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高中校園 沒有標準答案就是思辨與邏輯嗎?
每年六月法國高中會考普結束,就有一些台灣的媒體或是旅法的作家或教改人士大力盛讚法國的考試沒有標準答案,可以培養思考與邏輯,想要帶領風向批判台灣的教育制度。 法國洋洋灑灑的哲學考題,「沒有國家,我們會更自由嗎?」、「每一件藝術作品都有它的意義嗎?」、「我是我的過去所造就的嗎?」、「工作會讓我們失去自由嗎?」、「無知能是幸福的嗎?」這些被教改人士拿來批判台灣教育的哲學考題,看似沒有標準答案,但其實兼具了基礎能力的涵養。思考,絕對不是天馬行空地冥想或是任憑學生分組討論就能有所得!以下幾點意見供參。 哲學其實也有標準答案 首先,很多人普遍的迷思就是,哲學沒有標準答案。可惜的是,哲學裡面其實充滿了一定程度的標準答案。例如:盧克萊修的矛並沒有辦法說明宇宙沒有邊界、阿基里斯追不到烏龜並非健全論證等等。即便某些哲學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也不代表怎麼說都對,否則哲學界該用什麼標準來評斷那篇論文是好論文,而那篇不是呢? 哲學這門古老又組織完善的學問絕對不是胡亂冥想、思考,說出一些看似抽象的言語就能含混過去。 《阿基里斯的凱旋》。Franz Matsch繪。阿基里斯宮藏。(圖片來源:Franz von Matsch,公有領域) 標準答案與邏輯思辨不衝突 其次,很多盲目崇拜外國教育的人士總是認為,標準答案考不出思辨能力,沒有標準答案比較好。筆者忝為數學老師,對於這種說法更是嗤之以鼻。 思辨能力指的是一個人理解複雜問題,將問題拆解重組成更清楚的形式,利於自己思考評估,易於讓他人理解問題的模樣。思辨能力的好壞在讓自己或他人理解的過程中就充滿了一定程度的標準答案。否則我們就無法分辨每個人思辨能力的優劣程度,從自身錯誤中學習他人更佳的思辨能力。 同樣地,擁有標準答案的數學試題可以從學生作答過程中看出其思考脈絡與優劣程度。良善的老師會從學生作答思辨的過程中找出學生觀念的盲點,從而導正迷思,而不是盲目地以思考之名,放任學生進行無止盡的錯誤思辨。 標準答案與邏輯思辨並不衝突,更非零和遊戲。思辨能力值得追求,是因為思辨有對錯之分。哲學能培養思辨力,也是因為哲學討論裡能夠有對錯之分。 有基礎能力才能貫通思辨 最後,閱讀思考很重要,學科基礎能力更重要。近年來,推動翻轉教育的教改人士總是看見某種教育理念的優點就無限上綱,偏好一味,想要一體適用。 閱讀很重要,所以有些老師認為國字書寫、字詞解釋無需背誦,認為這是「死」的能力。筆者想問,沒有這些「死」的能力,作家或記者如何寫出一篇「活」的文章讓讀者閱讀思考;同樣地,分組合作學習可以活絡課室風景,每一科、每一個求學階段都要讓學生為了討論而討論。1 1=2、3x5=15這些數學運算基本能力,教師就具備專業引導的能力,但是許多翻轉教育人士就非要藉由學生討論、發表的方式,「佯裝」看見學生的思考,「感動」學生求知後的笑容。 人生沒有標準答案,但是有著一定的規則遵循。題目有著標準答案並不代表學生沒有多樣化的思考,更不意味在追求活化思考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全盤揚棄基礎學科能力與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沒有標準答案就是思辨與邏輯嗎?
大學校園 拋開複製量產,大學應該輔助創造─大學的藝術26
在18歲的時候,父母交了錢,讓兒女進入某大學某科系,光是坐在課堂上大概要花2000個小時,課外準備作業、報告及考試估計要再花3000小時。這一切,所為何來?父母辛苦,學生花時間、教授花心力,我們到底想要造成什麼?如果教育是為了學生存在,那麼,大學是提供了什麼,讓學生有更好的人生,讓所有人付出的努力並不枉費? 「複製量產」式高教,不該停嗎? 今日,大學運作的機制仍是「複製量產」式的。學生像是一簍簍的原材料,基於某種神祕的分類機制,被硬摜上了某生產線(科系),然後就在這條生產線上經歷所有叫做「必修課」的工序或搥或壓,然後製造成「某某系畢業生」的商品,然後倒進市場上販售。 而大學教師,也多數是用機械的思維看待他們的工作,只要半成品出現在產線上(教室裡),他們就依自己被設定好的方式加工,或是焊接,或是鑿孔。這個過程往往並不舒適愉快。 至於學生忍受製造歷程進入市場後,發現自己是過時商品,所以價格低賤,這不關大學和老師的事;如果覺得自己不想成為那樣的商品,在進入市場後重新自我組裝,為了改頭換面花費大量時間力氣,這也不關大學和老師的事;如果找不到自己該成為的樣子,在人間如同孤魂野鬼地飄盪,這也不關大學和老師的事。 我並沒有「興師問罪」的意思,面對當前的情境,我知道大學的經營者和老師們,也都覺得很無奈。 已經是時候,我們該重新想想,大學的教育機制的目標與手段,究竟該是什麼?當一個年輕人一知半解地,甚至因為誤解和機率碰撞,進入某個科系,將一套「必修課程」塞給他,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嗎?是最好的教育資源運用方式嗎?如果不是,我們可不可以徹底地拋下框架想一想,一個年輕人,18歲到22歲的學習黃金期,要如何利用才是最合適的?要把教育資源如何運用在他身上是最合適的?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輔助創造」式的大學教育該如何? 我們看到許多例子,學生在大學時並沒有學好系上的「必修課程」,即使在考試中低分過關,後來也幾乎全部遺忘。但他們後來發展出自己的事業方向,大學的成績好不好,一點都不打緊。我們也看過許多相反的例子,一些學生在大學仍把時間埋在分數和考試之中,即使有好成績,卻把自己的人生愈讀愈窄,在發展事業上不知如何前進,挫折委曲。 一個年輕人能發展適合自己的事業,養家營生、自我實現、回饋社會、開創新局??讓自己活得開心、適意、無悔,這就夠了、這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嗎? 在這幾年來的訪談、研究、探詢之後,我不得不用另一個角度重新思考大學。是否有可能,大學的教學主旨不再是以學術科別的傳承灌輸為主體,而以幫助學生構築生涯事業為核心任務? 曾經訪問過在Uppsala大學交換的學生,該校有看到各種友善學生在校創業、邊學習邊發展事業的策略。 對於想要開創自己事業的學生,又或者想要提早了解職場狀況的學生們。Uppsala 大學開設了Career program,每學期都會有瑞典文和英文數量各半的活動讓學生參加。在學校的育成中心除了會有人員協助同學成立公司,也會找尋政府相關機構的人員協助大家了解新創公司所會面對的法律或者稅制、貸款等等問題,即便是在求學階段也能取得相當多的資源。 在瑞典雖然有些有名的大型企業,但是因為人口因素,整個社會架構還是有許多小型公司。因此,在Uppsala大學當中學生創業的風氣十分興盛,許多學生在就學期間就著手開創自己的工作室。甚至因為學校是大學城,在這些演講也開放非學生身分的市民參加,讓學生有許多和職業人士交流接觸的機會。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牆,可以這樣打穿 以往,台灣主流的想法是「乖乖讀完大學,再開始就業」。其實,學習與工作不必然只能是人生中涇渭分明的兩個階段,它們可能並不互斥,甚至可以是互相交融、互相幫助的兩類活動,可以在同一個時間發生。在這個思維下,有許多可以實際執行的方案: 【強調自行規劃,而不只依從學校規則】:從入學開始,教師(或學校)就告訴學生,在學校的重要目標之一,是用修課和各種機會、資源,打造自己的事業/生涯。從大一開始,學生就可以開始進行規劃,學校中的所有老師、校友、業者,都是學生在這方面的協助者。而這個規劃,當然會隨著他的成長逐漸改變。 【擴大徵詢與請益支持體系】:在每學期選課,或其他重大安排前,學生可向教師,或是任何他所信賴的人,徵詢建議或協助,幫助學生在選擇和安排上,做出對其生涯最有意義的擴展和累績。 【設計個人化的作業與考核】:學生每一門課的重要報告或專案,都可以依據他既有的核心規劃,提出他的專案計畫──也就是運用這門課所教所學,做出一個專案,是對其原有長期計畫有互補或加強。在修課老師認可的前提下,可以這個專案作為該科目的主要分數評價來源。 【個人化、多元的修業成果衡量】:如果成績單上只有各科分數,其實完全無法有效地衡量這個學生在預備事業上走了多遠,又在哪方面需要進展、加強。學校可以找專人每學期和學生深談一到兩次,討論修課、課外活動、事業專案的成果,基於學生個人特質、自我期許、提供個人化的評量結果,作為學生學習與發展事業方向上的參考。 【利用網路課程減少學生被困在課堂的程度】:線上課程的原意,就是讓授課與聽講超越時間和空間的局限。如果發展線上課程已是諸多大學的既定政策,那麼,有線上課程資源的課程,其實就可以放寬學生實際到課聽講的要求,讓學生用靈活地使用線上課程加共學小組完成學習,老師可以將時間心力投入更深刻地與學生互動討論。學生的時間限制被解放出來,發展事業的可能性就增大不少。 【放寬休學時限、停修課程數等限制】:要讓學生安心地為發展事業做準備,就要讓學生容易「跨出學校」,而且要讓他們覺得也「不難回來」。現在,多數學校會限制學生休學年限(台大是兩年)、停修課程數(台大是每學期一門)。對於嘗試創業或就業的學生,休息和停修可以提供更大的彈性幅度,讓學生在職業與學習之間自由穿梭。 【歡迎業界人士在課堂上、課外活動中,和學生互動交流】:如Uppsala大學的例子,許多校內活動、學生活動,不但不需限制外界參加,甚至應該歡迎與鼓勵,讓學生在各種校內活動之中,有機會與業界認識與交流。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與業壯遊】大學該複製量產,或是輔助創造?──大學的藝術之二十六
高中校園 2017國際化學奧林匹亞,臺灣奪4金居冠
由左至右-林暐祐、方東華、袁崇越、葉遠蓁。 2017年第49屆國際化學奧林匹亞競賽中,我國4名代表參賽學生勇奪4金,國際排名世界第一,成績亮眼,表現優異!本屆競賽總計有76個國家參與、279名學生參賽,我國學生的優異表現,顯見臺灣軟實力深獲國際肯定,得以站上國際舞臺發光發熱。 全數獲金,國際排名第一 我國代表隊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林震煌教授等10多位教授組成輔導團隊負責培訓,國內選拔過程分為初賽、複賽、選拔訓練營及決賽等4階段,奪金的4名同學,經過選拔4階段在1,030名學生中脫穎而出,代表我國參賽,紛紛奪金。其中,以臺中市立臺中第一高級中等學校學生葉遠蓁表現最佳,獲得個人世界排名第2名。 國際化奧需融會貫通 國際化學奧林匹亞(International Chemistry Olympiad,簡稱IChO)是為20歲以下的中學生所舉辦的化學領域實作與理論的年度國際競賽。比賽分為「理論」(占總分的60%)和「實驗」(占總分的40%)兩部分,各部分比賽時限都是五小時,不在同一天內舉行(一般實驗先考)。 考題為英語版,由帶隊導師負責翻譯,考生可用母語作答。試題涵蓋化學中多項領域,包括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生物化學以及光譜學等。雖為中學範疇,但較深入,需要較高的知識程度和理解能力。因此,應試考生不僅需要對化學高度的理解力和極大的興趣,更需要一種突出的融會貫通、聯繫實際的能力。 教育部為獎勵學生的優異表現,訂有「參加國際數理學科奧林匹亞競賽及國際科學展覽成績優良學生升學優待辦法」,於本項競賽獲得金、銀、銅牌獎者,除可保送大學院校各本學系或推薦入大學院校各學系外,亦可分別獲得教育部頒發新臺幣20萬元、10萬元與5萬元的獎學金。獲得榮譽獎者則可推薦入大學院校各本學系。 臺灣平均排名前5 我國自1992年起參加國際化學奧林匹亞競賽,歷年均獲佳績,參賽至今總計榮獲49金43銀11銅,近10年參賽我國國際平均排名為前5名,並曾於1993、1997、2009、2013、2015年及2017年均獲得國際排名第1名的好成績。
海外校園 日本寒暑假的自由作業,激發出驚人成果
(編按:此文雖是作者於2016年撰寫,現今適逢暑假期間,看看日本寒暑假作業的自由發揮程度,我們也可以有不同的想像。) ************************ 正在就讀國中的西川君舉辦了一場博物館展覽,小學六年級的山本君出了第一本書,書的內容從168件文具開始談起,而這些,竟然都「只是」他們的寒暑假作業。這項可自由訂定題目的「自由研究」,讓他們名正言順深入「玩」興趣,爸媽也跟著一起作陪動腦筋,誰說熱中喜好就是不務「正業」呢? 國中昆蟲迷,便利商店研究昆蟲 先從西川君的故事開始說起吧。西川充希在日本三重縣就讀國一,最喜歡昆蟲,觀察、採集、製作昆蟲標本是他的最大嗜好。有一天,他在夜歸回家的父親車上發現了昆蟲的觸角,引發了這名昆蟲小阿宅的興趣,發揮追本溯源的推理精神,他詢問過父親後,發現父親回家前去了一趟便利商店。 一到當場,才發現真的有蟲兒在便利商店附近繞呀繞的,他仔細審視,腦子一邊思考一邊轉──其他便利商店也有這些昆蟲嗎?種類都一樣嗎?不同的便利商店會不會吸引不同的昆蟲拜訪呢?(難不成昆蟲也有顧客忠誠度?)但千思萬緒又如何?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時間就選在爸爸下班後的晚上八點開始,爸爸當駕駛、媽媽協助紀錄,就此展開闔家便利商店昆蟲觀察之旅。 國中生的發想,爸媽認真看待,他們在住家津市附近,巡迴觀察60家便利商店,結果還真的被西川君發現規律性,原來不同家的便利商店,比如7-11或全家,招牌和店內照明使用的燈泡、LED燈發出的光各有不同,不同波長的光源、周遭的環境以及便利商店本身的打掃對策,是造成各有不同昆蟲「駐足」的原因。 雖然這項結果讓便利商店業主們覺得有些尷尬,但西川君認為這項研究有助於商店們可以針對昆蟲的特性,實施更有效率的清潔方式,這項觀察報告,也被三重縣立綜合博物館看中,3月10日至4月10日於館內展示,引起迴響,而8月,西川君還要前進大阪,到日本昆蟲學會大會進行報告,西川君躍躍欲試,他說「希望可以跟更多人傳遞我的研究。」 三重縣立綜合博物館舉辦了西川充希的昆蟲研究展,在twitter上宣傳。 國小文具控,手繪文具圖鑑 而山本健太郎則是就讀小學六年級的文具控。在身為插畫家的媽媽輔助下,他花了一年的時間,研究了諸如台灣人也耳熟能詳的三菱、PILOT等老牌文具或是日本比較本土的、海外品牌文具一共囊括了168項文具,評比文具們的優劣利弊,手繪製作出厚達112頁的圖鑑。 一家出版社獲得山本健太郎首肯,將於三月底發行他手繪的文具圖鑑。 圖鑑一點都不馬虎,比如被評鑑的原子筆,照原尺寸大小仔細描繪,橡皮擦的擦拭效果如何,他直接塗黑兩個小方格擦給你看,修正帶的使用手感如何,鋼筆時用較重的力道或較輕的力氣書寫時會有怎樣的筆觸,這些細節都樸實呈現。 他把完成後的圖鑑拿去分享給協助他的文具店看,看得文具店老闆感動無比po上網分享,再經由有名的文具部落客介紹(link is external)後,引發網路上超熱烈討論,因為內容實在太實在、太飽滿,出版社也找上門來,雖然山本君當初把圖鑑的定價設回三兆元日幣(還沒含稅),但在出版社誠懇討論後忍痛下殺0.0005折,定價1500元 稅,3月25日發行。 山本君坐實了文具達人寶座,在學校聽說也挺有名的,雖然一本正經介紹文具的好壞分析同學們很難有共鳴,但很多女孩子都會跟他分享自己買的新文具,倒也算是「情場職場兩得意」。 日本寒暑假作業「自由研究」,從興趣出發 無論西川君或是山本君,其實會做這些研究都源自於學校中的作業「自由研究」。自由研究是學校放暑假或寒假時,除了讀書心得、繪圖等與正統科目學習以外的作業,要做實驗也好、要田野調查也罷,總之就是希望學生們能從自己的興趣著手,加以發想,沒有設太多限制,任憑你天馬行空,做出來就行了,所以才言稱「自由」。 我想起我學生時代的暑假作業,大概不出照範本練字、寫幾篇書法、讀書心得報告,碰到奧運賽事時還做過剪報編輯,科學實驗的記憶大多在科展時,而班上有一半的人大概都在做把雞蛋丟進醋裡過了幾天蛋殼就會消失的實驗,那充斥在科學教室的味道,真是令人永生難忘。大概是我不夠積極地吧,長假只想著玩,沒有拖到最後一天已是萬幸,要再多有創意一些、多探索自己興趣一步的作業,倒真的沒印象。 當然,不是每個日本的學生都像西川君或山本君一樣確立自己的方向,在網路也充斥許多自由研究的範本可供參考,當然也會有花錢就能了事的「代客研究服務」,但在這兩個孩子身上,我還看到了兩對把孩子們的創意與興趣當一回事的父母。 如果西川君的爸爸下班後覺得累,拒絕了帶他四處觀察的要求,他走不了60家便利商店;如果山本君的媽媽沒有一旁技術指導、沒有施以金錢援助,他又怎麼能看盡168個文具,還加以診斷評比呢?認真看待孩子的這些「任性」與「韌性」,在他們探索世界時指點二三扶一把,又有什麼樣形式的陪伴比這個更具積極力量呢? 西川君的展覽,因為位置與時間不巧,我怕是無緣觀賞了,但身為文具控的我早已經在amazon預購了一本山本君的大作,他會給我多大的震撼與啟發呢?無關年齡、國界,抱持尊敬的心,我已經開始期待了。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日本想想】 沒人理的寒暑假作業 小阿宅作出驚人成果
大學校園 【106陸生來台】錄取人數減,招生率達九成
106學年度陸生來臺就讀學士班正式分發的榜單已於7月5日公布,今年計有101校(去年92校)共錄取944名陸生(去年錄取1,693人)。其中,一般大學共有64校錄取747人,科技大學則有37校錄取197人。雖然錄取人數較去年少,但以今年教育部核定的總招生名額1,000名來看,招生達成率有九成,較去年的79.26%提高了15.14%。 今年哪些大學錄取陸生人數最多?快來看看陸生聯招會公布的106學年度大學校院學士班陸生錄取人數排行榜。 一般大學:陸生錄取人數TOP10 64所一般大學中,錄取陸生最多的前5名依序為銘傳大學、淡江大學、中國文化大學、逢甲大學、輔仁大學。與105年相比,排名前10的大學都沒變,只是第1名和第2名的學校易位了。今年這十所大學的總錄取人數也較去年少了536人。 科技大學:陸生錄取人數TOP10 在37所科技大學中,錄取陸生最多的前5名分別是朝陽科技大學、樹德科技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南臺科技大學、文藻外語大學。 與105年相比,朝陽科技大學由去年的第二名升至第一,龍華科技大學和聖約翰科技大學則在今年首度進入前10名。若以這10所科大的總錄取人數來看,今年則較去年少了54人。 ★資料來源:大學校院招收大陸地區學生聯合招生委員會(http://rusen.stust.edu.tw/)。
大學校園 除了法條背誦,法律也要跨領域─大學的藝術25
過去法律領域的畢業生並不常抱怨失業問題。畢竟律師、法官、公司的法務,基本上都是法律科系背景畢業生的勝場。只要台灣政治體、經濟體存在,法律領域畢業生就固定可以分享一部分經濟產值,一部分政治權力。 (來源:作者提供) 但現在已經要擔心了,通常實習需要投很多事務所才能爭取到一個實習缺。因為學校教學跟律師職業的嚴重斷層,導致學生只會國考,不具備案件能力,也導致事務所不喜歡使用菜鳥實習律師。這在理工領域、商管領域將實習生當作廉價勞力的情況,完全迥異。 另一部分問題在於,法律領域畢業生取得公私領域關於法律的發言權、判定權、爭訟技能時,他們對社會帶來的影響是什麼? 法律領域的主要挑戰在於封閉與狹隘,不利社會整體發展 當然,我們先不否認法律人在社會上固然有相當大的貢獻,包括維持社會秩序與穩定,處理糾紛等。但是站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角度,卻仍有許多未竟令人滿意之處。尤其,法律領域作為社會及經濟各領域發展和完善化的重要助力,仍然未達稱職: 1.法律學界的視野偏向單一:法界對於法律制定的態度視野,往往只從法律學說理論,亦即學術上的「公平、正義、人權」等角度出發,很少思考經濟、產業、效率等多元性的福祉。即便許多系所強調科際整合,但最終結果,只要一念法律,就會過度傾向以法律為本位的思考,而放棄整合,甚至過度以通過國家考試為中心,放棄其他更重要的能力之建構。 2.法律領域常排斥其他視角的思考:無論是法院的判決、法學者在社會上的議論,或是法律背景青年學生在社會上的行動,常將「公平、正義、人權」簡化理解為弱勢保護,加以無限上綱;而經濟、效率、產業發展等多元性的福祉,在法學教育環境中經常被忽視、輕視,缺乏平衡健全的觀照。 3.各領域的專法,也因此無法妥善制訂與落實:法律應該是服務其他領域的需求,也就是為各專業領域形成合適的規範與骨幹,例如建築法規、醫事法規、土地利用或都市計畫法規等。當法律領域的專家,不習慣、不積極、不熱忱深入理解各領域的實況與實需,往往沒有辦法透過立法、判決、社會議論等管道,為這些領域打造合適的規範骨幹。後來發展當然也就脆弱和畸型──現在醫療體系出現的困局,就和此缺陷有關係。 4.教學法重視聽課與背誦,忽視瞭解架構與書寫。許多學生以為法律的學習在於名師講授,學生聆聽與記憶。但實務上有用的能力是:針對具體的案例,思考相關可能的問題與論點,而終極目標是書寫。但法學教育一般因受到國考影響,而偏重聽與背,無論大學課堂或補習班都是如此。 而同學就算可以瞭解架構與分析,也是一種建立在「別人」架構上的分析。而不易建立自己的認知體系。而這樣偏重聽與背的弊端,最大的考驗就是,當法學生進入工作場域的第一天,沒有老師提供分析體系,就很容易手足無措。 國考、教師背景、課程規劃惡性循環,導致視野的失衡限制 法律應是社會所有領域規則的核心及總集,應該要更多跨領域、多元視角。但在法律系的風氣(師生皆然),對社會各領域的接觸理解反而常最為消極,甚至排拒。一般而言,同一間大學之中,法律系學生的外語聽說讀寫的能力平均幾乎最差。而這個現象,可能來自以下原因: 1.國考綁限學生的努力方向:讀法律系,幾乎沒有人不想通過國考成為律師及司法官,而律師和司法官的國考科目極為固定、狹隘。過了國考,就有權力、地位、收入。國考既不要求學生培養多元的思考與視野,有這些修養也沒有較容易取得國考資格,因此學生的思維很容易受限。 2.教師來源、經驗、背景更為單一:近年來,在教授資格上只要求學術研究,輕忽其他的能力、經驗、思維,這個問題發生在所有學術領域。但是在法學界有另一個問題更嚴重,即是極缺乏跨領域背景。在商學院有些教授背景是工程、在工程領域不難見到教授拿過物理、數學的學位…。但在法律領域(尤其是台灣前五名的法學院),幾乎所有教師從大學到博士一路讀法律,罕見例外。相對來說,美國就絕不可能有這個情況,因為美國大學不設法律系,只有學士後學位,每個法學者、法律從業人員都曾經有另一個領域的背景。 3.課程規劃,亦因國考和教師背景而受限:在法律科系的課程中,很難開出跨領域的課程,有許多原因:學生沒有跨領域的誘因,老師沒有跨領域的學養背景,所以很難開,開了也不受歡迎及好評。因此,課程、老師、學生,三者互相加乘,成為一個惡性循環。 (來源:作者提供) 要設置任何方案增加法律領域的多元性,都需要考量以上因素,細膩規劃及執行。一廂情願的課程改革是註定失敗的。一些經嘗試較易達成的方案如下。 方案一:邀請各領域實務人士,與學生在教室外漫談法律和專業領域 法律系學生對於「上課」的理解,很容易直接走向「準備國考」,並且在這個思維上評估課程價值、規劃學習方法。若跨領域的努力投入「課程」,往往學生不選,或是選了不投入努力,抱怨無益國考。 因此,「去課程化」也許是針對法律系學生跨領域教育的方針之一。清大科法所高銘志老師的嘗試是:各領域或實務人士,在咖啡館等非教室場地舉辦座談,學生自由報名,使氣氛輕鬆,學生較容易暫時放下國考的大目標,以較開放的態度接受新的思維視角。 這樣的方案,甚至不必教師主導,系辦、學生會,也都可以辦理。 方案二:其他科系與合適的法律實務人士合作開設專業法課程 因為法學院教師本身的性質,甚至學生本身的偏好,常使在法律系開設跨領域課程很困難,即使老師有心,法律系學生比例較高時,思維視野仍偏單一,而且難引發學生興趣。 因此,可能有賴各領域開設專業領域相關法律課程,例如商學院開設商事法、經濟系開設貿易法、環工系開設環保法等課程。這樣的課程,如果沒有合適的法律系教師合作,其實邀請實務領域的業師合開,或是以邀請專人演講的形式,都足以達成目標。 因為法律系多多少少仍有些選修學分(台大法律是23學分),學生可能願意到外系修習這些課程,啟發他們對其他領域專法的深度理解。 方案三:個案式教學,以真實的個案作為課程教材 個案探討式教學,不以法條為出發點,逐修釋意剖析(主流法律教學是如此),而以實際事例為出發點,綜揉法條和納入各種觀點。《月旦法學教室》這本期刊中常有長短適度的個案描述,而在每個真實的個案之中,其實常常會涉及各領域專門法。讓學生以個案為基礎,進行分析、報告、辯證,不但有利學生執業後的判決、辯護,也有利他們開始了解真實情境、各專門法的重要性。 方案四:和實習機關合作,將跨領域設為學生實習門檻或加分項之一 當教育體系失靈的時候,就該仰賴外界──就法律體系來說,最可能產生影響力的是事務所。事務所比學校、法院、檢署,和各行各業走得更近,他們較懂得重視跨領域人才。 此外,因為律師都要到事務所實習,甚至大學生為提前卡位,從大學就有誘因先到事務所,為求及早「留下印象」,便於日後爭取實習機會。不過,這個作法對事務所會造成一定的負擔與成本。一般的律所在培養菜鳥律師時,都須抱持著「回饋社會」的賠本心態,遑論接待大學生了。 但這個實際現象,仍可以作為誘使學生及早跨領域的槓桿點。可以和事務所溝通,在招收實習律師和實習學生時,將他們跨領域、專業法方面的學習成果、知識基礎納入考量。如此,將有益促進學生及早重視跨領域學習的重要性。 銘謝:本篇感謝清大科法所高銘志副教授,提供觀察與見解。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與業壯遊】除了法律什麼都不懂,還是優秀法律畢業生?──大學的藝術之二十五
高中校園 【106杏壇芬芳】37位高中職老師獲獎
106年度「杏壇芬芳獎」110位教育人員獲獎大合照。 106年度的「杏壇芬芳獎」共有110位教育人員獲獎。其中包括高中組20名和高職組17名教職人員。得獎者的身分多元,共同的特質就是充滿愛心與耐心,以及對本身工作充滿執著熱忱;得獎原因除了有創新教學外,也有全心奉獻的動人故事。 高中組:20位獲獎老師 高職組:17位獲獎老師
大學校園 給大一新鮮人的寫作建議
Photo via VisualHunt 開學後又要帶大一新生了。當大一導師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教寫作。我對議論文的寫作自認有一手,想說把多年來寫文章、看文章,打算教給學生的寫作技巧,也和讀者分享一下,看是不是對大家有點幫助。 議論文(argumentative essay)是非文學寫作裡最重要的一種文類,也是影響我們生活最深的作文。國會議員的質詢、政府官員的政策說帖、教師的講義、律師、法官的答辯、組織上下來往的文書,甚至是公司年報、產品說明書、廣告文案等,都是種議論文。 文章要寫得好,最重要的,就是把讀者放在作者的前面,寫出來的字,是在傳遞一個idea,如果讀者收不到這個idea,那就是失敗的寫作。除此之外,還有幾個重點。 一、中心思想 除了少數情況外,一篇文章,只有一個重點。 作者要有心裡準備,讀者看完整篇文章後會把長篇大論簡化成一個論點。與其讓讀者胡亂猜想,「到底他想要說什麼」,作者不如自己把這個論點說清楚。這個重點要破題,寫在文章的最開頭,接下來的文字,都是順這個中心思想衍生,所有的旁枝細節,都要支持這個重點,不可以喧賓奪主。 二、易懂 除了少數情況外,文字的選取都是「簡單」、「通順」勝過「優美」、「複雜」,議論文不是賣弄文字技巧的地方。非不得以,得引進專業術語的時候,要加簡短文字說明。 當然,讀者層次的不同,解釋的深度也要不同。作者一定要知道自己的目標讀者是誰,每一段文字,都要確定目標讀者可以了解。自己不確定目標讀者能不能理解的時候,用你媽媽當例子,唸給她聽,或是想像她能不能看懂。 三、邏輯通順 論理一定是線性的,每一句話都連著前面,不可以胡亂跳躍,前言要接後語,連接詞要用對。這和「易懂」是一體的兩面。而且論理當以事實為根據,說謊造假太低段,寫正論的人該避開。寧可不寫,也不要寫違心之論。 但這和邏輯什麼關係呢?事實是邏輯通順最重要的根本,巧言令色的話術,通常都是邏輯不通的,因為違背事實。如果事實、現象,在自己的心裡已經發現邏輯解釋不通,那這文章的立論,就有問題,不要寫。 四、割捨 文章寧短勿長。常常作者有太多的東西想表達,也許是珍藏多年的名句,也許是滿腹經綸極為想分享,但通常太多的東西,會彼此影響訊息的強度,要學會割捨。 工程師、醫生寫作很常犯這個錯誤,塞了一大堆東西,也不管讀者有沒有辦法吸收,一定要鉅細縻遺,但貪多一定嚼不爛,不好。我知道「易懂」和「割捨」有相衝突的地方,但這是好寫手和壞寫手的巨大差別。我的建議是,回到讀者的本位,會影響讀者吸收的多餘文字,一定要割捨。 五、自信 不要用什麼「筆者」、「作者」這種假中立、假客觀的第三人稱用語,議論文就是你自己的意見,大大方方地用「我」,不要客氣。如果是官式文章,用「我」太誇張,可以用「我們」。 寫作是和讀者的對話,不需要假惺惺。但也不能像小學生作文,通篇「我」「我」「我」到底,議論文還是該以論點為重,沒有論點,只有「我」,不只自我中心,還讓人知道原來沒讀書。 六、有趣 有辦法在文章中加入幽默,尤其是幽自己一默,有畫龍點睛的效果,但也不用勉強,沒有就沒有。如果笑話還需要解釋,那就不好笑了。而有趣不一定要搞笑,一個具有圖像效果的比喻,一個適時的成語,不但可以幫助讀者了解,更加大了作者的深度。 這些技巧,不只可以用在寫作上,凡是要公開present的東西,都可以參考看看。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普通人的自由主義 by 陳家煜」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私房寫作技巧
高中校園 【106學年】配合春節,寒假挪後先補課
為配合農曆春節假期的到來,教育部決定將明年國高中小的寒假挪後到107年1月25日至2月14日,並於寒假前先補課三天,讓學生可於寒假後連著春節繼續放假,一直放到2月20日。 教育部6月16日指出,106學年度國中小及高中的寒假原為107年1月22日至2月11日,基於兼顧學生學習完整性及便利學生家長配合農曆春節假期(107年2月15日至2月20日)進行家庭活動安排,在獲得地方政府、校長、教師及家長等相關團體的共識後,決定於寒假前先補上課三天,並將寒假後挪,使寒假結束後接續春節連著放。 調整前:假期被切斷 調整後:假期連一氣 原來的規劃如上圖,學生在下學期開學上課三天後就要休春節連假6天,為使學習完整且方便安排假期,故教育部規劃將下學期的前三天往前挪至上學期的後三天,在寒假前先補上課。調整後使寒假與春節假期可連續放。(如下圖)
大學校園 實驗課只為重複流程,或是科學精神?─大學的藝術24
人類什麼時候開始學會做實驗,大概就在什麼時候,科學開始突飛猛進。實驗和科學之間的關係密不可分,我們都知道。因此,大學幾乎都會開設實驗課,許多理工院生,攤開課表可以發現至少整整兩三個下午是在實驗課中度過。 但是,這些實驗課有什麼樣的成效?學生從中學到多少的科學精神?學校和老師用多少心力經營實驗課程? 假造數據,實驗何益? 我曾經訪問一位在台灣頂尖大學學生,他這樣描述他在實驗課中的觀察與收穫:流體力學的助教是一個碩士,不是物理系畢業,對於流體力學的實際內容非常不懂。他手上有標準的數據及理想的實驗結果。如果我們做出來的數據,和標準版本不相符,助教就叫我們調參數、調結果,或是重作,總而言之就是要做出和預期差不多的結果。我覺得這對科學精神是很大的殺傷,不相信自己的數據分析,還談什麼實驗精神? 做有機化學實驗的時候明明每個步驟都跟著指示進行,但結果時常和預期有所出入。常常因為時間不夠但必須交報告,所以觀察一下同學的結果,修改自己的報告內容。 如果說科學精神蘊涵的是質疑、探究、求真求實,以系統性方法找到答案,這樣的實驗課,顯然對學生來說缺乏實際收穫,而且在實際操作中鼓勵非常錯誤的態度,科學精神根本上相反。例如:一、沒有主動提出問題;二、沒有自發設計方法解答問題;三、只重複程序,但很少不討論操作程序設計的有效性;四、姑息假造,或是根本誘使學生為結果而調整數據。 我沒有完整的調查,但是用這樣的方式上實驗課,在台灣的大學、科大、高中,例子屢見不鮮。甚至聽到不少人和我說過,他們的高中幾乎不排實驗課,但實驗手冊要背要考。 多數台灣的大學,甚至高中和科大,實驗課的規劃和執行有大量改善空間。 做實驗,到底為什麼? 在多數大學,實驗是給定固定的操作流程,學生照程序演練,目標是驗證一個有標準數值的常數(例如重力加速度),或是一個學理上已有定論的公式。 該好好想想這個問題:到底我們安排實驗課,讓學生為了一學分,耗費18個下午,究竟是為什麼?是為了練習操作嗎?是為了測出一套數值證明他在課本上學到的東西是對的嗎?(事實上,他也不可能基於實驗結果說課本上是錯的) 其實,學習「做實驗」最大的功用與目標,應該是: 一、 對外界事物產生好奇並且化為問題。 二、對於可以實驗求解的問題,設計合適的實驗方法與流程──其中牽涉了大量基於可行性、成本(金錢與時間)、精準度與有效度的取捨與巧思。 三、精準的操作執行。 四、誠實、完整而深入的分析。 其實,在大部分真實的科學研究情境下,並沒有必然的「正確實驗流程和方法」,也不會有「已知的正確結果」。設計實驗流程和方法是一個研究人員的重要能力,不亞於實驗操作技巧。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實驗課流程重新省思規劃 台灣主流的實驗課,進行模式大概是:預習內容→操作實驗→撰寫報告。這個過程中,學生發問、思考、創造、思辨的程度相當低。如果我們開放學生獨立設計部分實驗程序,將有更多可以討論、思辨的可能性。可能的方式是: 一、每一個實驗專案,都要求學生分組,針對某一個問題,找到答案。每一個實驗專案,都提供實驗室的各種器具(不一定都用得到),但(至少有一部分)不給學生必然要依循的步驟。 二、在實驗進行前,讓學生設計實驗程序,並上台報告。每組報告完後,帶領學生討論什麼樣的實驗程序和方式可以最省時、省錢、省力氣、最安全、最能精準有效地回答設定的問題? 三、在實驗後可討論,各組結果有沒有不同?哪些組答案相近,哪些組答案歧異較大?哪些組的數據、結果可能比較有意義、比較準確、比較接近真實?為什麼? 四、在實驗後可討論,實驗過程中有沒有發生、發現什麼事,是他們在設計流程中沒預想到的? 五、在最後,應該帶領同學們討論:如果要再次進行同一個實驗,他們會做什麼樣的改進,讓他們得到更具意義的結果,而可以用更少的時間、力氣、成本? 實驗做得深,勝過做得多 按照現在的實驗課上法,每次實驗課上一項實驗,每次表訂三節課上完,其實無可避免地,都會流於只能依樣劃葫蘆。因為時間根本太短,不可能發生思考、規劃、交流、辯證、討論、反思等最有意義的學習環節。用15次上課做15項實驗,每項實驗都沒有學習到思維與精神,這是沒有意義的。如果要深刻的學習,就要花時間。 如果要依照上一段落建議部分進行實驗課改革,可能改成三次上課(三星期)做一項實驗,例如,用15次上課做五項實驗,每項實驗都能帶來深刻學習。每項實驗的三次上課,分別做的事項如下: ●在上課前,應該要就當次的實驗進行草案規劃。 ●實驗第一階段:各組呈現與討論規劃的實驗程序,教授(或受過培訓的資深助教)帶領同學討論實驗程序是否有不安全、不精確、不合理之處,是否在效益部分有改進空間。之後,學生進行修改。 ●實驗第二階段:進行實驗,記錄結果。 ●實驗第二階段:各組比對成果,討論各組成果的得與失,為什麼有差異,誰的較準確,各組各有何改進空間等問題。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實驗不須與時俱進? 在許多大學,實驗課的內容長年不換。這是為什麼?是因為這樣的內容和方法已經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或者,實驗課效果不佳,對學生的啟發性不高,甚至有誤導之嫌,仍然不構思改善,根本就意味著學校教授並不很在意實驗? 為實驗課設計不同的形式,客觀測知學習成果,找出最合適的方式──這本身就是個大實驗。如果理程領域的教授們願意展示一下對科學的熱忱和深度理解,期待他們能將更多些心力用在實驗課的設計與優化。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與業壯遊】實驗課,為了重複流程,或是科學精神?──大學的藝術之二十四
大學校園 【2017科大實務競賽】16群類優勝名單出爐
技職司楊玉惠司長頒發競賽各組第一名獎勵禮卷 「2017年全國技專校院學生實務專題製作競賽」分為機械與動力機械類、電機類、資工通訊類、化工材料類、土木與建築類、商業類、管理類、家政餐旅食品類、護理與幼保類、生技醫農類、流行時尚設計類、工業設計類、商業設計類、動漫互動多媒體類、出版與語文類等16個類群,各大技專校院學生參與踴躍,共有1,518件作品參與競逐。經數十位專家學者分就各類群作品進行書面初審,計143件專題作品入圍決選;入圍團隊並於競賽活動現場,以實體展示型態角逐2017年優勝作品頭銜。 此實務專題競賽自2002年起每年辦理,已成為技專校院學子心目中重要的全國性指標競賽。參賽作品皆為學生累積在校所學,在指導教師引導下參考業界需求所設定的題目與內容,以鼓勵學生於進行專題製作的同時,亦與業界進行溝通與合作,除有利於學生縮短在學與就業的落差外,更能使業界瞭解技專校院研發能量,促成未來產學合作機會。 一起來看看「大學問」(www.unews.com.tw)整理的各類群前三名作品有哪些。 1.機械與動力機械群 製表:大學問 2.電機群 製表:大學問 3.資工通訊群 製表:大學問 4.化工材料群 製表:大學問 5.能源與環保群 製表:大學問 6.土木與建築群 製表:大學問 7.商業群 製表:大學問 8.管理群 製表:大學問 9.家政餐旅食品群 製表:大學問 10.護理與幼保群 製表:大學問 11.生技醫農群 製表:大學問 12.流行時尚設計群 製表:大學問 13.工業設計群 製表:大學問 14.商業設計群 製表:大學問 15.動漫互動多媒體群 製表:大學問 16.出版與語文群 製表:大學問
大學校園 重視大學行政,經營品質才能提升─大學的藝術23
說到大學的「系辦助教」,你有什麼印象?不少人會想到的是:處理報帳或影印等雜務,幫系主任和老師們打雜,常是年輕人邊準備考試(留學考、公務員考⋯⋯)一邊賺錢的過水工作⋯⋯。無論校級、院級、系級,各種層級,在大學,通常不把行政職務當成專業。而這件事對於大學的品質經營,有非常不利的影響。 這麼說,並不是認為行政人員處於「弱勢」。事實上,有些公務人員資格的行政人員,在學校相當強勢,有時候不把教授和行政主管放在眼裡,因為他們無實質的獎懲權。有院長和我說過,他甚至叫不動一個工友。 我指的是:學校常不認為行政職務該自主開創,可以積極行動提升教學成效、用獨當一面的姿態面對學生、校友、可能的合作伙伴。換句話說,學校是把行政職務,當作依法行政的公務員、說一動作一動的萬年助理。 其實,學校的行政職務更應該被視為專案經理、功能負責人,他們的主動性、開創能力、積極態度,是學校經營品質的重要決定因子。在歐美的學校,學校行政職務(例如我們的「系辦助教」),扮演了許多關鍵角色,負責許多重要工作: 有溫度的人與人溝通 讀過歐美大學的人,收到系上發來的信,通常不會是冷冰冰、死板板的「系辦公告」,他們通常會是由某個特定人署名發信,或是Alice,或是Bruce,總之是以他們的身分,他們的口吻,他們的立場寫信。無論是邀請學生參加活動,提醒學生注意校園安全,他們通常是以個人身分和學生溝通。 因此,學生遇到任何困擾,有任何困難,或有建議、意見,他們知道要找哪個具體的個人來處理這件事,他們知道有某個活生生、有情感、有溫度的個人,在和他們互動。 談到學校經營,我們常只談上課,只以老師與學生為主體(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主動提出和經營專案計畫 在多數歐美大學,行政職務不會被認為是說一動作一動的雜役,不會是死板地「依規定行政」的機器人。他們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未來發展,並且和教授承擔完全一樣的責任與使命:幫助學生學習與成長。行政人員在這個目標下,是一個完全可以有自主地位、自主能力的個人。 他們可以提出想法,成立新的專案,例如發起邀請某些經歷特別的校友返校舉辦座談,他們要主動張羅籌資源,負責邀請(吸引、說服)同學們參加,他們也要為學生的參與度、參與感想負責任。 因此,在學校擔任行政職,和在企業工作,其實沒有那麼大的差別。沒有人會認為在學校工作,是壓力較小、責任較輕、不需要那麼多職場技能的閒差。 意見徵集和改善研發 如果把科系、學校當成一個事業體,教授負責提供教學的服務,這是行政人員所難以替代的。但是這個事業體的其他功能,也是需要由行政人員承擔,教授們難以全面兼顧。例如其中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一般企業中的客服或消費者調查,在學校,可能會是教學滿意度或是學生意見調查。 現在多數學校都有設置以課程為單位的教學評鑑,還有很多改善空間,這在〈不值得相信的教學評鑑,是誰出問題?〉這篇文章中已經探討過。但是,在課程之中,還有很多層面的問題,該從學生蒐集資料,作為改善教學/校園經營的基礎。 例如,整體排課方式、師生關係、學生關係經營方式。荷蘭的一些大學,在每學期末都會由專人對自願的學生進行系統化的訪談。這些行政人員蒐集學生的處境與建議後,分析整理,無論是建議教授們調整授課,或是自己可以改善行政經營。他們知道,學生需要優質的學習環境與體驗,他們和教授們一樣背負著責任和使命。 各種校園活動,背後是行政人員的辛勤與巧思(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師生關係交流互動 台灣的一般大學,往往認為學生/教授之間的交流互動是只能自動發生,或必然自動發生的事。學生是否能打近和教授的距離,學生之間是否能出現優質的交流互動,行政人員不必管而且也管不著。 在歐美的許多學校,行政人員會舉辦許多活動,促成更多有意義的交流。舉例來說,我自己在美國讀研究所的時候,系辦會舉辦三明治餐會、遊湖活動,讓學生對這個學院更有向心力,結交原本不熟的朋友。 而一位在歐洲讀大學的朋友提到過,他的學校會舉辦「課程博覽會」,一個科系的教授在大禮堂中設置攤位,和同學說明他要開授的課程,讓學生在修課之前,就能和教授見面互動,當面釐清需求與期待。 這些活動,都出自行政人員的巧思和經營。 校友聯繫工作 許多歐美的大學中,無論學程、學院,都會積極和校友維持聯繫關係。再舉自己的例子,我從美國的碩士學程畢業多年,到現在都會收到校友回學校聚餐的邀請。這樣的聚會,一半是聯繫學校和校友的關係,一半是幫助在校生認識校友,短程取得一些學習建議,長程可以了解職場,連結工作機會。 台灣大部分的大學,把這樣的工作交給校友聯繫的專責單位,常常做得很機械式,沒有人情味,成效並不見得好。相對來說,由各系、各學程做校友聯繫,可以更為綿密,而且對學生也可以有更多層次的意義。 一間不重視外場,不重視空間美感,不重視音樂與廁所的餐廳,能給顧客好的用餐體驗嗎,顧客會樂意常來嗎?如果教授之於學校,像廚師之於餐廳,那麼行政職務,就是餐廳的外場、空間設計、音樂和氣氛經營、環境衛生維持??。一所不重視行政職務的學校,當然不可能經營出良好的教學品質。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與業壯遊】不把行政職務當專業,大學奢談經營品質──大學的藝術之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