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大學校園 【雲科產學專班】機械鑄造結合產業 大一起薪30K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國立西螺高級農工職業學校和國立虎尾高級農工職業學校響應臺灣鑄造品工業同業公會主動發起的在地培育人才,以繁榮地方的需求,在教育部產學攜手合作計畫支持下,107學年度整合了學校、廠商及公會,共同與7家鑄造業廠商合作,針對實務人才需求設計課程與學程,辦理「智能示範鑄造產學攜手專班」,為地方及產業培育技術人才,鼓勵高職生「畢業即就業」,大一開始以正式員工身分赴雲科大在職進修契合式課程,同步提升理論與實務能力。 鑄造業產學合作,畢業薪資50k起 臺灣鑄造品工業同業公會廖理事長坤成表示,鑄造產業為國家重要基礎工業,其產品涵蓋工具機、汽機車、綠能、民生、航太及生物醫學等應用,目前年產值接近新臺幣1000億元,廠家約有700餘家,主要聚集在中部地區,從業人數約18,000人,並已建立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完整產業網路。 歷經幾十年的努力,已朝向生產自動化、商務電子化發展,為培養產學所需工程師、品管工程師、設計研發工程師,冀望透過教育部推動此專班的創新人才養成模式,逐步擴散至全臺地區,鼓勵技職校院與鑄造廠商合作,加速鑄造專業工程師級人才之培育,注入具外語能力的優質方案設計、檢驗、材料開發的活水,以解決鑄造產業之需求,再造鑄造產業蓬勃發展。 本次合作廠商包括甲聖工業、志誠鑄造廠、呈聯金屬、源潤豐鑄造、光隆、源合興鑄造與承鋒鑄造工業等股份有限公司,參與之廠商提供良好的學習及工作條件,高三正式進入企業實習,起薪25,000元;技專階段則以「正式員工」的身分以在職進修的方式執行,大ㄧ開始起薪3萬元,以後逐年按照學生勤惰與能力提高薪資,例如逐年逐級取得廠商所需的乙級證照,畢業後薪資可達5萬元以上。 未來出路廣,鑄造產業新契機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楊校長能舒表示,該校機械系秉持理論與實務並重,對於傳統鑄造產業的人才培訓及技術升級,提供全面性的強力支援,根據鑄造產業的人才需求以客製化的人才培育的模式,量身打造所需課程模組,設計教學課程內容,並搭配企業提供之業師以師徒制的方式指導學生,與業界充分結合,發展產業實務實習課程,很榮幸有此機會與企業共育人才。學生於技專端的身分為廠商之正式員工,廠商將栽培學生成為設計研發工程師、機電整合工程師或品管工程師,期許能夠達到技術人力之扎根及提升國際競爭力之目標。 國立西螺高級農工職業學校蔡校長天德、國立虎尾高級農工職業學校李校長重毅表示,在高職端安排學生及家長到廠商參觀,並瞭解鑄造業廠商提供的薪資福利後,讓學生及家長對此產業的工作環境及內涵耳目一新。學生高三下到廠商端建教合作,藉由兩間高職奠定良好的建教合作基礎與互動模式,提供銜接大學的基礎與中階技術人力,學生在高職端完成基礎訓練後,甄選成為正式員工並受推薦至雲科大在職進修,以「就學即就業」的模式鼓勵學生加入,達到永續經營與技術傳承之目的。 教育部姚政務次長立德亦表示,期盼學校、公會、廠商協同合作培育鑄造在地新人才,學校依據廠商實際職務技能需求規劃授課課程,鑄造公會與鑄造學會同時支援專業教師進行授課,學生可在就學期間瞭解職場文化並累積實作經驗,此「學界+業界」的雙軌教學模式將成為產學攜手合作的最佳示範,並為地方鑄造業帶來繁榮新契機。
大學校園 【107大學學費】16校擬漲2.5-3.75%,6月底公告結果
截至5月底,共有16所大專校院提出107學年度調漲學雜費的申請,包含公立大學1校、私立大學5校、公立技專2校及私立技專8校,調漲幅度在2.5%-3.75%。教育部會邀集相關機構、學者專家、學生及家長代表組成學雜費審議小組審查各校申請案,預定於107年6月底前公告審議結果。 16校學雜費調漲幅度 調漲幅度計算 依據「專科以上學校學雜費收取辦法」規定,學雜費調漲是由大專校院審酌學校財務狀況、助學機制及辦學綜合成效等面向,並完備「資訊公開程序」及「研議公開程序」後,始得提出申請。 學雜費收費基準調整幅度(以下簡稱基本調幅)是參考學校教學成本及受教者負擔能力,依行政院主計總處每年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年增率」及「受僱員工薪資年增率」來核算。 107學年度學雜費收費基準基本調幅為2.07%;前一學年度未調整者,其調幅上限援例以當年度基本調幅加上前1年基本調幅計算,經核算為2.5%;另外,學校若具有完善的助學計畫、學雜費調整支用計畫、資訊公開程序及研議公開程序,可以申請放寬其基本調幅,但是上限仍不得超過基本調幅的1.5倍,即3.75%。 教部審查重點 教育部接獲學校申請案後,將先確認申請學校是否符合學雜費調整資格條件,再邀集相關機構、學者專家、學生及家長代表組成學雜費審議小組審查各校申請案。學雜費審議小組的審查重點如下。 1.審議指標:須符合「財務指標」、「助學指標」及「辦學綜合指標」等規定。 2.審議程序:須經校內「資訊公開」及「審議公開」等程序研議學校學雜費調整事宜,並於學校校務及財務資訊公開專區公布學雜費調整具體規劃情形及校內審議程序的說明,校內研議過程應有學生代表參與,並須向學生公開說明,設立意見陳訴管道。 教育部表示將依法審議各申請案,即使學校各項指標皆符合規定,但助學計畫不足,仍然不得調整學雜費,以確保弱勢學生的受教權益。在經費支用方面,學雜費調漲後的經費主要用於協助弱勢學生就學及與提升教學品質密切相關的軟硬體設施改善。
高中校園 2018亞洲物奧榮獲4金,亞洲第3
我國高中生參加2018年第19屆亞洲物理奧林匹亞競賽自越南河內傳回捷報,在25個國家(地區)、188名參賽學生中,共獲得4金、1銀、3銅,團體成績以金牌數計算,國際排名僅次於中國大陸及俄羅斯,與主辦國越南並列第3名,成績表現優異。其中獲得金牌的建國高中三年級學生鍾尚軒更榮獲本競賽主席所頒發的「最佳理論獎」,表現卓越。 前排由左至右:曾憲揚、鍾尚軒、陳昶瀚、羅培瑞;後排由左至右:高瑋伯、姜理元、王維恩、朱嘉棟 4金1銀3銅為國爭光 我國代表隊是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組成輔導團隊負責培訓,國內選拔過程分為初選、複選、決選及賽前集訓4階段。8名學生代表經過複選及決選等過程,在全國143所學校共計1,847名的參加學生中脫穎而出,代表國家參賽。其中,國立科園實中的曾憲揚,以及建國高中的鍾尚軒、姜理元和高瑋伯紛紛奪得金牌。其中獲得金牌的建國高中三年級學生鍾尚軒更榮獲本競賽主席所頒發的「最佳理論獎」,表現卓越。 代表我國參賽的8名高中學生獲獎情形表 亞洲物奧難度高 「亞洲物理奧林匹亞競賽」首屆為印尼所舉辦,目的在增加亞洲地區各國物理教育經驗的交流,並促進青年之間友誼的成長。競賽分兩天進行,一天為理論競試,另一天為實驗競試。其中理論試題含三道題,總分30分,競試時間全程為五小時。而實驗試題含一至二道題,總分20分,競試時間也是五小時。試題難度高,考驗學生臨場反應。 教育部為獎勵學生的優異表現,訂有「參加國際數理學科奧林匹亞競賽及國際科學展覽成績優良學生升學優待辦法」,獲得本項競賽獲得金、銀、銅牌獎者,可保送大學院校各本學系或推薦入大學院校各學系。獲得榮譽獎者,可推薦入大學院校各本學系。另於亞洲賽獲金牌與銀牌者,分別可獲得教育部頒發的新臺幣10萬元與5萬元獎學金。 我國平均排名前三 我國自2000年起參加亞洲物理奧林匹亞競賽,歷年均獲佳績,參賽至今總計榮獲63金、42銀、41銅及14面榮譽獎,參賽18年以來我國國際平均排名為前3名,並曾在2001年、2003年與2010年的競賽中榮獲國際排名第1的成績。 我國參加亞洲物理奧林匹亞競賽歷年獲獎情形表
大學校園 清大校長賀陳弘籲推大學分類救高教
國內大學最近風波連連,後段大學的退場問題還未完全解決,前段大學的世界排名即已開始下跌,臺灣高等教育的發展有如陷入「進」、「退」維谷的泥沼中,令人憂心。國立清華大學校長賀陳弘呼籲政府拿出不同期程的全盤規劃策略:短期先給予私立大學「限時優退」方案,以及公立大學整併後可釋出部分土地以活化學校資產;長期則應將大學分類為博士班、碩士班、學士班、技職證照等不同類型的大學,並且在資源上有所區隔,才能挽救國際競爭力日趨下滑的高教危機。以下是訪談紀要。 國立清華大學校長賀陳弘(圖/王錦河) 私校限時優退方案可訴諸公評 【問】:臺灣高教的問題可分兩個層級討論,在後段大學部分,您認為現在大學退場遇到的難題是什麼? 【答】:臺灣的大學數量多、人數少,如果可以規模化,增加學生人數,對於整體教育品質是有幫助的,問題在於私立學校退場與「公公併」。私立學校退場最困難的就是校產處置,雖然法律規定捐資興學的校產處分後不能進入私人口袋,但這也造成招生困難的私校董事會既不肯再繼續投入資源,也不願意收攤,而是得過且過、能拖就拖,最後就是學生的權益被犧牲,非社會之福。 也就是說,不讓校董取得任何財產,學校就不會有退場的動機,為了促進公共利益與公共福祉,政府有必要推動一些特殊措施,例如公部門或民間企業為使公務員或員工提早退休,而有所謂的優退方案,教育部也應建立「私校限時優退」的退場激勵方案,用給予特定一小群人(亦即決定學校營運的董事)暫時性的好處,鼓勵私校董事會做出學校退場的決定,以換取更大的公共利益,這沒有什麼不可以;但當然比例要合理,不能太高,而且不能密室協商,應訴諸社會公評。 必須強調的是,私校優退方案不是一個長久的常態性方案,它是為了解決特定時空發生的問題所做的解套方案,是有限時性的,絕對不該演變成以後所有私校都一體適用。或許政府認為私校撐不下去就會自己退,所以不需要以優退方式鼓勵,但學校在硬撐的過程中,勢必造成許多學生受害;如果為了不讓少數人得利,就犧牲更多無辜的年輕人,這樣的「權衡」可能需要重新評估。 跨部會研議公公併,校產處分增收益 【問】:對於教育部推動公立大學「公公併」,您有什麼建議? 【答】:高教整併是全國性的危機,建議政府應該跨部會共同解決。公立大學合併將使高教規模減少,學生人數降低,對於校產校地的需求性也會相對減少,政府若能容許公立大學合併後,將極少部分比例、例如百分之一的校產變更為非機關學校用地加以處分,例如設立辦公大樓等,活化這些閒置的國有地,轉換成為教育公共財,學校即可獲得經費,挹注在空間整建、師生移動等整併後所產生的新需求上,將有助於提高「公公併」的可能性。 國內大學欠缺規劃發展的邏輯 【問】:大學退場整併將造成高教板塊重新洗牌,生存下來的大學是否也會面臨其他挑戰? 【答】:臺灣高教發展的問題從短期來看,必須先設法處理大學太多、沒有效益的高等教育比例太高等問題。儘管這項調整是個大工程,但嚴格來說,大學整併、退場與規模化只能算是短期的合理化,難道做完之後臺灣的高教就沒有危機了嗎?事實上,國內大學發展的長期問題在於缺乏一個規劃發展的邏輯,「大學分類」的觀念在臺灣一直沒有形成共識,現在應該開始鼓吹。 大學分類最成功的例子在美國加州,它有加州大學(UC)、州立大學(Cal State)及社區學院(Community Colleges)三個系統,原則上只有UC可以設置博士班培育博士,州立大學最高只有碩士班,沒有博士班。加州的GDP占全美七分之一,經濟規模可能是臺灣的數倍,公立大學卻只有10個UC校區能招收博士生;而臺灣則有高達幾十所大學都在培育博士,顯然博士生的質、量會有問題。這是其一。 其次,加州社區學院的宗旨是普及教育,所以不設研究所,但州立大學與UC每年會保留一定比例的轉學生名額,吸收從社區學院流動進來的學生,絕不會發生有社區學院因為辦學好、招生佳,為了增加營收,就想盡辦法用高薪增聘師資,搶辦碩、博士班的情況。 依授予學位證照,重新進行大學分類 【問】:近年國內確實很少觸及大學分類議題,研究型、教學型、社區型大學等分類並沒有很成功,您認為該怎麼做? 【答】:大學缺乏分類就會任務不明,導致高教發展的混亂。試想:如果國內醫院沒有分類分級制度,所有醫院都是一樣的規模,則急重症醫療將很難發展與突破。那麼大學裡面的「急重症」是否也該交由特定大學、也就是設有博士班的大學去處理? 因此,建議國內大學可以參考加州的大學分類模式,再加上職業教育,分成普通體系與職業體系兩個系統:普通體系下分成可設博士班提供博士生教育的「博士班大學」、可設碩士班培養碩士人才的「碩士班大學」,以及只有大學部沒有研究所的「學士班大學」等類別;職業體系則是專門培養取得證照與職業技能檢定導向的「技職證照大學」,若有技職大學想培養碩、博士,兼顧學術導向,則應歸屬於普通體系。至於產學合作和實習,應是無論普通或職業體系的所有類型大學都需兼顧的。 有關各類大學的合理校數,例如可以設置博士班的「急重症」大學校數應是10所、20所或其他數量,應視培養最尖端的產業技術人才需求量而定,然後再跟政府的競爭性經費資源(例如五年五百億)做結合,最終這些博士班大學是要代表臺灣到國際競爭的。 提升大學排名,需靠大學分類與資源配當 【問】:最近國內頂尖大學在世界排名出現名次滑落的危機,這是國內高教的警訊嗎? 【答】:臺灣的世界大學排名下滑,與資源絕對有關,但不會有立即性的連結,半衰期可能在十年以上。也就是說,假設今年五年五百億預算少了15%,並不代表明年排名就立即下滑15%。因此很明顯的,今年世界大學排名下滑反映出別人的投資與進步在十年前就已超越我們,雖然臺灣約莫在十年前啟動五年五百億頂尖大學計畫,但同一時間其他國家也不約而同將排名當作績效指標,對重點大學進行大量投資,特別是中國大陸不斷迎頭趕上,所以能在今天看到成效。 我憂心的是,臺灣挹注五年五百億經費則開始成效不錯,但現在大學的表現出現相對滑落,一來由於別人進步很快,二來我們自己又開始縮減規模、分散資源,預估未來五到八年後,臺灣的大學排名將會更進一步下滑,影響高教國際競爭力,後果不容小覷。至於解決之道,還是要回到大學分類,先凝聚大學分類的共識,然後挹注相對的資源在博士班大學上,大學就有明確目標,知道如何增加實力去國際上比賽。 應捨棄500個1元,改做一次500元的研究 【問】:如何面對大學過度注重論文發表的議題? 【答】:五年五百億計畫需要一些短期績效指標衡量學校的表現,其中一個指標就是論文發表數。知識創新與發表本為一體兩面,但當教授都被「吸引」去做論文發表,其他教育方面的努力就會被稀釋,這是不對的。況且現在論文發表的績效指標是把每一篇論文加總,看看教授總共發表了多少篇論文,這種「一加一等於二」的公式所產生的流弊,就與花500天的時間每天賺一元的意義一樣,是不好的,我們應該鼓勵大家努力做好一件大事,一次得到500元的報酬才對。 我來清大後,做了一個其他大學都不敢嘗試的改革,取消行之有年的教授論文出版獎勵制度,不再把教授發表的論文個別加總以換取績效獎金。此舉大概讓300名教授的荷包縮水,連我自己都受到影響,但對於教師價值的評量本來就應該多元化,不能只看研究表現。最近清大有4位教授因為在教學、輔導或產學合作表現傑出而獲聘為特聘教授或講座教授,這在過去是不可能的。 【問】:擔不擔心取消個別論文出版獎勵制度後,教授就沒有發表論文的動力? 【答】:我也不排除會有這個可能,或許短期內清大的排名會因論文發表數量減少而下滑,但長期來看,我們希望大家將500個一元的精力投入在一次產生500元效果的大事上,也就是改做「重、大、拙」,而非「輕、小、快」的研究。 這個命題又回到大學分類上,有些大學扮演的是救火隊,培養的畢業生必須對社會有立即的貢獻;有些則是三、五年後要有貢獻;少數大學的研究則應負責對10年、30年、甚至50年後的社會產生重大、長效且不可逆的貢獻,進而促進社會轉變,愈好的大學愈是扮演後者的角色。 建立華語高教平台,外銷臺灣軟實力 【問】:臺灣的高等教育如何突破與創新? 【答】:我們應該外銷臺灣的大學,在教育部主導下,整合各大學的「開放式線上課程」(MOOCs),建立華語高教大平台,結合雲端與教育軟體產業界走出去,由駐外單位在東南亞等地針對修課者舉辦認證檢定考試,通過測驗後,修讀相關學位即可採認學分,透過這個網路平台將臺灣的軟實力延伸出去。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評鑑雙月刊第56期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解救臺灣高教 賀陳弘籲推動大學分類
大學校園 茶陶文創成果展師生共同參與
元培醫事科技大學老師王龍德暨駐校藝術家李幸龍、呂嘉靖、卓銘順帶領企管系陶藝組畢業及在校同學舉辦2018茶陶文創成果展,計有畢業同學19人在校同學18人,將所學成果即日起在光宇藝術中心展出至6月20日,同時在25日上午舉辦茶會,歡迎師生前往觀賞。 王龍德老師指出,2018茶陶文創成果展,主要以畢業生成果展為主,同時也讓在校生與學長學能夠多學一併參展,而老師暨駐校藝術家也共同參展,讓作品更為豐富。 元培企管系陶藝組林冠瑩的磚情作品 王龍德老師表示,畢業同學在二年中所學,每位同學都有其創作及設計概念,有些同學以生活陶為創作概念、有些同學則以自己家鄉的在地產業概念設計、也有同學依自己所愛等設計。不管用何種方式都可以看出同學們有自己的創新概念在作品中。 其中王金祥、楊玉玲夫婦,他們所用都是以其雕刻理念在陶瓷中發揮,王金祥將佛像「行動智慧」的表現,仍有保留木頭的顏色,而楊玉玲的餐桌也是一樣有木頭的感覺。林冠瑩所做的「磚情」以居住彰化花壇鄉,磚窯是該鄉的產業,即以磚的表現呈現在陶藝作品中。陳雅伶的設計概念即是以他喜愛貓中發現,即做貓造型的燈。另外有位王國華則以僧侶所穿著鞋以「看破」設計。 元培企管系陶藝組王金祥同學的行動智慧佛像以陶藝完成 王龍德老師的作品以「心窗」系列呈現,人與藝術作品的對話,作品中的亂七八槽即是外面的環境造成,而經心靈對話有條理井然之感。 王龍德老師希望同學在學習中有創作及設計概念,作品才有所特色,陶藝除了藝術外且要有技法創作,且作品在開窯後才知作品成功與否。此次成果展在25日上午舉辦茶會,將有茶席享宴。 元培陶藝老師王龍德的心窗系列作品
大學校園 元培醫學影像中心,MRI及CT兩大儀器應用
元培醫事科技大學醫學影像中心醫學於5月17日上午10揭牌典禮,以培育醫學影像暨放射技術專業應用人才,強化醫放專業基礎及技術應用特色,開創醫學影像跨領域創新開發應用。該中心有MRI及CT兩大儀器,將可作植物及動物學術研究,目前已在進行植物果實的品質及病蟲害研究,另寵物狗、兔等研究中。 元培醫事科技大學影像醫學中心,跨領域的特點,不只應用於臨床醫療領域,以自由創新為出發點,只要能為醫學影像技術所用,皆可應用,藉由中心現場MRI磁振造影操作演示,瞭解影像醫學技術的應用,由基礎水假體的儀器校正進入到擬真頭部水假體的醫療臨床應用,並也跨入材料學及模具製作的領域,接著進入蔬果MRI磁振影像的世界,跨入農林領域醫學影像技術的應用,最後再以進入小兔動物的影像世界,跨入漁牧領域醫學影像技術為結尾,述說影像醫學中心可應用的範疇。 影像醫學中心在未來可應用領域的廣泛,舉凡臨床醫學、材料分析、模具製作設計、逆向工程、藥物實驗、農林漁牧品質的改善及病蟲害防治外,甚至可延伸至航太、國防領域應用,元培影像醫學中心於未來都可以與廠商做出需影像顯示的任何產品等。 校長林志城表示,學校影像醫學中心,除了人才培育外,將可跨領域與業界合作,將可獲得更多的影像所需的數據等運用,在各方面都可以使用。 元培影像醫學中心揭牌後合影 元培繼影像醫學博物館成立後,醫學影像中心於5月17日正式成立,醫學影像暨放射技術系系主任郭瓊文表示,學校引進的MRI是0.3全磁的儀器,在科技大學中是最好的MRI,學校將採取在學術的研究,並進行植物及動物的研究。 負責醫學影像中心的醫放系老師蕭文田表示,學校引進的MRI是0.3全磁的儀器將可針對果實品質及病蟲害發展,透過MRI、CT對果實品質能夠由構造等更深入了解,同時也可以對植物病蟲害產生,讓植物的果實等能夠有所控制,目前都在陸續進行中,而且是可以發揮與研究的。 元培影像醫學中心進行兔子檢測畫面 蕭文田老師指出,在植物研究採取MRI進行,學校是第一個去做的,日本日立公司的協助對學校在發展植物及動物研究很有助益。目前MRI已到位,也在進行研究中。接著CT也將到位,屆時在此兩大儀器協助下,在學術研究也是一個突破。同時未來用在跨領域研究十分廣泛。 5月17日揭幕典禮,日本日立公司國際營業部部長澤田啟一、偉信儀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炤昌、行天宮醫療志業醫療財團法人恩主公醫院張漢隆主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王德珍主任、賴建成主任、新竹國泰醫院李興中院長、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理事長張允中、周宜宏講座教授參與。 元培醫學醫學影像暨放射技術系是學校創校以來的三科系之一,校友遍佈台灣各醫療院所,同時也有在新加坡及日本擔任醫放師,在學校中此系是學校中最獨特之系。由系主任郭瓊文、蕭文田、秦作威、林俊良都是學校校友成為老師,該系在學校中是最看好的系之一。此影像醫學中心成立,同學們都可以跨領域學習更多,未來就業更廣。 會中感謝偉信儀器公司及日本日立公司,分別由林校長及董事會執行董事蔡雅賢贈予感謝狀給楊炤昌董事長、國際營業部部長澤田啟一。會後參觀中心,中心正進行免子檢測。 元培影像醫學中心進行兔子檢測
大學校園 元培餐管系專業英日文榮獲全國團體亞軍
左起第5位為元培餐飲管理系三年級王麗雲同學獲榮獲專業英文詞彙能力大賽餐飲項目【個人組全國季軍】並取得兩岸交流賽代表資格。 元培醫事科技大學餐飲管理系同學除了會煮一手好料理,專業英日文詞彙與聽力能力甚強,王麗雲、李穎涵、張曉琪、周雯惠、鄭漢偉、李夢燕、趙怡婷、尤嘉欣、彭冠蓁、黃韻玲、陳怡均同學在老師李民賢、林枚玲老師指導,參加「2017年專業英日文詞彙與聽力能力大賽」成績大放異彩,師生共獲頒15個獎項,三年級王麗雲同學除獲得全國業英文詞彙能力大賽餐飲項目個人賽季軍,亦同時入圍兩岸賽參賽資格。再度榮獲全國團體亞軍。 2017年元培醫事科技大學餐飲類組參賽團隊,再度由餐飲管理系老師李民賢與林玫玲共同指導,競賽由2017年11月1日校內賽開始,至2018年1月29日全國賽結束,共為期3個月,共有餐飲管理系三年級王麗雲、李穎涵、張曉琪、周雯惠、鄭漢偉、李夢燕6位同學,二年級趙怡婷、尤嘉欣、彭冠蓁3位同學,以及一年級黃韻玲、陳怡均2位同學等合計11位參賽同學,以優異成績通過校內初賽、北二區區域賽競賽檢定,其中餐飲管理系三年級王麗雲同學除獲得全國業英文詞彙能力大賽餐飲項目個人賽季軍,亦同時入圍兩岸賽參賽資格,並且最後餐飲管理系累計成績,勇奪全國大學(專)院校餐飲類組全國亞軍,為校爭光。同學的努力與優異表現,足堪楷模。 北二區區域賽頒獎典禮。 獲獎成績:全國賽生師生榮獲7個獎項:餐飲管理系榮獲專業英文詞彙能力大賽餐飲團體組亞軍。餐飲管理系三年級王麗雲同獲榮獲專業英文詞彙能力大賽餐飲個人組,全國季軍,並取得兩岸交流賽代表資格。李民賢、林玫玲老師榮獲全國賽教師指導獎暨推廣貢獻獎。 區域賽師生榮獲8個獎項:餐飲管理系三年級王麗雲同學榮獲專業英文詞彙能力大賽餐飲項目台灣北二區賽第二名。餐飲管理系三年級李穎涵同學榮獲專業英文詞彙能力大賽餐飲項目台灣北二區賽第三名。餐飲管理系三年級張曉琪、周雯惠,二年級趙怡婷、尤嘉欣等四位同學榮獲專業英文詞彙能力大賽餐飲項目台灣北二區賽金腦獎。餐飲管理系李民賢、林玫玲老師榮獲台灣北二區區域賽教師指導獎。 2017「專業英日文詞彙與聽力能力大賽」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國GLAD全球學習與測評發展中心主辦,今年1月29日正式落幕,本次競賽活動從校內賽到全國賽各級學校的報名人次總共高達28,700人、報名校數超過170所,元培醫事科技大學餐飲管理系師生在學校支持與師生齊心的努力下,不負眾望的再度從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繼2014年、2015年連續兩年榮獲餐飲類團體冠軍後,本年度餐飲管理系再度榮獲團體亞軍。統計歷年來學生的優異成績表現,為參賽公私立大學(專)院校餐飲相關科系中,表現最為亮眼的學校與科系。 專業英日文詞彙與聽力能力大賽秉持「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用、以賽促交流」精神,有效縮短學用落差與提升學生職場專業英日文的詞彙能力與聽寫能力,以期建立國際化的專業語文核心能力。
大學校園 【元培大學】青領社獲大專院校社團評鑑甲等獎
元培青領社在全國大專院校學生社團獲甲等獎成員等合影 元培醫事科技大學青年領袖社在全國大專院校學生社團評鑑榮獲甲等獎,青領社已邁入第八屆,該社每年在校外與校內都有服務活動,青領社社陳陳威杰都帶著社員服務,去年青領社獲參加獎,今年進歩了獲甲等獎,青領社成員都對能進歩獲獎,非常高興,期望不久將來能獲得最佳成績。 青領社美宣曾文虹及器材吳欣華都是護理系二年級同學,他們參與青領社之後有更多服務機會,學習很多,同時與人溝通也學到很多,讓自己視野也大開。 青領社創社以來活躍於校園內各個大小活動。每年校內社團評鑑與績優服務社團評選皆獲得優秀的成績, 106年度校內社團評鑑獲得第一名,當年度獲得由林智堅市長親自頒發新竹市政府表揚績優青年志工團體獎,在個人獎項優秀青年志工獎由第六屆社長連家興及執秘楊書昀獲獎。 青領社每年為感恩母親節策劃一系列體驗活動,曾經辦理即時通話說出對媽媽的愛、代寄手工卡片、手作康乃馨。今年協辦元培生輔組闖關遊戲背起重物體驗懷孕等體驗母親的辛勞,在活動流程的處理及應變上都值得肯定。每年校內大型活動新生入學輔導、畢業典禮、迎新演唱會以及各種學生生活座談會等擔任協辦,場佈、場控、撤收等工作人員,在元培的大型活動都能看見青領孩子們為大家熱心服務的身影。 青領社每年必辦的Running man活動,活動範圍擴及的整個校園,多次的籌備及場勘都是為了讓活動有趣好玩,與進行順利安全。還有另一項的傳統是與親善大使社聯合辦理聖誕活動,目前已經是辦理第三屆了,這樣的社團交流變成了兩社間的傳統,不僅是活動的合作辦理,在校內行政支援時也能搭配無間。 前年參與校外大型活動有2016新竹城市馬拉松志工活動與國際性的2016亞太暨兩岸茶產業研討會之活動工作人員,校外活動因必須配合的對象不同也較廣,讓學生成長得更快,這些都是寶貴的經驗,以利於學生未來辦理策劃活動時能更加完善順利。鼓勵學生除了課業外積極參與社團活動有益於未來職場管理、策劃、溝通等能力,故推薦青年領袖社代表學校參加全國社團評鑑。 醫技系學會在今年獲得參加獎。此次全國大專院校學生社團評鑑與觀摩在3月29日至4月1日在中興大學舉行,全國大學社團均共襄盛舉。 元培青領社在全國大專院校學生社團獲甲等獎社長陳陳威杰接受頒獎
大學校園 【元培大學】醫工學生深夜見習睡眠檢查流程
元培醫工系同學睡眠檢查合照 元培醫事科技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學生為了實地了解睡眠檢查流程與學習臨床實作,日前赴台北慈濟醫院睡眠檢查中心見習多項睡眠生理檢查,技師和病人溝通互動的方式與技巧,仔細聆聽技師對於生理訊號特徵的說明,並且與所學比對與討論,同學都感寶貴的臨床見習經驗。 元培生物醫學工程系有鑑於睡眠醫療與睡眠產業的人力供不應求,於一年半前在教育部產業學院計畫補助下開設睡眠科技學程,邀請醫師、業師共同授課,培養學生睡眠檢查及睡眠科技產品應用與開發能力,是相當熱門的特色課程。 元培醫工系同學見習技師準備為病人佩戴呼吸器 生物醫學工程系學生至醫院睡眠中心實地見習多項睡眠生理檢查,來院接受睡眠檢查的病人有不少是屬於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OSA)的病患,睡眠品質不佳可能導致注意力不集中、白天倦怠、情緒躁動,也因此影響學習,經過診斷找出病因並治療後大都能獲得改善,學習成績也顯著提升。 由於病人到院睡眠檢查時間是每日晚間九點半到翌日清晨六點,這堂見習課也安排在晚間九點到十一點,由院方的睡眠技師協助講解,每位睡眠技師帶領5~6位同學。 睡眠中心的裝潢採溫馨風格,提供舒適入眠的環境,前來受測的病患晚上九點半到中心報到,填寫衛教資料後,由技師黏貼各項電極在頭、眼、下巴、鼻、胸、四肢,以便進行腦部、呼吸、四肢的動態記錄,藉由整夜睡眠生理記錄進行睡眠狀態判讀與處置。來院接受睡眠檢查的病人有不少是屬於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OSA)的病患,在第一次檢查確診後,再進行配戴呼吸器的第二次睡眠檢查測試,以便調整輔助呼吸進氣壓力,大部分的病人都可透過佩戴呼吸器改善症狀。 元培醫工系同學聆聽技師解說睡眠檢查記錄訊號 能夠有這樣寶貴的臨床見習經驗,學生都相當珍惜,聚精會神的觀察每個檢查步驟,注意技師和病人溝通互動的方式與技巧,仔細聆聽技師對於生理訊號特徵的說明,並且與所學比對與討論,見習時間結束還捨不得離開。 見習當天慈濟醫院胸腔科檢查室蕭鐘慧組長也到場關心,蕭組長表示,不只大人,也有許多小朋友有睡眠障礙的問題,有些是因為生理結構,扁桃腺過大,造成嚴重打鼾或呼吸中止,有些是因為過敏問題影響睡眠品質,而睡眠品質不佳可能導致注意力不集中、白天倦怠、情緒躁動,也因此影響學習,經過診斷找出病因並治療後大都能獲得改善,學習成績也顯著提升。 ★資料來源:元培醫事科技大學-焦點新聞
高中校園 【108課綱】內思高工選修自由,可跨群科班
內思高工係天主教耶穌會創辦以工科為主的技術型學校,除了技術培育與品德陶養是學校的核心價值外,學校在台復校六十三年來,其願景、使命與目標,適與教育部108年十二年國教之自發、互動、共好之理念不謀而合。 內思高工有幸獲選為技術型高中十二年國教前導學校之一,除依據國教理念以務實致用及適性分流之課程,結合當地產業與在地特色,並考量學校背景條件等因素與資源外,特別注重技術訓練及專業教學,培養工業技術人才。透過教育部前導學校計畫的助力,更加積極發展專業群科之必選修課程,落實學生適性選擇自己所需之專業知識與技術,提升學生未來就業之能力。 校訂課程試行過程 內思高工自104學年度起透過教學研究會教師專業社群發展各學科選修課程,至105學年度並以試辦方式進行選修;105年度獲選教育部課程前導學校後更積極於校內辦理新課綱相關宣導與研習。發展過程歷經多次國教署新課綱發展委員惠予諮詢輔導,方有具體可行且符合新課綱之106學年度課程計畫書之產出。其次,為表現新課綱之核心價值,特別邀請各教學領域之學者專家及業界人士,以學校現況及產業需求,規劃各科選修課程。除加深學生自我專業技術外,更培養跨領域知識學習,達到「全人教育」之理念。 為求新課程落實的可行性,學校以全面試行方式擴展至106學年度高二及高三同步試行,以瞭解與發掘未來選修課實施之問題。據此,在不影響學生原課程及畢業條件之下,額外增加選修課程,調整課程計畫並報部備查後試行。以內思高工資訊科為例:增開「APP程式設計」及「智慧型機器人技術概論」課程,讓資訊科學生可跨班自由選擇修習,讓學生依性向自由選擇。此外,另規劃同校跨群、同群跨科及同科跨班三種類型(可參考本校課程計畫書),開學前由任課教師對選課班級進行個別宣導,學生瞭解課程綱要、上課方式及評量標準後,讓學生進行自由選課,經優先篩選原則篩選後公告選課結果並跑班上課。 試行成果與問題 106上下學期均試行學生自由選修課程至今,在專業學科部分,尚未呈現明顯的學習成效差異;在專業實習科目則展現明顯成效。以多媒體科開設「3D列印與成型實務」之跨群選修學科為例:多媒體設計、機械及電子科,三科學生學習3D軟體建構外型,並操作3D列印機列印實體模型。任課教師表示,學生學習成效良好,且實體成果也超乎預期。 選修課程規劃並試行至今尚稱順暢,稍感困難之處為: (1)學校師資雖足夠,但因自由選課之規劃,排課時段與師資調配增加難度,至於未來選修課全面正式實施將更為複雜。 (2)試辦階段,學生自由選課適用系統尚稱順暢,未來全面實施,選課系統以及點名及成績系統將會是重點工具。 (3)學生因自由選課,造成班級內購置書籍之差異,學生註冊繳費單製作增加複雜度,收費單種類更複雜。幸有國教署諮詢輔導協助,目前學校都在掌握之中。 結語 在國教署課程協作中心以及諮詢輔導委員的指導、相關學科專家學者以及業界的協助、學校行政與教師同仁們通力合作之下,內思高工得以完成三種型態的選修課程規劃並試辦。雖然在有限的資源執行選修課程,仍有些複雜與困難,本學年度的成果以及發掘的問題,將會是後續推動的基礎與動力期待更佳的成果在不久的將來能有效地呈現,順利迎接十二年國教技術型學校新課程。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中小學師資課程教學與評量協作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第9期:內思高工-選修課程規劃與實施之經驗分享
大學校園 元培郭宗德老師獲頒國際傑出發明家獎
元培醫事科技大學醫學影像暨放射技術系老師郭宗德,獲得第2017第十三屆國際傑出發明獎殊榮,郭老師去年底獲得第13屆學術國光獎章,目前在學校擔任創新與育成中心主任。郭老師過去擁有美國、中國及中華民國的發明專利50件以上,熱衷於參加發明展,這期間已獲國際發明展5面金牌等11面獎牌。 元培醫事科大郭宗德老師(右)獲國際發明獎殊榮 另外也指導學生參加創業競賽,團隊屢屢在國內及兩岸創業競賽獲得晉級,去年教育部辦的戰國策競賽,學生團隊獲得創新技術組全國第三名。郭老師樂於指導學生參加發明或創業競賽,有教無類,他常說:有個國際發明展的獎牌紀錄,有時勝過文憑,所以指導的大門永遠開著,希望同學能把握機會。 元培醫事科大向來重視五創教育,學校與產業界互動密切,開辦創新創業社群,並藉由推動創新創業教育的經驗分享、主題講座等,來播下校園的發芽種子。元培醫大一直是朝iBEST領先創新、產學合作標竿、教學精進卓越、學校永續發展、特色聚焦等專業方向努力,持續活絡生醫健康產業聯盟平台,鼓勵年輕學子勇於開創未來,在全國掀起的青年創新創業風潮中,積極推動「五創一條龍計畫」,將打造元培成為全國生醫健康產業中最重要的創新創業圓夢基地及募資平台。 元培醫事科大郭宗德老師得國際發明獎殊榮獲蔡總統接見合影 2017第十三屆國際傑出發明獎得獎者,3月16日頒獎,獲得總統蔡英文在總統府接見。此次接見會是由中華發明協會榮譽總會長吳國俊領隊,在接見會談過程中,就參加國際發明展的獎勵經費與發明專利落實商品化上,與府方達成共識。 ★資料來源:元培醫事科技大學-焦點新聞
大學校園 【校際合作】元培與哈佛簽訂合作意向書
美國哈佛大學與元培醫事科技大學3月21日將為全球健康服務簽訂合作意向書,6月凱博文教授(Professor Arthur Kleinman)專程來台簽署合作協議書,「i SoCon→IoT ICT SIS培養健康新習慣」。 美國哈佛與元培合作,且將元培作為示範點,期能為全球養成規律新習慣的健康促進與「智慧生理運動量測器材」制定全球性規格,福祉產業學院陳俊忠院長推動的AIPEX 精準運動中心也在當天正式成立揭牌。 i SoCon 以IoT ICT SIS協助民眾養成健康促進新習慣的解決方案。目標:未病先預防、未衰先動、未動先行。強調透過資訊及通訊科技(ICT)、網際網路(IoT)、系統整合(SIS),養成規律新習慣的健康促進與「智慧生理運動量測器材」制定全球性規格,增進人與人之間的社群連結與互動,並產生相互激勵與正向作用。 元培醫事科大智慧精準運動發展研發中心成立揭幕 陳俊忠院長教授主導設立的元培醫事科大AIPEX精準運動中心,該精準運動中心即是為需要運動設計養成規律新習慣的健康促進,21日哈佛大學教授陳宏圖與Sue levkoff訪校時開幕。 當日與七家廠商(明根股份有限公司、歐立達股份有限公司、高登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協記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蓋德科技股份有限司、福利多醫療福祉事業、勝得棻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同時簽約合作,運用科技與運動器材,研發合乎人性、容易被接受、安全有效的運動介入服務方案,建置系統化的SOP,整合成完整的營運模式。 元培與七家廠商進行簽約 元培醫事科大AIPEX精準運動中心,精準運動中心即是為需要運動設計養成規律新習慣的健康促進,將針對新竹市三個樂齡學習中心的居民與新竹科學園區的科技業職工提供精準健康促進服務,積極打造成功案例。並使新竹成為全球健康與社區醫學(Global Health & Social Medicine)的示範點。 智慧精準運動健康產學研發中心(AIPEX中心),所關注的個體則為中高齡亞健康者、或術後病後出院患者、或失能失智前期高齡者,他們比其他的族群更需要適當的增加身體活動量,才能預防疾病發生或惡化,但是因為相對的體能與運動技能弱勢,沒有規律運動習慣又缺乏專業指導,遭遇的運動傷害風險極高,急需一套有效的服務模式,針對這群個體所設計的服務方案,除了提供合宜的運動處方,也需要創造支持的社會環境,才能培養規律的運動習慣,達到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的效果。 AIPEX精準運動中心,目前將先設置:(1)機能評估;安靜生理數據監測、體態與足型評估、行動力與持續力評估、(2)垂直律動:骨骼、肌肉與全身被動式精準垂直重力刺激、(3)水平律動:全身精準水平被動律動,有效刺激血管內皮細胞、(4)等速肌力訓練:各部位肌肉群精準等速肌力訓練、(5)睡眠紓壓:臥姿水平或垂直精準被動紓壓律動、(6)芳香療育:精油調理與舒壓按摩、(7)有氧運動:太極、飛輪、健走等、(8)健康管理:會員健康行為與生理數據積極管理。 未來將擴大推廣:(1)術後健身度假:與醫院及旅館合作,推動人工關節手術、心臟導管手術等術後服務,(2)職場運動健康:與職場人事及健康中心合作,推動職場健康達人挑戰賽,(3)社區運動健康:與社區樂齡中心及健康中心合作,推動社區健康達人挑戰賽。 元培醫事科大教職員將組織10個隊參加以達成規律性為目標的健康達人挑戰PK賽,每一個隊以系為單位,以10人組成Line群組,以上傳數據至「健康達人App」為規律性的達標統計依據,且有每日的滾動式規律性排名(包括個人與群組)。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與元培簽訂合作意向書林校長與黃榮村理事長見証 ★資料來源:元培醫事科技大學-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