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海外校園 馬來西亞留台校友會聯合總會參訪元培 醫事專業新體驗
馬來西亞留台校友聯合總會安排高中遊學團於9月1日參訪元培醫事科技大學,體驗醫學檢驗、生技製藥、護理、醫務管理、寵物保健及餐飲管理等醫護健康專業,透過實作探索未來職涯發展。
大學校園 元培迎來第一批日本學生 暑期華語研習暨醫療機構參訪
元培醫事科技大學與日本國際醫療福祉大學長期交流活動,隨著疫情解封恢復辦理,2023暑期華語研習暨醫療機構參訪活動共迎來師生共77人參與,創歷年新高紀錄,肯定來台學習華語同時透過元培認識台灣醫療制度、及醫護教育特色,意義重大。 元培與日本姊妹校每年固定8月進行的暑期華語研習暨醫療機構參訪交流活動,受疫情影響停辦3年,終於在今年恢復辦理,國際醫療福祉大學以及京都醫療科學大學共兩批師生將來台研習交流。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共識營集思未來 邁向永續發展
南華大學每年於9月開學前皆會前往佛光山舉辦為期兩天的「南華共識營」,在林聰明校長帶領下,匯聚全體教師共同集思廣益、交流討論,以凝聚學校發展策略之共識,促進教學品質與行政成效之提升。近年受疫情影響睽違兩年未至佛光山舉辦,今年於8月31日至9月1日登場的「南華共識營」原定回佛光山舉行,卻因日前颱風來襲之影響,而臨時改在校內中道樓國際會議廳舉行,董事長慈惠法師特地錄製開示影片予以勉勵,駐校董事覺禹法師兩天皆親臨會場指導。
海外校園 馬來西亞砂拉越留台同學會與嶺東科大攜手培育跨國人才
今年八月馬來西亞砂拉越留台同學會總會蕭特財總會長、黃慶龍署理會長及所屬分會主席與重要幹部共二十人,至台中市嶺東科技大學進行參訪與學術交流。嶺東科大新任校長陳仁龍親自率領行政與學術單位主管熱情接待,雙方齊聚一堂,為提升台灣與馬國高教發展進行交流座談並簽署學術合作協定,共育新時代跨國際人才。 嶺東科大教學卓越成果屢獲國際大獎肯定,而馬來西亞砂拉越留台同學會總會及各分會學生留學台灣的「優質保薦」工作亦屢獲好評。此次該校與砂拉越留台同學會總會及詩巫、古晉、美里、泗里街、民都魯各分會達成重要共識,簽署學術合作協定,嶺東科大承諾每學期特別提供總會及各分會前10位順利註冊學生一學年的豐厚獎助學金,鼓勵優秀學子來到該校深造。雙方還將共同規劃升學輔導、教學研究等合作計畫,透過持續推動交流活動,增進師生互動與學術交流,推動兩地教育的不斷進步,創造互利雙贏契機,致力於培育跨國際的人才,為兩國的教育事業注入新的活力。
大學校園 政策失衡 年損兩所大學新生
少子化是國內大學面對招生不足的首要衝擊,除此之外,國內政策失衡及境外大學積極向台灣學生招手,更加劇招生困境。其中,影響最大的兩大因素,包括「行政院精進資通訊數位人才培育策略」,其二則是大陸開放學測均標以上的台灣學生,直接申請大陸大學。5年來,兩項政策衝擊,每年影響將近3~4千名、兩所國內大學的新生入學流向。 劃錯重點的專業人才培養 「精進資通訊數位人才培育策略」從109~119學年,每年外加資通訊系所招生名額10%,今年(112學年)各大學新增的資通訊大一新生名額達1,784人,其中大多數集中在國立大學。少子化導致國內大學生源不足,加上政策推波助瀾,考生選填志願時,在傳統「先國立後私立」的影響下,從111學年大一新生註冊率觀察,私立大學及部分國立大學的資通訊相關科系,也面臨註冊報到人數缺額。 除了公私立大學的排擠效應之外,同時影響其他自然組科系的招生,連帶其他產業人才的培養出現危機。以護理人才荒為例,去年(111學年)全國29所大學護理科系,超過半數有15所註冊率未達八成。當自然組考生一窩蜂往資通訊科系擠,其他專業領域所需人才便會出現缺口。 【看更多】 ★大學招生資通訊科系超過一成 ★護理系招生不足 加劇護理人才荒 境外大學強勁招生 107學年度,大陸大學開放學測均標以上就能申請,從107年308所大學開放對台招生,到了112年已經有412所大學開放台灣學生以學測成績申請入學。 加上近年為新台灣子考大學的高峰,教育部統計,110學年全國約58.6萬名高中職學生當中,有26,876人父母為陸配,占全體4.5%;還有百萬台商、台幹在對岸工作。台商與陸配子女都是申請大陸大學的潛在族群。 教育部統計,包括東莞、華東、上海等3所台商子弟學校回台升學人數,110學年度3校合計高中部畢業生447人,其中45.41%、203人回台升學,比起早期超過7成大陸台校畢業生回台升學,大幅降低。 根據今年大陸各校港澳台新生報到人數推估,今年到中國入學的大一新生約1,500~2,000人。光是福州大學2022年95名港澳台大一新生中,就有24名台生,而2023年報到的194名港澳台新生,增加近100名多為台生。 面對少子化的衝擊,國內教育人才政策的失衡,以及境外大學對台招生的強勁拉力之下,大學招生專業領域的全面盤點和思考刻不容緩,這不僅僅影響台灣高等教育發展,更是衝擊台灣人才政策的國安危機。
大學校園 最會得獎的嶺東科大創紀錄 勇奪德國紅點設計21大獎
2023德國「紅點品牌與傳達設計獎」成績日前揭曉,有中部地區培育設計菁英搖籃之稱、在設計界最會得獎的嶺東科技大學不負眾望,榮獲「最佳獎」(Best of the Best)2件及「紅點獎」(Red Dot Award)19件的肯定,獲獎率屢創歷史新高,創歷史之冠! 德國紅點設計大獎己創立68年,素有設計界奧斯卡獎美稱,每年均有超過50個國家、逾萬件作品參賽,競爭相當激烈。今年嶺東科大視覺傳達設計系共得到14件「紅點獎」及榮獲得獎率不到1%的2件「最佳獎」殊榮,而數位媒體設計系共有5件得到「紅點獎」的肯定,實屬不易。該校近年積極落實大學社會責任,引領學生重視社會關懷議題,設計學院鼓勵學生用設計築夢,展現現今社會文化創新的獨特性,此次學生們透過新世代的設計角度,吸引了國際評審團高度評價與關注,成功讓世界看見臺灣,更喚起大眾對人文議題、循環生態與環境保護的認知,有助於未來永續社會發展。
高中校園 【2023國際地奧】4金3銀1銅,排名世界第2
我國高中生參加2023年第16屆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在32個國家、179名的參賽學生中,榮獲4金3銀1銅的佳績,國際排名第2,表現優異;並於國家團隊野外考察項目中,獲得1金1銀佳績。 今年仍以線上賽方式辦理,各國代表隊伍在各自國內尋覓符合大會規定場地參賽,並依規定建置競賽環境及安排監督人員。 左起楊佾、張嘉宸、陳宥潾、吳俊賢、楊爵禧、陳柏宇、何亮宏、陳宥勳。 4金3銀1銅,國際排名第2 我國代表隊由國內大學10多位教授、學者組成輔導團隊負責培訓,國內選拔過程分為初選、選拔營、決選營等階段,在498名學生中選出8名學生代表我國參賽。代表隊4位金牌獲獎者分別為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學生何亮宏、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學生吳俊賢及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學生陳宥潾、楊爵禧。 地科高手的年度盛會 「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International Earth Science Olympiad,簡稱IESO)是專為18歲以下的各國學生舉辦的年度科學競賽,內容包括地質、氣象、環境科學及天文學等領域。IESO賽事分為兩部分,包括:70%的筆試及30%的實作測驗。近年來氣候環境劇變,地球科學逐漸成為顯學,每年舉辦一次的IESO不僅可加強高中學生認識地球科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更能促進國際間地球科學教育的交流。 在計分的兩項目考試之外,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還安排國際團隊野外考察(ITFI, International Team Field Investigation)及地球科學專題討論(ESP, Earth Science Project),每個小組成員皆來自不同國家,學生必須在有限時間內溝通、分工、實地考察、討論、製作簡報及手繪海報,且所有成員於簡報期間皆必須開口進行發表,並且在討論抽選得到的議題後,團隊共同繪製專題海報,這些環節活動的設計,對於學生未來求學生涯相當有助益,為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的特色。 教育部為獎勵學生的優異表現,若於地科奧賽中獲得金、銀、銅牌獎者,可保送大學院校各本學系或推薦入大學院校各學系,並可分別獲得獎學金新臺幣20萬元、10萬元與5萬元。 我國至今榮獲46金 我國自2007年起參加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歷年均獲佳績,參賽至今總計榮獲46金24銀3銅。
大學校園 日賣5百個便當!中華大學餐旅系校友大二創業當老闆
中華大學觀光學院餐旅管理學系校友鄒維宸,高二開始在連鎖便當店半工半讀,大二便創業當老闆,在學校附近經營「皇膳」便當專賣店,後來又在新竹市鬧區擴展第二家分店,現在每天平均賣出約5百個便當。
大學校園 國立臺灣圖書館與南華大學攜手舉辦夏令營 讓生命教育與環境永續向下紮根
為鼓勵國小學童在暑假期間走向戶外,呼吸新鮮空氣,國立臺灣圖書館以日治時期「草山林間學校」為藍本,規劃每兩梯次的「小小文青魔法森林夏令營」活動,兩梯次分別在7月17日至18日及8月17日至18日舉行。此次特別邀請南華大學共同合作辦理,藉以推廣生命教育及環境永續,不僅讓85位學童有個充實的暑假,也啟發他們對於生命與環境的尊重與熱愛。
大學校園 首屆台英雙學位專班畢業!華大觀光學院獲三一學院認證
中華大學觀光學院與英國百年名校桑德蘭大學合辦的3 1國際觀光與酒店管理雙學士學位學程,首屆學生在今年暑假畢業,順利取得台英雙學位,而觀光學院更已獲倫敦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 London)認證,還特別架設網站專文介紹。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文創系攜手大崎村落創藝基地 培育文創人才
南華大學文化創意事業管理學系執行長林倫全與台灣城鄉藝農實踐協會主理人林建叡,日前於台南的大崎村落創藝基地共同簽署產學合作協定書。雙方將就學生實習場域、地方創生教育合作及輔導、學術與產業資訊交流…等項目,系統性的讓學生能夠在求學階段即能深度的在場域中體驗及學習。
大學校園 赴澳實習開眼界!中華大學景觀系學海築夢收穫豐
中華大學景觀建築學系13名學生,7月17日出發前往澳洲坎培拉(Canberra)進行為期5周的海外實習訓練課程,在旅澳傑出校友李怡貞博士與澳洲知名生態建築師Paul Barnett指導下,讓學生大開眼界,收穫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