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大學校園 課程少才上得好,自己選才有動力──《大學的藝術》4
在我身邊,愈來愈多學生高中畢業就到美國、英國等國家讀大學。這些家長或學生,大致上粗略地知道(或是認為),在這些國家讀大學可以把英文學好,提升國際觀,教學方法比較啟發式。 其實,這些國家大學課表規劃的原則與台灣截然不同,則是我們忽略的關鍵之一。英美頂尖大學的排課思維,可以用兩則西方名言來代表:Less Is More, Know Yourself. Less is More:課少學得多,尤其必修課 據哈佛畢業生指出,哈佛學生一般每學期修習四門課,通常不會少於四門(因為學費很貴,修少也不划算),但也很少超過四門;五門通常是能力負荷的極限。在這樣的情況下,以台灣的學分算法,通常畢業生四年八學期可修習三十二門課,九十六學分。通常各學程的要求學分,都不會占學生修課總數的一半以上,占三分之一左右是常態。 在劍橋大學各學程開出來的修課清單,大致上也有這樣的規律:必修課程數量少,但是據修過的學生說,都難到翻天覆地。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舉劍橋的經濟學程為例,從入學到畢業,必修課(加必選)總共12門。而劍橋的英國文學學程,大一和大二的兩年內,該領域選修和必選課程總共六門課,在大三、大四兩年中,必選課程有四門課──而且學生可以選擇撰寫論文(6000-7500字)取代修課,一篇取代一門課,上限是兩篇。 劍橋英文學程的課程規劃目標清楚指明了,進入該學程的學生,最重要的是學習深入、批判、情境式的思考能力,而文學只是個媒介。所以,劍橋讓這類領域的學生,擁有更多選課的自由度。以英文為主修的學生,有更多時間與機會,再修習商業、法律、政治,成為擅用語言及思考的人才,而不是困在虛幻、無病呻吟的文青。 Know Yourself:課程重選擇,為自己而學 在英美名校,必修課程不但數量少,而且即使是必修,學生可以選擇的程度還是非常高。若以哈佛的「物理化學生物學」學程為例,分析其必修課程要求,可以大致了解哈佛現在的修課規定趨勢: #生命科學上下:兩門必選(選項甚多) #生物學類:一門必修,一門必選(四選一) #化學類:  (1)普化或無機化學:半門必選(五選一)  (2)物理化學:半門必選(四選一) #有機化學類:四選二 #數學類:四選二 #物理學類:  (1)力學半門課:五選一  (2)電磁學半門課:四選一  (3)進階物理(或電腦應用):十選一 (其他課程替代,需得諮詢員認同)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總括來說,哈佛的「物理化學生物學」學程所要求的課程,只有一門半是必修──這門課一定要上,只有一個老師上這門課。其他所有的課程,學生都可能選擇不修。 再以史丹佛大學的「環境工程學程」為例,這個學程只有一門真正的必修課,其他專業科目有二十一門,學生要從中修滿 18 學分。並從一大長串的相關課程中選滿 15 學分。 劍橋大學公開強調,該校的課程核心精神在於「彈性與選擇」。雖然劍橋大學如同英國大學,都是入學的時候分好學程,但是其課程設計有個原則,是讓相近領域在大一大二的課程,有一定程度的相近性。例如,劍橋大學的數學領域標註,和數學領域相近的領域包括:電腦科學、經濟、工程、自然科學。如果在大三之前決定要轉換到這些領域,幾乎在能力上不會有太大困難。 而且隨著學生進入大學階段的後半段,其實可以選擇的課程是愈來愈多,而且學生常常可以用課程的選擇,來量身訂作他的專長領域。甚至,在經濟領域的課程說明中,明白列出了從該領域轉出至法律或管理,或由數學領域轉至經濟,都是歡迎的選擇。 排課原則,英雄所見略同? 劍橋、哈佛、史丹佛這三所學校,在風氣、文化、產業取向上,都有所不同,但是在課程規劃上,卻有相近的思維──壓低(必修)課程總量,維持高度自由選擇。這幾個學校都認同,把課程修得深比修課數量多更重要,讓學生選到適合的課比維持教授教得到學生重要。 在台灣,那些努力企圖成為「世界頂尖」的大學,是走相似的模式,或者另走相反/相異的路子?這將在下一篇文章中仔細驗證。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與業壯遊】課程少才上得好,自己選才有動力:英美名校排課的原理──《大學的藝術》之四
大學校園 文組無用論?
報載台大社會學碩士待業八個月投出50封履歷沒下文,找不到工作,因此在PTT引起「文組無用論」的熱烈爭辯,從這一連串文理組戰文就看得出來,台灣無法進步的原因在哪。 哪個國家像台灣這麼愛戰文理組? 歷史背景導致社會重理輕文 最愛戰文理組的始祖就是戰前中國的國民政府,文理組的分類是引進近代西式教育體制才有的,但清末在帝制中國長久的科舉取仕傳統中,意圖以西式教育的學歷取代八股科舉的途徑,這就造成了強烈的教育為國家統治階層服務的取向。 經過北洋政府到國民政府時期,此種取向仍然大致不變,再加上對於全盤西化會動搖統治權威的疑慮,又喊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口號,那麼,什麼是體,什麼是用呢? 當時在教育政策論辯上,理工被認為是「實用之學」,並且興學成本較高,導致比較有供不應求的情況;反之,對於會直接衝擊統治權威、辦學成本又較低的法政學科,以及愛找麻煩的文人,官方的態度就是將之鄙斥為「干祿之學」,設法控制並壓抑其發展。 到了國民政府接收台灣,當然也把這樣的觀念帶過來,並且和日治時期養成的社會菁英發生嚴重衝突,二二八事件後期,殺掉最多的就是這些在日治台灣漸被重視的法政人才。 後來白色恐怖時期又搞出了「台大哲學系事件」和各種文字獄,連學文史哲的都不放過,這當然在台灣人心中,投射了強烈的「珍惜生命,遠離文組」的印象。 為了掩蓋上述事實,國民黨謊稱日本人殖民時不准台灣人習讀法政,其實日治時期台灣人固然偏好學醫,根據既有的研究資料顯示,台灣人赴日留學專科以上者,以習醫者為最,約佔2/5,但學習法科者也有1/5,人數逾萬人,排在第二。 這樣的時空背景造成了幾個影響,首先,文組的人才不是被殺被關,就是被驅逐恫嚇,形成人才斷層,這個斷層就由有黨證的人填補,這也就不奇怪為什麼馮滬祥這個理則學考零分的可以當哲學系教授,勝文他爸可以從陸官轉台大政治系還當上系主任⋯⋯等等。 這也就容易被倒果為因的認為,文組素質會好才有鬼。 教材僵硬使文科淪為背多分 其次是透過國立殯儀館的一綱一本,把教材弄得超爛。大家都聽過我們教科書的「地理是歷史,歷史是神話」吧,那國文就根本是政戰手冊了,請問全世界民主國家中有哪個高中文組是像我們這樣唸的? 以歷史為例,大家不會以為歷史課本寫的那些就叫作歷史吧?就像我們不會以為會背牛頓三大定律就叫作懂力學,起碼還要會解題,更不用說上大學以後還要學怎麼做研究;那麼,歷史也要解題,而且不是背熟年代人名複製貼上即可,我翻譯一題東京大學入學考世界史考題給大家參考: 「受歐洲列強殖民地化的亞非諸地域,於進入20世紀後民族主義(國民主義)的運動高漲,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其多數達成獨立。然而此後也由於與舊宗主國(舊殖民地本國)經濟上的從屬,同化政策所帶來的與舊宗主國的文化聯繫,以及因來自舊殖民地的移民增加而造成舊宗主國內的社會問題等,殖民地主義之遺緒,至今仍投下長長的陰影。殖民地獨立的過程和此後的開展,又加上歐洲諸國各自的殖民地政策差異之外,一邊也受到社會主義和宗教運動等影響,而隨地域呈現不同的樣貌。 ========================================== 請留意以上重點,並考量各地域之差異,討論亞非殖民地獨立的過程及此後的動向。請在解答欄中寫下18行以內之解答,務必(至少)使用一次以下語句,該語句附錄如下。 喀什米爾衝突奠邊府(戰役)蘇伊士運河國有化阿爾及利亞戰爭華夫特黨(埃及之民族主義政黨)DoiMoi(越南革新)非暴力・不服從宗教的標章法 2004年3月法國所制定之法律。亦稱為『宗教標章禁止法』。於公立學校禁止穆斯林婦女戴頭巾,而成為國際議論之對象。」 這就是為什麼《東大特訓班》會說如果你只有一年要速成的話,要選報東大理I,考東大文組是不可能的。 文組要考得難可以很難,要學的東西也不廢,是台灣的教育故意把它搞廢;教材廢,考法爛,是台灣文組被看不起的主要原因,也容易被倒果為因的認為,只能吸引數理不好=頭腦不好的人去投考,事實上,這就是基於廢掉文組武功的政策目的所想要得到的效果。 文理人才兼備,國家體質才健全 前天早上才和政治系畢業在當薦任公務員的朋友聊到,很多人酸政經社相關科系畢業的人只能考公職,這不是非常奇怪嗎? 治理國家所需要的,能夠分析政策利弊、了解行政機制、研究社會情況的,不就是這些科系訓練出的人才?如果把國家行政作為產業經營看待,不是有人常說政府也需要 CEO 嗎?那麼就像醫學系畢業考醫師、法律系畢業考律師,政治系畢業考公職,不也是他們學以致用的出路? 文組和理組沒有誰比較優秀的問題,一個社會要進步,從工業革命起,科技的實用性就從來沒有被忽略過,但是只有理組強是不夠的,一個國家的人力資源愈能平均發展,這個國家就愈強,但自然科學的成果可以複製、移植,社會科學是不可能這麼做的,所以頂尖人才的投入就更加重要。 看台灣的情形就知道,為什麼我們有那麼多理工人才卻只能賣肝、代工,而文組的工作卻那麼難找?課長島耕作(現在是會長了)就是文組的啊,這樣的人台灣公司不需要嗎?還是慣老闆為了節省成本自以為不需要?慣老闆說的話能聽嗎?難怪不要說蘋果了,三星也打不贏啊! 不只是產業,整個社會制度的改革更需要文組的人才。什麼時候我們能擺脫重理輕文的黨國思維,真正重視人文素養的培育和文史哲科系的發展,台灣的社會體質才有可能健全。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民報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文組無用論?
高中校園 高中教改的願景—簡菲莉校長的第八個夏天
各位親愛的同仁,很抱歉我沒能親自主持第八年的開學校務會議,希望這一篇文章能完整表達我對各位的感謝與期待,祝福每一位中正人,開學快樂! 願景一直在 如果有機會改革目前臺灣的高中教育,尤其是與學生學習直接相關的課程與教學,作為校長、教師、家長、學生、政策決定者,將如何具體描述其理想與圖像?如果有機會把理想圖像轉化為行動,什麼時間點是最佳啟動時機呢? 謝謝中正伙伴們從2009年起至今,我們一起累積教師與行政團隊多年的努力,持續把課程發展、教師教學、學生學習這三大主軸所涵蓋的目標與挑戰放在校務發展的最關鍵位置,也因此累積了豐富的課程發展與教學成果。從「作學生學習的贏家學校」願景圖,以及強調核心品格為重,心智習性為要,並以培育藝術、人文、科學三兼備的學生學習為圖像,清楚昭示這個學校致力發展與探究的是整體系統創新變革的路徑,而教師社群與行政團隊持續不懈的目標,則是為重塑通才教育與學校系統創新鋪出一條值得前行的道路。 圖一:學校願景與學生學習圖像 這一個夏天 2016年暑假的夏日進行式,洛城有一群老師合力開辦了一所為期四週的虛擬學校,同學科領域的老師們將部定必修課程重組,並做差異化的教學設計;跨學科領域的老師們發展多元選修新課程;以學生為中心的選課機制,讓學生自主選擇一周的課程;在完成三周的必選修課程之後,另外規劃完整一周的彈性學習,融合自主學習、補救教學、選手培訓、特色活動與充實增廣課程等的自選機制。許多人問:為什麼學校有能力開辦難度這麼高的營隊?為什麼這群老師們願意犧牲暑假參與這麼辛苦的任務? 在「小中正」招生的新聞稿上寫著:「本營隊完全因應未來107學年度12年國教新課綱理念精神,以學習者為中心規劃設計,所有課程開放學生自主選課。營隊時間從105年7月14日起至8月10日,為期四週。校內從半年前第一次課程發展委員會通過這個課程實驗案,老師們組成新的社群協作交流。『小中正」課程理想趨近於『一生一課表』的課程模型,最大的特色是所有科目,不分必修、選修,均開放選讀,學生透過課程諮詢教師的輔導,進行各時段選課。更重要的是,有別於現行高中生每周學習近15個科目以上,『小中正』的課表每周修習科目只有八科,師生能夠完整且充分討論和交流。這個營隊也試著直探107新課綱最核心的考驗──導師制度和課堂管理。我們期待四週的營隊課程之後,學生認識高中課程專題研究的初步作法,並能融入學校團體,並與家長、老師充分溝通屬於自己的高中生活、學習、生涯規劃。」 2016年夏天是我們一起在中正啟動課程改革第八年的開始,累積學校教師社群專業合作模式與行政團隊實踐理念的行動能量,大氣洛城想要探究的是學生自主學習動機動能均不足的可能轉機,直接挑戰目前高中學校教育的困境,當我們的高中學生都:學習幾乎相同的教材進度與內容;每週修習的科目數過多;大學入學考試的科目數過多;考招制度造成高三下學期不學習的情況嚴重,種種不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負面影響也正在擴大。如果有機會改善困境,我們希望用行動找到問題解決的槓桿點。 這一個夏天的「小中正」營隊希望透過理念的實踐與具體的實驗行動,從學校整體系統中,直接面對困境,鎖定課程與教學面向進行翻轉變革。因為我們相信,12年國教與107新課綱將提供一個讓學校學習範式轉型與改革的機會,透過具體而前瞻的完整配套措施,我們有可能共創臺灣高中教育的未來願景。問題是學校系統面對課程與教學必須啟動改變的步伐,能否擺開慣性並朝未來大步前行?「小中正」的實驗與實作有可能探詢這個問題的槓桿點,所以我們在學校系統內,試著為培育未來等待人才的高中教育開闢一條可能的路徑。 洛城故事力 真的有許多人這麼說:「中正的變革歷程屬於非典型,難以模仿歸納,但又值得推敲探究,學校是如何走到這一個階段的呢?」 是的,學校面對課程與教學改革的挑戰,累積每一年的調整與改變,所以有機會走到這個行動研究的開創階段,中正高中用半年的時間籌備這個營隊的課程,但成就整個行動的擘畫、共識與人員募集,絕對與這個學校的系統思維與專業氛圍息息相關。也因此,透過訪談與會議紀錄資料的耙梳分析,我們過去六年以課程發展為主軸的歷史事件時間線,正足以透視學校動能啟動與蘊積的歷程,如下圖二,我們暱稱「中正歷史牆」。 「中正歷史牆」顯示學校自98學年度至103學年度重要事件、包括運用策略與事件的影響。六年的變化呈現了政策釋放的變革空間(高中優質化方案、領先計畫、12年國民基本教育)、校內學科與跨學科教師社群動能的變化、以及微型行動方案所累積的集體效能和逐漸累積的動能機轉。在時間流轉與系統微調轉變的學校歷史事件中,中正高中的集體動能的學習循環,體現於教師社群數的成長、課程與教學的創新、學校組織氛圍的改變、以及教師信任關係的建立。從訪談學校老師與行政人員的資料中,顯示中正長期持續在這樣的學校領導歷程中,進行學校系統的創新改革。彙積越來越多元的教師社群,越來越向學生學習為中心靠攏的課程開發,在面對外在世界進化與政策轉變的挑戰時,我們可以比過去更快速的形成共識,也可以磁吸效應找到適合的團隊,一起開闢創新課程的藍海,目標是為培育未來等待的人才,鋪出一條以教育全人為依歸的學校變革之路。 圖二:臺北市立中正高中自98學年度(2009)至103學年度(2014)重要事件策略與影響 中正的下一哩路 答案是「中間領導」。校長領導固然在學校系統運作的樞紐位置,對內需要形成團隊、蓄積正能量;對外需要迎接趨勢變革、順勢進行學校系統升級的領導轉型;對自己則是在系統轉換過程,不斷以教育核心價值與理念,校準每一波學校系統更新作業的領導行動。但是,面對這一波教育現場的變革與大環境的困境,校長更重要的是將學校領導進行轉化與分享,建議中正應該要走的是一條學校系統創新的中間領導路線,以教師全體共享組織發展的責任與義務。 分享一個8/24發生的小故事,校長在臉書訊息裡與張老師提到: 校長:「OO高中來訊息,開學在即但目前沒有招到地理老師,昨天我們啟動地理科五位老師,計畫投入以視訊教學方式補足該校高一至高三19堂地理課的授課模式,再輔以每個月請一位老師去馬祖進行現場實授,短短半天時間就達成跨校互助模式的溝通與分工,這就是老師中間領導的能量蓄積足夠了,任務來時不會推諉,反而會產出更理想的運作機制,昨天這件事讓我很感動,我看到教師社會責任的展現與實踐。」 張老師:「謝謝您的分享,中正團隊臥虎藏龍,真的向大家學到好多,但您是最奧妙的催化劑,看似無為其實無不為。校長提到的老師的中間領導,其實是校長領導的最高境界,符合《易·乾》:『用九,見群龍無首,吉。』其實也是我們帶班所追求的境界,孔子上課,多是何各言爾志,讓大家適性發展,以作為一個更好的人為教育目標,更沒有標準答案,教室可能在河畔沐浴之後,可能在戰亂被圍之中,但是受教育者多是長成自己最適合的樣子,孔子四科十哲是他懷念的,因為他們各自有各自的樣子,當然全才的曾子也是他深愛的,所以孔子不在之後,弟子遍地開花,都是完整獨立的不同人格典型。墨家的鉅子制度與禪宗的傳衣缽,都造成爭奪與衰亡,所以近日達賴自己廢除四百多年來靈童轉世之制,是大智慧與慈悲。」 從經驗出發,以課程發展為主軸,以培育未來人才教育鋪路為目標的「中間領導」提出建議:首先是掌握可開發資源。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校內的教師與行政同仁就是資源的起始點,讓參與的人都是對的人,社群與團隊就會逐漸擴大;另外,各項專案計畫都是重要的經費資源,整合相關計畫匯入同一個主軸,就會在這個主軸面向看到累積的成果,以中正為例,當課程發展貫串在每一個專案計畫中,研發適性通才教育的課程就會以各種不同的模組運作開展出校本的圖像。 其次建議運用明確的中間領導校本策略,建議教師社群與學科領域就學校環境、歷史定位,產生「相應」的組織文化,讓教師共同承擔學校發展的分散式領導與學校定位成為校內外朗朗傳說的故事元素,進而有效運用這些元素進行課程發展與教學活化。 第三點我想談學校制度,建立校本的「制度邏輯」,用學者的定義來說,「制度邏輯」係透過個人和組織為他們的日常活動提供意義、組織時間和空間、在學校場域的實踐,包括「制度邏輯的運作範式」與行動主題-社群之間的交互作用,再現他們的生活和經歷(Thornton and Ocasio,2008)。用中正的經驗來看,當教師社群有意識地為學校裡的個人及社群之日常教學活動與課程規劃,開拓並發現更貼合需求的價值與意義,於是更多的個人與社群也會在制度中承擔開拓與發現價值與意義者的角色,形成正向而良性的系統升級,於是這個學校系統變革路徑,將逐漸走向以教師社群為主要組織運作模式的中間領導系統,校長則成為分享領導並促成分散式領導的變革關鍵支持者。 最後,我要感謝一起為通往學校系統變革路徑攜手前行的中正伙伴,是您們透過行動參與,啟動了這個按鈕,讓中正學校系統創新的非典型發展得以動態開展,其實,教師能投入並實際參與系統變革行動,才是培養未來人才學校教育前進的關鍵元素。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中正高中校長簡菲莉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簡菲莉臉書網誌「第八個夏天」
大學校園 大學文憑值多少錢?
Photo credit: robb3d via Visual Hunt / CC BY 1995年的夏天,15歲的唐宗漢拒絕了保送建中的資格,他決定,從此以後,不再進入任何的教育體系求學。2016年8月,36歲的唐鳳即將接任行政院數位政務委員,他只有國中學歷,卻是網路界知名的程式天才、創業家,以及網路公民運動的代表人物,他的任務將帶領規劃國家數位政策發展。 唐鳳就是當年拒絕建中的唐宗漢,憑著自學,20年後,秀異、努力的他,仍然出類拔萃。15歲的唐宗漢,有勇氣放棄高中文憑,走自己的路,而今18歲的高中畢業生有膽識拒絕升學,去追尋人生的目標嗎?教育部統計出來的官方數字告訴我們,答案是否定的。 2015年全台的高中職應屆畢業生,有86.6%選擇升學;僅有8.3%畢業直接就業。同年8月,行政院主計處的「104年事業人力僱用狀況調查報告統計表」卻顯示,各種職缺當中,就屬需要高中職學歷的職務,出現高達31.4%的人力空缺,雖然比前一年36.4%為之下降,但是近十年來,國內高中職程度需求的職缺,卻始終有三成的人力短缺,說明了大學擴張,多數18歲的青年都念大學了,間接影響了產業勞動力來源。 大學學歷失業率最高 早期,大學畢業人力供給不足,大學文憑等同於就業保證,更加深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傳統觀念。如今情勢扭轉,大學畢業生為近年來失業率最高的族群,2015年行政院主計處統計,大學以上學歷的失業率達4.79%,失業人口18萬3千人,居各教育程度之冠。 回到大學校園裡,課堂上,學生上課滑手機、打瞌睡、聊天,早非陌生場景。由於,大學招生名額供給過剩,不少大學為了留住學生,也會要求老師放鬆及格標準,造成許多對於學習沒有動機和興趣的大學生,只能用時間和金錢,虛晃4年換來一張文憑。 臺灣家長向來精打細算,可是對於孩子們的學費支出,卻從不手軟。從2015年教育部的大學學雜費統計數字得知,公立大學學雜費一年為58,720元、私立大學則是109,944元,4年下來,在國內讀大學每人光學雜費支出,平均為24到44萬元;加上生活費開銷4年平均60萬起跳,等於念大學至少得準備80到100萬元。當家庭負擔不起時,就申請就學貸款,從2006年以來,每年申請大學就學貸款的學生人數始終高於30萬人,2010年甚至有35萬人申請就學貸款。(下表) 大家該好好想想,究竟念大學是不是適合自己的路? 念大學機會成本200萬 換個方向思考,若是對體制內升學沒有太大的興趣,何不高中畢業剛成年之際,選擇投入職場,即便藍領的工作,最差的基本工資保障也有22K,4年下來,即使沒加薪,至少也有105萬的收入。跟4年前,選擇進大學,卻發呆4年的同學相比,一來一往的機會成本高達200萬元。因為,進入職場少付了百萬學費,又賺了百萬薪水。 對於初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薪水不是唯一的抉擇關鍵,而是「把手弄髒,動手去做」試探自己到底適合往哪條路走,4年足夠換很多老闆,嘗試很多不同的工作。去年剛拿下金鐘獎的演員吳慷仁說,他在27歲踏入演藝圈前,換過40個工作,一直到當了演員,他才確定這是自己一輩子要做的事。 年輕就是本錢,可以不斷的嘗試錯誤。若只為了文憑而念大學,踏出校門那一刻,才是磨難的開始。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出自「大學問」與「想想論壇」共同策劃的專欄【大學問想想】,原文請見:大學文憑值多少錢?
大學校園 英美名校組織制度的變革──《大學的藝術》3
曾經有學生家長向我抱怨,想送孩子出國讀大學,但是研究網站半天,連主修什麼、讀什麼系、什麼學院⋯⋯都看不懂,摸不著頭緒。那時候我還心裡想:不就是國外大學嗎?你英文能力也太差了吧? 後來自己深入了解,才發現歐美大學的組織經營形態,和台灣的大學(即使是台清交成等名校)差別不只一個世代。 台灣的大學,下分學院,再分為科系,如公司或軍隊的科層架構。學生從入學就被編進科系(少數例外),學習內容極有大部分被科系決定──一個科系的必修和選修科目可能長期不變,連授課老師也不變。 大學都是這樣的嗎?並不是。以下,將以劍橋、哈佛、史丹佛為例來說明。 學生不進入「科系」,「學程」快速迭代變化 在台灣,學位和科系緊緊綁在一起。學生隸屬於一個科系,進什麼科系,畢業時就拿什麼學位證明。但是劍橋、哈佛、史丹佛都不是這樣。 這三個學校的學生,畢業學位都是取決於學生選什麼「學程」,學程是一套設計好的課程組合,並不是一個僵固的行政組織。「學程」在這三個學校各用不一樣的單字:在哈佛叫 Concentration,在劍橋叫 Course ,在史丹佛叫 Major,在此,我都譯成「學程」。 史丹佛大學首頁,將跨域學習與研究的信息放在首頁最顯眼處。(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在學生的求學經驗之中,科系的重要性、影響力、親近程度,遠比學程更低。學生不必申請進入一個科系,但是要申請進入一個學程,最後符合學程的修業要求後,得到標註該學程(非科系)的學位證書。而學程不附屬、不隸屬於任何科系或學院。 以哈佛大學 Chemical and Physical Biology 學程為例,哈佛並無此名稱的科系,是由數個科系的老師共同經營主持,申請這個學程的學生(通常是大二升大三),會和許多科系的教授上課與互動。 以劍橋大學為例,進入劍橋大學時就要申請學程,每個學程大小差異甚大。舉例來說,自然科學學程,在2013年招進613人,工程學程招進294人,而藝術史學程招進22人。 自然科學學程是劍橋最大的學程,其下有十八個分支,各有不同的課程規劃,包括化學、基因學、神經科學、病理學等等。中型和小型的領域,其下分支較少,或是沒有領域下的課程分枝。 科系是學術和行政上的單位,而學程是教學上的單位。科系可以有長久歷史傳承,學術領域可以穩定不變。但是學程卻可以因時代、產業、學生需求,不斷快速變化組合。 劍橋大學的學位,不照科系或學院排列,只照字母排列(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反對支離破碎 台灣的大學教育,有一件事情教得很成功:各自為政、本位主義──因為多數教授都徹底地認真親身實踐:你們系的學生/我們系的學生;你們系的課/我們系的課⋯⋯往往分得一清二楚,同系的教授之間都不太互相往來,跨系的合作與協力更是少見。 但是在劍橋、哈佛、史丹佛,跨科系的溝通合作是每天時時刻刻在發生。因為以「學程」為單位的教學,本質上就是跨科系的事業。 學程及科系之間,呈現複雜的網狀協力關係,也就是一種多對多的關係──每個科系都參與多個學程的課程經營,每個學程的課程授課老師都來自好幾個科系。 例如,劍橋大學自然科學學程,就是由物質科學院(如化學系)、生物科學院(如藥學系)、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如科學哲學)、臨床醫學院(如神經科學)等各學院、各科系的教授共同經營、分頭授課。 也可舉劍橋大學的化工學程為例,化工學程並不直接招收學生,其學生一部分來自工程學程,一部分來自自然科學學程──這幾個學程大一和大二的課程多所重疊,教學與招生上也就互相合作。在這樣的架構下,教學領域可以隨時彈性變化,也有利跨科系之間的合作交流。 哈佛大學首頁上蒐尋教師,不再需要按進各別科系網頁。(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台灣現在有少數學校推動學程制,但卻是一科系主持一學程,一學程隸屬一科系,如此只是名稱改變, 其實無益於建構彈性、動態、更多元的教學環境。 如果看哈佛的網站,就可以發現它如何大力減少「科系」的門戶之見。現在,在哈佛的各種對外資料之中,比較強調的是各種知識領域、應用領域,而不強調「學系」這個行政單位。在哈佛各學院的網站上,幾乎難以看到「學系」的列表。取而代之的,是學程的列表、興趣領域(Area of interest)列表。 很多應該是科系的單位,在網站首頁上,完全沒有「學系」(the department of)的字樣。例如,工程與應用科學院之下,完全不列出科系列表。Applied Physics 的定位是不是我們認知的科系,在網站上也沒有確切的文字標示。 科系列表就算存在,也不會在學校網頁的顯眼處,史丹佛大學將它放在首頁最下方的小字,而且是照字母順序排,不是照學院領域分類。哈佛大學的學校網站上,直接可以姓名蒐尋教授,不必到科系網頁上找。這些作為,都在打造學校的整體感──學校中的教學和學術,學生的成長與成就,這些都是大家的事,人人休戚與共。 還是石像和零件嗎?該升級了 在台灣,科系綁定教學,造成課表僵固不變,是無法動彈的石像。但是劍橋、哈佛、史丹佛將科系與學位脫勾,讓學程可以適應情勢快速變化,是千變萬化的樂高積木。 在台灣,學校內部各自為政,互不往來,各科系之間只是被放在一起的零件。但是劍橋、哈佛、史丹佛增強內部的有機聯繫,讓學校有整體的認同感及合作交流的默契,成為一輛跑車。 台灣所有大學的管理思維,還在五十年前的版本,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升級更新呢?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與業壯遊】拜樂高和跑車為師──英美名校組織制度的變革──《大學的藝術》之三
大學排行 臺灣8大學躍進QS排名四百強
英國高等教育調查中心QS於9月6日公布2017世界大學排名,麻省理工學院仍舊居世界之冠。今年臺灣有8所大學進入前400名,雖然較去年少一所,但名次大多較去年提升。 臺灣入榜15所,8所進四百強 臺灣今年和去年一樣,一共有15所大學進入QS世界大學排行榜。今年位列百大排行之中的仍是臺灣大學,為68名;科大部分則是臺灣科技大學和臺北科技大學雙雙入榜,臺科大更躍入四百強中。除了成大、中山、中央與政大的名次較去年稍稍滑落之外,多數入榜大學名次皆較去年為佳或持平。 在排行榜四百強中,臺灣入榜8所大學,較去年少了一所。去年位居397名的國立中央大學,可惜今年掉到411-420名。 QS排名的指標與權重 QS世界大學排名,是依據過去5年調查了全球近7.7萬名學者及3.7萬名僱主,以及對全球最大論文數據庫Scopus/Elsevier中1,030萬學術期刊和6,630萬論文引用的數據分析,最後依照6項指標評分,包括學術聲譽、僱主評分、生師比、教員論文平均被引數、國際學生與教員等來評分。 QS世界大學排行TOP10 在全球4萬多所大學中,麻省理工學院繼續蟬聯QS世界大學排行冠軍,今年入榜前十大的美國大學有 5所,分居前三名及第5、10名;英國則有4所大學,瑞士1所。 而在亞洲部分,新加坡有兩所大學進入TOP100,其中新加坡國立大學居12名,為亞洲最佳名次,13名則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日本有五所大學入百大,分別是:第34名的東京大學、37名的京都大學、56名的東京工業大學、63名的大阪大學,以及75名的東北大學。中國入榜百大的則有四所大學,包括:24名的清華大學和39名的北京大學,以及43名的復旦大學和61名的上海交通大學。香港也有四所大學進入前100,其中香港大學居27名,而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則分別是36、44、55名。 ★資料來源: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7 =====【小編提醒】===== 各種大學排名的指標比重不一,因此對於排名結果,可以當作學校強化改進與資源投入分配的參考依據,而非著重在名次高低。在參考排名前,應先了解各類排名評比的指標,才能得到正確的理解喔。
高中校園 國際地科奧林匹亞獲4金,蟬聯世界冠軍
左起黃家冠、劉若愉、許育綸、陳允中 我國高中生參加2016年第10屆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榮獲4面金牌,國際排名第一,成績優異。 個人世界排名第一 本次競賽總計有26個國家、100名學生共同參與,我國代表團成績傲人。其中以臺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學生黃家冠,成績最佳,個人世界排名第1名,而其他3名參賽學生亦獲得個人世界排名前5名的佳績。 代表我國參賽的4名高中學生獲獎情形表 地科高手的年度盛會 「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International Earth Science Olympiad, IESO)是專為18歲以下的各國學生舉辦的年度科學競賽,內容包括地質、氣象、環境科學及天文學等領域。IESO賽事分為兩部分,包括:70%的筆試及30%的實作測驗。近年來氣候環境劇變,地球科學逐漸成為顯學,每年舉辦一次的IESO不僅可加強高中學生認識地球科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更能促進國際間地球科學教育的交流。 教育部為獎勵學生的優異表現,若於地科奧賽中獲得金、銀、銅牌獎者,可保送大學院校各本學系或推薦入大學院校各學系,並可分別獲得獎學金新臺幣20萬元、10萬元與5萬元。而獲得榮譽獎者,則可推薦入大學院校各本學系。 我國十年蟬聯國際第一 我國自2007年起參加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歷年均獲佳績,參賽至今總計榮獲29金11銀,已連續10年蟬聯國際排名第1。 我國參加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歷年獲獎情形表
大學校園 為什麼大學的專業培育模式,愈來愈不符合學生需求──《大學的藝術》2
日前參加了一個大學的演講聚會,與會者之中超過一半是大學教授。在聚會中,演講者問了一個問題:什麼是大學教育最重要的部分? 台下的聽眾寫了數十張便利貼:創造力、系統觀、好奇心、溝通協調、社會關懷、獨立思考⋯⋯這些項目重複多次,大部分我們都耳熟能詳,並不陌生。有趣的是,沒有任何人寫關於「科系課程」的項目。 看著這些便利貼,我覺得非常矛盾──事實上,幾乎沒有大學將「創造力、系統觀、好奇心、溝通協調、社會關懷、獨立思考」這些素質當作畢業門檻,很少指導學生如何養成這些特質──其實,大學也不曾用這樣的標準來選取教師。老實說,許多大學教授本身並不具備這些素質,更甭說培育學生了。 在大學每時每刻的運作中,學生是進入一個一個專業分化的科系,大部分教師與學生接觸的時間,都是在上某門具體而專業的課程──生物化學、日本史、刑事訴訟法⋯⋯。大部分的時候,教授做的事情是將具體的知識倒給學生,而學生努力的是將知識裝進大腦,而科系課表會決定某個特定學生,要將哪些知識裝進大腦。 無論老師、學生、畢業後的工作者⋯⋯大部分的人幾乎都明確知道,或至少模糊覺得,依照科系課表灌輸一套特定的知識給學生,對大多數的學生來說意義愈來愈小。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這個認知,有以下這些原因: 多數學生選擇的科系,並不符合長才與興趣 因為中學升學壓力仍大,而升學競爭的項目主要仍以熟悉教材爲主,因此,台灣年輕人對自我、對社會、對產業理解特別晚。偏偏,在高中畢業升大學這個時間點,對自我、對社會、對產業理解都甚淺的時候,學生得選擇科系。 如此,就造成了一個尋常的現象:學生覺得選錯了科系。 許多年輕人,從大學到三十歲,不斷經歷認知的革命──對自我喜好與生命追尋的認知不斷變化、對社會處境及公民責任的認識不斷變化、對產業環境認識不斷變化(哪個產業有前景、哪個產業體質弱化、哪個產業生態扭曲)⋯⋯這些認知的變化,都會不斷改變年輕人的生涯規劃、事業發展走向。 而每一次變化轉折之後,勢必要重新累積知識、能力,甚至思考模式。在人生事業方向什麼都還沒確定之前,就花人生精華的四年在積累特定知識,通常很沒有效率。 外在環境:產業、專業、企業的形貌快速轉變 不只年輕人的「認知」不斷變化,而且我們身處的外在環境,「實質上」也在快速變化,尤其科技變化日速,產業面貌與實況也快速變化。 例如,資料科學家、大數據、智慧運輸、物聯網、穿戴裝置⋯⋯這些產業界的應用潮流,在五年前還很少有人討論,今日成為主流,想必五年後(甚至不必這麼久)會換一批「熱門產業」。 在台灣本地,三十年來,營造業曾經一起一落,石化業從盛極而衰,電子業是強弩之末,生物科技產業從十五年前就被以為是趨勢,但一直沒有起色,浪費了一個世代的生命科學人才,直到近兩年才稍有起色。 當產業環境變動如此快,大學的專業分科、課程內容勢必不可能跟隨、更難以預測。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拓展、創新、應變,是產業到個人生存的主調 宏觀來看,世界的產業機會、發展態勢不斷在變化;對生存在其中的個人來說,也意味著舊的機會不斷消失,新的機會不斷產生,或是,有無盡的開創空間。 在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中,愈來愈不可能有人能指著一個產業領域說「我一輩子只在這裡工作」,愈來愈不可能哪個系主任拍拍年輕人的肩膀說「把這些知識學完,你一輩子夠用」。不能適應變化世界、不能轉換、充實學習進入新領域的人,將會抵制改變,成為進步的阻礙,或是沒有生產力的消耗分子。 一個穩定的經濟產業地基是不存在的,僵化固定的知識分科對學生來說就沒有意義,大量的開創,都會發生於跨領域的綜合知識、能力、視野。把一個人變成某領域的知識專家,價值已經愈來愈小,愈來愈重要的將是培育具有不斷學習、自我改善、改善環境(與所處團隊),不斷看到新機會、不斷創造的人。 變動的環境,大學要培養「擅變」的人才 在一個變動的環境中,人才的最優特質是「擅變」──擅長於發覺改變、面對改變、利用改變、主導改變、創造改變。 本文一開始所提到的教授們,認知是極為正確的。「擅變」的人需要具備「創造力、系統觀、好奇心、溝通協調、社會關懷、獨立思考」,他們才能站在變動的浪頭,不被大浪吞蝕,甚至在變局中帶領社會突破與進步。 「擅變」卻不是大學現今實際在培養的特質──大學的分系、教師屬性、教育內容,其實常和這個特質的培育相反。 什麼是二十一世紀大學──至少是台灣這個地方,以培養頂尖人才為己任的大學──該有的樣貌?這將是《大學的藝術》這一系列文章將探討的重點。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與業壯遊】為什麼大學的專業培育模式,愈來愈不符合學生需求 ──《大學的藝術》之二
大學校園 理想考招制度,培養國際競爭力
Photo via Visualhunt 圖1:考招制度設計的三大面向 高等教育是國家的火車頭,培養人才並發掘知識,對社會國家發展無比重要。高中教育與大學教育的連貫性高,大學高等教育目標為培育各類專業精英,因材施教,培養有國際競爭能力的人才。 此目標奠基於高中教育中之基礎學科素養建立與學生個人特殊才能啟發,而大學考招制度也會影響高中教學的方針,因此考招應兼顧大學選才、個人適性與高中教育等人才培養三個面向。 大學招生目的為發掘學生專長潛力,安排學生至合適的大學就讀,讓學生適性發展,這個過程需與高中教育搭配才能使結果完善。現今進行的招考甄試制度,使得高中三年級下學期教學無法正常進行,高中學習完整備受挑戰,高中人才教育基礎出了問題,爾後大學端的適性人才培育將事倍功半。 招考應重發掘、有挑戰、可鑑別,方式簡單 考招制度千頭萬緒,各種方式都有其特色,但都一定要有完整的配套措施,才能達成目標。考題過於簡單、鑑別率低的考招,不代表能降低學生壓力,鑑別率低往往基於鑽牛角尖的題目,還有比賽誰能小心不犯錯,因應這些簡單沒鑑別度的題目,學生只是不斷反覆練習類似題庫熟記答案,不但對於思考與靈活應用所學的能力沒有助益,也讓學生習慣這樣的教育方式,這個結果使國家尖端高階人才培育遭遇極大的困難。 個人以為理想的考招制度,方式應簡單而不複雜,且應重視發掘學生潛在能力,能挑戰學生且鑑別其能力為主,讓考生能正確的依其專長,自由選擇合適的學校適性發展,如此大學才能發揮其作用,提升國民在國際上的競爭能力。 別讓課綱侷限考試 交通大學張懋中校長的「考試與課綱」分離概念,與實行多次分階段考試以鑑別學生能力的制度,和美國的做法類似,此法具有許多優點,除了制度簡單不複雜外,更不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把考試與課綱分離,或許對許多人而言是匪夷所思,但從教育真正的目的來看,課綱乃著重學生基礎知識的建立,老師可依照其特色發掘其專業潛能並幫助其發展,激發學生自由思考應用所知的能力,才是完整的人才培育過程,而非以侷限於課綱範圍的基礎知識的程度來決定考試。 別讓課綱限制學習 目前國內的高中教育為了升學率,因此教學方針嚴重受到考試內容的影響,大多數人的高中學習被侷限於不能超綱,學生潛在能力無法被發掘與發揮,錯過培養能力的黃金時段,國內人才便失去了其競爭力。如此忍不住令人想起中國科舉考試,逐漸演化成侷限八股文體與固定範圍,最後給中國文化帶來的災難性後果。 教育應為提升學子知與用的交互能力,使其靈活思考,面對挑戰與困難時能自然以其所學與經驗去面對,從而激發興趣,而非畫地自限。事實上現在許多學系甄試的筆試內容,也多重視學生能力的發掘與鑑別,考題不會處處受限於課綱。 申請與分發皆在高三下學期結束後 表1:本文討論招考日程方案提案:申請入學與分發入學(未列入繁星推薦與特殊選才招生) 目前長程不同招考提案,是針對新課綱架構所作的設計,申請入學與分發入學的甲乙丙丁案,方案的差別只是考試時間及方式略有不同,分發與申請皆在高三下學期結束後進行,因此可以改正目前高中教學不完整的問題。 其中乙案與丙案非常類似,丙案允許非選擇題測驗提早進行,若加上許多高中校長的建議X=5,Y=3,也是一個務實可行的方案。 STEM關鍵學科能力是國家競爭力的關鍵 表2:本文討論新課綱長程大學入學考試架構提案 新課綱中的X(基本核心能力),大幅降低現行課綱中數學與科學的比重,比對美國現今極力從基層教育推動的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 and mathematics),認為是國家競爭力的關鍵,反而是新課綱X(基本核心能力)所缺乏的。因此,我們推動新課綱與考招,必須特別強化重視Y(關鍵學科能力)的規劃、配套與執行。若無Y(關鍵學科能力)配套,新課綱與考招將會是國家高等教育的災難,而Y(關鍵學科能力)課程規劃必須透過高中三年完整的學習來完成。 圖2:招考制度設計的核心要素 從此觀點,其他方案中的己案在高三寒假考Y是不可行,因為Y課程在高三上無法完成;而戊案作法和現行的甄試相同,但是因為新課綱必修課程已經大幅變動,戊案應在課綱不改變的前提下來討論。若是不改變課綱、一切照舊,要改善現行考招對高中完整教學的衝擊,或許可以仿前述丙案,讓非選擇考試於寒假進行,而申請與分發於高中學習完成後進行。 綜合上述,繁星招生以及考慮學習歷程的特殊招生,類似的招生應持續進行;此外未來招考不管如何變動,高中完整學習與優良的課程,簡明的制度設計,尊重學生志願選擇權,是核心要素。 AP課程協助探索性向 我們視國民教育前面9年為一貫(就如美國很多是8年一貫),後面高中則是要和高等教育接軌,為公民進入社會的緩衝區,所以美國高中有許多和大學相關的AP課程(Advanced Placement,大學先修課程),英國則更是在高中開授許多類似大學的基本課程,要學生從修課中接受挑戰,從而找到自己的方向,適才適性的選擇未來。 目前研擬中的大學招生制度,在重視P(學習歷程)的美意之同時,也需謹慎不要因升學競爭而被極端扭曲。這部分規劃會影響大學考招和隨後的人才培育,恐怕也是未來高中課程必須嚴肅面對的問題,此方面大學也應思考並給予協助。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理想考招制度,培養國際競爭力
大學排行 大學世界排名的背後
Photo credit: Margolum via Visualhunt.com / CC BY-SA 大學千年來向以當為紛亂時代與社會的堡壘及燈塔自許,大部分時間是高高在上,而且領導風潮,現在卻在短短十來年間被捲入,競相掉入世界排名的泥巴戰中,什麼堡壘什麼燈塔什麼領導風潮,全部委於泥塗之中,真是擾亂一池春水!從歷史上來看,我們這一代辦學之人大概難以交代。 高教產業化,大學排名勢不可擋 本來在美國與英國,都有其國內大學依各項分類指標所做的排名,目的是給學生做選校就讀之參考,但一向無全球排名。很多人說上海交大的一小群人是始作俑者,在2002/2003年推出大學世界排名,但既已發生,其勢不可擋,大概也是到了全球高教越來越產業化,國際競爭越來越激烈,想要一決勝負賺取大學或國家利益的時候,倒也不能全怪排名系統的介入,它大不了只是不當闖進的打手之一而已。 目前全球大概已有20餘種大學世界排名系統,大家各取所需,商業色彩也越來越濃。歐洲研究型大學聯盟在2002年我到荷蘭時,萊登大學(Leiden University)校長告訴我才加入12所大學,包括牛津、劍橋在內。等我再次於2008年到烏特勒支大學(Utrecht University)大學開會時,已經增至22所,而且會場的OECD與UNESCO代表及大學校長們,好像已經很習慣在講排名問題,當然,間有譴責之聲。可以說,美國因為世界前一百名大學,有八十來所都在他們家,有錢人公開是不談小錢不談排名的!歐洲國家則不能免俗,中國講得也很厲害。倒是日本不太聽他們講起,這是一個對榮譽的嚴肅性有體會的大學群。臺灣的態度比較隨便,也沒有一定的觀點,有時支持有時反對,看狀況而定。 一流大學數量與排名反映國勢興衰 最近臺灣的大學在QS與Times的排名降了不少,中國大陸則大有斬獲,記者問起,我的答案很簡單:中國從「211」與「985」之後,在「十二五計畫」與即將接續的「十三五計畫」是接連出手,毫不遲疑;另外則是大國效應,因為這些排名系統免不了有主觀評定,也不是全靠研究成績就可決定,少不了要哈拉哈拉,還要有一定知名度,大國崛起後的光環效應一點都不可忽視。這些反映的是國勢與企圖心,所營造出來的,絕非僥倖得來。一流大學與國勢或者國家企圖心關係密切,從過去二戰前維也納大學與柏林大學的風光,以及二戰後美國高教與現在中國高教的崛起,即可清楚看出,這是各行各業勃興以及企圖心旺盛之後的自然結果。 臺灣又如何?過去十來年推動研究型大學與「五年五百億計畫」,雖落後國際大趨勢約達五年,但基本上已有正確起步,後來又為了矯正太過向研究傾斜的問題,弄了一個成效良好的「教學卓越計畫」。每年總共花多少錢?大約150億,但正面臨刪減中。這筆錢約占高教政府經費(約1% GDP;私部門高教經費再加個1.1% GDP)的1/10不到。以本益比來講,當然划得來,再加上它們帶動了競爭機制與相關的評鑑及大學治理效能,對於讓臺灣的大學多幾間擠進世界五百大,可謂貢獻良多。 勿再齊吃大鍋飯,一流大學衝衝衝! 但是,臺灣面對的另一個生存問題「少子女化與生源減少」,嚴重干擾了我們對追求大學卓越的判斷與行動。積極面對與處理有困難大學的生存及轉型問題,重要得不得了,但如何協助正在國際前沿奮鬥的大學追求卓越,以及促進國家高教競爭力,一樣重要得不得了,兩者皆不可偏廢。若將兩者做不當連接,攪和在一起,大家一齊來吃大鍋飯,要大家共體時艱,採用同樣標準,其結果就是一齊受害。我們不能對一流大學做這類的不合理要求,他們最要做的就是:衝!配套措施就是要協助他們做得更好,其中一個當然是不能缺子彈與進行嚴格的評估。 考量臺灣需要全力支援在國際作全面競爭的大學,大概最多也只能弄個十間五間以內,決定了之後就不要再瞻前顧後,再來吃大鍋飯。大鍋飯有大鍋飯的吃法,臺灣這方面經驗豐富,現在要讓一些人在國際上爭光,最好是讓他們多吃點營養品才對,但不能搞太多間,差距拉大後選入,大家才不會計較。這個原則確定後,就可以知道整天在盤算要如何刪減五年五百億的經費,是一件多愚蠢的事。當國際都在想辦法往前衝的時候,我們若莫名其妙的拼命扯後腿,不知道在這方面設定國家願景,或者別人一罵就自動縮手,十年之後一定後悔莫及。 大學走向法人化,處分校地作為辦學基金 假如瞻前顧後還是拿不定主意,另有一招。大學卓越化的呼聲在大學普遍人人自危的生存危機下,仍會是國家重要標的,但政府的決心(與資源)又不足以破例支撐幾所高水準可在國際上一爭長短的國立大學時,根本之計還在於讓它們真正的法人化,就像美國出名的州立大學一樣。革命性作法的本質,與私校日後須解套的校地校舍問題是一樣的,亦即讓國立大學不只當為校地的善良管理人,更應能讓國有財產有審議機制,將校地撥交大學處分,經由這種處置可獲得大量循環使用的基金,在接受國家法令嚴密監督下,一路往前衝。 以臺大為例,若採如此作法,在經由校地校舍自主處理後所獲得的大筆經費挹注下及所設定的國家目標下,不無可能在二十年內(也許更快),憑自己實力(而非靠大國的光環效應), 一舉擠入世界五十大的水準。國有財產怎麼可以撥給臺大自由處分?為什麼不能?臺大也是國家公部門之一環,犯了錯同樣受國家法令處置,跟政府又有什麼兩樣?唯一需要打破心結的,大概是為什麼要讓臺大變成特區,為什麼臺大的土地(占有臺灣本島面積的千分之五以上)處分後之收益,不讓全民共享而歸臺大?尤其是假若臺大在犯錯之後不知檢討不知反省的例子也不少時,為什麼大家要放心將國有財產讓他們隨便處置?這些問題若不拿出來一一解決,我們日後要面對的,將是一個更沒希望的未來,而不只是高教一端而已。 ◎後記 本文發表後,被引用時如所預測,限縮在「考量臺灣需要全力支援在國際作全面競爭的大學,大概最多也只能弄個十間五間以內,決定了之後就不要再瞻前顧後,再來吃大鍋飯」這一段,而且特別強調在最多五間與大鍋飯這兩件事上。臺灣新聞界的通病是,不管你原來的主旨是什麼,先弄個勁爆的題目要緊,這一點先不管它。比較有趣的是大學校長們的反應。 臺灣的「五年五百億計畫」,當年在我們手上規劃,走的是特別預算路線,後來轉成一般預算後越減越少,十年來確實收效良好,但在國際巨大投資於高教,中國大陸更是卯足全力之下,我們反而是經費越來越少,已經不到原先的七成,但支援的間數大體上是一間也不少,甚至還加上一些研究中心。支援大學的方式很多,本就不限於「五年五百億計畫」,但若要拚國際一流大學,最好要有一個目標清楚的支援計畫,從國家施政來看,不能沒有這種雄心與企圖。但要拚國際一流大學是很昂貴的,以我們畏畏縮縮的投入,真要有一點效果,給個五間最多十間大學,似乎是現狀之下的邏輯結論。 要調整這個結論的方法,就是我在文中提出的幾個評論與建議,總歸一句,就是擴大經費來源,才有盤旋向上的空間,那時再來看看真正能夠有效支持幾間。大學校長們依此原則順藤摸瓜,應該會得到與我類似的結論才對,然後去說服主管機關、立法機構與社會百姓,大家一齊來支持大學往上提升,讓多幾間大學參與國際高教競爭,從而真正提升國家競爭力,而非只是關心若間數減少,萬一沒再選到我們這一間,那我們過去的努力豈非白費? 臺灣過去在困難但仍有希望的年代,大學校長一向扮演重要的角色,現在依然,大學校長們還要踏出很多關鍵的第一步!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評鑑雙月刊第56期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大學世界排名的背後
高中校園 國際資訊奧林匹亞,何達睿世界第八
由左至右:何達睿、余柏序、楊皓丞、顏睿楠 2016年國際資訊奧林匹亞競賽傳回捷報,臺灣高中生共獲得1金1銀2銅, 個人世界排名第八 在83個國家、308名學生參賽中,我國代表團隊競賽成績優異。其中以國立科學工業園區實驗高級中學學生何達睿,成績最佳,競賽總分為465分,個人排名世界第8。 代表我國參賽的4名高中學生獲獎情形表 資訊高手的年度盛會 「國際資訊奧林匹亞」(Inter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IOI)是為世界高中生舉辦的年度資訊科學競賽,賽程共有2天(隔天),參加的選手須在每天5小時的競賽時間內,利用電腦獨立解決3個題目,包括程式設計、解決演算法問題等,且比賽中禁止任何形式的交流或是查閱參考資料。 教育部為獎勵學生的優異表現,若於資奧競賽獲得金、銀、銅牌獎者,可保送大學院校各本學系或推薦入大學院校各學系,並可分別獲得獎學金新臺幣20萬元、10萬元與5萬元。而獲得榮譽獎者,則可推薦入大學院校各本學系。 我國歷屆資奧獲獎成績 我國自1994年起參加國際資訊奧林匹亞競賽,歷年均獲佳績,參賽至今總計榮獲18金43銀24銅。 我國參加國際資訊奧林匹亞競賽歷年獲獎情形表
大學校園 大學科系怎麼選,CP值最高?
今年指考放榜,招生有缺額的大學高達23所、總人數有2,933人。少子化的衝擊,已經從中小學減班、減校,向上提升到大學招生不足。未來即將進入大學的高中生們,不僅擔心大學學歷貶值,更憂心選到可能倒閉退場的大學校系時該怎麼辦? 根據教育部預估,大學新生入學人數將從2013年27.1萬人,減少至2023年僅餘18.4萬人,10年內少掉8.6萬人。大學退場是無可逆轉的趨勢,未來選填志願,除了依照興趣、出路選擇,如何避開面臨倒閉風險的大學,將是青年學子們的重要考量。(表1) 表1:十年來大一新生減少趨勢 大學擴張時代結束 目前,教育部採取「名額減招」、「校系減班」的策略,減緩大學退場的衝擊。2016年4月,教育部提出的「106學年度大學總量提報作業說明」當中,祭出大學提出申請的招生名額「不得超出前一年的核定名額」,為大學招生擴張的時代劃下休止符。 然而,為了替招生狀況不佳的大學尋求解套,教育部另外也有但書規定,設下消極和積極兩大類條件,讓大學得以增加招生名額,其中消極條件從註冊率、生師比、校舍面積著手;積極條件則從辦學績效評估等方向,有條件放寬各大學增加招生名額。(表2) 教育部利用核定大學招生名額的調整,讓各校爭取時間,找到因應新生生員減少的辦學策略,如此一來只是延緩大學退場的時機,對於學生選填志願反而造成困擾,因為高中生多半對大學特色、資訊掌握欠佳,過往從自身需求出發做選擇已有難度,如今加上學校經營條件的判斷,更讓學子們無所適從。 表2:教育部放寬大學招生名額 一定要知道的註冊率和生師比 從教育部訂定的核定招生名額指標當中,可以見到兩個關鍵字「新生註冊率」和「生師比」,這是評定學校辦學CP值高低入門的兩組數字。 「新生註冊率」以白話來說,就是該學年度有多少新生來報到就讀,這個數字通常反映出該校系的熱門程度。數字越高,代表考生擠破頭想入學,而數字越低,則表示校系不受學生青睞,不僅影響學費與補助經費來源,導致教學資源欠缺,使學生的受教權受到損害,甚至連教師薪資也有積欠之虞,最後走向倒閉一途。 教育部提出大學退場四大指標,註冊率即是其中之一。規定一校學生數未達3,000人,且最近二年新生註冊率均未達60%者,將啟動退場機制。 「生師比」簡單來說,就是一位老師要教授多少學生,由此數字可以看出學生是否能在學習上得到充分的指導與關注,教學資源是否充裕。 招生名額配合產業需求 教育部規定,105學年度「全校生師比」應在32以下,且「日間學制生師比」應在25以下。而「研究生生師比」(日夜間制碩、博士班)則應在12以下。 如今教育部訂出,亟欲增加新生招生名額的學校,生師比必須超過平均標準(請見表2),原因在於有些校系辦學品質不錯,但因特殊因素無法達成較高的註冊率標準,因此放寬招生名額。 另外,有些系科在國家人力發展需求上有特殊考量,因此其他中央部會也建議教育部在核定大學招生名額時,可以鼓勵學校增加相關系所的招生。例如復健醫學、食品安全、護理、測量工程等學類,都是政府因應未來國家建設和產業需求,建議可以增加招生名額的科系。(表3) 相對也有部分科系,人才供給過剩,因此各部會也提出包括法律、觀光、餐飲、金融及中醫相關科系,不宜再增加名額。 表3:部會建議調整招生人數系所 今年指考缺額創新高,僅是敲響大學退場的第一響警鐘,未來10年隨著出生人口減少,大學招生不足的情況,只會更為嚴峻,學生現在該擔心的不是名落孫山,而是如何選到能幫助未來生涯發展,穩健前行的校系了。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出自「大學問」與「想想論壇」共同策劃的專欄【大學問想想】,原文請見:大學科系怎麼選,CP值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