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大學校園 除了「業師」,「業生」也能激盪教育火花
在這幾年,高等教育、技職教育開始重視「業師」。業師是指不見得有博士學位,不以寫學術論文為職業、在業界有實務經驗與技能的大專教師。許多人發現,業師比起一般教授,可以帶給學生不一樣的見識與成長,更了解自己如何為事業職涯做準備。 對於誰該是「老師」,台灣的大學體系已經在反思。但關於誰該是「學生」,還沒什麼想法上的轉變。 然而目前為止在台灣,一般大學招生的對象,都是一路讀書不曾有工作經驗的高中畢業生,連技術大學、碩士班,也差不了太多。在台灣,在上大學前離開學校有工作經驗者,往往被視為「不擅讀書」,甚至「曾經走偏」。只要能讀書,就一口氣從中學、大學,讀到研究所,這是正常現象。 現在,我們應該要好好探討,是否大學和研究所是否該珍惜有工作經驗的「業生」了。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業生」帶給教育現場什麼好處? 如果學生在上大學之前,能夠有些工作上的歷練,在產業中真實地走過一次、深刻觀察,他們可能更明瞭自己的特質、自己追求的事物,以及自己事業發展的方向。也因此,他選擇大學、科系,很可能會更精準;他也更能夠了解如何使用大學的時間與資源,精準地培養自己的能力。 如果學生在進某科系之前,在相關的職場工作過(即使是最不直接相關),都可能讓他對於要學什麼、為什麼學、學了如何應用,有更多的理解和想像。例如,一個年輕人若在量販店工作後再進大學,他可能會理解心理學在員工管理、促銷手法上的應用;他可能了解化學、化工、公衛領域的學科在食品製造管理上的用處;他也可以了解數學、資訊工具對於物流、倉儲等課題的運用。 在實際工作場域生活過的學生,也將構成教育環境的一環。他們在和沒有工作經驗的學生相處的過程中,也會把工作經驗以及隨之得來的洞見傳佈給他們。我訪問過在美國讀大學的學生,以及到歐洲交換的台灣學生,他們都提到上課的時候,因為有工作經驗的學生發言,上課更充實、見解更多元。 「業生」給學校帶來的效益,在碩士班就更加明顯,尤其是和明確實務相關的碩士班。曾經有受訪者告訴我,雖然她就讀的碩士班很少有工作經驗的人士,但是該學校的 MBA、EMBA班常常和碩士班學生混合上課。在上課時,往往是一般碩士班學生較用功(用較多時間)讀完英文為主的課本、講義、理論、案例,但有工作經驗的學長姊則提出他們在業界的思維與觀察,和一般碩士生互補。 「業生」有什麼妙用? 在大部分招收在職生的學校,都是為在職生成立「專班」在課程、互動、課外活動方面都分隔處理。當然,在職生和非在職生,有不同的特質和需求,但如果有合適良好的設計,在某個程度上,他們可能是彼此的資源。 首先,可以嘗試讓在職生和非在職生有一起上課的機會。在這樣的課程中,較年輕的非在職生,可能分享他們較年輕世代的觀點,在職生可以分享職場人和較年長人士的觀點──這些觀點,就文化學、市場理解、社會理解等角度來說,都是相同重要的,雙方的互相理解也是很有價值的。 在職生和非在職生,也可以嘗試一起進行課後討論、合作報告與作業。在這個過程中,也會發生許多觀點、能力、見解的交流與互補。例如,年輕學生較擅長電腦程式分析工具,在這部分可以教在職學生;而在職學生可以提供在職場情境的實際問題案例,可能提供分析資料(當然要思考外洩問題),可能提供更符合實際情境的觀察、應用、結論建議。 我採訪過一個教學案例,在這個學校的EMBA、在職專班和一班生碩士班的上課互動相當緊密,在暑假期間,就會安排媒合一般生到在職生、EMBA生的公司進行實習。因為這兩類學生彼此之間己有互相認識和接觸,合作的信任感容易建立。不但有更高的比例通過實習申請,而且在進入公司實習時,往往可以接觸更真實的案件、資料。這些在職生,往往可以成為非在職生(正式或不正式的)業界導師(mentor),在初進職場時提供幫助與建議。而在實習結束後,在職生學長姊,也可能提供比一般狀況下更詳細的回饋意見、或是更準確的評分,供學生和學校參考。 在工作之後,許多人有危機意識,學習意願更強烈。圖為一群業界年輕人在上班之餘聽課進修(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招生上,何不平等對待(甚至優待)「業生」 現在雖然一般大學沒有限定入學年齡,但是在一般狀況下,既然入學的優勢程度高度取決於大考成績,考試成績不能延後使用,而且考試成績又高度仰賴該年度的「用功程度」,這樣的升學招生模式,高度限縮了「業生」進入大學的可能性,也讓更多元的經驗、人才、視野進入校園成為困難。大部分學生被迫高中一畢業直接下大學,而且綁定特定科系主修,到大學畢業(甚至許多人是碩士畢業)前都少有接觸職場的機會。 在招生上,學校科系可以採用這些手段: 1、將學測成績檢定化,允許跨年使用。讓考試、申請、入學不必同一年。 2、學校科系在招生時可以考量,將工作經驗納入評比。如果有業界工作經驗,加重入學優勢。 3、如果科系的特質是格外合適有工作經驗的人就讀(例如管理),則可以定目標名額(可不足額錄取)優先給有工作經驗的學生。 至於許多領域的碩士班,當然可以透過評選機制,控制一定比例的學生有業界工作經驗。 透過這些方式,學校可以有效傳達一個訊息給家長和學生:不要一股腦地衝升學,了解社會、了解自己、對人生有想法,更加重要!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與業壯遊】「業師」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接下來該看重「業生」了
大學校園 善用免費工具,改變自然發生─《大學的藝術》18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建議大學校長們找時間旁聽校內課程,並且撰寫「學記」,為「品味教育」興起風氣,讓人才培育的品質有所提升(請參考:大學也寫「學記」,向餐飲業取經─《大學的藝術》17)。有些人可能還是疑惑:校長寫了學記,要印行在什麼刊物上給別人看?預算、人力哪裡來?要多少資源,才能讓校長一個人品味對群體造成顯著的影響? 校長們也可能為難:有各種行政、規範、法律的限制,校園中有各種分工和組織上的界限,大學之中更是有大量的山頭、派系,校長難以指揮,資源(就是預算,就是錢)少而且分散,根本什麼事都做不來啊??。曾經有國立大學副校長和我說起學校多難管──他甚至叫不動資深工友。 沒錯,這些限制和困局都存在。但是若眼前只有資源限制、運作僵化,都是因為只看到體制內。在體制內生活久了的人,會以為體制內就是世界的全部,錯了,大錯特錯。現在,體制外有大量的工具與機制,幫你發掘問題、組織群體、擴散想法、造成改變??。 所有大學校長在體制外最強大的資源,就是你本人的臉書帳號,學校官方的臉書帳號。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高舉旗幟:免費工具,不用嗎? 在2015年1月5日(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各校的粉絲頁有多少個讚?最近三篇文章,有幾個轉貼,幾個讚? 我們來做個比較吧,在同一個時間點,謝宇程個人專欄【學與業壯遊】的情況如何呢? 目前看來,謝宇程為他自己的小小事業打造的粉絲頁,按讚人數追上哈佛劍橋那是不用奢想,還遠比台政兩校少,但逼近清大。謝宇程小小的寫作事業,單透過【學與業壯遊】粉絲頁為管道,一次就可以觸及數千到數萬不等的人數。 沒有任何機構作靠山,沒有任何頭銜,還常常寫太嚴肅文章的謝宇程,觸及率是如此;我們可以想,如果各大學校長擅加經營各學校的官方粉絲頁,產生數十倍的效果,並不誇張。 在網路上,我們會點閱、按讚、分享那些我們認同的內容。但是各學校的粉絲頁貼出來的,都是活動訊息、得獎成果發表,這些訊息,校長們、教授們,系主任們都沒有想轉貼,為什麼要公關/行銷人員(臉書經營者)來貼這樣的訊息?到底有沒有任何的教育、經營、品牌策略在背後? 各大學的品牌價值早就存在,群眾早就準備好,和校友之間是很強的連結線,現在只缺一個向心力,一個吸引群眾內聚的原因。在我來看,校長提出改善人才培育的決心,找方向和共識,正是一個內聚的契機。 校長們可以試試看,把所寫的「學記」刊在學校官方帳號,你可以看看會不會引發關注、討論、轉載。如果你可以一定頻率地做這件事(每星期一次、兩星期一次),不出半年,會有不少學生,教授,校友注意到,你在做一件不一樣的事,你真的在關心人才培育的品質。 然後,你可以開始慢慢收網,仍然,用免費的方式。 自願聚集:把雪球滾下山坡 當校長已經讓一些人注意到你真的有意願關心長期、實質的改善,這時候可以發出這樣的一則貼文:「校長計畫辦個聚會,討論學校過去教育的得失,以及未來的方向,歡迎大家報名,無論教授、學生、校友、關心這所學校的人都歡迎填表,我們會選擇合適的人再通知邀請。」在報名表格中,可以讓有意願參與的人填入真實身分,並且填寫他的初步想法。從這些資訊,你可以知道誰該邀請參加。 在聚會中聚焦討論兩件事情就好:一、你對學校培養人才的成果,有什麼經驗及想法?二、對於未來培養人才的方式,有什麼建言或計畫?這樣的活動,不用豪華,不妨簡易,連餐錢都可以讓參與者自付。校長當主持人,控制時間,偶爾稍微拉出時間討論。 校長不必急著作出決議,不必急著實現或行動,甚至不必否定其中不合實際的想法。你只要公開會議的記錄,再拋一些問題,它會繼續在臉書上傳遞和發酵。繼續有人提出意見,甚至正反交鋒。你繼續邀人參與會談,一個月一次,或一季一次,會有愈來愈多人想參加,於是更可以篩選,讓更適合的人參加。 漸漸地,有些事自然會發生──有人自願要去把某些事做好,有些人會去聯繫可以把事情做好的人,或是一起想出能把事情做好的方法。聚會後勢必將衍生許多結合資源、擬定計畫、開啟行動的會議。 當有夠多的人想參加會議,校長可以開放讓熱心的系主任、院長,召開類似的討論聚會。不必強迫,不必命令,會有人自願,校長該做的,就是偶爾到場致意支持──校長本人就是重要的資源。 不可能每一個人都響應號召,也許大多數人都不會。但是只要少部分願意行動的人,就足以創造改變,改變風氣,改變對談的方式,改變彼此的關係,最後終會改變行動和制度。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改變,總是這樣發生的 不會一朝一夕就出現改變,但這樣做,我相信兩年左右會開始看到效果,會有愈來愈多的人基於自願,基於追求更好的願望,有所改變,和發起計畫。校長不用到處奮戰,但要讓更多人開始為自己奮戰,校長要做的是支持他們。 我相信這件事,是因為那是我過去三年的體會。我就是靠寫出我的想法,傳播我認為值得更多人知道的知識和經歷,得到許多的支持,無論是友誼、尊重、訪問機會、合作機會,許多人看到我做的事,有所認同,都主動積極的幫助我。 預算、獎懲、制度??當然有它們的力量,但這不是讓事情發生的唯一方式。許多人都在等待一個機會,做些事情讓自己、讓群體更好,他們已經等很久了,只欠有人給他們機會發聲、讓他們彼此支持協作,事情就會發生。 永遠不要以為一小群執著的人不可能帶來改變,所有的改變總是這麼發生的。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與業壯遊】被困在制度和流程裡?是因為忘了免錢而強大的工具?──《大學的藝術》之十八
大學校園 大學也寫「學記」,向餐飲業取經─《大學的藝術》17
在過去的許多文章中,我從各種角度提出大學應該如何改善教學方法,把「人才培育品質」放在第一順位。我能想像大學經營者們要大吐苦水──我們何嘗不想好好經營人才培育?但大學的人事制度就是僵化,既缺少資源作為誘因,也缺少權限可以指揮引導,身為校長,也沒什麼方法可以影響一線的教學實務啊! 其實,這個世界並不是一定要體制提供的資源和權力才能做事。體制之外大有門道可以造成改變;甚至,有許多極為重要的事,就是要透過體制外的影響,才可能長久深遠。而在這方面,也許台灣的餐飲事業可以給教育體系一些啟發。 某備受好評的巧克力專賣店(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校長本人親臨教育發生的現場 我看過不少成功餐廳、旅館的經營故事。這件故事,常有些共通之處。創辦人、CEO、高階主管??會常常到一線實地觀察、品嘗餐點、和顧客交談、甚至親自執行服務。 其實這樣的做法不僅出現在餐飲業。有些成功的製造業 CEO,也有計畫地常常造訪生產廠房,和產線人員和領班聊聊生產狀況、親身試用產品。基於這個道理,三花棉襪老闆的廣告就是親自雙腳入鏡:「我這樣試穿襪子已經45年了。」祖克伯格也總是用臉書訊息/電話和同事與親友溝通。 但我很好奇,有多少校長本人,經常性地訪視學校之中教育正在發生的地方?一個月10次?五次?一次都好,有多少人做到? 校長們也許可以參考餐旅業的思維:有時候前往「旁聽」課程,親臨現場,親自看,親自感受。看老師怎麼上課,看學生上課的表情,下課的時候和老師及學生聊聊,甚至互加臉書。如此,校長會有更多管道直接了解學生的感受、老師需要什麼樣的支持、師生對學校經營的看法。 當然,校長們不需要課堂的知識,不必費全部心力聽懂課程,所以校長們完全可以用八成的大腦思考:這些年輕人該如何成為人才?我們可以為他們做什麼?這樣的課程對他們有益嗎?什麼樣的課程對他們有益?企業老闆常可以在生產、服務現場發現最多改善的靈感(而不是在商業報告書上),同樣的道理也許在校長身上也適用。 校長們不必像是捉姦一樣「出其不意」地在教室現身。初期,可以從特別優秀,聲名良好,廣受讚譽的老師開始,而且可在兩天前和這位老師聯繫,讓他有心理準備。長此以往,這會成為一個榮譽傳統。如果校園中產生一個想法:如果教學品質好,校長有可能到課程中旁聽;這對同學們、對老師們,有什麼影響,聰明的你猜得到。 校長旁聽的選項,不僅只有一般課堂,學校用以提供教育的一切場合(在公司看來,就是各種商品;在工程上看來,就是各種工具),例如實驗課、外請演講、學生發表??。校長也可以開放接受邀請,當老師/學生們覺得教學與學習成果值得和校長分享,可以邀校長參加。 校長參與了教育發生的現場,然後呢? 撰寫「學記」,品味鑑賞的風氣進入教育 近幾年,興起一種全民創作、雅俗共賞,具實用價值也具藝術價值的一種文體:食記。年輕人上館子吃飯,餐點上桌先拍照,上傳臉書後對當天吃飯的感受加三五句點評,即形成一篇最簡單的食記。 有些人以美食部落客自居,他可能打從進餐廳的那一刻就開始觀察,服務、裝潢、氣氛??一一入眼記在心中。上菜時每一道都拍照,對食材品質、烹調手法、擺盤美感細細觀察,甚至當場筆記。回家後寫成文章上網路,一面是對餐廳廚師努力的回饋與禮讚,同時也是促成餐飲業的淘選進步。其他讀者會因為讀到食記,去優質餐廳朝聖,會避掉地雷餐廳──後者當然也就看到自身缺點,被逼著要改善。 再進一步,美食作家,例如舒國治、韓良露、莊祖宜,或是更早年的梁實秋,甚至不只談飲食,把歷史、美學、生活哲理、文化觀察、社會關係、經濟產業深思??帶入文中,談食物對人的影響,談人需要什麼樣的食物,更談食物與社會的交互關係。 舒國治的食記,不但出書,還被某店家專門設檯放在門口。(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談到食記在台灣已經形成多麼深厚的風氣,就不得不覺得感慨。教育的重要性,有沒有比飲食低這麼多?對學習的記載、品味、分析、論述,卻一點也沒有形成風氣。 我建議就從校長們開始吧,當你參與旁聽課程,就記錄你觀察到的細節:選什麼課本,用什麼教學輔助、授課策略如何、學生的反應如何──多少人專心聽,多少人有反應,多少人是在滑手機、睡覺、放空??下課後,可以詢問一下老師的整體課程大綱和授課思維。 用些時間寫篇「學記」,最好圖文並茂,一開始在策略上可以偏向隱惡揚善──不是把黑的說成白的,而是儘量說白的,哪裡沒提到,明眼人也看得出來原因。至少,三明治批評法:肯定/建議/肯定,大部分人都可以接受。最好在刊出學記之前,可以和授課老師,甚至該系系主任打聲招呼,讓他們加入補充意見與資訊,稍微修飾之後,再行公布。 當校長開始定期寫「學記」並公布在學校粉絲頁,長此以往,學生也會慢慢開始響應──無論是為了感謝認真的老師,還是為了抗議不認真的老師──就像寫食記的心情一樣。 孕育美食始於品味,教育亦同 產業各自不同,但要追求卓越,常有可相互借鏡之處。廚師和餐廳經理最好要常常站到消費者、使用者的地位去感受經驗自己的服務、商品,才會找到改進方針。他們甚至常去其他的餐廳,嘗嘗別人的食物,別人怎麼待客,相互切磋比較之下才能提升。教育也相同。 在台灣,我們把用餐視為賞心樂事,離鄉遊子思念家鄉食物,外國人來台灣也以飲食為主軸之一。在餐飲烹飪這一方面,台灣說自己超英趕美,並不是謊言瞎話。但其實,餐飲美食並沒有政府強力扶持,沒有中央部會投入資金。它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就是我們在乎,記錄,討論,推薦,比較、挑剔所造成的結果。 我們有用相同的規格和心情,從我們自己,重視教育的本身嗎,或者我們只重視文憑(似乎和不在乎食物只在乎發票一樣荒唐)?如果很少人認真地品味教育,像品味咖啡、蛋糕、壽司一樣,可能從校長開始做嗎?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與業壯遊】跳脫行政的僵化和枷鎖,大學突圍可以和餐飲事業學什麼?── 《大學的藝術》之十七
大學校園 大學想國際化、有特色?更關鍵的是…─《大學的藝術》16
也許是因為在想想論壇寫了十餘篇「大學的藝術」系列,以及另十餘篇分析台、英、美大學經營的文章,最近有個機會,一個高教研討會議找我聊一個問題:到底台灣如何營造出具有「國際特色」的大學?在討論完之後,我想藉由幾篇文章,記錄一下我給他們的建議。這是第一篇。 首先,讓我們來拆解審視這個問題本身。「國際特色」不是一個合適的目標。就像在航海的時候,若你設定某朵雲作為航行目標,你一定迷航。航海時要以港口邊的燈塔、天上的北極星為定位,才能精確航行。而大學,該以什麼為目標定位? 先回到這些教授一開始提出問題的初衷吧。我們認為自己的大學不夠國際化、缺乏國際知名度、在國際上缺乏分量與吸引力感到焦慮,是嗎?在世界上,我們說不出台灣的各大學有什麼值得重視、不應忽視、讓人驚嘆的特色,對嗎?如果這樣,背後深層的原因是什麼?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國人都不買帳,奢談國際吸引力 先談國際的吸引力吧。其實這件事也沒這麼玄,台灣的大學沒有國際吸引力,既不需要什麼了不起的調查才能發現,原因大概也不假外求。因為,台灣人都不想讀台灣的大學。 我在國中時曾經對一個女生很有好感,一直記掛到高中,股起勇氣寫信聯繫她,她媽媽回的信,說她為了要出國讀大學,已經去美國讀高中了。我的堂妹為了去美國讀大學,考上北一女沒多久就去美國讀書。 最近我去朋友家作客,我的好朋友孩子剛滿一歲,他們夫妻就已經在談,是國中把孩子送出國,或是高中,或是小學,總之大學一定要在歐美讀。這麼做,就註定了我在台灣少了一個好友,他們一家分隔世界兩端。我做過極為粗淺極不完整的調查,台灣的大企業家、政治領袖,高比例地送兒女出國讀大學。 台灣優渥的家庭,最有資源、能動性最高的家庭,不想讀台灣的大學,憑什麼號召別的國家年輕人來讀? 而那些真的在台灣讀過大學的人,又是什麼樣的觀感?我談問過兩個來台灣讀大學的外國學生,無論是他們,或是他們認識的外國學生,都有大量的不滿失望,而且絕不推薦自己家鄉的年輕人來台灣讀書。我自己在台灣讀大學,他們所說的,我都經歷過,我都理解。我花了高中三年大量的努力考進台灣第一志願的大學,我後來真的覺得是被詐騙了,而且還不能找消基會申訴。 在我看來,沒有國際不國際的問題,只有品質的問題。做好品質,近者悅,遠者來,大量台灣人不必因為教育問題家破人散,國際學生也會「吃好道相報」。 特色只是副產品,別當成目標 再談談特色吧。我們為什麼要追求特色,要追求什麼樣的特色,以及怎麼樣能追求到有意義的特色? 首先,無謂的特色是沒有意義的。全世界70億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沒錯,但不是每個人在世界上都有相同的貢獻、影響力、知名度??。每個公司出產的、不同規格型號的手機也都不太一樣,也都有其特色,但只有哀鳳賣的最貴,沒別的原因,就是大家最肯定它的品質。特色沒什麼意義,品質才有意義。 要求最好的品質,你就迫使自己定義目標。一個大學,顯然不會同時是最好的體育大學、藝術大學、管理大學、法律大學、科技大學、文社大學;不可能同時成為培育政治精英、企業精英、學術精英、創業精英的學校。 誠實地追求在某方面有優秀品質,必然要問:追求在哪方面最好的品質?然後會問,現在這個學校的區位、資源、秉賦??足以在什麼方面成為品質最好的學校?要在任何的各別領域,成為最優質的教育機構,絕對都需要資源、時間、師資、教學方法、校友貯量…多方面的、長期的累積。 而當你追求做到最好的品質,特色將是必然產生的副產品。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欠缺的是一個承諾 如果一個歌手,他想的是出名,想的是賺錢,想的是有很多愛慕者,他大概不會成為偉大的歌手。一個歌手,就是要想著唱出最好的歌,他除了要鍛練最好的唱歌技巧,他還要想思考唱什麼樣的歌,走什麼路線曲風可以表現得最好,一路走下去地追求最高品質的音樂與演出,他才有可能成為世界級、標誌性的歌手。 同樣的道理,當大學想的是國際知名度,為追求特色而追求特色的時候,我會說,這個思路只走往死巷。如果這個學校,和世界、和社會大聲說出一個承諾,看著每一個入學新生的眼睛說出一個承諾:「我們會盡一切所能,讓你成為某一方面了不起的人才。」並且用手上的客觀資源,找到最好的方法,全力達成承諾,國際認可的特色就會一點一滴建立。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與業壯遊】擔憂不夠國際化、不夠有特色?大學也許該想更關鍵的問題──《大學的藝術》之十六
大學校園 教學打混沒關係,認真上課是傻子?─《大學的藝術》15
有一段時間,我常訪談大學生對學校課程的觀感看法,而且幾乎都是台灣最知名最受肯定的國立大學。猜結果如何?結果是,幾乎所有受訪者都認為,授課品質不如期待的課程佔多數。整體而言,讓學生覺得有認真盡力在上課的老師、修完除了學分之外還有長期收穫的課,比例相當低。 而這些同學們,對於學校老師上課的抱怨,倒是一籮筐。以下列舉幾個案例: 一、課程內容設計粗糙。某個學生修課的情況是這樣的:「我修過一門與歐盟相關的課程,整個學期就是每週聽不同的外國人演講,講題沒有系統性,也沒有任何配套的學習資源,同學常常聽得不知所云,導致學習興趣低落。作業就是分組輪流寫演講逐字稿,學生真的很難學到東西。」 二、用課堂宣揚宗教信仰。大致上,學生喜歡老師偶爾分享自己的人生經驗、洞見智慧,但卻也有個限度。某個學生提過:「大一時修一位老教授的課,由於老師是虔誠的教徒,上課時會說類似傳教的內容,對沒有相同信仰的同學來說滿難以接受的,有些浪費時間。」 三、幾乎不花時間備課和設計課程。在大學,有一部分老師,每年上同一門課,教同樣的內容,用幾乎一樣的考題,他們不進步,也不企圖讓教材與時俱進。另有一部分老師,多年教學與演講,可能累積不少素材和投影片,每次講課,就隨機點開投影片漫談,或是拿最近的演講充數。 仔細一想,這實在是很驚人的事:這些水準不良的課程,為何沒人管?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老師開廢課,沒關係嗎? 想像一下,你去一間具有全國知名度的餐廳,叫五道菜只有一道好吃,有三道平淡,一道讓人想吐,你會不會很驚奇?再想像一下,你去一間具有全國知名度的旅館,每五個員工之中,只有一個在認真待客,有三個在打混,有一個對顧客視而不見,你應該會暴跳如雷吧?但是,這樣的情況,卻可能發生在國立頂尖大學之中,日復一日。而且日復一日,懶惰耍廢的教授沒受到警惕,勤勞認真的教授被當愚蠢,整體教學品質會不斷往劣質方向滑落。 原因也許很多,其中之一也許是憲法中的「講學自由」:不應該管制學者在課程上傳授什麼樣的學術見解。我全力支持「講學自由」原則。但是我卻不能支持「課教得爛沒關係」。 以我最近接觸較多的英國教育制度為例,這些學校不但是追尋知識、真理、學術的殿堂,而且也是管理方法周延的機構,有多層次的機制促使教學品質不斷提升,並且防杜教師之間出現「教學打混沒關係,認真上課是傻子」的心態。 英國制度下的數層把關 【一、教學發展會議】:英國學校通常是以學程(而非科系)作為招生單位,每個學程由一個主任(director)為它的招生、教學品質、學生滿意度…負責。學程主任會透過課程發展會議,蒐集重要的外界意見,並且溝通所有參與授課的老師,直接決定一個學程的重要規劃,例如課表、學分、課程教師。 在教學發展會議之中,學程主任要依世界大環境走勢,學術發展方向、學校定位、學生需求等多方因素,決定整個學程的核心內涵與教學重點。在每次的會議中,都會檢視必修課的設計、彼此的承接關係。每學期教師的授課計畫,也在教學發展會議之中提出討論,從課本、課程大綱、作業、考題…都要接受質問,其他教師也可以提出建議。 【二、課程團隊教學制】:在英國大學,多數課程,尤其是重要課程都不是由一個老師單獨授課,而是由一個課程主任,邀集數位教師組成團隊一起授課,每個教師只教自己最擅長的部分。因為組成團隊,先後對同一批學生授課,所以同一個教學團隊的教授之間,彼此的授課品質、講課成效、學生滿意度、教學內容的認真程度,完全一目瞭然。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沒有一個老師可以打混、膽敢懈怠。 【三、學期末師生座談】:多數英國大學在每個學期末,會做某種形式的檢視、回顧、意見交流,以期發現改進空間,未來彼此都繼續改善。至少有兩個形式。 第一個形式,是以每個學生為個案,討論教學方法的得失。教師們在學期末開會,將學生一個一個提出來討論──關於各授課教師對這個學生的觀察,這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老師們是否針對這個學生的特殊情況提供合適的教學協助。 第二個形式,是學生與老師群聚一堂,學生提出他們的問題,讓教授說明與解釋,同時溝通不滿意之處、對日後授課的改進建議。也許有教授會擔心,這樣的情況一定會變成清算鬥爭大會吧?不一定。我的受訪者表示,他本來反對某些授課規劃,但是在教師解說之後,他變成認同支持了。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美國憲法,這一部人類的經典文獻中指出,凡有權力,都要制衡(check and balance),否則,人非天使,一定墮落──或者濫權,或者散漫。在大學之中,教授的權力,由誰來制衡,用什麼樣的方式制衡,不會壓抑了言論及求知的自由,同時達到教學水準提升?只要用心規劃設計及執行,絕非達不到。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與業壯遊】教學打混沒關係,認真上課是傻子?──《大學的藝術》之十五
高中校園 2017亞洲物奧獲2金,亞洲第3
由左至右:陳允中、白奇剛、張晏祥、王少群、鍾尚軒、陳宣叡、陳昶瀚、謝豐仰。 我國高中生參加2017年第18屆亞洲物理奧林匹亞競賽傳回捷報,在23個國家(地區)、166名參賽學生中,共獲得2金、1銀、5銅,團體成績以金牌數計算,我國僅次於中國及地主國俄羅斯(中國8金、俄羅斯4金、臺灣2金、印度、越南、泰國及印尼1金),成績表現優異。 2金1銀5銅為國爭光 我國代表隊是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組成輔導團隊負責培訓,國內選拔過程分為初選、複選、決選及賽前集訓4階段。8名學生代表經過複選及決選等過程,在全國131所學校共計1,964名的參加學生中脫穎而出,代表國家參賽。其中,臺中一中的陳允中和王少群紛紛奪得金牌,個人排名分別為10和14名,表現亮眼。 代表我國參賽的8名高中學生獲獎情形表 亞洲物奧難度高 「亞洲物理奧林匹亞競賽」首屆為印尼所舉辦,目的在增加亞洲地區各國物理教育經驗的交流,並促進青年之間友誼的成長。競賽分兩天進行,一天為理論競試,另一天為實驗競試。其中理論試題含三道題,總分30分,競試時間全程為五小時。而實驗試題含一至二道題,總分20分,競試時間也是五小時。試題難度高,考驗學生臨場反應。 教育部為獎勵學生的優異表現,訂有「參加國際數理學科奧林匹亞競賽及國際科學展覽成績優良學生升學優待辦法」,獲得本項競賽獲得金、銀、銅牌獎者,可保送大學院校各本學系或推薦入大學院校各學系。獲得榮譽獎者,可推薦入大學院校各本學系。另於亞洲賽獲金牌與銀牌者,分別可獲得教育部頒發的新臺幣10萬元與5萬元獎學金。 我國平均排名前三 我國自2000年起參加亞洲物理奧林匹亞競賽,歷年均獲佳績,參賽至今總計榮獲59金、41銀、38銅及14面榮譽獎,參賽18年以來我國國際平均排名為前3名,並曾在2001年、2003年與2010年的競賽中榮獲國際排名第1的成績。 我國參加亞洲物理奧林匹亞競賽歷年獲獎情形表
大學校園 職場模擬,是大學教實務的好辦法─《大學的藝術》14
看兩個人寫電子郵件對罵,這竟然是上課的重點? 好幾年以前,我參訪一間上海的商學院,那所商學院和美國名校合作,安排美國教授去上海開短期課程。既然到了,商學院就安排我旁聽一堂課程──教材不是課本,而是幾封電子郵件!雖然我是商學院畢業的,坦白說那堂課我聽得霧煞煞。 多年後的今天,我終於明白那次的課程其實是一個「情境題」,而且是歐美和實務有關的課程,都會使用到的題型、授課方法,效果相當好,但在國內仍然少有教授使用。 沒有真槍實彈,也要打打漆彈 那時候在上海那堂「跨國企業管理」課程看到的情境題,大略是這樣子的:一個跨國公司,印度主管和日本主管寫電子郵件討論重要的商務事項。結果,雙方從一開始的客氣有禮,後來口吻逐漸冷漠和防衛,結果後來劍拔弩張,最後合作交涉的事項不成,甚至還惡言相向。 這人寫的數封非常擬真的電子郵件攤在眼前,教授開始帶領同學討論: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雙方為什麼動怒?如果你是其中一方,看懂來龍去脈後,你會怎麼寫一封電子郵件解釋和化解?如果你是雙方主管,你又會怎麼和雙方說明與化解衝突? 坦白說,我一直認為自己英文很好,那幾封英文信,每個字也都看懂了。但是卻真的回答不出來教授的提問。在場的同學,似乎多半也沒看得很懂。 於是教授開始提問,邀請同學發言。隨著同學的發言,教授把線索一一整理在白板上,學生們把看到的片鱗半爪漸漸拼湊起來:原來是日本主管覺得不必說清楚的事情,讓印度主管誤會了;印度主管想問清楚的事,日本主管覺得被冒犯;此外,雙方對彼此的權力關係、追求的目標並不相同,但是並沒有明言澄清。 其實,我當時沒有很理解這堂課的運作邏輯。過了幾年回想起來,我發現那堂課就是一個基於現實情境的討論,而且我會給那堂課很高的評價。 這樣的情境,是真實企業中有可能發生的,甚至也許是經常發生的。如果在真實的企業中工作,你每天可能都要努力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或是在發生了之後有效處理。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教商管之前,先來演齣戲吧 情境題也很適合和理論教學混合運用,或是至少在考試、作業中使用。有一個教國際貿易課程的年輕老師,就曾經給我看他的考試題目。他的考題不是隨隨便便的名詞解釋、理論演算。 先省略細節,他的考題大致是模擬一個德國公司的老闆和部屬在討論貨品買賣的實際問題:我們的貨物賣到日本,因為兩國的貿易協定,會有多少稅率,該如何訂價,是否和當地貨品相比下有競爭力?如果獲利,和經銷商又如何拆帳?如果是賣到法國、義大利??會有什麼不同?為什麼這些國家設定不同的貿易規則? 答完這張考卷,根本像是在開貿易公司了! 我另聽過一個在Warwick大學讀商學碩士的朋友說,教授會利用「職場劇場」(work play)形式作為教學、測驗的方法。這個方法是,教授會和學生鋪陳某件個案的大致背景,例如兩個公司在談判是否合作進軍印度市場,如果合作,雙方權利義務又各是如何。接著,由同學扮演兩個公司的負責主管、專案經理、財務分析師等上場進行談判。當然,他們都是有做功課的。 這個「職場劇場」像是個遊戲,同時也是教學,也是測驗。因為教授會邀請在業界人士來評分與指導,他們會基於對業界的經驗與理解,分析雙方行動與判斷的合理性、效果,並且給學生在各角色上行動的建議:包括談判時應該多強硬、下屬在談判場合應該如何協助主管??。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教授們,別再宅在研究室了! 無論是實境教學、實例測驗、職場劇場??其實都可以運用在各種和「實務場域」有關的科系教學之中。例如社工、商業、警察、各種教育系(特教、幼教)??。其實在美國法學院行之有年的「模仿法庭」,也是相似的思維下的產物。 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多種層次的好處: 一、幫學生做好面對產業環境的預備,了解在職場上可能遇到的各層面挑戰。 二、幫學生了解產業中的多種角色,以及之間的權力責任關係,以及可能的互動形式 三、確認實務性質的課程教學,確實和實務場域的需求接軌。 這樣的教學其實並不容易,很考驗教授多方面的知識與能力:對實務的理解,在實務界的人脈、引導討論的技巧、創作靈活的考題??。要這樣教課,是不可能按照教科書(及附送的光碟片),也不可能每天窩在研究室當不過問世事的宅教授,就把課堂打發掉。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與業壯遊】演戲和閱讀郵件,其實是大學教實務的好辦法──《大學的藝術》之十四
大學校園 考大學:舞蹈科系學什麼?(系列二)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的夫人曾馨儀曾向媒體透露,她當舞者時單月收入最高近50萬元,打破學舞沒錢賺的刻版印象。現在台灣學舞的出路比起過去已經寬廣得多,只要願意努力付出並有熱情,跳舞就是一個實際的夢。而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舞蹈系主任曾照薰指出,舞蹈系練習時間很長也很辛苦,有志舞蹈系的同學除了要有基本的舞蹈底子,更重要的是熱誠、健康的身心靈,並且願意一步一腳印付出,有堅持下去的毅力。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舞蹈學系創設已近半世紀,長久以來以培養有國際觀的舞蹈藝術專業人才為目標,包括培育專業表演人才、舞蹈編創與行政人才,以及舞蹈教育人才。近年更積極落實舞蹈藝術生活化,推動藝術下鄉、推廣舞蹈社會教育的使命,並強調學生的跨領域學習,引導學生因應多元化的社會發展以及國際化的趨勢。 因應職涯的課程設計 在學習內容方面,學生將修習舞蹈與音樂、舞蹈解剖學、運動傷害、各類型舞蹈技巧訓練(包括中國舞蹈、芭蕾、現代舞、世界舞等)、舞蹈即興、劇場藝術、劇場實務、演出實習、名作實習、舞臺藝術、表演技巧、舞蹈創作、舞蹈音樂製作、舞蹈動力學、舞蹈欣賞、服裝設計與製作、畢業製作…等等,以強化舞蹈專業與多元應用能力。 此外,舞蹈系的專、兼任教師在各類課程小組的精心規劃下,也依教師的專長給予學生系列性專業技術課程訓練,加深學生中國舞蹈、芭蕾、現代舞蹈等專業知識理論,同時著重舞蹈創作能力的開發,讓每位學生展現專業性舞蹈表演技巧能力。臺藝大舞蹈系學生的特色,就是擁有三大舞蹈技巧的能力。 為了因應學生不同的興趣與職涯規畫,臺藝大分別對專業舞者、舞蹈編導、舞蹈(表演藝術)行政,以及舞蹈(表演藝術)教師這四大領域,提出職涯課程表與建議課程,幫助學生聚焦學習方向。而在藝術大學就讀最棒的是可以結合其他科系的資源,例如與戲劇系、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合作演出,與工藝設計學系合作道具設計,讓自己更懂得與其他藝術領域合作溝通的能力。 舞林高手靠練功 為了強化學生的實務能力,臺藝大學生從大一到大三每年各班都會舉辦「班展」,由舞蹈系學生自發性策畫與演出,規模雖然較小,但整體流程都和畢業舞展相同,讓學生藉由更多的實務演練,吸收策畫、編導與演出的養份。此外,臺藝大舞蹈系也首創校慶創意舞劇的示範隊伍,由大三學生指導學弟妹演出,除了讓學生們教學相長,也有傳承的意味。 而在學校表現優異的學生,有機會被選入臺藝大的【大觀舞集】,與優秀校友一起受邀到世界各地演出;【大觀舞集】近年來協助僑委會到海外進行《臺灣傳統週》巡迴演出,透過舞蹈讓國外領會文化之美。 (圖取自官網) 舞蹈講究群性 舞蹈系練習的時間很長也很辛苦,舞臺上一個美麗的轉身,往往是腳底磨破了無數的水泡的成果,因此有志舞蹈系的同學除了要有基本的舞蹈底子,更重要的是熱誠、健康的身心靈,並且願意一步一腳印付出,有堅持下去的毅力。還有,同學不能太玻璃心,在學習過程要有雅量接受指導。另外,舞蹈是團體演出,講究群性,因此與他人的溝通合作也很關鍵。 今日舞蹈系的學生畢業出路相較過往已經寬廣得多,只要願意努力,舞蹈系畢業生絕對是各個舞蹈班、社區社團、國內外舞團競相爭取的人才。 畢業進路舞遠弗屆 舞蹈系學生的藝術生涯進路,在舞蹈教師方面可擔任各級學校、社區、機關、才藝班舞蹈老師、各級學校表演藝術老師、肢體開發及美儀老師等。臺藝大設有師資培育中心,開設中等教育與國小教育學程,目前九年一貫教育已經納入了表演藝術,表演藝術老師的職缺開始增加,許多高中、國中、國小也設有舞蹈班,提供學生另一職涯選項,未來就業之路更寬廣。 對於有志投身舞蹈專業演出的同學,畢業後也可加入藝術表演團體,例如從事舞蹈設計、編導、國內外團體專業舞者、表演藝術相關政企畫執行、才藝班行政等。另外,舞蹈治療相關領域、造型彩妝設計、表演服務與道具製作等多元領域,也都是學生的就業選擇。除了就業,畢業生也可繼續進修或是參加公職考試。 ★★舞蹈相關科系都在這(遊憩與運動學群)
大學校園 學校考試和真實的人生考驗正好相反!怎麼辦?
身為一個過去非常善於考試的學生,我曾經以自己準備考試的能力為傲。在離開學校環境之後,我愈來愈明白當時的分數,是一種多嚴重的誤導。 一般學校的考試有諸般好處,除了一項之外:無法考出面對真實人生考驗的能力。而且,愈習慣用考試的模式思考,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時,其實愈是容易忽略重要的因子,愈容易錯估面對人生考驗的努力模式。用考試為唯一評價人、挑選人的方式,也充滿了偏誤。 真實人生考驗絕非限於幾個小時 一般的考試,每一科目通常一兩小時,考10科,也才兩個整天。 真實人生中的考驗哪是這樣。像我現在當個專欄作家,每個星期每篇專欄都是考驗;其他寫書的作家、專案經理,每一次考驗都是延伸數個月。對科學研究者而言,每個研究案會是為期數年的考驗;對父母而言,養育孩子是長達十幾年的考驗。 要會面對真實人生的考驗,不但要耐力,還要懂得適度放鬆與配力。 台灣到今日還習積一切用考試來決定。(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真實人生考驗沒有考試範圍 一般學校考試必分科目、必定範圍。在國文科第二次段考之中,絕不會考你數學,也不會考第三次段考的範圍。 真實人生可不是這樣。每一個重大考驗都是跨領域的,一個醫療事件中有法律,一個工程案件中有財務;每一個重大考驗都是考一切,沒有什麼落在「測驗範圍」之外,所以不必拿來用,或是不可以拿來用。 真實人生考驗不只靠知識與智能 在一般的考試中,考生得靠自己記得多少知識、熟悉多少分析方法,以及腦袋運轉的速度來拼成績──除了這些,其他的個人特質都派不上用場。有人說這叫公平,但其實也是一種扭曲。 在真實人生中的考驗,也比外貌,也比家世,也比聲音好聽,也比儀表姿態;更別說人際關係、人格特質、口才溝通。這些都真實地影響了一個人是否有能力在真實的考驗中得到優異的結果。把這些都考量進來,才鏡像地投射了人生實貌。 真實人生考驗絕非獨立面對 一般考試總是一人一張試卷,各寫各的答案,若是互相幫助,有個邪惡的名稱,叫做「作弊」。 但是在人生的考驗之中,一個人埋頭做自己的事不理會別人,不但是一種惡習,而且必然失敗。在工作環境中,今天你幫我一把,明天我還你一手,這是常態。大部分時候,不同才能與強項的人是否能緊密合作,是決勝的重點。 講故事的能力,在考試上是很難測驗和展現的(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真實人生考驗沒有公認正確答案 在考試中通常有正確答案,即使不是一個數字、一個專有名詞,往往也有標準的答題內容、正確的推理過程。 在真實人生中,所有重要的事都沒有正確答案:例如明天的股價會不會上漲,中東的亂局何時停止…。而對於沒有正確答案的事情,提出一個有說服力的答案,正是價值所在。而理解不同群體間、不同版本的正確答案,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畢業製作 口試,可以是大學的重要評分方式 要測驗小學生是否學好算數和語文,也許一張考卷可以達到目標。但是對於大學生,要測驗能力,或是要評估他的整體程度,考試就顯然不夠了。 某些設計科系會有「畢業製作」這個項目,這樣的評價與測驗方式,值得推廣到更多科系。畢業製作不見得是論文,可以是個小說,可以是個劇本,可以是個創業,可以是件工業設計品。 總之,這項畢業製作可以用四年累積準備,而非熬幾個夜的成果。 畢業製作應該要可以用上四年在各種科目(甚至課外)學習的成果。 畢業製作應該要訓練學生運用各種技能的方法,以及運用同儕的力量──當然,和真實世界一樣,借用他人力量時,要明確地說清楚,否則應該要遭到厭惡。 畢業製作應該要能展現學生特殊的見解、看法、創造力。 如果問:如果學生是花錢請別人作的,怎麼辦?老師的功用就上場了。老師應該要在大學四年之間定期聽取學生對於畢業製作的規劃和進度,到了完成時,也應該有口試,測驗學生是否真的知道一切重要的流程與細節。如果學生沒有真的動手,而老師無法發現,那就是老師的問題了。 如果我們希望學生更精確地學到面對人生的能力,減少考試,使用長期的畢業製作吧。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與業壯遊】其實學校考試和真實的人生考驗正好相反!怎麼辦?
大學校園 【產學合作】四科大協力培育鋼鐵人才
科大學生於鋼鐵公司實習情形 為強化技專校院與產業的密切連結,教育部透過6所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帶領未來的職場新鮮人參訪鋼鐵產業、辦理相關論壇,協助鋼鐵產業進行改造與形象行銷,提升國人對基礎產業的重視。 鋼鐵產業全國就業人口超過4萬人,然而因產業發展與社會環境的變遷,致使過往的產業榮景不再,更面臨人才缺乏與技術轉型升級的困境與衝擊。為協助鋼鐵公會培育人才,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已啟動多項的產學合作措施,透過技專校院研發能量,與產業合作開發關鍵技術與人才培育,從技術升級、人才培育與產業行銷等多方面進行協助,以實際行動與作為支持鋼鐵產業的永續發展。 產學合作1:高應大&中鋼 教育部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與中國鋼鐵公司合作成立「鍛造輥軋工程研究中心」,並爭取經濟部及科技部專案經費補助,協助導入尖端的智慧製造科技,將學校的金屬加工技術及專業人才導入用鋼產業的下游,協助用鋼產業開發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技術與產品。同時為協助鋼鐵產業營運發展所需的多樣化人才需求,高雄應用科大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協助南部鋼鐵大廠商辦理大型徵才召募活動與就業博覽會,經由大學端與求職市場端共召募了214名人才,投入鋼鐵產業。 產學合作2:高苑科鋼鐵產學攜手專班 高苑科技大學與6家南部大型企業,共同開辦鋼鐵產學攜手專班,期能結合學校課程的傳授與企業實習的雙重訓練方式,以培育學生的專業知識、實作能力與產業認同感,成為新一代的產業接班人才。 產學合作3:雲科大&中鋼 雲林科技大學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則與中鋼合作成立「手工具產業研發聯盟」,結合並運用學校各科系能量,從手工具的產品設計、技術改良到產品行銷提供「一條龍」的服務,以帶動臺灣手工具產業技術升級及手工具效能創新,藉此提升手工具產業國際競爭力與品牌形象。 產學合作4:高第一&中鋼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區域產學合作中心也與中國鋼鐵結構股份有限公司簽訂策略聯盟,由學校與公司共同就專業領域提供師資、設備及技術,進行鋼鐵結構工程技術的訓練,推廣優質鋼鐵結構工程技術及培養產業的專業人才。 教育部透過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建構與各產業界公協會交流平臺機制,促成產學媒合共同培育人才,也協助在地產業改造與升級。同時讓社會大眾對鋼鐵產業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同感,也提升年輕人投入產業的意願,讓鋼鐵產業能注入永續發展的活力與能量。
大學校園 收起「正確答案」,讓學生「評判爭辯」吧!
在我大學的時候非常認真地上課,那時百分之九十五課程的形態,都是上課時安靜聽老師說的一切,快速記下來,以便在考試時重複寫在考卷上,那就是正確答案,我就能得高分。十幾年後,我才驚覺那是多麼令人髮指地浪費時間。 在教育的初始階段當然要有正確答案,例如小學算數。但是愈往高等教育走,拿「正確答案」當作教育的目標和主要內容,意義愈小,誤導愈大。因為公認的正確答案往往是很快就算得出來、查得到的,是世界上沒有價值的資訊。有價值的資訊,都是那些還沒有正確答案的事,例如:五年後房價會不會跌?哪個再生能源潛力最大?這樣的問題都是沒有正確答案的,但它們價值千金。 大學如果有任何意義價值,一定不在於它把什麼樣的「正確答案」教給學生,更不會是要求學生重複教授的見解看法(可惜,這卻是常態)。大學的意義價值必然來自於培養學生的評判能力──評判世界上各種不見得正確的見解,與各種見解對話與爭辯,提出自己的看法,並且在評判別人的過程中,不斷改正自己的看法。 訓練學生記憶課本上的資訊、套用公式求解、重複教授的想法??這些事,都是台灣教育體制擅長的。但是說到訓練學生「評判爭辯」,大部分老師不但沒招可使,甚至打從心底抗拒。其實,這些招並不那麼難,我們來看看歐美大學怎麼做。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考試考什麼?考對別人的見解有所看法! 在之前的作品中談到過的烏普撒拉大學〈行銷、組織,與國際企業〉這門課程,它對學生的評分方式是每兩個星期的單元結束時的「網路研討會(web-seminar)」。網路研討會是一整天的測驗,一切在網路上進行──也就是學生各自的家中進行,當然可以自由地查資料。在這個測驗中,除了提出自己的意見,如何評判同學的意見也是考試重點。一個學生如此陳述這門課的測驗方式: 「老師會出A, B, C三個題目。上午九點時,所有同學會在信箱中收到三個題目之一,全班同學有三分之一學生收到問題A,另外三分之一收到問題B,三分之一收到問題C。同學要基於課程中所有教過的知識,寫一篇八百字以下的短文,作答時間,是從上午九點到下午三點,共六小時,作答時間到了之後,學生就把題目連同短文寄給老師。 下午三點的時候,學生會從電子郵件上收到兩份其他同學寫的答案──A組學生收到一份B組學生寫的答案,一份C組學生的答案。從下午三點到晚上九點,學生要為這兩篇答案,各寫 200 字的評論短文──而且也要以課程中學到的知識與方法作為依據。作業由誰給點評?老師慢上,同學先來。」 另一門歐洲大學的課程,老師在學期的中間安排一堂課讓學生給對彼此的報告初稿給評價意見: 學生將分組報告內容寫在海報紙上,貼在教室的牆壁上,同學很方便地看到彼此的研究目標、研究方法。接下來的時間就讓各組自由活動、討論每一組的議題,每個人的手上都有幾張便利貼,每個學生要針對每一組的報告內容提出回饋。下課的時候每個小組的海報上會貼滿同學和老師的建議與見解,同學們看到各方評語後,會再次討論專題的方向是否需要修改。 同學知道彼此的專題後,也會互相提供資源。例如有一組作線上課程平台的相關議題,其他曾經有過線上學習經驗的同學,就會在便利貼上寫下:「這個主題我可以提供實際的使用者經驗給你們。」又或者是其他組同學曾經閱讀過相關的書籍或者影片,也都會分享出來。 在這門課之中,給作業和報告打分數,不是老師的專權,學生之間的互評也是主要的分數依據。只要繳交小組作業,同學就可以在網路上看到彼此的作業,並且寫語。上台報告的時候,老師也會要其他學生質詢提問。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考試和報告後,老師再給深入、充足、完整的回饋 讓學生給彼此意見、給彼此分數,這不是指老師沒事做,只要在同學說話、給彼此評語時點頭微笑。錯,正相反,老師的教學其實變得更具挑戰性,而非更簡單。 在台灣,考試和報告的常態是,學生得到一個分數,確認有得到學分或是需要重修,然後就結束了。殘酷、冷漠,一翻兩瞪眼,學生就認命接受宣判,對他的聰明才智、對他的努力成果??進行宣判,沒有解釋,不得抗告。想進步只有一條路,就是回去「訂正」:順著「正確的」思考邏輯,校正自己的思考邏輯。 給一個數字分數就把學生打發,在歐美可不是常態。老師要對於學生的答案給回饋,對學生給彼此的意見給回饋,要教學生怎麼思考,同時教學生如何思考別人的思考。當學生出現爭執與意見不同時,老師要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找到共識,或找出雙方歧見的根源。老師回饋的方式可能是和學生面對面談,可能是錄影像上傳 Youtube 讓學生看,可能是在考卷上/報告上寫大量眉批。 拿掉教育中的正確答案,學生開始有空間思想,老師開始被迫用思想和學生追逐。這才是教育推動社會向前進步的動力。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與業壯遊】「正確答案」收到櫃子裡,讓學生彼此「評判爭辯」吧!
大學排行 2017全球年輕大學排行,臺灣8校入榜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4月公布了「2017全球年輕大學排名」,臺灣今年入榜8所,為歷年最多。 此排行榜主要以校齡50年以下的大學為研究目標,依據學院的研究引用、教學表現、師生比例及國際形象等13項指標,在全球48個國家中,選出排名前200所的年輕大學。 年輕大學少了傳統的束縛,多了創新精神與開放風氣,辦學成效不輸百年老店,有志出國留學的同學可以作為參考。 臺灣入榜8所年輕大學 今年,臺灣有8所入榜的年輕大學,為歷年最多,雖然名次不如以往,稍有下跌,但辦學成效仍受到國際肯定。 其中以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排名最佳,為59名,是臺灣入榜大學之首。其他排名在101-150間的有長庚大學、國立中山大學和國立陽明大學。另外,亞洲大學、逢甲大學和國立中正大學今年首次入榜,排名在151到200名間,而元智大學的排名也較去年為低,落在151到200名間。 全球年輕大學TOP10 榮登榜首的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已連續3年居冠。而香港城市大學和德國的烏爾姆大學今年都是第一次進入前10名。 由榜中可見有5所年輕大學來自亞洲,包括: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學、中國的香港科技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以及南韓的浦項科技大學和韓國高等科學技術研究院,其餘皆是歐洲大學。 ★資料來源: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2017全球年輕大學排行 ====【小編提醒】==== 排行榜的名次只是一個參考值,並非一成不變。且各種排行評比條件不一,也不能代表大學的唯一評價。不過,當同學在眾多大學中難以抉擇時,排行榜有時不失為選擇時的參考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