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考情

我們期待怎樣的考招制度? 收藏

  前國立清華大學招生組長/王盛麒;國立清華大學副校長/周懷樸   2016-11-18   

  分享

Photo via Visualhunt

教育的目的是要教育出有競爭力的學生,國內學生目前學習上的一個問題是過於短視與窄化,學生缺乏探索自己興趣的機會,對知識的追求及學習缺乏熱情。

考試引導學習,不改不行

受到考試的影響,當前學生的學習活動,多著重於對考試的範圍與內容,做重複性的練習,對課本之外的知識,與考試無關的領域,甚少去關心,也不重視延伸學習及閱讀。這是我們必須去面對與改進的事情,也是基本需要解決的問題。

12年國教課綱正在修訂,社會、學校、家長的觀念也都需要隨著改變,如果還依循以往模式,以考試來引導學習,學生對於新知的探索與追求就不可能保有熱情,如果我們的考試還是以知識記憶的型態為主,就不可能培育出具有批判思考能力的學生,我們的教育就僅止於「訓練」學生,而不是在「教育」學生,這對國家長遠的發展及競爭力十分不利。

新課綱的精神是適性與多元,希望高中要辦出自己的特色,那麼太過一致的課程規劃,就不利於高中發展特色,高中又都變得一模一樣,也就不可能有所謂的特色。因此應該讓高中設計自己的課程,鼓勵學生找尋自己的志趣。多留一點時間給學生做自我探索,學習什麼才是真正的學習。

多元的社會,單一的價值

我們的社會多元,但價值觀卻極為單一,教育強調適性,但教育目標卻十分單一。多數的人仍奉讀書、爭取好成績、進名校、拿學位、找到令人稱羨的工作,為人生的正途,甚至是唯一的目標。我們的教改「舒緩學生升學壓力」喊了許多年,但只要進名校、進國立大學仍然是家長與學生的首要目標,學生的壓力就難以解除。只要我們教育上的「考試文化」不改變,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就無可避免的被「考試」所扭曲。考試考不出熱忱、考不出積極專注與企圖心、考不出使命感與責任心、考不出溝通與領導能力,更考不出品格與教養,遑論藝術文化內涵、個人品味。

過度強化複習,難有創新人才

考試看似公平,但我們的教育資源,一直都偏向補貼家庭經濟背景好、競爭力強的學生,對偏鄉地區及弱勢家庭的幫助相對不足。這也是為什麼「有錢人家的孩子讀國立,貧窮人家的孩子讀私立」的現象,一直被社會所詬病的原因,社經弱勢家庭的子弟,越來越不易經由教育翻轉,社會階級流動不易,造成「強者益強、弱者益弱」,這將是我們社會發展的警訊。

我們的考試制度,讓教與學受到嚴重的扭曲,老師的教學,如果引導學生向「界外」領域探索,往往受到家長「不適任」的質疑。因研發LED而獲得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日本科學家中村修二說:「認知是拓展而變化的,其本質是創造或學習新的事物。如果教育過度強化複習,是產生不出創新人才的。」這是我們人才培育上面臨瓶頸的癥結所在。

12年國教新課綱的方向:發展多元智能

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說: 「不要再寄望更多的考試可以評量孩子的潛能,一個會問問題、願意解決問題的人,才是未來需要的人才。」 他提出「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理論,認為「每個人的智能組成光譜不同,任何人都可以透過自己的優勢智能,去學習其他面向的智能。要真正的發展多元智能,需要父母的價值觀有所改變。」這正是12年國教新課綱修改所希望的發展方向。

十二年國教的施行,讓我們清楚的看到了學生家長和社會認知的分歧:一方認為,只有拿掉考試,中學教育才能恢復正常;另一方卻堅持,一定得維持考試,而且透過考試的評量,才有可能因材施教,保障教育的品質。考試成為問題探討的核心,除了考試之外,該給學生什麼不一樣的學習經驗,反倒鮮少探討。將學習活動與學習動機和考試緊密連結,絕非學生的意願,而是學校、家長期望所造成的集體氛圍,打造出只為考試而學習、越來越缺乏求知熱忱的下一代。我們教育上最大的問題是,下一代花了很長的時間在學習,但學到的卻不是未來所需要的能力,成績好的學生,日復一日在考學循環中,也被訓練成考試的機器。

只會考試,將無法面對未來挑戰

在知識量大增,資訊高度紛雜的時代裡,未來的教育目標,無可避免的,將從以往以老師為核心的「怎麼教」,轉而成為以學生為導向的「如何學」。學習,不是為了要應付考試,更重要的是獲得未來生活所必須的知能,甚至是學會如何能夠持久而有效的學習。我們的下一代,所需要的絕非考試的能力,而是面對問題能夠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絕非靠課堂上的教學及考試所能培養與造就的。

鬆開考試迷思,回歸多元才能

當輿論及社會大眾不斷的大聲疾呼,考試制度綁死了我們年輕一代的思維、綁架了我們的學校教學、僵化了學生的學習活動的同時,本以為調整大學考試制度,必定是水到渠成;而事實上卻仍是迷思未解、歧見重重。社會面,家長及社會大眾開始擔心不以考試為主的招生制度,將產生公平性的疑慮;學校面,中學老師質疑,一旦失去考試的引導,學生將失去學習的動機,讓教學現場的管理變得困難。這樣的質疑聲音,讓我們在招生制度的設計淪為考科與考試時程的斤斤計較。當「不該讓考試過度引導教學,應該讓學生多元適性學習」的口號喊得震天價響,當有心之士正積極致力於讓我們的學習活動脫離分分計較,讓分數的影響逐漸模糊,而回歸於多元才能呈現的同時,我們卻看到教育主管機關仍不得不向考試科目的設計與參採靠攏的無奈。

改變考試文化,改變臺灣學生的未來

就理想面而言,考試應該是考學生的素養與能力,跟課程無關,至少應該不是密切的相關。考些什麼應該比怎麼考來得重要,只有考試內容不侷限於教科書,教學才可能活化,學生的學習才有可能真正的多元,如果不將考試內容與教科書脫鉤,教學活動只能在一個窄化的內容中翻炒,學生只能在一個窄化的內容中反覆不斷的練習,一旦損耗了追求新知的熱情,教育前景就堪慮。只有取才不被考試所主導,學生的學習活動,才不會跟著考試的內容而準備,被考試所綁架、侷限。大學的取才的參採,應該是一種全面性的能力考試,加上整個學習過程中綜整而成的能力與素養的評量,才有機會把時間留給學生探索自己的興趣,激發出追求新知的熱情。在設計考招制度時,我們真心盼望能改變我們的「考試文化」。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我們期待怎麼樣的考招制度?

 返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