學如何分類,教育部較無權管制,除非扣減經費補助。 擺脫均一價,大學分類讓教授薪資有別 【問】:高教深耕計畫引導大學重視教學,與大學分類概念可以結合嗎? 【答】:高教深耕計畫成功推動的前提是大學先做好分類,因為對研究型大學而言,從研究中教學才是真正的教育。如果大學有分類,研究型大學在提教學計畫時,就應強調所提出的教學方式對研究有何影響;至於教學型大學或其他不同類型大學也應提出相對應的不同教學方式。教育部對不同任務與類型的大學,應有不同的審查標準。 當大學有清楚的任務分類,不同類型大學或不同學門教授的薪資就能有所區別,尤其研究型大學的市場是全球性的,大學必須拿國際市場的價格與其他學校競爭,否則難以延攬到具有競爭力的教授。目前臺灣教授的薪資早已脫離國際市場公價,全部都是「均一價」,一個助理教授起聘還不到六萬元,香港城市大學則是我們的四倍之多。 退休金縮水,國立大學法人化現生機? 更令人憂心的是,過去國內大學還能留住一些人才,其中一個原因在於退休制度還不錯;但現在這個優勢也開始瓦解,公教退休改革的結果已愈來愈接近勞工制度,使得人才想要留在公教體系的動機又消失大半。教育部最近私下探詢交大試辦大學法人化的意願,似乎認為「時候到了」。 【問】:幾年前成功大學曾有意試辦,但遭校內阻力未能成功,您覺得國立大學法人化在臺灣真的可行嗎? 【答】:成大法人化失敗的原因之一是當時的退休制度太好,教授擔心影響退休福利。可是現在狀況已經不同。長遠來看,臺灣的國立大學勢必得走向法人化。所謂法人化或信託化,就是大學與政府的關係是契約關係,雙方根據契約協議招生名額與經費等事項,至於協議以外的事務,大學想要如何發展是大學自己的事。 制度鬆綁,大學法人化利多於弊 換言之,法人化後,很多限制都必須鬆綁,不用教育部費心,招生名額也不是只有國家在管控,大學也可以控制,政府只需按學生人數撥款即可。此外,法人化後學費也可鬆綁,不同類型的大學可自訂不同的收費標準,大學並可自訂國際生名額,不受限制。 【問】:現在國立大學有財力實施法人化嗎? 【答】:可先在現有的基礎上簽約試行,例如某校目前來自教育部的經費占六成,法人化後仍維持此一補助水平。現在政府力推公教年金改革,或許大家已能漸漸看到國立大學法人化的好處比壞處還多。另外,教育部也應意識到,在臺灣教授薪資早就不比他國的情況下,若還要將教授的退休金減半,只怕未來大學真的招不到人才了! 總之,國立大學法人化或信託化是全世界的趨勢,日本所有國立大學都已法人化,美國加州大學也有信託制度;大家常笑說臺灣只有一所教育部大學,董事長就是教育部長,大學所做的每一個行為與每一項改變,都要向教育部報告、被教育部監管。大學若一直被缺乏多樣性想法的教育部給框住,將難以發展自己的特色。 國立大學先分類後法人化,私立大學回歸市場機制 【問】:交大有意試辦法人化嗎? 【答】:我才來交大兩年,至今仍在推動其他的創新改革,暫無暇考慮這個問題。臺灣高教第一步應是優先解決大學任務不清與分類的問題,第二步才是推動國立大學從公家單位改制為法人。 大學不僅是學術殿堂,也是產業機構,政府對大學的干預應該減少,讓學校自己想辦法求生存,生存不下去的就自然淘汰。臺灣不應該有這麼多公立大學,若要維持目前的公立大學數量,則應趕快做好分類,並讓私立大學回歸市場機制。臺灣的私立大學非常有動能,是非常好的產業單位,相信自由化發展後可以辦得更好。 產學應超越技轉層次,鼓勵教授開公司 【問】:您在基礎研究與實際應用領域貢獻良多,對於教育部產學鍊結政策,您有何看法與建議? 【答】:臺灣與國外大學對產學合作的觀念差很多;臺灣喜歡做技轉,把自己的技術轉給他人,讓別的公司量產,自己只收取權利金;但技轉對國外大學一點都不重要,反而鼓勵教授與學生技轉給自己,拿著license(授權)自己出去開公司,讓大學也能分到公司股份。兩者之間絕對不是「誰賺比較多」的差別,而是當技術是自己的,自己就會將擁有的授權當成生命一樣看待,好好的運用與發展;但若將技術轉給他人,則容易陷入陰謀的陷阱,拿到技術者可能會將技術鎖在抽屜裡,永遠不准上市,以使自己原有的產品可以繼續占有市場。 臺灣如果真要發展產學鍊結與創新,就必須超越技轉的層次,否則沒有前景。建議主管機關修改《公司法》與其他相關法規,比照新創事業最有效率的美國,以極低價格將普通股分給技術提供者,不必課稅,而且鼓勵教授自己開公司,不限制持股比例,還不能讓他們去了業界之後,因為沒有時間繼續發表論文而回不了學術圈。 最近政府雖然放寬《科學技術基本法》,但仍限制教授在公司的持股比例,也不能當企業負責人,這樣是不夠的。對一所好大學而言,產學鍊結的目標應是自創產業,定義未來市場,或協助既存公司創新事業,而不是加強既有的事業。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評鑑雙月刊第68期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交大校長張懋中:國立大學分類並推動法人化
高中校園 國高中各科 每週基本節數趨近一致
為落實108新課綱「適性揚才」、「多元選修」的精神,教育部回應民眾在公共政策參與平台上的提議:「全國高中職及國中各科領域基本授課節數應該要ㄧ致性」,打算讓各科老師每週授課節數趨近一致,朝「各科等節」的方向規劃。 民眾在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發起連署,指出高中職藝術領域教師每周教18節課,但數學領域、社會領域、自然領域和專業類科卻為16節,國文領域為14節,認為教師每周基本授課時數應該一致,以「尊重各科專業與尊嚴」。連署達5千人門檻,教育部回應如下。 高中節數規劃 針對藝術、生活、健康與體育、全民國防教育及選修課程等領域專任教師的每週基本教學節數,已評估規劃,由現行的18節調整為16節。 至於高中職其他各領域教師每週基本教學的節數,則由各主管機關所定標準規定辦理。 國中節數規劃 目前桃園市、臺南市、高雄市、彰化縣、金門縣、宜蘭縣及花蓮縣等7縣市的國中各科領域教師授課節數已一致化:國文領域為16節,其他各領域專任教師授課節數均為18節。其他縣市各科領域教師的授課節數仍有差距,未來將逐步改善推向一致化。 另外,教育部自107學年度起推動「提高國中專長授課人力政策」,將補助地方政府補足專長授課人力,藉由引導方式,鼓勵各地方政府規劃研訂國中各科領域教師授課節數時能朝一致化方向努力。
大學校園 【最HOT教授】臺大土木卡艾瑋 顛覆傳統翻新老系
聽到「土木專業」這幾個字,您的腦海中會浮現什麼畫面?相較於這幾年新成立的數位媒體系、文化創意產業系等大學新興科系,土木系可說是臺灣高等教育體制中的「老大哥」,論資排輩起來,其創系年代不見得亞於物理、化學等基礎學門科系,國內許多老字號綜合大學或理工學府也都設有土木工程相關系所,可見其悠久歷史。 不過,隨著社會趨勢的與時俱進,老科系這些年也開始改頭換面,以高等教育龍頭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為例,雖然創系年代久遠,卻不斷為教學內容挹注新意,希望為土木教育帶來更多采多姿的風景,而幕後的改革推手之一,就是擁有比利時國立魯汶大學博士學位、曾任臺大土木系副主任的卡艾瑋教授。 戴著方框眼鏡、蓄著長長落腮鬍的卡艾瑋,乍看之下頗有幾分古代俠士虯髯客的不羈與瀟灑,進一步接觸後發現,教學多年的他其實一直對大學教育改革有著自己的細膩觀察與獨特想法。 站在舊有基礎思考現代土木教育 「我常在想,相較於傳統的土木教育,身為老師的我們究竟想要教給現在的學生什麼樣的知識與能力?」或許是比利時的外籍學者背景使然,讓飄洋過海來臺教書的卡艾瑋,比起一般人更能夠跳脫既有框架,從自身長年接受歐洲教育薰陶的經驗來反思臺灣高等教育的內涵與真諦。 而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先針對土木系教育進行翻轉,讓課程可以更貼近學生及未來職場所需。臺大土木系為了培養學生能具備現代化的數位設計能力,從2010年開始,特別為大一新生開設一門新課程,透過學生分組方式進行概念設計,像是思考如何為臺大校園內的建築大樓設計串連通道等,並將想法透過三維數位模型來展現設計成果,藉此將課程與數位設計相結合,藉由教學上的翻轉為土木系展現新貌。 拉近土木與建築差異,讓思考更全面 說到土木與建築,很多人會將兩者混為一談,認為系出同門本一家,甚至就連高中生選志願、擇校系時,也常將土木與建築兩個科系畫上等號。 事實上,兩者在教學與課程設計上還是有差異。卡艾瑋說,土木系較著重在工程、材料本身,而建築系則比較從人的面向來思考。以打造一間新大樓為例,建築系的學生會從空間思考美學與設計,如何讓房子看起來有設計感與適合人居;而土木系學生則會從工法、材料等面向切入,思考需要搭配什麼樣的工法才能讓房屋結構更為耐震安全。 除思考方式有別,傳統訓練過程也不相同,他談到,建築系的核心課程是設計課,分小組進行教與學,老師會讓學生嘗試自己研發一個設計案,從繪圖到製作模型都得動手實作,有時甚至得做出一比一的實體模型。 而土木系的傳統訓練則是強調基本力學的訓練與分析計算,學習如何運用恰當的鋼筋混凝土比例與適合的工法建造出一間安全牢靠的房子,老師也會帶著學生實際到工地觀看工程建造過程,了解施工步驟與工法,並讓學生練習計算建築結構的鋼筋強度夠不夠、耐震能力好不好等。 卡艾瑋說,傳統土木教育比較欠缺「設計」這一塊,而這也是臺大土木推動課程改革時想要加強的面向,希望透過改進土木系的授課方式與內容,讓學生能有機會同時跨足土木與建築領域,在思考與動手實作時可以更為全面、多元。 跨域合作,未來土木工程師與建築師對話 然而,雖然土木系和建築系的教學方式有所不同,但當學生畢業進入社會後,兩個科系畢業生卻往往得攜手合作完成一件大型工程建設案。卡艾瑋以在一條溪流建造一座橋為例,傳統來說是先由建築師畫設計圖,再結合土木專業人員進行工程施作,但如果在工程前置作業期,土木技師沒有一同參與其中,雙方沒有事先討論好要怎麼設計、如何施工,究竟要設計成拱橋、吊橋還是斜張橋才能比較適合當地環境,就有可能導致正式施工後遇到很多問題需要討論與解決,甚至可能導致興建預算暴增、完工時間被延後等情況。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希望透過教學改革,提早讓未來的土木工程師與建築師有對話的機會與空間。」卡艾瑋笑著說,既然土木工程師與建築師未來有可能成為共同合作一項工程建設案的夥伴,那麼透過學習階段早一點磨合、早一點了解彼此的想法,不是對未來的合作比較有幫助嗎? 跨校合作,兩校學生攜手打造一座橋 為了促進土木工程師與建築師的跨領域了解與合作,卡艾瑋表示,臺大土木系與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合作,在大二下學期開了一堂必修學分,由兩校學生共同合上名為「橋梁協作工作營」的課程,營隊採取分隊設計與實作的方式,每一隊各為12名學生,由實踐建築系與臺大土木系學生共同組成,人數比例約各占一半,每個團隊成員必須共同腦力激盪、集思廣益,攜手完成一座跨度逾五公尺以上的木橋梁,且必須具備讓人可以站立其中的乘載力。換言之,這門課是「玩真的」,而不是讓學生動手做做模型就可以。 為了打造一座名符其實的橋梁,學生必須先前往實踐大學木工廠進行木工技巧的實作學習,並在幾個星期內規劃出橋梁設計圖與模型,並攜手完成一座橋,實作過程中不只要考慮橋梁結構的承重力與紮實度,也考驗學生的設計美感與團隊合作默契。在師長眼中看來,這是一門再真實不過的實作課,也是將課堂理論化為實務成果的最佳方式。 做中學、學中做,激發多變創意 橋不只是連接兩地的一條線,也是一種溝通與對話的方式。卡艾瑋說,透過臺大土木系與實踐建築設計系合作的「橋梁協作工作營」課程,兩所學校的學生必須想方設法、集體創作打造出一座理想中的橋梁。討論與實作過程中難免有意見不一致或是想法需要磨合的地方,甚至還有學生作品好不容易完成了,但因木橋結構承載力不足,以至於人一站上去就不堪承受、應聲而倒,必須從頭再來過。儘管當下會覺得挫折不已,但對學生來說,失敗亦是一種學習過程。 儘管有因作品失敗而需重新來過的例子,但運作幾年下來,已讓人看見學生透過跨校合作所激發的多元巧思與火花,也讓木橋梁的設計擁有更多變化。例如2015年的主題是讓學生挑戰如何以兩個不同曲率的圓組合成S型構造,來讓木橋梁呈現宛如行雲流水般的動態弧形,而不是以往常見的拱橋造型。 卡艾瑋說,除了透過做中學、學中做來培養土木系與建築設計系學生的跨領域合作及對話能力外,校方也會將比較具特色的作品陳列在臺大校園內,供民眾或師生實際走上橋梁,感受學生的作品巧思。 整合所學知識,因地制宜思考與設計 除了針對二年級學生開設雙校合作的跨領域課程外,為了讓土木系學生可以實際整合大學課堂所學的知識與理論應用,系上也針對高年級生量身開設土木實務課程。卡艾瑋就曾帶著學生前往臺大溪頭實驗林,引領學生學習為實驗林的溪流動手規劃一座可以行走其上的橋梁。 過程中,學生不只要考慮溪頭實驗林當地的風土,還得因應氣候與地形環境等因素來設計,才能打造出一座適合當地環境的橋,將理想化為實踐。 在卡艾瑋與業師的引導及土木系學生通力合作下,不僅完成了設計圖,更成功打造出全臺灣第一座木結構橋梁,2017年5月在溪頭自然教育園區舉行了風光的啟用典禮。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團隊為了降低建造過程的碳足跡,不僅採用園區當地的柳杉木為橋梁建材,其橋梁耐用年限更可達數十年之久!作品完成的那一刻,師生都相當興奮,對卡艾瑋而言,這也是他試圖翻轉傳統土木教育的立意所在,讓學生可以走出教育象牙塔、邁向社會與人群,為教與學帶來更多創新與可能。 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將知識化為經驗 相較於國外學生勇於舉手提問、發言的課堂風氣,卡艾瑋坦言,臺灣的大學生的確沒有國外學生來得踴躍參與,為了激發與培養臺灣學生「勇於舉手、勇於發問、勇於發言」的學習文化,他也經常在課堂上拋出問題,讓學生思考與表達意見,希望藉此為大學教育擦出更多火花。 除此之外,為了讓土木系學生能整合學習過的理論與知識,將其化為實務,他還會帶著學生走出教室、前往臺灣溪流進行觀察與設計,實施野外研究與調查,讓土木工程教育不只是坐而言的殿堂知識而已,更是起而行的實踐教育。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評鑑雙月刊第70期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顛覆傳統 比利時教授卡艾瑋讓老系翻新
大學校園 【106上半年】13所大學校務評鑑,5校全數通過
106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大學校院校務評鑑於106年12月27日公布評鑑結果,扣除3所軍事校院後總計有13所受評學校,其中5校在四個評鑑項目全數通過評鑑,其餘8校則有一或二個評鑑項目為「有條件通過」。所有受評大學皆無「未通過」的評鑑項目。通過率最高的評鑑項目為「校務資源與支持系統」及「辦學成效」,通過率最低者為「校務治理與經營」。 13所大學校務評鑑結果 評鑑項目有四項,包括「校務治理與經營」、「校務資源與支持系統」、「辦學成效」、「自我改善與永續發展」。13所受評學校中,明道大學、真理大學、國立金門大學、基督教臺灣浸會神學院、臺北市立大學等5所學校,全數通過評鑑。若評鑑結果為「有條件通過」,則必須於108年3月起接受追蹤評鑑。 106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大學校院校務評鑑認可結果一覽表 「校務治理與經營」有改善空間 從評鑑結果得知,106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大學校院校務評鑑受評學校在四個評鑑項目中並沒有「未通過」的項目,顯示學校在自我品保及準備上,與評鑑項目的通過門檻已不會有太大落差。 106年度上半年大學校院校務評鑑受評學校認可結果一覽表 而四個項目中,校務資源與支持系統」與「辦學成效」的通過率最高,皆達92.3%,僅1所學校為「有條件通過」,顯示大多數受評學校在教學資源投入與支持上能有較佳作為,重視學生學習成效及資訊公開,並願意提供教師及學生良好的學習環境與機會,提升辦學品質。 至於「校務治理與經營」有5個學校為「有條件通過」,通過率為61.5%,為通過率較低的項目。從評鑑報告中可看出有條件通過的理由,大部分都聚焦在學校校務治理運作的缺失,包括:檢核管考機制、組織與法規形成過程、經費規劃執行等欠缺完備,亦有自我定位與校務發展推動策略連結較弱等問題。此結果也提醒學校在校務治理上須更有系統及效率,依循正確程序完成相關辦法制訂,並依規定及組織分工落實校務治理與經營。 而「自我改善與永續發展」,通過率為69.2%,4所學校被列為「有條件通過」,主要理由在於學校的自我品保機制規劃欠缺完整,或是雖有規劃但尚未落實。而部分學校對財務、生源等永續發展的規劃或說明較少,或未確實執行,成為評鑑委員關切的重點。 綜觀106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大學校院校務評鑑過程與結果,可看出大學在歷經前一週期校務評鑑及系所評鑑的經驗,已大致能持續強化校務發展的輸入面及過程面,提供師生優質的學習環境,不過在校務治理及自我品保的運作上,則仍有一些待改善的空間。 第二週期校務評鑑項目與指標更精簡 為確認各大學校院的辦學品質並促其自我改善,教育部委託高等教育評鑑中心繼100年度辦理第一週期大學校院校務評鑑之後,於106年啟動第二週期大學校院校務評鑑計畫,自106年至107年以兩年為期,分年分類完成全國71所公私立大學校院、5所宗教研修學院、8所軍警院校及2所空中大學,共86所大學校院(不含科技校院)的校務評鑑。 此次校務評鑑的評鑑項目有四項:「校務治理與經營」、「校務資源與支持系統」、「辦學成效」、「自我改善與永續發展」,評鑑結果分為「通過」、「有條件通過」及「未通過」三種,每一評鑑項目各有一個認可結果。評鑑重點強調「發展學校自我品質保證,展現大學辦學成效及善盡社會公民責任」,並重視「如何落實學生學習成效的機制與作為,展現學生生涯競爭力」,較第一週期偏重「機制面」與「過程面」的評鑑,此週期更側重「成果面」的呈現。 此外,為回應發展學校特色及行政減量的呼聲,第一週期校務評鑑原有五個評鑑項目、48個參考效標,第二週期已大幅精簡為四個評鑑項目及14個核心指標,學校可在核心指標下呈現辦學成果與特色,亦鼓勵學校自訂「特色指標」輔助說明。學校基本量化資料並改由高等教育評鑑中心自教育部大學校院校務資料庫中擷取,減輕學校行政作業負擔。 ★詳細評鑑結果請參考:高等教育評鑑中心網站「評鑑結果」專區
大學校園 【13th技職之光】44名獲獎者,表現亮眼
第13屆「技職之光」獲獎名單已出爐,「競賽卓越獎」和「技職傑出獎」共有44名學生獲得此項榮耀。獲獎同學在國際各大獎項也取得非常亮眼的成績,其中葉家宇同學更是臺灣第一位在國際科展得獎的高職生。 競賽卓越獎21名 在「競賽卓越獎」部分,得獎者皆在國際各大獎項取得非常亮眼的成績,其中高雄市中山高級工商職業學校資訊科葉家宇同學參加2017英特爾國際科技展覽,以作品《紙電路印刷機研發及其運用於教學之可行性分析》獲得嵌入式系統組三等獎,是臺灣第一位在國際科展得獎的高職生。他開發出一種新印製技術,將金屬箔穩固附著在一般紙張上,讓紙張局部導電,進一步應用於電路布局測試、柔性電路板開發及教具上。這套紙電路印刷機從生產過程到最後印製出的電路板,都較傳統製程便宜、環保且快速,操作流程也更為簡單。過去臺灣參加國際科展的代表多為高中生,甚少有高職生出線,來自高職的葉家宇,成為臺灣第一位在國際科展獲獎的高職生,相當不容易。 技職傑出獎23名 在「技職傑出獎」部分,又分為「發明達人」、「證照達人」及「其他傑出事蹟」三個獎項;其中國立曾文高級農工職業學校的王柏翔同學,以作品「機車無段變速機構中扭力彈簧之衰退補償裝置」於第28屆馬來西亞ITEX國際發明展、2017臺灣國際創新發明暨設計競賽皆取得金牌獎的佳績;臺北城市科技大學的盧楚壹同學,以日常生活安全為開發主題,其作品「智慧安全嬰兒推車」能透過壓力模組感測到車內嬰兒重量自動鎖住輪子,避免車子自行滑動,貼心設計的LED燈條可於夜間發光,更能保障嬰幼兒夜間的安全,一舉奪下第45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第12屆韓國首爾國際發明展與2017臺灣國際創新發明暨設計競賽三面金牌獎,優異成就獲頒「發明獎達人」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