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大學校園 為什麼大學培養的優秀人才爭搶逃離台灣,而非振衰起弊?──《大學的藝術》1
上星期,有三個熟或不熟的朋友,和我說他們最終要離開台灣,到國外工作生活,他們對台灣的未來徹底不抱希望。這三個朋友,都是台灣最優秀的國立大學畢業生。 他們不是特例,台灣最優秀大學培養的畢業生,面對台灣政治敗壞、產業發展停滯、社會頹喪而錯亂,能耐也許足以逃離,但不足以振衰起弊。台灣現在的人才困境,很可能不是欠缺某特定領域的專門技術、知識人才,而是綜合性、前瞻性、能帶來變革與創造的人才。 青年辜負台灣,台灣埋沒青年,高教怎麼了? 開天窗說實話,台灣多數的大學和教授,辜負了社會,浪費了資源,耽誤了學生。 是的,有些大學感到危機,開始想改善方案,但常是著眼於:如何多招些學生、如何提高就業率,更墮落的是在花大量心力追逐研究計畫,企圖抽行政管理費維生。許多人都看到,大學的教學品質,對於填補目前業界人力資源從十分勉強,更別說推動台灣進入下一個境界、整體向前進展。 某大學的校舍,外表翻新了,但是精神格局翻新了嗎?(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我認識一個台大校友,他在劍橋讀碩士、在哈佛讀了博士,他決定長久離開台灣,而且對於台灣受教育的過程極度失望: 台灣的高教體系不曾真正思考,要讓學生成為什麼樣子的人。台灣現在的教育體系實際上只能培養代工人力,但是我們還以為這樣的方法可以培育領導和創新能力的人才。台灣教育的最大問題,就是沒有認清這個幻想和實質之間的差別。 上一個世代,台灣高教體系培育代工產業的人才,其實是相當稱職。半世紀之前,在台灣缺乏資源,需要快速發展爬升的時代,培育專門技術人才是首要之務:當一個國家處於教育資源、經濟資源缺乏,開發程度低落的時代,他們需要的是將已發展好的知識快速引入、利用,並且讓年輕人快速學會一種能力,開始工作以提升經濟產出。 曾經稱職的高教,今日落後於時代,為什麼? 在當時的代工體系之中,精深於一項專業的人就是好人才。年輕人只要學好他的專業,勤奮努力聽從長官的話工作,就可以安穩平順快樂地過一生,而台灣也可以成長茁壯。 而當時的高教體系,培養了一個世代的技術專門人才,達成了當時的任務,造成台灣快速的成長富裕。許多人以為,只要照過去的方式繼續下去,台灣也可以繼續成長發展。這個想法並沒有成真。 因為大環境以我們沒想到的方式在快速改變──新興國家崛起、網路與自動化快速發展,全世界經濟產業的形貌都在發生大變化。 一個轉型和變動的時代,有些產業會整體外移,或是萎縮,有些產業會快速發展,一日千里。在轉型和變動的時代,有些企業能對市場需求做預估判斷、能快速更新管理技能,能正確投資技術研發,於是不斷成長,而有些企業辦不到,於是會凋零式微。 在這樣的時代中的人才,需要能理解大環境、大局勢,才能在決策與執行崗位上,做出合適的策略規劃。也要有長遠而闊大的視野,才能對個人生涯選擇,進行合適判斷,並且在不斷的轉變中快速調整自己的能力、方向、定位。 在轉型及變動的時代,具有廣大視野與應變能力非常重要。但這些能力,卻是擅長於專業分科的教育模式所最不擅長培育的。 某學校得到了教育部的評鑑獎項,有沒有得到社會的尊敬?學生有沒有因為讀了這間學校而自豪呢?(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台灣需要引領改變的人才,他們是什麼樣貌? 在這個時空環境下,具備特定知識與技能的人,頂多自保──在台灣拿低薪自保,或是出國領高薪自保,最終都是自保而己。台灣需要有一群人,除了知識技能之外,還應該具有這樣的特質: 1.廣泛世界整體全貌並且洞悉事物運作成因:要能夠「開拓未來」,前提是能夠深刻「理解現實」──了解為何我們現在所處世界的實況與成因,了解「驅動世界改變的力量」,進而能構思未來的開創方向。即使追求的只是單點開拓,都要基於知曉大局全貌,才知道單點改變的方法,因此,跨領域的見識與求知力是非常重要。 2.具有強大的主動性,出於內在的關懷的動力:從那些開創性人物的生平,我們可以發現,這些人的主動性受到重視、培養與鼓勵。他們做事不是源於制度的要求,他們不是被規則和習慣指導,他們看到(別人都沒看到的)重要的事,然後就去做。 3.能在沒有模倣對象的情況下創造獨特模式:學習重複是一種思維模式,但學習創造是另一種思維模式。套公式就有正確答案,有教科書和課綱的教育,都是在教育重複──台灣的教育環境,只會這一套。但台灣目前的情況,需要鼓勵學生創造──無公式可套、無正確答案,無教科書做全盤指導。這樣的學習,有另一種全然不同的模式。 教授和大學校長,知道怎麼培養開創人才嗎? 「因應及帶領轉變」的人才需要多領域的養分。台灣現在的高教體系的規則,往往是基於降低成本、簡化校方行政運作的思維設置,對學生有大量限制,其實愈不利培育台灣最需要的領導人才,甚至連雙修和輔系制度也不足以補救。 台灣絕大多數的大學教授,以及他們所遴選出的大學校長,他們本身是專業學術領域的高手,是學術研究的專家,是聰明努力而且常常善良的人,但他們本身卻不是跨領域和帶領變革的人才,他們其實更不知道怎麼培養這樣的人才。 怎麼辦呢?高教體系可以怎麼做,培養這樣的人才呢?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與業壯遊】為什麼大學培養的優秀人才爭搶逃離台灣,而非振衰起弊?──《大學的藝術》之一
高中校園 地理奧林匹亞,臺灣1金2銀1銅
Photo via Visual Hunt 2016年國際地理奧林匹亞競賽,臺灣高中生榮獲1金2銀1銅的好成績! 建國中學升高三的姚勇瑞獲得金牌,臺南一中應屆畢業生黃士桓和科學園區實驗高中升高三的劉芷晴同學獲得銀牌,建國中學應屆畢業生張景皓同學獲得銅牌,團體總排名為世界第五。 地奧難度高,學科外語論述兼備 第13屆國際地理奧林匹亞競賽於2016年8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舉行,今年參賽隊伍共有45隊,總計173位選手參賽。獲得金牌的姚勇瑞表示,從小就很著迷於地圖和地球儀,透過地理知識的學習,帶著他領略世界的廣大,高二時曾獲得高中地理奧林匹亞選拔赛的一等獎。本屆獲獎的四位臺灣學生代表都一致認為地理奧匹需要應用的科目非常廣泛,包括歷史、生物、地科等,並且還要有英文寫作、系統思考、大量閱讀的基礎。 國際地理奧林匹亞競賽自1996年開始,原先每兩年舉辦一次,2012年起改為每年舉辦。競賽主要包含三項測驗:Fieldwork Exercise (野外實察測驗)和Written Response Test (地理議題)各占40%,而Multi-media Test (多媒體測驗)占20%,且需以英文應試作答,與其他奧賽不同,必須兼具學科能力、外語實力、以及論述表現,難度極高。 我國歷屆地奧獲獎情形
大學校園 英國升大學機制:聯考與甄試之外,截長補短的第三條路
臺灣高中升大學的機制,主要分兩種路數,這兩種路數各有缺點。 第一種是聯考聯招,每個人參加一樣的考試,之後統一分發。這樣做的好處是成本低廉,一個分數,可能用來選任何的學校與科系,但壞處是評量方式僵化,沒有在升學考試中的科目就不受重視,無法在紙筆測驗中呈現的能力也被輕忽。 第二種是甄試申請,也就是每個學生送申請文書到特定學校及科系,並且參加面試。這個方式的好處是,各學校科系可以依其領域特質,設置不同的申請要求,條件就會彈性而多元。但代價就是,對學生和科系來說都比較昂貴。 多年來,這兩種方式各有支持者,也各有反對者。難道,沒有第三個方式,可以取其所長,棄其所短嗎?英國高中升大學的方式,也許可以給我們一些借鑑參考。 線上資訊平台,升學就像找工作 要了解英國升大學的體系,最好要將它想像成在 LinkedIn 上,各公司與求職者的溝通過程;和台灣式的機械式、人人一致、一翻兩瞪眼的過程大異其趣。 在英國,要讀大學的學生,在 17 歲到 18 歲需要就讀於兩年制的大學預科。預科的第一年結束時,會進行升學考的第一階段,這次考完,學生就要到升學資訊平台上傳自己的各種備審資料 (自傳、履歷、學習計畫等)。,學校會上傳考試成績,然後學生會勾選五個志願。 在劍橋,學生住在能高度凝聚認同與人際關係的學院中,台灣的大學生,住在家中或宿舍中。圖為台大宿舍。(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在這個階段,大學會先看學生的資料,明顯沒機會的就直接拒絕,有些會收到面試邀請。在這個階段,大學就會對大部分學生提供條件式錄取──如果第二年考到某個成績以上,就可以入學。 學生第二年將參加第二階段升學考,成績出來後,許多學生會從錄取的學校中挑一個入學。有些學生在第二階段考得比預想的更好,他不必扼腕,他可以在網站上和更好的、有餘額的學校溝通。當學校看了他在網站上的資料,認為他可以錄取,他再去退掉已錄取的學校,申請更好的學校──這樣,顯然避免了高分低就現像。最後一波確認是在升大學的那年八月底。 學校選擇學生,雙方不斷「溝通協調」 英國大學一般的招生模式的原則,是大量的「溝通協調」,而不是硬性的流程規則。在學校的層次,通常會先做一次篩選(pool selection),挑出符合門檻的學生。接下來,才會是依照學生申請的意願和規劃進行媒合。 以劍橋為例,被錄取的學生,會收到3到5個主修與學院的組合,然後在複雜的溝通說明過程之後,學生得以進入一個學院以及主修。這之間的過程並沒有硬性而明確的門檻、排序規則,是透過當面和書信上的討論和爭取,教員也依據學術與教育良知進行獨立判斷。他們認為人都是整體而複雜的,不可能用幾個數字來取代,這樣並非真實的公平。其實這不是特例,歐美最好的大學,多數是採取類似這樣的模式選取學生。 劍橋學生選擇學院和主修是有關的,在某些學院,會住有某些主修領域的教授,如果要修這個領域的主修,也就最好住在這些學院之中,如此之後找教授指導大三的論文研究才比較方便,平常也可以就近聯繫──英國大學不只是上課聽講而已,有類似師徒制的傳統,所以選擇學院是相當重要的。 大學的學習經驗至今仍是稀有財,而且影響重大。分配方式沒有良好的(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但是這個選擇與安排也非僵固,在大三真正選擇題目和指導教授的時候,如果要選擇不同學院的教授,在合適而適當溝通的情況下,當然也是可以的。劍橋的學生自主性很強,不是依教授的指示做研究,教授是協助指導的角色。若教授願意,指導學生做的題目,也可能和教授原本研究專長關係較遠。 用資訊科技協助溝通,讓甄試錄取更合理 說到底,升學的本質上是個供給和需求適配的問題。一邊需要學生,需要合適的學生。一邊需要就學資格,合適的學校與科系的就學資格。 在一般的市場上,供需之間的媒介是靠金錢價格的供需支付來。但是在教育上,我們並不樂見純粹用(家長的)金錢支付能力作為媒合供需的方法,這時候,我們就需要溝通和判斷。無論是「聯考聯招模式」(例如指考),或是「申請甄試模式」(例如繁星和個人申請),其實都是一種溝通判斷的規則與流程。而在這個時代,溝通和判斷的技術,其實正在發生大躍進──資訊革命。 資訊傳遞成本極低,讓大量的人可以在短時間內交換大量複雜的資訊(文、圖、影片),如果我們善用資訊革命的結果,我們應該能有效地溝通,做出更好的決策。 可惜,號稱資訊島的台灣,在升學課題上,我們並沒有擅用資訊革命帶來的便利。我們還在用老式的科技,在成本與彈性之間做取捨──增加彈性就犧牲成本,追求低成本就犧牲彈性,殊不知只要擅用資訊科技,在降低成本的情況下,也可以做到高彈性。 許多人以為升學選拔是教育問題,是制度問題──找這兩類專家來討論,其實討論一百年也不會有進步。當我們認知道到,所有溝通和決策都是資訊問題,當我們找資訊專家來解決,也許真的能有所進步。 【備註】: 在英文之中,這階段學制的名稱是:sixth form,有人譯為「第六學制」,但我認為最適切的翻譯方式是「大學預科」。 這個評量的官方名稱是A-level,它的成績是英國大學錄取學生的重要依據。這個評量不僅包括考試,也包括了學生在校時的實作成品,和各種修業成果的評分。 UCAS是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dmissions Service 的簡稱,是一間私人公司,經營升學平台媒合業務多年。 在此的學院,指的是劍橋傳統中,接近宿舍性質的 college,而非學術領域的 school。一間 college 之中,有各種主修的學生,也住有教授,形成類似家族的情誼。詳見劍橋網頁。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與業壯遊】英國升大學機制:聯考與甄試之外,截長補短的第三條路
大學排行 2016臺灣7大學,擠入世界學術500強
中國上海交通大學「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發布了2016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在500大中,臺灣今年有7所大學躋入排行榜。 想知道臺灣有哪些大學入榜?而國際哪些大學在學術排行10名內?一起來看看大學問的整理。 臺灣入榜7大學 臺灣7所大學中,高雄醫學大學今年首度入榜;而國立中山大學去年排名在401-500,今年則掉出500強以外。 與去年相比,名次上升的有中國醫藥大學、長庚大學和高雄醫學大學;名次下降的則有國立清華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和國立交通大學。國立臺灣大學名次則持平,維持在151-200間。 學術排名的指標與權重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的評比指標有四大項,分別是:教育素質、教職員素質、科研成就,以及人均學術表現。各評比項目的指標與比重如下表。指標中,關於國際獎項的獲獎量占了統計比重的30%,而學術論文的數量評比則占了40%。 世界大學學術排行TOP10 世界大學學術排行前10強中,只有劍橋和牛津是英國大學,其餘8所都是美國的大學。 而在百大排行中,日本有四所大學入榜,分別是:第20名的東京大學、32名的京都大學、72名的名古屋大學,以及第96名的大阪大學。中國入榜百大的則有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分占58名和71名;新加坡今年則是新加坡國立大學首度擠入百大,為第83名。 ★資料來源: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2016 =====【小編提醒】===== 各種大學排名的指標比重不一,因此對於排名結果,可以當作學校強化改進與資源投入分配的參考依據,而非著重在名次高低。在參考排名前,應先了解各類排名評比的指標,才能得到正確的理解喔。
大學校園 25年來臺灣大專校院系科所變動趨勢
臺灣的發展是朝向科技之島?亦或是蘊含人文素養的社會?或許我們可以從大專校院的系科所變動趨勢,了解高等教育培植各領域人才的情況,從中看出一些端倪。 本文透過統計1990年至2014年間臺灣高等教育系科數與研究所數,依學科標準分類探討學門的結構組成與變化情況,並以學校性質分為公立與私立學校;依培育學生性質,分為一般與技職體系進行比較。 高教快速擴充後,系科數呈減少趨勢,研究所數量持續成長 本文之系科所資料來源,以教育部統計處公布之科系別概況為主,不同日夜別、等級別視為不同系科所,但若研究所同時設有博士與碩士等級則視為一所。各系科所依學科標準分類可歸納至所屬學門(或稱學類),該分類經歷1995年、2007年之修訂,2007年並將部分學門名稱進行調整,因此下文劃分兩區間進行討論,而修訂對照則不在本文討論範圍。 國內高等教育整體系科所數量由1990年的2,046個,增加至2008年的8,608個後開始減少,其中系科(學士以下)數量以2007年的5,455個達到高峰;而研究所(碩士以上)數量2014年為3,417個,尚未有下降的趨勢,反映出高階人才之培育依舊在擴張發展的階段。 各年度的學門比例,不論是系科或研究所數量,皆是以工程學門與商業及管理學門占較高比例,但除此兩類學門之外,2007年以前,前期以醫藥衛生學類占較高比例,而後系科轉為數學及電算機科學類、研究所轉為教育學類占較高比例;2007年以後,為研究所之教育學門、系科之民生學門占較高比例,詳見圖一。 而就歷年研究所及系科數量成長率來看,各學門在1997至2000年間成長幅度最大,2007年以後,研究所之教育學門與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以及系科之人文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與環境保護學門,皆出現連續數年的負成長。 科技類系科所數雖占多數,在私立學校卻出現減少趨勢 各學門可進一步依大專校院學科分類為人文、社會與科技三類,並區分為一般與技職體系、公立與私立學校共四種類別,來觀察系科所數量在三分類之變化趨勢。 表一 學科標準分類及三分類歸納表(1990-2013) 從下圖二可看出,科技類數量在各類別皆占較高比例,人文類除一般體系公立學校外,其他類別皆占較少比例。私立體系技職學校的科技類數量在2005年起出現陡降的情況,公立體系一般學校的人文類在2010年起亦出現小幅度的減少。而私立學校中,社會類數量的發展在一般與技職體系皆有超越科技類的情況。 系所消長與社會變遷的關係,值得進一步研究 25年來臺灣高等教育系科所的發展,於1997年起大幅度成長後呈現趨緩,系科數量亦出現減少的趨勢,相對在研究所的發展經營與高教的供需平衡更顯重要。人才培育不論是大學或高階研究人力,歷年皆是以工程及商管為大宗,後期教育與民生領域的擴張是否受社會結構轉變的影響,抑或如何影響著社會的變遷,可再深入研究,但部分領域在近期出現負成長,其是否為過度膨脹產生的情況,還是少子女化衝擊的徵兆,值得進一步探討。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評鑑雙月刊第62期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25年來臺灣大專校院系科所變動趨勢
大學校園 想想臺灣的教育與創意
說到社會文化與創意的關係,許多人馬上將矛頭指向「臺灣的教育」。 許多臺灣人都相信,臺灣青年缺乏創新與應變能力的原因,就是臺灣教育系統太注重填鴨式的通才教育。不管是在現實還是在網路上,我都見聞不少臺灣人對歐美教育制度的美麗遐想,其中多數說法都將歐美國家的教育系統幻想成完全沒有功課、考試,且學生在各方面都能自由發揮創意且受到長輩著實的肯定。或許許多臺灣人都相信歐美國家在新創的進步就是因為這些國家不考試、不背誦、不在乎升學。 身為一位在美國系統下受教超過十年,且現於美國從事教育相關產業之工作者,我必須直言這畢竟是美麗的遐想,與歐美教育系統的真相有很大的出入。 以美國而論:美國學生有功課、有考試學測、有統一評量,連大學入學都是以在校成績與學測定論。美國幾乎每州都有州考評量,學生測驗成績太差的學校就會被州政府或市政府勒令停課。在美國,人民對於教育系統的態度和臺灣人一樣,大家普遍認為自己國家的教育系統是扼殺學生思考能力與創造力的主因。 說穿了,其實臺灣的學力測驗、大學指定考民營化/市場化、十二年國教等,其實都是仿效特定歐美國家的系統規格。然而,即便多國之間教育系統有多雷同之處,各國在理工、人文、政治、藝術、醫療、法治、創新等方面的差異卻是相當顯著。要將問題完全歸咎於制度有些牽強。 創意根植於知識的累積 在批評填鴨式教育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甚麼是創意。 創造,顧名思義,是育成過去不存在之事物。事物面貌不存在於過去,但其中的義理、架構,卻是奠基於現存的知識與技能。牛頓曾直言:「若我看得比人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此言意義不是別的,就是牛頓的所有發現,都仰賴前人的智慧。 試想:若要尋找適合替代燈絲的原料,懂得化學特性可節省實驗時間;若要設計新的飛機,懂得流體力學也能避免常見錯誤;若要從事化妝品的行銷,過去相關產品的行銷經驗可省得你被顧客打槍;若今天是要編一段現代舞呢?你是否需要先熟悉舞步與韻律? 故此,不管是從事何種創意,都必須要有雄厚的知識與技能基礎來提高嘗試的效率。而知識技能的累積,多來自於反覆練習與閱讀背誦。可見,創意的本質與知識技能不同。培育創意不代表不反覆練習,那是自廢武功。 有鑑於臺灣中學數理能力在OECD的PISA測驗中奪冠,在基礎教育上做得相當好,可謂創意作為穩健的基礎。 那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呢? 社會價值觀扭曲扼殺創意 臺灣和許多先進國家一樣,學校有體育、有科展、有美勞、有音樂、有公民、有健教、有分組活動,可見咱教育系統本意是五育並進;但在臺灣受過教的朋友一定知道,科展和美勞需要閒情逸致;而體育、音樂、公民、建教等,則視智育科目的考試而適時減免。 若臺灣青年能依專長個性分別發展成為公務員、畫家、工程師、運動選手,那讓學生在學習知識外提早培育產業相關知識非常重要,公民、美勞、科展、體育課都是讓學生進一步發展自我的大好機會,咱社會怎會要求學生放棄這些學習機會去專注於應付考試? 讀書沒甚麼不好、多練習更沒甚麼不好,但是會讀、不會用才是問題所在。在這,我們看到的是我們基礎教育實施成果與系統宗旨相違,可見問題不在我們的教育系統資源、制度不完善,而是在我們的社會罷黜了一切「不實際」的教育活動。若嫌臺灣青年沒有創意,該負責的,恐怕不是我們的教育系統。 「藝術、音樂可以當興趣,但是不能當工作。還是好好聽爸爸媽媽的話、好好專心讀書吧!爸爸媽媽是為了你好啊!對不對?」 臺灣的長輩非常喜歡在道聽途說後,要求臺灣青年進入些看似高薪穩定的行業。當我們不斷地告訴學生與青年:他們想要甚麼不重要,而我們比他們更懂得他們的人生該如何規劃,我們正是在嚴厲打壓他們的慾望。沒了慾望的人只能照本宣料,不會獨立思考出路;沒了求知慾,人不會去在去探求新的可能性,還談甚麼創意? 讓年輕人放棄追逐理想之慾望最大的問題不只是犧牲創意,而是徹底改變了我們產業的品質。放棄追逐理想,使得工程、醫療等資金多的產業不願投資研發創新,產生一種只會尋找最低投資底線的獲利模式;而體育、人文、美術、音樂等非主流生產產業乏人問津,變成資源匱乏、人才出走,人民素質與鑑賞能力日降。 試問:今天若你到了佛羅倫斯或是里約,你坐在一間小餐廳的庭院:上有藤蔓鋪成的自然庇蔭,陽光仍零星灑落在你頭頂;庭院中間有人在演唱抒情的歌謠,籬笆外有人走有文化特色的石子路上,不遠處有人在看野台劇場。若你想點杯咖啡和一塊蛋糕,在此的售價恐怕是臺北的兩倍以上。但是在臺北,能說服你花錢聽演唱、看風景、享受氣氛的地方不多,而願意花錢體驗的人更少。 當社會價值觀已經扭曲成只看到物質層面的成本與售價,年輕人已經失去消費文化產業與精神生活的能力,這現象對任何文化創意都是種威脅。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想想台灣的教育與創意
大學校園 誰是十二年國教的遺珠?
Photo via VisualHunt.com 十二年國教開辦3年,全國15個就學區,每年開辦上百場說明會,總是擠滿焦急的國中家長,亟欲了解「免試入學」究竟是怎麼回事?然而,年年都有學生考完會考,因選填志願「失誤」,而與理想中的「第一志願」擦身而過。 在「適性揚才」的精神下,十二年國教應是扭轉「唯有讀書高」的解方,目的在於讓人人都能根據性向、專長,選填高中、高職的多元科系。依照目前臺灣高中職的招生人數來看,平均6成國中畢業生都將成為高職新鮮人,然而討論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的輿論焦點,往往聚焦於「前10%的明星高中,招生方式公平與否?」反倒8成以上,未來將是社會中堅力量的多數學生和家長們,成為十二年國教推動之後,對於制度茫然的「沉默螺旋」。 在官方十二年國教的宣導網站、文宣和現場說明會當中,已將國中會考後,各種入學方式、高中職類科的特色和出路等等羅列其上,然而有能力、有耐心看完介紹,並且搞懂制度方向的學生和家長卻是少數,原因在於十二年國教的資訊,往往中斷於高中職及五專介紹。 然而現實狀況卻是78%的年輕人,繼續念大學(詳見本系列「可是寶寶不說,聯考回不去了」),升上高中職或五專只是求學的中繼站,3年後的選擇可能才是影響未來生涯發展的關鍵。 高中和大學科系規劃不同調 在廣設大學之前,許多不愛念書的青少年,選擇讀高職、五專,學會一技之長,直接投入就業市場,透過實作、技能學習闖出一片天。可是,高職的課程隨著社會需求和價值觀改變跟著調整,以因應學子及家長對於未來升學所好。但在高職畢業後升四技二專的統測考試當中,卻與高職實際提供的系科無法完全對應。(下表) 最明顯的例子,可以見到在十二年國教網站當中,高職總共分為16群科,然而統測考試卻有20群類。其中,統測考試中的「工程與管理類」及「衛生與護理類」,高職並無開設相關科系。想在統測報考這兩組的考生,必須找補習班自修「專業科目」。往好處想,選讀高職的學生,若是發現所讀科系志趣不符,多了轉換跑道的機會;然而實際的衝擊卻是設立相關科系的四技科大,卻找不到足夠的生員報考,一來學校經營招生面臨衝擊,二則產業所需的技術人才發生斷層,甚至人力補充不足的現象。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以醫護類科系為發展的科技大學。 最大的遺珠:醫事技術科系 以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國北護)為首的醫護類科技大學共有10所(下表),檢視其近年來的新生註冊率,平均值低於其他工業、商業類型的科技大學。就算醫護類龍頭國北護,104年新生註冊率在13所國立科大中,排名第11,僅高於以農業起家的屏科大,以及遠在離島的澎湖科大。 在教育部公布「99-101學年度大專校院畢業生就業薪資巨量分析」報告中,卻見到醫藥衛生學門畢業的學士及碩士,平均薪資都是各學門前三名,同時醫事技術科系的設立,受到國家醫藥政策管制,相關科系畢業生必須考取國家證照,有著專業、穩定的就業機會,然而在大學入學招生時,註冊數字卻遠遠落後於就業情況不明及薪資墊底的餐旅及設計學門。(詳見本系列「哪個科系最有錢途?官方薪資調查背後的故事」) 腳踏兩邊拒絕成遺珠 能夠勇敢跨組自行報考「工程與管理類」及「衛生與護理類」統測考試的考生,通常家中長輩或兄姊在相關領域工作,熟悉其出路和未來發展,或者家長社經資源豐富,熟稔大學升學制度,因此讓孩子選擇設有綜合高中的學校就讀,以期同時能跨考學測和統測,取得兩邊的入學機會。因為若透過學測考取醫事相關科系,學測級分門檻高,但透過統測管道進入相關科系就讀會相對容易些。 因為,「工程與管理類」及「衛生與護理類」加考的專業科目分別為「基礎物理、基礎化學」,以及「基礎生物、健康與護理」,對於就讀高中第三類組的學生,會比高職生容易多,畢竟高中生國、英、數共同科目的底子,普遍優於高職生。 「免試的十二年國教」及「多元入學」受到許多學生和家長詬病,甚至恢復「一試定終生的聯考」的聲浪得到不少支持,原因在於繁複的考招制度,在還未及了解學生性向之前,必須先找到「考上好學校CP值最高」的勝利方程式,早已讓眾人疲於奔命,以免自己成為十二年國教之後的遺珠。 註:參考「105年國中畢業生適性入學宣導網站」—高中學科、高職群科及五專介紹。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出自「大學問」與「想想論壇」共同策劃的專欄【大學問想想】,原文請見:誰是十二年國教的遺珠?
大學校園 年輕高手國際大賽得獎之後,台灣音樂人才還缺什麼?
曾宇謙在柴可夫斯基大賽奪得銀獎,金賞從缺,也就是實質上的第一名。即使參賽者都是年輕人,20歲的曾宇謙是其中非常年輕的。捷報傳來,國內同聲慶賀。 我是多年愛樂者,可以說是時時刻刻在聽著古典音樂,我將整場比賽從頭到尾聽完,曾宇謙的表現確實最洗鍊、豐富、純熟。現場的聽眾都耳尖得很,曾宇謙演奏完,得到極熱烈的掌聲,他也是少數下台之後再次上台謝幕的參賽者之一。在這一刻,大家都知道他會得到好成績,而且實至名歸。 再次聽著他的演奏,我不禁開始思考,這一個非常有天分與才能的年輕人,他的藝術事業會在台灣如何開展?他是否可能為台灣的文化藝術界點亮一些更恆久的光芒?或者,對台灣人來說,他只是另一次燦麗煙火,不影響多數人其實不聽不愛好不關心古典音樂的事實? 音樂高手前輩無法在台灣耕耘,開始怪政府? 看一下曾宇謙的前輩吧。在曾宇謙之前,有兩個台灣音樂家曾在伊莉莎白女王音樂大賽(也是世界級古典音樂大賽)得到名次,分別是 1985 年胡乃元先生得到首獎,1993年 曾耿元先生得到銀賞。然後呢? 身為樂迷,大學的零用錢多半用於買 CD。近幾年已經很少在聽,現在家裡連 CD 播放工具都沒有了。 曾耿元先生後來以教學為主業,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琵琶地音樂學院任教,在新加坡國立大學音樂學院客座。他曾經嘗試在台灣定期舉辦「玄音藝術節」,但是從 2004- 2006 舉辦三屆之後停止,之後就沒有固定、長期的訪台演出。 胡乃元先生以演奏為主業,除了在世界各地巡演,他也特別關心台灣的音樂發展。他曾發起 Taiwan Connection(TC)的計畫,主旨在定期邀請旅外台灣音樂家返國演奏,期待從室內樂,最後做到大型室內樂團。但因迴響不佳,Taiwan Connection 音樂節就在 2014 年底停辦。胡乃元先生,以及他所能號召的古典音樂家與台灣的穩定聯繫也就散了。 這就是曾宇謙將面對的台灣音樂環境。即使是音樂才華不亞於他,資歷與地位遠勝於他的兩個前輩,他們在台灣接受培養,到最後得在國外發展,在台灣連年度音樂會也不見得能有足夠的聽眾號召力。 然後呢?通常說到這裡,就該開始罵政府了──文化部(從前的文建會)是在混吃等死的嗎?或者是罵民眾的音樂素養,罵教育失敗導致社會病了。不,我沒想說這些。 音樂家為聽眾演奏的音樂,選擇依據是什麼? 當我調查胡乃元先生和曾耿元先生曾經辦的音樂會,並且瀏覽許多國家音樂廳演出相關資料,想著:為什麼人們沒有想去聽這些技巧超卓、才華橫溢的音樂演出…我突然想到反面的問題──音樂家們是否有花心思回答這個問題:為什麼要聽眾在這天去聽這個音樂家的這場音樂會呢? 拿胡乃元先生「2014 Taiwan Connection 音樂節」的曲目來說:  *柴科夫斯基:C大調弦樂小夜曲,作品48   Peter I. Tchaikovsky: Serenade for String Orchestra in C Major, Op. 48  *舒伯特:《偉大》   Franz Schubert: Symphony in C Major, D. 944 “The Great” 看著節目說明,我希望有人能回答我這個問題:這兩首曲子,換一群演奏家,換成另一個時間點,移到另一個城市演出,是不是也可以呢?換個方式問:為什麼胡乃元先生和一批出身台灣的音樂家,選擇在 2014 年的此時,在台北演出這兩首曲子呢? 我希望有答案,但是我很仔細地研究了演出的所有文案說明,我也查了這兩首曲子,我看不出來有任何答案── 就和幾乎大部分國家音樂廳的演出一樣,我看不出來演出內容,和演出者,和聽眾,和這個時間,和這個城市,有什麼關係。 我很希望只是沒寫出來,或是我很愚鈍看不出來。但也有一個可能:音樂家們真的沒有在想。而這個問題,不該想、不必想嗎? 網路上大量優質免費的古典音樂,這樣的資源存在,古典音樂家的事業,還可以只是「演奏」嗎? 音樂家是精工巧所,或者,是帶來影響的溝通者? 如果音樂家沒有思考他在用音樂和聽眾傳遞什麼信息,這就是一個沒有溝通對話的演出。如果音樂家沒有思考這場音樂會在這個時間點的意義與影響,演出沒有被期待的原因,很容易流於可有可無。如果音樂家沒有思考這個城市、他的聽眾們平常過什麼樣的日子,生活是什麼心情,是抱懷著什麼樣的感受進入音樂廳,他又是怎麼決定要演奏什麼樂曲,要將什麼音樂獻給聽眾呢? 如果音樂家沒有想這些問題,我想問一句有點嚴厲的話:音樂家關心台下的聽眾嗎?關心聽眾面對生活的壓力與面對社會的無奈、關心他們成為什麼樣的人嗎? 音樂會有什麼意義?只是有飽滿的音色、精準的技法、有創意的詮釋,展示「我好厲害」嗎? 或者,音樂會可以是一個契機,藝術家透過音樂,和聽眾溝通他們共有的疑惑,反思共同困擾他們的沉痛,為聽眾灌溉他們心靈深處最需要的力量? 流行音樂歌手,明明技法很弱,沒什麼技能訓練背景,唱歌還會走音,但是整體產值比古典音樂大很多很多─原因只有一個:他們擅長站在聽眾的角度,用音樂唱出聽眾說不出來的心聲。 我很擔心的是,古典音樂在台灣一直到現在,和多數(潛在)聽眾之間是沒有聯繫的。音樂家感受不到被歡迎與期待,因為聽眾心中,音樂家們面貌模糊,類似精密而昂貴的器械,不是美好而可敬的人格。 青年音樂家,最重要的已經不再是技法 這是一連串的提問與擔憂,也許專業音樂者會覺得我多慮了──他們都過得很好。 只不過,如果這一連串的提問有點道理,而這個趨勢沒有扭轉,很可能,上星期就是曾宇謙距台灣聽眾最近的一刻 ──台灣需要一個「台灣之光」,而曾宇謙在這一刻滿足了這個需求。未來,他不再得獎,而他也沒有別的方式與台灣聽眾對話,也許再過幾年,他也會離台灣遠去,而感嘆台灣薄情健忘。 如果我們希望這一天不發生,曾宇謙需要的也許不是更多的音樂技巧,而是開始培養他的社會感受力與時代感。他要能知道這個社會,需要他這個人,在哪一個特定的時點,透過哪些音樂,給這個社會最有力量、最有價值的信息。他要成為一個策展人,或者,他背後要有這樣的策畫人。 但是我也擔憂,這樣的能力和人才,也許正是台灣的古典音樂界所無法幫到他的。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與業壯遊】年輕高手國際大賽得獎之後,台灣音樂人才還缺什麼?
高中校園 雲端時代的生涯輔導
Photo via Visual Hunt 這個周末,我在朋友的邀請下開始了第一次的遠端諮商,有一點像過去在張老師電話值班的感覺,但用視訊且即時的傳遞測驗資料,結束前也開心的預約下次談話的時間。雖然我聽說青少年線上諮詢網——秘密花園早已開張,但習慣了面對面諮商的方式,這次網路諮商讓我親身體會到,這網路不但改變了生活,也對教育的技術面帶來巨大影響,包括我的專業:生涯輔導。 雲端時代來臨,生涯輔導也升級 我是現役的高中輔導老師,讓我勾勒一下高中生涯諮商的場景:我早已熟稔課堂上學生作答題本與劃記答案卡,電腦讀卡後隨即進行班級團體解釋,接著學生成群結隊的與我預約,進行他們重要的選填志願生涯抉擇。我的看家本領就是桌邊幾本輔導手冊,外加一本密密麻麻的筆記本(這可是武林秘笈);輔導室四周像是個小型圖書館,成列著各種大學與科系介紹、升學簡章與面試記錄表……。 曾何幾時這樣的光景開始改變,學生進來不再埋首資料,而是直接走進晤談室,老師隨身帶著的是一台筆電,從網路查詢開啟了師生對談……這不是未來,是現況,網路直接介入,就此展開了雲端時代的生涯輔導。 教育的價值是永恆的,但教育的技術不得落後於現代化,為了因應雲端時代的來臨,我參與了大考中心的大型整合計畫,計劃將大學考試考古題與解析線上化,興趣量表與探索量表線上施測與解釋;再加入漫步在大學、學群學類資料庫的線上查詢,再導入生涯行職的介紹,形成一個多元的生涯輔導平台。這個計劃先參考國外的概念,但加上研究團隊的創意,大多數是現成的測驗與資料庫,只要經過測驗與資訊的跨界合作,這個平台不是預售屋,而是即可入住且安全的智慧型住宅。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從下學期開始,高中生可以在電腦教室或平版電腦上受測一份大學學系探索量表,作完後即刻得到結果報告書,以動畫與圖解清晰的描述個人分數與常模的關係,同時可查詢興趣類型與適配科系,並隨時進入科系介紹。更方便是可即時列印測驗結果,老師或家長也可隨時上網閱覽測驗結果。 整合資訊圖表,輕鬆解讀諮商 可能許多老師擔心,那我專業價值在哪裡?生涯輔導雲端平台的目的不是取代輔導老師的專業角色,它是善用雲端科技的儲存量與多元圖示,將學校生涯諮商的初階目標—認識自我與認識環境,也就是基於指導論或類型論的測驗施測、計分、解釋、資料搜尋等功能,交給資訊平台來執行。進階目標就要交還給輔導老師,可依著學生的個別差異,以敘事、社會學習或建構系統等不同技術進行生涯諮商,用以協助學生面對個別的生涯困擾,而這部分才是生涯輔導的精華所在,是資訊所無法替代的。 換言之,建構一套有效能的生涯輔導平台,不是喧賓奪主的導入速食快餐,而以親和便利的方式替生涯成熟的學生有效驗證特質與選擇,更能快篩出生涯有困境的學生,最後的任務還是回到輔導老師與諮商師手上。而這樣的平台還可拉近親子與親師間的關係,測驗分數是有隱私的,但過去書面測驗的時代,家長常常無從了解與共同閱覽,而今無遠弗屆的網路,在安全的管理下創造了親子共閱的機會,生涯輔導不再是古代藏書閣中的一閣,而是現代家庭書桌的一隅。 待會,讓我一起在雲端相會,迎接生涯輔導新時代的來臨吧!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雲端時代的生涯輔導
大學校園 陸生最愛學系TOP10
105學年度陸生來臺就讀學士班的榜單已於7月初公布,這些來臺的陸生都選擇讀哪些科系呢?從陸生聯招會的統計數字就可窺知一二。 來臺陸生首選學系TOP10 105學年度學士班陸生選填志願前10名學系一覽表 電資工程最熱門 105學年度,陸生來臺就讀選填志願時,以電資工程相關學系最熱門,有7千多人次選填。其次依序為財務金融相關和企業管理相關。而這三類學系在去年也是陸生選填志願的前三名。 在這十名中,名次較去年晉升的學系有電資工程相關學系、視覺傳達設計相關學系、電算機一般相關學系、以及一般大眾傳播相關學系。其中,名次爬升最多的是電算機一般相關學系,由去年的第9名躍進至第6名,而一般大眾傳播相關學系今年則由十名外擠入排行榜內。 文組遠多於理組 在排行榜中,若以文組與理組兩大類來看陸生選填志願的情形,則可見文組學系占了80%,數量遠遠超過理組學系。再細細觀之則可發現,理組陸生多集中在資訊相關學系,而文組陸生則以商業管理、傳播設計、語文學習為主。 若從學院角度來看,陸生來臺選填志願以商學院的學系占比最高,包括財務金融、企業管理、會計、經濟等相關學系,選填志願人次總數最多,可見商管相關學系為多數陸生所愛。而理工學院(電資工程、電算機一般)和設計學院(視覺傳達設計、產品設計)也是受陸生青睞的熱門選項之一。 ★資料來源:大學校院招收大陸地區學生聯合招生委員會(http://rusen.stust.edu.tw/)。
大學校園 不能只會考試!實作成績,原來是英國升學的重要關卡之一
無論哪一個國家,優質高等教育都是稀缺資源,也都是學生(及家長)全力爭取的──在全世界各國的教育形貌,在這個層次上並沒有根本的不同。但有一件事,各國卻非常不一樣:「如何決定哪些人有機會取得優質高等教育」──而這件事,往往大幅度地決定了中學教育的面貌。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國家最優質高等教育的機會,會給那些最擅長背誦記憶、最擅長聽話服從、最擅長在八十分鐘內寫八十題選擇題、最擅長爭取虛偽矯情的各種獎項/義工/競賽──放心好了,整個國家的中學,都會卯足全力,投入所有老師的智慧與學生的心力做這些事。而臺灣,一直走在這個方向上。 當一個國家的升學機制,將思辨、創造、專案實作⋯⋯放在高等教育選才的重心上,這個國家的中學教育就會卯足勁做這些事。而英國,走的是這個路線。 這一個關卡,決定了整個中學階段的面貌,決定了誰得到資源接受培育,決定了社會中優勢者的面貌與特質,也決定了國家的未來。 當我研究英國教育體制時,看到專案實作竟然能當成升學的重要標準與依據,我在羨慕的同時也非常好奇,他們是怎麼做的。 同樣是中學,同樣有升學考試,英國有許多和我們大不同的作法。圖為台灣某中學大門。(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升學制度,不是建立在 2B 鉛筆和答案卡上! 首先,我們從制度來說起吧。 英國的義務教育終止在16歲,那一年,學生要經過「中學普測」的檢定,其中有學術傾向與能力的人,可以就讀大學預科。在18歲之前,就讀大學預科的學生則要通過 A-Level 檢定。無論是哪一階層的檢定,幾乎所有的科目,都包括在考場中的筆試,也包括專案實作的部分──在英國的制度內叫做 coursework 。〔註〕 專案實作在各科目中所佔的比例不等,有些佔比高達 60%,例如中學普測的「設計與科技」這門學科。也有些佔比較低,例如中學普測的地理科佔比是 25%。專案實作的分數和筆試分數加權總分,將是學生該科的真正分數,將用於申請大學或預科。 誰來給專案實作評分呢?學生的各科教師,將為學生的專案實作評分。而老師的評分方式,則是依據升學考試出題機構提供的原則綱領。學生的專案實作也會被抽檢,如果原教師評的分數明顯不合理,分數會被調整,而且這種情況會讓這位老師專業適格度受到質疑,所以教師都會儘量公正客觀地為學生的專案實作打分數。 做訂房系統、雕塑作品,都是升學考驗 而在實踐上,英國中學生各種學科的「專案實作」到底是什麼樣子呢?以下舉幾個例子,都是我從英國中學生或畢業生問到的實際經驗: 【英國文學課】: 有兩個實作專案: (1)演出劇本《馬克白》之中的三幕,自己做服裝、舞台、道具,用改編過較白話的台詞進行演出,並且錄影。 (2)由老師口試學生對《馬克白》一劇內容與文本的理解,並且錄影。 【資通科技(ICT)】: 做出一個旅館的訂房系統,旅館至少要有 20 個房間,有訂價和優惠模式,系統要能展示哪些房號在哪些日期是空的。 【藝術設計(art and design)】: 也有兩個實作專案: (1)學生從課堂第一節課開始,就要開始在一本素描簿上累積畫作,到課程結束時,這本素描簿就被當作實作專案的成果。 (2)雕塑作品:接受我訪問的對象作的成品是用木板、報紙、石膏、樹葉、泥土製造的一個山丘和城堡 ─對角線 17 吋的規格。 台灣某高職學生在課程中實作的成品(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當升學篩選偏誤,教學也必定扭曲 在臺灣,我們的升學選拔制度總是很顧人怨。升學制度一直是教育改革的焦點,名稱也就改過很多次,計分方式,量尺制度、比序模式,一直是各方角力的主戰場。 但沒有人理的,很少人爭的,改變也微小到令人悲傷的,是升學考試題目的品質。直到今天,幾乎每一個科目的考試形式都和二十年前差不太多。再怎麼說實作能力重要、溝通能力重要、思辨能力重要、創造能力重要⋯⋯,但是這些就是無法進入升學的選拔體系。因此,升學篩選總是偏誤的,教學也是扭曲的,老師和學生的力氣與時光太多太多浪費在無益的磨耗中。 把實作、創造、思辨放入升學篩選制度,不是辦不到,而是辦不辦。這是英國制度給我們的最好啟發。 〔註〕:英國給 16 歲學生的學力評量,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 (GCSE),在此譯為「中學普測」。而英國學生 17-18 歲階段就讀的學制,原文叫 Sixth Form,在此譯為「大學預科」,較符合讀者的直觀理解。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與業壯遊】不能只會考試!實作成績,原來是英國升學的重要關卡之一
高中校園 臺灣教育,怎能只為孕育明星學子?
以前在高中時,我們都拼死拼活地希望上明星學校,大人要我們去當鯉魚,我們就去當鯉魚。要我們躍龍門,我們根本連想都不想地就拼命往上跳。跳躍過得很僥倖,跳不過的,傷心欲絕,這是大家在臺灣根本不可避免的第一戰。不管是考上所謂好的或壞的學校,都給自己人生打了一棒,許多國中時的好同學,也因為考上不同的學校,而同學情誼生變,國中畢業同學必須承受好壞的社會風評,也讓學子對自我評價出現人生的勝利組或失敗者的區別心。 小學生與中學生的完全學校舉辦的音樂日 music day(攝影: 劉威良) 明星學校真的閃亮亮? 每個上過所謂好學校的成人,對於明星高中的認同,其實沒有那麼大。個人在國中時苦苦唸書,考上臺北的中山女中。考上時很興奮,可是好友卻沒有上明星學校,我們之間就有好一段時間很尷尬,彼此自動沈寂,國中感情很好,卻在高中因為不同學校而根本就斷了來往。明星高中傷了同學之間的情誼,是顯而易見的事。 上了明星學校,走路就感到有風,沒上明星學校的大部分倒楣學生,從此抬不起頭,這種自我膨脹與貶抑的心理,的確就是區隔分校來的。 最近建中校長非常努力主張明星學校很重要,深怕建中混了其他成績不好的學生就不是最優秀的。根據我個人的經驗,只能說,明星學校是靠優秀學生撐起來的招牌,師資根本沒有比較好。因為學生資質優異(考試時),考上大學的比例高,所以就被定義為明星學校。校長本身不須努力師資的評鑑,就可以是臺灣的明星學校代表,這樣有道理嗎?明星學校集結所謂優秀學生,校長深怕被其他不那麼優秀學生污染,可以理解。因為他們學校可能因為混合成績好壞都有的學生,之後考試升學成績不再拿冠軍,所以極力反對廢除明星學校。但用這論調就否決混合學習的好處,根本是一派胡言。 老實說,建中等明星學校這些成績好的學生,即使是有再壞的師資,甚至沒有老師,他們都可以自學或到補習班去找好老師,會自己唸書努力擠進好大學,原本就是人生勝利組,為何必須集中?不是那麼優秀的學生,在國中時成績很不錯,名列前茅,但在比他更優秀的明星學校班級當中,經常被比下去,從第一名掉到第三十名,學生對自我的評價毀敗,即是因為上了明星學校而來。 不當考試機器,用青春探索自己 臺灣講究成績,學生的自信心幾乎是建立在考試成績上。因為到好學校而無法再名列前茅,對自我能力懷疑而喪失信心者實為不少。十六歲的青春期,在好學校因為成績不再理想而自我否定,又是多一個打擊。尤其是這樣的青少年,心理原本就不穩定,我們何須讓學子承受不必要的自我否定之苦呢?而成績好的就只懂唸書,就認為比別人優秀,可以瞧不起成績不好的學校學生,這種教育即是歧視的溫床,以成績看人好壞根本不合理,請大家深思。 在臺灣有很多人想把孩子送出國,就是對臺灣教育只有給人生勝利組的反抗。德國巴伐利亞邦,四年級之後也把學生依能力分成三種學校。沒錯,他們能力分班比臺灣早,確實有詬病。不過,德國沒有明星學校。沒上最好的中學,對其他學生確實有傷害。不過,沒上成績最好的高中學生,他們所上的其他兩種學校,幾乎都可以讓他們學得一技之長。這兩種成績不怎麼好的學校,因為建教合作職訓的關係,有的十六歲學生,就可以一邊上學一邊上職訓,擁有自己的一份薪水。有薪水就有人生的第一個驕傲。 在德國即使是成績最好的高中畢業生,通常可以直升大學,也有一半以上不選擇直升大學。他們有的會去國外實習學外語,有的會選擇先做職訓,或是去當志工,慢慢了解自己的性向,再選擇自己喜歡的科系。其實人生要學習的路很長,我們不必一定要要求我們的下一代,都跟著我們一樣的腳步走。現在的臺灣不需要考試機器,也不需要完全不知自我性向的學生。我們應該給學生更多探索自己的時間,讓他們承接人生最大的挑戰,成就自己最高的理想。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台灣教育,怎能只為孕育明星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