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大學校園 大學漲學費比電影票便宜?
臺灣的大學學費10年沒漲了,今年(2016年)14所公私立大學向教育部提出學雜費調漲的申請,最後僅有暨南大學及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2校調漲,最終漲幅2.5%,每學期每人學費最高增加640元。 然而反對大學學雜費調漲的團體,對此不滿,認為此時非調漲的好時機,而在教育部召開「105學年度大專校院學雜費調整審議小組會議」當天,到教育部前集結抗議。比起電影雙人套票還便宜的大學學雜費調漲,何以引起如此大的爭議? 商品化,還是公共化? 大學學雜費的爭議,關鍵在於臺灣高等教育發展,到底要往「商品化」或「公共化」的方向前進。 「高等教育商品化」最具代表性的國家就屬美國了,他們採取使用者付費的觀念,眾所皆知美國頂尖大學為數不少都是私立學校,學子無懼於其高昂學費仍趨之若鶩。過去二十多年來,美國社會更普遍認為,念大學是個人對自身未來的投資,納稅人不認同政府繼續高額補助公立大學經費,從1987年到2012年間,美國政府對公立大學補助逐年減少,例如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的補助金額就從52.8%降到12.9%,降幅高達35.9%。 而「高等教育公共化」發展最具代表性的國家,就屬德國了。在德國,大學學費都由國家補助,甚至連外籍生都享有同樣的福利,大學生每學期只要支出200歐元雜費,其中包含:社會福利費用、學生會費以及學生優惠學期車票等等。而私立學校或商管學院則會依各校以及課程的要求收取學費,費用不一。 臺灣高等教育政策走向,卻卡在十字路口,宥於國家高等教育經費不可能無限擴張的前提下,政府財源不足,現實上,幾乎不可能由國家負擔因應「高教公共化」所需的經費。然而,過去二十年教改,促成大學擴張,臺灣高中應屆畢業生的升學率超過七成,大學可說是新一代的「基本學歷」。為了「社會公平」,反「高教商品化」的聲音則認為,政府要顧及經濟弱勢需求,必須支應大學經費,讓弱勢族群的子女也能有「公平的受教權」。 站在抉擇的關卡 大學學雜費調漲的爭議幾乎成了一場零和遊戲,在國家高等教育經費無法大幅擴張、公私立大學數量急速增加的情形下,大學必須爭取政府有限的預算,不論公私立大學來自政府的補助逐年減少,然而學費又在各界支持凍漲的前提下,辦學經費短缺,惡性循環的情況,也連帶影響大學老師薪水和任用員額減少,以及大學研究資源的稀缺。種種不利的現況讓臺灣高等教育的發展,陷入泥淖之中。 當務之急在於各界必須靜下心思考,究竟臺灣的大學教育政策要往哪個方向發展?若是贊同「公共化」則全民應該支持教育部、立法院全力提高高等教育預算,然而在中央政府總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必然有其他公共支出會被高漲的高教預算排擠,如此一來是否會影響國家其他政策的發展?孰重孰輕?每個人心中都要有把尺。 反之,高等教育若往「商品化」前進,大學學雜費調漲則是必然的趨勢,在此前提下,該思考的是國家該如何鬆綁大學治理的政策,以及放寬大學辦學的彈性,一切交由市場機制決定大學學費高低。在此遇到的問題則是,該如何保障弱勢族群的受教權利,不要讓他們失去教育反轉階級的機會,此時諸如弱勢學費補助、獎助學金及私人興學種種的辦法,都要適時的調整。 維護受教權是現代化國家的基本權利,然而大學並非國民義務教育,之於國家,之於個人,選擇提供或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時,絕非周末選場電影那麼簡單,投注的時間、金錢,在臺灣高等教育轉型的十字路口上,任何決策都事關重大。 【參考資料】 1.“From Public Good to Private Good” 2.“25 Years of Declining State Support for Public Colleges” 3.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出自「大學問」與「想想論壇」共同策劃的專欄【大學問想想】,原文請見:【大學問想想】大學漲學費比電影票便宜?
大學校園 研究所再研究:一個搞死台灣教育的翻譯錯誤
有一個名詞的翻譯失準,對台灣的教育體系產生莫大禍害。這個詞叫做:研究所。 當我在和英國大學生威廉隔海訪談,我覺得非常不習慣。不是因為他的英國腔,而是因為他談高中與大學的時候,三不五時就用到這個詞:research(研究)。直到我忍不住,提出了質疑,或說得更明白點,是想糾正:「等等,你有點濫用研究這個詞了哦,在高中和大學階段的教育,你怎麼會動不動就研究?」 威廉一頭霧水地反問:「誰說高中大學不能研究?那什麼時候才能做研究?」 我正要理直氣壯地回答,在同一瞬間,我自己驚訝地完全明白了我們之間的溝通關卡──英文中的研究所:graduate school,字意乃是「畢業生學院」,一點也沒有獨佔「研究」這個概念。 反而是在中文,不知是哪來冒出來的謬誤翻譯,變成了「研究所」。然後,我們見文生意,產生根深柢固的強大誤導:研究這件事,留到研究所! 「在英國,中學開始學研究這件事,不但是正常,而且是進優秀大學的必要條件。」愈理解威廉所說的,我愈感到自己過去想法多荒唐。但仍然難以想像:中學真的是可以做研究的年紀?於是發問:「可不可以給我看看,你在中學生時候是做什麼樣的研究呢?」 英國中學生寫的研究專案,可不是「心得報告」 威廉寄給我一份文件,是他中學階段地理科完成的研究專案。在接到這份專案的時候,我心中或多或少想著:「也許就是一份心得報告吧」──我錯了。 在這份專案之中威廉要研究一個問題:英國政府所建的海岸維護工程,是否有效防止沙岸流失?威廉實際前往一個案例:紹斯沃(Southwold)海灘,除了實測這片海岸的維護工程,是否對沙岸厚度有所影響,也對當地的專家、工作人員進行訪談。 威廉的研究專案截圖(作者翻攝) 完成這份研究的時候,威廉才16歲。這並不是威廉的地理老師的特殊要求,也不是威廉有過人的超卓天分,其實,英國中學階段,許多科目都有進行研究的要求,而且是升學重要條件。 原來,英國的教育體制之中,16歲是一個切分點。在這一年,義務教育結束,不讀大學的人,可以進入技職學校,或是直接就業;要讀大學的人,將申請兩年制的大學預科(Six Form),而且要爭取好學校。而爭取大學預科的關卡,乃是攸關學生一生前途的「中學普測」。 「中學普測」不僅有考題式的測驗,多數科目包括了「專案」(coursework)。例如,設計與科技這門考科之中,有高達 60% 的分數比重來自專案;而地理這一科,成績有 25% 來自專案;威廉給我的研究,正是地理科的專案。 這份16歲學生要寫的專案,嚴謹程度令人訝異。 英國中學生做研究,台灣大學生比一比? 無論是學校老師,或是中學普測的舉辦單位,對於16六歲中學生要在研究專案中做到的水準,一點都沒有打算得過且過。從威廉的描述、這分專案,以及相關文件中,我看到英國中學是如何教學生作研究的: 【要有清晰明確可驗證的問題描述】:這是個研究專案,絕對不是遠足遊記,也不是旅行感想。在專案的第一節,威廉就要直述研究目標:「驗證護岸工程的成效」,而且將重要詞彙列表說明、加以定義。 【要有清晰明確的研究方法】:研究專案的第二大段是「方法論」,沒錯,標題就是 Methodology。通常在國內,真的要研究所才會和這些詞彙相遇。在這大段之中,威廉要說明他如何蒐集資料,如何分析,並且論證這個答案能準確回答問題。 【詳細地記載資料採集的過程】:研究專案中有的一大部分,記載了威廉蒐集研究資料的細節:在哪些地點量測、如何量測、什麼時間量測、在什麼地點拍照⋯⋯。威廉採訪當地海岸公園管理處的人員,還要做訪談記錄附在報告之後。 威廉的研究專案截圖(作者翻攝) 【詳實的資料分析與呈現】:在威廉的專案報告中,沒有爭奇鬥豔的排版、不知所云的插圖。設計及製作圖像,以精準地呈現資訊與資料,是研究成績重要的一部分。 【研究限制與價值】:最後的結論中,威廉要說明這分研究的成果有什麼意義,以及坦白地承認,在時間、資源、方法的限制之下,這分研究的結論有多高的可信度。 這一分報告不是大部頭的作品,前後九頁,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當然絕不完美,各方面都有挑剔和進步的空間,但是說這是16歲學生的作品,卻已值得佩服。我自問:在台灣就讀第一線的高中和大學,我 什麼時候寫得出這樣的報告?心裡的答案,我不敢說。 深厚扎實的研究思辨能力,是所有領域的國力基石 在台灣,確實有部分學生中學階段就有研究經驗,例如兩年前,建中學生吳承儒搭200趟高鐵,分析地層下陷對高鐵的影響。但他是少數,是例外,多數人仍不認為這是中學生的「正業」,這也不在老師授課和指導的範圍。 18歲高中畢業升大學,台灣學生之間競爭決勝的關鍵仍在學測或指考的分數。即使是個人申請的「備審資料」,大部分的科系並沒有要求學生提供研究專案、實作成果。從那些當作「範例」的備審資料之中,我們看到大部分的內容是簡歷、自傳、申請動機、學習計畫、競賽和服務成果。這些項目,都不易看出一個學生是否有分析、論證、開創、思辨的能力。 一段時間之前,我參與台大的一門課程,讀到學生的期末報告,當時嚇了一大跳。多數學生的報告,僅僅是心得發想,感觸漫談的層級。更不用說,其中一部分報告,幾乎肯定是在別的課用過,或是大量抄襲網路資料。 威廉在地球另一端告訴我:「從中學階段開始,研究就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一環,這樣的研究能力到大學繼續培養加強。因為英國研究教得早,大學普遍都有很好的思考、論證、批判能力;大學許多課程的評分方式,就是一年期或半年期的研究報告。」而英國學生從中學開始培養的研究能力,後來帶到政治、 媒體、商業、科技領域,成為英國在各方面的國力基石 而台灣呢?當我們把「研究」這件事留在「研究所」階段,我們認定中學只要認真競爭升學,大學只要累積專業學識。對不起,許多學生等到22歲,腦袋就僵化到只知道接受填鴨,不知道什麼叫做批判思辨和嚴謹研究了。 我終於明白,什麼時候該開始學研究?高中。等到「畢業生學院」才開始,就太遲、太遲、太遲了。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與業壯遊】研究所再研究──一個搞死台灣教育的翻譯錯誤
大學校園 大學通識教育 = 跨域多元學習
這篇文章是今年暑假前因著清華大學招收多專長的學士班學生而寫的反省文章,重新思考這些多專長的學習與通識或跨領域學習三者之間可能的關係為何。希望能為將來的招生策略與通識教育提供一些不同的想法。 一、通識教育的反省 如同本人之前為「通識兩三事」所寫的一篇文章,《從領域關係看通識教育可能的調整方向》(註一),我認為通識教育未來除了延續傳統的博雅教育與通才教育方向外,更應該積極帶頭來開辦「跨科際與跨領域整合的平台」,才能帶出新的動力幫助學生整合所學習到的知識與能力並有所應用。 簡單來說,所謂的「博雅教育」或「通才教育」是一個比較靜態的概念,代表知識的菁英按照某些標準(通常是自己所熟悉的領域)所歸納出一堆課程,配置為學生所必須學習的內容,強調的是知識的傳承或某種文化素養的培育。 但是我們可能會因此忽略一項事實,就是這些知識內容的給予,都是來自於各領域專長的老師,幾乎都是分門別類一塊一塊切割好的內容。但他們彼此間卻是斷裂的知識或思考模式,因為授課的老師大部分自己也很少跨出他們所熟悉的領域。從正面來看,這叫尊重專業,但從另一面來看,卻是壁壘分明。也就是說,我們是一群自己幾乎沒有跨領域經驗的老師,將自己覺得最引以為傲的片段知識交給學生,以為他們這樣就自己會把這些不同思維模式的知識整理成完整「通識」。 雖然我們不能否認這樣由各方面專家所組成的廣泛學習是有一定好處的,也的確為一些學子提供不同的視野與看見。但是我們也需要注意到,這些不同領域的知識也是在不同思維模式下所建構起來的。例如理科訓練可能注重研究問題的本質、工程訓練就比較注重應用的價值、人文藝術方面比較注重情意感受、社會科學方面比較注重公平與價值等等。如果我們希望學生在涵蓋許多不同思維模式通識的課程中有所學習與體會,就不能只是「補充」一些所缺乏的部分,因為那是他們自己很難消化的東西(因為思維模式不同)! 二、動態學習來自於跨領域的研究與教學 如果要能消化這些不同類型的知識,除了鼓勵某種團隊合作以外,也要能讓不同老師實際共同授課,甚至一起作跨領域的研究,有所產出。這才能算幫助我們學生看到所謂的「通識」是如何可能成為「動態的進行式」,是一種消化的過程。等到沒東西消化了,就會覺得肚子餓,就會自動再去多找一些食物來消化,形成一種正向循環。但我們大部分的課程設計似乎還是比較像是在想如何「塞」進不同的東西給學生,但並未教他們如何消化,也反而影響學習的慾望,走向負向的循環。 事實上,我們仔細想想就知道,學生在各自主科的訓練中就是這樣看他們老師如何消化這些知識,轉為研究成果的。即便他們不一定作相關的學術工作,但卻很清楚地看到所學的知識如何成為教科書或研究的一部分。但是對於通識課程,學生通常看不到這些部分,因為老師們自己就很少有跨領域的研究,所以難以以身作則地教導學生如何整合這些不同領域的知識。 三、作為多元招生的配套 如果連接到我四月份這篇文章,《雙/多專長跨領域需要更多配套》(註二),我們可以將跨領域學習要素分成以下三點:1.學生自身的興趣與性格,2.課程的適當安排結合,3.跨領域的研究與社會實際的出路。 清大這年所強調招收的「非傳統學科優秀」的學生,很大一部分就是希望能看到學生本身的優秀特質,包括繁星、甄試、特殊選才、旭日計畫、學士班、不分系、多專長等等。這些約可對應到上述第1點要素,也就是學生本身的動機、興趣或想法。所以等到他們進到學校以後,我們能作的就是在第2點與第3點。第2點已如上段所述,也在《從領域關係看通識教育可能的調整方向》(註一)一文中有提到可能的作法。至於第3點,如上所述,最重要的是授課老師自己在教學時就有跨領域的預備(例如共同授課),並且能投入某種跨領域的研究。此外,也需要通識中心與各院系或學校合作,邀請校內外重要的學術、社會或業界人士來分享跨領域的實際意義與發展典範。畢竟,多看看前人的腳步與了解大環境的生態,可能會更激起同學去創造新的機會。 這時候,「通識」就不只是繼承過往的精隨,而更是透過跨領域的實踐來轉化為新知識的創造。當然,這並不代表過往的知識精華是不重要的,而是說在我們目前已經過分強調靜態的知識吸收上,更需要加入動態的跨領域知識連結。在連結這些知識形成新的觀點或問題意識的時候,學生才會更發現自己所缺乏的部分而去補充。(傳統的看法是認為先把基礎學得夠多以後就自然會有新的創造,但這些「基礎」目前已經累積太多太雜了,永遠也學不完的!)事實上我們都知道,一個知道自己缺乏什麼而願意主動去學習的學生,永遠都比那些自以為學了很多但卻不知道怎麼去使用的人還要接近我們大學教育的目標。 所以我們不能只是以為「多專長」就是一定是好的(這是社會上普遍的盲點,以「量」來判斷),以為學生自己會消化吸收這些不同學科的知識。其實我們還需要有好的引導與配套,那才是教育真正的「本質」。反之如果我們可以把通識中心打造成一個強調跨領域並多元學習的地方,使學生因為有實踐活用的榜樣與對未來有益的指引,他們或許就更能夠自動自發地參與知識的學習與融合,開創出屬於他們下個世代的知識力量,真正地青出於藍。 【註一】:王道維,《從領域關係看通識教育可能的調整方向》(通識兩三事,國立清華大學)。 【註二】:王道維,《雙/多專長跨領域需要更多配套》,(通識兩三事,國立清華大學)。 ★本文同步發表於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通識兩三事」(9-21-2016),連結如下:http://cge.gec.nthu.edu.tw/cge-news-80.html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王道維的部落格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打造一個動態的跨領域學習環境
大學校園 十年後,你的大學母校還在嗎?
如果沒有意外,2026年至少將有50所大學消失在臺灣的大學名冊上,教育部預估那年大一新生入學人數約在17.5萬至18萬人之間,跟今年(2016年)相比,大學新生人數少了將近8萬人。 此時,不禁要問:「10年後,你的大學母校還在嗎?」 眾所皆知,過去20年高教擴張和少子化,是促成未來10年臺灣的大學退場兩大關鍵因素。若按照「市場自由競爭」機制,辦學績效好的大學理應沒有影響,然而早期臺灣的大學發展,實質上並非完全依循市場機制來經營,而是由國家統一制定教育政策,並且挹注經費辦學。「學雜費」和「政府補助」是大學經費的兩大來源,兩者總和超過五成,私立技職科大占比甚至高於八成。(下表) 長期以來,公立學校整體而言能得到政府較多的經費補助,公立大學收取的學雜費,平均僅有私校的一半,基於學費成本考量,學生多半傾向優先選填公立學校。過去大學招生名額僧多粥少時,大學不需要為學生生員煩惱,即便私立學費較高,但是好的私校仍有充足的學生來源和學雜費收入,來支撐辦學品質。 大學退場不該反淘汰 少子化之後,整體學生人數下降,即使高中生願意以較高學費,選填績效好的私大,仍保持一定比例,但可預期的是私校的學費,相對於公校顯得沒有競爭力,10年後,是否會因學生總量不足,而造成「反淘汰」,屆時退場的大學都是私校,而「倖存的」都是公立學校,進而造成國家教育預算的負擔,以及降低大學辦學的競爭力和多樣性?將是未來10年,臺灣高等教育發展值得深思的問題。 當然,學雜費高低不是學生選擇大學的唯一考量,以美國的大學為例,許多頂尖大學諸如長春藤聯盟校(Ivy League)當中的哈佛、耶魯、康乃爾,還有其他包括史丹佛、華頓商學院都是學費昂貴的私立大學,但仍吸引全球頂尖學子申請。當然,為了社會正義和平等的價值,這些收費高的大學,同時提供高額獎學金給社經地位較低的學子申請,其中像是史丹佛大學,提供將近八成的學生獎學金,但是其學校經費來源僅有18%來自學雜費收入,政府補助金額也不及兩成,絕大多數經費來自產學合作、捐款及其他各項收入。 反觀臺灣,受限於法規和社會風氣,私校募款和產學合作的收入來源,遠遠不及公立大學。像是企業指定捐款給私立大學,僅能扣抵10%~50%稅額,可是捐款給公立大學卻能100%抵稅,對企業而言,捐款給公私立學校的條件落差極大,同樣捐贈興學,多數情況當然率先選擇公立大學。 大學辦學在於教育學生 面對大學退場的議題,教育部已在2015年推出「高等教育創新方案」,其中提出包括「高階人才躍升」、「退場學校輔導」、「學校典範重塑」及「大學合作合併」等四大策略,其中著眼於減少對大學經營的衝擊。 可是卻忽略了,高等教育的任務在於為國家培育人才,如同今年五月臺大校長楊泮池在接受高等教育評鑑中心《評鑑》雙月刊專訪時指出,「把學生人數大量減少當成高教生死攸關的『大限』,是從學校角度看問題,這是倒果為因,因為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教育好學生,而不是為了辦學校。」他同時也點出,這波衝擊是危機,也是轉機。各界可以靜下心來思考,面對全球化產業轉型的浪潮,大學該為國家培養什麼樣的人才?學生必須在大學學會哪些事?才能面對未來世界競爭的挑戰。 想像十年後的臺灣 從1994年教育改革啟動以來,臺灣總共增加29所大學院校,同時超過70所專科學校升格為大學,20年前為了呼應社會各界對於大學入學機會的需求,因而廣設大學,而今少子化驅使之下,臺灣的高等教育發展從精英化教育,發展成普及化教育,其中更要思考的是「適性發展」,必須讓不同特質取向的學生,選擇適合的大學就讀;此時,大學也應該重新思考自身的特色和角色定位,究竟要往研究型或教學型方向發展,以強化「市場化競爭力」。 國家則要思考每年新台幣860億左右的高等教育經費,該如何分配,到底該齊頭式平等,讓各公私立大學雨露均霑,得到同樣的經費?還是要追求國際競爭力,以培養世界級的頂尖大學,而將經費挹注給重點學校?這波大學轉型趨勢,將左右臺灣未來10年、20年後的面貌。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出自「大學問」與「想想論壇」共同策劃的專欄【大學問想想】,原文請見:10年後,你的大學母校還在嗎?
大學校園 《觀策站》「學費凍漲」是高教崩壞的幫兇
Photo credit: Sidneiensis via Visual hunt / CC BY 近年來,「少子化」被認為是台灣高等教育的最大挑戰。由於高等教育的供給量高過逐年減少的學生需求,所有人都預期在數年之內,將會有相當數量的學校招不到足夠學生,而面臨倒閉關門的命運。 教育部作為主管機關,責無旁貸,開始「救市」。各大專院校,特別是私立大學,也開始積極自救。所以許多光怪陸離的現象出現,譬如教師變成招生業務員、教師評鑑綁評鑑結果等等。這當然是台灣高等教育的危機,但在真正少子化大限來臨前,台灣高等教育的品質恐怕就會先崩壞到無可救藥的地步。 大學求生存,錢從哪裡來 現階段,無論執政當局或是社會輿論所關注的,都只是大專院校能否招到學生的「生存」問題。眼光略為長遠一點的,會看到未來有學校倒閉所衍生出的大量教育人員失業問題。這些確實都是潛在且幾乎是必然會發生的危機。 所以大專院校開始自救。一方面降低門檻,只要是學生就收。除了少數國立大學,其他大概都是求學生來唸,哪裡顧得了學生品質。另一方面,因為預期招生數量會減少,所以開始想方設法節約支出。但是,教育當局和台灣社會並沒有看到,這其實是比少子化更嚴重的問題,會毀掉整個台灣高等教育。 很多學校已經感受到經費不足的威脅。在教育部無法提供更多經費挹注(就算給補助,私校能分到的,也是九牛一毛)的前提下,大學能夠開源的項目,大概就只剩下調漲學費一途。而且因為教育部對調漲學費有莫名的恐懼,所以各大學提出的調漲金額,往往都是一學期漲個幾百一千的。希望教育部審議時,能夠看在「漲幅少」的面子上,大發慈悲。 可是呢,只要調漲申請一出。「學生代表」或是「家長團體」就彷彿歇斯底里般地大肆攻擊指摘學校「不思提升教育品質」,只想「拔學生/家長鵝毛」。不然就是悲情訴求,調漲幾百元學費會讓學生無法負擔,而必須輟學等等。教育部也總是「體察民意」駁回學校的調漲申請,頂多允許三兩家學校調漲。這個時候,講風涼話的政治人物和「覺醒公民/進步學生」就開始高唱「高等教育公共化」的讚歌,自我催眠。 「高等教育公共化」富有濃厚的社會主義色彩。如果要走這樣的道路,那政府就要拿出魄力來,籌措財源(幾乎就是增稅的意思),然後收購/補助私立學校,讓私校收費和公立大學齊平。很顯然地,至少就現階段來看,政府並沒有這樣做的決心和實際作為。既然如此,最多人念的私立學校就必須仰賴學費收入,也許還要靠一點政府補助款。 學費難調漲,品質難維持 當學費收入因為學生人數減少,學校為了持續經營,是必需要撙節開支。學校能怎樣做呢?就是凍結人事,遇缺不補。每系只要維持教育部最低要求7個教師,只要能夠開出最低所需學分數就好。教師不足時,就聘兼任。如果是通識課程,或有與其他學系(或是同一學系不同班級)相同課目,則併班上課。所以我們會在現在的大學裡面看到,很多的兼任教師,還有很多七、八十人,甚至上百人的大班課程。 想像一下現在的大學裏面,以前嚴格禁止的併班上課,現在比比皆是。所以到處可見超大班級。就連英語聽力/閱讀這種需要小班制教學的課程,現在還不是一班五六十人在上。過去聘兼任是為了增加學系課程的豐富性,現在聘兼任是要滿足學系最低學分數。這樣的品質惡化,並不被教育部或是社會看見。但它對大學教育品質的戕害,卻是明顯且立即的。 以一個人數兩萬人的學校為例,增加每學期學費1,000元。平均每個月每個學生多負擔新台幣250元,一張電影票錢。但學校每學年可以增收4,000萬學費收入,等於可以多聘40位專任助理教授。如果這些增收的學費都用在充實師資和設備上,對教學品質的提升,難道不是一個很值得的投資嗎? 教育部審核調漲學費的標準之一,不也是看是否用在學生身上嗎?但是,永遠都是不准調漲。義正詞嚴的「進步學生」們,表面上是勝利了。但是真的勝利了嗎?既然你們都不在乎教學品質了,身為老師的我們,又何必在乎。 高等教育的崩壞,不會只有少子化的因素。學費凍漲,扼殺學校提升教學品質的意願和能力,才是潛在對高等教育最大的威脅。請不要再唱「高等教育公共化」的高調,因為政府根本無心推動。至於那些悲情抗議調漲學費的同學,把你的iphone賣掉,或是少吃一頓大餐,就足夠支應調漲的學費了。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文章由《觀策站》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費凍漲」是高教崩壞的幫兇。更多好文請見:http://www.viewpointtaiwan.com/
大學校園 手機平板不是洪水猛獸,學校與老師大膽開放吧
「上課玩手機」常被視為對老師羞辱,可能造成聽課分心並且危害學習成果。所以,學校和老師們通常將智慧手機視為敵人。然而⋯⋯一定嗎?或者,這只是一種看法,而且說不定在電子化、資訊化的教學模式更普及之後,情況會完全逆轉? 手機被當成毒蛇猛獸,可惜! 我還沒有做普查,但至少有些學校和老師,將他們對手機的排拒表達得很明顯。 在台北市的中崙高中,專門訂定了學生校內使用行動電話規範要點,其中最主要的條文說:於校園上課時間,任何課堂、任何上課地點皆不可以將手機拿出來觀看、把玩、傳訊、拍照、撥打、接聽電話;下課時間始可使用。 在彰化高中,學生手機使用管理規範之中,主要條文幾乎一模一樣,還更嚴格了一些:上課期間任何課堂、任何地點皆不可以將手機拿出來觀看、把玩、傳訊、拍照、撥打、接聽電話、聽音樂、打電動、錄音等,下課時間始可使用。 當真嗎?把手機「拿出來觀看」這麼可怕。學生可以把玩原子筆,不能把玩手機?誰在國小國中沒傳過紙條,用手機傳有更糟很多嗎?有什麼合理的原因不能用手機錄音呢? 手機的功能很強大,如果你要和它當敵人,你就有了強大的敵人;但是如果你要和它當朋友,你會有很強大的朋友。學校和老師們,你們想當手機的朋友,或是敵人? 也許你會問:老師怎麼和手機當朋友? 當學生已將用手機視為生活一部分,要對抗它,還是利用它?(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用 twitter 教社會科,學生更願意討論 美國密爾瓦基市 Wauwatosa West High School 這所學校,就在做許多電子化教學的實驗,而目前成效頗為良好。 該學校的老師 Chris Larzarski 用推特來教社會科。他在推特上發送新聞網頁,邀請學生發表意見。在這個學生覺得輕鬆而且自在的介面上,討論的成效出奇良好;除了新鮮感之外,還有其他的原因。 不像在教室討論,發言較有壓力,推特上發言很輕鬆,有時候可以不長篇大論,意見很短也沒關係,或是可以一邊討論一邊幽默搞笑,完全沒有耽誤課程進度的問題。 在教室討論同時只能有一個學生發言,要老師授權才能說話,但在推特上可以隨時說話,自由自在。在教室,老師發問後,學生只有很短的時間可以思考,在討論的進程中,如果對過去的話題有什麼想法,很難再提出意見,但是在推特上,話題就沒有「保鮮期」的問題,或至少長得多了。在教室中發言,如果說錯話,就無可挽回,但是在推特上發言,可能修改或刪除。 最後,用口語發言的對談,很難進行深度分析。但是如果在電腦上對談,出現了有意思的論點或爭議,老師是可以把整篇對話進行深度的分析,帶同學仔細看彼此的用字、修辭、邏輯、論證⋯⋯。 無論是把上課帶到推特上,或是把推特用到教學上,學生在上課用智慧手機,其實不見得對教學無益、有害。 智慧手機的效益,各科都用得到 不只社會類科目,自然類科目、實作類科目,其實如果讓學生善用手機,都可能發揮很大的教學益處。 在數學課,學生可能用手機(或平板)做圖,解題。在程式課,學生可以用(甚至需要)手機測試應用軟體。在美術課,學生可以隨時透過螢幕走進各大美術館、博物館,借鏡全世界所有的藝品珍藏,向所有的大師請益。 在自然類科目,學生可以從網路上找各種實驗短片、科學紀錄片,隨時親眼觀看自然界原理實際的運作過程。在社會科目,學生可以隨時針對課程中有興趣的話題,查找更仔細和深入的資料,和課程中進行的內容對話參照。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每個學生手上有手機有平板,不只讓學生自己可以看到,他可以快速透過臉書社群、LINE 對話框傳發老師與同學。老師的課程內容,可以隨時得到學生的補充與回應。 如果手機可以讓一般人工作、交流、傳遞資訊更有效率,為什麼不可能用在教學? 確實,禁止很簡單,善用比較難 在一些情況下,手機當然一定對老師不利。如果老師的教學真的無聊,學生一點都沒有想參與,他們當然拿手機上網、聊天、看影片。我們需要假設老師上課能力都這麼差嗎? 另外我們也可以另一角度來看:禁止學生用手機,其實同時也禁止了老師借助手機強化教學的趣味性、速度與精采度。 並且,再怎麼說,如果學生能擅長用手機學習,日後也將更擅長、更快學到如何用手機等電子器材協同工作──而這無疑是未來工作的景貌。 任何工具都是中性的,無善無惡,善用它就會進步,躲避禁止「工具」通常造成停頓退步;清朝末年禁鐵路、禁發電,就是前車之鑑。禁止很簡單,善用比較難,但我們只能走簡單 (但退卻)的路嗎? 很希望教育界多一些自信,積極利用新工具。學生用手機傳訊息,可以是傳給課程資訊給老師和同學;學生雙眼凝視老師講課時,其實也可能正魂遊象外,不是嗎?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與業壯遊】手機平板不是洪水猛獸,學校與老師大膽開放吧
大學排行 【U.S. News排行榜】2017全美大學TOP10
今年9月,《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發表了「2017全美最佳大學排行榜」,普林斯頓大學蟬聯第一,哈佛大學居次。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於1983年開始對美國的大學進行排名,提供學生作為入學的參考依據,1985年以後每年更新一次。此年度排名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可說是大學排名界具影響力的榜單。 2017全美最佳大學TOP 10 有趣的是,榜首普林斯頓大學已經連續四年擊敗哈佛大學,蟬聯全美第一,且其為十名榜內學雜費最低的學校,若拿到獎學金,一般家庭的學生也可負擔。 此外,近十年來名次進步最多的當屬芝加哥大學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芝加哥大學從10年前的第9名,上升至今年與耶魯大學並列第三。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則從過去第16的排名,到這兩年躋身至第10名。 排名的指標與權重 U.S. News 全美大學排名的指標有七項,其中學術聲譽、學生保持率,以及師資資源等三項,占比都在20%以上,影響排名較大。 七項指標分別是: 1.學術聲譽:占22.5%。 2.學生保持率:占22.5%。包括畢業率(80%)和新生返校率(20%)。 3.師資資源:占20%。 4.新生素質:占12.5%。 5.財務資源:占10%。 6.畢業率表現:占7.5%。 7.校友捐贈率:占5%。 ★資料來源:U.S. News:National Universities Rankings
大學校園 105大限已近,照顧學生比學校生存更重要
國立臺灣大學校長楊泮池 少子化衝擊讓105大限一觸即發,究竟是大學的危機還是學生的轉機?國內高教發展正站在歷史的轉捩點上,龍頭大學的意見又是如何? 國立臺灣大學校長楊泮池今(2016)年2月甫接任國立大學校院協會理事長,他於接受《評鑑雙月刊》專訪時表示,「高教105大限」的說法是倒果為因,外界不能只從學校的立場看問題。他認為,學生人數減少將使每位學生擁有更多教育經費,教育部應趁此時集中資源,提升學生競爭力,學校存亡問題則應交給市場機制。 楊泮池也建議政府鬆綁相關法令,讓大學教師可以開公司,給予教師走入企業界的誘因,創造產學雙贏局面。以下是專訪內容。 看學校不看學生,高教大限倒果為因 問:許多人擔心大學今年開始將出現倒閉潮,請問您對105高教大限的看法。 答:把學生人數大量減少當成高教生死攸關的「大限」,是從學校角度看問題,這是倒果為因,因為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教育好學生,而不是為了辦學校。大學的責任在培養有競爭力的年輕人,學生人數減少後,每一個學生將可享受到更多的高教資源,學校可以把學生教得更好,讓學生得到更高品質的學習,更有競爭力與能力。 因此,學生減少的意義並不是負面的,這是趨勢,我們不能只為了學校的生存,就把105年界定為高教大限,而應反過來從學生的角度看,這是危機也是轉機。 現在進入全球化時代,當貢獻社會的人力不足時,政府除了繼續鼓勵生育外,勢必得從外部引進高階人才,但最應關心也最重要的課題,還是優先把臺灣自己的年輕人教好,讓他們更有國際競爭力,能夠幫助社會,而不是只關心學校生存不下去該怎麼辦。 集中資源顧好每位學生,學校存亡交給市場機制 問:教育部提出五年內讓50所大學合併轉型政策,您認為臺灣現有158所大學會太多嗎? 答:是太多,市場機制是無法不面對的。教育資源應該更集中,高教的方向不是為了150多所大學,高教的目的是為了讓臺灣17萬名孩子更有競爭力,而不是只關心有多少大學未來會變成怎麼樣。政府應該跳出學校的框架,站在更高點思考臺灣的高教問題在哪裡,看看其他國家如何提升國際競爭力。 荷蘭、瑞士的人口比我們少,競爭力卻很高,因為國家將每一個孩子照顧得很好,讓每個小孩適性發展,很有自信,可與國際競爭。所以我們應該反向思考,臺灣的人口不在多,而在精,整個高教的發展也是如此,應著重在如何讓每個小孩、每個學生得到更多教育資源,學得更好、更有競爭力、更能幫助社會。而現在正是一個契機,有機會讓這些孩子可以學得更好。 比起香港、澳門、中國大陸、新加坡,臺灣的大學生可以分得的高教資源明顯偏低,北大與北京清大每位學生享受到的資源是臺大的四、五倍以上。但其實臺灣投入的整體高教資源並不算少,卻被太多學校給分散了。高教資源應該分給學生還是學校?當然是以學生為主,可見問題在哪裡已經很清楚了,政府應該照顧好每一位學生,學校問題反而比較次要,而且也要考慮學校的轉型配套。 高教資源重分配,產學合作創雙贏 問:您贊成計算出每生單位成本,讓高教資源進行重分配嗎? 答:當大學生人數從20幾萬掉到17萬人,教育經費等於相對增加約40%,因此教育部應趁此時機重新分配高教資源;至於每生單位成本及學校定位,各校可有所不同,不必採取齊頭式的平等,否則只會讓臺灣高教完全沒有競爭力。 高教研究型大學與技職型大學應有不同的發展目標,在資源集中之下,各自培育出不同專長的學生,讓他們適才適性發展,在每個領域都能找到尊嚴,有自信做更好的事,共同協助讓社會更和諧、國家更有競爭力。 問:學生人數減少就會影響學雜費收入,教育資源不會相對減少嗎? 答:臺灣的大學學雜費與其他國家相較是偏低的,公立大學學雜費收入大多只占學校總經費的10%至15%,私立大學的占比則較高,但以目前的經濟情勢來看,國內大學要大幅調漲學雜費並不容易,且社會對於學雜費的看法也不盡相同。 除了政府經費挹注以及學雜費收入外,大學還有許多開源的方法,其中一個重要的管道就是與產業連結,將外界資源導入校園。大學應與民間企業適度合作,引進企業資源,培育出可以協助企業發展的人才,創造雙贏局面,讓臺灣的企業在各領域都能與世界競爭。 彈性鬆綁法令,給教師誘因走入業界 問:臺大在這方面做了很多,能否給政府或其他大學一些建議? 答:國家的制度一定要鬆綁。臺灣的高教資源與國外相差甚多,在政府短期內無法挹注大學龐大資源的情況下,教育部與科技部等部會應鬆綁相關法令,將產業資源引進大學。現在大學教授的薪資缺乏國際競爭力,連澳門都可以提供四、五倍的高薪挖角臺灣教授,請問我們要如何留住人才?政府不能一直用「愛國心」留人,要教授為國家社會無私奉獻,這只能感動一下子,絕非治本之道。 美國的大學教師一年只領九個月薪水,寒暑假不支薪,教授必須設法從研究計畫、建教合作或產學合作計畫為自己爭取額外的經費,若我們能將國內制度鬆綁,讓教授也參與業界研發,提出與業界發展方向有關的題目,然後將產學研究計畫或建教合作計畫的經費,一部分轉作教師的計畫主持費、一部分支持研究、一部分提供學生獎學金,並且讓大學教授在外兼職更有彈性,甚至在法令的規範下可借調至業界開公司,如此才能將研發成果產業化,也讓外界資源得以進來,大學才能更有競爭力。 問:您曾向政府部門提出這些構想嗎? 答:臺大一直向教育部提議,也在國家法令容許的範圍內做了許多突破,甚至還建議教育部開放大學設立衍生企業讓研發成果產業化,我認為臺灣未來勢必得這麼做。儘管有部分項目教育部已經在動了,但包括讓老師開公司、借調至業界、大學成立衍生公司等,整個制度面都應該更鬆綁,否則大學的研發成果只能留在校園。不給老師誘因,老師不會走出去。 政府應建立機制,鼓勵學校對外募款 問:臺灣的法令有時防弊重於興利,給老師誘因或與產業走太近,不怕被說是圖利老師嗎? 答:大學與產業結合做得最好的是美國史丹佛大學,每個老師都擁有好幾家公司,不僅教學好、研究強,創新更是世界有名,可見只要給老師動力(incentive),他們一定可以做得更好。當然,學校還是得評估教師在教學、研究上的表現是否良好,假如各方面都很好,就放手讓教師去做吧! 但現有的機制反而容易造成大家不夠努力、寧可吃大鍋飯的心態。曾有一所大學對外募款,一名企業主表示願意捐款,這對學校來說本來是件好事,沒想到其他學校得知後,便向教育部與科技部抱怨這學校既然有錢了,政府就不必給太多經費,結果該校經費甚至老師個人的計畫費,果真被大幅刪減。但事實上,捐款的經費大部分是專款專用,無法挪用至校務發展上。而且學校募款愈多,政府就應給予更多相對配合款作為鼓勵才對,若因為捐款愈多,經費就被刪減愈多,到最後還有學校敢對外募款嗎? 救失業,大學企業攜手開設博士專班 問:大學倒閉會造成教職員大量失業的社會問題,該怎麼處理? 答:輔導學校及教師轉型,與企業合作甚至投入企業,都是可行的方法。另外,博士生的就業問題往往出在博士只想找教職,不願意「就」其他行業才會失業,而非真的找不到工作;但企業也應為此負點責任,因為業界給博士的薪資,未必比一個碩士畢業生工作三、五年後來得高。建議企業界除了調整薪資,也可與大學合作,共同開設博士專班或學程,培育專門領域的博士級高階人才,才不會影響年輕人就讀博士班的意願。 縮減上課時數,提供學生創新環境 問:臺灣高教目前最大的困境與最應優先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答:我們的高教資源不集中,無法讓學生得到最好的發展,將會讓臺灣的國際競爭力陷於非常危險的處境。另外,臺灣的高教資源與國際差距太遠,聘不到好老師又頻被挖角,這是很危險的警訊。臺灣至少應有幾所大學能在亞洲地區與國際競爭,現在臺大還不錯,但若資源沒有繼續挹注,將會完全被拋在後面! 另外,教學制度的設計應該更有彈性,一學期上18週的課實在太長,全世界很少有像臺灣的大學一般,一學分設計如此多堂課,政府應該容許更短、更密集的課程,甚至有些課程不必在教室學習,網路上課即可承認學分。建議大學教授無需給學生太多知識的填鴨,而應給他們正確的觀念,以及發掘問題、解決問題與自主學習的能力,否則學生永遠無法比老師更卓越。 臺灣的優勢是人才,我們的孩子很聰明,應該多給他們機會學習創新。臺大希望能在制度中尋求最大彈性,創造一個友善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可以圓夢,盡情發揮想做的事,與不同領域的同學一起實現夢想。無論其他大學做得如何,我認為臺大一定得如此做,才不會辜負這麼多來臺大就讀的優秀學生的期望。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評鑑雙月刊第61期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楊泮池:105大限是倒果為因 照顧學生比學校生存更重要
大學校園 填補拼圖的缺角:培育金融科技人才三大策略
華頓商學院推出華頓金融科技俱樂部(Wharton FinTech Club)(取自華頓商學院官網) 台灣隨著全球流行,呼喊口號要發展金融科技,卻少有人思考如何培育金融科技所需要的跨界(Trans-boundary)、跨業(Trans-Industry)人才。在現今與未來台灣教育上,就有如一塊遺失的拼圖(missing puzzle)。 筆者從事金融科技創業,了解尋覓人才不易。想要尋找同時具備金融領域知識(Financial Markets Domain)、以及資訊科技(Technology Background)背景的人才,實屬難尋。自己從2015年10月份開始與教授夥伴合作,在校園內指導學生進行金融科技專案。也應邀請到資訊管理、資訊工程、財務金融學系演講,說明金融科技的趨勢,鼓勵金融或資訊背景學生提早做好在學校期間可以做好的準備。一段時間下來,我逐漸能了解,資訊管理(工程)的學生,擁有紮實的科技知識,但卻難以了解金融市場領域,甚至將基金誤解為雞精。財務金融學系學生雖懂得金融知識,但也缺少機會接觸大數據的爬文工具(如Python)、與高階程式語言(如R-語言)等資訊工具,以應用在金融數據領域分析。資工與管理學院的互動不多,居中讓兩者可以互相對話的人才,在校園裡面也不易尋得。 歐美知名工商學院,積極發展金融科技課程 人才是最重要的資本財,不僅台灣應該關心人才的培育,在激烈的全球競爭下,歐美著名商學或理工學院,已經積極發展各類教學方式,來培育金融科技人才。以下是幾所知名的工商學院發展金融科技的例子。 紐約大學的斯特恩商學院(NYU,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於2016年6月22日發布新聞稿,宣布該校全職和兼職MBA學生,將能夠選擇金融科技作為它們的研究專業項目(Specialization)。學院將提供八堂有關金融科技的選修課程,主題由手機銀行、到數位貨幣對金融服務行業的影響。紐約大學自認扮演一個國際精英商學院角色,體認此金融科技潮流,願意投資師資與課程,訓練MBA畢業生投入到金融科技行業。 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Wharton School)自2015年11月開始,推出了華頓金融科技俱樂部(Wharton FinTech Club),與知名金融科技公司共同成立人才儲備庫(Talents Pool)。並成立金融科技加速器,邀請創投共同進行培育。 另一所台灣留學生喜愛的南加州大學馬歇爾商學院(Marshall School of Business),於2016年2月也推出多元化的金融科技應用學科,包括P2P借貸,股權眾籌,區塊鏈等。並且邀請成功金融科技人士擔任演講嘉賓,例如邀請SoFi共同創辦人分享該公司在學生貸款的創新模式分享。 在工學院方面,著名的麻省理工學院(MIT)自2016年7月成立為期12周,註冊費用高達美元2,300元的金融科技線上教學與認證課程(FinTech on-line learning and certificate)。才開放第一學期報名,即吸引了全球數千人註冊。台灣也有不少研究機構以及創業團隊報名參加,藉此機會與全球金融科技人士交流。 在歐洲方面,排名全球前十所大學,並以數據科學研究著稱的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則與提供金融數據、以及法律資料庫見長的湯森路透公司合作,推行金融科技和監管科技(RegTech)綜合課程。兩者將透過學界與企業界的合作研究專案,協助財金、監管、法律專業人士,解決金融科技、與未來金融監理的挑戰。 倫敦帝國學院(維基百科) 從以上工商學院開設的課程來觀察,可以體認到有愈來愈多的學生們開始關注、且願意學習金融科技。這股趨勢將驅使工商學院進行這方面課程的投資。引用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副院長的新聞稿:「我們體認到,科技將繼續以驚人的速度進行且改造商業環境。我們的商務教育需要創新,以跟上快速的變化。我們金融科技專業學程將是把財務、資訊,運營、管理各種科學的綜合應用。」 註:資料整理時間到2016年7月(資料來源:各官方網站。整理:鉅資科技) 東南亞國家,快速提升全球人才競爭力 人才培育,百年樹人。無人才無法成大事,企業如此,國家策略發展亦是如此。值得注意的是,東南亞地區國家在全球人才競爭力排行上,已經大幅提升到世界排名的前段班。一份由法國著名學院INSEAD(本校區位於法國塞納馬恩省的楓丹白露,在新加坡、阿布達比都有分校)所進行的國家的吸引力人才研究專案,所編製的2015-2016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Global Talent Competitive Index 2015-2016),其中新加坡全球排名第2,馬來西亞排名第30。而我們誤以為落後的菲律賓,其全球排名也居於第56名,超過泰國排名的第69名。顯現在東南亞地區,各國除自身發展人才培育之外,也因區域性彼此吸引效果,聚集大量高競爭力人才於此區域。 三個培育台灣金融科技人才的建議 看完上述國際菁英學院,積極經營金融科技教育的作法,台灣或可從中汲取有效經驗,建立或調整自己的金融科技人才培育策略。筆者願就身為金融科技新創事業者,建議以下幾個面向來執行,分別是學校面、政府面、全球面。 華頓商學院主建物(維基百科) 一、於學校內成立「金融科技學院」(College of Financial Technology)。規劃至少院級以上的學程,甚至是跨院的金融科技聯合課程。學校可以向上述國際菁英學院取經,設計結合財務、資訊,運營、管理各種科學的學程。向現有以及未來招生的學生,宣導新課程的內容以及未來性。體察學生的意向流露、興趣選擇,隨時依校方資源調整資師資與課程,建立種子師資培育。以建立菁英金融科技學院為目標前進。 二、由政府建立「國家級金融科技研究中心」(Joint Lab)。由學術機構、金融機構,金融資訊數據廠商,以及新創公司聯合成立。金融機構可以提供金融領域的實地運作了解,提供專業技術性業師,挹注師資陣容。金融資訊數據廠商,則有能力提供財金、法規等方面的龐大數據庫(如倫敦帝國學院與數據廠商合作金融監管科技)。政府可以設計提供稅賦優惠,或是專案的獎勵,給予協助的金融機構或金融數據廠商,協助減輕在成本以及授權上的負擔。近日立法委員,以及金融各公會所建議的監理沙盒(Regulatory Sandbox)機制,也可因此中心建立,考量建立於此。 三、擴大國際交流,與國際Fintech課程接軌(access global FinTech World)。邀請各國金融或科技重要領袖,來台進行經驗分享。尤其是那些在國際金融機構工作的學者,以及全球成功金融科技新創巨擘(如南加州大學邀請 Sofi創辦人),他們的格局與高度,更是台灣各界學習的重要楷模。此工作不容易由台灣的單一學校可以做到,建議除可以由上述國家級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協助邀請外,其他的國家級學術機構,如中央研究院,亦可以其在世界學術界的高度、國家級資源,引進國際級業師,進行深度的培育及佈局。 百年樹人,校園生根 金融科技已經發展成為破壞式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趨勢,難以漠視或阻擋。筆者始終認為,台灣創業者所發展的金融科技服務,不應只是將應用場域局限於台灣境內,而是可以擴大志向,以推出應用到國際社會可以使用的服務為目標。然而若想要踏上國際舞台與全球競爭,人才庫(Talents Pools)內涵的質與量,就是成敗與否的關鍵指標,也是金融產業發展、資訊產業升級、創新產業成功的根本關鍵。 希望本文中建議的三項做法,可以讓學術機構、政府主事者、金融機構、金融資訊數據業者等加入,共同來完成這塊尚未完成的拼圖。 *作者為鉅資科技總經理,兼任大同大學資訊經營學系助理教授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風傳媒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翁禮祺觀點:台灣金融科技人才培育,一塊遺失的拼圖
大學校園 如何成為「最好的」大學?
Photo credit: CthulhuWho1 (Will Hart) via Visual Hunt / CC BY 自從1983年以來,每年九月《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固定發表「全美最佳大學排行榜」(Best College Rankings),這份評比向來是學生選讀美國大學最具權威的參考指南。 十年來,位於波士頓的東北大學(Northeastern University),在全美大學排行名次跳躍性的成長, 2014年甚至引來《波士頓》雜誌(Boston Magazine)的注意,以專題報導探討東北大學排名快速成長的祕密。這個月剛出爐的2017年美國最佳大學排行榜,東北大學的排名又晉升到39名,跟2006年的162名相比,足足進步123名,可說是近十年來,美國排名成長最快的大學。 《波士頓》雜誌的報導分析提到,帶動東北大學排名成長的動力,除了增進辦學績效外,其前後兩任校長理解到,U.S. News排名將左右學校發展的存亡,於是下了不少工夫,針對排行榜評鑑指標進行優化。 例如,總成績占比22.5%的「聲譽」(reputation),來自各大學校長及高階主管互評的成績,於是在東北大學前任校長弗里蘭(Richard Freeland)任內,他不放過任何一個與其他大學校長和高階主管互動的機會,只為建立雙方良好的互動關係,好爭取對方接受U.S News問卷調查時,可以給予東北大學好評價。 弗里蘭的策略確實成功的替東北大學,在聲譽方面的成績開出向上成長的紅盤。 商業機構主導大學排名 排名這件事,不僅對美國的大學招生造成深遠影響,回到臺灣,大學排名也成了國內高等教育新聞當中,少數受到大眾關注的焦點。尤其,每年全球三大大學排行榜,諸如「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泰唔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及「QS世界大學排名」發表時,國內媒體便開始比較今年有哪些大學進入全球百大?臺大的排名進步與否?臺灣入榜大學數量的增減,是否關乎臺灣高等教育的國際競爭力等等。 能否擠進全球最佳大學評比的排行榜,也是許多學校作為招生的重點文宣指標。然而,仔細探究全球各大大學排行榜的評鑑機構背景,其實都是商業營利機構或媒體,他們主要業務除了廣告、行銷外,要不就是提供大學策略評估的諮詢顧問公司。其中,來自英國的「泰唔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及「QS世界大學排名」本為一家,後來兩個團隊因理念不合,各自獨立尋找其他合作夥伴另起爐灶。(下表) 大學招生進入買方市場 嚴格說來,大學排名也就是商業機構諮詢服務的一環,當然排行評比本身,提供了許多可客觀量化的數據分析,確實有其參考價值。但是把它當作評鑑大學優劣的工具,則有待商榷。 高教擴張和招生人數不足,並非臺灣高等教育獨有的處境,包括美國、日本,甚至對岸的中國,大學招生都成了買方市場,必須施盡渾身解數吸引學生入學,包括各國頂尖大學,同樣面臨競爭,尤其全球化開放市場,頂尖大學為了吸引最出色的學生就讀,向外擴張跨國招生,「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才能鞏固學術地位和影響力。 此種現象,在亞洲尤其明顯,如同近幾年來,包括香港、大陸、日本、新加坡等鄰近國家的大學,紛紛到臺灣招生,鎖定的都是學測級分超過70以上的菁英。 頂尖大學們想要的是全球或區域大學評比的排行,於是商業評鑑機構為了滿足大學展現頂尖排名的需求,除了綜合的學校排名外,同時也增加了諸如最佳亞洲大學排名、理工大學排名等五花八門的排行榜,因應不同類型大學爭取排名往前上升的迫切感。 究竟什麼樣的大學,才是好大學?不能完全否定商業排名機構提供的客觀數字和價值。但是回到原點,該思考的是:什麼樣的大學,才是符合個人學習需求和生涯規劃的學校,應該才是根本的問題。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出自「大學問」與「想想論壇」共同策劃的專欄【大學問想想】,原文請見:如何成為「最好的」大學?
大學校園 衝破「悶高教」,劉維琪籲大學價量鬆綁,降生師比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前董事長劉維琪 今年大考缺額校系與四技二專缺額人數雙創歷史新高,少子化效應擴大令高教危機重重;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前董事長劉維琪接受《評鑑雙月刊》專訪時表示,臺灣現在的高等教育很「悶」,大學品質正在快速衰退,政府應儘速公布大學退場、轉型、創新具體方案,鬆綁價量管制,再以經費激勵私立大學調降生師比,否則一旦臺灣的大學失去「比較優勢」,東南亞學生將流往別處。 劉維琪為企業管理專家,曾任教育部高教司長、國立中山大學與中華大學校長,現為台灣高鐵董事長,產、官、學經驗豐富,他呼籲招生困難的大學一定要縮小規模,重新定位為專業大學,而少子化效應勢將引發企業辦大學的新趨勢。 高等教育發悶,大學品質快速衰退 【問】:您有豐富的教育行政經驗,怎麼看待臺灣現在的高等教育? 【答】:臺灣現在的高等教育很「悶」,有些老師沒有熱情教書,許多學生沒有熱情學習,校長好不容易選上後又做得很有挫折感,整體來講,大學向上提升的力量正逐步消失中。 臺灣的高等教育這十年來在全世界排名快速下滑。十多年前我參加大學校長聚會,大家都覺得臺灣的高教很值得驕傲,至少在亞洲是名列前茅的,校長們也做得很有成就感。但最近十年,我看到許多大學校長相當洩氣,當你要跟別人比的時候,卻發現你有的別人早就有了,可以拿來榮耀自己的事情越來越少!整個高等教育品質正在快速衰退中。 【問】:造成「悶高教」的原因在哪裡? 價量管制鬆綁,才能出現顛覆性創新 【答】:一是少子化的影響,二是國際的競爭,三是高等教育管制太多,四是社會受到民粹主義影響,造成今天高等教育無法找到一個出口。尤其少子化該如何解決,我認為是現在政府面臨的最大難題!未來十年,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大學無法經營下去,到時學生可以轉校,但老師怎麼辦? 今明兩年大學生人數一下就少掉五萬名,無論透過積極的力量主導大學退場,或者採取消極被動的方式因應,政府都必須趕快拿出具體明確的政策與作法,儘速對外公布,並且落實推動,否則大學不知道教育部想怎麼做,只能等,在等待、觀望的過程中就會悶。 而中小學就不一樣,自從實驗三法通過後,出現了許多創新的教育模式,促成中小學教育開始蓬勃發展;唯獨大學仍然受制於價與量的管制,無法出現顛覆性的創新。價與量是鬆綁的根本,其他的鬆綁都是枝微末節;「價」包括學費、薪資等,「量」包括招生名額、上課時數、學位學分數、學制與就讀年限等規定。 國立大學漲學費,私校調降生師比 對於許多人所在意的學費鬆綁,我認為有許多層面:一來市場是最好的機制,相信私立大學不會全面漲價,現在甚至還有私校只收取公校的學費不是嗎?二是國立大學反而應該漲學費,因為國立大學學生多半來自社經地位高的家庭,一般學生負擔得起。至於負擔不起的學生,則可有獎助學金配套來補救。 臺灣高等教育長期存在著公私立發展畸形的問題,公立收費便宜,但學生享受的資源較多,調漲公立大學學費將有助於扭轉這種現象。 另一個讓人憂心的問題是,臺灣今天最重要的就是人力資源,但目前我們的大學生學習品質實在不高,原因出在生師比太高,某些私立大學的生師比更是公立大學的一倍以上,而部分公立學校的生師比也在惡化中。生師比與教學品質密切連動,高等教育辦得好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生師比要低,放眼世界名校,生師比多比國內許多公立大學來得低。 若缺比較優勢,新南向成效將打折扣 現在政府力推新南向政策,招收外籍生的前提是要有「比較優勢」,你比人家好,人家才願意來。為什麼東南亞的學生願意來臺灣念大學?因為他們大學的生師比太高,學習環境比我們差。但近幾年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快速成長,預料教育資源也會愈來愈多,若臺灣再不加強改善生師比,當有一天對方的生師比也降低時,東南亞學生還會來這裡嗎? 現在大學都因少子化而凍結增聘師資,我則認為應反向思考,趁少子化時鼓勵學校調降生師比,大學招生不足不必辭退教師,如此不僅可以提高教學品質,還能把高級教研人才留在國內。 獎勵私校增聘教師,提高競爭力 【問】:私校經營已經不易,降低生師比是否又會增加學校負擔? 【答】:所以大學學費應該同時鬆綁。除此之外,建議未來政府每年編列的高教總經費應維持不變,勿因學生數減少及部分私校退場而有所縮減,再將多出來的經費用於獎助未退場私校增聘教師,讓這些具有競爭力的私校生師比下降,就有更多機會與公立大學競爭。 至於退場私校教師的工作權也應被維護,他們雖然被迫離開原先任教的學校,但因未退場私校願意降低生師比而多聘教師,所以也有機會轉往未退場私校任職。當然,這涉及教育部如何進行預算與資源的調度,現在幾乎人人都可上大學,高教在某種程度上變得很像國教,政府與大學更應把人力資源照顧好,讓每個學生在接受高等教育後都能激發出潛力。 教育部應該鼓勵大學多聘老師,而不是多買設備,未來可能教室都在虛擬空間了,也不需要太多校舍,大學整併也不應再強調補助資本門,而應補助學校降低生師比。 對未退場私校而言,降低生師比顯然增加學校負擔,但他們要想想,將來是要和公立學校爭取學生,生師比真的不能差異太大。教育部可訂定調降生師比的獎勵辦法,鼓勵私校降低生師比。 重視跨領域,培養核心能力與使命感 【問】:請從企業用人的觀點,談談臺灣人才培育需要改進的問題。 【答】:第一是分科太細,無法滿足未來就業市場的發展需求。「跨領域」是很重要的概念,以高鐵公司來說,許多工作並沒有限制畢業生的領域與科系,不同領域的人都做得很好。大學應該鼓勵學生修讀一些外系的課,不要只擁有自己科系的專業。 除了跨領域知識外,第二是以能力為基礎,培養學生具有核心能力,這也是為何系所評鑑就是評估學生對核心能力的學習成效。企業其實不在乎你學了什麼知識,比較在乎你具備什麼能力。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培養學生具有使命感。學生要先從關懷自己、了解自己做起,才能發揮生命的價值,進而關懷社會,對社會充滿熱情。這部分就需要老師與學生經常一對一的對話,讓學生從對話中有所體認與感受。而這又呼應了生師比應該降低的觀點,當一位老師輔導太多學生時,如何能與學生好好對話?大學若能培養學生具有使命感,就是成功的教育。 企業辦大學將成新興趨勢 【問】:對於產學鏈結與縮短學用落差的作法,您有何建議? 【答】:產學鏈結是一個方向,現在幾乎沒有大學反對,但最大的問題是許多大學不知如何與產業界鏈結。大學與產業是兩個不同的實體,目標與需求都不同,大學如何去理解產業界需要什麼?產業界又如何知道學校的專長在哪裡?許多時候產業界對學校運作並不是非常了解,兩者之間的磨合變得很重要。 建議大學行政部門應聘請熟悉產業界的人士作為聯繫窗口,主動媒合教師與業者。但現在大學行政部門多由教師兼行政,這樣只會浪費教師教學與研究的時間。 至於縮短學用落差,現在業界普遍認為畢業生的工作態度、敬業精神和企業期望有落差,大學應透過通識教育、實習或體驗活動等方式去加強,給予學生生命蛻變的機會,這是學校的責任。 【問】:企業介入會影響少子化後的大學型態嗎? 【答】:目前招生困難的學校一定要縮小規模,重新定位為專業大學,並尋求企業奧援,企業辦大學可望成為一種新的辦學趨勢。譬如中信金控辦中信金融管理學院,培養金融人才,便是值得借鏡的辦學模式。而少子化後的大學不應再以18-28歲青年為主要招生對象,未來大學或可改走專業路線,並擴大生源,培養在職人士工作所需的能力或第二專長。 簡化系所評鑑,只看學生學習成效評估 【問】:再談談評鑑。您對評鑑的簡化有何看法? 【答】:系所評鑑應該掌握兩個核心:一是自我改善,二是以學生學習成效評估為主軸。教育部傾向未來將系所評鑑交還大學自辦,現在也已有34所大學先行試辦,但目前為止我們並未發現學校自辦評鑑會更有效率,也沒有看到更多的變化與創意,亦沒有凸顯出自我改善的機制。 由於學校最了解自己,最知道應如何進行自我改善,若無法凸顯自我改善機制,大學自辦評鑑就失去了意義。而要做好自我改善,就必須讓教授真心參與評鑑,並且將自辦系所評鑑簡化成一件事,就是只做學生學習成效的評估,透過評鑑檢視學生的學習成效有沒有提升與達成目標,若沒有,系所教授就應進行自我改善。 至於校務評鑑的簡化,我認為只應著重在機制建立的部分即可,由評鑑委員檢視包括系所評鑑、產學合作、學生就業等各種機制是否真的有效運作,能否培養學生畢業後成為有用的人,而不做校際橫向比較,因為每個學校都不盡相同。如此才能鼓勵各校發展特色。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評鑑雙月刊第63期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衝破「悶高教」 劉維琪:大學價量鬆綁 降生師比
大學校園 教育部擴大採認26所大陸學歷
教育部今年新增公告擴大採認26所大陸地區大學及高等教育機構的學歷,以提升兩岸文教互信基礎,擴展兩岸交流深度,促使高教與國際接軌以及優秀臺生回流。 加上原先已列入採認名冊的129所,合計大學及高等教育機構認可名冊名單為155所,專科學校則維持191所。 新增採認26所大陸地區大學一覽表 ★點我下載:大陸地區大學及高等教育機構認可名冊(155校) 已赴擴大認可大陸大學就讀者,記得申請採認或甄試 依《大陸地區學歷採認辦法》第3條與第11條規定: 1. 99年9月3日當學期或以後學期赴擴大認可名冊學校就讀取得學位者,得檢具相關文件辦理採認。 2. 81年9月18日至99年9月2日間於擴大認可名冊學校就讀取得學位者,則須參加學歷甄試。 教育部已委託國立中興大學辦理查證與甄試作業,如有申請採認或甄試的需求,請向興大洽詢(電話:04-2285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