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大學校園 考大學:食品生技科系學什麼?
近年來食品安全議題受到社會高度關注。但您可能不知道,大學中的食品生技相關科系就是以科學為基礎,製作出安全食品的學門。食品科學再加入生物技術元素後,讓食品的創新研發與安全檢測更上一層樓。在食品生技領域,不同個性的畢業生都能找到適合的路,除了食品業以外,在醫療、生技和化妝品等領域也能發光發熱。 食品科學是以科學知識為基底,將工業技術應用在各式各樣農產品原料的加工,而能經濟有效率地產製品質穩定且安全無虞優良食品的學科。食品科學人才能夠推動食品加工產業進步,見證並參與台灣農產的外銷王國奇蹟,成為經濟起飛的推手,滿足民生需求,帶動社會繁榮幸福。 目前台灣的飲食發展,在滿足吃飽(讓所有人都能吃得起吃得到)、營養(滿足熱量及營養需求)、好吃(風味等感官嗜好)之餘,逐漸轉向追求機能性及心靈層面的更高目標。因此食品生技相關科系的課程設計會在原有食品科學的基礎上,添加生物技術元素,用以創新食品素材來滿足消費者的期待與想像,並開發更便捷有效的檢測方法以維護食品安全。 除了有系統地教導各種來自生物、化學、物理等方面易使食品劣化的因子外,更介紹能有效降低危害風險的加工及管理方法。同學除了必須熟知生產製造所需的知識與技術外,也被要求修習相關的法規及管理,才能與社會現狀與產業實務接軌。 ​​​​​​​ 同學使用殺菌設備加工產製美味的肉醬罐頭 大學著重原理,技職磨練技術 食品生技領域大致歸類為三大研究方向: 1.食品加工與工程領域:主要研究創新及有效的方法產製品質優良且安全的食品。 2.營養保健與食品化學領域:主要研究時下熱門的營養保健機能,以及用於品質管制維護食品安全的化學分析。 3.微生物與生技技術領域:主要研究利用微生物或酵素為工具生產有用物質或是分析檢驗食品中的有害成分。 而大學體系與技職體系學習方向最大的不同在於,技職體系較著重磨練技術,希望能馬上與實務接軌;大學教育較著重學習原理,俾能組合延伸知識應用於創新及改善解決實務問題。 動靜個性皆宜,運用專業創新 在食品生技領域,不同個性的學生都能發揮所長。喜歡規律、行事嚴謹的人適合從事生產或品管;個性外向、喜歡與人交流的人適合從事商貿或服務;喜歡思考、想像力豐富的人適合從事學術或研發。學生可在課程規劃的共同必修基礎上依興趣自由選擇適合的方向鑽研深造。 食品生技相關科系畢業生在嫻熟各種知識及方法後,能將所學重新組合用於創新並解決實務難題。因此就業方向多元,不限於傳統印象中的生產管理、研發及品管工作。有了專業知識為後盾,畢業生在業務推廣、國際貿易及諮詢服務領域也能表現傑出,甚至在食品業以外,如醫療、生技、妝品的領域發光發熱。 因應全球化浪潮,目前業界亟需兼備專業及外語能力的人才,將台灣的優勢與國外的優勢連接,以開拓食品生技產業的新藍海。 ★★食品生技相關科系都在這(生物資源學群、生命科學學群 )
大學校園 考大學:生化科系學什麼?
生化學類是「生物化學類」的簡稱,這是一門研究人類與動植物基本學理的科學。目前當紅的生技科技,就是將生化知識加以應用後的結果,研究成果遍及醫藥、食品、環保、能源等工業,以及農、林、漁、牧、海洋等。由於應用領域廣泛又與生活息息相關,生化相關人才目前已經是產業積極尋找的目標。 由於生化學類發展結合了物理、化學、醫學、生物、藥學、電子工程等各領域知識,國內各大學也有各自的學術發展軌跡,建議同學在選校系時留意該校系所屬的學院,再進一步了解其特色,以選擇最適合自我屬性的學校。本文以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為例,一窺生化學類相關科系所學的廣泛應用。 土壤是地球的皮膚,它是孕育萬物及萬物歸終最重要的場所,亦為糧食、纖維和能源的主要生產基地,以及水和空氣的重要清淨場。土壤環境科學主要研究自然環境有機及無機物質的循環、生態資源的應用、開發及保育,以培養健康安全環境、農業永續經營、環境汙染防治、農地資源利用規劃等方面的人才為目標。 土壤與環境主要的研究領域包括土壤肥力與植物營養、環境資源與資訊、環境化學與汙染防治及環境微生物及生物技術等四大領域,舉凡與土壤、微生物、農業、環境、汙染、環保等皆為應用領域。 強調實作訓練,了解所有生命的基礎 土壤是所有生命的基礎,有良好的土壤才能孕育健康的植物、清淨的水源及乾淨的空氣。為能認識土壤及開發土壤,需先學基礎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進而學習關於土壤中物理、化學及生物,才能探討生物與土壤環境的關係。課程強調實作訓練,實習課程採取2人1組的形式,同學可在器材充足設備下,接受務實的實驗技巧訓練。而在大三暑假,同學必須至公私立研究機構或農場接受1個月的實習訓練,以增進實務經驗及競爭力。 由於研究及教學領域含括範圍廣泛,對生命充滿熱情、熱愛大自然生態環境,願意對環境保護及安全農產品盡一份心力的同學尤其適合就讀。 在國內相關學科系中,土壤環境科學系全國唯一的學系,分類上較與農業化學相關,不管是氣候變遷、糧食安全及環境保護的議題,都是目前正夯的類科。若在技職體系內可了解基本田間實作操作,而在高教體系中則可以從基礎科學出發去了解原理,進而進階至相關產業應用,不管是農業、土壤、肥料、植物營養、環境資源、環境保護、地質、微生物、生態及氣候都是如此。 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實驗室一景 發展沒有最蓬勃,只有更蓬勃 在糧食作物缺乏、環境汙染日益嚴重的狀況下,可以很肯定的是,土壤與環境會愈來愈受重視,與之相關產業的發展沒有最蓬勃,只有更蓬勃。本科系基礎學科紮實,具有跨入理工、生藥、生技行業的涵養。 大學畢業後可以選擇進入國內外著名研究所進修,包括土環所、農化所、環工所、植物醫學所、生物環境所、分生所、生科所、生藥所、醫檢所、材料所、化工所、科法等。畢業生也可報考相關領域公職(農業行政、農業技術、農業化學、土壤肥料、環保行政、環保技術等)及進入農業相關機構服務,亦可跨足於環保、環檢、醫藥、生物技術及材料化工等領域。 無論在公職或私人企業就職,對人才的需求近乎渴求,在公職需要專業人才,而培養具有土壤或環保相關學系非常少;而在相關領域的私人企業,例如肥料、環保、環檢、醫檢,甚至於專利智財法律事務所等,因為可以跨領域的人才實在太稀少,因此若擁有生化、土壤等專業能力,且具有務實的操作技術者,絕對能多元發展,擁有不輸人的超強競爭力。 ★★生化相關科系都在這(數理化學群、生命科學學群 )
大學校園 考大學:化學科系學什麼?
化學科系具有基礎與應用並重的特質,適合具備邏輯思考能力、勇於創新,而且擁有解決問題能力的同學來選讀。化學相關科系的應用涵蓋了食、衣、住、行、育、樂等各種面向,同時也是石油化學、食品科學、醫藥、材料與能源、生命科學及生物科技等科學的基礎,未來的就業路也很寬廣。 化學是一門兼顧基礎及應用的科學,也是自然科學中最重要的學科之一。化學的涵蓋範圍很廣,包括了食、衣、住、行、育、樂等面向,同時也是石油化學、食品科學、醫藥、材料與能源、生命科學及生物科技等科學的基礎。正因影響層面廣泛,更加突顯化學的重要性,因此化學教育及化學人材的培育,就成為大學教育最重要的環節之一。 以實驗為本質的科學 綜觀國內化學教育的規劃,起始於國小及國中的自然科學課程,直到高中階段,課程才分科為化學及其他自然學科。高中之前的化學教育課程,只是提供學生們基本的化學概念及知識;真正的化學學科入門教育,則始於化學系學士班。 化學課程的本質是實驗科學,所有化學知識的建立,都是由多年的化學實驗結果做基礎,經由彙整、歸納及闡述而成。在化學的演進過程中,又可細分成︰分析化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及生物化學等五個領域。每個領域雖然各有研究學習的背景及範疇,但並非各自獨立,若想學習化學學科和未來的實務應用,必須同時運用不同領域的知識及其實驗技術,才能有效達到目標。 大學時期才是化學教育的真正入門 化學系的課程設計始於普通化學及普通化學實驗,著重理論與實驗彼此相互的關聯性,強調基本的實驗操作與技術,也涵蓋邏輯思考與數理解析能力。此外,藉由課程內容設計,使學生能夠以原子、分子的觀點去欣賞與瞭解化學領域的奧妙。 培養資料檢索與獨立研究能力 在化學系中,會安排高年級的學生學習基礎專業課程,包括:「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儀器分析」、「物理化學」、「無機化學」及「生物化學」。而基本的實驗操作與技術課程,則有「有機化學實驗」、「分析化學實驗」、「儀器分析化學實驗」、「物理化學實驗」及「生物化學實驗」。 此外,「專題討論」與「專題研究」則可培養學生資料檢索與應用及獨立研究的能力,而各領域的其他進階專業課程及應用課程,皆是化學系畢業生未來就業及升學的基礎。 基礎與應用並重的就業路 具備邏輯思考能力、勇於創新,而且擁有解決問題能力的學生,非常適合選讀化學科系。 而化學人的就業面向,就如同其化學的本質一樣,是基礎與應用並重的,化學人未來可以從事基礎知識面向,或是從事應用面向的職業。畢業後可繼續升學進入各研究所或各研究單位,也可經由高普考成為公務人員。如果進入應用發展產業,則可從事傳統石化產業、特用化學品產業、生技產業、光電產業、食安檢測和民生產業等就業市場,就業面向相當廣泛。 ★★化學相關科系都在這(數理化學群)
大學校園 衝破「社會價值觀」的迷思之牆
由台科大學生發起的TEDxNTUST,2015年以推廣技職教育的「工匠精神」為題,2016年則邀請了來自不同領域的五位講者,為大家帶來「破牆」行動的勇氣。 你住的地方很美,你知道嗎? 吳孝儒。圖/TEDxNTUST 工業設計師吳孝儒被暱稱為Pili,他在學的時候,不是常常拿獎的工業設計學生,也沒有出國念書,但卻多次參與各國展覽。他點出我們常有「外國比較好」的迷思,沒有自己的審美邏輯和脈絡,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就有美得足以走進國際展的事物。 「我們常拋棄過去的東西,把前人的腳打斷自己站起來,但其實沒有無中生有,而是從歷史裡去找,設計才有厚度。」他把台灣處處可見的「塑膠椅」結合官帽椅,登上法國《美麗佳人》,刊在雜誌上頭的不是一般設計商品形象照,卻選用了他把椅子擺在台北街巷的拍下的照片。 而辦桌常見的「粉紅塑膠碗」上頭的凹凸槽結構,被吳孝儒使用在陶瓷上,燒製時更不容易塌陷。他把塑膠碗也一併帶去米蘭,竟然被來看展的觀眾說:這好美,可以在哪買到?「如果不把一切視為理所當然,一切就都意義非凡,」吳孝儒說。 你喜歡自己嗎?你十年後會是什麼模樣? 黃品叡。圖/TEDxNTUST 甜點店甘味平橫創辦人黃品叡回憶,他在中學時喜歡上自己的同性友人,這讓他非常不能接受,甚至討厭、抗拒自己,最後得了憂鬱症,然而,和他相同處境、甚至更艱難的人比比皆是。 他休學靜養,自學甜點,在甜點FB專頁分享自己關心的議題,還曾鼓起勇氣在自己身上貼婚姻平權貼紙,然後站在街頭FreeHug(免費擁抱),每得到一個擁抱就發出一份甜點,最後在三十分鐘內就發完了二十多份甜點。 「不一樣,又怎樣?」黃品叡慢慢可以面對真實的自己,打破自我認同的牆,甚至幫助和自己同樣艱難的人。他向觀眾拋出問題:「你喜歡自己嗎?為什麼?」 西卡大叔。圖/TEDxNTUST 途中青年旅舍創辦人西卡大叔背著後背包,一上台就問:「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十年、十五年後的模樣?」 他分享自己到澳洲打工度假的經驗,他在途中遇過喜歡自己家鄉生活的人;也遇過一位只因為「好像屬於那裡」就想去印度生活的西班牙背包客;還遇過一位衛生習慣很差的室友,原本很討厭他,卻在一次聊天中發現他來自全球GDP倒數的國家,拿公費來念最好的大學,談著他計畫怎麼樣幫助他的國家。 西卡大叔決定創業連繫起旅行中的人,他曾經失敗收攤,最後決定開青年旅社,看遍三百間房子,從想做到開門花了兩年的時間,把過程PO上網,吸引到十位愛旅行的陌生人投資。他領悟,「破牆不是做一件厲害的事,而是去取捨、抉擇、承擔。」 技職生一定要上明星科大,不然就完了? 黃偉翔。圖/TEDxNTUST 「你為什麼想讀明星科大?」獨立記者黃偉翔出身技職體系,他對於技職生總是矮人一截的現象很有感觸。 他說自己和同學以前會把書包上的XX高「工」,用立可白加工成XX高「中」,並且努力考上明星科大。他在補習班教書時,也發現有的學生會先回家換衣服,不想讓人知道自己念高職,還會被家長拜託一定要幫助孩子考上明星科大,不然他的小孩這輩子就毀了。即便是中小企業、隱形冠軍,在求職網上刊的職缺訊息,也常是在找「大學生」。 他認為,這些偏見與價值觀迷思有很大的原因跟媒體有關,比如我們在Google上搜尋高職生,常會看見負面新聞,許多重要技職新聞卻乏人問津。「技職國手要選了,有人知道嗎?學測指考題目出錯,就被大肆報導;但統測也很常出錯題目。」 黃偉翔說,技職教育缺少實質討論與監督,比如有技優生在世界賽得名保送明星科大,明明擁有很棒的技術,卻因學業跟不上,現在在做日薪1000元的辛苦工作。「但是為什麼一定要選分數前面的?」他指出,這不僅是人們對明星科大迷思,也是因為我們所學和所用沒有好的評量機制,我們在做的事不一定能增加自己在就業時的價值。 因此,他創立《技職3.0》,他認為報導技職的正面新聞不夠,真正需要的是深入探討技職教育的問題,讓大眾正視這道「價值觀迷思」的牆。「有次看立法院直播,看到一位立委質詢技職教育時的數字,跟我報導的好像,一看發現原來就是引用自《技職3.0》。」這讓他知道,牆是可以打破的。 那些你撞破的牆,都使你更堅強 侯智薰。圖/TEDxNTUST N次坊創辦人侯智薰則分享他如何「有方法、系統化的撞牆」。他說,自己在面試一間外商公司時,被一位人資問到,他有這麼多元的經歷,讓人不確定他到底要什麼,但是他卻沒有不自信,「你做這些有什麼目的?」 侯智薰仔細回想之後,把自己做事的脈絡整理起來,將之稱為「MAX計畫」,Main是半年到兩年的主要計畫,Alternative是在做Main的時候出現的替代計畫,X則是能夠承受的最壞打算。 「我認為缺點和優點是一體兩面。」侯智薰說,台灣是一個跟隨型的社會,但這樣的「組隊」優勢是我們可以降低風險、並且提升多元性,就像是在打遊戲副本。「副本都在身旁開著,你要自己進去。」他建議大家,可以先進入別人的副本修練,不斷累積M與A,最後開創自己的副本。 演講最後,金曲新人獎得主謝震廷,以一段話為破牆下了最好註解:「眼神比台詞重要,精神比完美重要,知道自己是誰,就不害怕別人定義。事總與願違,但心永遠不變。」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聯合新聞網文教頻道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 TEDx台科大:衝破「社會價值觀」的迷思之牆
大學校園 關於教育的兩種想像
對於教育,長久以來有種基進的公共化想像:認為中小學公立多、高中大學私立多的現象,代表整個教育資源是呈金字塔型的分配。而在大學中,前段補助多、後段補助少,也加劇了金字塔型的分配。金字塔型分配,就代表越往高端越稀缺,競爭就會越劇烈。所以這路基進的教育公共化思考,主張不只要十二年國教全面免試均質,連高等教育也要均質化、公共化、免費化。 關於教育的一種基進想像:免費的均優高等教育 全面免費而且均優的高等教育,這聽起來好像是個社會福利烏托邦。姑且不談可行性的問題,畢竟要不要免費教育,只是資源分配和稅賦輕重的問題。把國防支出和各種煙火型預算撙節下來,再給企業加些教育稅,眼一閉也就辦下去了。投資教育就是投資未來呀,那麼政治正確的方向,好像沒有什麼好質疑的。 但我們必須想想,均優的高教求的是什麼呢?如果我們是為了緩解競爭,坦白說,把高教均質化是沒有意義的。就好像國中免試入學,大家就到高中聯考競爭;高中免試入學,大家就到大學聯考競爭。大學免試入學,大家就比學校資源。大學均質化,競爭一樣會發生在研究所、博士班、博士後,甚至就業關卡、公職考試。 導致競爭的,是社會上機會的稀缺。只要機會稀缺,不論是廣設大專院校,或者十二年國教,或者高教均質公共化,最多都只能承擔延後競爭的這一把手,而終究無法迴避競爭。而且甚至可以說,這個延後可能會累積更多的壓力,讓最後的競爭一下子變得非常劇烈而殘酷。 回歸經濟活動本質,用合作取代競爭 為了紓緩競爭或者讓壓力正常釋放,一個思考的路徑是,鼓勵多層分流,國中之後用高中、高職來分流,高中之後用理論、應用來分流,大學以後用研究導向和市場銜接來分流。但我覺得這還沒有反省到問題的根本,真正的癥結在於:既然機會不斷稀缺,就該把注意力放在創造機會的能力。 從經濟活動的本質來思考,創造機會的能力就是找到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好和別人進行交換、合作。順著這個思路,我們得要把教育的典範從「在同一條道上和其他人競爭輸贏快慢」,轉化為「找出自己獨特的特色好和別人進行交換、合作」。沒有這個典範轉移,對於教育的大量公共投資只是打造一個升學主義海市蜃樓。到時候只有靠著政治力扭曲,給高教師資和相關從業人員創造大量政策紅利,問題還是又回到原點。 話又說回來,難道公共教育就不能擔當這個重責大任,幫助人們成就多樣性,成就與眾不同的自己嗎?我必須說,我非常存疑。都還不談國家機器有千百種衝動,會想要把教育變成是鞏固統治、擴張權力的工具。光是國家機器上令下行,層層控制的習性,以及多方拉扯、各方監督的體質,天生就讓它盲信、畏縮,不擅長成就多樣性。 退一步看,我們也應該調整看待大學的方式,讓大學是個學習知識的地方,而不是提供文憑、把人排序的地方。整體社會的認知應該要朝這個方向調整。教育應該要協助學生發展能力,而不是執著在把人排序,尤其後者往往會反噬前者,把不一樣的人塞進同一個標準裡。相反地,協助學生發展能力,自然能讓他們有機會成就與眾不同的自己。 關於教育的另一種基進想像:網路帶來的可能性 但也就是在這裡,我們必須提出一個根本的問題:現有的高教體制還是最好的學習場域和模式嗎?在網路時代,高精尖的知識真的需要到大學才能取得嗎?讓學生面對各校良莠不齊的師資去碰運氣,這真的是合理的嗎?現代的生活情境日新月異,機構化的高教體系勢必無法企及,導致學用之間的鴻溝難以弭平。 跳脫對高教體系的盲信,思索網路的角色吧。如果是追求知識的免費化、公共化,網路是比實體學院更務實、更低成本的選項。從可汗學院到常春藤名校的公開課程,網路上有各種免費的學習資源。Sugata Mitra在印度鄉間的基進實驗,也昭示了自主學習的可觀潛力。就算是講求實做和互動的知識,也不必然要和學院綁在一起,可以朝更民間、更多元、更在地的方向去設想。用師徒式、作坊式、現場實作式的學習機制,取代高教學院的機構化教育想像。 這樣的實踐已經在台灣各地發生,不論是獨立教育工作室、整合生活與教育的生態社區,或者整合親師角色的親子共學,他們都正利用網路和人際網絡,拓展孩子以及大人的視野。在我們有生之年,教育將會與生活結合在一起,學用之間的鴻溝終將得以弭平。問題在於,我們要到什麼時候才會發現過去的典範已經不管用了? 讓知識普遍化、公共化的理想並沒有錯,但是一味執著在過去的高教體系,反而會看不見真正改變的可能。善用網路科技、接合個人興趣、貼近工作和生活現場的弱機構化教育,這才是面向未來的基進教育想像。 ★關於第二種基進想像的延伸閱讀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關於教育的兩種基進想像
海外校園 美國大學如何招攬頂尖人才
Photo credit: rjshade via Visualhunt / CC BY ★本文由非營利深度報導網站《報導者》同意授權轉載。 在美國拿到博士後,雖然打算回台灣教學,但也在美國丟出履歷申請工作,因為我想把那樣的經驗當成一個美國的體驗。很幸運的,竟然拿到愛荷華州立大學的面試,就此展開3天的面試之旅。那3天幾乎沒有一刻休息的時間,連跟幫忙接機的秘書、送機的學生在車上聊天都是一個關卡,只是我當時不知道,這些都是重要的面試時刻。 6年前回到美國教書,去年則擔任系上新聘老師的委員,這是在美國教書的另一個全新的體驗。從被面試者到徵聘老師委員,兩個位置的經驗不停地交相回應;再者,和以前回台灣找教職的經驗相比(只能用不堪回首、糟塌人才、私相授受來形容),更可了解美國大學找人才的積極與專業。 跪求最佳人才的招聘心態 不管在台灣和美國,現在要找工作的博士比以前多很多。美國的少子化雖沒有台灣嚴重,但大學新生人數確實也在減少。之前,美國大學的博士班擴張,也造成博士人才過剩,可以想像申請工作的競爭程度。但這不影響學校徵聘老師時的態度,因為,爭取最佳人才是最重要的目標。 徵聘委員的角色有點像星探,不是高高在上要別人去討好或跪求,反而我們才是要跪求最佳人才的人。 在徵聘之前,系上先討論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本系因為課程規劃關係,設定好要找拉丁美洲的專長。而從未來學術發展方向和社會需求的重要性評估,我們認為環境議題愈來愈重要。所以求才條件的設定一方面針對現有需求,一方面希望找到能對未來議題有研究能力的人才。 我必須強調「人才」這個重要關鍵詞,每個申請工作的人真的就是人才。徵聘廣告,不僅是找千里馬的工具,同時也是行銷學校和系所的廣告,都得用心設計。 徵聘教師的委員,通常4、5個左右,至少要有一位外系老師。美國大學系統給予老師自治空間,但學校都有設計防弊或是監督體系,外系的老師就是一個重要的平衡者。而委員的成員必須在研究上仍然活躍,不是大老或是以教學為主的老師,反而一般都有資淺教授,因為這些畢業不久的教授,最知道現在學術的走向。 在徵聘之前,委員必須先到學校的人力資源管理室受訓練,還要通過考試拿到證書,有專業要求。像是面試時,很多細節必須注意,有些問題不能問,避免學校被認為有歧視和不公的情形。 申請截止後,我們總共收到158個申請者,幾乎都是美國、加拿大、歐洲和南美最好大學畢業的博士,也有很多是在其他學校已有教職教授。我們花1個多月仔細讀完申請者的資料後,個人先選出20位人選。 開會時,把票數最多的人排名;這個討論非常平等,每個委員都可針對想提名的人選進行辯護。…...... (後文請見:《報導者》美國大學如何招攬頂尖人才:我在懷俄明大學當新聘教師委員的經驗)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大學校園 以色列旅台教授:台灣學生能力不弱,缺的是空間—《大學的藝術》10
各種傳媒上,公開或私下的發言,台灣的教授們對「大學生」通常沒有好話。也許有恨鐵不成鋼的因素,也許有「想想我當年」的比較心態,但是我們通常傾向認為「台灣大學生很弱,很差,不努力也沒志氣…」。 吳迪.啟南(Ehud Keinan)教授在以色列理工大學授課25年,並且已經在台灣訪問、客座教學超過八個月。當我有機會訪問他,我當然以為他對台灣的學生會有滿腹不滿,或是大談「我們以色列學生多好多好…」。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給學生表現空間,他們可以讓你驚訝 吳迪教授對台灣學生的第一句評語就是:「台灣學生極有創意,極為主動認真。」你能想像我下巴掉到肚臍的畫面嗎? 確實,吳迪教授客座任教於台灣大學化學系。但是,即使是台大,許多教授也覺得學生消極被動,一位名教授指責台大醫學院學生上課遲到、吃泡麵、啃雞腿、開電腦看影片…曾經掀起一波爭議,我們都印象猶新。而吳迪教授過去任教的以色列理工大學,是這個號稱世界最聰明的民族、最有創造力的國家之中,最好的大學之一。吳迪教授竟然稱讚台灣的學生,這真是有特別的意義。 吳迪教授說,在以色列和台大,都有一部分學生是消極被動,怎麼樣也喚不起他的學習動力──這件事在其他國家,無論多好的大學,都會發生。台大有這樣的學生,但也沒有特別多。 他接觸台灣大學生的經驗中,絕大多數(幾乎全部)一開始都很緊張,不敢發言,沒有想法,缺乏見解。但是他從第一節課開始,就和學生約法三章: 1.無論報告或是討論課,我不想聽/看到我已經知道的東西,我不要聽/看到教科書上的東西──我要知道你的想法。 2.沒有考試。學期末要交出一份「研究提案」,這份研究提案,就決定學期成績。這份研究提案的內容,要和這門課的範圍「生物催化劑」有密切的關連,例如酵素、抗體酶在化學上的運用。 3.這份研究提案,當然沒有正確答案,需要全然在吸收消化這門課之後發想創造。你可以找我討論,只要事先約,沒有次數上限。 吳迪教授說,一開始,他的學生當然感到非常不習慣。來找他討論的時候,也是僵硬又膽怯。但是當他不斷引導、鼓勵,不斷把學生帶向思考的軌道,許多學生都會在兩三星期之內放開膽子,講他們的想法,大聊特聊,講到得意之處,甚至興奮得快從椅子上跳起來。 後排睡覺學生,也可以甦醒及活躍 其中有一個學生,吳迪教授印象特別深刻,他一開始坐在班上的後排,非常安靜,一言不發,甚至也有上課睡覺。但是經過最初的一個月,兩人有數次交談,他成為班上最有活力,最有想法,最積極的學生。這個學生提出許多觀點與創意,讓吳迪教授常常感到驚豔:「有時候我提出一個想法,他想一想後竟然提出一個更好的想法,讓我都嚇到。」這個學生,是吳迪教授歷來遇過最優秀的學生之一。 當我堅持一定要吳迪教授對於台灣學生和以色列學生做出一個對比,他說「兩邊都有不想學習的學生,但是我覺得我過教的那些台灣學生整體而言,可以比以色列學生更有好奇心、更積極、更有創意。」 不過在另一方面,吳迪教授也指出,以色列教育體系設計了一些措施,給學生更大的發展彈性。他說:「以自然學科來說,有些學生的學習速度,就是可以比別人快10倍、快百倍,讓他們都用同樣的進度學習,其實是在壓抑、浪費他們的才能。」 因此,以色列教育當局設立「阿基米德計畫」,以色列學校會從15歲學生之中,挑選對自然學科非常有潛力的學生,讓他們從高中就開始在大學上課,一星期兩天。在高中期間,就修完50-60個大學學分。高中畢業後,這些學生可以延後兵役,先讀大學,並很可能在19歲完成大學學業。 吳迪教授說,「阿基米德計畫」進行至今,培養出許多科學家、工程師、教授、創業家。而他認為,如果不是給他們一個更彈性合適的學習方案/環境,這些人才「可能會被僵化的教育體制所摧毀」。 北韓軍營,或台灣小學? 最後,我們聊到教育體制對學生的壓抑和框限。也許這是吳迪教授看到優秀的台灣學生,一開始總是僵硬、封閉、沉默的原因。在這點上,台灣和以色列都有進步的空間。 吳迪教授特別提到一個有趣的小例子。某一次他經過一個國小,這個國小外牆寫了類似「校訓」的大字,而且中英文都有,所以他看得懂:「健康、效率、責任、合作」。他笑著說:「這樣的訓誡和口號,不是比較適合寫在北韓的軍營裡嗎?小學牆上,為什麼不寫上『好奇、想像、創意、發現』呢?」 我又啞口無言。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與業壯遊】以色列旅台教授:台灣學生能力不弱,缺的是空間——《大學的藝術》之十
大學校園 讓大學尊嚴退場,盼勿污名化
中國文化大學校長李天任 105大限暗潮洶湧,教育部長吳思華103年上任後勇敢掀開大學退場壓力鍋,開始提出一連串的退場轉型政策與方案,私立大學首當其衝。本刊特地專訪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中國文化大學校長李天任,他呼籲社會大眾用更寬容的角度看待大學退場問題,政府也不宜以外力方式加速大學倒閉,讓大學可以有尊嚴的退場,不要被污名化。 李天任並主張少子化衝擊正是學雜費合理鬆綁的好時機,政府應給予大學更多辦學自主性,勇敢嘗試教育創新。 被動因應少子化,大學經營方針難改變 【問】:105大限迫在眉睫,請問大學準備好如何因應了嗎? 【答】:我相信大學,尤其是私立大學,對105大限都能體會,但應該沒有學校完全準備好。目前大家仍在觀望每一年的發展,看看誰會先「被退場」,並且抱著一線生機期待,希望退場的預言或大衝擊不會落在自己家。絕大多數學校正試圖做最後努力,希望可以避開這個問題,因此不到105年的最後關頭,可能大家都不願意「引刀成一快」,不易在學校的經營面上痛下決定,改變成原來不願意走的方向。 再從技術面來看,在生源有限與同領域系所相互競爭的情況下,哪個學校或系所先停辦,其他學校就得利,因此,各校都希望撐得比別人久,很難一起坐下來開誠布公的討論如何因應少子化,及如何處理退場的細節問題。加上退場機制的配套與誘因不明確,目前看到的也都是被動因應,很少學校主動轉變經營方針。接下來的衝擊可想而見。 勿以外力方式加速大學倒閉,讓學校有尊嚴的退場 【問】:大學退場的海嘯有沒有優先順序? 【答】:從目前國內考生的選校生態分析,幾乎都是先公立後私立,綜合型又較優於技職型,都會區則勝過偏遠地區,大校可能又先於小校。因此,位在較偏遠地區學生人數較少的新興私立技職校院,可能對於退場問題最有危機意識,公立大學則最無感。 我認為大學退場問題很難找到一個圓滿的解決方案,政府現在也正設法開路讓大學有路可退,鼓勵許多創新的想法,讓大學有尊嚴的維持下去或退場,而不致被污名化成「因為績效不好,辦不下去所以才退場」。但其實也不宜用公布註冊率的外力方式加速學校倒閉,因為就算全國大學校院都辦成一流大學,少子化的衝擊還是會讓不少學校收不足學生。 也請社會大眾勿用苛刻的角度,將退場學校想要拿回部分資產的情形定位為貪圖或不法,不妨給予這些辦學者更多的寬容,畢竟這些年來他們讓更多國人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對國家社會是有貢獻的。我建議可以透過委託基金會的方式,將有意退場的學校處分校產所得全部先撥入基金,委由公益委員會優先處理學生權益、員工資遣、負債等問題,最後若有餘額再分一部分給原始董事會,另一部分則捐做公益,這樣會有更高的誘因讓招生不理想的私校願意主動退場,而不是依現行法令全面接收學校捐地捐產,造成有些學校寧可硬撐待變也不願意收攤。 解決教師人力過剩問題,不能單從產業角度思考 【問】:105大限對於大學教師的衝擊何在? 【答】:教育部現在積極處理如何讓大學退場,與過去廣設大學卻未考慮人口因素相較,顯然現在的施政比較有感,但目前看來似乎政府比學校還急。105大限對私立大學內部人員的威脅感,一定是董事會與校長及高層主管感觸最深,行政單位成員次之,再來才是學術單位主管,老師們對退場的危機感則最少!一來可能覺得少子化還遙遠,事不關己,二來則希望自己不會是那一萬名將要離職老師中的一個。吳思華部長預估未來將有一萬名大學教師離開學校,而要安排高級人才進入產業市場,這確實有可行之處,但須注意產業界不一定喜歡聘用教授,尤其資深教授們長期在學界服務,早已習慣從學校的角度與步調處理事情,未必能接受企業文化。 換言之,將高級人力移動至產業界是一個很好的理想,但一方面學校教授不見得想要進入產業,另一方面即便教師有意願,也要看其能力符不符合產業的需要,二者之間是需要媒合的,值得教育部投入。再者,人文社會領域並沒有可以直接對應的產業,文史哲的老師們屆時該往哪裡去,也不能單從產業的角度思考。 其實,相對於臺灣的大學師資可能過剩,許多大陸大學對於臺灣的高學歷人才都深感興趣,加上臺灣地區的教師有國外留學經驗,教學方法新穎,與學生的互動與指導都較成功,相信大陸有機會成為臺灣教師轉移發展的下一站。但其實我更關切的大問題,是臺灣的人才培育究竟要往哪裡去。 人才培育須計畫性評估,符合國家社會發展需要 【問】:您是指臺灣的人才需求與規劃機制有缺憾嗎? 【答】:除了探究大學的招生不足,我們更應該檢討未來國家所需的人才是哪些領域,學校才能充分配合國家發展育才。 例如,現在都在強調創意產業很重要,但請問十年、二十年後,國家需要多少與哪些類的創意產業人才?現在教育體系能培育多少?還欠缺多少?又有哪些領域的人才過剩?各校應如何配合調整?我們都沒有數據作為依據。臺灣這方面的規劃很弱。今天吳寶春做得好,就有一窩蜂廚藝烘焙的科系設立通過,而哲學系畢業生出路不好,就想把哲學系關掉,似乎沒有謹慎思考社會整體發展不該只以眼前的實用性作為取捨標準。人才需求未經過縝密與全盤的計畫性評估就投入教育資源,這樣的發展其實是很混亂的。 還有人批評大學畢業生程度不好,我則認為十二年國教實施後,進入大學的門檻應該設在高中職,如果高中畢業前能有會考機制,例如國文、英文不及格或重要學科不及格者不能畢業,通過前一關才能進入下一關,各關都要負責守門的工作,則這也是展現辦學績效的一種指標,社會就不會將人才培育的品管問題全部留給最後一關的大學概括承受,成為大學不可承受之重。 減少政府干預,鼓勵創新辦學 【問】:您是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請問在少子化的趨勢下,哪些條件的大學可以生存? 【答】:如果生存條件變化不大,未來恐怕就是口碑好的大學才能存續。只要學生有好的出路,自然就會成為學校的最佳代言人,不論是雇主樂於聘用或自行創業,都是學校最好的行銷。因此,大學必須辦出自己真正的特色,了解在當前有限的發展條件下,學術與教育領域中應該發展哪些獨特領域,培育哪一類的人才,一方面利於創造「藍海」,一方面也可以為對應的產業所用,好好建立自己的教育特色品牌。 教育部正在努力減少對大學的管制與干預,鼓勵創新的辦學思考與策略,等於即將賦予大學較多的辦學自主性,這是正確的方向。建議未來宜更加鬆綁,誘發大學積極發展全球化潮流中的新興領域,例如,只要學校能聘請或整合到3名專任教師,就可以成立一個具有發展潛力的學程或研究所,每年招收若干名研究生,勇敢嘗試創意與創新,透過國際交流與業界密切合作,持續壯大,全臺動起來,再創臺灣的實力與奇蹟,這樣不是很好嗎?教育部實毋需做許多過度防弊的措施,自己綁住教育產業發展的契機。 學費合理鬆綁,避免抑制高教品質 【問】:大學還可以做哪些突破來因應少子化? 【答】:少子化的衝擊也正是學費合理化鬆綁的好時機。學校退場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不宜被簡單化,但可透過市場機制,在此時鬆綁大學學費,讓學費合理化、正常化,由考生自行決定選擇高學費或低學費的學校。 現在政府用部分獎補助和勸說以及微幅調整的方式抑制大學學費的調漲,固然滿足了相當的民意,但也壓抑了高教品質的成長,同時也減損了學生未來對雇主與國家社會的可能貢獻。面對少子化衝擊,大學的辦學挑戰勢必與日俱增,必須妥為規劃各種可能的出路或轉型;如果能有大學願意減招,改辦一所小而美的精緻學院,只有幾個出色的科系,招收千百名學生,然後將學費提高,辦出具特色的名校,相信還是會受到肯定,也會有許多考生慕名而來就讀。這也可以成為大學的另一種功能轉型。 做學校夥伴,評鑑應助大學發展特色 【問】:大學評鑑是否也需因應少子化而做調整? 【答】:目前大學系所評鑑已經進入第二週期,各校的基本水準都已調整得差不多,也與社會的期望相符,建議未來可朝鼓勵並要求學校發展特色、呼應國家社會發展的培育人才之道著手。請評鑑委員針對大學的分類、特性、特色與資源運用進行查核,轉變為學校的辦學夥伴,協助學校對準目標,健全發展,而不必為了逼退學校,用檢查的角度更嚴格的找問題。 理想的認證應該是同一批委員或標準相當齊一的委員評鑑同一屬性的學校,才不會造成同類型大學獲得的評鑑與認證意見不一致。而目前教育部有意導引大學系所走向自評,則宜注意各校自評過程與品質的維護。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評鑑雙月刊第53期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勿將退場污名化 李天任呼籲讓大學尊嚴退場
大學校園 「男理工、女人文」?女性讀科技比例提升
教育部公布最新「大專校院各等級男女結構及就讀系所概況」,發現男女生大不同,其中男大生人數最多為電機工程學系,女大生人數最多則是企業管理學系,而不是傳統認知的護理系。且和96學年比較,女生出現「占比在社會及人文類降低、科技類上升」的現象。 女性就讀高等教育的比率越來越高。(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電機資訊多男生,企管護理多女生 教育部統計處公布最新的「大專校院各等級男女結構及就讀系所概況」指出,隨著社經環境快速發展與教育普及擴充,加上性別主流化意識的提升,103學年女性學生人數占比達50.3%,首度跨越半數門檻,104學年女性占比微升至50.4%,與96學年比較,上升1.7個百分點。 選擇科系上,104學年學士班學生人數的前5大系所,女性以企管蟬聯第一名,其次為護理、財金、資管及會計。男性則為電機、資管、機械、資訊、企管。其中女性選擇護理和財金科系,比起96學年度,都上升了一個名次。 104學年大學校院學生人數前五大系所—按性別分。(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 若整體從科系與學生數來看,104學年專科學生人數排名前5大科系,女性以護理科續居第1,男性雖僅有2658人就讀護理科,但仍為首位,第2至5名科系,女性依序為幼保、化妝品應用、餐飲管理及應用外語科,男性則為資訊、餐飲管理、電機工程及企管科。 在碩、博士班系所學生數上,男性明顯雷同以電機所人數最多,女性碩士班人數則是教育、國文、法律等擠進前5名,且就讀護理、臨床醫學等博士班女性人數排名明顯上升。 就讀科技領域的女性比例漸增 教育部常務次長林騰蛟表示,女性就讀高等教育的比率越來越高,顯示男女平權的概念越來越深,通常只要家裡經濟許可,家長都會鼓勵女性追求更高深的學術和學力未來才能取得更好的工作機會。 若就大專校院的教育等級觀察,專科學校以護理科為主,林騰蛟指出,醫療市場人力需求殷切,薪資水準較一般學科為佳,磁吸女性選擇就讀效果顯著,致104學年專科的女性占比高達73.3%,較96學年顯著上升11.4個百分點。 不過,若從學科三大屬性觀察,「男理工、女人文」的性別區隔仍然存在,104學年社會類及人文類的女性占比分別為66.5%及60.4%,科技類則為34.1%,但和96學年比較,人文類達69%、社會類達62.9%,科技類僅31.4%相比,女性出現「女性占比在社會及人文類降低、科技類上升」現象,也逐漸打破女生只能念人社科系的刻板印象。 女性選擇念科技類的人數越來越多。(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聯合新聞網文教頻道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科技類科系女性占比升 「男理工、女人文」仍存在
大學校園 不值得相信的教學評鑑,是誰出問題?─《大學的藝術》9
這幾年,數次發生大學解聘在教學上表現優異的助理教授,令外界大嘆可惜。幾乎在所有大學對教師的評鑑,檯面上說是教學、服務、研究三者並重,但其實只有研究會被用來決定教授的升等,甚至去留。 大學的性質應該是教育機構,但是「教學」卻流於「良心事業」,少數熱心的教授認真經營。地位已經穩固的正教授不把教學放在眼裡,還有升等壓力的教授通常在研究上投入大部分心力。其中的一個關卡在於,教學的品質缺乏判別的方法,但研究的成果己有相對客觀的標準。 教學品質沒有判別方法?不是有「教學評鑑」嗎? 在台灣,學生大致上不認為自己對教師的回饋會受到重視,所以通常不仔細填答。因為學生填答回饋的品質不好,所以學校也不敢把這些回饋看得認真,老師也無法從中得到具意義的教學意見,也無法改進他的課程經營。一切都陷入負向循環。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專家一堆,教學評鑑搞不定? 教學評鑑,就和任何的意見調查一樣,都有它的難度和盲點。但是,克服難度和盲點,不就是「專家」的任務嗎?說到專家,有最多專家的地方,不就應該是大學嗎?許多學校都有統計、心理、經濟等社會科學領域的博士,搞不出個可信賴、有功能教學評鑑,這是不能還是不為? 讓「教學意見調查」更有效益,可能有以下做法可以參考嘗試: 1.增加「文字撰寫式」的意見回饋比重──歡迎修課學生提出明確的意見與建議。 2.對外公開,或是至少教授之間都收到文字式的意見與建議(學生姓名不公開)。 3.每學期至少一次,科系教授針對全系的各課程教學意見進行討論:剔除亂寫、偏激、不著邊際的無用意見(教授一看就知道的),記下有建設性的意見,尤其是具高度學習動機的學生所提出的具體意見。 4.如果學生允許,如果教授希望,安排教授和積極提出意見的學生進行私下會談,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經驗與見解建言。 5.長期追蹤每個教師得到的評語和建議,如果一個教師的課堂,總是出現相似的抱怨,沒有改善甚至惡化,有損學生的學習效益,科系或學院主管應該要介入。 互相幫忙,而非秋後算帳 曾經和一位教師談及教學評鑑,後來總結在一個關鍵詞:安全感。 如果教學評鑑,是算帳性質,是為了開除或懲罰,大多數的教授都會暗中抵制,或是用盡方法扭曲結果,掩蓋實情。 倘若教授之間可以凝聚一個共識──教學評鑑是發現問題的診斷手段,發現弱點後,將會互相協助幫助教師提升教學品質,教授們將比較樂意教學評鑑發現實況。 此外,教學評鑑應該做為自我比較的工具、發現問題和提升品質的工具,但不應該轉化為數量形式互相比較。畢竟,每門課並不相同,修課的學生也不同。有些課程本質上容易教得有聲有色有趣味,有些課本質上就艱難辛苦,兩者相比較並不見得公平。 久而久之,當教學評鑑愈能發現問題、呈現真相,它就會被當真,它愈被當真,教授愈能從評鑑真正了解自己的教學表現,從而改善。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一流學校,重視與善用教學評鑑 在一流學府,教學評鑑、學生意見,都已經被認真看待,發揮它的建設性回饋功能。 哈佛無論教師或學生,都將課程進行中、學期完畢後的學生意見,看得非常重要。學生對老師的負面評價,老師是感到「丟臉」的,而且學生對老師的評論,也絕對不會無故虛發。 哈佛學生也通常會在調查中提出明確具體的意見,例如,某些課題、部分(module, component)可以增加,或減少,或提前,或合併。老師會不斷地依照學生的反饋,調整教學方式、課程安排,我訪問過的哈佛學生認為,不重視學生回饋的老師,「教學都表現得很差」。 在劍橋,學生是否在調查中認為系上的教授有認真用心地指導學生,是一個極受到重視的指標。在化工領域的課程網頁上,有一個欄位「關鍵資訊」,註記了:「92% 以上的學生,都認為本領域的教師善於解說。」 當教學評鑑可以是一個科系或是教師拿來自我標榜的事情,你就可以看出這樣的教學評鑑是走在正確的方向上了。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與業壯遊】不值得相信的教學評鑑,是誰出問題?──《大學的藝術》之九
大學校園 技職急需關注與再造
在台灣,有一個體制曾經帶動了經濟的成長,曾經轟動一時,如今卻黯然失光彩。有一群人,整天看到政府官員、企業家甚至是一般民眾,高喊著要大刀闊斧的改革、改善他們不對等的現況,卻未見政府積極、有效的作為。他們隸屬於技職體系,名叫高職生或技職生。 圖片來源:教育部【十二年國教技職教育宣導】網站 以考大學為例,高職的大學考試全名為「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又被稱之為「統測」。分了電機、資電、家政、商管、餐旅……等共二十大群。這樣的制度乍看之下替學生做了最適當的分流,學生可以擇其所好去報考對應的群,並從對應的群中順利的進入自己理想的校系。實際上,卻是悲劇的序言。 技職提早分流,限縮未來方向 讀過高職的人都知道,除了國、英、數這三個共同科目外,專業科目在各群幾乎都是獨立而不相干的,當然,商業概論、計算機概論等可能有重疊。換句話說,看似公平、分流的考試制度,在考生眼裡無疑是扼殺了他對於特定校系的希望。怎麼說? 舉個例子,今天如果你是高中生,即便你讀的是自然組,你依然可以在學測時選擇文組的校系-只要你的成績夠。但在統測裡,並不盡然。(儘管目前大專院校林立,以至於很多科系其實跨組招生很普遍) 以筆者身邊的同學為例,筆者是高職資料處理科二年級的學生,同儕間有一位同學就讀餐飲科,卻對美容有極度的興趣,未來希望能夠就讀美容相關的系所。如前所述,餐飲科在分類上是餐旅群,而餐旅群有美容科系的學校扣除可能會倒閉的學校外,只剩下輔英科技大學的健康美容系,即便加上正修科技大學化妝品應用系的彩妝組,也只有兩間的選擇。相同的科系,在家政群生活應用類卻有將近十五個以上的選擇(扣除可能會倒閉的學校)。依照目前的制度,她想就讀美容科系,恐是凶多吉少。 對高職生而言,幾乎在國中選擇升學往高職發展,並選擇科系時,就已經替他們的未來做了第一次的分流,而這個分流對大多數人而言幾乎是擬定了他未來的去向。無奈,國中時的選擇可能迫於家長壓力、尚未了解該領域,抑或是不成熟的選擇,導致可能事後後悔並想要轉考他群,卻因專業科目的不同而放棄。當然,你可以說可以重考啊!問題是,為什麼在尚未成熟的時候就被迫提前分流的一群,受到的關注卻遠小於自由度較高、較有彈性空間的高中生? 技職逐漸崩落,急需關注再造 還記得筆者在國中選擇升學時,教育部打出了「技職再造」的口號,媒體大肆報導相關的新聞,看似技職起飛與當時的興趣所在,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高職這條路,卻在兩年後驀然回首,發現所選科系並非所愛,所幸想念的科系彈性最大,幸運地獲得可逆的契機,但其他科呢?高喊技職起飛再造的政府、期盼技職復甦的企業與國人,為何沒有給予技職的升學更多的關注?你們知道,當指考、學測已開放考場吹冷氣時,105學年度的技職大學考試才首度開放冷氣嗎? 當然,我們可以說五月還不是最熱的時節、可以說以前都沒開了為什麼現在要開。但對高職生而言,重點不在於冷氣開不開放,而是一種平等。既然指考、會考因為怕天氣炎熱影響考生權益,所以幾乎全面開放冷氣,那為什麼統測不開?五月初或五月中旬的天氣,近年來已都有二十八度以上的高溫,今年甚至許多縣市在統測期間溫度飆到三十多度,這樣的高溫,難道不該吹冷氣嗎? 最後,身為技職體系一員的我,還是要再次大聲疾呼,期盼各界能多關心這個逐漸崩落的技職體系,無論是高職端、大學端,都急需各位的關注與討論,才能讓被遺失的技職部落再次崛起,為台灣的技術領域做出貢獻啊!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莫讓技職部落消失
大學校園 遇到爛課,學生認衰?科系請負起責任—《大學的藝術》8
我訪問過不少大學(畢業)生,而且多數來自優秀的國立大學,他們在大學四年,往往上過 40~50 門課。驚人的是,問他們課程品質、教學成效,很少學生講得出幾門深感受益的課程(通常少於四門),會抱怨部分課程極為空洞學不到東西(通常多於四門),其他介於很好及很差之間的課程,平庸無聊沒記憶點的課程,占了七到八成。 有趣的是,許多大學希望提升學校吸引力,會發錢給學生;不少大學科系為了提升排名,將各種熱門關鍵字往科系名稱裡塞(生物、生命、科技、資訊、光電…)這些三流段都用上了,卻很少聽到有科系認真經營課程與教學,用來作為吸引學生的賣點。真是奇怪已極。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對於一間公司來說,公司要對所有產品負責,所以產品不是任何員工個人的事,而是公司整體的事。但是在學校中,某老師沒有把課教好,大部分情況下卻視之為老師個人的事,而且學校中其他老師無從置喙,合理嗎?把它視為老師個人的教學自由,選到這門課的學生(尤其常常還是必選)只能自認倒霉嗎? 其實,世界一流的大學,常常有經營課程品質的一套具體規則,並不會任由各別教授想擺爛就擺爛。以下,我們舉哈佛商學院當個例子吧。 哈佛商學院的教學品質門檻 經營課程品質不該做嗎?做不到嗎?顯然不是的。例如以「個案教學」聞名世界的哈佛商學院,對教授同儕樹立極高的教學品質門檻: 【1.教師必須有充足的「產業領域知識」】:哈佛商學院不允許教授負責沒有專業產業背景的課程。在該院,所有教師都需要花漫長的時間發展「實際商業領域知識」(Domain Knowledge)。一個教授要先徹底了解服飾業的各種環節、生態、技術知識、企業動態,才能開與服飾業供應鍊有關的課程。哈佛不允許教授只憑理論授課,以免個案課程流於打高空。 【2.教師須將詳細的教學計畫擬出,由同儕審核】:所有教師在正式開某門課程之前,都必須要擬出教學計畫。教授要在找尋該領域當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而這個案例在適當嚴謹的分析之後,確實能帶給學生一個清晰的思考框架。而且這分教學計畫並不只是每門課的主題以及參考書目(如台灣的常態),教學計畫常是二十頁以上的詳細文件,將每堂課的授課進度、討論的問題、課前閱讀材料,做詳細的說明,並且交給同儕審核。 【3.教學計畫中需明列授課的過程安排(甚至細節)】:哈佛商學院的教師對課程要詳細的規劃,詳細程度不只是每堂課的規劃,不只是每小時規劃,常是以分鐘為單位進行規劃。哈佛商學院授課計畫,常常幾乎是一套表演腳本,連如何引發學生動機,點同學發言的策略、如何運用白板、投影片、道具…能達成最好效果,都是事前會規劃好。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教學優良教授組成試教團隊,協助同仁改善教學 教學是個實際互動過程,因此教學的品質控管,不能只是在書面作業上管理,也需要實地試教、觀課、提出改善建議。 在哈佛商學院,每一分教材進入教室之前,需要經歷多次的試教。試教時扮演學生角色的,是哈佛商學院資深、在教學上有卓越表現的教授。在試教之後,扮演學生的教授會向授課老師提問、討論,最後提出建議。 這樣的試教和改善,不會只有一次,將會持續許多循環,直到資深教授認為該教師的教學情況符合該系的水準為止。即使通過審核之後,正式上課時,還會安排資深教授列席觀課,並在下課後私下提出改進意見。 在哈佛商學院,試教、觀課、建議…這些都不是用一種「找碴」、「資深壓迫資淺」的心態進行。無論資深或是資淺的教授,他們彼此之間都知道這是維持該院教學卓越的重要過程。而資深者抱持著幫助的心態,資淺者抱持著請益的心態,讓這個制度能夠運行不輟。 在哈佛商學院,沒有「教學優先」或「研究優先」的問題。因為教學是唯一的使命,而所有研究、行政上的努力都是為了教學。對於教學的嚴謹與認真,可以升等條件與門檻看出來。大學教員最重視的是升等,而哈佛商學院的教授的成就量尺不是投稿期刊論文,而是研發個案及教學的成果。 世界頂尖,是因為嚴守對品質承諾 哈佛大學商學院在變化快速,風起雲湧的今日,仍然被視為商學院的頂尖學府,這不是偶然,而其原因一點也不特別─就是一絲不苟,認真經營。一門爛課也不能開,一個爛教授也不能聘。這件事很難嗎?好像不很難,但是能做到的,就只有世界上的少數大學,而他們因此成為頂尖。 其實這也就是蘋果電腦的邏輯──不能有一個商品不好,不能有一個應用程式不好,這造就了它今天的地位。 台灣追求卓越的諸大學,如果還在企圖灌水數字、企圖粉飾假象,而不踏踏實實地經營課程,讓每一門課都優質,讓每個學生在修課後都充實學習─卓越,就永遠追求下去吧,因為永遠不會達到。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與業壯遊】遇到爛課,學生認衰?科系請負起責任——《大學的藝術》之八