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大學校園 交大校長張懋中:推動國立大學分類和法人化
國立交通大學校長張懋中接受《評鑑雙月刊》專訪時直言,「臺灣的高等教育已經快要拉不動了!」(圖:國立交通大學提供) 備受各大學高度關注的「高教深耕計畫」即將開始受理申請,國立交通大學校長張懋中接受《評鑑雙月刊》專訪時直言,「臺灣的高等教育已經快要拉不動了!」高教深耕計畫應與國立大學分類配套,非研究型大學並應禁設博士班,否則大學任務不清,到頭來什麼都做不好;第二步則是趁年金改革時機重新規劃推動國立大學法人化,鬆綁各項管制,以免未來大學找不到人才。 張懋中曾在舉世知名的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UCLA)任教,榮獲美國國家工程學院院士與發明家院士等殊榮,創新研發應用成就備受肯定。他建議產學鍊結政策應超越技轉層次,鼓勵大學教授開公司自創產業,否則產學合作將無前景。而現在的學生學「答」不學「問」,國家找不到未來方向,是臺灣最大的危機! 大學任務不清,樣樣全能卻都做不好 【問】:對照臺美兩國高等教育發展,您認為臺灣高等教育最需迫切解決的問題在哪裡? 【答】:臺灣高等教育最大的問題不是生源不足,而是大學任務不清,沒有分類。過去每一所科技大學都要做研究,現在則是研究型大學都要做科技與產學。過去要求每一位教授都要發表paper,現在則恨不得人人都與產業結合。 當政策這樣翻來覆去,大家都變成全能型,就不是用最適當的人做最適當的事了。由於過去高教經費被抨擊全被頂尖大學用完,所以現在教育部停掉邁頂計畫,改推高教深耕,像天雨散花般讓所有大學雨露均霑,而且重視教學更勝研究;結果我們一會兒是研究型大學、一會兒又變成教學型大學,所有的大學都被拉進同一個槽裡,請問時間一久我們還回得去嗎?過去我們把科技(產業)丟掉,所以現在回不了科技(產業);今天又把頂尖做掉,以後還回得了頂尖嗎? 我很憂心,臺灣的高等教育已經快要拉不動了!現在大學任務不清、使命沒有區分,到頭來什麼都做不好,因為沒有一所大學可以把所有的使命扛在身上做,這是很明顯的道理。 既要研究又要在地結合,大學力多倍分 【問】:您主張大學分類,請問該怎麼分? 【答】:加州的公立大學系統分類被證明是很有效的,其中只有「加州大學系統」(UC)的十所研究型大學可以成立博士班,「州立大學系統」(Cal State)只能辦教育,不准設博士班;教授也不准做研究,必須專心教學,升等也以教學為唯一指標。「加州科技大學」(Cal Poly)主攻技術,當然也沒有博士學位。至於「社區大學系統(CCCS)則要負責和在地結合。 三千五百萬人口的加州只培養出十所公立研究型大學,請問臺灣能培養幾所?這是很簡單的數學題,我們自己要有個計算。對照我們的教育部,要求每一所大學「上要做研究、下要與在地結合」,等於是把美國四種不同類型大學的不同任務合成一個來辦,在「力多倍分」下,請問哪一種模式會比較有效率? 國立大學分類,非研究大學禁設博士班 【問】:臺灣超過半數大學都設有博士班,若比照加州大學分類,是否未來非研究型大學的博士班都得停招停辦? 【答】:一個國家需要這麼多博士班做什麼?雖然現在高端人才缺乏,但每個人特質不同,不是人人都可以被訓練成高端。研究型大學不是教學生「解決問題」,而是「定義問題」、「問問題」,科技大學才是教學生解決問題。但因現在大學任務定義不清,教出來的研究生也沒有能力去定義與規範問題。如果我們的學生只學「答」不學「問」,是不夠資格做研究的。 臺灣現在的危機就在這裡,國家找不到未來的發展方向,因為所有的人都學「答」不學「問」,只能幫別人解決問題、做代工,不能自己定義問題,所以我們的未來不知道要問誰?既沒有人可以問,也問不出問題來,這就是臺灣當前最高的困境! 如今高教正在轉型,應是推動大學分類最好的時機。要求大學自己分類很困難,因為學校不容易自己裁撤博士班,應該由教育部為大學分類,至少應先將公立大學分類清楚,若未被歸類為研究型大學,收掉博士班可能也是不得以的結果。至於私立大學如何分類,教育部較無權管制,除非扣減經費補助。 擺脫均一價,大學分類讓教授薪資有別 【問】:高教深耕計畫引導大學重視教學,與大學分類概念可以結合嗎? 【答】:高教深耕計畫成功推動的前提是大學先做好分類,因為對研究型大學而言,從研究中教學才是真正的教育。如果大學有分類,研究型大學在提教學計畫時,就應強調所提出的教學方式對研究有何影響;至於教學型大學或其他不同類型大學也應提出相對應的不同教學方式。教育部對不同任務與類型的大學,應有不同的審查標準。 當大學有清楚的任務分類,不同類型大學或不同學門教授的薪資就能有所區別,尤其研究型大學的市場是全球性的,大學必須拿國際市場的價格與其他學校競爭,否則難以延攬到具有競爭力的教授。目前臺灣教授的薪資早已脫離國際市場公價,全部都是「均一價」,一個助理教授起聘還不到六萬元,香港城市大學則是我們的四倍之多。 退休金縮水,國立大學法人化現生機? 更令人憂心的是,過去國內大學還能留住一些人才,其中一個原因在於退休制度還不錯;但現在這個優勢也開始瓦解,公教退休改革的結果已愈來愈接近勞工制度,使得人才想要留在公教體系的動機又消失大半。教育部最近私下探詢交大試辦大學法人化的意願,似乎認為「時候到了」。 【問】:幾年前成功大學曾有意試辦,但遭校內阻力未能成功,您覺得國立大學法人化在臺灣真的可行嗎? 【答】:成大法人化失敗的原因之一是當時的退休制度太好,教授擔心影響退休福利。可是現在狀況已經不同。長遠來看,臺灣的國立大學勢必得走向法人化。所謂法人化或信託化,就是大學與政府的關係是契約關係,雙方根據契約協議招生名額與經費等事項,至於協議以外的事務,大學想要如何發展是大學自己的事。 制度鬆綁,大學法人化利多於弊 換言之,法人化後,很多限制都必須鬆綁,不用教育部費心,招生名額也不是只有國家在管控,大學也可以控制,政府只需按學生人數撥款即可。此外,法人化後學費也可鬆綁,不同類型的大學可自訂不同的收費標準,大學並可自訂國際生名額,不受限制。 【問】:現在國立大學有財力實施法人化嗎? 【答】:可先在現有的基礎上簽約試行,例如某校目前來自教育部的經費占六成,法人化後仍維持此一補助水平。現在政府力推公教年金改革,或許大家已能漸漸看到國立大學法人化的好處比壞處還多。另外,教育部也應意識到,在臺灣教授薪資早就不比他國的情況下,若還要將教授的退休金減半,只怕未來大學真的招不到人才了! 總之,國立大學法人化或信託化是全世界的趨勢,日本所有國立大學都已法人化,美國加州大學也有信託制度;大家常笑說臺灣只有一所教育部大學,董事長就是教育部長,大學所做的每一個行為與每一項改變,都要向教育部報告、被教育部監管。大學若一直被缺乏多樣性想法的教育部給框住,將難以發展自己的特色。 國立大學先分類後法人化,私立大學回歸市場機制 【問】:交大有意試辦法人化嗎? 【答】:我才來交大兩年,至今仍在推動其他的創新改革,暫無暇考慮這個問題。臺灣高教第一步應是優先解決大學任務不清與分類的問題,第二步才是推動國立大學從公家單位改制為法人。 大學不僅是學術殿堂,也是產業機構,政府對大學的干預應該減少,讓學校自己想辦法求生存,生存不下去的就自然淘汰。臺灣不應該有這麼多公立大學,若要維持目前的公立大學數量,則應趕快做好分類,並讓私立大學回歸市場機制。臺灣的私立大學非常有動能,是非常好的產業單位,相信自由化發展後可以辦得更好。 產學應超越技轉層次,鼓勵教授開公司 【問】:您在基礎研究與實際應用領域貢獻良多,對於教育部產學鍊結政策,您有何看法與建議? 【答】:臺灣與國外大學對產學合作的觀念差很多;臺灣喜歡做技轉,把自己的技術轉給他人,讓別的公司量產,自己只收取權利金;但技轉對國外大學一點都不重要,反而鼓勵教授與學生技轉給自己,拿著license(授權)自己出去開公司,讓大學也能分到公司股份。兩者之間絕對不是「誰賺比較多」的差別,而是當技術是自己的,自己就會將擁有的授權當成生命一樣看待,好好的運用與發展;但若將技術轉給他人,則容易陷入陰謀的陷阱,拿到技術者可能會將技術鎖在抽屜裡,永遠不准上市,以使自己原有的產品可以繼續占有市場。 臺灣如果真要發展產學鍊結與創新,就必須超越技轉的層次,否則沒有前景。建議主管機關修改《公司法》與其他相關法規,比照新創事業最有效率的美國,以極低價格將普通股分給技術提供者,不必課稅,而且鼓勵教授自己開公司,不限制持股比例,還不能讓他們去了業界之後,因為沒有時間繼續發表論文而回不了學術圈。 最近政府雖然放寬《科學技術基本法》,但仍限制教授在公司的持股比例,也不能當企業負責人,這樣是不夠的。對一所好大學而言,產學鍊結的目標應是自創產業,定義未來市場,或協助既存公司創新事業,而不是加強既有的事業。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評鑑雙月刊第68期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交大校長張懋中:國立大學分類並推動法人化
高中校園 國高中各科 每週基本節數趨近一致
為落實108新課綱「適性揚才」、「多元選修」的精神,教育部回應民眾在公共政策參與平台上的提議:「全國高中職及國中各科領域基本授課節數應該要ㄧ致性」,打算讓各科老師每週授課節數趨近一致,朝「各科等節」的方向規劃。 民眾在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發起連署,指出高中職藝術領域教師每周教18節課,但數學領域、社會領域、自然領域和專業類科卻為16節,國文領域為14節,認為教師每周基本授課時數應該一致,以「尊重各科專業與尊嚴」。連署達5千人門檻,教育部回應如下。 高中節數規劃 針對藝術、生活、健康與體育、全民國防教育及選修課程等領域專任教師的每週基本教學節數,已評估規劃,由現行的18節調整為16節。 至於高中職其他各領域教師每週基本教學的節數,則由各主管機關所定標準規定辦理。 國中節數規劃 目前桃園市、臺南市、高雄市、彰化縣、金門縣、宜蘭縣及花蓮縣等7縣市的國中各科領域教師授課節數已一致化:國文領域為16節,其他各領域專任教師授課節數均為18節。其他縣市各科領域教師的授課節數仍有差距,未來將逐步改善推向一致化。 另外,教育部自107學年度起推動「提高國中專長授課人力政策」,將補助地方政府補足專長授課人力,藉由引導方式,鼓勵各地方政府規劃研訂國中各科領域教師授課節數時能朝一致化方向努力。
大學校園 【最HOT教授】臺大土木卡艾瑋 顛覆傳統翻新老系
聽到「土木專業」這幾個字,您的腦海中會浮現什麼畫面?相較於這幾年新成立的數位媒體系、文化創意產業系等大學新興科系,土木系可說是臺灣高等教育體制中的「老大哥」,論資排輩起來,其創系年代不見得亞於物理、化學等基礎學門科系,國內許多老字號綜合大學或理工學府也都設有土木工程相關系所,可見其悠久歷史。 不過,隨著社會趨勢的與時俱進,老科系這些年也開始改頭換面,以高等教育龍頭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為例,雖然創系年代久遠,卻不斷為教學內容挹注新意,希望為土木教育帶來更多采多姿的風景,而幕後的改革推手之一,就是擁有比利時國立魯汶大學博士學位、曾任臺大土木系副主任的卡艾瑋教授。 戴著方框眼鏡、蓄著長長落腮鬍的卡艾瑋,乍看之下頗有幾分古代俠士虯髯客的不羈與瀟灑,進一步接觸後發現,教學多年的他其實一直對大學教育改革有著自己的細膩觀察與獨特想法。 站在舊有基礎思考現代土木教育 「我常在想,相較於傳統的土木教育,身為老師的我們究竟想要教給現在的學生什麼樣的知識與能力?」或許是比利時的外籍學者背景使然,讓飄洋過海來臺教書的卡艾瑋,比起一般人更能夠跳脫既有框架,從自身長年接受歐洲教育薰陶的經驗來反思臺灣高等教育的內涵與真諦。 而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先針對土木系教育進行翻轉,讓課程可以更貼近學生及未來職場所需。臺大土木系為了培養學生能具備現代化的數位設計能力,從2010年開始,特別為大一新生開設一門新課程,透過學生分組方式進行概念設計,像是思考如何為臺大校園內的建築大樓設計串連通道等,並將想法透過三維數位模型來展現設計成果,藉此將課程與數位設計相結合,藉由教學上的翻轉為土木系展現新貌。 拉近土木與建築差異,讓思考更全面 說到土木與建築,很多人會將兩者混為一談,認為系出同門本一家,甚至就連高中生選志願、擇校系時,也常將土木與建築兩個科系畫上等號。 事實上,兩者在教學與課程設計上還是有差異。卡艾瑋說,土木系較著重在工程、材料本身,而建築系則比較從人的面向來思考。以打造一間新大樓為例,建築系的學生會從空間思考美學與設計,如何讓房子看起來有設計感與適合人居;而土木系學生則會從工法、材料等面向切入,思考需要搭配什麼樣的工法才能讓房屋結構更為耐震安全。 除思考方式有別,傳統訓練過程也不相同,他談到,建築系的核心課程是設計課,分小組進行教與學,老師會讓學生嘗試自己研發一個設計案,從繪圖到製作模型都得動手實作,有時甚至得做出一比一的實體模型。 而土木系的傳統訓練則是強調基本力學的訓練與分析計算,學習如何運用恰當的鋼筋混凝土比例與適合的工法建造出一間安全牢靠的房子,老師也會帶著學生實際到工地觀看工程建造過程,了解施工步驟與工法,並讓學生練習計算建築結構的鋼筋強度夠不夠、耐震能力好不好等。 卡艾瑋說,傳統土木教育比較欠缺「設計」這一塊,而這也是臺大土木推動課程改革時想要加強的面向,希望透過改進土木系的授課方式與內容,讓學生能有機會同時跨足土木與建築領域,在思考與動手實作時可以更為全面、多元。 跨域合作,未來土木工程師與建築師對話 然而,雖然土木系和建築系的教學方式有所不同,但當學生畢業進入社會後,兩個科系畢業生卻往往得攜手合作完成一件大型工程建設案。卡艾瑋以在一條溪流建造一座橋為例,傳統來說是先由建築師畫設計圖,再結合土木專業人員進行工程施作,但如果在工程前置作業期,土木技師沒有一同參與其中,雙方沒有事先討論好要怎麼設計、如何施工,究竟要設計成拱橋、吊橋還是斜張橋才能比較適合當地環境,就有可能導致正式施工後遇到很多問題需要討論與解決,甚至可能導致興建預算暴增、完工時間被延後等情況。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希望透過教學改革,提早讓未來的土木工程師與建築師有對話的機會與空間。」卡艾瑋笑著說,既然土木工程師與建築師未來有可能成為共同合作一項工程建設案的夥伴,那麼透過學習階段早一點磨合、早一點了解彼此的想法,不是對未來的合作比較有幫助嗎? 跨校合作,兩校學生攜手打造一座橋 為了促進土木工程師與建築師的跨領域了解與合作,卡艾瑋表示,臺大土木系與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合作,在大二下學期開了一堂必修學分,由兩校學生共同合上名為「橋梁協作工作營」的課程,營隊採取分隊設計與實作的方式,每一隊各為12名學生,由實踐建築系與臺大土木系學生共同組成,人數比例約各占一半,每個團隊成員必須共同腦力激盪、集思廣益,攜手完成一座跨度逾五公尺以上的木橋梁,且必須具備讓人可以站立其中的乘載力。換言之,這門課是「玩真的」,而不是讓學生動手做做模型就可以。 為了打造一座名符其實的橋梁,學生必須先前往實踐大學木工廠進行木工技巧的實作學習,並在幾個星期內規劃出橋梁設計圖與模型,並攜手完成一座橋,實作過程中不只要考慮橋梁結構的承重力與紮實度,也考驗學生的設計美感與團隊合作默契。在師長眼中看來,這是一門再真實不過的實作課,也是將課堂理論化為實務成果的最佳方式。 做中學、學中做,激發多變創意 橋不只是連接兩地的一條線,也是一種溝通與對話的方式。卡艾瑋說,透過臺大土木系與實踐建築設計系合作的「橋梁協作工作營」課程,兩所學校的學生必須想方設法、集體創作打造出一座理想中的橋梁。討論與實作過程中難免有意見不一致或是想法需要磨合的地方,甚至還有學生作品好不容易完成了,但因木橋結構承載力不足,以至於人一站上去就不堪承受、應聲而倒,必須從頭再來過。儘管當下會覺得挫折不已,但對學生來說,失敗亦是一種學習過程。 儘管有因作品失敗而需重新來過的例子,但運作幾年下來,已讓人看見學生透過跨校合作所激發的多元巧思與火花,也讓木橋梁的設計擁有更多變化。例如2015年的主題是讓學生挑戰如何以兩個不同曲率的圓組合成S型構造,來讓木橋梁呈現宛如行雲流水般的動態弧形,而不是以往常見的拱橋造型。 卡艾瑋說,除了透過做中學、學中做來培養土木系與建築設計系學生的跨領域合作及對話能力外,校方也會將比較具特色的作品陳列在臺大校園內,供民眾或師生實際走上橋梁,感受學生的作品巧思。 整合所學知識,因地制宜思考與設計 除了針對二年級學生開設雙校合作的跨領域課程外,為了讓土木系學生可以實際整合大學課堂所學的知識與理論應用,系上也針對高年級生量身開設土木實務課程。卡艾瑋就曾帶著學生前往臺大溪頭實驗林,引領學生學習為實驗林的溪流動手規劃一座可以行走其上的橋梁。 過程中,學生不只要考慮溪頭實驗林當地的風土,還得因應氣候與地形環境等因素來設計,才能打造出一座適合當地環境的橋,將理想化為實踐。 在卡艾瑋與業師的引導及土木系學生通力合作下,不僅完成了設計圖,更成功打造出全臺灣第一座木結構橋梁,2017年5月在溪頭自然教育園區舉行了風光的啟用典禮。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團隊為了降低建造過程的碳足跡,不僅採用園區當地的柳杉木為橋梁建材,其橋梁耐用年限更可達數十年之久!作品完成的那一刻,師生都相當興奮,對卡艾瑋而言,這也是他試圖翻轉傳統土木教育的立意所在,讓學生可以走出教育象牙塔、邁向社會與人群,為教與學帶來更多創新與可能。 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將知識化為經驗 相較於國外學生勇於舉手提問、發言的課堂風氣,卡艾瑋坦言,臺灣的大學生的確沒有國外學生來得踴躍參與,為了激發與培養臺灣學生「勇於舉手、勇於發問、勇於發言」的學習文化,他也經常在課堂上拋出問題,讓學生思考與表達意見,希望藉此為大學教育擦出更多火花。 除此之外,為了讓土木系學生能整合學習過的理論與知識,將其化為實務,他還會帶著學生走出教室、前往臺灣溪流進行觀察與設計,實施野外研究與調查,讓土木工程教育不只是坐而言的殿堂知識而已,更是起而行的實踐教育。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評鑑雙月刊第70期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顛覆傳統 比利時教授卡艾瑋讓老系翻新
大學校園 【106上半年】13所大學校務評鑑,5校全數通過
106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大學校院校務評鑑於106年12月27日公布評鑑結果,扣除3所軍事校院後總計有13所受評學校,其中5校在四個評鑑項目全數通過評鑑,其餘8校則有一或二個評鑑項目為「有條件通過」。所有受評大學皆無「未通過」的評鑑項目。通過率最高的評鑑項目為「校務資源與支持系統」及「辦學成效」,通過率最低者為「校務治理與經營」。 13所大學校務評鑑結果 評鑑項目有四項,包括「校務治理與經營」、「校務資源與支持系統」、「辦學成效」、「自我改善與永續發展」。13所受評學校中,明道大學、真理大學、國立金門大學、基督教臺灣浸會神學院、臺北市立大學等5所學校,全數通過評鑑。若評鑑結果為「有條件通過」,則必須於108年3月起接受追蹤評鑑。 106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大學校院校務評鑑認可結果一覽表 「校務治理與經營」有改善空間 從評鑑結果得知,106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大學校院校務評鑑受評學校在四個評鑑項目中並沒有「未通過」的項目,顯示學校在自我品保及準備上,與評鑑項目的通過門檻已不會有太大落差。 106年度上半年大學校院校務評鑑受評學校認可結果一覽表 而四個項目中,校務資源與支持系統」與「辦學成效」的通過率最高,皆達92.3%,僅1所學校為「有條件通過」,顯示大多數受評學校在教學資源投入與支持上能有較佳作為,重視學生學習成效及資訊公開,並願意提供教師及學生良好的學習環境與機會,提升辦學品質。 至於「校務治理與經營」有5個學校為「有條件通過」,通過率為61.5%,為通過率較低的項目。從評鑑報告中可看出有條件通過的理由,大部分都聚焦在學校校務治理運作的缺失,包括:檢核管考機制、組織與法規形成過程、經費規劃執行等欠缺完備,亦有自我定位與校務發展推動策略連結較弱等問題。此結果也提醒學校在校務治理上須更有系統及效率,依循正確程序完成相關辦法制訂,並依規定及組織分工落實校務治理與經營。 而「自我改善與永續發展」,通過率為69.2%,4所學校被列為「有條件通過」,主要理由在於學校的自我品保機制規劃欠缺完整,或是雖有規劃但尚未落實。而部分學校對財務、生源等永續發展的規劃或說明較少,或未確實執行,成為評鑑委員關切的重點。 綜觀106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大學校院校務評鑑過程與結果,可看出大學在歷經前一週期校務評鑑及系所評鑑的經驗,已大致能持續強化校務發展的輸入面及過程面,提供師生優質的學習環境,不過在校務治理及自我品保的運作上,則仍有一些待改善的空間。 第二週期校務評鑑項目與指標更精簡 為確認各大學校院的辦學品質並促其自我改善,教育部委託高等教育評鑑中心繼100年度辦理第一週期大學校院校務評鑑之後,於106年啟動第二週期大學校院校務評鑑計畫,自106年至107年以兩年為期,分年分類完成全國71所公私立大學校院、5所宗教研修學院、8所軍警院校及2所空中大學,共86所大學校院(不含科技校院)的校務評鑑。 此次校務評鑑的評鑑項目有四項:「校務治理與經營」、「校務資源與支持系統」、「辦學成效」、「自我改善與永續發展」,評鑑結果分為「通過」、「有條件通過」及「未通過」三種,每一評鑑項目各有一個認可結果。評鑑重點強調「發展學校自我品質保證,展現大學辦學成效及善盡社會公民責任」,並重視「如何落實學生學習成效的機制與作為,展現學生生涯競爭力」,較第一週期偏重「機制面」與「過程面」的評鑑,此週期更側重「成果面」的呈現。 此外,為回應發展學校特色及行政減量的呼聲,第一週期校務評鑑原有五個評鑑項目、48個參考效標,第二週期已大幅精簡為四個評鑑項目及14個核心指標,學校可在核心指標下呈現辦學成果與特色,亦鼓勵學校自訂「特色指標」輔助說明。學校基本量化資料並改由高等教育評鑑中心自教育部大學校院校務資料庫中擷取,減輕學校行政作業負擔。 ★詳細評鑑結果請參考:高等教育評鑑中心網站「評鑑結果」專區
大學校園 【13th技職之光】44名獲獎者,表現亮眼
第13屆「技職之光」獲獎名單已出爐,「競賽卓越獎」和「技職傑出獎」共有44名學生獲得此項榮耀。獲獎同學在國際各大獎項也取得非常亮眼的成績,其中葉家宇同學更是臺灣第一位在國際科展得獎的高職生。 競賽卓越獎21名 在「競賽卓越獎」部分,得獎者皆在國際各大獎項取得非常亮眼的成績,其中高雄市中山高級工商職業學校資訊科葉家宇同學參加2017英特爾國際科技展覽,以作品《紙電路印刷機研發及其運用於教學之可行性分析》獲得嵌入式系統組三等獎,是臺灣第一位在國際科展得獎的高職生。他開發出一種新印製技術,將金屬箔穩固附著在一般紙張上,讓紙張局部導電,進一步應用於電路布局測試、柔性電路板開發及教具上。這套紙電路印刷機從生產過程到最後印製出的電路板,都較傳統製程便宜、環保且快速,操作流程也更為簡單。過去臺灣參加國際科展的代表多為高中生,甚少有高職生出線,來自高職的葉家宇,成為臺灣第一位在國際科展獲獎的高職生,相當不容易。 技職傑出獎23名 在「技職傑出獎」部分,又分為「發明達人」、「證照達人」及「其他傑出事蹟」三個獎項;其中國立曾文高級農工職業學校的王柏翔同學,以作品「機車無段變速機構中扭力彈簧之衰退補償裝置」於第28屆馬來西亞ITEX國際發明展、2017臺灣國際創新發明暨設計競賽皆取得金牌獎的佳績;臺北城市科技大學的盧楚壹同學,以日常生活安全為開發主題,其作品「智慧安全嬰兒推車」能透過壓力模組感測到車內嬰兒重量自動鎖住輪子,避免車子自行滑動,貼心設計的LED燈條可於夜間發光,更能保障嬰幼兒夜間的安全,一舉奪下第45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第12屆韓國首爾國際發明展與2017臺灣國際創新發明暨設計競賽三面金牌獎,優異成就獲頒「發明獎達人」獎項。
高中校園 師大附中多元選修,跨校選課適性揚才
師大附中新北池。(圖取自師大附中官網)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預計在108學年度正式上路,師大附中提出特色領航學校經營計畫,發揚附中傳統,呼應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自發」、「互動」及「共好」為理念,聚焦學生學習,培養學生成為主動自發的學習者;持續精進創新,積極改善教學環境及教學方法,鼓勵教師發展特色課程,善誘學生的學習動機與熱情。透過各種多元選修課程,肯定學生能力,給予充分自由,培養寬闊心胸,並協助學生應用及實踐所學、體驗生命意義,願意致力社會、自然與文化的永續發展,謀求彼此的互惠與共好。 師大附中多元選修特色課程實施多年以來,課程從單科到合科,從單領域到跨領域,從校內發展走到跨校合作,從水平整合到垂直支援,課程模式分享如下: 一、適性發展,多元展能 從102學年度起試辦多元選修特色課程,經由教師籌組教師社群,積極研發特色課程,從原先的7門課程至現在每學期開設至少20門以上課程,供高一學生適性選課,跑班選修。課程範圍涵蓋文學、數理、科學、人文社會、藝術、科技等領域及跨領域,課程內容著重於全人教育(H-Holistic Education)、社會關懷(S-Social Concern)、協作創新(N-Networking Innovation)、寰宇視野(U-Universal Vision)四大目標的達成,以實現學校「成己成物」的願景。 二、跨校合作,師資交流 與北市大同高中合作,互相支援專業教師開設特色課程供學生選修。引進大同高中獲獎課程「空間創意辨變遍」,設計一系列學習設計思考與空間創作的活動,整合應用材料加工與空間構成物設計製作,期許培養學生學習問題解決能力,與探究思考方法。師大附中則以音樂專業的「神隱劇院裡的彩色人生」課程,培養大同學生對歌劇與音樂劇內涵的認識,提升美感分析鑑賞及評論的能力。希望藉由教師們的移動,提供學生拓展不同的專業視野。 三、跨校選修,專業互補 與一路之隔的大安高工策略聯盟,統一開課時段,供兩校學生跨校選修特色課程。師大附中開放23門特色課程供大安高工學生入班選修,近100位附中學生至大安高工選修專業試探課程,普通高中跟技術型高中的交流,激盪出不少火花。大安高工學生對普高的文學課程及實驗課深感驚艷,學習動機興致勃勃,附中學生則對大安的類科實務課程充滿好奇及探索精神,融合兩校各有所長的專業優點。 四、校際交流,互動共好 南北校際交流,豐富學習面向,「雙城奇謀:臺北v.s臺南聲景地圖」特色課程,即是與臺南一中合作,從採集各自城市的聲音開始,瞭解生活脈動,瞭解身處的世界,並進一步構築屬於當地的青春聲景,並於學期末時兩校聯合成果發表,呈現臺北文學聲音v.s臺南文學聲音的採集與研究,希望走出教室,聽見兩地城市的生命脈動,找到互相對話的焦點,進一步從歷史、地理、人文視野瞭解臺南與臺北的在地文學、生活的異同。另「幸福果實」課程,從地球環境、環保作為,到實際動手淨灘北海岸及親自種樹護海岸活動,利用假日與北一女中學生一同合作參與,約150位師生的互動交流,共創美好地球。 五、大學合作,資源共享 希望與大學端合作,引進大學師資、設備資源,提升學生學習品質與深度。105學年度與臺師大物理系大學團隊合作開設特色課程「物理探究與思辯」,提供對物理原理有深入探究興趣之附中學生,親自接受大學教授指導學習的機會。目前也積極與其他頂尖大學洽談策略聯盟,提供更多的課程供學生選修。 希望藉由多元選修課程的實施,重塑每一個附中學子,期能成為「多元開放、自主創新、自我實現、全球關懷」的世界公民,師生攜手共同實現「成己成物」的願景。 師大附中願景。(圖:師大附中提供)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中小學師資課程教學與評量協作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第2期:師大附中-多元選修適性揚才,跨校選課共創未來
大學校園 【最HOT教授】中原產業熊震寰 強化實作創新育才
面對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以及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競爭,年輕學子該如何及早因應、迎接未來挑戰?中原大學產業學院院長熊震寰一語點出「強化實作力」的重要性。 強化實作力,人才培育應與時俱進 曾經擔任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資深顧問、德記洋行董事長兼總裁的熊震寰,企業經歷相當完整多元,長期觀察企業與教育界動態的他,談及目前的產學問題,開宗明義就談到,實務人才的匱乏不僅是臺灣高教界的問題,更已成為世界各國企業界CEO最頭痛的難題! 會造成如此窘況的原因之一,他認為出在過去20年來人類生活出現急劇變化,但教育環境與培養人才的架構及模式卻沒有跟著與時俱進,以致造成「學」、「用」之間的落差日益擴大。 熊震寰直言,年輕人必須具備溝通交流、解決複雜問題,以及能和不同背景、不同想法的人一起合作、協同創造的能力。與其擁有多張證照與高學歷,還不如從實作中去發掘、找尋自己的天賦,透過實作探索自己熱情之所在,藉由熱情發掘所長。對此,他建議大學生應該培養與具備動手實作的能力,從中養成可以被企業所用的才能。 成立產業學院,大學產業無縫接軌 在讓學生動手實作的過程中,必須透過專業人士的引領,因此,企業界不能再像過去一樣,等待學校培養人才,而要主動投入資源,幫忙學校培養人才。熊震寰語重心長的表示,目前全世界約有三分之一的企業都已意識到這樣的人才問題,像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許多企業,都紛紛拿出資源投入與學校的產學合作及育才機制,但臺灣這部分則還在萌芽階段。 而這亦是中原大學在2015年5月首開大學先例,成立產業學院的宗旨所在,就是希望透過跨領域學程、就業學程,以及實習與就業輔導等課程與方式,來翻轉大學教學機制、打造創新育才模式,並結合企業資源,邀請產業界主管與業師共同參與課程規劃與教學,藉此達到「學用合一」目標,協助大學端的人才培育機制與畢業生能力更貼近企業需求,強化產學之間的合作,讓大學育才模式與產業人力需求可以「無縫接軌」,提升學生未來的職場競爭力。 簽署行為共識書,解決真實世界問題 擔任首任產業學院院長的熊震寰表示,其實中原大學還未設立產業學院之前,就已經先成立就業學程,產學學院的誕生可說是就業學程往上發展的第二個版本,其使命是希望推動更深入的學用合一模式,讓學生直接處理真實世界的問題,進而具備開創動能。 他以自身教授的「使命感行動專案實作」為例,曾經有年輕學子因為看到視障者行動不便的困境,而發想出結合Google地圖導航系統與紅外線技術,研發專為視障者量身打造的「導航夾克」,只要穿上它,視障者就能設定好外出路線,由導航夾克引領他們前往目的地,不需要再仰仗其他人帶路。熊震寰說,類似像這樣的idea就具有很不錯的開創性,既可幫助有需求的族群,又兼具創新力。 「上課前我就告訴學生,這絕不是一門輕鬆就可拿高分的營養學分!」熊震寰笑著說,由於他的課相當紮實、具挑戰性,其他課程得花一學期才能完成的教學進度,在他的課堂上,學生用兩個禮拜就得完成相關課程作業;因此正式上課前,他往往會先打開天窗說亮話,提醒學生這絕不是一門可以輕鬆混過的營養學分,而是讓學生親身「實戰」的真實課程,藉此讓學生有心理準備,並思考是否確定要選修;若決定要選修,學生還要簽署「行為共識書」,一旦缺課三次就要退選,以確保學生不會浪費資源。 上課第一周,熊震寰會先讓學生了解為何全球大學生被企業的「退貨率」這麼高?原因出在哪裡?透過讓學生看到真實數字,強化他們的學習動力。第二周則在課堂上介紹全球有為青年做了哪些事?聯合國在談什麼大議題?學生必須要能見賢思齊,思考自己要如何改變社會,並擬出目前有待解決的議題、撰寫議題架構與研擬解決方案。 突破層層關卡,研擬可行之道 除此之外,學生還要去思考這個議題方案有沒有執行的可能性,並告訴老師為什麼想關心這個議題?熊震寰強調,學生不能「呼嚨」老師,每個議題架構都必須經過「深思熟慮」而來。他舉例,有學生表示,因為夜間睡覺時聽到豬隻哀號,而引發想要改善豬隻飼養環境的動機,這時候他會進一步請問學生,他的住家離養豬場有多遠?為何能聽得到豬隻的叫聲? 在有了確切的議題發想動機之後,接下來就是實作部分。學生必須透過各種方式,多方蒐集世界各國豬隻養育場的環境、設備等相關資料,進而從相互比較與了解中,研擬適合臺灣的豬隻養育場改造方案。不只如此,熊震寰認為,光只有想法還不夠,必須再親自拜訪養育場主人,與對方溝通、交流,才能真正發掘問題所在,研擬可行的改善之道。 熊震寰形容,每一周的課程進度就像一道關卡,學生得認真思考、蒐集資料、集思廣益、想方設法,才能突破一道道關卡,過程中往往會有不少學生提早「陣亡」,最後能真正站上講台報告具體成果的學生更是少之又少。然而,這正是未來學生進入社會後所面臨的真實世界,在職場上,老闆或主管不會像學校老師般可以給予學生包容,每個人都必須拿出真本事來一一通關,才能在企業界占有一席之地。 體會「讓不平凡的事發生」的過程 除了中原大學產業學院外,熊震寰也在國立政治大學開設「社會創新專案實作」通識課程,鼓勵願意提升與挑戰自我的學生選修,藉此訓練學生「實際動手、具體執行」,從感同身受出發,透過對真實問題的對號入座,處理一個具震撼性的真實問題,動手設計具有獨特性、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執行過程以3人組成的團隊為執行單位,共同執行一個社會創新專案實作,透過細部執行計畫以及「設定目標」、「動手解決」、「回顧與發現」、「再行動」的不斷循環,體會一群平凡人如何讓不平凡之事發生的過程。而且每周都有50分鐘的現場實作時間,熊震寰會根據當周實作內容,提供工作指南與工作底稿,幫助學生掌握工作要領,完成實作。 激發年輕人鬥志,讓世界變更好 熊震寰表示,自己之所以願意投入教育界、站上教學現場第一線,就是希望結合自己在企業界的實務經驗,幫助青年學子具備可以與時代接軌、被企業所用的能力。他語重心長談到,在美國,有14歲的少年因為叔叔罹患胰臟癌逝世,而激發他努力研發有助於早期檢測出癌症的癌症試紙。 不只如此,國外也有九歲孩子因為看到遊民無家可歸,而想出一個讓遊民有東西吃、有房子住的改善之道。類似這樣的例子在國外並不少見,但臺灣卻很少看到,「因為臺灣父母常給孩子摸頭,讓孩子誤以為自己已經做得夠好,而忽略了真實世界中存在許多自己還沒經歷過的挫折。」經年累月下來,只會讓APP世代變成什麼事都無法解決的「軟腳蝦世代」。 「我希望激發臺灣年輕人萌生一種『世界會因你的誕生而不同』的鬥志,以及讓世界變得更好的企圖心。」 熊震寰說,年輕人不應該只享用世界給予的資源,還要運用世界資源解決社會與弱勢族群的問題,展現“you can do something”的行動力。 20所大學六千個學生,改變臺灣教育的力量 因此,除了現有的中原與政大之外,熊震寰未來的開課目標希望能擴及到20所公私立大學,讓六千名學生能在一百家企業的資源挹注下,都能有機會修習類似的開創實作課程。 為此,他曾應教育部之邀至全國大學校長會議演講推廣,讓各大學校長了解這樣的創新教學模式,希望藉此為高等教育挹注創新活水。相關課程可參考課程網址(https://wa.nccu.edu.tw/QryTor/)。 「當每一年都有六千個學生投入學習、培養實作能力,自然而然就能形成一股正向循環的轉動能量,成為改變臺灣教育的力量!」他期待這一天能早日到來,讓改變可以成真。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評鑑雙月刊第66期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以行動實踐社會創新 熊震寰要帶APP世代改變世界
大學校園 【清大圖書館】互動空間共享 智慧借書服務
圖1 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外觀(圖片由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提供) 清華大學圖書館位於校門口附近的「學習資源中心旺宏館」,前臨大草坪,外觀兼具現代感與簡約風格,平面配置有如一本打開的書與一只滑鼠,象徵可同時提供豐富多元,即時新穎的實體與虛擬之學習資源與服務,是清華的知識中樞及終身學習場所。 圖書館的整體意象主題,由外而內,自校園環境、建築與設備、服務的內涵,以及識別度,依四大主軸發展,此四項主軸的英文縮寫為NTHU,恰與清華大學的英文縮寫相呼應:N—Natural,校園的自然景觀與生態;T—Technology,科技的內涵與應用;H—Humanities,人文的素養與實踐;U—Uniques,特有的品味與核心價值。 圖書館典藏逾520萬冊件種的豐富館藏,其中,學科多元且內容新穎的電子館藏(電子書、全文電子期刊、電子資料庫)即占260萬種;圖書館並導入多項科技化設計與高品質的多媒體視聽設備,以連結學習資源與貼近讀者需求的服務設計,建構出具有豐富空間機能、多元學習場域、貼心與便捷的服務、促進跨領域交流的推廣活動、並展現清華的榮耀與品味,是清華校園中的創新學習基地。 互動與共享的空間機能 圖書館空間規劃以讀者優先為基本原則,強調互動與共享,透過密集書庫的規劃並搭配調閱的服務,釋放出更多優質的閱讀與學習空間。簡單舒適的閱覽席位、以色彩標示樓層的書架、專為知識分享設計的「清沙龍」、館藏展示的櫥窗「知識集」、滿足共學需求的團體室與討論室,以及自學需求的研究小間與各式閱覽席,並有通宵開放的夜讀區等,滿足讀者「一次到館」(One stop shop)的多元化需求。 圖2 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知識集主題設施(圖片由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提供) 豐富多元的學習場域 因應群體學習與社群活動的趨勢,圖書館全棟依音量的需求將空間區隔為輕聲討論之開放學習共享區,與書庫閱覽區。不管是一個人的專心研讀,或者是一群人的相互激盪,讀者在圖書館內都能有合適的空間可以利用。 圖3 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內部設施(圖片由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提供) 智慧貼心服務設計 UHF RFID智慧型圖書管理系統,提供自助式借還書與自助預約取書服務;整合式空間管理系統則透過系統控制電源、空調等,有效節約能源,並提供讀者預約與報到的整合式服務。透過架上預約、校內代借代還、臺灣聯合大學系統(清華、交大、中央、陽明四校)代借代還等服務,讀者可以更方便且快速取得需用之圖書。 促進跨領域交流與分享 圖書館各類空間均為免費使用,圖書館並於1F清沙龍與知識集舉辦主題多元之演講、分享與展覽等推廣活動;讀者可借用場地舉行各式活動,或與圖書館合辦。 圖4 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特色設施–發呆區(圖片由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提供) 榮耀的清華 「校史展示區」是校史資料展示的實體空間,也是認識清華歷史的入口,結合文物展示與互動多媒體,帶領參觀者了解清華,與四樓的「清華書房」同為清華人多年耕耘成果的具體展現。 愛「上」圖書館 圖書館以使用者需求為定位,對各學習空間訂有合理的使用時間,13間討論室、5間團體室、45席的電腦共學區,以及6間語言學習區與1間簡報練習室,都是熱門搶手的學習空間,每次可使用4小時。以2016年的使用統計分析,上述空間每日每間(區、席)的「翻桌率」高達2.5次;200席的夜讀區平日就有近9成的滿席率,考試期間則是開夜車用功學生的兵家必爭之地。 圖5 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夜讀區(圖片由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提供) 圖書館以質量俱佳的館藏資源,以及優質的服務空間為基礎,於2014年開始推動創新的「活水計畫」,包含「知識匯」(Knowledge Hub @ NTHU)、「學習會」(Learning Commons @ NTHU),以及「文化薈」(Cultural Archival@ NTHU)三個行動方案,以發揮研究產出之效益、營造跨領域交流的學習環境,並蓄養清華的人文風華;圖書館也因此創新而轉型為清華知識創造與多元學習的活水源頭,以及清華與社會共創價值的基地。 愛上清大圖書館了嗎?喜歡,就不要只是過客!歡迎您成為清華大家庭的一份子,就可以天天愛「上」圖書館囉!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節錄),原文請見: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
大學校園 【107特殊選才】中山錄取44名 比例全國最高
圖由國立中山大學提供 國立中山大學「海納百川」特殊選才招生於107年1月5日放榜,自105學年度起中山獨立招收具特殊才能或不同教育資歷的學生,今年有300多名高中生報名,16個學系共招收44個名額(含部分弱勢優先入學名額),為全國占招生名額比例最高的大專校院。 面試生多樣且具特色 中山社會系系主任蔡宏政轉述多位校內教授看法,表示這次來面試的學生非常多樣化且具特色。例如有的孩子憑著一股對文化傳承的使命感,投入課業之餘還花時間幫忙鄉里抬轎或採檳榔;有人則是在教室待不住、立志要拍攝出一部感人的紀錄片。「這些有特色的孩子講到自己熱愛的事情,非常有自信、也很有想法,這就是我們要的學生!」蔡宏政強調,在校成績並非判別的主要標準,「特殊選才就是要在一般升學管道之外,發掘這些平常看不到的學生內涵。」 各擁專長發展可期 中山大學劇場藝術系今年首度加入特殊選才招生,系主任王璦玲指出,今年的考生除了曾獲得相關戲劇競賽獎項外,亦包括美術班、舞蹈班的學生,可說是「各方高手齊聚中山論劍!」同時,因應特殊選才的招生目的,考生可依自己志趣選考「即興表演」或「設計」,透過面試與術科考試關卡,讓考生得以充分發揮個人專長與特質,再從中挑選出適合的人才。以此次考試為例,有的考生肢體能力豐富、柔軟度佳;有的考生的臨場反應能力極佳,能一人分飾多角。雖然部分考生的備審資料與面試表現有落差,但從不同的面向測試,仍然可以發現某些特質與能力突出的學生。「我們都會考慮給這些孩子機會!」,王璦玲提到,若能進一步加以培養與指導,這些學生未來的發展可期。 專才偏才皆能適性發展 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強調,中山積極發展培育這些專才及偏才學生的學習環境,除錄取學系以適切的學習及生活協助,讓學生適性發展,更秉持「讓生命在中山轉彎」的教育理念,以學生學習為中心,設立「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及「西灣創新學院學士班」,建立供學生自主移動及學習的創新教學模式。 特殊選才學生亦能透過校內機制進入,以「議題導向、學習自主、跨域共學」理念,規劃「創新創業」、「國際移動」、「未來科技」等創新課程模組,以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來引導學生自主規劃、自主學習,翻轉現有學習模式,培育學生能夠統整知識解決複雜的實務問題。以讓這群學子除跳脫傳統的升學考試,未來更能在中山大學一展長才。
高中校園 2017國中科學奧林匹亞,勇奪6金
榮獲金牌的6位選手,左起廖昱全、曾治蓁、李祥宇、楊承澔、張正穎、董宇光。 我國學生參加2017年第14屆國際國中科學奧林匹亞競賽,榮獲6金,在48個參賽國家中,國家總體排名第1,成績卓越。 6人6金,表現優異 我國代表隊6名學生是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羅珮華教授等人組成教練團負責培訓。6人分奪金牌,成績亮眼。其中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學生楊承澔,同時獲本屆競賽理論最高分特別奬。 我國代表隊學生獲獎情形 國中科學奧賽,培養探究能力 「國際國中科學奧林匹亞競賽」(International Junior Science Olympiad,簡稱IJSO)是為培養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整合科學相關學科,包括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地球科學等所舉行的國際競賽。每一參賽隊伍成員為6人,參賽者須為未滿16歲的學生。 比賽一共進行三天,第一天是測驗題,第二天是理論題,第三天是實驗題,每次考試時間約為三小時,除了測驗參賽者的科學知識外,也檢測同學是否能以科學方法來解決問題,是否擁有歸納、統整分析與執行等能力。 教育部為獎勵學生的優異表現,訂有「參加國際數理學科奧林匹亞競賽及國際科學展覽成績優良學生升學優待辦法」,競賽獲得金、銀、銅牌獎的學生,可保送高級中等學校或專科學校五年制就讀。並可分別可獲得教育部頒發新臺幣20萬元、10萬元與5萬元的獎學金。 我國歷獲佳績,連三年排名第一 我國自2004年起參加「國際國中科學奧林匹亞競賽」,歷年均獲佳績,至今總計獲得71金13銀。 我國參加國際國中科學奧林匹亞競賽歷年獲獎情形
大學校園 【臺大圖書館】館藏豐富,可跨校借書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空拍圖。(圖片由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提供) 臺大總圖書館座落於椰林大道頂端,位於校總區幾何中心,民國87(1998)年11月啟用。建築意象參考日治時期落成的舊總圖(今校史館)折衷式主義風格,以拱窗、拱門、山牆、迴廊與鐘樓做為校園歷史建築語彙的延伸。 館藏豐富,特重臺灣研究 臺大前身為臺北帝國大學,1928年成立迄今,累積許多珍藏的學術資源,以特藏資料為代表,中外文舊籍、善本資料逾25萬件,其中臺灣、華南及東南亞地域相關資料完整,特別是臺灣相關的資料數量龐大,為國內臺灣研究的重鎮。目前核心任務為支援臺大教研需求,各類型館藏總量已逾788萬種/件,其中涵蓋6,700餘種現期期刊及6萬餘種電子期刊,也是國內資料量最多的大學圖書館。 五大特色空間 臺大圖書館已將許多服務整合在資訊系統架構,開發「臺大圖書館NTULIB」App,凡下載安裝,隨時可查詢館藏目錄、個人借閱紀錄,線上續借與預約,也能利用VPN連線在校外使用電子資源。 【24小時自習室】 古典質樸家具營造寧靜閱讀的K書氛圍,提供830個座位,24小時開放,伴隨同學度過自修及準備考試的時光。 【學習開放空間】 自由討論、輕鬆談話的Noisy center。還可免費申請個別學習諮詢服務,向小老師(TA)求助解決課業的疑難雜症。 【無線上網區】 各樓層有不同設計氛圍的無線上網區,帶著行動設備來體驗網咖般的環境吧! 【臺大人文庫】 螺旋樓梯、典雅的小閣樓,宛如英式個人書房般的閱讀空間,收藏臺大教職員生與校友著作的文庫空間。 【多媒體服務中心】 滿足視聽感官體驗,觀看有線電視、聆賞中心內的影片或音樂CD,除了借用小團體區與三五好友共賞,更可以把家用版影音資料借回家! 校際聯盟,圖書跨館互借 同學最常接觸的借還書也能跨館、跨校服務,在校內各圖書館借的一般可流通圖書,可至任一館歸還,現在臺大、師大、臺科大已實施三校聯盟,跨校選課,圖書館推出三校一卡通用服務,只要完成授權程序,同學持臺大學生證可直接進入他校兩館借書。至於臺大未收藏之資料,本館與國內100餘所大專院校簽訂圖書互借協議,還有館際合作服務向國內外圖書館申請借閱或複印。 客製化的學科服務也是本館的特色,5個人即可申請小班教學,接受圖書館利用指導等資訊素養課程。亦可預約「與館員有約」深度諮詢服務,以獲得更深入適切的協助。 圖書館還經常辦理展覽、參觀導覽、演講座談、影展、尋寶遊戲型態等圖書館利用活動,透過活潑多樣的推廣企畫,推廣館藏加值應用與特色。 歡迎新鮮人探索知識寶庫 你好,新鮮人。歡迎來到臺灣No.1的大學圖書館! 能夠披荊斬棘進入臺大的你當然不簡單,我們有豐富的優質館藏、完善的學科服務以及舒適的閱覽空間,隨時等待你來探索知識寶庫。這場書香滿溢的浪漫邂逅,才剛剛開始,圖書館會是你學習路上永遠的好伴侶。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節錄),原文請見:大學圖書館系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大學校園 2017國際學生創意設計大賽,臺灣勇奪3金
次長頒發金銀銅獎 由教育部青年發展署主辦的「臺灣國際學生創意設計大賽」,今年吸引來自全球71個國家及地區、910個校院系所的學生報名,總計徵得18,932件作品報名參賽,報名作品數超越德國IF、紅點設計獎等國際競賽,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國際學生設計競賽。 今年競賽以「Opportunity」為主題,分成「產品設計」、「視覺設計」、「數位動畫」及「贊助廠商指定」等四類進行比賽。經過初選與決選兩輪專家評選,最終選出年度大獎、各類金、銀、銅獎、佳作、國際設計組織特別獎等獎項共68件得獎作品,臺灣學生獲獎作品有31件。 臺灣學生勇奪三金 這次四大類的金獎,除「產品設計類」外,其餘三類皆由臺灣學生得獎。 「視覺設計類」金獎得主,是來自亞洲大學的學生黃聖軒、吳承諭,作品「字蹟」,結合漢字的筆畫,將鹿港知名景點的圖像,勾勒出巧妙的組合;「數位動畫類」金獎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的學生盤思妤、陳昭名、陳聖勛奪得,作品「霓虹Neon」,以霓虹的概念來揭示都會男女的愛情,畫面流暢並富節奏性;「廠商指定類」由《財團法人看見台灣基金會》指定主題:新食器時代-臺灣茶具設計,最後由實踐大學李貞儀同學所創作的「製餅食茶TeaLab」,將糕餅器具整合進茶具裡,並將茶具拿來製作糕餅,創造出新穎的臺式茶具設計。 榮獲六項特別獎 另外,16個國際設計組織特別獎,臺灣學生作品勇奪六項。 其中,就讀東海大學的林瑋群、章芸甄同學的「小事RUKI」是專為亞洲女性設計的生理用品系統,包含月亮杯、外出清潔組和記錄APP,解決女性在生理期期間因環境衛生所帶來的不便;記錄APP更能精確掌控生理週期的變化。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的王尹伶同學所創作的「Pick and Throw」探討因近年來漁業發達,人類過度捕撈造成海洋生態的浩劫,海報畫面中的手掌拓印隱喻著如若持續汙染,對於海洋生態的危害,終究還是會反撲回人類身上。此2位同學作品的意涵深厚,榮獲國際組織特別獎的肯定。 國外學生表現優異 其他國家學生也有好表現。年度大獎是由來自韓國Kookmin University學生的作品-「Water Mask Dispenser吸水式防煙口罩」,因設計操作簡易卻富有功能性,能在危急的時刻拯救性命,於發生災難時,給生命一個生存的機會,契合主題Opportunity,因此贏得多數評審們青睞,獲頒新臺幣40萬元獎金。 「產品設計類」金獎是新加坡國立大學的Chiam Yong Sheng Kevin同學,以「Folks Kitchenware for the Blind」為一款專為視障人士所改良的廚房用具,創新的設計思維榮獲評審一致好評,獲得新臺幣25萬元獎金。同樣來自新加坡的Jexter Lim Sen Ye,得到國際組織特別獎,巧妙設計出多功能餐具,適用於各年齡層及視障人士,另外印度的Asish Mohandas,將彈珠汽水原理應用在擔架上,採用易漂浮的材質便於移動患者,同樣獲得國際組織特別獎,得到新臺幣10萬元獎金。 次長頒發年度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