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申請】審查資料怎麼準備? 收藏
輔仁大學物理系/張敏娟副教授 2017-11-24
Photo credit: David Davies via Visualhunt / CC BY-SA
學測考完要申請大學、準備個人申請資料時,特別是書面審查資料,身為考生的你、或是考生的家長,是否希望知道審查資料或是面試的教授們是怎麼對資料進行評分的呢?雖然每個大學、每個系、每位教授的標準都不太一樣,但有些經驗或來自不同教授的共同意見,我想可以和大家分享。
1.生活照片
若有科系要求考生寫自我介紹小短文,請最多附上一張高中拍的個人照,因為重點是短文的內容而不是照片。通常考生都會這樣寫:「我有一個爸爸一個媽媽,家中幾個兄弟姊妹,我排行第幾,我爸媽教養的風格如何,我就讀哪個國小、國中、高中。我對於科系的看法就是爸爸或是媽媽或是老師帶著我,去看了什麼、做了什麼,從此以後就有很大的興趣。」這樣的短文,配一張普通的個人生活照片就好了。
此時附上幼稚園畢業照、國小國中高中校外教學旅遊照、特地花錢拍出來的藝術照等等,都是多餘的。
什麼時候可以多加幾張照片呢?高中時期參加競賽得獎,對這些事件想要加強描述時,可以加照片。但是最多放三張照片,最多描述三件事。教授分配在每一份審查資料的時間不多,不需要長篇大論。
自我介紹的小短文排版,要簡潔整齊,重質不重量。
2.獎狀、獎盃
得到獎狀、獎盃很棒,真的。但是小學、國中時期的獎狀或是獎盃照片資料,不加分。申請大學時要秀的是高中時期的表現。因為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審查標準,比較每位申請者在高中時期的表現,對大學端來說,可以了解即將進入大學的那個人,而不是那個人的小時候。
高中時期參加了奧林匹亞競賽、全國競賽、全縣或全市競賽,無論名次,這些都是加分的。不過,如果有超過十張這類獎狀,會讓教授合理懷疑這傢伙到底有沒有在唸書,才唸兩年高中,怎麼可能有時間參加這麼多競賽,資料是不是造假?厲害的獎狀,一張具有公信力的,就夠了。教授們也年輕過,不會不知道。
3.語言天賦
英聽、英檢考試,分數太低的,不會加分。只要挑一次考最高分的成績單附上。要考試之前,勤做練習題,再上場考,免得浪費時間又浪費錢。
除了基本的國語、英語之外,還懂其他國語言的資料可以附上,例如日文,法文,德文等等,會加分。有語言天賦的學生,進大學之後,有很大的機會獲得出國當交換生一學期或一學年的機會。
現在政府推動南向政策,會讀或會說東南亞語系的學生,例如馬來文、泰文、印尼文等等,進入大學後獲得特別栽培的機會增加。
4. 電腦、程式、自學天賦
如果會電腦相關技能、程式語言、寫過或做過什麼作品、做過什麼專題,資料也可以附上,這也會加分。
自學線上課程,獲得課程認證的,也會加分。如果是難度較高的國內外大學的磨課師課程,還有機會進入大學之後抵免學分。不過,每個學校抵免規定不太一樣,入學前可以先打聽。
5. 推薦信、班級與社會服務
高中老師寫的推薦信,教授雖然會看,但是內容的鑑別度有限,因此,附上很好,真的沒有也沒關係,教授要看的畢竟是你。
擔任班長、副班長、風紀股長、或是社團社長等幹部,擔任超過一學期,會加分。且班級幹部和社團幹部加分比重差不多。而一次性的社會服務,例如:捐血、飢餓三十、海灘淨灘、關懷獨居老人提供送餐服務等等,也會酌量加分。
6.高中成績單
高中成績單,基本上會以校排或班排來看。對不同高中的成績單可能會有不同處理方式。例如在明星高中就讀、名次較為後面,不會扣分;但社區或其他高中的較差名次可能就較為不利。
書面審查後,通過的名單會通知面試。在面試的時候,只要不緊張,盡量地用所學過的知識回答教授所問的問題,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這樣就可以了。希望各位考生準備順利、平安。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節錄),原文請見:審查資料,展現紙筆測驗看不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