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大學校園 考大學:生醫工程科系學什麼?
生物醫學工程系旨在培養具備「生物醫學」與「工程技術」的生物醫學工程師。跨域力及整合力是醫工人不可或缺的專業職能特色。 元培醫事科技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鄒國鳳主任指出,醫工人能利用仿生設計解決工程問題,也能夠利用工程方法解決生物醫療的技術瓶頸,是醫療產業領域的搶手人才。 精確感測,精準控制 洗腎機開機運作 生物醫學工程涵蓋五大領域,包括:醫學電子、醫學資訊、醫學影像、生物力學、生醫材料等。應用的範圍則從醫學診斷與治療的軟硬體工具設計、製造及維修,到各種人體軟硬組織替代的開發、製造、測試,前者如電腦斷層攝影、核磁共振、電燒刀、洗腎機,後者則有人工皮膚、人工關節、牙材等。 生物醫學工程的基礎是生理訊號量測,藉由心電圖、腦電圖、肌電圖、眼動圖等生理訊號了解人體活動狀態,藉由超音波、磁場、放射線探測體內組織器官構造。同學必須熟悉感測元件、感測系統及訊號處理及分析之相關原理方法及實務。 智慧化控制的治療工具與照護系統則是未來醫工發展的趨勢,結合感測訊號即時進行反應的控制系統應用包括藥物輸送系統、手術機械手臂、遠端健康照護系統等。同學必須能夠進行自動化儀控程式的撰寫、了解智慧型材料的特性,也必須具備機構設計與機電系統的專業知識。 拯救生命,守護健康 生物醫學工程系的課題與職務關乎生命,除了專業知能外,還需要投入勇氣與熱忱才能發揮最大的價值,在大學時期可透過社團參與、志工服務及通識課程,累積與人互動的能力。特別是對老人及小孩,可由活動相處過程建立敏銳的觀察力及同理心,藉此了解他們的行為特徵與需求,設計出高齡者或孩童適用的科技輔具,進而幫助他們克服生理障礙或復原生理機能,使生活品質與健康狀況得以改善。 跨域知能,專精實務 電腦輔助設計證照 生物醫學工程系給一般人的概念是學得又多又雜,從電子電路、程式設計到機械材料、生理醫學,在大學課程中都會接觸到。跨域知能的建立本是醫工系的特色,要避免流於廣而不精,就必須依循學習進路找出自身的職類興趣。 不少大學的醫工系都會為同學設計分類學程,而科技大學較重實務,除了協助醫工師甄試外,也會輔導學生通過電腦輔助設計國際證照及自動控制程式設計證照,使同學不僅具備跨域知能,更擁有專精實務,畢業後成為搶手的職場新鮮人。許多大學也開設實習課程,安排高年級同學先進入醫院或廠商參與職場工作,藉此完成就業前最後一哩的訓練。 醫療產業,商機無限 生物醫學工程系的畢業生就業出路多在醫療產業領域,就業方向包括醫院醫工部門、醫療器材商、福祉輔具產業及醫療健康資通訊產業。 隨著社會高齡化及大眾對個人健康的注重,醫療產業的範圍也逐步擴大中,不只傳統的醫院、醫療器材商,更擴及長照產業、健康產業和醫美產業。而目前臺灣較具規模的大型醫院超過700家,醫療器材產業則多達86000家以上,臺灣醫療器材商的類型也由早年的代理商型態逐漸轉型,發展出自有品牌,加上北、中、南區生醫園區兼具前瞻科技競爭力及企業發展潛力的新創生醫科技公司,醫療器材產業已逐漸成為繼電子產業後的臺灣明星產業。 ★★生醫/醫學工程相關科系都在這(工程學群、生命科學學群 )
大學校園 間隔年遊學,放牛吃草任詐騙?其實,有另一個思維
Gap year 在台灣翻譯為「間隔年」,通常是在大學與高中之間,或是大學畢業第三年,空出一整年去遊歷、短期工作,認識這個世界。在台灣一般人的認知中,學生有「間隔年」計畫,往往暗示了他對學校沒信心了,不想上學了,不想理會老師和學校的管束了。老師和學校也就不必,或是根本不必管他們。 我們常在「教育」與「非教育」之間,畫一條森嚴的界限,認定其中一邊是要嚴加看管,另一邊就放牛吃草,這包括間隔年、打工、社團、課外探索等等。這真的是最好的作法嗎? 最近,我訪問到一位英國學生 Erica,她的學校有不同的作法,是在「放牛吃草」和「嚴密控制」之間的另一個模式。 間隔年的安排,學校認真協助 Erica 上大學之後,一直有間隔年的計畫。於是她在大學第二年選了一門課,課名就是”gap year”。這門課的安排是這樣的:每周一次,課堂上有數位老師共同擔任這個課程的指導員。每周的課堂中有安排進度,學生要為下一年做規劃及安排,每周討論和報告的過程中,老師和其他同學互相給意見。 間隔年,打工、遊學、交換學生…學生坐上飛機,學校老師就眼不見為淨,對嗎? 學校中也有一個行政部門,專門處理間隔年的事務,提供學生相關諮詢。主要的諮詢議題會是:如何讓這個間隔年,對學生最有幫助,讓學生有效地了解自己、了解產業環境、了解自己的興趣、長才、能力如何運用。總之,讓間隔年不只是胡亂遊走,最後浪費了時間。Erica 說,這群學校老師對學生間隔年的安排非常關心,甚至會主動通寄信給有間隔年安排的學生,告訴他們:如果有問題,或是想更了解間隔年可以如何安排,可以聯絡老師們。 適應不同學生的特質與目標,輔導老師會幫助有興趣間隔年的學生做好最適合自己的安排。有些學生的間隔年是申請工作實習,則要同時規劃要做什麼樣的工作、什麼樣的地點、什麼樣的公司、什麼樣的合約條款。有些學生是申請到外國學校交換學生,則要規劃去哪個國家、哪所學校、什麼樣的修業內容。 看待間隔年學生:遠在天邊、放在心間 Erica 的學校看待間隔年的嚴謹程度,其實是令我驚訝的。學生在最終決定間隔年往哪裡去之前,不但要學生提交完整的計畫,要和工作地點的雇主擬妥明確的工作描述,要確認工作場域是否安全。如果有不明確的地方,老師會和學生談,和實習地點的主管談,甚至約時間現地戡查(如果在英國本地)。 再下一步,擬定了方向之後,這些教師會指導學生如何爭取機會。例如如何寫履歷,如何撰寫(實習、交換學生、專案研究)計畫書。如果在財務上有困難,教師也會指導學生如何尋找資源。 台大某一個活動,邀請有經驗人士,給大學生簡報演講的指導建議。這樣的情況,在大學中是例外中的例外。 即使是在間隔年開始之後,學生已經遠走高飛到地球另一端去生活與學習,學校也沒有「眼不見為淨」。Erica 間隔年規劃的是到韓國交換學生,她在韓國選課的時候會和老師用網路電話討論,在適應上、學習上有問題時,還可以時時聯繫英國的老師尋求建議。 經歷這兩年,從思考、計畫、執行…Erica 將學會兩件極為重要的事: (1)如何規劃一個人生重要的經歷,讓這段經歷最有價值、對未來人生產生最大貢獻。 (2)如何和工作場域、他國的行政管理者,溝通協調及爭取對自己最有利的條款,並維護自己的權益。 打工度假有詐騙,誰失職? 在台灣,我們屢次看到打工遊學、打工度假的學生或青年受到詐騙──收取高額的仲介費,最後幫學生安排的是非常鬆散的學習過程;或是非常惡劣的工作環境、無益個人經驗與素質提升的工作安排──在此同時,還每月從學生工資中抽成。在我們指責這些黑心業者的時候,也許也該想想,背後是什麼原因與機制造成的? 如果學校嚴肅地看待學生在校外的學習,包括打工、交換、間隔年,是否也該認真輔導學生如何思考、做計畫、如何調查、如何爭取權益。在各種選項之間,當然該尊重學生自己的需求,但是學生該思考的問題,該規劃的方案,如果能及早建議學生做好規劃,是否更好?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與業壯遊】間隔年遊學,放牛吃草任詐騙?其實,有另一個思維
海外校園 各國大學招生重視什麼?
當前國際招生趨勢,都傾向在統一的入學考試外,透過多元的參採方式,來了解個別學生是否適合申請的校系。因為,招生強調適性選才,大學招生不只要招收到能力好的人,更希望能夠招收到適合的人,經過大學的培育,能進入社會發揮所長。 過去研究指出,除了學業成就,動機、個人特質、人格性向等等都會影響個人未來的生涯表現 。在招生時為了將這些因素考慮進去,就需要使用多樣化的評量來評估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與特質。其實,一般公司及機構在選才的時候,不也會用各種方式來更深入的了解一個人嗎? 日、韓大學招生重視多樣化 日本以及韓國當前都不只使用標準化測驗的考試結果來評量學生的表現。在考試入學的管道中,日本、韓國第一階段是考試,第二階段就由各校自行舉辦面試、小論文、實作等等評量項目。另外,日本也有推薦甄試入學及申請入學等多元入學管道。韓國近年來也鼓勵各校系自主,以多樣化及不同的標準來選取學生。因此各校引進招生專職人員,依學生學業表現、個人背景、潛力及性向等進行綜合的評估 。 大陸招考納入綜合素質評價 大陸最近的招考改革中,也計畫納入綜合素質評價,將學生平時的表現納入錄取與否的考量。這些包含: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等項目 。雖然這些規劃都還在研議中,但是由此可知他們希望未來能從多元的管道,去評估學生多方面的表現。 美國大學招生強調非認知能力 在美國,除了SAT、ACT等標準化考試的成績外,高中成績、推薦信、自傳、小論文、高中的選課情形、校外活動與公益活動的參與情形,都是美國大學招生常見的參採項目。近來招生更強調非認知能力的表現,因此心理測驗、適性測驗等等也都逐漸受到重視 。 哈佛報告「扭轉趨勢」 哈佛大學聯合全美80幾所大學,在2016年發表了「扭轉趨勢」(Turning the Tide)​報告。主張大學入學應該更重視學生對於家庭、社會的關懷與參與,並考量家庭與經濟因素對於這些表現的影響 。也就是說,在家裡幫忙種菜、招呼生意或是照顧重病的家人,和救援難民等,都同樣應該獲得肯定。相信未來美國大學招生時,將會更重視活動參與是否帶來有意義的貢獻。 個人申請與國外選才趨勢相近 事實上,目前臺灣個人申請入學第二階段的設計是與國際招生選才趨勢相近的。依現行招生規定,校系採計學測成績占甄選總成績的比例不能超過50%,此項規定正是為了讓校系以更多樣化的方式評量學生。以104學年度參與個人申請的校系分則為例,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的審查資料,在1886個校系中,有93.11%的校系要檢視高中(職)在校成績證明,79.27%的校系要自傳(學生自述)與59.72%讀書計畫(含申請動機)。也就是說,各種不同專長特質的學生,都有機會透過這些多樣化的採計項目,展現自我特色,進入理想合適的大學校系! 【參考書目】 S. B. Robbins, K. Lauver, H. Le, D. Davis, R. Langley & A. Carlstrom, “Do psychosocial and study skill factors predict college outcomes? A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pp. 261-288, 2004. H. J. Choi & J. -H. Park, “Historical Analysis of the Policy on the College Entrance System in South Korea,”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tudies, 6(11), 2013. 李佳靜,「臺灣與日本大學多元入學制度比較」,臺灣教育評鑑月刊,114-119, 2015。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加强和改進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意見」, 2016。 R. Sternberg, “College admissions: Beyond conventional testing,” Change, pp. 6-14, 9 2012. The College Board, “Development of rationale and measures of non-cognitive college student potential,” 2011. Making caring common project, “Turning the tide: Inspiring concern for others and the common good through college admissions,” 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Cambridge, MA, 2016.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各國大學招生重視what?
高中校園 從興趣的角度看校系選擇
Photo via VisualHunt 每年隨著大學個人申請入學統一分發結果公告,考生一顆懸而未決的心總算塵埃落定。這份不確定感,從升上高三即細火慢煎,在獲知學測成績後持續延燒,實在很折騰,但卻也是人生重要的磨練。 許多考生躊躇著該如何選擇校系?我的興趣到底是什麼?在甄選應試後,也多有未能及早準備的懊悔感觸!陪伴考生經歷這段學習旅程,有些高三學長姊的寶貴經驗是值得高一、二學弟妹們借鏡的。 具體而微分析心理測驗的結果 心理學家皮亞傑曾說過:「一切有效的工作必須以某種興趣為先決條件。」而今在校系選擇上,一般高中生所考量的因素,大致包含自我環境、學校環境、學術聲望、未來就業,以及成績高低等向度。而自我環境部分,高中生普遍關切:「我選擇的校系對應到的學習內涵或未來職業,是否符合自己的興趣」。究竟該如何知道自己的興趣所在呢? 多數學生在高一時曾做過「大考中心興趣量表」,高二下或高三上曾做過「大學學系探索量表」。如果你當初有用心完成這兩份心理測驗,那麼在釐清自己的興趣、個性適合哪一領域時,它們確實是寶貴的參考! 其中,在擇定校系的部分,可以擅用「大學學系探索量表」來協助自己瞭解大學科系的學習興趣,找到和興趣適配的「學類」。此量表以知識領域為架構,讓我們了解大學各領域都或多或少需要三十種知識,並理解到平日學習的學科知識在未來可能會有比重不一的用途;抑或幫助自己釐清在喜歡的領域中,還有哪些個別的知識是較為不足,需進一步涉獵的?它與目前學科表現出的能力之間是否有關聯?這些都是引導自己更深入探究自我的訊息。 從「有趣」蘊釀「樂趣」,再聚焦「志趣」 從經驗中來發展興趣,你會發現興趣並不是一個靜止的概念,它隨著身心的成熟、經驗的增長,會表現出不同的深刻性,就以學習數學為例說明如下。 【1.有趣】:從自己對直觀的新鮮事物感到好奇開始,例如:從小就覺得數字遊戲蠻好玩的。這種「有趣」的感覺是短暫、飄忽不定的,但會讓人喜歡多算數學、多接觸與數字有關的事物,這是學習的美好開端。 【2.樂趣】:很多事在多學、多練習後,能力往往就帶動起來,所以常算數學的人,有了成就感後,會感到興味盎然,更熱衷於學習數學的過程。在這個階段,能力的提升是重點。 【3.志趣】:從樂趣到志趣的確定,關鍵是行動力和意志力。因為對數學產生求知欲,會自己設定標準,朝目標努力前進;甚至思考未來是否選擇與數學有關,或重視數學能力的校系。 陳之藩在時空之海一書中曾說:「想要知道自己的興趣,從而把握它,那麼要:廣泛的認識,勇敢的割捨,耐心的堅持。」這句話對高一、二學生而言是極貼切的提醒,由廣而專,由多元探索而聚焦專精,正是找尋興趣的過程。所以趁著一、二年級時間較充裕時,多一些主題性的閱讀、選擇相關性的社團,篩選幾個喜歡的大學營隊去體驗、擇定想進一步探究的議題來撰寫小論文參賽、甚至參與科展或學科能力競賽等,這些都是興趣探索的具體行動。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從興趣的角度看校系選擇
高中校園 誰決定了你的第一志願?
Photo via Visual Hunt 你看到同學都在使用智慧手機,你也想要有一支,用來聊天、上臉書、玩IG,無聊時也可以玩玩線上遊戲。好不容易說服了父母讓你買,但是錢要自己出,於是你上網做了許多功課,也去店面好幾趟,找到自己喜歡的機種與最便宜的價錢。接著開始存零用錢、壓歲錢、打工,終於等到錢存夠的一天,心滿意足的把想要許久的手機帶回家了。 一支手機大概可以用 2 到 3 年,你都會願意花如此多的時間做研究,然後找到自己想要的款式,並且存錢來擁有它,那會影響你一輩子的大學選填志願,你也有如此用心花時間準備嗎? 最適合自己的第一志願? 大多數的高中三年教育,不論是學校老師、學生、家長、甚至是補習班,花了絕大部份的時間,都非常專注在如何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讓他們可以高分考上第一志願,但是卻花了非常少的時間來定義,究竟何謂適合每一位學生的第一志願。這就好像你花了好多個月來賺錢、存錢準備買新手機,但是卻在有足夠錢之後,當場才在通訊行花了一分鐘時間就決定要買哪一個機型,十分的不符合邏輯。但是目前許多高中同學選填志願時,的確就是用如此不符合邏輯的方式,在成績發下來的短短幾天內,就匆匆決定了自己的未來。 高中教育花了大部份的時間在考試的準備上,學生並沒有足夠時間好好的探索自己,了解自己的志趣與能力。每一位學生對於未來出路的想像與能力評估,都簡化成幾個主科的成績表現;因為哪一科成績表現好,所以未來應該就走那一條路,但是世界上所有的職業與未來的可能性,都不是高中這十個不到的主要科目排列組合而成,且這些花了絕大多數高中時光學習的科目知識與考得的高分,都會在高中主科與大學專業科目不連貫的情況下,因不再被使用而逐漸被遺忘。 高中生們,你們知道現在所學的科目知識,幾年之後可能都和你們成為陌生人嗎?考高分對大學來說只是一個過程與證明,證明你是有學習能力、紀律、方法與基本資質,但這不該是高中教育的全部。 隨著科技的進步,舊的職業不斷地消失,新的職業不斷地創造出來。大學教育並不是職業訓練班,大學教育應該是讓你選擇你想要成為怎樣的人,讓你知道你大學畢業後會成為以哪一種特殊角度來看世界的人,因為每一種專業的背後,都代表著一種看世界的價值觀與分析事物的邏輯。但是當高中教育花了多數時間在追求學科成績的進步,卻沒有花相對比例的時間讓學生探索未來可能性,那考高分之後,然後呢?你知道該如何選擇你想變成的人了嗎? 高分讓你取得一張可以去世界任何一個國家旅遊的機票,但是你究竟要用這張票去哪個國家呢?是美國?是英國?是日本?如果你對這些國家一無所知或一知半解,想必也無法決定去那個國家,即便去了可能也無法盡興,因為可能總會想著,如果我那時候去另外一個國家玩就好了。如果旅遊也覺得應該先做好功課再啟程,那人生的旅程是否也應該比照辦理呢? 選擇志願 = 選擇未來的生活方式 時間投資在考試高分的追逐,成效是一時一刻的;時間投資在對未來可能性的摸索,是一輩子受用的,每個人都還是要和自己相處一輩子啊!每一個人應該都要花充足的時間來認識自己,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如果你今天是一隻魚,但是卻選擇在陸地生活,想必一定無法如魚得水般的快活,即便所有人都覺得在陸地上生活最好,但你也不會開心。 高中生對志願的選擇,其實就是在選擇一個未來你想要的生活方式、你想要用什麼姿態與世界互動與你認同的世界觀,如果你對自己沒有認識,也對未來的選項沒有了解,你可能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只能等命運來替你決定。 因此非常推薦所有的學生、師長、家長一起參考學長姐的真實經驗分享,在共同討論的基礎下,一起思考學生未來生命的模樣與可能性,讓考試高分不再是盲目的追求大家眼中的第一志願,而是你心中真正的第一志願,你未來最想變成的模樣。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誰決定了你的第一志願?
大學校園 為什麼研究教育,精準的常不重要,重要的很難精確?
在一個餐會上,認識了朋友的朋友,自我介紹之間,我告訴他我在研究教育與個人專業生涯規劃之間的關係。他問我用什麼樣的方法研究,我說,比較偏向個案分析。他聽了之後頗不以為然,詢問我:「你為什麼不用統計方法?」他認為,統計方法,才有精準的結果。 我認同,用統計方法常能產生精準的結果。但問題是,精準的結果是最有意義的結果嗎? 分數容易精確,但有意義嗎? 幾年前,芝加哥大學經濟系(數量研究的重鎮)教授李維特 (Steven Levitt) 與專業作家杜伯納(Stephen J. Dubner)合作的著作:《蘋果橘子經濟學》,示範了如何用數據、統計方法研究各種有趣的問題。在這本書中有一個章節,他整理了當時統計與數據分析在「教育」這項課題上,能找出什麼樣的結論。 在美國的教育研究領域,歷經多年,耗用大量資源、人力,時間的各種研究,已經能夠確認哪些因素和「考試成績」有高度相關性,例如:收入、社會地位、家中書籍數量、父母教育程度、母親第一胎生育年齡等。有一些因素,傳統上認為和孩子的成績表現可能有關,在這些研究中,幾乎能肯定其實無關,例如:體罰孩子、孩子看電視時間、住在地價高的區域、定期參觀博物館…等等。 如果教育就是考試,統計確實已經完全剖析了教育的祕密了。但…教育只是考試嗎? 確實,這些由考試成績和學生資料構成的樣本點,得到了大量精確的結論──但是這些精確的結論,卻都是關於一個不那麼重要的事情:考試分數。 考試分數是很容易取得,極為客觀,本身充分量化的資料,極易用於數據量化分析。但是,考試分數本身,是我們人生的重大目標嗎,彰顯了全部的能力與潛力嗎?顯然不是。 對我們的人生而言,真正重要的也許是富裕、健康、快樂,也許又還有比這些更重要的,包括貢獻、成就感、自我實現…。這些才是我們人生在追求的事物,不是考試分數。套用哈佛心理學家賈德納的分析,能力是多元的,包括美感、體能、人際關係…這些都會助益未來的成就,但這些方面,可能被「考試分數」有效涵蓋嗎? 問題來了,這些最重要的事物,偏偏常是主觀、難量化、不易取得的資料。貢獻、快樂、自我實現,這些如何量化?甚至,許多項目不是有或無的問題,無法做多與少的比較,彼此之間是不可替換對比的──我們無法將體能表現與美感涵養,轉化成數值互相比較,因為它們根本不同,不能用任何相同的標準量測。 人生像藝術,無法被比較 適用於數量分析的事物,它都有一個共通點──它本身是在同一個數量維度上的事物。例如身高、歲數、財富。兩塊錢是一塊錢的兩倍,每個人量身高和定年紀,都是用樣同的量尺和單位。然而,那些人生當中最重要的事物,恰恰不能固定單位性質,然後進行數量比較。 打個比方,藝術家是否優秀,比較的方式絕對不是:張三每個月生產五張畫,李四每個月生產一張畫,張三的優秀程度是李四的五倍──絕不。李四的藝術產出可能在數量上較少,在藝術上的價值,百倍、千倍於張三的畫作。 人生比較像畫作,比較像藝術品;人生比較不像綱絲或尼龍繩這些論斤秤量叫賣的工業製品。特別亮麗精采的人生,絕對是一件異於他人的藝術品,絕不是一個能標準化,按照標準程序和固定配方,用流水線生產的貨物。 人生如果是像工業製品,可能有固定的生產工序。但若人是藝術品,每個人的生涯就是個創新歷程。 即使真的可能找到一個優良的程序和配方,透過科學方法上標準化了,將這樣類型的人大量產出──對不起,相同類型與特質的人只要增加,在經濟和市場上的價值必將下跌──先不說別的,對他們個人的就業前景其實並不利,更別說快樂、滿足、自我實現這些更高層次的目標。 認定什麼樣的教育研究是有意義的,其實追根究柢,是關於我們對人生的看法。當我們眼中的人像是個工業商品,可以分門別類,可以有「正確製造方式」,可以在某種的標準與單位下衡量比較…那麼,用數據的方法做研究當然會是有效、有意義的。 但是在我眼中,人是藝術品,不能也不該分門別類,不會有正確製造方式、無法衡量比較,每個人的人生,都要用特殊的方式進行創造 -- 對我而言,把特殊而不同的個人,透過統計的方式打磨運算之後,正好失去了意義。在我眼中,理解與研究教育的核心,在於參透一個人創造自我的歷程,洞悉背後的慧心巧思。 是的,我的研究確實很難找出一個確定的人生模式:這樣做是對的,這樣做是錯的,做了什麼會讓成就提升百分之三十…我的研究,不會有這樣的結果。我期待的是,透過我的研究,剖析了一個人創造自我的歷程,和背後的慧心巧思,讀者從中能學到功課,然後,用於自己的藝術創造——將自己,創造成獨一無二,價值無限的藝術品。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與業壯遊】為什麼研究教育,精準的常不重要,重要的很難精確?
大學校園 105學年度:陸生錄取人數排行榜
105學年度陸生來臺就讀學士班正式分發的榜單已於7月5日公布,今年計有92校(去年115校)共錄取1,693名陸生(去年錄取2,024人)。其中,一般大學共有62校錄取1,445人,科技大學則有30校錄取248人。而整體錄取人數較去年減少331名,錄取率六成。 今年哪些大學錄取陸生人數最多?快來看看陸生聯招會公布的105學年度大學校院學士班陸生錄取人數排行榜。 一般大學:陸生錄取人數TOP10 62所一般大學中,錄取陸生最多的前5名依序為淡江大學、銘傳大學(含金門校區)、中國文化大學、逢甲大學、輔仁大學。 與104年相比,排名前10的大學都沒變,只是第1名和第2名的學校易位了。而今年這十所大學的總錄取人數和去年相差不多,只少了24人。 科技大學:陸生錄取人數TOP10 在30所科技大學中,錄取陸生最多的前5名分別是樹德科技大學、朝陽科技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南臺科技大學、文藻外語大學。 與104年相比,明志科技大學和臺南應用科技大學今年擠進前10名中。至於樹德科技大學,去年位居第三,今年則躍居第一,而去年位居第一的南臺科技大學今年則排在第四。若以這10所科大的總錄取人數來看,今年則較去年少了141人。 ★資料來源:大學校院招收大陸地區學生聯合招生委員會(http://rusen.stust.edu.tw/)。
大學校園 哪個科系最有錢途?官方薪資調查背後的故事
今年開春,教育部公布「99-101學年度大專校院畢業生就業薪資巨量分析」報告,這是臺灣官方首次整合勞保、公保、軍保、農保等社會保險投保數據,再加上財稅資料中心的個人所得報稅資料,統計出各學門的學士、碩士、博士畢業生的薪資所得數字。 這份報告代表性極高,以2011年6月踏出校門的大學學士學位社會新鮮人為例,已囊括79﹪以上的畢業生,畢業前3年所有薪資所得作為分析樣本。 與過去媒體做出的「企業最愛新鮮人」調查,發出不到2000份、回收率頂多4成,只有6、7百份問卷;或者人力銀行以其樣本有限的「新鮮人起薪報告」相較之下。教育部歷時一年半,分析超過90多萬名大專院校各學制畢業生、490萬筆個人所得,以及超過800萬筆的社會保險加退保等官方資料,其數據對於社會各界了解臺灣薪資結構,不管提供青年學子選擇科系,抑或企業用人的起薪標準,都是透明度及公正性高的決策參考數據。 畢業3年,平均加薪5千元 從分析報告中得知,踏出校門頭兩年,還處於就業摸索期,到了第3年,包括任職公司、薪資所得才趨向穩定,因此教育部報告,便以2011年到2013年畢業生就業第3年的薪資為基準,計算出各個學門的平均月薪。以2011年畢業生為例,具有學士學位的新鮮人,到了就業第三年平均月薪已超過32K。比對勞動部的「100年7月職類別薪資調查統計結果」發現,2011年大學畢業生的平均起薪為月薪26,577元,畢業3年平均月薪增加5到6千元。 但是,從畢業生的平均月薪中得知,不同學門的月薪平均落差極大,其中薪資最高的「醫藥衛生學門」畢業3年平均月薪已達55K;相較之下「設計學門」有3年工作經驗,每個月平均只領29K。 不同學門「薪情」大不同,在於臺灣過去產業結構改變,人才需求也大不同,根據勞動部統計處公布的調查顯示,從2005年到2015年專業人員就業人數由8.82%增為10.49%、技術員也從12.89%增為16.03%。觀察到近10年間,臺灣受僱員工朝向「專業化、技術提升」的結構性變化。 學門薪資前茅,以專業取勝 學士薪資結構最好的前三名學門依序為「醫藥衛生學門」、「教育學門」及「運輸服務學門」。前兩大學門的畢業生分別為擁有專業證照的醫事人員,以及教師資格的專任老師為最大就業類型;至於第三名的「運輸服務學門」薪情領先,在於臺灣國際航運及空運因為兩岸直航,以及國際航運等商機,相關工作機會增加,加上行業本身因為專業度高、差旅頻繁,薪資結構較其他行業優渥。(表1) 表1 碩士學位則以「法律學門」、「醫藥衛生學門」及「教育學門」取得敘薪前三名。法律學門畢業生通常取得碩士學位後,較容易考取司法官包括法官、檢察官、檢察事務官,及律師等國家考試,一旦取得專業證照,起薪至少超過70K。(表2) 表2 博士畢業月薪平均最看好的領先三大學門,則分別為「工程學門」、「自然科學學門」及「商業及管理學門」。工程學門的博士生多半投入科技業的高階研發人員,因此薪水不低;商管因為高階國際金融證照考取,以具有博士學位人才較易取得,此為入門金融業成為金童子的敲門磚。(表3) 表3 過去績效不等於未來 對於準備選擇科系志願的學子而言,目前薪水高的熱門學門,不代表未來一定是搶手人才。2011年的畢業生,在2007年考取大學,距今將近10年,臺灣的景氣和產業狀況,相較於今日仍處於高點。當時,隨著教改,逐年取消師範公費生的待遇,以教育學門為主的師範校院,也從此失去畢業即分發的就業保障優勢,加上正式老師考取不易,降低學生選填志願的意願。 然而,多年後,因為教師退休潮加上不景氣,造成外界就業環境不易,不管是否取得正式教師資格能否在公立學校任教,或者在補教產業任教,因為其工作時數長,也容易有比較好的薪資。 當下的產業趨勢和薪資調查,如同基金廣告常會提出的警語一樣「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投資報酬率」,還是要謹慎選擇,其實行行出狀元,選擇自己最有熱情,願意投入心力學習的科系,未來就是最搶手的明日之星。 【參考文獻】 1.勞動部統計處。2015年12月。「大數據運用~大專及以上畢業生就業狀況分析及因應政策措施」。勞動部網站。 2.教育部統計處。2016年1月。「99-101 學年度大專校院畢業生就業薪資巨量分析」。教育部網站。 3.勞動部統計處。2016年5月。「104年7月職類別薪資調查統計結果」。勞動部網站。 4.勞動部統計處。2014年5月。「102年7月職類別薪資調查統計結果」。勞動部網站。 5.大學問編輯部。2016。「考大學:搞懂學門與學群分類」。大學問網站。 6.大學問編輯部。2016。「考大學:最有「錢」途的10大學門」。大學問網站。 7.大學問編輯部。2016。「考大學:最有「錢」途的碩士TOP10」。大學問網站。 8.大學問編輯部。2016。「考大學:博士薪水排行榜TOP10」。大學問網站。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出自「大學問」與「想想論壇」共同策劃的【大學問想想】專欄,原文請見:哪個科系最有錢途?官方薪資調查背後的故事
大學校園 亟需教育部為高教所的事:三件事不要管
「不讓子女長大」,是父母對子女可以造成的各種損害之中,最糟的一種。 不讓子女長大,意味著在繼續給予資源(供吃供穿供住)與保護的同時,卻限制兒女的自由,禁止兒女自己安排選擇,也沒有為自己負責的機會。說簡單來說,就是用養豬哲學養兒女,只差沒有殺了吃肉。 在教育體系中最可悲的一樁慘害,情況相似:教育部不讓大學長大。 不讓大學長大,意味著意味著在繼續給予資源(給地給錢)與制度保障的同時,卻限制大學的自由,禁止大學獨立安排選擇,不為自己的營運成效負責,也不向社會大眾與學生負責。說簡單來說,就是用經營小學的思維經營大學,只是校地與學生的年齡比較大。 確實,教育部對大學的控管,從戒嚴解除以來已略有減少,但距離合理的大學自主,仍有幾光年的距離。要見到高教從豬變人,或是從幼兒變成人,我們需要教育部採取的作為,就是減少作為——減少控管、減少制約——尤其是以下三件事。 第一件事:學校財務與會計制度 動物是野生還是畜養,端看牠是否會自己找食物。一個人長大有許多特徵,必然的要項之一就是財務獨立。大學也一樣。 當大學還仰賴教育部的奶水,念茲在茲要爭取教育部的經費、申請國科會計畫,當然就把教育部的官員當天皇老子般侍奉,看著教育部一顰一笑而牽動心靈。至於改善教學,至於貢獻社會,那些事…只好等有空的時候再來想想辦法。 某大學的一景。在那時燦爛的朝陽下,卻沒有充滿朝氣的學生。 喝教育部的奶水的代價,不只讓大學的經營方針偏歪,而且造成大學運作殘廢。大學的經費既來自教育部,就需受教育部審核規範,而教育部為精密監督,避免任何貪瀆濫用,訂出麻煩至極的財務規範。學校浪費大量人力物力在符合規範上,而且效果大打折扣。 任何大學,應該要有勇氣,甚至比所有的機構組織都要更有勇氣,提出自己的價值與貢獻,要求從大學受者者提供回饋──從社會要求捐獻,或是從學生收取學費。提供優質教育,則收取高額學費,是理所當然。而一所經營得法的學校,當然可以有些財務資源,用於資助貧困弱勢學生──哈佛就是這麼做。 第二件事:教授資格與待遇升遷 小孩還沒長大的另一個另一個徵兆,乃是父母干預他對人的判斷──能和誰交朋友,能和誰一起玩,爸媽要幫你審核、定條件。而大學還處於嬰兒狀態的症狀之一是:誰是教授,不能自己判斷。 誰有資格當戲劇系的教授、英文系的教授、資訊系的教授…誰真正了解?當然是這個學校之中,每天接觸學生、了解學生特質、知道科系教育方針的教師;尤其是該科系和該學院的教授。《大學法》之中,對教授該有什麼資格,需要有什麼經歷,都加以規定,圈上一個箍,其實大可不必。 台大的傅鐘。大學要成為社會的領袖與晨鐘,首先要自己獨立與清醒。 教授的待遇就更是如此。任何人的待遇,應該依據他的能力、貢獻來定。教育部給教授們學定公務人員式的聘僱條件和薪酬格式,讓大學缺少資源爭取高手,而劣等的教職員也無法淘汰,學校怎麼會經營得好呢? 第三件事:課程架構與學分內容 小孩和父母關係之中的第三個特徵,就是父母指示孩子做什麼、不做什麼,孩子不能自己決定。而大學嬰兒症的第三症狀,就體現在教育部對於課程架構、學分規範之上。 至今,大學要給學生多少學分,共同必修、通識學分、軍訓和體育…都不能獨立判斷,更改調整,或是開創地設計。學分太多,學分架構設計錯誤,造成學生浪費大量的時間,沒有學到真正該學的東西。 教育部也許以為,規範課程和學分是幫助了學生,避免該學的沒學到 -- 殊不知,這是大幫倒忙。學習的重點就是在於做判斷,當一切都規定死之後,學校不必判斷,學生也不必判斷,沒有比較、沒有開創。唯有當自由出現的時候,學校可以不斷改良,可以說服學生它的課程規劃好在哪裡,才會出現良性競爭。 在扼死大學之前,教育部,把你的手拿開! 最差的大學,就是幼稚的嬰兒式大學——無法決定自己要教和不要教什麼課,無法決定教師的特質,也無法決定財務的收支用度。簡直可悲。 這樣的大學,無法對自己負責,無法對學生負責,也無法向社會負責。其心靈格局,其實不如私立幼兒園。私立幼兒園還獨立自主,頂天立地;大學卻在教育部的澎澎裙下喝奶水。 為了治好大學的幼稚病,教育部,請把手拿開吧,不管那隻手是餵奶的手,還是鎖喉的手,請拿開。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亟需教育部為高教所的事:三件事不要管
大學校園 教育部104下半年「大專校院視導」結果,4校待改進
教育部委託「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辦理「大專校院視導」,於104年10月到12月間赴25所私立大專校院實地訪視,視導結果共有21校視導項目全數都通過、4校計5項視導項目列為待改進。 104下半年25所「大專校院視導」結果一覽表 12個視導項目,輔導改善辦學品質 視導項目都是教育部基於法規或行政監督需求,以及除書面報告外仍需到校實地訪視的項目,包括: 1.大學甄選入學招生。 2.技專校院四技二專甄選入學招生。 3.私立大學校院校務發展計畫經費。 4.私立技專校院執行整體發展獎勵補助經費運用績效。 5.大學校院辦理樂齡大學執行成效。 6.大專校院校園環境管理現況調查與執行成效。 7.校園保護智慧財產權與資訊安全(含個資保護)。 8.大專校院數位學習課程實施成效。 9.大專校院輔導身心障礙學生工作辦理情形。 10.私立大專校院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經費執行成效。 11.大學校院推動性別平等教育工作辦理情形 12.大專校院國際化品質。 「大專校院視導」的目的在於了解並輔導改善各大專校院落實政策情形及行政辦學品質,而視導結果將作為修定教育政策、調整辦理規模及獎補助經費的參考,且與校務評鑑、系所評鑑等通案性評鑑區隔,以不重複訪視評鑑、不額外增加學校負擔為原則。 視導25校,4校5項待改進 在這次的25所大專校院(包括1所大學、17所科大和7所專科學校)視導結果中,有4校5個項目待改進,包括: 1.東南科技大學:待改進之項目為「大專校院國際化品質」。 2.大仁科技大學:待改進之項目為「大專校院國際化品質」。 3.蘭陽技術學院:待改進之項目為「校園保護智慧財產權與資訊安全(含個資保護)」、「大專校院數位學習課程實施成效」。 4.高美醫護管理學校:待改進之項目為「大專校院數位學習課程實施成效」。 ★各校詳細視導結果報告請見:教育部104年度下半年25所大專校院統合視導結果說明
大學校園 對教師、學校的制衡機制,正好是信任與尊重的來源
在我開始做教育研究後,發現許多家長和學生抱怨老師,而老師也抱怨家長與學生,甚至同時也抱怨自己工作的專業環境。這些抱怨就不一一列舉── 那可以寫幾千字。近來有機會研究了英國教育體系中的師資制度,他們如何處理教師資格、管教權力、親師爭議…這些事呢? 什麼樣的人有教師資格? 只要是大學畢業,就可以視其專才,在中學擔任該領域專任教師,由學校決定聘任與否。只有當其教學能力明顯不足的時候,才會需要受教育能力補充訓練。 教師之間是什麼樣的合作關係? 在英國學校當老師,從來就不是單兵作戰,而是團隊作業。在開學前,學校每學科召集人會帶領該科目所有老師,合作研擬逐周的教學內容及進度表(在英國的大學,則有「課程召集人」這樣的制度)。 師範大學,曾是台灣培養教師的重鎮。但英國並沒有教師培育的教育機構。 老師對管教學生有多少控制權? 英國的中學,教室是絕對公開的場所,學校主管、其他老師、學生家長、政府或民間的代表,都可以隨時走進教室觀課。當然,在上課前知會一下是好事,但是即使不知會,直接進教室觀課,老師也無由反對。此外,英國不會有任何老師可以憑個人意志,強制學生接受任何安排,或是對學生進行處罰。 老師對教學有多少掌控權? 各科上課時數由各學校老師,依學生真實特質、依各單元材料內容決定。上課的內容、深度、時程規劃,都以讓學生學到合格程度為主,沒有公定、全國一致的「教學進度」。英國信任教師的專業,給他們實質的教學掌控權。 是否會為升學大考加課或留校讀書? 英國兩個升學大考都是五月初開始考試。在三月底到四月中,有兩三星期的感恩節假期,這是考前的密集總複習時間。大多數學校會開辦總複習班,有些老師會受僱擔任家教,坊間也有些學習機構提供這樣的服務,但大致上是一個半月的時間。總體而言,台灣模式的「補習」──一年到頭,每周每天佔滿下課後以及周末時間、不斷追進度拼小考和針對課程細節的補習,在英國不存在。 為什麼英國沒有衍生補習文化? 英國的考試重在思考,以及各領域廣博的知識積累,都是需要學生自己培養起來,而無法透過老師用什麼特殊方法和教材抄捷徑達到。因此,英國學生普遍對於亞洲學生的補習文化感到奇怪。 台灣隨處可見的補習班;但在英國,這樣的補習班不存在,完全沒有這樣的需求和風氣。 英國的教師和家長有什麼樣的溝通? 在英國的家長日,所有的教師在大禮堂有座位或小攤位(也可能是室外空間或各教師的科任教室),全校所有學生家長在那天到學校來,逐個找學生各科的教師,老師要和父母談他們教學過程中對各學生的觀察,父母可以提出他們的意見和疑問──家長可以和孩子的每個老師都談到話。 家長若對老師不滿意,如何表達和處置? 學校每年固定會讓家長與學生填寫對老師的調查,如果老師得到相當負面的評價而且無法改善(無論是教學缺乏能力或熱忱),在最極端的情況下,學校會讓老師離職。在英國,老師並非終身僱用的職位,但是即使如此,還是有複雜的訴願救濟的管道。 如果對學校不滿意,如何表達和處置? 家長、學生、老師都可以填寫對校方的意見調查,這些意見都會由 Ofsted這個第三方機構(財團法人)加以調查。這個督學性質的機構也管孤兒院、領養等各種機構的評鑑。這個機構也會發出各種組織、各種學校課程的優良作法,當作教學及營運的基礎綱領。 英國的教師體制,對台灣有什麼借鑑啟發? 在採訪和研究英國教育體制時,有一個整體的感想──當設計了完整的制衡體系之後,體系中的每一方之間都更可以互相信任。讓我來說仔細一點。 在英國,其實你看不到什麼「尊師重道」的口號。事實上,英國教育體系中充滿對教師權力的制衡力量,例如第三方監督、開放教室隨時觀課、對學生處罰權力的限制、在極端情況下可以革除教職…等等。對學校的權力,也有同樣嚴格的制衡,在爭端的時候有第三方介入裁決。 但在同時,對教師的制衡力量,造成的最終結果恰好是對教師與學校的信任──在擔任教師前不需要特別的文憑證照、教師可以自主規劃最適合學生的教學計畫…等等。這些在台灣都是難以想像的。而英國的老師了解這個道理;我所訪問到的教師,都把這些制衡力量視為這個「專業」的重要元素。 英國的經驗傳達了一個道理:沒有完整健全的制衡,就不會有堅固徹底的信任,即使有表面的尊重,也是虛假中空的。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與業壯遊】對教師、學校的制衡機制,正好是信任與尊重的來源
大學校園 教育部104下半年「師資培育評鑑」結果,1未通過
大學校院師資培育評鑑於6月30日公布104年度下半年評鑑結果,此次共有7所大學校院共8個師資類科接受評鑑。其中有7個受評類科通過認可,1個受評類科為「未通過」,並無「有條件通過」之受評類科。受評學校如對評鑑結果有異議,可於收到評鑑結果次日起三十日內,向評鑑中心提出「申訴」。 104下半年大學校院「師資培育評鑑」結果 104年度下半年大學校院師資培育評鑑結果一覽表 評鑑項目有六,採分項認可制 此次大學校院師資培育評鑑由教育部委託「高等教育評鑑中心」辦理,於101年度起展開評鑑,以了解師資培育之辦理現況,建立品質保證與辦學改善機制。 評鑑實施方式採實地訪評,評鑑結果採認可方式,以「通過」、「有條件通過」及「未通過」三種結果評定。 評鑑項目計有六項,包括: 第一項:目標、特色及自我改善。 第二項:行政組織及運作。 第三項:學生遴選及學習環境。 第四項:教師素質及專業表現。 第五項:課程設計及教師教學。 第六項:教育實習及畢業生表現。 整體評鑑結果認定標準如下表,評鑑結果不做排名,也不進行校際相互比較。 7校8類科受評,1類科未通過 在評鑑結果為「通過」的6校中,只有文藻外語大學的六項評鑑項目全數為「通過」。其他除臺灣科技大學以外,皆是五項為「通過」,一項為「有條件通過」。 至於評鑑結果為「未通過」的輔英科技大學,則是在評鑑項目中有三項是「未通過」。分別是: 第四項:「專任教師員額數未聘足教育部規定之5人,其中101、102學年度僅3人,103學年度更未有教師     主聘於師資培育中心」、「專任教師每週於師資培育中心教學總時數未達4小時」。 第五項:「教育專業課程僅以教師資格檢定模擬考內容為授課範圍」。 第六項:「師資生教師資格檢定通過率偏低」。 ★各校詳細評鑑結果請參閱:「大學校院師資培育評鑑資訊網」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